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花岭钼矿选矿厂

百花岭钼矿选矿厂

百花岭钼矿选矿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百花岭钼矿选矿厂

百花岭选矿厂是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两个选矿厂之一,座落于汶浴河畔,依山傍水,气势雄伟,担负着钼业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初级产品生产任务,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钼选矿厂。

该厂于1983 年11 月建成投产,供矿采用电机车运输。目前,选矿厂规模达到年处理矿石720 万吨,品位52%以上,硫精矿24 万吨/年,尾矿经过五级泵站扬送至距选厂8 公里的栗西尾矿库,尾矿库面积10 平方公里,库容量1.65 亿立方米。厂区占地面积18.6 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厂房建筑面积6.5 万平方米,下设碎矿车间、磨浮车间、选硫车间、成品车间、尾矿车间、机电车间、选铁车间及十五个科室,产品有钼精矿、硫精矿和铁精矿。百花岭选矿厂现有技术干部111 人,占干部总数的86.7%;有高级工程师4 人。工人队伍中有技师10 人,高级工40 人。管理干部基本上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敢打硬仗,知难而进的干部职工队伍和一批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

百花岭选矿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的破碎工艺,矿石粒度15mm 占88%以上;磨矿浮选工艺采用分段磨矿--阶段选别,优先选钼,粗尾选硫,硫尾选铁,精尾选铜,有用矿物得了综合回收;钼精矿经过浓缩、过滤、干燥三段脱水,得到了品位52%、含水小于8%的钼精矿,尾矿被扬送至尾矿库进行沉积堆存处理。由于工艺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1 年,处理矿量达到了731.5 万吨,超能力47.78%;生产钼精矿标准量21492 吨,全员生产率比建厂初期提高了7.4 倍,钼精矿品位52.75%,产品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工艺路线长,重型设备多,设备种类多是百花岭选矿厂设备的主要特点。截

止目前,全厂拥有A 类设备38 台套,各类设备台数达到1540 台套,其中机械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斑岩型钼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 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弧内侧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亲弧裂谷及大陆裂谷。 成矿环境成矿区域有较厚的陆壳,张性构造发育。矿床与钙碱质及次碱质酸性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成矿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温(可高达500-600℃,晚阶段可降至240-250℃)。 含矿岩体 为具斑状结构的浅成-超浅成酸性小型(多<1km 2 )侵入体。其岩石类型多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多具有高硅、高碱的特征。岩体多呈岩株状及岩筒状。 成矿时代 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 同类型铜矿床及钼钨矿床、矽卡岩型钼钨及钼铁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钼的矿体多成环状、锅状、筒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产于岩体的上部、顶部、爆破角砾岩筒、接触带及裂隙带中。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常可见黄铜矿、黑钨矿、白钨矿、锡石、闪锌矿、方铅矿、磁铁矿等。常见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萤石、云母、黄玉等。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片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及网脉状构造。 围岩蚀变常见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盘岩化等,并且有从中心向外依次分带规律,但因岩浆的多次侵入和多期次矿化、蚀变的叠加使蚀变分带复杂化。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的特征,在世界钼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 矿床实例 (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辽宁)蓝家沟、(北京)大庄科、(河南)南泥湖-三道庄、(美)Climax 、Henderson 、Redwell Basin 、(格陵兰)Malmbjerg 。 矿床成因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和裂谷活动有关。当洋壳以较低的角度俯冲于有较厚陆壳的大陆板块边缘之下因俯冲减速或拆沉作用,或在大陆裂谷早期因镁铁质岩浆上升并释放热能,导致下地壳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流纹质岩浆(一般高硅富碱)。当此种岩浆侵位于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形成斑状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引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活化和参与较晚阶段的成矿(图 1)。

15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山

15 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典型矿山 熊恒恒(长江大学地化10901 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中国钼矿床的四大基本类型和以前已经探明的主要的大型矿床:吉林黑山陕西金堆城河南南泥湖—三道庄辽宁杨家杖子陕西黄龙铺广东白石障和新发现的大别山东段的特大型矿床的一些主要特征,剖面图,储量等. 关键词钼矿床矿山 中国钼矿床不仅规模大,而且类型多。已探明的矿床包括有斑岩型、斑岩-夕卡岩型、夕卡岩型、脉型、沉积型等各种类型。 斑岩型钼矿床该类矿床又称细脉浸染型钼矿床,呈网脉状产在花岗斑岩体内部及其近旁的围岩中。钼的主要成矿作用明显地晚于岩体的成矿作用,即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岩体一般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的容矿岩石可以是岩体,如吉林大黑山钼矿,矿化主要赋存于燕山期斜长花岗岩体内,有的矿床容矿岩石既可以是岩体,也包括近旁的围岩,如陕西金堆城钼矿,钼矿化发育于燕山期的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黑云母化和角闪岩化的细碧岩内;还有的矿床,其容矿岩石可以是爆破角砾岩筒,如北京大科庄钼矿。 (1)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结果铝硅酸盐围岩发育有角岩化,碳酸盐围岩发育了夕卡岩化。随之而来的成矿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化叠加花岗岩类岩石、角岩化围岩和夕卡岩之上。典型代表有河南栾川的上房沟、三道庄等矿床。 斑岩型和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二类矿床合计储量占到了全国钼矿总储量的71%。 (2)夕卡岩型钼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产于花岗岩类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以及在外接触带沿层发育。硫化物的主要成矿作用一般晚于夕卡岩的形成,夕卡岩既可与钼成矿作用有一定的生成联系,而在主要成矿作用时又是作为容矿岩石存在。矿床中除夕卡岩化外,还经常发育一系列的热液蚀变。矿体形态多样。如辽宁锦西杨家杖子钼矿,矿体大部分位于夕卡岩内。河南卢氏夜长坪、河北涞源大湾等也属于这种类型。该类矿床在我国居次要地位,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4%。 (3)脉型钼矿床这是由产在各种地质体裂隙中的含辉钼矿脉状矿体组成的矿床。脉旁经常发育有线型蚀变,矿脉可以是较宽的含矿脉体,也可以是细脉状矿石组成的脉带,脉旁蚀变岩经常形成浸染状矿石。矿脉的主要脉石矿物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石英脉,次为伟晶岩或石英岩脉及硫酸盐脉等。此类矿床意义不大,在已探明储量中仅占2.2%。典型矿床有:浙江青田石坪川、江西大余大龙山、河南嵩县黄水庵等。 (4)沉积型钼矿床按其产出地质体的岩石性质不同,可分为砂岩型及黑色(硫质、沥青质)页岩型两类。该类矿床意义不大,仅占已探明储量的0.68%。 中国钼矿典型矿床(区)案例 (一) 吉林大黑山钼矿

