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全国一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地籍管理课程论文 2017年6月28日

中国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耕地撂荒的原因,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耕地撂荒的对策。研究方法:本文参照LUCC研究的一般思路,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环境效应—政策响应”为框架,系统梳理国内外当前耕地撂荒在驱动力、影响因子、环境效应、政策制定及其效果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探讨中国耕地撂荒研究未来开展的重点,以期促进未来中国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劳动力流失是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加速了耕地撂荒的现象。研究结论:政府应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关键词:耕地撂荒;农地流转;政策引导

1 引言

耕地撂荒也可定义为“抛荒”、“弃耕”,综合国内外对撂荒地的定义及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耕地闲置1年以上,不能创造农业价值的耕地就称为撂荒地[1]。近年来,耕地撂荒因与耕地流失及粮食安全紧密联系而备受关注。耕地撂荒已成为LUCC (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研究的重要方向,国内外学者围绕耕地撂荒发生的驱动力和机制、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决定因子)、撂荒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应、应对撂荒的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和分析,反映撂荒现状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规划和计划。

2耕地撂荒成因

学者们在积极探索耕地撂荒的成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1社会经济因素

留守农业劳动力能力不足是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城镇化和工业化等社会经济要素变化是耕地撂荒的主要驱动力[2]。随着农业资金价格上涨以及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农业收益较低[3],部分农民放弃耕种,选择外出打工,导致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变少。

2.2制度因素

中国土地管理制度被认为是促进耕地撂荒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例如农村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撂荒[4]。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尽管土地养老功能在减弱,但农民工因担心失业,将回村务农作为最后保障,这种“恋土情结”使得农民宁愿

撂荒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而造成耕地闲置[3]。

2.3自然因素

地形是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地形因影响光、热、水、土的分布,从而间接影响耕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山区存在多种不利于耕地生产的条件,耕地撂荒可能性更高,撂荒后复耕的可能性也更低。李赞红等人的研究表明,海拔高度在200~400m之间的村庄撂荒比重(2~6%)明显低于海拔在1000m以上村庄的撂荒比重(>8%)[4]。

Vranken等人认为土地破碎化被认为是导致耕地撂荒的重要因素之一[5]。地块平均面积小而分散不仅阻碍了机械有效替代,而且增加通勤成本[6],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形成成片经营的难度增大,农户为了成片经营,放弃既小又分散的地块,转入其他地块,因此地块平均面积越小,农户撂荒面积越大。而地块面积过大,同样会增加撂荒的可能。随着耕作半径的增加,农户花费的路程时间增加,运输困难加剧,撂荒比重增加[7]。

此外,野生动物的影响已成为了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野生动物保护等政策的实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山区的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为防止野生动物损害农作物,农户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长此以往,农户疲于应付,耕地被迫撂荒。

2.4人为因素

工厂污水乱排放,造成耕地污染,农户被迫撂荒[8]。此外,农户自身思想观念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某些农户的经历越丰富,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就越强,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减少,倾向于就近打零工,农业劳动力减少,撂荒面积就越大。某些农户经历越丰富,对机械等省工性投入就越多,从而节省劳动力,提高家庭农业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农业收入,耕地撂荒的就较少。

3耕地撂荒的影响

对于耕地撂荒问题,学术界秉持两种主要观点。

一是耕地撂荒属于耕地资源的闲置。从经济学层面分析,土地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资源,耕地撂荒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国家政策相矛盾。一方面,农村耕地撂荒面积逐年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国家又推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在农村整理复垦建设用地以增加耕地,农村废弃房屋复垦为耕地后仍无人耕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撂荒地地表植被自然演替现状多以荒草地为主,撂荒面积的持续增加可能会威胁区域的粮食安全,因此,需要遏制耕地撂荒。

二是劳动力的析出有利于劣质耕地退出耕作范畴,这种撂荒行为有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多个研究表明,中国大规模以坡耕地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成的全国粮食减产程度有限[9],总体影响程度估计只有2%~3%[10]。主要原因是退耕地和撂荒地多是质量较差、产出较低的土地,所以对粮食产量的真实影响程度要比面积减少的程度要小。同时在生态脆弱区退耕,将促进区域的生态恢复。有研究表明耕地撂荒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好契机[11]。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耕地撂荒之后的自然植被恢复是碳封存过程,土地撂荒后的森林恢复具有较大的碳汇作用,有利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和温室效应[12]。

