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1 总则

1.0.1 为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定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的组织程序和合格评定标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 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系统检测 system checking and measuri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白检完成并经过试运行后,采用特定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并给出结论。

2.1.2整改 rectification

对工程中的不合格项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达到合格的要求。

2.1.3 试运行 trial runni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和自检完成后,系统按规定时间进行连续运行的过程。

2.1.4项目监理机构project supervision

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

2.1.5验收小组 acceptance group

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形成的、承担验收工作的临时机构。

2.2 符号

HFC——混合光纤同轴网

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P——网络互联协议

PCM——脉冲编码调制

QoS——服务质量保证

VLAN——虚拟局域网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包括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工程验收。

3.1.2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

3.1.3系统试运行应连续进行120h。试运行中出现系统故障时,应重新开始计时,直至连续运行满120h。

3.2 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

3.2.1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应检查下列内容: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图纸会审记录;存在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时,还应检查设计变更记录和工程洽商记录;3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4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记录;

5 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6自检记录;

7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 试运行记录。

3.2.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2.3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和工程洽商记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的规定。

3.2.4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工程师)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表B.0.1的规定;

2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的规定。

3.2.5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工程师)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表B.0.2的规定。

3.2.6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工程师)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表B.0.3的规定。

3.2.7自检记录由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负责人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表B.0.4的规定。

3.2.8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负责人作出检查结论、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作出验收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表B.0.5的规定。

3.2.9试运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工程师)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表B.0.6的规定。

3.2.10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除应检查本规范第3.2.4条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检查文档资料和技术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商业软件的使用许可证和使用范围应符合合同要求;

2 针对工程项目编制的应用软件,测试报告中的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工程项目的

合同要求。

3.2.11接口的质量控制除应检查本规范第3.2.4条规定的内容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口技术文件应符合合同要求;接口技术文件应包括接口概述、接口框图、接口位置、接口类型与数量、接口通信协议、数据流向和接口责任边界等内容;

2 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修订的接口技术文件应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接口提供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字确认;

3接口测试文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口测试文件应包括测试链路搭建、测试用仪器仪表、测试方法、测试内容和测试结果评判等内容;

4 接口测试应符合接口测试文件要求,测试结果记录应由接口提供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签字确认。

3.3系统检测

3.3.1系统检测应在系统试运行合格后进行。

3.3.2 系统检测前应提交下列资料:

1 工程技术文件;

2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3 自检记录;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 试运行记录。

3.3.3系统检测的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设单位应组织项目检测小组;

2项目检测小组应指定检测负责人;

3公共机构的项目检测小组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组成。

3.3.4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依据工程技术文件和本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及检测方法编制系统检方案,检测方案应经建设单位或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后实施;

2应按系统检测方案所列检测项目进行检测,系统检测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3系统检测应按照先分项工程,再子分部工程,最后分部工程的顺序进行,并填写《分项工程检测记录》、《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和《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记录》;

4分项工程检测记录由检测小组填写,检测负责人作出检测结论,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表C.0.1的规定;

5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由检测小组填写,检测负责人作出检测结论,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表C.0.2~表C0.16的规定;

6 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记录由检测小组填写,检测负责人作出检测结论,监理(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表

C.0.17的规定。

3.3.5检测结论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结论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2 主控项目有一项及以上不合格的,系统检测结论应为不合格;一般项目有两项及以上不合格的,系统检测结论应为不合格;

3 被集成系统接口检测不合格的,被集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系统检测结论均应为不合格;

4 系统检测不合格时,应限期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并重新检测,直至检测合格。重新检测时抽检应扩大范围。

3.4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3.4.1建设单位应按合同进度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工程验收。

3.4.2程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1按经批准的工程技术文件施工完毕;

2完成调试及自检,并出具系统自检记录;

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出具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完成系统试运行,并出具系统试运行报告;

5系统检测合格,并出具系统检测记录;

6完成技术培训,并出具培训记录。

3.4.3工程验收的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建设单位应组织工程验收小组负责工程验收;

2工程验收小组的人员应根据项目的性质、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并应推荐组长和副组长;验收人员的总数应为单数,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应低于验收人员总数的50%;

3 验收小组应对工程实体和资料进行检查,并作出正确、公正、客观的验收结论。

3.4.4 工程验收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竣工图纸;

2设计变更记录和工程洽商记录;

3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试运行记录;

6系统检测记录;

7培训记录和培训资料。

3.4.5 程验收小组的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验收文件;

2 检查观感质量;

3抽检和复核系统检测项目。

3.4.6 程验收的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由施工单位填写《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

范附录D的表D.0.1的规定;

2 应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验收资料审查记录》,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表D.0.2的规定;

3应由施工单位按表填写《验收结论汇总记录》,验收小组作出检查结论,且记录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表D.0.3的规定。

3.4.7工程验收结论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程验收结论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2本规范第3.4.4条规定的工程验收文件齐全、观感质量符合要求且检测项目合格时,工

程验收结论应为合格,否则应为不合格;

3当工程验收结论为不合格时,施工单位应限期整改,直到重新验收合格;整改后仍无

法满足使用要求的,不得通过工程验收。

4 智能化集成系统

4.0.1 智能化集成系统的设备、软件和接口等的检测和验收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0.2 智能化集成系统检测应在被集成系统检测完成后进行。

4.0.3 智能化集成系统检测应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进行,检测点应包括每个被集成系统。

4.0.4接口功能应符合接口技术文件和接口测试文件的要求,各接口均应检测,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4.0.5 检测集中监视、储存和统计功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显示界面应为中文;

2信息显示应正确,响应时间、储存时间、数据分类统计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3每个被集成系统的抽检数量宜为该系统信息点数的5%,且抽检点数不应少于20点,当信息点数少于20点时应全部检测;