钼矿选矿工艺

钼矿常规选矿工艺 钼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是浮选法,回收的钼矿物是辉钼矿。有时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去除杂质、将钼精矿再进行化学选矿外理。 辉钼矿晶体呈六方层状或板状结构,由沿层间范氏健的S—Mo—S 结构和层内极性共价键S—Mo形成的。层与层间的结合力很弱,而层内的共价键结合力甚强。所以辉钼矿极易沿结构层间解裂呈片状或板状产出,这是辉铜矿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实践证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辉钼矿晶体解离发生在S—Mo—S层间,亲水的S—Mo面占很小比例。但过磨时,S—Mo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虽然此时加入一定量极性捕收剂如黄药类,有利于辉钼矿的回收,但过磨产生的新矿泥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对辉钼矿的选别要避免和防止过磨,在生产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矿和多段选别流程,逐步达到单体解离,确保钼精矿的高回收率。 钼矿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破碎最终产品粒度为12~15毫米。 磨矿通常用球磨机或棒磨-球磨流程。亨德森是唯一采用半自磨流程的。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粗选产出钼粗精矿,粗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或丢弃。钼粗精矿采用两、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选获得最终钼精矿。 钼矿的浮选药剂以非极性油类作捕收剂,同时添加起泡剂。美国和加拿大用表面活性剂辛太克斯(Syntex)作油类乳化剂。根据矿石性质,用石灰作调整剂,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有时加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其他重金属矿物。 为保证钼精矿质量,对钼精矿中所含的铜、铅、铁等重金属矿物和氧化钙以及炭质矿物需进一步进行分离: 一般使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氰化物或铁氰化物制铜和铁;用重铬酸盐或诺克斯(Nokes)抑制铅。如果使用抑制剂,杂质含量还达不到质量标准,尚需辅以化学选矿处理:次生硫化铜用氰化物浸出;黄铜矿用三氯化铁溶液浸出; 方铅矿用盐酸和三氯化铁溶液浸出,均可达到标准含量。 含氧化钙的脉石易泥化,因此,对于含此类脉石的矿石切忌过磨。生产上往往添加水玻璃,六聚偏磷酸钠或有机胶作脉石抑制剂或分散

中国钼矿特征

中国钼矿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东部的钼、铜-钼、钼-钨等矿床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西部在三江地区的铜-钼矿床隶属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属古地中海成矿带)。根据钼矿床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及成矿特点,把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进一步划分成为四个成矿省:①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②东北海西褶皱系铜-钼成矿省;③扬子准地台铜-钼成矿省;④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业已查明,北缘的燕辽钼矿带和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钼矿带,它们约占全国已探明工业钼储量的60%以上,尤其是东秦岭钼矿带,钼矿总储量达360万t,共有钼(钨)矿床(点)46个,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金堆城钼矿、上房沟钼(铁)矿、南泥湖钼(钨)矿、三道庄钼(钨)矿;大型矿床4个:大石沟钼(铼)矿、石家湾钼矿、夜长坪钼钨矿、雷门沟钼矿;中型矿床有:南台钼钨矿、银家沟钼矿、秋树湾铜钼矿等等。区内东西向构造具有一级控制意义;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部位控制着岩群及矿带的分布,具有二级控制意义,成矿带内的大矿田或矿区等,均处在新华夏系或弧形构造与纬向构造斜接叠加部位,像金堆城、黄龙铺等矿区处于纬向构造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复合部位,栾川南泥湖矿田处在纬向构造与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叠加部位;低序次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控制着小岩体或矿体,具有三级控制意义。 西部三江印支褶皱系铜-钼成矿带。该区沿深断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喜马拉雅早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马厂箐斑岩-夕卡岩型钼(铜)矿床。 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就全世界而言,主要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钼矿床约占世界上已探明钼总储量的90%左右。我国除少数铜(钼)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二、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摘抄)