4耕地撂荒的数据获取方法

遥感解译和农户调查是获取耕地撂荒数据两种方法。由于山区撂荒耕地地块细碎和零散,一般的遥感调查难以识别,因此,为摸清中国撂荒地规模和空间分布,亟需开展大范围多源遥感调查,尤其是开发适用于获取山区撂荒耕地信息的遥感调查技术,提高撂荒信息提取的准确度和时效性。而农户调查虽在解释耕地撂荒机理具有优势,但难以准确地获取总体撂荒情况以及反映空间分布差异。基于农户调查所得的撂荒率很大程度受到调查户数、空间抽样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影响,在反映全局情况存在不足。

因此,需将遥感解译与农户调查有机结合,增加耕地撂荒数据的可信度与真实度。

5耕地撂荒的对策

耕地撂荒研究的重点内容是评估耕地撂荒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以及这些效应的区域差异,以使耕地撂荒应对政策设计因地而异、更有针对性,并不是要一味地维持边际耕地的种植状态或使其处于放任状态。政府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视角,应引导农户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少,坡耕地比重大,必须在“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之间建立适度平衡,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措施。

土地流转率既反映土地市场完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土地的价值,因此,土地流转率越高,撂荒程度越低。政府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土地租赁的市场化程度,提高耕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优质耕地的撂荒。同时应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引导其合理有序流转闲置耕地资源。

增加农业补贴是当前减缓耕地撂荒的主要措施。中国在2004开始取消了农业税,并增加农业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13],但由于农业补贴对象和标准并没有地域上的差别,无法有效减缓中国山区耕地撂荒趋势。还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种粮补贴力度,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14]。

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15]。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和改善农业灌溉、排水、蓄水条件,提升现代农业设施水平。

同时,鼓励和支持一定数量的种植和养殖大户,引导农民尝试新型农业,以典型农户带动农户群体,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鼓励发展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并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植,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FAO曾提出要分类应对耕地撂荒的建议,人多地差的边际地区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人少地好的边际地区应当促进农业发展,人少地差的边际地区应该推进生态退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绿色有机产品更受青睐,实行农产品原产地名称保护制度可提高山区农产品价值,缓解耕地利用边际化,还可种植其他边际内作物,例如生物燃料作物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史铁丑, 李秀彬. 欧洲耕地撂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 29(3):101-103.

[2] 李升发, 李秀彬.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16, 71(3):370-389.

[3]徐莉. 我国农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8):60-64.

[4]李赞红, 阎建忠, 花晓波,等. 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4):721-734.

[5]Vranken L, Noev N, Swinnen J F M. Fragmentation, abandonment, and co-ownership: Transition problems of the Bulgarian land market[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 77(7):4003-4006.

[6]张英, 李秀彬, 宋伟,等. 重庆市武隆县农地流转下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不同尺度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4):552-560.

[7]牛继强, 林昊, 牛樱楠,等. 经济欠发达地区撂荒耕地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2):141-149.

[8] 葛霖, 高明, 胡正峰,等.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耕地撂荒原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4):42-46.

[9]Xu Z, Xu J, Deng X, et al. Grain for Green versus Grain: Conflict between Food Security and Conservation Set-Aside in China[J]. World Development, 2006, 34(1):130-148.

[10]Feng Z, Yang Y, Zhang Y, et al. Grain-for-green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in

West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05, 22(4):301-312.

[11]李秀彬, 赵宇鸾.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0):91-95.

[12]田玉军, 李秀彬, 马国霞,等. 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J].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7):4-9.

[13]田玉军, 李秀彬, 辛良杰,等.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3):369-377.

[14] 李文辉, 戴中亮. 一个基于农户家庭特征的耕地抛荒假说[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10):145-151.

[15] 邵景安, 张仕超, 李秀彬. 山区土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J]. 地理学报, 2015, 70(4):636-649.