4智能化集成系统抽检总点数不宜超过1000点;

5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4.0.6检测报警监视及处理功能时,应现场模拟报警信号,报警信息显示应正确,信息显示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个被集成系统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该系统报警信息点数的10%。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4.0.7检测控制和调节功能时,应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输入设置参数,调节和控制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各被集成系统应全部检测,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4.0.8检测联动配置及管理功能时,应现场逐项模拟触发信号,所有被集成系统的联动动作均应安全、正确、及时和无冲突。

4.0.9权限管理功能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

4.0.10冗余功能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

4.0.11文件报表生成和打印功能应逐项检测。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4.0.12 数据分析功能应对各被集成系统逐项检测。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4.0.13验收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针对项目编制的应用软件文档;

2接口技术文件;

3接口测试文件。

5 信息接入系统

5.0.1本章适用于对铜缆接入网系统、光缆接入网系统和无线接入网系统等信息接人系统设备安装场地的检查。

5.0.2 信息接人系统的检查和验收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5.0.3 机房的净高、地面防静电、电源、照明、温湿度、防尘、防水、消防和接地等应符合通信工程设计要求。

5.0.4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和承重荷载应符合通信工程设计要求。

6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6.0.1本章适用于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调度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的工程实施的质量

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6.0.2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检测和验收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6.0.3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机房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的有关规定。

6.0.4对于抗震设防的地区,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设备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的有关规定。

6.0.5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检查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

6.0.6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业务测试、信令方式测试、系统互通测试、网络管理及计费功能测试等检测结果,应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7 信息网络系统

7.1一般规定

7.1.1信息网络系统可根据设备的构成,分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的检测和验收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7.1.2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安全系统,应按国家保密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7.1.3 网络安全设备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检查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审批颁发的安全保护等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7.1.4信息网络系统验收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规定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l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文件;

2 QoS规划方案;

3安全控制策略;

4网络管理软件的相关文档;

5网络安全软件的相关文档。

7.2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

7.2.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测可包括连通性、传输时延、丢包率、路由、容错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和无线局域网功能检测等。采用融合承载通信架构的智能化设备网,还应进行组播功能检测和QoS功能检测。

7.2.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测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可采用输入测试命令进行测试或使用相应的网络测试仪器。

7.2.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通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l网管工作站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各用户终端应根据安全访问规则只能访问特定的网络与特定的服务器;

2同一VLAN内的计算机之间应能交换数据包,不在同一VLAN内的计算机之间不应交换数据包;

3 应按接人层设备总数的10%进行抽样测试,且抽样数不应少于10台;接人层设备少于10台的,应全部测试;

4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2.4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传输时延和丢包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测从发送端口到目的端口的最大延时和丢包率等数值;

2 对于核心层的骨干链路、汇聚层到核心层的上联链路,应进行全部检测;对接人层到汇聚层的上联链路,应按不低于土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且抽样数不应少于10条;上

联链路数不足10条的,应全部检测;

3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2.5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路由检测应包括路由设置的正确性和路由的可达性,并应根据核心设备路由表采用路由测试工具或软件进行测试。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2.6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播功能检测应采用模拟软件生成组播流。组播流的发送和接收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2.7计算机网络系统的QoS功能应检测队列调度机制。能够区分业务流并保障关键业务数据优先发送的,应为检测合格。

7.2.8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容错功能应采用人为设置网络故障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具备容错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具有错误恢复和故障隔离功能,并在出现故障

时自动切换;

2 对有链路冗余配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当其中的某条链路断开或有故障发生时,整个

系统仍应保持正常工作,并在故障恢复后应能自动切换回主系统运行;

3 容错功能应全部检测,且全部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2.9 无线局域网的功能检测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2.3~7.2.8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覆盖范围内接人点的信道信号强度应不低于-75dBm;

2 网络传输速率不应低于5.5Mbit/s;

3应采用不少于100个ICMP 64Byte帧长的测试数据包,不少于95%路径的数据包丢失

率应小于5%;

4应采用不少于100个ICMP 64Byte帧长的测试数据包,不小于95%且跳数小于6的路

径的传输时延应小于20ms;

5应按无线接人点总数的10%进行抽样测试,抽样数不应少于10个;无线接人点少于

10个的,应全部测试。抽检结果全部符合本条第l~4款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2.10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应在网管工作站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搜索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和网络设备连接图;

2 应检测自诊断功能;

3应检测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的功能,当具备远程配置功能时,应检测网络性能参

数含网络节点的流量、广播率和错误率等;

4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3网络安全系统检测

7.3.1网络安全系统检测宜包括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和网络设备防护等安全保护能力的检测。检测方法应依据设计确定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等级进行制定,检测内容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执行。

7.3.2业务办公网及智能化设备网与互联网连接时,应检测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3.3 业务办公网及智能化设备网与互联网连接时,网络安全系统应检测安全审计功能,并应具有至少保存60d记录备份的功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7.3.4对于要求物理隔离的网络,应进行物理隔离检测,且检测结果符合下列规定的应为检测合格:

1物理实体上应完全分开;

2不应存在共享的物理设备;

3不应有任何链路上的连接。

7.3.5 无线接人认证的控制策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的认证方式进行检测,且应抽取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进行20次认证。认证失败次数不超过1次的,应为检测合格。

7.3.6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检测防窃听措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检测合格。

8 综合布线系统

8.0.1综合布线系统检测应包括电缆系统和光缆系统的性能测试,且电缆系统测试项目应根据布线信道或链路的设计等级和布线系统的类别要求确定。

8.0.2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的规定执行。

8.0.3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单项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个及以上被测项目的技术参数测试结果不合格的,该项目应判为不合格;某一被测