1、断裂性质和规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首先要查明控矿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要素等等。 就力学性质而言,可将断裂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下: 张性:围岩受力处于膨胀状态,孔隙度较高。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不规则状、延伸较小,矿液易于通过。温度下降快,形成相对开放系统,以充填成矿为主。主要发生在浅部,受控的矿成脉状或向下尖灭的透镜状居多。 压性:围岩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孔隙度渗透率都小。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舒缓波状,走向、倾向延伸大,有尖灭再现的特点,温压下降慢,形成相对封闭系统,以交代成矿为主,完全压性断裂,对成矿不利。 扭性:兼具张性和扭性的特点(压扭接近压性,张扭接近张性),孔隙度渗透率也介于二者之间。 结构面产状平直,延伸大,有次级断层与主断裂共生,对成矿有利,充填交代作用均可成矿。 在实际工作中,从断层结构面特点和伴生构造岩的性质,可以对断裂主要力学性质作出判断。有时有的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质的改变,产生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要具体分析。 张性、压性断裂活动过程中,常常都伴有扭应力活动,形成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断裂结构面常常是不透水面,在成矿过程起着“屏蔽”作用。 一般纯张性断裂中矿化不是最好的,而张扭性断裂中矿化意义较

大。 不同力学性质断裂的派生构造也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查明受控矿脉的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等规律。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距大小,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大小等。有的断裂深切下地幔,且长期活动,常称为深大断裂。它们往往是类生矿化,特别是壳下源矿化的控制构造,值得重视。 2、断裂活动的时间和期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时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至于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主要是改造和破坏。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互相影响。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各个矿区极为常见。矿床划分成矿段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矿区构造活动期次。一些层控矿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断裂构造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 断裂构造现象极为常见,但是成矿只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从断裂控矿角度出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积累了不少实际资料。 下列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预测选区选点极为重要。 (1)不同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2)在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扭曲转弯处,在剖面上张性断层倾角由缓变陡处,压性断层由陡变缓处。 (3)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如压扭性断层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4)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等。

选矿实验流程

选矿试验的要求 选矿试验资料是选矿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选矿试验成果不仅对选矿设计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等的合理确定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是选矿厂投产后能否顺利达到设计指标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选矿试验,必须由专门的试验研究单位承担。选矿试验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审查批准后才能作为设计依据。在选矿试验进行之前,选矿工艺设计者应对矿床资源特征、矿石类型和品级、矿石特征和工艺性质、以及可选性试验等资料充分了解,结合开采方案,向试验单位提出试验要求,在“要求”中,一般不必详述试验单位通常都应做到的内容,而应着重提出需要试验单位解决的特殊内容和主要问题。 一、选矿试验类型的划分 选矿试验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可选性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三种,按试验规模可分为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三种。为便于明确选矿试验要求和叙述的方便,概括上述两种分类,将选矿试验类型划分为可选性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选矿单项技术试验六种。 (1)可选性试验。一般由地质勘探部门完成。在地质普查、初勘和详勘阶段,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和加深可选性试验研究深度。可选性试验着重研究和探索各种类型和品级矿石的性质与可选性差别,基本选矿方法与可能达到的选矿指标,有害杂质剔除的难易,伴生成分综合回收的可能性等。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应能判定被勘探的矿床矿石的利用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为制订工业指标和矿床评价提供依据。可选性试验是在试验室装置或小型试验设备上进行的,一般只作矿床评价用。 (2)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在矿床地质勘探完成之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进行。它着重对矿石矿物特征和选矿工艺特性、选矿方法、工艺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工艺条件及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等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应进行两个以上方案的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能满足设计工作中初步制订工艺流程和产品方案、选择主要工艺设备及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的要求。由于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规模小、试料少、灵活性大、入力物力花费较少,因此允许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又因它的试料容易混匀,分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是各项试验的最基本试验。但是,它是在试验室小型非连续(或局部连续)试验设备上进行的,其模拟程度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虽优于可选性试验,但不及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3)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是在小型流程试验完成之后,根据小型流程试验确定的流程,用试验室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的磨矿、选别乃至脱水作业的连续试验。它着重考察流程动态平衡条件下(包括中矿返回)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各试验研究单位连续试验设备的能力很不一致,一般为 40 一 200kg/h。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比小型流程试验的模拟性较好,可靠性较小型流程试验高些。 (4)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半工业试验厂或车间进行的,试验可以是全流程的连续,也可以是局部作业的连续或单机的半工业试验。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试验室试验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取得近似于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或为进一步做工业试验打下基础。半工业试验所用的设备为小型工业设备,试验厂的规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般为 1~5t/h。 (5)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是在专门建立的工业试验厂或利用生产选矿厂的一个系列甚至全厂进行的局部或全流程的试验,由于其设备、流程、技术条件与生产或今后的设计基本相同,故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参数比半工业试验更为可靠。