某公司人员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某公司员工管理系统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20605 学生:冯凯 学号:120605102 指导教师:姜虹 2015年09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 2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 (3) 2.1需求分析 (3) 2.2 技术可行性 (4) 2.3 环境可行性分析 (5) 2.4 系统结构可行性分析 (6) 3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9) 3.1 数据库设计 (9) 3.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10) 4 系统实现 (11) 4.1 用户操作文件总体架构 (11) 4.2 技术难点 (13) 5 系统测试 (14) 5.1 界面测试 (14) 5.2 功能测试 (14) 5.3 需求测试 (15) 5.4 性能测试 (15) 5.5 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 (15) 6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18) 附录 (19)

某公司员工管理系统 摘要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空前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高效,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考虑到当前大量企业的企业员工管理尚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不但效率低下,还常常因为管理的不慎而出现纰漏。因此根据部分企业提供的需求,设计此企业企业员工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达到企业员工管理办公自动化、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 根据实际需求,“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Windows 操作系统环境下,搭建JSP运行环境JDK+TOMCAT,通过使用JAVA脚本语言完成动态的、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实现员工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业绩查询及用户密码修改功能。 本系统具有多方面特点:系统功能完备,用户使用方便简捷,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安全保密设置齐全,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和用户的工作负担,提高了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信息化的水平。 关键词:java;员工管理;

银行会计课程论文题目

《银行会计学》课程论文题目参考 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评分标准:论文形式:(请严格按照格式操作,否则酌情扣分) 1.以下论文选题关键词是论文题目,同学分别独自完成,注意 独自完成,避免雷同。 a)内容一定要联系实际,是最新的经济热点,最新的变化, 具有现实意义与创新意义。(占总分60%) b)请勿抄袭。引用别人的文章请在文章最后注明引用文章的 来源,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称、期刊时间 2.也可采取第二种方法自选题,钟老师会在课堂中讲述. 论文题号座位号(序号)论文关键词 1.我国信用卡市场问题 2.信用卡产业发展 3.商业银行会计问题对策 4.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比较与借鉴 5.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工作问题对策 6.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弊病建议 7.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8.商业银行会计科目变化 9.商业银行会计企业会计异同

10.银行会计国际化障碍突破 11.商业银行会计管理问题改进 12.新会计准则银行会计核算影响 13.信用卡业务难点对策 14.银行会计结算业务集中处理 15.新会计准则银行经营监管影响 16.银行票据业务我国问题成因推广 17.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现状发展 18.商业汇票运用风险防范 19.支票使用问题对策 20.个人消费贷款问题建议 21.商业汇票企业信用评级 22.“空头支票”原因解决对策 23.个人支票业务发展前景 24.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比较与借鉴 25.完善托收承付 26.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和控制 27.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 28.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方式 29.小额信用贷款发放使用问题建议 30.住房抵押贷款 31.如何学好银行会计学

地籍管理重点(最终版)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 1、地籍的概念: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图、簿、册。 2、地籍的特性: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资料的连续性 3、地籍的分类:(1)按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2)按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日常地籍; (3)按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4)按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的层次分类: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4、地籍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以法定的土地权属为核心的土地管理所需信息资料。 5、地籍管理的概念: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 6、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统一管理的原则;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通;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7地籍管理的手段:行政法律手段、测绘手段、图簿册手段、电子计算机手段 8、为什么说地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可以结合地籍管理的概念、目的、作用等进行阐述) 第二章:土地分类 1、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率大于50%或单位面积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果园:种植果树的园地 茶地:种植茶树的园地 其他园地 3、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木的土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 4、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包括: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牧草地 5、土地分类:根据土地的异同性对土地类进行划分与归并的过程。 6、土地分类的体系: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7、土地利用分类:按照统一的原则和分类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排列组合在一起。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外业调查的工作:地类图斑的调绘:指实地为同一地类的连片土地,在外业调绘片上形成的 一个斑状图块 各种界限的调绘 线状地物的调绘:指河流铁路公路固定沟渠林带道路管道用地等。 零星地物得调绘 2、外业调查的基本程序:(1)设计调绘路线;(2)确定站立点;(3)核实调查;(4)边走边调绘;(5)询问。 3、综合调绘法:收集相关资料、确定预判解译、外业实地核实、补充调查。 4、土地调查:以土地为对象开展的有关土地客观存在状况的信息的调查。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为单位,以查清土地数量、权属、分布和利用现状为内容的土地资源普查工作。

