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理学

毒理学

毒理学
毒理学

1.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改变遗传密码或引发癌症的能力等。

2.靶器官: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内,对体内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毒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和组织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3.变异:指同种生物体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4.毒作用带:指阈剂量作用下限与致死毒作用上限间的距离,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合物危险性的常用指标,包括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毒效应包括肝、肾脏等器官的损伤,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抑制,神经行为改变,出现畸胎形成肿瘤等形式,效应范围从微小的生理生化正常值的异常改变到明显的临床中毒表现,直至死亡。毒效应的这些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外源化学物的毒效应谱。

5.Ⅰ相反应:生物转化中的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称为I相反应。Ⅱ相反应又称为结合反应,是外源化学物经过Ⅰ相反应代谢后产生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羰基和环氧基等极性基团,与内源性化合物或基团(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

6.氯丙醇的危害:3-MCPD主要靶器官为肾脏,主要表现为肾脏的重量显著增加和肾小管增生,1,3-DCP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表现为肝脏重量增加,组织病理改变及酶活性增加等,同时也对肾脏造成损伤。3-MCPD可以使精子数量减少,活性降低,且抑制雄性激素的生成,降低生殖能力,1,3-DCP和2,3-DCP也可以使睾丸和附睾的重量减轻,导致精子数量减少。3-MCPD还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和遗传毒性;1,3-DCP可以损伤DNA,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和遗传毒性。3-MCPD也有致癌作用,与一些器官良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有关,3-DCP也有致癌作用,靶器官为肝脏、肾脏、口腔上皮、舌头及甲状腺。

7.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化学物质是:霉变甘蔗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真菌及其毒素,产毒真菌为甘蔗节菱孢霉,主要毒性化学物质为3—硝基丙酸。

8.兽药残留危害:急性毒性,有些兽药的毒性较大,过量使用或非法使用禁止品种可导致急性中毒;慢性毒性和“三致”作用,食用残留雌激素类兽药的食品可干扰人体内源性激素的正常代谢与功能,具有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畸性。

9.杂环胺来源和危害:在高温及长时间烹调加工畜禽肉、鱼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物质。杂环胺在Ames实验S9代谢活化系统中具有较强致突变性,并能引发啮齿动物以及灵长类动物肝脏、乳腺、结肠等多种靶器官产生肿瘤。与其他致癌物相比,杂环胺的毒性较强。

10.慢性铅中毒主要临床症状:1、铅中毒性脑病时,突然出现顽固性呕吐,并伴有呼吸、脉搏增快,共济失调,斜视,惊厥,昏迷等;此时可有血压增高及视神经乳头水肿。2、神经系统症状:易激惹、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攻击行为、反应迟钝、嗜睡、运动不协调,严重者有狂燥、视觉障碍、神经瘫痪等。血铅水平100ug/dl时可出现头痛、呕吐、惊厥、昏迷等。

3、消化系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

4、血液系统: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泌尿系统:氨基酸尿、糖尿、高磷酸尿、氨质血症等;4、严重中毒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样发作、运动过度、攻击性行为、语言功能发育迟滞以至丧失等,但无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征象。重症病例可有失明和偏瘫。

11.N-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毒性:1.急性毒性:较少报道。主要症状头晕、乏力、肝脏肿大、腹水、黄疸及肝实质病变。碳链越长,急性毒性越低。2.致癌作用:特点能诱发各种实验动物的肿瘤能诱发多种组织器官的肿瘤多种途径摄入均可诱发肿瘤一次大量给药或长期少量接触均有致癌作用可通过胎盘对仔代产生致癌作用3.致畸作用亚硝酰胺对动物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亚硝胺的致畸作用很弱4.致突变作用亚硝酰胺能引起细

菌、真菌、果蝇和哺乳动物细胞发生突变亚硝胺需经哺乳动物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代谢后能致癌致癌性强弱与致突变性强弱无明显相关性。

12.甲基汞的主要作用靶器官:大脑的枕叶和小脑,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镉的靶器官:肝脏和肾脏。

13.发育毒性具体体现在:生长迟缓、功能不全或异常、致畸作用、胚胎或胎儿致死作用

14.致畸指数:是评价外来化合物致畸强度的一种参考指标。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儿最小致畸剂量此指数在10以下为一般不致畸,10-100为致畸;100以上为强致畸。15.玉米赤霉烯酮的主要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类的二羟基苯酸的内酯结构,又称F-2毒素。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的菌株,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麦、小米和燕麦等谷物。具有雌激素作用,主要是作用于生殖系统,可使家畜、家禽和实验小鼠产生雌性激素亢进症。