钼矿钼矿选矿工艺钼矿浮选工艺样本

钼矿-钼矿选矿工艺-钼矿浮选工艺 一、钼矿的历史及性质 钼是18世纪后期才发现的, 而且在自然条件下没有金属形态的钼存在。尽管如此, 钼的主要矿物-辉钼矿在古代时就早已得到了应用, 只是辉钼矿和铅、方铅矿及石墨都很相似, 不易区分, "molybdos"这个词在希腊文里就是铅的意思。 曾在14世纪的一把日本武剑中发现含有钼。到1778年, 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谢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才证实了钼的存在。她将辉钼矿在空气中进行加热, 从而产生了一种白色的氧化粉末。此后不久, 到1782年, 彼得.雅各布.耶尔姆( Peter Jacob Hjelm) 用碳成功地还原了这种氧化物, 获得一种黑色金属粉末, 她称这种金属粉末为”钼”。 19世纪钼基本上是作为实验品, 后来才逐渐生产。1891年, 法国的斯奈德Schneider)公司率先有钼作为合金元素生产了含钼装甲板, 她们马上发现, 钼的密度仅是钨的一半, 这样以来, 在许多钢铁合金应用领域钼有效地取代了钨。 钼具有较高熔点(2625℃)、沸点(4600℃)、硬度(5.5)和密度(10.2g/cm3),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相对原子量95.94g/g, 在元素周期表中为VI B 族元素, 原子序数42, 原子体积9.42 cm3/mol。 在常温下钼在空气或水中都是稳定的, 但当温度达到400℃时开始发生轻微的氧化, 当达到600℃后则发生剧烈的氧化而生成MoO3 。盐酸、氢氟酸、稀硝酸及碱溶液对钼均不起作用。钼可溶于硝酸、王水或热硫酸溶液中。

二、钼矿的用途 1、钼大量用于合金添加剂、生产不锈钢、工具钢、耐温钢等。 2、钼钢广泛用于金属压力加工行业、冶金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宇航军及工业、核工业、化工纺织工业和农业。 3、钼还可作为化工原料, 生产催化剂、润滑剂、颜料和肥料等。 4、在冶金工业中, 钼作为生产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剂, 或与钨、镍、钴, 锆、钛、钒、铼等组成高级合金, 以提高其高温强度、耐磨性和抗腐性。金属钼大量用作高温电炉的发热材料和结构材料、真空管的大型电极和栅极、半导体及电光源材料。在化学工业中, 钼主要用于润滑剂、催化剂和颜料。 三、钼资源及分布 自然界中已知的钼矿物及含钼矿物约有30种, 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是辉钼矿MoS2 , 其它较常见的还有钼华、钼铅矿、蓝钼矿、铁钼矿等。 钼在地壳中的平含量为1.1×10-4%, 属稀有金属。集中分布在美国、加拿

斑岩型铜矿床模式

斑岩型铜矿床模式 地质构造背景 构造位置大陆板块钙碱性岩浆活动强烈的边缘火山岩浆深成弧及岛弧,深大断裂带附近。 成矿环境矿床的形成与板块俯冲过程中钙碱质中酸性岩浆的高侵位斑状 侵入体有关,矿床形成于地壳浅部,成矿温度属高-中温。 含矿岩体为钙碱系列的小型(多<1km2)中性及中酸性复式岩体。岩石类型多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岩,可见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岩体形状为岩株状、岩筒状,可见岩墙状、脉状。 成矿时代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的板块俯冲时期,但目前发现的矿床多为中、新生代。 伴生矿床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脉状铅锌矿床及金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矿体产于斑岩体上部、边部及内外接触带附近。常见的矿体形态有柱状、筒状、板状(全岩矿化)分布于斑岩体的上部,呈环状产于岩体的边部或成脉状、凸镜状沿裂隙带分布。 矿石矿物组合常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及金银矿物等。常见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重晶石、绢云母及粘土矿物等。 从中心向上向外矿化从钼(铜)矿化→铜(钼)矿化→铅锌矿化→金矿化 矿石结构构造常见他形及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从斑岩体中心向上、向外,矿石及矿化类型从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 围岩蚀变从岩体中心向上、向外,蚀变类型从钾(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铜的矿化位于石英绢云母化带。(图28)

图28斑岩铜矿主要蚀变分带及国内外斑岩铜矿形成相对深度示意图(翟裕生等,1979) 矿床规模此类矿床往往有重要工业意义,在世界铜的探明储量中居首位,具有规模大,品位低的特征。对世界各地208个矿床的统计结果见图29。 矿床实例(江西)德兴、(内蒙)白乃庙、(黑龙江)多宝山、(西藏)玉龙、(智利)El Salvador、(美)Bingham。 图29斑岩型铜矿床的吨位(A)和品位(B)(据Donad A.singer等人,1986) 矿床成因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第45卷第4期2009年7月地质与勘探GE OLOGY AND EXP LORATI O N Vol . 45No . 4 July, 2009 [收稿日期]2008-12-09; [修订日期]2009-06-01。[责任编辑]杨欣。 [基金项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床类型及评价标志(编号:豫财建〔2007〕272号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白凤军(1964年— , 男, 1986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 获学士学位, 在读博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矿产勘查工作。①赵金洲, 白凤军, 黄传计. 东秦岭(河南段钼矿勘查选区研究报告, 2007. 地质?矿床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白凤军 1. 2 , 肖荣阁1, 刘国营 1. 2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100083; 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郑州450016 [摘要]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 呈似层状、透镜状