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相应规定的差值在仪表准确度范围内的,该被测项目应判为合格;

2采用4对对绞电缆作为水平电缆或主干电缆,所组成的链路或信道有一项及以上指标

测试结果不合格的,该链路或信道应判为不合格;

3主干布线大对数电缆中按4对对绞线对组成的链路一项及以上测试指标不合格的,该

线对应判为不合格;

4 光纤链路或信道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该光纤链路或信道应判为不合格;

5 未通过检测的链路或信道应在修复后复检。

8.0.4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的综合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无法修复的链路、信道或不合格线对数量有一项及以上超过被测总数的l%的,结论应判为不合格;光缆布线检测时,有一条及以上光纤链路或信道无法修复的,应判为不合格;

2 对于抽样检测,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被测总数l%的,抽样检测应判

为合格,且不合格点(线对)应予以修复并复检;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大于1%的,应判为一次抽样检测不合格,并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l%的,抽样检测应判为合格;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的,抽样检测应判为不合格,且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要求进行判定;

3 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结沦为合格的,系统检测的结沦应为合格;全部检测结论为合格的,系统检测的结沦应为不合格。

8.0.5对绞电缆链路或信道和光纤链路或信道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检记录应包括全部链路或信道的检测结果;

2 门检记录中各单项指标全部合格时,应判为检测合格;

3 自检记录中各单项指标中有一项及以上不合格时,应抽检,且抽样比例不应低于10%,抽样点应包括最远布线点;抽检结果的判定心符合本规范第8.0.4条的规定。

8.0.6综合布线的标签和标识应按10%抽检,综合布线管理软件功能应全部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为检测合格。

8.0.7电子配线架应检测管理软件中显示的链路连接关系与链路的物坦连接的一致性,并应按10%抽检。检测结果全部一致的,应判为检测合格。

8.0.8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规定外,尚应包括综合布线管理软件的相关文档。

9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9.0.1本章适用于对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备安装场地的检查。

9.0.2机房的净高、地面防静电、电源、照明、温湿度、防尘、防水、消防和接地等,应符合通信工程设计要求。

9.0.3 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卫星通信系统

10.0.1本章适用于对卫星通信系统设备安装场地的检查。

10.0.2机房的净高、地面防静电、电源、照明、温湿度、防尘、防水、消防和接地等,应符合通信工程设计要求。

10.0.3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及承重荷载和屋顶楼板孔洞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10.0.4预埋天线的安装加固件、防雷和接地装置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11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1.0.1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设备及器材的进场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检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或有资质检测机构颁发的有效认定标识。

11.0.2 对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时,应选用标准测试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小于1000时,测试点不得少于2个;系统的输出端口数量大于等于1000时,每1000点应选取(2~3)个测试点;

2 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主观评价的测试点数应符合本条第l 款规定,客观测试点的数量不应少于系统输出端口数量的5%,测试点数不应少于20个;

3 测试点应至少有一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点。

11.0.3客观测试应包括下列内容,且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应判定为合格:

1应测试卫星接收电视系统的接收频段、视频系统指标及音频系统指标;

2应测量有线电视系统的终端输出电平。

11.0.4模拟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拟电视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1.0.4-1的规定;

表11.0.4-1模拟电视主要技术指

表11.0.1-2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3) 评价人员数量不宜少于5个,各评价人员应独立评分,并应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4) 评价项目的得分值不低于4分的应判定为合格。

11.0.5 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下行指标的测试,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1.0.6对于基于HFC或同轴传输的双向数字电视系统上行指标的测试,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1.0.7数字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观评价的项目和要求应符合表11.0.7的规定。且测试时应选择源图像和源声音均较好的节目频道。

表11.0.7 数字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观评价

的项目和要

12 公共广播系统

12.0.1公共广播系统可包括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和紧急广播。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12.0.2当紧急广播系统具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时,应检查传输线缆、槽盒和导管的防火保护措施。

12.0.3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打开广播分区的全部广播扬声器,测量点宜均匀布置,且不应在广播扬声器附近和其声辐射轴线上。

12.0.4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检测公共广播系统的应备声压级,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2.0.5主观评价时应对广播分区逐个进行检测和试听,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评分应符合表12.0.5的规定:

评分

表12.0.5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

2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评价结果应取所有评价人员打分的算术平均值;

3评价结果不低于4分的应判定为合格。

12.0.6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检测紧急广播的功能和性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

判定为合格。当紧急广播包括火灾应急广播功能时,还应检测下列内容:

1紧急广播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

2 警报信号触发后,紧急广播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的响应时间;

3音量自动调节功能;

4 手动发布紧急广播的一键到位功能;

5设备的热备用功能、定时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

6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

7广播分区与建筑防火分区匹配。

12.0.7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检测业务广播和背景广播的功能,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

为合格。

12.0.8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检测公共广播系统的声场不均匀度、漏出声衰减及系统设备信噪比,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2.0.9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检查公共广播系统的扬声器位置,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3 会议系统

13.0.1会议系统可包括会议扩声系统、会议视频显示系统、会议灯光系统、会议同声传译系统、会议讨论系统、会议电视系统、会议表决系统、会议集中控制系统、会议摄像系统、会议录播系统和会议签到管理系统等。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13.0.2 会议系统检测时,应根据系统规模和实际所选用功能和系统,以及会议室的重要性

和设备复杂性确定检测内容和验收项目。

13.0.3会议系统检测前,宜检查会议系统引入电源和会场建声的检测记录。

13.0.4 会议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功能检测应采用现场模拟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逐项检测;

2 性能检测可采用客观测量或主观评价方法进行。

13.0.5会议扩声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声学特性指标可检测语言传输指数,或直接检测下列内容:

1) 最大声压级;

2) 传输频率特性;

3) 传声增益;

