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hap22数据步

chap22数据步

第二章SAS 语言

2.1 2.2 2.3 2.4SAS语言概述数据步

全程语句

过程步

2.2.1 用DATA步创建数据集

方式一:直接输入方式

DATA<数据集名>;

INPUT<变量名1>[$] <变量名2>[$]… <变量名k>[$]; [其他数据步语句];

CARDS;

d11 d12 (1)

d21 d22 (2)

…. …

[ ; ]

RUN;

1. DATA语句

[格式] 逻辑库名.数据集名;

[功能] 标志数据步的开始,并定义新建数据集的名称。2. INPUT语句

[功能]为相应数据定义变量;

告知SAS如何读取数据

3. CARDS语句

[功能]表明后面是数据行;

●cards必须与input配合使用;

●在一个data步中只能使用一个cards;

●分号单独占用一行。

直接输入方式

data temp1;

input name$ age@@;cards;

Tom 34 johny 22 mary 34Susan 26 Dora 29 Young 30;run ;

行保持符@@:便于接着读入后续的数据

数据步开始

有未读入的观测值吗?

用数据读入语句读入一个观测值用其它语句对观测值进行运算或处理

把当前的观测值写入数据集

数据集建立完毕,开始下一个

数据步或过程步

Y

N

读数据流程

从方式二:外部文件读入数据集

DATA <数据集名>;INFILE '<文件名>';

INPUT <变量名1> <变量名2>… <变量名k>;RUN;

data temp2;

infile ‘d:\mydata\stud.txt’;

input id $ name $ sex $ age hometown $ ;run;

不要忘记引号●INFILE 语句用于从外部文件读入数据,必须出现在INPUT 语句之前。

●文件名包括盘符和路径;●文件中不包含变量名。

2.2.2 定义变量语句

自由格式

【例2-2】读取自由格式数据。

data work.score;

input id $ name $ Math Chinese English; cards;

201501001 周国兴90 80 85 201501002 李铭70 78 81

201502003 彭晓钢92 89 86 201502004 胡大伟80 90 95 201502005 陈小寒65 85 78 201503001 代平安88 75 88

run;使用自由格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INPUT语句的变量名应和数

据列表中的列数一一对应。

●数据每行为一个观测,各数据

值之间用空格或制表符分隔。

●如果存在缺失数据,无论是字

符型还是数值型都要用小数点

(.)表示。

●字符型数据长度不能超过8个字

符,中间不允许有空格,开头

和结尾如果有空格将被忽略。

列标识格式

【例2-3】读取姓名中有空格的数据块。data stud_space;

input id $ 1-9 name $ 12-24 math 26-28; cards;

201531001 Tom Welis92

201531002 Jack Swift 85

run;【例2-4】读取没有分隔符号的数据块。

data CarInfo;

input num 1-3 month $ 4-6 year 7-10 id $ 11-16; cards;

001jan2015BJ9078

002jan2015HK8559

003jan2015NY5576

run;

列标识格式的好处:

变量可以根据需要从任何位置按顺序读取:

字符型变量可以读入中间含有空格的字符型数据;可以读取没有分隔符号但是格式整齐的数据;可以超过8个字符长度!!

输入格式

[语句格式] INPUT变量名输入格式;

[功能] 定义变量;读取外部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读取CARDS语句后的数据。

SAS变量的输入、输出格式的一般形式:

[$]格式名.

$: 字符型格式的前缀

w:总宽度

d:数值型变量小数点后的位数

例如:INPUT NAME $ 10. HEIGHT 4.2;

常用输入格式

输入格式定义Informat举例输入数据结果

字符类型$w.读字符数据,删除前导空格$10. girl girl $CHARw.读字符数据,不删除前后空格$CHAR10.girl girl $UPCASEw.将字符转换成大写$UPCASE10.boy BOY

数值类型w.d 读取标准的数值数据 5.11234123.4 COMMAw.d

删除逗号和美元符号,将括号转

换为负号COMMA10.$1,000,001 1000001 PERCENTw.把百分数转换为数值PERCENT5.5%0.05 DDMMYYw.

读取ddmmyy或ddmmyyyy格式

的的日期DDMMYY8.21/01/6020 DATEw.