密集平行排列, 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 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 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 矿化也随之减弱。石英脉可以划分三期, 早期无矿石英脉; 中期石英脉含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构成石英脉型矿石。晚期属于石英-碳酸盐细脉, 无矿化。文章对三期石英脉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 。C O 2 的沸腾和不混溶流体成矿, 成矿压力28×105~68×105 Pa, A r/K年龄1352195±27106M a 。根据上述分析, 矿床, 。 [矿床成因 ]. []A[文章编号]0495-5331(2009 04-0335-08 Ba i Feng 2jun, X i a o Rong 2ge, L i u Guo 2y i n g . Genesis of K -Feldspar -Quartz ve i n type m olybde 2nu m deposit i n Songx i a n coun ty, Henan[J].Geology and Explora ti on, 2009, 45(4 :355-342. 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是该区近几年发现的一种 新型矿床类型, 是一种以高温热液充填为主的矿床类型。2005年以来, 在豫西嵩县南部的外方山地区的中元古界火山岩中发现了一系列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 自西至东已经有凡台沟钼矿、纸房钼矿、土岭 村钼矿和大西沟钼矿等① , 是该区最重要的找矿突 破, 显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1] 。 1地质背景

矿山地质基础图件

1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1)详细查明近期开采地段矿床及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矿体的规模、矿石质量及其工业品级、自然类型的赋存规律、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矿石加工技术条件,达到储量升级。为制定矿山采掘、采剥计划,进行开采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依据。 (2)及时对探采工程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收集原始地质资料,矿石质量测定资料,并经综合整理,对原有地质资料进行不断的补充修改,编制为矿山生产所需要的成套地质资料。(3)按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亦称“三级矿量” ,露采又称“两级矿量” )的保有和变动情况,开展贫化与损失计算,进行矿山采掘、采剥的生产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4)参加矿山企业年、季、月采掘及采剥技术计划的编制,负责编制矿山地质和生产勘探的设计;随采掘、采剥工程的进度,及时提出修改和补充上述计划的建议。 (5)监督执行矿山各项技术方针政策,各种规章制度;根据采掘、采剥计划的规定,定期对采掘、采剥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验收,促使矿山采掘、采剥工作按质按量全面完成。 (6)根据国家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矿山矿产资源和矿山环境的保护进行调查研究、检查和监督。 (7)开展矿区综合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组织与进行矿床深部、边部和矿区外围的找矿和地质勘探地质工作现场管理(1)充分利用矿山现有

探矿手段,采用坑、钻结合的探矿方式,在矿区成矿有利部位开展探矿,对已知矿脉的头部、深部、边部及平行部位开展探边摸底工作,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探矿效果。 (2)经常不断地开展矿山实际开采与地质勘探资料的对比分析工作,加深对矿区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断总结出地质成矿理论 性的东西,提高对矿区成矿理论的认识,从而更进一步指导矿山地质探矿工作。 (3)矿山生产探矿中,必须严格遵守矿山生产探矿有关规定和探矿原则。在生产探矿施工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地质探矿工程,为矿山节约探矿费用,达到良好的探矿经济效果和地质效果。 (4)必须搞好地质探矿资料对比,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矿区综合资料。通过矿山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矿山实际的探矿工程网络,以便正确合理布置探矿工程,达到预期的探矿地质效果。 (5)采场回采过程中的地质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我矿采矿方法主要为浅孔留矿法,地质人员按照采场每层联络到地质平面图圈定的工 业矿体边界及采场分层回采设计,进行回采作业的现场地质指导和 监督管理。 (6)在回采过程中,地质人员应根据每一分层的矿体揭露情况,及时 修图,避免资源浪费或多采废石。在市场经济时代,为了矿山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矿山地质工作。五道岭钼矿投产建设至今已有6年,在矿山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矿山地质工作得到逐步的加强,基本满足了矿山生产对生产勘探程度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生产勘探效果。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答案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 1.成矿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成矿作用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一个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裂谷盆地的主要矿床类型有哪些? 答:(1)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 (2)喷流-沉积(Sedex)型矿床 (3)砂页岩型(SST)(铜)矿床 (4)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矿床 (5)密西西比河(MVT)矿床 (6)微细侵染型(金)矿床 (7)现在海底热水沉积成矿 3.简述洋底热水系统的构造位置与成矿作用。 答:构造位置:(1)红海中央裂谷海底(2)太平洋中脊及其附近(3)大西洋与印度洋(4)加利福尼亚湾(5)冲绳海槽 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与海底扩张作用有关,热液喷口平行于洋中脊分布,往往是多个喷口成群组成一个喷口系统;海底热水沉积物的基底为玄武岩等火山岩,火山中裂隙、断层十分发育;喷口喷出的热水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以上,有的高达400摄氏度,热水中Na、K、Ca、Cl和SiO2含量高,多为富SiO2、高盐度的热卤水还有Fe,Mn、Cu、Pb、Zn等多种金属组分,从喷口喷出后沉积喷口周围,形成黄铁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的层状金属硫化物沉积、铁锰沉积或铁锰结核。 4.试述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的地质特征。 答:陆陆碰撞作用导致在两个大陆之间形成一个代表陆陆碰撞型造山带的逆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洋壳碎片(蛇绿岩)、复理石建造等被挤压、冲断,而在其核心部分甚至还有陆壳基底岩系卷入。 陆内隆起带形成沉积-构造层和断裂系统,陆内隆起基底断裂对盖层多期沉降构造格局起主要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陆粱隆起的断裂组合由数个斜冲走滑断裂带细成。陆梁隆起带盖层断裂受控于基底断裂,断裂的上下盘形成一些呈小幅