电子门禁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1.绪论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各种酒店、宾馆、写字楼、智能大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级物业管理部门等,对门禁系统的需求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在现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门禁系统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门禁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门禁系统的研发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不仅了解门禁系统的相关知识,还掌握了89S5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及连接使用,编程方法,以及一些外围芯片的使用及模拟电路的设计。2.系统设计 2.1系统方案的比较 2.1.1选题论证 在现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门禁系统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门禁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门禁系统的研发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目前,门禁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门禁系统正以远远高于其它类安防产品的进度迅猛发展;门禁系统之所以能在众多安防产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改变了以往安防产品,如: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等被动的安防方式,以主动的控制替代了被动监视的方式,通过对主要通道的控制,大大的防止了罪犯从正常通道的侵入,并且可以在罪案发生时通过对通道门的控制限制罪犯的活动范围,制止犯罪或减少损失。此外,人们对门禁系统的应用已不局限在单一的出入口控制,而且还要求它不仅可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

(整理)地籍管理学试题1.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19、我国个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 ) 2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在抵押期间的地上新增建构筑物也随之抵押。( ×) 21、地籍管理是指国家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 √) 22、土地登记可分为变更登记和总登记。(× ) 23、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决定的,报上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 24、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 2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仍为集体所有。(× ) 26、土地初始登记的通告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 ×) 27、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 )

电子门禁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门禁系统毕业设计论 文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1.绪论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各种酒店、宾馆、写字楼、智能大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级物业管理部门等,对门禁系统的需求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在现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门禁系统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门禁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门禁系统的研发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不仅了解门禁系统的相关知识,还掌握了89S5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及连接使用,编程方法,以及一些外围芯片的使用及模拟电路的设计。2.系统设计 系统方案的比较 选题论证 在现今社会,随着人们对门禁系统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门禁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门禁系统的研发已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目前,门禁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门禁系统正以远远高于其它类安防产品的进度迅猛发展;门禁系统之所以能在众多安防产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改变了以往安防产品,如:闭路监控,防盗报警等被动的安防方式,以主动的控制替代了被动监视的方式,通过对主要通道的控制,大大的防止了罪犯从正常通道的侵入,并且可以在罪案发生时通过对通道门的控制限制罪犯的活动范围,制止犯罪或减少损失。此外,人们对门禁系统的应用已不局限在单一的出入口控制,而且还要求它不仅可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控制、电梯控制、楼宇自控等,还可与其它系统联动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 也正是由于门禁系统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应用广泛,我们便选此作为研究设计的课题。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经济与管理学院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汪启源 专业班级:信管112001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2 月10 日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目录 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概述.. (4) 1.1. 设计背景 (5) 1.2. 设计目的 (5) 1.3. 设计内容 (5) 1.4. 运行环境 (6) 2. 需求分析 (6) 2.1. 工作流图 (6) 2.2数据流图 (7) 3. 概念模型 (10) 3.1. 关系模型 (10) 3.2. 各模块E-R图 (10) 4. 逻辑结构设计 (12) 5.物理结构设计 (14) 6.心得体会 (16)

. 系统概述 1.1. 设计背景 对学校而言,个人信息的管理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和老师管理生活学习或办公的琐事,过去都是用纸质物品记录存储,缺点很多,面临着保管困难,查找困难,浪费资源,不环保等诸多问题,现在需要一个应用于计算机的强大软件来管理这些信息,解放劳动力,节省资源,因此,借助于强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能够把人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更加准确、安全、清晰的管理自我信息,势在必行。 1.2. 设计目的 对通讯录、备忘录、个人日记、个人财务的部分功能进行管理,以个人信息系统的方式简化传统的纸质个人管理的工作,方便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1.3. 设计内容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个人生活中通讯、日志、日记、财务管理放面的一些事务进行管理,参照现有的开发环境,利用可用资源和使用环境,设计出能满足相应功能的特点,构造并确定出类和类成员函数。实现一个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等处理功能。 具体功能:总体而言该系统具备对数据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在个人通讯录方面实现对个人通讯录进行分类、按编号录入、删除、查询等功能;在备忘录方面实现对个人重大事件进行记录,重要日期进行记录并提

银行会计论文

学校代码:10410 序号: 课程论文 题目: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析及比较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姓名:陈紫芸 学号: 20092709 专业:财务管理 年级: 091 指导教师:胡文捷 二0一一年十一月

摘要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发展表外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然而现实的选择。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概念、分类、来源、发展趋势和特点。然后就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从品种和数量两个角度做相关的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比较研究 Abstract Content: since the 1980 s,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environment happened dramatically chang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of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business outside the watch has becom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must and realistic cho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ercial bank's off-balance sheet business concept, classification, the source,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 off-balance sheet busines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arieties and number two Angle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lated to do.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off-balance sheet business more research