读取ddmmmyy或ddmmmyyyy格

式的的日期DATE7.21-Jan-6020

●SAS 系统将日期值存储为自1960年1月1日为起始日,到指定日期的天数。●SAS 系统将时间值存储为从午夜开始到此刻的秒数

例如8:18存储为29880(8×60×60+18×60)

输入格式—日期时间

日期时间

以日期1997年12月20日,时间22:10:33为例,可用格式表示:?MMDDYY10. 月日年10位例:12/20/1997 或12-20-1997

?MMDDYY8. 月日年8位例:12/20/97 或12-20-97 或12201997?MMDDYY6. 月日年6位例:122097?DDMMYY6. 日月年6位例:201297?YYMMDD6. 年月日6位例:971220?YEAR4. 年4位例:1997

?DATE7. 日月年7位例:20DEC97?DATE9. 日月年9位例:2ODEC1997?TIME.时间例如:22:10:33

?DATETIME.日期和时间例如:20DEC97 22:10:33

输入格式—日期时间【例2-5】读取日期数据,了解日期格式的表示及存储。

【例

2-6】定义变量的输入格式属性

INFORMAT语句

INFORMAT 变量名输入格式;

变量属性设定语句

INFORMAT 变量名输入格式. . .;

FORMAT 变量名输出格式. . .;

LENGTH 变量名[<$>]长度. . . ;

LABEL 变量名=‘标签’. . .;

ATTRIB 变量名属性名=属性值. . . ;

?在INPUT 语句上一条

,增加ATTRIB 语句定义变量的属性,如下:attrib id length=$9. label="学号"

name label="姓名"gender label="性别"age label="年龄"

hometown label=“籍贯”length=$20.;

ATTRIB 语句

ATTRIB 变量名属性名=属性值. . ;

回顾:例2-1 一个典型的SAS 程序Title ‘2015级学生名单’;

Libname mylib “c:\sasdata ”;data mylib.stud;

input id$ name$ gender$ age hometown$ ;cards;

201501001 周国兴男19 长沙

201501002 李铭女18广西壮族自治区;

proc print data=mylib.stud; /*proc step */run;

2.2.3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

<变量名>=<表达式>;

[功能] 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例如:sum=math+chinese+english;

使用表达式可以对变量作变换和赋值,创建新变量,计算新数值以及控制条件语句的运行等。

SAS表达式由一系列运算符和运算对象构成,被执行后产生一个目标值。

–运算对象包括常量、变量、SAS函数。

–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特殊运算符和括号。

变量、常量

SAS变量分为两类,数值变量(Num)与字符变量(Char)。

例如:input name $ Math Chinese English;

sum=math+chinese+english;

SAS常量有:字符常量、数值常量和日期时间常量。

(1)字符常量:字符常量是由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最多可达32767个字符。

例如:‘123’name=“TOM”;

Sas的字符常量是区分大小写的,“TOM”和“tom”是不同的字符常量。

(2)数值常量, 例如:1 -5 1.23

(3)日期、时间常量

日期/时间常量是将日期/时间由单引号括起来,并在后面加上d(日期常量)或t(时间常量)或dt (日期时间常量)。例如:’1jan2015’d ‘10:15’t ‘6Jun11:12:25’dt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加),-(减),*(乘),/ (除), **(乘方)例如:2011/02/28、2**4

?关系运算符:

①=, EQ equal to 等于

②^=, NQ not equal to 不等于

③>, GT great than 大于

④<, LT less than 小于

⑤>=, GE great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

⑥<=, LE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

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含义^、NOT 逻辑非&、AND 逻辑与|、OR

逻辑或

a ^a 真(1)假(0)假(0)真(1)

?逻辑非^

真值表

a b a&b 真(1)真(1)真(1)真(1)假(0)假(0)假(0)真(1)假(0)假(0)

假(0)假(0)

?逻辑与&

真值表

a b a |b

真(1)真(1)真(1)真(1)假(0)真(1)假(0)真(1)真(1)假(0)

假(0)

假(0)