钼矿的选矿工艺与药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钼矿的选矿工艺与药剂 钼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是浮选法,回收的钼矿物是辉钼矿。有时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去除杂质、将钼精矿再进行化学选矿外理。钼矿的选矿:辉钼矿晶体呈六方层状或板状结构,由沿层间范氏健的SMoS 结构和层内极性共价键SMo 形成的。层与层间的结合力很弱,而层内的共价键结合力甚强。所以辉钼矿极易沿结构层间解裂呈片状或板状产出,这是辉铜矿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实践证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辉钼矿晶体解离发生在SMoS 层间,亲水的SMo 面占很小比例。但过磨时,SMo 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虽然此时加入一定量极性捕收剂如黄药类,有利于辉钼矿的回收,但过磨产生的新矿泥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对辉钼矿的选别要避免和防止过磨,在生产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矿和多段选别流程,逐步达到单体解离,确保钼精矿的高回收率。 钼矿的选矿:钼矿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破碎最终产品粒度为12~15 毫米。 磨矿通常用球磨机或棒磨-球磨流程。亨德森是唯一采用半自磨流程的。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粗选产出钼粗精矿,粗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或丢弃。钼粗精矿采用两、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选获得最终钼精矿。 钼矿的浮选药剂以非极性油类作捕收剂,同时添加起泡剂。美国和加拿大用表面活性剂辛太克斯(Syntex)作油类乳化剂。根据矿石性质,用石灰作调整剂,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有时加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其他重金属矿物。 为保证钼精矿质量,对钼精矿中所含的铜、铅、铁等重金属矿物和氧化钙以及炭质矿物需进一步进行分离: 钼矿的选矿药剂:一般使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氰化物或铁氰化物制铜和铁; 用重铬酸盐或诺克斯(Nokes)抑制铅。如果使用抑制剂,杂质含量还达不到质量

选矿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 (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5-10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 (一)矿石性质研究 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 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钼矿选矿工艺研究进展-2011

钼矿选矿工艺研究进展 2011-8-4 9:54:56 [导读]叙述了几种钼选矿新工艺,其中包括:矿石经磨碎后,先无捕收剂浮选,得出无捕收剂污染的含碳很低的润滑剂二硫化钼;采用正浮选-反浮选-正浮选工艺分离铜钼精矿,得出高品位、高回收率的钼精矿;用BinghamCanyon选冶联合工艺处理难选的铜钼低品位精矿和采用氧压氧化高铜钼精矿生产低铜钼精矿和电解铜。 一、前言 现代选矿工程正朝着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可利用资源量和循环再利用资源的方向发展。例如选矿-拜尔法选冶新技术使我国第一大有色金属铝资源的可利用年限从不足10年延长到40年,铜的硫化矿生物冶金新技术可降低可利用铜矿石的品位约20%~40%,可使我国铜矿的可利用资源量增长2倍多。浮选-钼蓝法可有效地利用储量巨大的氧化钼矿,低品位钼精矿-氧压氧化法可使某些难选高氧化率钼矿的可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 近年来,传统的选矿工艺面临着挑战,许多研究单位和高等学校通过多年的研究推出许多资源利用高的新奇的选钼工艺和选冶联合工艺。这些工艺的破茧而出十分引人瞩目。 这些新工艺与传统的粗磨粗选,再磨精选,铜钼矿石混合浮选以及简单的铜钼分离比较,显得研究者的匠心独特、细腻,富有创新精神,下面介绍几种,不到之处在所难免。 二、无捕收剂浮选-浮选工艺流程 Amax公司的Deepak.Malhotra等[1~3]研制一种先无捕收剂浮选辉钼矿、粗选尾矿再用强力捕收剂浮选辉钼矿新工艺。 将含Mo0.18%、FeS22.2%、Cu0.007%、Pb0.003%、Zn0.012%的钼矿石,在球磨机中磨至P80=100μm,不加任何辉钼矿的捕收剂,如蒸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只加起泡剂MIBC甲基 异丁基甲醇,经粗选后,得到含Mo约11%的粗精矿,粗选粗精矿钼回收率76.8%,粗精矿经3段砾磨再磨和5次精选,5次精选时,共加水玻璃140g/t,精选尾矿含Mo0.4%,废弃。5次精选精矿含MoS297.5%~98%,和少量含铁硫化物杂质,该最终精矿为润滑剂级二硫化钼,经气流磨磨至0.5~1μm为产品。 这种无捕收剂浮选产出的润滑剂级二硫化钼较用柴油或蒸汽油选出的钼精矿经盐酸—氟氢酸浸出后,再用碱洗后产出的润滑剂级二硫化钼(米特森公司产)含C量要低得多,通常不大于0.7%,其他杂质如Fe、MoO3、油等也比较低。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用煤油浮选出的钼精矿作生产润滑剂级二硫化钼前驱体时,钼精矿含油一般在2%~4%,这种碳氢油在制备润滑剂二硫化钼过程中可转为碳。未转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