4) 声场不均匀度;

5) 系统总噪声级。

2声学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的规定,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3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声源应包括语言和音乐两类;

2) 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12.0.5条的规定。

13.0.6 会议视频显示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显示特性指标的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显示屏亮度;

2) 图像对比度;

3) 亮度均匀性;

4) 图像水平清晰度;

5) 色域覆盖率;

6) 水平视角、垂直视角。

2 显示特性指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25的规定。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3 主观评价应符合本规范第11.0.4条第2款的规定。

13.0.7 具有会议电视功能的会议灯光系统,应检测平均照度值。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3.0.8会议讨论系统和会议同声传译系统应检测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3.0.9会议电视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主会场和分会场功能分别进行检测;

2 性能评价的检测宜包括声音延时、声像同步、会议电视回声、图像清晰度和图像连续性;

3 会议灯光系统的检测宜包括照度、色温和显色指数;

4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3.0.10 其他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议同声传译系统的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的规定执行;

2会议签到管理系统应测试签到的准确性和报表功能;

3会议表决系统应测试表决速度和准确性;

4 会议集中控制系统的检测应采用现场功能演示的方法,逐项进行功能检测;

5 会议录播系统应对现场视频、音频、计算机数字信号的处理、录制和播放功能进行检测,并检验其信号处理和录播系统的质量;

6具备自动跟踪功能的会议摄像系统应与会议讨论系统相配合,检查摄像机的预置位调用功能;

7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4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14.0.1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可由信息播控设备、传输网络、信息显示屏(信息标识牌)和信息导引设施或查询终端等组成,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14.0.2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检测应以系统功能检测为主,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为辅。

14.0.3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计要求对系统功能逐项检测;

2 软件操作界面应显示准确、有效;

3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4.0.4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检测时,应检测显示性能,且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4.0.5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检测时,应检查系统断电后再次恢复供电时的自动恢复功能,且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4.0.6 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检测时,应检测系统终端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且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4.0.7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应符合本规范第11.0.4条第2款的规定。

15 时钟系统

15.0.1时钟系统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时间同步系统》QB/T 4054的相关规定。

15.0.2时钟系统检测应以接收及授时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

15.0.3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测母钟与时标信号接收器同步、母钟对子钟同步校时的功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5.0.4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测平均瞬时日差指标,检测结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判定为合格:

1石英谐振器一级母钟的平均瞬时日差不大于0.01s/d;

2 石英谐振器二级母钟的平均瞬时日差不大于0.1s/d;

3 子钟的平均瞬时日差在(-1.00~1.00)s/d。

15.0.5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测时钟显示的同步偏差,检测结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判定为合格:

1母钟的输出口同步偏差不大于50ms;

2子钟与母钟的时间显示偏差不大于ls。

15.0.6 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测授时校准功能,检测结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判定为合格:1一级母钟能可靠接收标准时间信号及显示标准时间,并向各二级母钟输出标准时间信号;无标准时间信号时,一级母钟能正常运行;

2二级母钟能可靠接收一级母钟提供的标准时间信号,并向子钟输出标准时间信号;无一级母钟时间信号时,二级母钟能正常运行;

3 子钟能可靠接收二级母钟提供的标准时间信号;无二级母钟时间信号时,子钟能正常工作,并能单独调时。

15.0.7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测母钟、子钟和时间服务器等运行状况的监测功能,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5.0.8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查时钟系统断电后再次恢复供电时的自动恢复功能,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5.0.9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查时钟系统的使用可靠性,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判定为合格: 1母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停走;

2子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停走,时间显示正常且清楚。

15.0.10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查有日历显示的时钟换历功能,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5.0.11时钟系统检测时,应检查时钟系统对其他系统主机的校时和授时功能,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6 信息化应用系统

16.0.1 信息化应用系统可包括专业业务系统、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通用业务系统、公众信息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16.0.2 信息化应用系统按构成要素分为设备和软件,系统检测应先检查设备,后检测应用软件。

16.0.3 应用软件测试应按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编制测试大纲,并确定测试内容和测试用例,且宜采用黑盒法进行。

16.0.4 信息化应用系统检测时,应检查设备的性能指标,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对于智能卡设备还应检测下列内容:

1智能卡与读写设备间的有效作用距离;

2智能卡与读写设备间的通信传输速率和读写验证处理时间;

3智能卡序号的唯一性。

16.0.5信息化应用系统检测时,应测试业务功能和业务流程,结果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应判定为合格。

16.0.6信息化应用系统检测时,应用软件的重要功能和性能测试应包括下列内容,结果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应判定为合格:

1重要数据删除的警告和确认提示;

2 输人非法值的处理;

3 密钥存储方式;

4 对用户操作进行记录并保存的功能;

5各种权限用户的分配;

6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7 响应时间。

16.0.7 应用软件修改后,应进行回归测试,修改后的应用软件能满足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应判定为合格。

16.0.8应用软件的一般功能和性能测试应包括下列内容,结果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应判定为合格:

1用户界面采用的语言;

2提示信息;

3可扩展性。

16.0.9信息化应用系统检测时,应检查运行软件产品的设备中安装的软件,没有安装与业务应用无关的软件的应判定为合格。

16.0.10信息化应用系统验收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规定外,尚应包括应用软件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维护手册和测试报告。

1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7.0.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包括暖通空调监控系统、变配电监测系统、公共照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测系统及能耗监测系统等。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17.0.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用于能耗

结算的水、电、气和冷/热量表等,尚应检查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17.0.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应以系统功能测试为主,系统性能评测为辅。

17.0.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应采用中央管理工作站显示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的方法进行。

17.0.5暖通空调监控系统的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内容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2 冷热源的监测参数应全部检测;空调、新风机组的监测参数应按总数的20%抽检,且不应少于5台,不足5台时应全部检测;各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应按10%抽检,且不应少于5只,不足5只时应全部检测;