?逻辑或|

真值表两者都为真时,“与”结果才为真

两者都为假时,“或”结果才为

?if (100==100and weight<120

?Weight>=100& weight<120

基于两点乘积及全波傅里叶算法的应用

2.两点乘积算法: 程序: %两点乘积算法,输入正弦波,取得电气角度相隔pi/2的采样时刻的数据值,计算出正弦量的有效值。 clear; N=12; %每周期采12个点 for n=0:48; t=0.02*n/N; y=sin(2*pi*n/N); %输入正弦波量y=sin(w*t) s(1,n+1)=y; %将y采样所得的值赋值给s if n>3 a=s(1,n-3); %输出相差0.5*pi的两点采样值 b=s(1,n); Ym=sqrt(a^2+b^2); Y=Ym/1.414; %输出正弦量的有效值 subplot(211) %绘制t-Y,即正弦量有效值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plot(t,Y,'-bo'); pause(0.005); xlim([-0.01,0.08]); ylim([0,1]); hold on end subplot(212); %绘制t-y,输入与时间关系的即图形 plot(t,y,'-bo'); pause(0.005); hold on end

基于两点乘积及全波傅里叶算法的应用 利用全波傅里叶算法和两点乘积算法计算 1.全波傅里叶算法: 程序: %全波傅里叶算法 clear N=24; %每周期采24个点 for n=0:96; t=0.02*n/N; y=sin(2*pi*n/N); %输入正弦波量y=sin(w*t) x1(1,n+1)=y; %将y采样所得的值赋值给x1 if n>24 X1s=0; X1c=0; for k=(n-24):(n-1) a1=x1(1,k); a2=a1*sin(2*k*pi/N); X1s=a2+X1s; end for j=(n-24):(n-1) b1=x1(1,j); b2=b1*cos(2*j*pi/N); X1c=b2+X1c; end X1s=(2/N)*X1s; %输出正弦系数 x1(2,n+1)=X1s; X1c=(2/N)*X1c; %输出余弦系数 x1(3,n+1)=X1c; X=sqrt(0.5*(X1s^2+X1c^2)); %求出基波分量有效值 x1(4,n+1)=X; end if n<24 X=0; end subplot(212); %绘制t-X,即基波分量有效值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plot(t,X,'-bo'); xlim([0,0.1]); ylim([0,1]); pause(0.0005); hold on subplot(211); %绘制t-y,即输入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plot(t,y,'-ok');

08计科《数据库原理》实验6

实验六:关系图、索引和视图的定义及维护答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关系图的方法。 2.掌握创建、查看和删除索引的操作和方法。 3.理解视图的含义,能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视图并对其进行管 理。 二、实验环境 已安装SQL Server 企业版的计算机(120台); 具有局域网环境,有固定I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要求 1.索引和视图的创建和管理也可以用查询分析器实现,参照课本上的相关 Transact-SQL命令,写出对应的Transact-SQL实现代码。 2.将视图的创建、修改、删除过程与实验二中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进 行对照,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到SQL Server服务器,在SQL Server2005界面中实现第1题操作,其余题目用SQL Server2005界面及T-SQL 语句实现: 1.使用创建数据库关系图向导为学生选课数据库中的Student表,Course 表,SC表创建关系图。 2.为Student表创建一个基于Sname(姓名)的按降序排列的聚簇索引 Stusname。 create clustered index stusname on student(Sname desc) 3.为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Student,Course,SC 3 个表建立索引。其中 student按学号升序建唯一索引,course按课程号升序建唯一索引,SC 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建唯一索引,索引名称分别为 Stusno,Coucno,Scno。 create unique index stusno on student(sno) create unique index coucno on course(cno) create unique index scno on sc(Sno,cno desc) 4.删除 Student表中的Stusname索引。