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复习资料 1、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2、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①税收地籍②产权地籍③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①初始地籍②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①城镇地籍②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①常规地籍②数字地籍 3、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是指一种地籍制度确立后,由于缺少该制度下的地籍资料,而就某个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开展的一次基础性的全面的调查、记载、整理等,从而建立起的地籍。 4、地籍管理: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5、地籍管理的性质:(1)、鲜明的阶级性。(2)、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措施的法律规范性。(4)、行政的权威性和保障性。 6、地籍管理的任务:总任务是全面、具体掌握地籍信息、不断更新地籍信息,及时、准确、系统地提供服务,并不懈地改革创新,建设功能齐全、制度健全、业务规范、手段先进的、完整的地籍管理工作体系。具体任务是:(1)广泛深入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家底,由数量和分布向质量甚至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土地资源家底资料。(2)土地资源和资产的分配现状、流转管理及态势分析。包括城镇土地和农村土地。(3)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新充实调查资料,持续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推动地籍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土地登记城乡一体化。(4)推动土地调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土地自然性状、土地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其他环境条件与土地自身基本的调查相互融为一体;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深入细致的专项调查,为土地利用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将土地调查向多用途地籍需要的方向发展。(5)加快地籍工作现代化手段应用步伐,并努力向商业化、普及化方向发展。(6)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制度,健全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地籍管理的社会公信度和公示性,提高地籍资料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7、地籍管理的内容:①土地调查:以县为单位,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可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和地籍调查。②土地分等定级:以土地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③土地登记: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簿册上的过程。④土地统计: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⑤地籍档案管理。 8、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9、地籍管理的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如法规、规程。(2)测绘手段,如地籍测量(3)图簿册手段,如土地利用现状图、评价图、土地级别总图、土地统计表、土地证书、土地统计台帐等。(4)计算机手段,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应用。 10、社会主义地籍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1)革命根据地的地籍管理。1928年12月在井冈山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的地籍管理。这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1957年,主要是配合解决土地权属问题。期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1950)、《农业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195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要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整个过程,阐述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施的全过程。在开发方法上本系统利用了软件工程化的思想和方法,总体上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具体模块实施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并采用https://www.doczj.com/doc/7d17919919.html,2005作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本系统具有学生档案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专业管理等模块,可分别完成日常学生档案,班级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功能。 本人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主要对“学生课程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档案管理”,“补助管理”四个模块进行了具体设计。 【关键字】: 信息管理系统、生命周期、软件工程、原型法。

summary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educational unit indispensable part of its content for the schools, policy makers and managers are essenti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described the syste 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database desig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on the use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system of thinking and methods used on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life cycle of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use of specific modules of the prototyp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7d17919919.html,2005 and used as a development tool, SQL Server 2000 as a background database. This system has the student records management, class management, curriculum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nd other modules, can be completed daily student records, clas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on the courses, the results of information add, edit, delete, query, print, and other functions. I graduated i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tudent curriculum management," "Stud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tudent records management," "grant management" four modules of a specific design. [Keyword]:Man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life-cycl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totype.

门禁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门禁系统 系别信息系 专业08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号0802030110 学生姓名陈财探 指导教师张晓燕 完成日期2011年6月

第一章绪论 (5)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5) 1.2、IC卡 (6) 1.2.1、IC卡简介 (6) 1.2.1、IC卡的发展状况及分类选型 (6) 1.3、门禁系统 (9) 1.3.1、门禁系统概述 (9) 1.3.2、门禁系统的分类 (9) 1.4、设计原则 (11) 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13) 2.1、系统整体结构 (13) 2.1.1、系统功能描述 (13) 2.1.2、系统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 (14) 2.1.3、系统软件设计 (15) 第三章管理软件设计 (18) 3.1、系统分析与设计 (18) 3.2、IC卡管理模块设计 (24) 3.2.1、模块功能 (24) 3.2.2、界面设计 (25) 3.2、3门禁系统程序流程图 (28) 第四章结论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银行会计的风险及防范论文