16.T-2毒素:是三线镰刀菌和拟枝孢镰刀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是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ATA)的病原物质。发病特点:发烧、鼻喉及齿龈出血、有坏死性咽炎,进行性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作用广泛,可导致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尤其是淋巴组织损伤最为严重,可造成淋巴细胞变形坏死;可导致胃粘膜出血及软骨损伤,并能抑制蛋白质和DNA合成,对小鼠有胚胎毒性,也有致癌和促癌作用。

17.毒物在体内的储存形式:1,与血浆蛋白结合作为贮存库,血浆中各种蛋白均有结合其他化学物质的能力,尤其是蛋白的结合量最高。2,肝脏和肾脏作为贮存库,肝和肾具有与化学毒物结合的能力,这些组织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特殊的结合蛋白。肝脏中有一种配体蛋白能和许多有机酸结合,还可以与一些有机阴离子、偶氮染料致癌物和皮肤类固醇结合,是这些物质进入肝脏。肝肾既是一些外来化学毒物贮存的场所,又是体内有毒物质转化和排泄的重要器官。3,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脂溶性有机物易于分布和蓄积在体脂内,化学毒物在脂肪中贮存可以降低其在靶器官中的浓度,因此这类化学毒物对肥胖者的毒性要比消瘦这低。4,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由于骨骼中含有某些成分与某些化学毒物有特殊亲和力,因此这些物质在骨骼中浓度很高,化学毒物在骨中沉积和贮存是否有损害作用,取决于化学毒物的性质。

18.体外致畸实验优点:体外致畸试验有体外全胚培养、器官培养和细胞培养三个层次。优点:①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方法快速,有时48小时可以观察结果;②可利用人类血清、尿液进行实验,便于直接观察受试物对接触人群的作用;③可利用单加氧酶或微粒等酶观察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对其致畸作用以及发育毒性的影响;④容易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有可能排除母体内一些其他干扰因子和母体对致畸原的影响。体外致畸实验主要用于研究致畸作用机理和初步筛选化学致癌物。

19.二噁英的毒性:①急性毒性,二噁英的半数致死量有显著种属差异,为迟发型反应,通常在接触数周后死亡,主要器官是肝脏、胸腺、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等②慢性毒性,毒性反应有体重减少,肝功能损害等③遗传毒性,实验表明二噁英可能无遗传毒性④致癌性,目前发现二噁英是最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学物之一,还是致癌效应的促进者,能增强几类致癌物的致癌能力靶器官为肝脏甲状腺和肺⑤生殖毒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投与二噁英时,对胎儿及子代的生殖毒性大于对母体的毒性⑥免疫毒性,二噁英的免疫毒性表现为胸腺萎缩,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抑制,抗病毒能力的降低,抗体产生能力的抑制等。

20.毒理学安全评价主要内容: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第二阶段遗传毒性实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21.S9混合液:由于鼠伤寒沙门氏菌缺乏哺乳动物的代谢酶,因此进行Ames实验是,必须进

行不加及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检测,常用的活化系统就是S9混合液,它是多氯联苯诱导的大鼠肝匀浆,于9000×g速度离心,所得的上清液,加上NADP及葡萄糖-6-磷酸等辅助因子,作为代谢活化系统。不加S9混合液得到阳性结果,说明受试物可能是直接致突变物,加S9混合液才得到阴性结果,说明带受试物是间接致突变物。

22.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23.最大无作用剂量: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根据现有水平用最灵敏的实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亦称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

24.危险性:即危险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引起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预期概率。

25.慢性毒性实验的目的:慢性毒性试验是外来化学物一般性毒性评价程序中最后阶段的观察,目的:为了评价动物长期接触某受试物后可能出现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性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以确定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下限,即长期接触该化学物可以引起机体危害的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最终评价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提供依据为进行该化学物的危险度评价与制定人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量提供毒理学依据。

26.肉毒梭菌中毒临床症状: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少见。临床表现特征为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症状。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走路不稳以后逐渐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神经麻痹症状,重症者首先出现对光反射迟钝逐渐发展为语言不清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死亡。

27.绝对致死量:指能引起一群机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指能引起一群各种50%死亡所需的剂量。最小致死量:指在一群机体中仅引起个别发生死亡的最低剂量。最大耐受量:指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

28.化学致癌物分类:根据证据的强度将已评述化学物质分为4组:Ⅰ组,对人类确是致癌物,集在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试验中有充分证据的致癌物87种;Ⅱ组2A,对人类很有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足63种;Ⅱ组2B,对人类可能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34种;Ⅲ组,可疑致癌物,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物进行分类493种;Ⅳ组,非致癌物,对人类可能是无致癌作用1种。