第33卷第4期2009年8月 中 国 钼 业CH I N A MOLY BDENUM I N DUSTRY Vol 133No 14 August 2009 收稿日期:2009-03-30;修改稿返回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孙红杰(1966-),女,1986年毕业于平顶山干部管理学 校,现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从事地质工作,助理工程师。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和成矿时代浅析 孙红杰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矿局五大队,河南 郑州 450016) 摘 要:根据钼矿床的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2组七大类: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石英脉型矿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和碳酸盐脉型矿床。脉型钼矿的发现,丰富了河南省内钼矿的类型。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成矿时代,东秦岭钼矿的成矿年龄从1884±210~106.89±2.14Ma 。关键词:钼;矿床类型;成矿时代 中图分类号:T D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02(2009)04-0028-06 ANALY S I S O F THE M A IN T Y PES AN D M INERALO GENET I C EPOCH O F DO NG Q IN L ING MOLY B D ENU M D EPO S I TS S UN Hong -jie (Henan Nonferr ousMetals Geo -exp l orati on Bureau,Zhenzhou 450042,Henna,China ) Abstract:According t o the genesis of molybdenum deposits,contr olling structure,m ineral compositi on and ore fra me,Dong qinling molybdenum deposit was classified int o seven maj or types:por phyry -breccia -type deposits,skarn -type deposits,por phyry -skarn deposit;br oken with altered r ock type deposit,quartz vein -type deposits,ductile shear z one -type deposits and carbonate vein -type deposit .The discovery of vein -type molybdenum m ine in Henan p r ovince enriched the types of molybdenu m.Some rep resentative deposits were selected t o be analyzed on ore -f or m ing ge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f or m ing ti m e was further clarified .The m ineral ogenetic epoch of Dongqinling molybdenum deposits are fr om 1884±210Ma t o 106.89±2.14Ma .Key words:molybdenu m;deposits types;m ineral ogenetic epoch 东秦岭钼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东秦岭造山带相接的地带,钼矿带西起陕西省的金堆城地区,东至河南省方城县(见图1)。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宇太华岩群、中元古界熊耳群、新元古界官道口群、栾川群、下古生界陶湾群;黑沟-栾川断裂以南为北秦岭,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秦岭群、中元古界峡河岩群、新元古界宽坪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通过钼矿成矿特点的研究,发现钼成矿多与中 生代燕山期(170~100Ma )[1~4] 的花岗岩类有关,并生成一系列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矿床;近几年的找矿又发现了早、中元古界(1884±210~1352.95 ±27.06Ma )的钼矿床[5] 。从而丰富了成矿类型,钼成矿的时代大大提前。本文根据矿床成因、控矿构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把东秦岭钼矿床分为七大类(包括过渡类 型)(见表1),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探讨。 1 钼矿床主要类型 1.1 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指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与花岗斑岩体相伴生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矿床。 表1 东秦岭钼矿床类型  矿床组类型 矿床类型岩浆矿床组 斑岩-矽卡岩型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带矿床组 石英脉型 破碎带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碳酸盐脉型钼矿 1.1.1 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 这类钼矿主要有南泥湖钼矿床、三道庄钼矿床、上房沟钼矿床和镇平秋树湾钼矿床,以南泥湖-三