浅谈银行会计的风险及防范论文 : 银行会计人员在录入信息或者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与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下面是小编的浅谈银行会计的风险及防范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银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日益突出。特别是银行风险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化解与防范银行风险成了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银行会计业务、人员素质、制度等方面列举了银行会计风险的种类并简述了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银行会计的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银行会计;会计风险;风险防范;会计风险防范;银行会计风险 【引言】 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很容易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许多银行管理者忽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制度上的缺陷给社会上不法分子与个别会计人员有了机可乘。已有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也会引起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银行会计的风险 所谓银行会计风险,就是银行会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会计的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银行的每一笔经营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也就是说,银行会计的核算过程,就是具体办理银行业务与实现银行基

本职能的过程。由此可见,银行风险的产生、发展是与银行会计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加强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是防范与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成为银行工作的重点。(一)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银行的会计核算是银行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业务基础工作。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上来看,核算非常多,很多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贯穿于银行的每一笔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中。 (二)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主要指银行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会计结算作为银行经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任何经营活动可以说都离不开会计结算。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业务的拓展,银行会计所面临的风险逐渐趋向于多样化、扩大化,近几年金融体系的大案、要案不断,就与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1.票据的结算风险 票据的当事人签发票据时填写不清楚,使会计人员不能准确入账或者支付,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 2.电子汇划的结算风险 电子汇划业务也存在风险。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也日益成熟,各个银行为了加快资金汇划速度,通过电子联行汇划的资金,仍然存在着大量风险。 3.信用卡的结算风险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

题型:名词解释(10个/3分)填空题20-30个、简答题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 1、名词解释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地籍管理: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地籍管理即是地籍工作体系的简称。 土地调查:为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登记:是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记于专用的簿册上,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土地分等定级: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进行相对评价。 土地统计: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涉及处理大量图形数据(地籍图、宗地图)和属性数据(宗地信息、文字报告等)。 2、地籍管理的原则、手段、发展趋势 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 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 3、

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 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手段:行政法律手段、测绘手段、图薄册手段、电子计算机手段 发展趋势: 1、研究和实施新的土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完善城乡土地统计及专项统计制度,是地籍学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2、土地产权制度仍然是地籍学的研究重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土地产权变更与保护、土地整理后的产权调整等是近期热点问题。 3、研究如何推进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制度、完善登记簿册的内容体系,研究土地登记的过错追究制度和损失赔偿制度。研究城镇房地产登记中的区分所有权确认与保障问题。 4、研究和建立地籍信息公开查询制度和地籍中介服务体系。 5、地籍管理应用技术研究。3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仍然占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的遥感监测体系。 3、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发展阶段: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总地籍、日常地籍 (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常规地籍、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层次:国家地籍、基层地籍 4、土地调查的内容 以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自动门禁系统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自动门禁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矿山机(机电技术)一班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年月日

摘要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的地方需要门禁系统,例如小区入口,车库入口,公共场所的入口等。门禁系统的种类很多,由于它具有不同特点,因而用到了不用的地方,IC卡门禁系统由于其较高的安全性、较好的便捷性和性价比成为门禁系统的主流。目前IC卡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行业,特别是公共交通、无线通信、身份识别、金融交易和安全防卫等行业。门禁控制系统通过对出入口的控制,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受控区域,达到确保受控区域安全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地下车库门禁系统,这就对门禁系统的要求有了明确的方向,本次设计引用了射频技术,使用电脑控制读卡器对IC进行读与写。软件设计采用ACCESS 数据库来实现软件系统的数据库服务;采用Visual Basic6.0来设计软件,用其中的各种常用控件设计了登录、基本资料、设备管理、卡管理、查询管理、系统管理一系列窗体。 本IC门禁管理系统软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不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关键词:IC卡,门禁系统,数据库,Visual Basic,地下车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2) 第二章非接触式IC卡门禁机的设计 (4) 2.1ZLG500A读写模块特性 (6) 第三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7) 3.1系统概述 (7) 3.2系统功能及特点 (7) 3.2.1 xx门禁系统功能如下: (7) 3.2.2 xx门禁管理系统其特点如下: (8) 3.2.3xx门禁管理系统独特之处: (9) 3.3系统结构 (9) 3.3.1单机管理模式 (9) 3.3.2局域网管理模式 (10) 3.3.3Internet管理模式 (11) 3.4系统工作流程 (12) 3.4.1 办理门禁卡流程 (12) 3.4.2 持卡人刷卡流程 (13) 3.4.3 管理员操作流程 (14) 第四章数据库 (16) 4.1数据库简介 (16) 4.2数据库选型 (19) 4.3数据库建立过程 (20) 第五章管理软件设计 (23)

