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各村(社区)、各部门:

2012年法治九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争创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为载体,突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三项重点,深入开展基层系列法治创建活动,整合力量,上下联动,全面推进法治九里建设,为九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公正高效、权威有序的法治环境。

一、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1、强化政法机关职能。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切实增强“三服务”意识,把支持企业发展、稳定企业生产经营放在突出位置,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制度,依法防范和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妥善处理因经济发展而引发的涉企诉讼案件,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危机,真正做到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为发展护航。

2、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

患,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掌握工作主动权。切实加强“三级”调解组织建设,拓宽矛盾纠纷调解渠道,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继续开展党政干部大下访、矛盾纠纷大调处的活动,着力推进陈年积案、重点问题的处理,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二、规范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型政府

1、加快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的依法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努力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效精干、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2、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备案率达100%。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清理规范性文件。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执法人员上岗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继续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年内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3、完善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和电子监察。建立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依法行政考核结果分析、应用、处理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行政诉讼裁决、行政复议决定100%

得到履行。

三、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大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加强法律服务机构自身建设,提高其自律性、诚信度和公信力,创造良好的法律服务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质量监督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加强针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建设,确保经济困难的群众获得公正平等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2、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执法考评,严格司法人员职业准入条件和程序,推进政法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实施执法绩效考核工程,大力开展执法绩效、办案质量等考评考核。

四、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法治创建氛围

1、深化“六五”普法教育。进一步健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加强公务员在职法律轮训,并将培训考核结果纳入实绩考核。加大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认真组织年度“百场法制宣讲”、“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着力提升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涉及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维护农村生产经营秩序的稳定。

2、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坚持法治与文化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九里人文资源优势,整合新闻媒体、科研等社会力量,创作一批有质量的法治文艺作品,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繁荣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文化品牌,使法治文化成为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知晓率和认同度,营造九里街道浓厚的法治建设氛围。

3、着力开展舆论宣传和调查研究。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在省、市、区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力度,通过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等形式,多出宣传精品,扩大法治九里建设的社会影响面。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积极探索当前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的理念推动法治九里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落实法治惠民举措,依法保障民生

1、推进“法治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法治九里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申报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法治惠民长效机制,着力用制度管好民生事务,以创新的举措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热点领域继续加大整治力度,有效解决存在问题,并及时公布治理成果,落实对社会的承诺。加大涉及民生案件的审理和执结力度,

切实维护民权,保障民生。按照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要求,依法经营管理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民生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站规范化建设,不断扩大法律援助惠及面。探索建立解决民事纠纷的新机制,加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的对接,整合社会资源,畅通人民群众司法诉求渠道,完善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程序,便民、快速、低成本地解决社会纠纷。

3、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建设,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积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加强对辖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执法检查,促进企业严格依法经营管理。完善突发纠纷预警应急机制,妥善处置因企业经营困难或倒闭而引发的各类突发性群体事件,依法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六、深化系列创建活动,加快法治九里建设步伐

1、深入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法治九里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积极开展法治九里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任务分解,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创建活动深入有序开展。

2、围绕“双基建设提升年”,全面推进基层法治系列创

建活动。深入开展“法治街道”创建活动,深化街道的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四民主三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基层群众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自治水平。积极发挥省、市民主法治村(社区)示范引导作用。在辖区各行政部门、执法部门、企事业单位中,继续大力推进“法治九里建设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学法用法示范单位”系列创建活动,着力培植过硬的法治九里建设示范点,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法治建设示范网络,扩大法治建设工作的影响力。

七、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法治创建整体水平

1、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整合法治建设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工作指导,积极履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统筹和监督的职能。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制度,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各成员单位法治建设的工作成效。

2、充分发挥人大、政协职能作用。街道人大工委将听取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列入工作议程,掌握法治创建活动的整体情况,对法治建设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协商。针对法治建设工作有关课题,适时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视察、考察活动,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法治九里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法治建设领导责任,

将法治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及时调整和充实九里法治联络员队伍,加强对法治联络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召开联络员工作会议,及时交流信息、反馈情况,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