钼矿选矿工艺方法探讨

钼矿选矿工艺方法探讨 摘要: 钼是发现得比较晚的一种金属元素,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由于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磨研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针对此特点文章对钼矿的选矿工艺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辉钼矿;选矿工艺;浮选;铜钼分离; abstract: molybdenum is a metallic element found quite late, it is a very important resource, molybdenum has a high strength, high melting point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wear research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use this is a feature article on method of molybdenum ore beneficiation process analysis.key words: molybdenite; beneficiation process; flotation; copper-molybdenum separation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钼是发现得比较晚的一种金属元素,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由于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腐蚀、耐磨研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在我国钼是我国六大优势矿产资源之一,资源储量比较丰富。钼矿产量来源主要有3个:(1)原钼矿山的原生钼;(2)铜矿的共生和副产钼;从废弃的含钼催化剂等中回收的钼;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钼来源占绝大多数,而相对于原生钼来说,共生钼的生产成本较低。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 年 $月 "" % ' , "" ( &) !# 文章编号: 9;#=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34 + - % - 2+ 3
第! 卷 第! 期 5 6) ! , 8 78 5 7 !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
简 伟#, 柳 维#, 石黎红!
!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 ;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矿产局,河南 灵宝 $!" ) # ""> <9" 摘 要 文章总结了北美西部及中国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斑岩型钼矿床的分类, 共生岩浆岩, 矿
化方式及蚀变特点, 重点探讨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流体特点, 钼在岩浆 热液系统中的富集沉淀机制以及斑岩型钼 ; 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钼矿床; ( A 型钼矿床; 特征; 流体; 富集; 沉淀; 物质来源; 综述 ? @B ) 文献标志码: % 中图分类号: =:= 1# 8 9
! #%' ) *" - /010 2 34'+ '- * "$&( %( , . -/ ,, - "% 2"/( ( + ) ,
# # C% D (F + D (AI3 +/J H ! + , E / G E H J ( 7K
#MN) R-' N HE AI*H' E 'E F S P P ( A 7 H H 'P U TQ7 ET ENT W(H ""> ?( Y (KA N H L AO Q7 A S3 ENT H (E ).TONT ?(AG (E ( RV7 (HE F E(K#": F S A !/HZ7 X W'A RV7 K AI*H' E ONT /HZ7 <9" J HH ?(A OEO7 E 7Q H (E ).T 'E F (KA $!" F EA F S [ ) A 7 H !( $* 4 0& * 1'S' 7 ZEO E7PFS 7 ( &' H 7 ZEO E ONTH S 7 I A TAAQ P@ 7AQ H KHP A 7&QQ@) IH @I&TT PE@T @ 7 AP@) IH @' 7'E( PE\' F' &P) FE &') AI EEN ] ( P P T ) E () ) () Q Q ) A 7 A I \ S&'S'( H O 7T A I7 T (E P (N( ' ( E O @' A 7 R' E' E H&'S' 7 IH @ E7P H E EH (P T N ( P Q T N P ( 7&QP P T H ^WT HAT @ A_ (H7 E A ST7 7&QQ @)ZEO I&TT( \T ' Q ?'(E 7 7 S% EN AI?(A P( AE E T\ STN TE T R 7&QQ@)ZEO E7P A PE N TR A 7 F 7I) A R,' @' A H S FS &'IA ( OSA&N 7 &'S' 7 IH @I&TT T S( ) T( P H )' P ( H T& ) P P ( ' A (N ( Q N KHP (H7T 7' F (E )A 7 H ) ' (HNA N 'PT \ SPEE &AT& NI7 'H&' P HAII&T(H7 7 EEN KEO 'NT @H'( P HAIAE P S' P (( F ( S @ ST ) E HP T7 A 7 H E7P R ; ( A_ ( P A7 A ETN P ( A A P( (7 @)ZEO NA N 'PT R ' R @H R (T AI 7'E 7 A @T H E ) 7 PE I&TT 7 IH @F S' P (( 7 7E 7 (K) I F H TONT R@ K A AI@P T R ST E7P^ A ETN ;' O A E ( Q 5,60( K7 K F 7&QQ@)ZEO E7PF ) A; & 7 ZEO E7PFS'N 'PT R (T NHEP P H ' -" 7 E 7Q &'S' 7 IH @I&TT ? @ B QE@) IH @I&TT NA P (( F O F7NH A 7 F ) ( ( P ( A ETN ) I '( Q Q I&T(H TONT 'U \ E7P F7'E FE( (7 E 斑岩型钼矿床是金属钼最重要的来源, 在时间, 空间, 成 因上与斑状花岗质体有关, 是由岩浆在结晶过程中释放出的 富金属热液形成的.侵入体成分上从花岗闪长岩到高硅富碱 的花岗岩均有, 钼主要呈辉钼矿的形式赋存于相关侵入岩的 顶端 (侵 入 岩 体 顶 部 靠 近 围 岩 的 部 位) 网 状 石 英 细 脉 中 的 仅次于北美西部的全球第二大钼成矿带, 分布有金堆城, 雷门 沟, 上房沟, 东沟等斑岩型钼矿床 (李永峰等, " ) 辽 ! 9 .此外, " 宁, 吉林, 江西等地也有重要的斑岩钼矿床分布 (罗铭玖等, 成矿年龄进 #5 ) 5# .中国的研究者对斑岩钼矿床的地质特征, 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罗铭玖等,5# 杜安道等,5$ 黄典 #5 ; #5 ;
(D 7NN PA8 #< ;D T AE ) ,5# D ( PA8 7I7'E ) , 5: E ' PA8#: ; S EE ) , 豪等, 5 ;5= 李永峰等,"= 叶会寿等,"= 代军治, P P # $ #5 ; 5 !" ; !" ; 加拿大, 秘鲁, 格陵兰, 俄罗斯, !" ; A E A8 !" ; #: ) 5# .斑岩型钼矿床在美国, ": * 7 P ) , ": 周珂等, " ) 对斑岩钼矿的成矿物 ! 5, " 挪威和中国均有分布, 矿床的形成时代较新, 多晚于 #" * 质来源及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 * 7E ) , ( A PA8 9 A (?' HE A8 5> , 如中国的 #5 ; A E P ) , 5 )其他地质时代亦有少量成矿, P # 55 毛景文等, " ; ! 9 李永峰等, " ; " ; " ! 9 ! = 叶会寿等, " ; " " ! = " 兰家沟 钼 矿 床 #= * , 典 豪 等,5=) 加 拿 大 的 * 8 代军 治 等,"= 代 军 治,": 李 诺 等,"< * 7E ) , (: A黄 和 ; ; ; A PA8 #5 P !" !" !" ( > ! > A ?' HE A8 5> . )T P EA P # & A H 钼矿床 >! >5* ,A E P ) , 5 ) 斑岩型钼矿床是中国钼矿床的主要类型, 东秦岭地区是 !" )但对于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以及钼在岩浆 热液系统 ": , ; 中的特性方面关注较少.
( ":55 !"$"5 , ( !!#=$" ) ! 本文得到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 ! "5$ ," :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 #"">" #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的联合资助 $$$# ) 第一作者简介 简 岩石学, 矿床学专业.- A :\ 9 QS7N 伟,男, 59年生,硕士,矿物学, #: @( X : " A7 8 ) H 收稿日期 !";>! ;改回日期 !";=! .李德先编辑. "5";<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