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刚出生的小鸡怎么分公母

刚出生的小鸡怎么分公母

刚出生的小鸡怎么分公母
刚出生的小鸡怎么分公母

刚出生的小鸡怎么分公母

很多人会在家中养鸡,但是小鸡刚出生时,毛茸茸的一团,大多数人都无法分辨出公母,其实一些养鸡的老手可以通过观察雏鸡的体貌特征,迅速分辨出雌雄,如果没法完全确定,还可再通过雏鸡的骨架、羽毛、翻肛等方式进行综合判断。那么刚出生的小鸡怎么分公母?下面就教你雏鸡雌雄鉴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看体貌特征

体格较大,身体较重,眼睛圆形,喙长而尖,脚干较粗的是雄雏鸡。另外,在雏鸡14日龄后加以比较,如果身体较长较重,腿较高,而第2趾与第4趾的长短不一样,则可判断为雄雏:如果身体较圆较轻,腿较短,而第2趾与第4趾的长短一样者则是雌雏。

二、观察小鸡行为

仔细观察行为,主要是看其走路的方式,以及排便行为。雌性雏鸡反应迟钝,走起路来两脚交叉行走,排便时会有略蹲的趋势;而雄性雏鸡走路时则是呈一条直线且较平稳,排便时没有向后蹲的情况。

三、利用伴性性状鉴别

这种方法是根据性染色体上的伴性基因的相对性状,通过合理杂交方式,在杂交后代刚出壳时即可通过某些明显的表现性状把公母雏区分开,称为自别雌雄。在当前饲养的商品杂交鸡中,许多都具备这种特点,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有严格的配种制度,否则不能通过羽毛情况有规律地辨认。目前在生产中常用的规律性遗传性状有以下三种。

1、快生羽和慢生羽

慢生羽(慢羽)是指刚出壳雏鸡的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或覆主翼羽长于主翼羽。快生羽(快羽)是指主翼长于覆主翼羽。鸡生羽早晚或快慢受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生产可以根据羽速自别雌雄的商品代鸡,即用带有显性慢羽基因的品系做母本,用带有隐性快羽基因的品系做父本,杂交后一代公鸡为慢羽,母鸡为快羽,雏鸡出壳时即可根据羽型分辨雌雄。

2、银色羽和金色羽

由于银色羽(白色)跟金色羽(黄褐色)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且银色羽(S)对金色羽(s)为显性,即利用伴性遗传原理,母本选带有显性银白色基因(S)的品系,父本选带有隐性金色基因(s)的品系,两者杂交后一代代公雏为银色,母雏为金色,雏鸡一出壳即可以羽毛颜色鉴别出公母,一目了然,比用快慢羽鉴别公母更为方便。但是由于金银色羽毛和伴性遗传都存在其他羽色基因作用,所以F1代雏鸡羽毛颜色会出现中间类型,这就给鉴别增加了难度。每一

育种场都随种鸡附有鉴别图谱,可按厂家规定进行。雏鸡怎么区分雌雄?雏鸡雌雄鉴别技术

3、芦花羽和非芦花羽

利用非芦花羽(一般为有色羽)公鸡与芦花羽母鸡交配,杂交后代公雏为芦花羽,即绒毛为黑色,头顶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母雏全身绒毛为棕色或者背部有条斑。

四、翻肛法鉴别

这是一种主要看初生雏有没有生殖隆起跟生殖隆起在组织形态上的差别,通过翻肛用肉眼来分辨公母的鉴别方法。一般,翻肛法鉴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85%,这种方法很简单,只要经过几天的培训就可以办得到,但是要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践。这是因为出雏后仍有一部分母雏鸡的生殖隆起有残留,很容易跟公雏鸡生殖隆起的某些类型相混淆。一般比较容易被误判的是:把公雏鸡的肥厚型误判成为母雏鸡的正常型、把母雏鸡的小突起型误判成为公雏鸡的小突起型、把母雏鸡的大突起型误判成为公雏鸡的正常型、把公雏鸡的小突起型误判成为母雏鸡的正常型。翻肛鉴别的基本顺序为抓握雏鸡,排粪、翻肛,鉴别和放雏。