向量 - 向量叉乘 向量点乘

向量- 向量叉乘向量点乘 2010年07月28日星期三14:33 向量(Vector) 在几乎所有的几何问题中,向量(有时也称矢量)是一个基本点。向量的定义包含方向和一个数(长度)。在二维空间中,一个向量可以用一对x和y来表示。例如由点(1,3)到(5,1的向量可以用(4,-2)来表示。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我这样说并不代表向量定义了起点和终点。向量仅仅定义方向和长度。 向量加法 向量也支持各种数学运算。最简单的就是加法。我们可以对两个向量相加,得到的仍然是一个向量。我们有: V1(x1, y1)+V2(x2, y2)=V3(x1+x2, y1+y2) 下图表示了四个向量相加。注意就像普通的加法一样,相加的次序对结果没有影响(满足交换律),减法也是一样的。 点乘(Dot Product) 如果说加法是凭直觉就可以知道的,另外还有一些运算就不是那么明显的,比如点乘和叉乘。点乘比较简单,是相应元素的乘积的和: V1( x1, y1) V2(x2, y2) = x1*x2 + y1*y2 注意结果不是一个向量,而是一个标量(Scalar)。点乘有什么用呢,我们有: A B = |A||B|Cos(θ) θ是向量A和向量B见的夹角。这里|A|我们称为向量A的模(norm),也就是A的长度,在二维空间中就是|A| = sqrt(x2+y2)。这样我们就和容易计算两条线的夹角:Cos(θ) = A B /(|A||B|) 当然你知道要用一下反余弦函数acos()啦。(回忆一下cos(90)=0 和cos(0) = 1还是有好处的,希望你没有忘记。)这可以告诉我们如果点乘的结果,简称点积,为0的话就表示这两个向量垂直。当两向量平行时,点积有最大值 另外,点乘运算不仅限于2维空间,他可以推广到任意维空间。(译注:不少人对量子力学中的高维空间无法理解,其实如果你不要试图在视觉上想象高维空间,而仅仅把它看成三维空间在数学上的推广,那么就好理解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一:计算器 设计要求 1、问题描述:设计一个计算器,可以实现计算器的简单运算,输出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检验运算表达式的正确性。 2、输入:不含变量的数学表达式的中缀形式,可以接受的操作符包括+、-、*、/、%、(、)。 具体事例如下: 3、输出:如果表达式正确,则输出表达式的正确结果;如果表达式非法,则输出错误信息。 具体事例如下: 知识点:堆栈、队列 实际输入输出情况: 正确的表达式

对负数的处理 表达式括号不匹配 表达式出现非法字符 表达式中操作符位置错误 求余操作符左右出现非整数 其他输入错误 数据结构与算法描述 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 将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再利用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解决本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用到的数据结构是堆栈。主要算法描述如下: A.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 1. 将中缀表达式从头逐个字符扫描,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字符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数字 2)小数点 3)合法操作符+ - * / %

4)左括号 5)右括号 6)非法字符 2. 首先为操作符初始化一个map priority,用于保存各个操作符的优先级,其中+ -为0,* / %为1 3. 对于输入的字符串from和输出的字符串to,采用以下过程: 初始化遍历器std::string::iterator it=infix.begin() 在当it!=from.end(),执行如下操作 4. 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时将其加入到后缀表达式: 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case'6':case'7':case '8':case'9':case'0':case'.': { to=to+*it; break; } 5. 遇到操作符(+,-,*,/,%)时,如果此时栈顶操作符的优先级比此时的操作符优先级低,则将其入栈,否则将栈中的操作符从栈顶逐个加入到后缀表达式,直到栈空或者遇到左括号,并将此时的操作符加入到栈中,在此过程中需判断表达式中是否出现输入错误: case'+':case'-':case'*':case'/':case'%': { if((it+1)==from.end()) { cout<<"输入错误:运算符号右边缺少运算数"<

08计科《数据库原理》实验8

实验八: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答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及及check约束的用法; 2.掌握默认值约束的应用; 3.了解规则、触发器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 已安装SQL Server 企业版的计算机; 具有局域网环境,有固定I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要求 1.熟悉数据库完整性相关概念及约束; 2.了解约束、默认值及规则; 3.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到SQL Server服务器,并使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操作; 1.请用至少2种方法定义stu数据库中student表的主键sno; ○1------列级定义------ create database stu;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12) primary key ) ○2------表级定义------ create database stu;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12) primary key (sno) ) 2.将数据库stu的表course的cno字段定义为主键,约束名称为cno_pk; alter table course add constraint cno_pk primary key(cno)

