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回填土施工方案

基础回填土施工方案

基础回填土施工方案
基础回填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大厦工程位于西三环北路83号首都师范大学北校区东南角。总建筑面积为35660m2,北、南楼基础为反梁式筏型基础,中庭为独立柱基础,结构型式为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南楼基底相对标高为-7.15m(绝对高程为47.150m),北楼基底相对标高为-6.65m(绝对高程为47.650m)。中庭独立柱基基底相对标高为-6.9m~-7.3m(绝对高程为47.400m~47.000m)。总开挖方量为38900m3,回填土方量为18496m3。

2.回填土工程随着基础结构工程的进展而插入进行,计划于4月15日开始回填,持续时间大约为30工日,5月15日回填土工作全部完成。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洽商,了解设计意图。

2.现场回填土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见下表

3.劳动力准备

本工程现场回填土工程具有回填量大,工期紧,回填部位多且比较分散的特点,因此采取分段分层进行回填,(详见附图)。要求每段土方回填时配备施工人员不少于50人。

4.现场准备

1.)回填前,基槽内表面的杂物(如砂浆、碎石、砖块、树根等)清理干净。及时办理验收手续,请监理验收。

2.)待±0.000以下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留置的同条件砼试件强度达到12MPa,地下外墙防水做完并作好保护,方可进行回填。

3.)回填前需经甲方、监理等有关质检部门对基底进行验收,合格后及时作好隐检记录,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回填。

4.)测量人员抄测好500mm水平控制线,在肥槽周边钉上木桩,在槽底标清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250mm)的水平控制点。

三、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

1)施工顺序:

独立柱基部位(-5.9m以下回填)→北楼基础肥槽(-5.4m以下回填)→南楼基础肥槽(-6.05m以下回填)→独立柱基部位(-2m以下回填)独立柱基部位(-1m以下回填)→北楼基础肥槽(-0.45m以下回填)→南楼基础肥槽(-0.45m以下回填)→中庭(1.75m以下回填)→室内管沟回填。

2.)工艺流程

基槽回填基层清理(抄平钉桩)→检查土质和石灰质量→灰土拌合

→分层铺土平→夯打密实→找平,取土样复试(检验干密度)→修平、自检、验收→请监理验收

1.基槽底基层清理:填土前将槽底的砼块、砖头、树根、钢管、脚手板等杂物清理干净。先自检合格,再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

2.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进行回填,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

3.基础肥槽内回填土分为两种土质进行回填,距基槽底和顶分别为500mm,1500mm的范围内采用2:8灰土进行回填,其它均采用素土回填。独立柱基部位均采用素土回填。

4.后浇带部位(主体工程完工后两个月或42天浇筑此部位砼)采取砌筑240mm厚砖墙作为挡土墙以保证留置出后浇带位置。(具体做法详见附图)挡土墙基础采取放两步大脚的方法砌筑,第一步大脚宽度为360mm,第二步大脚宽度为480mm。采用1:2.5水泥砂浆和灰砂砖砌筑,采取“三一”砌筑方法,组砌方法为一顺一丁。挡土墙要求分三步砌筑完成,第一步砌筑高度为1.98m,第二步砌筑高度为1.92m(在此部位有梁,继续向上砌筑时注意留设梁窝),最后一步砌筑高度为1.55m。待每步砌筑墙体上强度后,立即进行回填土。(做到随砌随填)。要求砌筑砂浆的配合比和计量准确。

5.分层填方前将基槽底的垃圾、杂物和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碎石、砖块、树根等清理干净。及时办理验收手续,请监理验收。沿边坡做好水平标高的标志,按1高程每隔3的水平距离在边坡上钉上水平控制桩。

6.材料要求:

①检验土质:采用槽中挖出存放在现场的土,使用前必须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为12%~18%,现场实测控制;其方法是:将存土表面铲掉,取其表皮下湿土称量烘干,计算出含水量。若土质含水量偏高,可将其翻松、晾晒或掺入一定数量的干土拌制均匀,若土质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洒水湿润,以达到手抓成团落地开花为标准。