3 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6 变配电监测系统的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内容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2对高低压配电柜的运行状态、变压器的温度、储油罐的液位、各种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和联锁控制功能等应全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检测数量应按每类参数抽20%,且数量不应少于20点,数量少于20点时应全部检测;

3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7 公共照明监控系统的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内容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2应按照明回路总数的10%抽检,数量不应少于10路,总数少于10路时应全部检测;

3 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8给排水监控系统的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内容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2 给水和中水监控系统应全部检测;排水监控系统应抽检50%,且不得少于5套,总数

少于5套时应全部检测;

3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9 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测系统应检测启停、上下行、位置、故障等运行状态显示功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0 能耗监测系统应检测能耗数据的显示、记录、统计、汇总及趋势分析等功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1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央管理工作站的功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运行状态和测量数据的显示功能;

2) 故障报警信息的报告应及时准确,有提示信号;

3) 系统运行参数的设定及修改功能;

4) 控制命令应无冲突执行;

5) 系统运行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处理功能;

6) 操作权限;

7) 人机界面应为中文。

2 操作分站的功能应检测监控管理权限及数据显示与中央管理工作站的一致性;

3 中央管理工作站功能应全部检测,操作分站应抽检20%,且不得少于5个,不足5个

时应全部检测;

4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实时性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内容应包括控制命令响应时间和报警信号响应时间;

2 应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台,少于10台时应全部检测;

3抽测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内容应包括系统运行的抗干扰性能和电源切换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应通过系统正常运行时,启停现场设备或投切备用电源,观察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

3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维护性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内容应包括:

1) 应用软件的在线编程和参数修改功能;

2) 设备和网络通信故障的自检测功能。

2应通过现场模拟修改参数和设置故障的方法检测;

3 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性能评测项目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宜包括下列内容:

1) 控制网络和数据库的标准化、开放性;

2) 系统的冗余配置;

3) 系统可扩展性;

4) 节能措施。

2检测方法应根据设备配置和运行情况确定;

3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7.0.1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验收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规定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中央管理工作站软件的安装手册、使用和维护手册;

2 控制器箱内接线图。

1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8.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的接口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18.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工程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的规定。

1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9.0.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可包括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出人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和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19.0.2高风险对象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9.0.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对于列入

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的安全防范产品尚应检查产品的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

19.0.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子系统功能应按设计要求逐项检测;

2摄像机、探测器、出人口识读设备、电子巡查信息识读器等设备抽检的数量不应低于20%,且不应少于3台,数量少于3台时应全部检测;

3抽检结果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子系统检测合格。

4 全部子系统功能检测均合格的,系统检测应判定为合格。

19.0.5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布防/撤防功能;

2 监控图像、报警信息以及其他信息记录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

4 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的联动、报警信号的输出接口;

5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对监控中心控制命令的响应准确性和实时性;

6 监控中心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工作状态的显示、报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19.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测系统控制功能、监视功能、显示功能、记录功能、回放功能、报警联动功能和图像丢失报警功能等,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有关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2 对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还应检测下列内容:

1) 具有前端存储功能的网络摄像机及编码设备进行图像信息的存储;

2) 视频智能分析功能;

3) 音视频存储、回放和检索功能;

4) 报警预录和音视频同步功能;

5) 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和显示延迟。

19.0.7人侵报警系统的检测应包括入侵报警功能、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能、记录及显示功能、系统自检功能、系统报警响应时间、报警复核功能、报警声级、报警优先功能等,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有关入侵报警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19.0.8 出人口控制系统的检测应包括出入目标识读装置功能、信息处理/控制设备功能、执行机构功能、报警功能和访客对讲功能等,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有关出入口控制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19.0.9电子巡查系统的检测应包括巡查设置功能、记录打印功能、管理功能等,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有关电子巡查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19.0.10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检测识别功能、控制功能、报警功能、出票验票功能、管理功能和显示功能等,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中有关停车库(场)管理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2 应检测紧急情况下的人工开闸功能。

19.0.1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检测时,应检查监控中心管理软件中电子地图显示的设备位置,且与现场位置一致的应判定为合格。

19.0.1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有关规定。

19.0.1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可分别进行验收。

20 应急响应系统

20.0.1应急响应系统检测应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和其他关联智能化系统等通过系统检测后进行。

20.0.2应急响应系统检测应按设计要求逐项进行功能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21 机房工程

21.0.1机房工程宜包括供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系统、室内装饰装修和电磁屏蔽等。检测和验收的范围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1.0.2机房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有防火性能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还应检查防火性能证明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21.0.3 机房工程系统检测前,宜检查机房工程的引入电源质量的检测记录。

21.0.4机房工程验收时,应检测供配电系统的输出电能质量,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21.0.5 机房工程验收时,应检测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时延,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21.0.6机房工程验收时,应检测静电防护措施,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21.0.6弱电间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装饰装修应检测下列内容,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的应判定为合格:

1) 房间面积、门的宽度及高度和室内顶棚净高;

2) 墙、顶和地的装修面层材料;

3) 地板铺装;

4) 降噪隔声措施。

2 线缆路由的冗余应符合设计要求。

3 供配电系统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装置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气装置与其他系统联锁动作的顺序及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电线、电缆的相序、敷设方式、标志和保护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不间断电源装置支架应安装平整、稳固,内部接线应连接正确,紧固件应齐全、可靠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大全9807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大全9807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表格释义大全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强制性标准条文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条文说明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2008)条文说明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08)条文说明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条文说明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条文说明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条文说明 地面辐射供暖木质地板铺设技术和验收规范(WB,T1037—2008)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条文说明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一2007)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一2007)条文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条文说明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CB50300—200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条文说明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条文说明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一2002)条文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Q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条文说明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条文说明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条文说明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条文说明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条文说明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条文说明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条文说明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条文说明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化工程验收要求规范