3.为表course中的字段cname添加唯一值约束; alter table course add constraint cname_pk unique (cname) 4.将数据库stu的表sc的sno及cno字段组合定义为主键,约束名称为 sc_pk;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sc_pk primary key (sno,cno) 5.对于数据表sc的sno、cno字段定义为外码,使之与表student的主码 sno及表course的主码cno对应,实现如下参照完整性: 1)删除student表中记录的同时删除sc表中与该记录sno字段值相同 的记录; 2)修改student表某记录的sno时,若sc表中与该字段值对应的有若 干条记录,则拒绝修改; 3)修改course表cno字段值时,该字段在sc表中的对应值也应修改; 4)删除course表一条记录时,若该字段在在sc表中存在,则删除该 字段对应的记录; 5)向sc表添加记录时,如果该记录的sno字段的值在student中不存 在,则拒绝插入;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sc_fk foreign key (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no action, foreign key (cno)references course(cno)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 go 6.定义check约束,要求学生学号sno必须为9位数字字符,且不能以0 开头,第二三位皆为0;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sno_ck

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微机课设简易计算器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易计算器仿真 学院(部)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2011240401 学生姓名张静 学号33 12 月14 日至12 月27 日共2 周 指导教师(签字)吴向东宋蓓蓓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2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基于安卓的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应用程序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实现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课程名称 2016年6月日

1.系统需求分析 Android是以Linux为核心的手机操作平台,作为一款开放式的操作系统,随着Android 的快速发展,如今已允许开发者使用多种编程语言来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而不再是以前只能使用Java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单一局面,因而受到众多开发者的欢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操作系统。计算器通过算法实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从而提高了数学计算的效率,实现计算器的界面优化,使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方便。基于android的计算器的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界面;必要的交互信息;简约美观的效果。使用人员能快捷简单地进行操作,即可单机按钮进行操作,即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和节约了时间。 2.系统概要设计 2.1计算器功能概要设计 根据需求,符合用户的实际要求,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计算器界面友好,方便使用,,具有基本的加、减、乘、除功能,能够判断用户输入运算数是否正确,支持小数运算,具有清除功能。 图2.1系统功能图 整个程序基于Android技术开发,除总体模块外主要分为输入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计算模块这三大部分。在整个系统中总体模块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输入模块部分负责读取用户输入的数据,显示模块部分负责显示用户之前输入的数据以及显示最终的计算结果,计算模块部分负责进行数据的运算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具体的说,总体模块的作用主要是生成应用程序的主类,控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输入模块主要描述了计算器键盘以及键盘的监听即主要负责读取用户的键盘输入以及 响应触屏的按键,需要监听手机动作以及用指针事件处理方法处理触屏的单击动作。同时提供了较为直观的键盘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模块描述了计算器的显示区,即该区域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最终的计算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一.选择题 1. ( B )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 C. 关系数据库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1)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内模式有( A )。 A.1个 B.2个 C.3个 D.任意多个 2. (2)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外模式有( D )。 A.1个 B.2个 C.3个 D.任意多个 2. (3)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模式有( A )。 A.1个 B.2个 C.3个 D.任意多个 2. (4)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内模式、模式和外模式个数的比例是( B )。 A.1:1:1 B.1:1:N C.1:M:N D.M:N:P 3. 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B )。 A.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4.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5. 在关系模式R中,Y函数依赖于X 的语义是:( B )。 A. 在R的某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 B. 在R的每一关系中,若两个元组的X值相等,则Y值也相等。 C. 在R的某一关系中,Y值应与X值相等。 D. 在R的每一关系中,Y值应与X值相等。 6. 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1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和实体集B之间的联系类型为( B )。 A.1:1 B.1:N C.M:N D.N:1 6. (2) 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1个实体(n≥0)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 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1个实体与之联系,则实体集A和实体集B之间的联系类型为( A )。 A.1:1 B.1:N C.M:N D.N:1 7.下列不属于数据安全性控制方法的是( D )。