②白灰:熟化粉状,进场后不得受潮有硬化。

7.灰土拌制:土质检验合格后,将白灰与土按2:8体积比掺入混合,充分拌制均匀,使其拌制好的土质颜色一致。

8.分层铺土:大面积回填时,采用蛙式打夯杨进行打夯,每层虚铺土的厚度不大于250mm。小面积及转角、死角处采用人工打夯,每层虚铺土的厚度不大于250mm。具体厚度按肥槽周边钉制木桩上的水平标志点控制。

9.夯打密实:每层每段铺平后进行夯打。机械夯打时应距墙皮100mm,以免损坏外墙防水层。操作时应有两人进行,即一个拽线、一人扶夯,夯打时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夯打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叉。距外墙皮、柱基周边100mm范围内及死角转角处,无法机夯的,应采用人工木夯,每层至少夯打8遍,夯打方法同机夯,当基底高低相连时,应先填深基部份,填至浅处相同高度时,再与浅处一起填夯,段与段填夯时,交接处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度不大于250mm,宽度不大于500m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00mm,并严禁“水夯法”施工。

10.检验干密度:每层夯实后,均有现场试验员环刀取样,检验其土质的密实度(干密度不小于1.55g/cm).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

土的回填.

11.修整找平:每层填土均要求平整,填土全部完成后,表面进行拉线找平,其高度为±0.000下反-450mm,低的地方依线补土夯实,高的地方依线铲平。

12.若遇雨天禁止施工,已施工完的填土层禁止上人行走,下次施工时等回填的土层干燥后方可进行。

13.永久性保护墙外侧和聚苯板防水保护层外侧回填土时,距外墙和聚苯板防水保护层200mm范围内采用人工夯实,以防将保护墙挤倒、内倾或将聚苯板防水保护层损坏。

14.室内回填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北楼-5.700~-4.800m、-1.200~-0.100m位置和南楼-6.200~-4.800m基础回填,回填时预留238mm地面做法,均采用素土回填,做法同灰土做法。

15.基础后浇带拉梁部位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进行封闭以防回填土时土方下落。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回填时,距外墙根部500mm和外墙上部(-450mm)处1500mm 内填2:8灰土,南楼回填深度6700mm,北楼回填深度6200mm,回填时每步的宽度按加50mm,(即回填第一步宽为500mm,第二步宽为550mm,由槽底按此方法依次回填至槽顶)灰土的外边填素土。每层回填土后夯实后,挂线铲平,以保证每层回填高度。此工序在基础砼浇筑完毕后进行。

2、回填前,基础周边的挡土墙外围暂存的素土,必须挖出过筛,并

按填土要求重新回填夯实,

3、柱基部份先回填至-4900mm标高处,待上部柱、梁砼浇筑完后,再进行回填至-2mm位置,待上部柱,梁砼浇筑完后再进行回填至-1mm 位置,按此方法回填至1.75mm室外大楼梯板底位置。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组长:强……技术经理………负责回填土工程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闫凤林……工程部主任……协助负责回填土工程的全面工作组员:王弟双、刘占军等……土建工长……负责回填土工程的组织安排工作

何大金……土建质检员………负责回填土工程的质量工作

2主控项目:

①基底处理,不得有垃圾杂物,严禁有浮土,虚土存在。

②回填的土料,土质无杂物并过筛,严格控制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控制土质的含水量,使用的白灰不得有硬块。

③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后按取样布置图进行取样送试土壤的干密度,使其合格率必须达100%。

3、允许偏差项目:

①顶面标高:+0mm,-50mm,拉线尺量检查;

②表面平整度:±20mm,用2m靠尺检查。

4.施工试验

肥槽内,中厅室内回填部位均按500,每夯实一步取一个土样,做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