一、总则 1.为统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由昆明竞运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建、扩建、 改建智能化工程的验收。 3.本规范为智能化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智能化工程的系 统配置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4.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 收施工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 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 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 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 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 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工程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 理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3.1系统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1 信道衰减量

表2 基本链路衰减量 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和到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跳线、设备连接之和) 表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表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某和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4.光纤链路测试 4.1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 至零位。 4.2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1、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4.3测试链接图 (1)在两端对光纤逐要进行测试,连接方法如下: 光跳线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一、总则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作为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统一准则。 3、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全使用。 二、术语 1、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建筑工程质量: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3、验收: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以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4、进场验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5、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理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6、检验: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生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第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7、见证取样检测: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8、交接检验: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9、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10、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11、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代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案 代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案(草案)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代建项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xxx 号代建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工程代建委托合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的规定,本着有利操作、、、有利监控、职责、程序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现就工程竣工验收有关事宜制订如下方案:一、组织安排、分工职责(一)、组织与安排由东恒国际集团代建办(以下简称代建办)牵头并组织安排竣工验收工作,拟定参加工程竣工验收的单位有:省发、省财、代建办、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使用单位(海关)、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二)、分工及职责工程竣工验收分为现场验收和资料验收,相关单位分别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人员参加竣工验收。 1、现场验收组现场验收组由代建办、行业主管部门、勘察、设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由代建办的工作人员任组长。其职责是按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的质量实施检查验收,并按规定出具评审、整改意见。 2、资料验收组资料验收组由代建办、省发、省财、审计部门等单位派遣专业人员组成,由代建办工作人员任组长。其职责是按工程决算、审计、存档等有关规定审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所需要的资料(按工程性质的区别,准备不同资料)是否符合要求,重点审查工程计量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验收主审材料、产品(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测)报告、实验报告等资料,并按规定出具评审、整改意见。二、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及程序(一)、工程竣工验收条件: 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3、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4、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5、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6、有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7、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8、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9、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对该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进行了检查,并出具认可文件。 10、有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1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毕。(二)、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1、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在自检时,施工单位应充分听取监理、使用单位(主管部门)等的整改意见。完成初验存留问题的整改或达成一致意见后,施工单位向代建办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2、东恒代建办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标准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 1、新版标准规编制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 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了《建 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 验体。 4、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6、抽样检查:按照规定的抽样检查,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 目中,按检验批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7、抽样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8、观感质量:通过观测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9、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 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10、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1、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测,并应共同确认。 12、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当(尚)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经实践检测的有效的抽样方案。 13、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1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1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1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17、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1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9、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3、地基和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包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21、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由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22、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23、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资料

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资料 1、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记录 2、主要设备材料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及设备明细表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设备检测记录及系统测试记录 5、软件及设备使用手册和维护手册,可靠性维护说明书 6、各检验批验收记录 7、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通信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 说明 主控项目: 1、通信系统安装工程的检测阶段、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2、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和接口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 3、通信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内容符合表 4.2.8的要求。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 说明 主控项目: 1、卫星数字电视及有关电视系统的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阶段,应检查卫星天线的安装质量、高频头至室内单元的线距、功放器及接受站位置、缆线连接的可靠性。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 (3)卫星数字电视的输出电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4)采用主观评测检查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9-1的规定。 (5)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不低于4分。具体标准见表4.2.9-2. (6)PHC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的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的侵入噪声、脉冲噪声和反向隔离度的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测其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功能; HFC用户分配网应采用中心分配结构,具有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行信号汇集均衡等功能;应检测系统的频率配置、抗干扰性能,其用户输出电平应取62~68dBμV.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目录 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 (2) 前言 (3) 1 总则 (4) 2 术语 (5) 3 基本规定 (7) 4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9) 5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10) 6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14)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1]15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协: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基中,3.03、5.04、5.07、6.0.3、6.0.4、6.0.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7月20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由我部于2000年10月进行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修订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并,组成新年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以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质量标准和程序。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和单位工程验收质量标准、内容和程序等;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检验批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要求;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子单位和子分部工程的划分、涉及建筑工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见证取样及抽样检测。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加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结 北京市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 四川省华西集团总公司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主要起草人:吴松勤高小旺何星华白生翔徐有邻葛恒岳刘国琦王惠明 朱明德杨南方李子新张鸿勋刘俭 建设部

弱电工程验收规范

弱电工程验收规范 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一、一般规定 1、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机房或设备间相线( L )颜色应统一,零线( N )宜用蓝色,保护线( 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过流一般铜芯线为6A/平方,铝芯线为:3A/平 方,计算电源供电线缆的粗细可以此标准计算。 2、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 0.5M Ω。 3 、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 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坚直、劳固结实。 4、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50% 。 5、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6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30 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7、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 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 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 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8、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10 倍。光缆一般不得小于管径的10-15 倍并且缆尾必须缠上电胶布。 9、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0、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1、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距离不 应小于 100mm 。 12、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 缠应均匀紧密。 13、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14、光缆的机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小于5-10米,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60CM-10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 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 1.5 平方毫米线, 主线用标准 2.5 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 4 毫米平方线; ② 背景音乐线:标准 2 × 0.3 平方毫米线 ③ 环绕音响线:标准 100-300 芯无氧铜 ④ 视频线:不低于75-4标准 ⑤ 网络线:超五类 UTP 双绞线 ⑥ 有线电视线: 75欧姆宽带同轴电缆 ⑦防盗及其它控制线:RVV 4×0.5 平方毫米线 2 、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 、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 破损及变形。 5、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6、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 平整。 7 、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 相匹配的产品。 8、电源的安装 ① 电源插座间距不大于3m,距门道不超过1.5m,距地面30cm ② 所有插座距地高度30cm ③ 开关安装距地 1.2~ 1.4m,距门框 0.15~ 0.2m。