计算器制作

VB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简易计算器”教学设计 揭阳第一中学卢嘉圳 教学内容:利用所学知识制作Visual Basic程序“简易计算器” 教学目标:能熟练运用CommandButton控件及TextBox控件进行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程序的设计,能熟练运用条件语句编写代码 教学重点:运用开发VB程序一般过程的思路来开发“简易计算器” 教学难点:分析得出实现“简易计算器”各运算功能的算法。 教材分析: 当我刚开始进行程序设计的教学时,便感觉比较难教。这是因为程序设计本身枯燥、严谨,较难理解,而且学生大多数都是初学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程序设计实例》,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四册,该书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VB,而学生是仅学过了一点点简单的QB编程之后就进入《程序设计实例》的学习的。 教材为我们总结了设计VB程序的一般步骤:创建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事件程序代码;运行应用程序。我总结了一下,其实VB程序设计可分为设计用户界面及编写程序代码两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任务:让学生按照书上提示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VB程序——“计算器”(仅包含开方、平方、求绝对值功能)的制作。 目的:加强对CommandButton控件及TextBox控件的掌握,复习对开方、求绝对值函数的使用。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包含加、减、乘、除、开方、平方等运算。程序界面可参考下图。 具体功能为:在Text1中输入一个数值,然后单击代表运算符的按钮则运算结果会在text2中显示出来;比如在text1中输入一个2,然后按“+”按钮,再输入一个3按“-”按钮,再输入一个-4按“*”按钮,则实际为(2-3)*(-4);最后在text2中显示结果为4。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S11-数据库触发器的创建

实验11 数据库触发器的建立 实验日期和时间:2014.11.28 实验室:软件工程室 班级:12计科3 学号:20124122 姓名:张翔 实验环境: 1.硬件:内存4.00GB 处理器 2.50Hz 2.软件:Windows 7旗舰版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实验原理: 1.理解触发器的概念、和一般存储过程的区别、触发器的优点和使用原则。 2.掌握触发器的创建、执行、查看、修改和删除方法。 一、触发器的概念: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一般的存储过程通过存储过程名称被直接调用,而触发器主要是通过当某个事件发生时自动被触发执行的。触发器可以用于SQL Server约束、默认值和规则的完整性检查,还可以完成难以用普通约束实现的复杂功能。 当创建数据库对象或在数据表中插入记录、修改记录或者删除记录时,SQL Server就会自动执行触发器所定义的SQL语句,从而确保对数据的处理必须符合由这些SQL语句所定义的规则。触发器和引起触发器执行的SQL语句被当作一次事务处理,如果这次事务未获得成功,SQL Server会自动返回该事务执行前的状态。 使用触发器有以下优点: ?触发器是自动的执行的,。 ?触发器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相关表进行层叠更改,如可以在“学生表”中的学号列上创建一个删除触发器,当删除“学生表”的记录时,自动级联删除“成绩表”中的个匹配行。 ?触发器可以强制限制。这些限制比用CHECK约束所定义的更复杂,与CHECK约束不同的是,触发器可以引用其他表中的列。 触发器可以分为DML触发器和DDL触发器两种 ?DDL触发器用于响应各种数据定义语言(DDL) 事件。这些事件主要对应于Transact-SQL 中的CREATE、ALTER 和DROP 语句,以及执行类似DDL 操作的某些系统存储过程。它们用于执行管理任务,并强制影响数据库的业务规则。 ?DML触发器是在用户使用数据操作语言(DML) 事件编辑数据时发生。DML 事件是针对表或视图的INSERT、UPDATE 或DELETE 语句。DML触发器有助于在表或视图中修改数据时强制业务规则,扩展数据完整性。 DML触发器又分为AFTER触发器和INSTEAD OF触发器两种: ?AFTER触发器:这种类型的触发器将在数据变动(INSERT、UPDA TE和DELETE 操作)完成以后才被触发。可以对变动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将拒绝接受或回滚变动的数据。AFTER触发器只能在表上定义。在同一个数据表中可以创建多个AFTER触发器。 ?INSTEAD OF触发器:INSTEAD OF触发器将在数据变动以前被触发,并取代变动数据的操作,而去执行触发器定义的操作。INSTEAD OF触发器可以在表或视图上定义。每个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最多定义一个INSTEAD OF触发器。 二、创建触发器

实验六步冷曲线法绘制二元合金相图

实验六步冷曲线法绘制二元合金相图 一、目的要求 1. 用热分析法测熔融体步冷曲线,再绘制绘Bi-Sn二元合金相图。 2. 了解热分析法的实验技术及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相图 相图是多相(二相或二相以上)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温度或压力)对体系的某一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因图中能反映出相图平衡情况(相的数目及性质等),故称为相图。由于相图能反映出多相平衡体系在不同自变量条件下的相平衡情况,因此,研究多相体系相平衡情况的演变(例如钢铁及其它合金的冶炼过程,石油工业分离产品的过程),都要用到相图。由于压力对仅由液相和固相构成的凝聚体系的相平衡影响很小,所以二元凝聚体系的相图通常不考虑压力的影响,而常以组成为自变量,其物理性质则取温度。 2.热分析法测绘步冷曲线 热分析法是绘制相图常用的基本方法。其原理是将体系加热融熔成一均匀液相,然后让体系缓慢冷却,用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体系是否发生了相变化。记录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再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绘制成温度--时间曲线,称为步冷曲线(如图6