1、抓握雏鸡

左手抓住雏鸡后移交右手固定,即雏鸡背向手心,尾部朝上,头朝下,雏颈轻夹于右手小指和无名指中间,四指轻握,拇指置于肛门右侧,熟练者可双手同时抓握。

2、排粪、翻肛

在鉴别前一定要将体内的粪便排出,让雏鸡排出体内粪便的方法是用抓雏鸡的手的拇指轻轻压雏鸡腹部左侧髋骨下缘,与雏鸡的呼吸运动相协调,将雏鸡粪便排出。排粪后将右手拇指移到肛门右侧,同时左手的大拇指放于肛门下面和左侧,3个手指在肛门周围拼成三角形,左食指向上推,拇指由肛门下往上顶,肛门即可翻开,借助光源就可观察生殖突起的情况。

3、鉴别

肛门翻开后,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形态、组织上的差异及八字皱襞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若在观察时有粪便排出,则用左手食指抹去后再观察。

公雏鸡的生殖突起有以下6种类型:

1)正常型

生殖突起直径在0.5mm以上,充实而有弹性,外观有光泽,轮廓明显,大部分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或纺锤形,位置端正,一般在肛门的浅处,生殖突起两侧的八字皱襞很发达,但很少有对称的。此型约占78.3%。

2)小突起型

形态与正常型相同,仅突起较小而已,直径在0.5mm以下,八字皱襞不是很明显,还稍微有点不规则。此种类型约占4.4%。

3)扁平型

生殖突起为扁平横生,似舌状,八字皱襞很发达且形状不规则。此种型约占5.4%。

4)肥厚型

生殖突起发达,往往与八字皱襞连接起来为一体。此类型约占6.2%。

5)纵型

生殖突起为纺锤形,纵长,八字皱襞不规则,也不发达。此类型约占5.5%。 6)分裂型。生殖突起中间有纵沟将突起分为两半,也有完全分离为两个生殖突起的。此型极少,仅占0.2%左右

母雏鸡的生殖突起特点及类型:

1)正常型

母雏鸡在正常情况下,出壳后生殖突起差不多完全退化,原来的位置只有皱襞残余,八字皱襞之间多凹陷。此种类型约为59.8%。

2)小突起型(异常型)

生殖突起直径在0.5mm以下,似球形,八字皱襞明显退化。此种类型约为36.7%。

3)大突起型(异常型)

生殖突起比较发达,直径在0.5mm以上,八字皱襞很发达,与公雏鸡的正常型相似。此种类型约占3.5%。

仅仅根据生殖突起的形态差异还不能完全准确地辨别雏鸡的性别,还应根据生殖突起的组织上差异加以辅助鉴别。方法是:

1)母雏鸡生殖突起轮廓不是很明显,周围组织衬托无力。公雏鸡生殖突起轮廓很明显、充实,基础较为稳定。

2)母雏鸡肛门松弛,易翻开,生殖突起缺少弹性,用手指压迫和左右伸展时很容易变形;公雏鸡肛门较紧,生殖突起富有弹性,压迫伸展时不易变形。

3)母雏鸡生殖突起的血管不发达,经翻肛刺激不容易充血;公雏鸡生殖突起的血管比较发达,翻肛时突然受到刺激很容易充血。

4、放雏

鉴别员面前放有3只箱子,中间放混合雏鸡,左边一只放母雏鸡,右边一只放公雏鸡,要求位置固定,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发生错误。也可根据鉴别人员的固定习惯放雏。雏鸡出壳后应在24h内鉴别完,若时间过长,则翻肛不容易,生殖突起退化并缩入肛门深处,不易鉴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