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9

月)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H、O、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

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D.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2.图为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B.若②为脂肪,则其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

C.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D.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肌肉和肝脏中

3.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苏丹Ⅲ染液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质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胆固醇D.y一般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晰可见。

(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5)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6)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后的产物全部被排除细胞外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C.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6.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会减小,核膜内折

C.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描述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规律

D.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7.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附着型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内质网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

8.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有几项( )

①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既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③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

A.0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9.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用电镜拍摄的细胞膜结构显微照片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模型是概念模型

D.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数学模型

10.下列有关生物性状遗传方面的判断合理的是()

A.受精卵中含有从父母双方来的基因数量相同,但其发育过程中能表达的基因却不同B.性染色体Y 上的基因无论显隐性,所控制的性状都可以在子一代的雄性个体中表现C.通过正交和反交可以判断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D.在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不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11.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基因A、a 与B、b 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2 种精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C 或abc

D.该个体与另一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9:3:3:1

12.下列关于果蝇(基因型为AaX B X b,有8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假设无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中异常配子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图甲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乙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若图甲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图乙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甲中的b点时

14.水稻的高杄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杄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杄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杄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F1部分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D.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的20%

15.某些蛙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在30℃左右发育时,全部发育成雄性(XY)。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为此设计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设置为10℃、15℃、20℃三组

B.喂蝌蚪的饲料、温度是无关变量

C.在显微镜下观察性染色体组成作为结果分析依据

D.若30℃条件下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说明较高的温度只改变表现型16.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 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若杂交后代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d. 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 属于“演绎”的内容

e. 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f. 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

g. 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17.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玉米为雌雄同株),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 基因的花粉致死。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4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

B.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值为3:1

C.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F1抗病植株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

18.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bbX r 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

B.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

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 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19.某人欲建立雄果蝇(2n=8)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模型,现有多种颜色的橡皮泥和相应的用具,在纸上画出细胞形态(能容纳所有的染色体),把橡皮泥做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四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果蝇体内的四对同源染色体

B.需要制作不含染色单体和含有染色单体的各五种形态的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D.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种颜色的染色体

20.天竺兰的花瓣层数受D/d、M/m两对基因控制,重辮基因(D)对单瓣基因(d)为显性,当重瓣基因D存在时,m基因会增加花瓣层数使其呈重瓣,显性基因M无此作用,使其呈半重瓣,M基因对m基因为显性。某半重瓣天竺兰(甲)和单瓣天竺兰(乙)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单瓣:半重瓣:重瓣=4: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d和M/m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任意两株重瓣植株杂交后代不会出现半重瓣植株

C.天竺兰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DdMm和ddMm

D.F1的所有半重瓣植株自交后代中重瓣植株占3/16

21.在一个自由交配多代的果蝇种群中,果蝇的黑腹与红腹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黑腹(A)对红腹(a)为显性。现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果蝇的黑腹和红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代雌果蝇不能选择黑腹纯合子B.亲代雄果蝇不能选择X A Y

C.亲代雌果蝇只能选择X A X a D.亲代雄果蝇只能选择红腹

22.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A.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C.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23.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推测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I;I B.II—1;I C.II—1或I;I D.II一1;II—1 2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

用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的芦花均为雄性、非芦花均为雌性。若将F1雌雄鸡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Z、W上都含有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

B.F1中雌性非芦花鸡所占的比例大于雄性芦花鸡的比例

C.F2代群体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性状分离比应为3∶1

D.F2代早期雏鸡仅根据羽毛的特征不能区分雌鸡和雄鸡

25.下图为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a基因控制的,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B、b 基因控制。分析该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系谱图中①、③分别表示乙病男性、甲病男性

B.Ⅱ-5的基因型与Ⅱ-8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32

D.正常情况下,Ⅰ-1的a基因可经Ⅱ-4遗传给Ⅲ-9

26.若控制小鼠某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X D Y或X d Y也能使胚胎致死)。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代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B.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C.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d基因频率为5/7 D.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 1∶3 27.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Y a、X a Y A或X A Y 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28.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与鸟嘌呤数目之比为2:1,两者之和占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32%B.24%

C.14%D.28%

2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0.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

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 NA探针。

(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_____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