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验收 标准模板

文件目录

交工技术文件密级: 建设项目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综合布线工程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年月日 交工技术文件目录

工程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学校园网综合布线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溏坑村旁,本次施工是校园内教学大楼、体育馆、饭堂、门卫的综合布线工程,共计218个信息点。二、工程项目内容: 本工程于年月日开工,工程中主干网由高速千兆光纤骨干以太网组成,网络分布呈星型拓扑结构,水平布线子系统采用百兆主干网络、10/100兆自适应到桌面的校园网络方案,把学校的各个资源联系起来,另外,学校通过电信宽带线路把互联网系统接入到校园网内。综合布线部分包括水平线管安装(PVC φ32、φ20、φ25暗埋于各楼层墙体内)水平线槽安装(安装在综合楼各教室天花上);楼墙开孔10个,楼板开孔6个;超五类双绞线布放(布放218条);光纤布放(布放12条);底合安装(安装578个);网络面板安装(安装218套);白面板安装(300套);150X75水平主干桥架安装(中央机房--对面分机柜)150X75竖井垂直主干桥架安装(中央机房- -A区各楼层分机柜);100х80X1水平主干

桥架安装(主干桥架至分机柜);主干光纤布放(布放8条);机柜安装共9个,(安装在3楼中央机房42U落地式机柜、其他9U挂墙式分机柜安装在楼层办公室内);配线架安装(共8个:超五类24口配线架2个、超五类48口配线架6个、1U绕线架8个)光纤盒安装(共9个:24口光纤盒2个、12口光纤盒7个);配线架线缆端接(226条);模块端接218个;超五类线缆测试218条;光纤测试6条 三、项目组织系统 建设项目名称:学校园网综合布线单项工程 建设单位名称: 监理单位名称: 施工单位名称: 工程开工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分项工程 1.原材料 1.1钢筋进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质量符合规定 1.2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得比值不应 小于1.25 1.2.2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得不知不应大 于1.3 1.3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者片状老锈 2.钢筋加工 2.1.受力钢筋得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二级钢末端要作1800弯钩弯弧直径≥2.5d(d为钢 筋直径),弯钩弯后平直部分长度≥3d 2.1.2.设计要求钢筋末端1350弯钩,HRB335、HRB400 钢筋得弯弧内直径≥4d,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根据设 计要求 2.1.3钢筋弯折角度不超过900弯钩,弯钩弯弧直径≥5d

2.2.一般箍筋得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应符合下列要求。 2.2.1. 弯弧内直径满足2.1要求,内直径不小于受力钢筋 直径。 2.2.2.箍筋弯折角度,一般结构大于900,对有抗震要求 的,1350弯钩, 2.2.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为箍筋直径得的5d,有抗震要求得结构,大于10d。 2.3.钢筋调直,有机械方法,也有冷拉法,采用冷拉法调直 钢筋,二级钢冷拉率≤4﹪,三级钢冷拉率≤1﹪, 2.4钢筋加工得允许偏差 3.钢筋连接 3.1.钢筋得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 宜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得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得距离≥10d 3.2.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者焊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 内得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得长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附件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GB50300-2013 桂建质(综合类)—01

1.本表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检查填写,再交总监检查确认。填写时间在进场后、开工前。当项目管理有重大变化调整时,应重新检查填写并交总监检查确认。 2.表中的内容按序号为: (1)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等。 (2)现场质量责任制:主要包括①人员任命与职责分工文件;②公司对项目负责人的授权文件、项目负责人签署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③人员签字与照片文件;④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施工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机械员、标准员;施工班组长、作业人员等的质量责任制;⑤质量责任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及有关人员奖罚制度;⑥技术交底制度。 (3)主要专业工种操作岗位证书:包括特种作业人员和测量工、钢筋工、木工等普通专业工种人员的岗位证书。 (4)分包单位管理制度:包括分包合同、对分包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等。(5)图纸会审记录:包括完整的设计文件、审图报告及相应的设计回复资料、设计交底记录、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应的设计答复资料等;建设、施工、监理、设计项目负责人均应参加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设计文件应加盖审图章。(6)地质勘察资料:有勘察单位出具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施工技术标准:包括施工工艺标准、验收标准、标准图集等,要求施工有明确的依据,能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 (8)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要求有针对性,有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名,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9)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包括采购制度、进场验收制度、台帐等。 (10)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安装、检测、备案、维保与拆卸等。(11)计量设备配备:要求计量准确。 (12)检测试验管理制度:包括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试块留置方案、检测试验计划等。 (13)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包括自检与交接检制度、项目周检制度、质检员日检制度、质量问题整改制度、缺陷修补方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制度等。

智能化项目工程验收一般规范标准

亠、总则 1. 为统一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参照国 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由昆明竞运达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建、扩建、改建智 能化工程的验收。 3. 本规范为智能化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智能化工程的系统配置 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4. 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收施工 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1、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 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施工单 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3.1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系统质量的测试; 1.3.3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 符合下表的规定。

2.2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工程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 理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 系统质量测试 表1 信道衰减量 表2 基本链路衰减量

在选定的某一频率上信和到和基本链路衰减量应符合上表的要求,信道的衰减包括10m (跳线、设备连接之和) 表3 信道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表4 基本链路近端串音(最差线间)