-1)。从步冷曲线中一般可以判断在某一温度时,体系有无相变发生。当系统缓慢而均匀地冷却时,若系统内无相的变化,则温度将随时间而均匀地改变,即在T-t曲线上呈一条直线,若系统内有相变化,则因放出相变热,使系统温度变化不均匀,在T-t图上有转折或水平线段,由此判断系统是否有相变化。 对于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A-B系统),其典型冷却曲线形状大致有三种形态,见图6-1所示。 图6-1(a) 图6-1(b) 图6-1(c) 图6-1(a)体系是单组分体系。在冷却过程中,在a~a1段是单相区,只有液相,没有相变发生,温度下降速度较均匀,曲线平滑。冷却到a1时,达到物质的凝固点,有固相开始析出,两相共存,自由度为零,温度保持不变,冷却曲线出现平台(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当到达a1′点液相完全消失,系统成为单一固相,自由度为1,此后随着冷却,温度不断下降。 图6-1(b)体系是一般二元混合物。在冷却过程中,在b~b1段是单

模拟计算器程序-课程设计

模拟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程设计的课题是设计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能够进行表达式的计算,并且表达式中可以包含Abs()和Sqrt()运算。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C++,程序运行平台为Windows 或*nix。本程序的关键就是表达式的分离和处理,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将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的方法,具有可靠的运行效率。本程序做到了对输入的表达式(表达式可以包含浮点数并且Abs()和Sqrt()中可以嵌套子表达式)进行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并且求出表达式的值的功能。经过一系列的调试运行,程序实现了设计目标,可以正确的处理用户输入的表达式,对海量级数据都能够通过计算机运算快速解决。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表达式运算;栈;中缀表达式;后缀表达式;字符串处理;表达式合法判定;

目录 1 引言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内容 (3) 2 设计思路与方案 (4) 3 详细实现 (5) 3.1 表达式的合法判定 (5) 3.2 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 (5) 3.3 处理后缀表达式 (7) 3.4 表达式嵌套处理 (8) 4 运行环境与结果 (9) 4.1 运行环境 (9) 4.2 运行结果 (9) 5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模拟计算器源程序清单 (14)

1 引言 本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是传统计算器中,不能对表达式进行运算的问题,通过制作该计算器模拟程序,可以做到快速的求解表达式的值,并且能够判定用户输入的表达式是否合法。该模拟计算器的核心部分就在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的转化,程序中用到了“栈”的后进先出的基本性质。利用两个“栈”,一个“数据栈”,一个“运算符栈”来把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最后利用后缀表达式来求解表达式的值。该算法的复杂度为O(n),能够高效、快速地求解表达式的值,提高用户的效率。 1.1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主要是研究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非数值计算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学习数据结构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模拟计算器程序主要利用了“栈”这种数据结构来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并且运用了递归的思想来解决Abs()和Sqrt()中嵌套表达式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些统计的思想来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的算法。 1.2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为计算器模拟程序,主要解决表达式计算的问题,实现分别按表达式处理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子过程,详细的求解过程如下:1 用户输入表达式。 2 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 3 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 4 求出后缀表达式的结果。 5 输出表达式的结果。通过设计该程序,从而做到方便的求出一个表达式的值,而不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运算。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整理

目录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1)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1)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 数据管理 (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2) 人工管理特点 (2) 文件系统特点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