银行会计论文

第5 章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部位风险的表现,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和国内优 秀银行的成功风险防范经验,从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入手,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 城市商业银行实际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5.1 会计环境风险防范 5.1.1 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信息的真实可靠需要严格的内控制度的保证。内控制度要求处理同一笔 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严格的内控制度有利于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几乎不会出错,几乎所有的计算机 违规现象都是由人为的操作失误或者故意违规造成的,而且一旦舞弊出现,结果会造成 巨大损失 [39] 。因此,强化内部控制的管理,优化电算化环境,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科学管 理水平是城商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城商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1)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系统安全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系 统运行错误产生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安全控制、接触控制和环境保护。安全控制是 开发并采用相应的防护技术以保护会计电算化系统,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加强网络安 全的控制。接触控制是防止没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擅自动用电算化系统的各种资源,以防 止各项会计信息被修改。环境保护则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导致的计算机系统故 障,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加强程序操作控制 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包 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规情况的处理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输入内容有误时,须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修正;二是各种录入的数据都必须经过 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三是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未经审批擅自向 无关的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四是数据录入人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时,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五是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六是无关人员不能随 便进入会计机房操作;七是要做好数据日备份,同时还要按周按月备份,并做好存档。(3)加强人员职能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以 明确员工的各自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以达到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30 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靠,减少错误和舞弊发生可能性的目的。 (4)加强内部稽核 内部稽核既是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的有力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会计人员与计算机对话的特殊形态,而对 内部稽核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一是审查计算机内保存的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和修改;二是对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及时查缺补漏;三是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全面的稽核;四是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合法性、安全性,防止发生数据泄漏和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5.1.2 制定和实行严厉的处罚制度 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操作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主观松懈或者 主观故意,造成人员违规或者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给银行带来很大风险。

基于51单片机的RFID门禁系统毕业设计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RFID门禁系统

摘要 门禁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应该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智能门禁系统在现在自动化应用中也是非常广泛的;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具系统开始普遍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识别技术开始运用在各个领域,而智能识别技术运用在门禁系统中大大地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及易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就RFID门禁系统的国内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51单片机的RFID 门禁系统的设计方案,简述了RFID门禁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对硬件子电路的设计、子程序设计等作了详细介绍。 RFID门禁系统主要采用了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控制模块及FM1702SL读卡器作为识别模块。门禁系统能读写标准的非接触式射频卡,读取射频卡的距离约10cm左右。当有卡进入读取范围时则读取卡内数据然后通过单片机处理后程序自动判断是不是已注册RFID卡,并且将卡号显示到LCD1602显示屏上。如果是已注册的RFID卡则可以使继电器工作,以达到开门效果。 关键词:RFID;智能门禁系统;STC89C52RC;FM1702SL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第一章绪论....................................................... - 1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 - 1.1.1 课题背景............................................. - 1 - 1.1.2 课题意义............................................. - 1 - 1.2 RFID门禁系统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 1.2.1 门禁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 - 1.2.2 门禁系统发展趋势..................................... - 2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2 - 1.3.2 本文结构............................................. - 2 - 第二章 RFID门禁系统理论.......................................... - 4 - 2.1 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原理...................................... - 4 - 2.1.1 射频识别技术......................................... - 4 - 2.1.2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 - 4 - 2.2 RFID系统结构.............................................. - 5 - 2.3 RFID门禁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 6 - 2.4 本章小结.................................................. - 7 - 第三章 RFID门禁系统电路设计...................................... - 8 - 3.1 RFID门禁系统原理及电路设计主框图.......................... - 8 - 3.2 FM1702SL读卡器............................................ - 9 - 3.2.1 SPI总线协议........................................ - 10 - 3.3 Mifare射频卡介绍......................................... - 11 - 3.4 串行EEPROM存储电路...................................... - 12 - 3.4.1 EEPROM存储器接口................................... - 13 - 3.4.2 I2C总线协议........................................ - 13 - 3.5 时钟芯片................................................. - 14 - 3.6 步进电机电路............................................. - 15 - 3.7 红外传感器............................................... - 16 - 3.8本章小结..................................................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