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某和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4. 光纤链路测试 4.1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至零位。 4.2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1、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 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4.3测试链接图 (1)在两端对光纤逐要进行测试,连接方法如下: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目录 0、关于发布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通知----------0 0、前言-------------------------------------------------------0 1、总则-------------------------------------------------------0 2、术语-------------------------------------------------------0 3、基本规定----------------------------------------------------0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0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0 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0 7、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0 8、附表B 建筑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0 9、附录C 室外工程划分-----------------------------------------0 10、附录D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 11、附录E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0 12、附录F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0 13、附录G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0 1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0 1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0 1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0 17、本标准用词说明---------------------------------------------0

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总则 1.0.1 为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定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的组织程序和合格评定标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 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系统检测 system checking and measuri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自检完成并经过试运行后,采用特定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并给出结论。 2.1.2 整改 rectification 对工程中的不合格项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达到合格的要求。 2.1.3 试运行 trial runni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和自检完成后,系统按规定时间进行连续运行的过程。 2.1.4 项目监理机构 project supervision 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 2.1.5 验收小组 acceptance group 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形成的、承担验收工作的临时机构。 2.2 符号 HFC-------混合光纤同轴网 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P---------网络互联协议 PCM------脉冲编码调制 QoS------服务质量保证 VLAN----虚拟局域网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包括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工程验收。 3.1.2 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标[2001]157号 颁布日期:20010720 实施日期:20020101 颁布单位:建设部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协会: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3.0.3、5.0.4、5.0.7、6.0.3、6.0.4、6.0.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20日联合发布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作为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1.0.3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2术语 2.0.1建筑工程buildingengineering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0.2建筑工程质量qualityofbuildingengineering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13 1 总则 1.0.1 为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定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的组织程序和合格评定标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 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系统检测 system checking and measuri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白检完成并经过试运行后,采用特定的方法和仪器设备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并给出结论。 2.1.2整改 rectification 对工程中的不合格项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达到合格的要求。 2.1.3 试运行 trial running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和自检完成后,系统按规定时间进行连续运行的过程。 2.1.4项目监理机构project supervision 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 2.1.5验收小组 acceptance group 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形成的、承担验收工作的临时机构。 2.2 符号 HFC——混合光纤同轴网 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P——网络互联协议 PCM——脉冲编码调制 QoS——服务质量保证 VLAN——虚拟局域网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包括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工程验收。 3.1.2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 智能建筑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

建筑智能化标准规范列表201602最新版

●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Y_5073-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YT_221_2006《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办法》 ●YD/T5032-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5033-2004《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_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修订版)●SJ/T11141-2012《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GB50019-2015《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表格

目录 表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 B.0.1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 (4) 表B.0.2 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记录 (5) 表 B.0.3 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6) 表B.0.4 自检记录 (7) 表B.0.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 表 B.0.6 试运行记录 (9) 表 C.0.1 分项工程检测记录 (10) 表C.0.2 智能化集成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1) 表C.0.3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2) 表C.0.4 信息网络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3) 表 C.0.5 综合布线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4) 表C.0.6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5) 表 C.0.7 公共广播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6) 表 C.0.8 会议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7) 表C.0.9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8) 表C.0.10 时钟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19) 表C.0.11 信息化应用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20) 表C.0.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21) 表C.0.1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22) 表C.0.14 应急响应系统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23) 表C.0.15 机房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24)

表C.0.16 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 (25) 表C.0.17 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记录 (26) 表D.0.1______________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7) 表D.0.2 工程验收资料审查记录 (28) 表D.0.3 验收结论汇总记录 (29)

弱电施工验收标准

弱电施工验收标准 发布日期:2011-12-23 来源:互联网作者:manage 浏览次数:1715 核心提示:弱电施工往往涉及综合布线、门禁监控等方面内容,弱电工程过 程中由于工程师的不注意或者线缆等的损坏,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 此弱电施工验收是很有必要的。弱电施工验收标准是弱电工程质量好坏的关 卡。弱电施工验收综述弱电验收分为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 弱电施工往往涉及综合布线、门禁监控等方面内容,弱电工程过程中由于工 程师的不注意或者线缆等的损坏,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弱电施工 验收是很有必要的。弱电施工验收标准是弱电工程质量好坏的关卡。 弱电施工验收综述 弱电验收分为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三步: 1、隐蔽施工验收 弱电施工中的线管预埋、直埋电缆、接地极等都属于隐蔽工程,这些工程在 下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人员)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认真输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纳入技术档案。 2、分项工程验收 某阶段工程结束,或某一分项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分 项验收;有些单项工程则由建设单位申报当地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3、竣工验收 弱电工程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检查验收。在工程正式验

收前,由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检查有关的技术资料、工程质量,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好。再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和由建设单位申报当地主管部门进 行验收。 弱电施工验收步骤 1、施工图的验收:图纸必须经过ISO小组、总工、总监组织各专业工程师、供应部、项目经理、施工员进行审查。经评定质量合格,填写图纸质量评审 表,确认合格方可交出施工图。经多方会审通过方可用于施工。 2、进场材料单证齐备,经质检员认可并向监理填写材料报验单,获得批准方 可使用; 3、分项工程:经自检合格、总监复查认可向监察院填写分项工程报检表获准, 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隐蔽工程:经多方检验合格,向监理填写隐蔽工程报验表,合格后才可隐蔽。 5、线缆敷设经各种测试合格、标色齐全,方可接入设备。 6、设备到货外观完好无损,三方会检证实配件齐全、主机完整、证书齐备, 填写开箱报验表获批,并条件成熟方可安装。 7、设备安装验收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并符合设计特殊要求。所有线、管、槽的安装应牢固、整齐、无破裂。 8、其他系统按照各自的标准执行。 9、系统运行验收当设备安装完毕并调试运行无误后,由乙方派支持人员进行系统联调,并向甲方提交调试报告。乙方认为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书面通知甲方进行系统运行验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