数据结构化 (3) 整体结构化 (3)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3)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4) 数据独立性高 (4) 物理独立性 (4) 逻辑独立性 (4)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5)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5)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5) 关系模型 (6)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6)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6)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6)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6) 模式(Schema) (6) 实例(Instance) (6)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7)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7)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7)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7)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7)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7)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7)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8)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8) 关系 (8) 域(Domain):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8) 候选码(Candidate key) (8) 全码(All-key) (8) 主码(P rimary key) (8) 主属性 (8) 基本关系操作 (9)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 (9)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9)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9)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48—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运算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的式题运算。 2、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运用 师:开学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学习计算,下面这些题,哪些你一眼能看出来答案的,直接说的得数。 1、初步尝试 90+56= 45×99≈ 87546—3469= 42×30= 2102÷30≈ 43×365= 师:最后两道看来有困难,列竖式算算。 师:先不报答案,要你自己检验做的对不对,你准备怎么样?试一试用计算器来验算,你们会吗? 师:谁愿意带上你的竖式计算上来展示意下,向大家演示一下你用计算器验算的过程可以吗?(鼓励和表扬) 师:看来,大家还真的会用计算器!想不想“再显身手”? 2、再次尝试:探索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方法 ①546×28-4276 ②2940 ÷28+763 ③15021-87×99 ④25120÷(449-289) (1)这4题与上面4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2)交流操作方法。 (3)你有没有感觉到这4道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4)用计算器计算③、④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

(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依次输入,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③④可以“记住过程得数”,③还可以倒减等) (5)介绍用存储键计算,尝试用“MR键”计算③④题。 二、解决生活问题 师:通过这几道题计算,你感觉计算器怎么样?你们喜欢用计算器吗?下面我们就发挥计算器的作用,用它来完成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1、出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动态画面。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白白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你家每月用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师:目前我国西南大旱,一些地区粮食因为缺水绝收。云南山区的孩子们喝脏水解渴。联系我们刚才的这些计算数据,你想到什么? 三、探索计算规律: 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探索计算的规律好不好? 1、找出规律后再填写每组的后2题得数,并用计算器检验。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按这样一种规律写下去,下一题该是什么样的? 2、自己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 111…1222…2÷333…34= 2001个1 2001个2 2000个3

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复试使用)

2005级 数据库原理课程试题(A 卷) 合分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 、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2、设有两个实体集A 、B , A 中实体可能与B 中多个实体或零个相联系,而B 中实体至多和A 中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 和B 是_ ___联系。 3、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 来表示的。 4、关系模式由3NF 转化为BCNF 是消除了主属性对码的 和 。 5、在事务依赖图中,若两个事务的依赖关系构成循环,则系统出现 。 6、在并发控制技术中有两种基本类型的锁,它们是 和 。 7、自主存取控制(DAC )方法被广泛支持,主要通过SQL 的语句 和 语句。 二、单选题:(每题分1,共15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用于管理数据的系统软件是( ) A .DBS B .DB C .DBMS D .MIS 2.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 A .数据存储量太大 B .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 .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 .数据冗余 3.下列各种模型中不是数据模型的是( )。 A .概念模型 B .层次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关系模型 4.数据库系统依靠( )支持了数据独立性。 A .封装机制 B .模式分级、各级之间有映像机制 C .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 D .DDL 语言和DML 语言互相独立 5.有关系R 和S ,R∩S 的运算等价于 ( ) A .S-(R-S ) B .R-(R-S ) C .S ∪(R-S ) D .R ∪(R-S ) 6.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 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1

实验一《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与数据表的创建与更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2)掌握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数据库的方法 (3)掌握数据库及其物理文件的结构关系。 (4)掌握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数据表的方法。 (5)掌握查询分析器的使用。 (6)掌握通过SQL语句创建表的方法。 (7)掌握通过SQL语句修改表结构的方法。 (8)掌握通过SQL语句添加、修改、删除表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 创建一个名称为“Student_info”的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表1Student_info数据库参数 (2)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Student_info数据库中创建表 Student_info数据库包含三张表,即Student表、Course表及SC表,分别表示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及学生选课信息,其结构及其约束如表2、表3与表4所示。 表2Student表结构和约束

表3Course表结构和约束 表4SC表结构和约束 (3)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表结构 ①给Student表增加身高(以米单位)stature列,类型为numeric(4,2),允许为空值。 ②给Student表增加所在系Sdept列,字符型,长度为20,允许为空值。 ③给Student表增加邮政编码Postcode列,字符型,长度为6,可以为空。 ④删除Student表中身高stature列。 (4)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表添加、修改、删除数据 ①插入数据,Student表、Course表、SC表如表5、表6、表7所示。 表5Student表 表6Course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