29.化学致癌物的多阶段学说主要内容:化学致癌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认识:⑴致癌过程有多个癌肿有关的基因参与。目前有关的基因为4类:第一类是前癌基因,包括生长与繁殖基因、各种转录因子或信号传递功能的基因,第二类是肿瘤抑制基因,第三类是程序性死亡有关的基因,第四类是新近发现的如肿瘤易感基因;⑵不用器官来源、不同组织类型、临床阶段以至同一种肿瘤在不同狄旭所见的遗传变化不同;⑶多种环境致癌物、致癌因子或调价可协同作用。⑷个体的不同遗传背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DNA正确修复能力与突变发生有直接关系,而DNA修复能力缺陷者往往对肿瘤有易感倾向。

30.WHO对外来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剧毒<1、高毒1~、中等毒50~、低毒500~、微毒5000~;我国食品急性毒性等级:6级,极毒<1;5级,剧毒1~50;4级,中等毒51~500;3级,低毒501~5000;2级,实际无毒5001~15000;1级,无毒>15000。

31.影响外源化学物在体内分布因素: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和对外源化学物的亲和力是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最关键因素。在外外源化学物初始分不阶段主要取决于器官或组织的灌注速率,灌注好的器官或组织,外源化学物浓度高。但随时间延长,分布受到外源化学物经膜扩散速率和器官组织对其亲和力的影响,引起外源化学物的再分布。外源化合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外源化学物与其他组织成分结合,外源化学物在脂肪组织和骨骼中贮存沉积,还有

体内各种屏障的影响。

32.食品毒理学动物性实验常用染毒方法:1>经口:灌胃,吞咽胶囊,喂饲;2>经呼吸道:静式吸入染毒,动式吸入染毒,气管内注入染毒;3>经皮肤:脱毛染毒,注射染毒。33.遗传损伤有哪几大类:<1>以DNA为靶的损伤,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2>不以DNA 为靶的损伤,常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成分如以纺锤丝为靶,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氨的理化性质

液氨的理化性质 1、液氨的理化特性 外观与形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77.7℃沸点:-33.5℃ 相对密度:0.7714g/L 临界压力:11.40Mpa 临界温度(℃):132.5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2、氨的燃爆特性及健康危害 燃烧性:易燃 爆炸极限:15.7~27.4% 引燃温度:651℃ 最大爆炸压力:0.580Mpa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 建议火险登进:乙级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危险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火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 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3、氨的生理效应如下表所示 空气中浓度(mg/m3)影响 0.7 感到气味 62.7 45分钟后鼻和眼有刺激感 140 30分钟后眼和上呼吸道有不适,头痛 175~350 20分钟呼吸和心跳加速 700 咳嗽 1750~4500 接触30分钟即有生命危险 4500~7000 立即死亡

2018-2019第二学期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题

2018-2019第二学期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题(A 卷) (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5分,错填、不填均无分。) 1 .化学毒物被动转运可分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 、滤过。 2 .化学物在体内的 I 相反应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反应。 3 .基因突变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4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体内试验、体外试验、__________。 5 .机体对化学物的处置过程分为:吸收、_________ 、______ 和排泄 4 个过程。 6 .食品毒理学动物试验常用的染毒方法有: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7 .致畸指数是指母体 _____________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 8 .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经过肾排泄过程涉及的机理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9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危害认定、_______ 、_______ 和危险性特征分析。 10 .有机磷属于神经毒剂,主要抑制生物体内 _____________ 的活性。 11 .毒物的联合作用大致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 12. 一般毒性作用的分类按照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一般毒性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剂量 - 反应曲线有哪些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生物学标志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毒性作用根据其特点,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4分) 1 、食品毒理学:应用毒理学方法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外源性物质(化学、生物或物 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制定这些物 质在食品中的安全限量标准,最终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2、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质 3、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能力。 4、毒性作用:又称毒性效应,指外源化学物质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心如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2-1 ?字数:302000 ?版次:1 ?页数:203 ?印刷时间:2006-2-1 ?开本: ?印次: ?纸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117056618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第一章毒理学实验基础 第一节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在描述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基本假设为: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这两个假设也是全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提。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验动物通常相近似。而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达10倍。因此可以利用安全系数来计算人的相对安全剂量。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的毒性是相伺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2.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应的概念,随剂量或暴露增加,群体中效应发生率增加。毒理学试验中,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的毒效应及其毒性参数。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的安全性,而是为了了解化学品可能产生的毒作用。仅仅检测受试化学物在人的暴露剂量是否引起毒效应是不够的,尽管此剂量已超过人可能的暴露剂量。当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说明该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露剂量有很大的距离(几十倍,几百倍或以上),才认为具有一定安全性,此距离越大,安全性越可靠。如果在研究中所用的一系列的剂量不能引起毒性效应,则认为所用剂量还不足够高,应增加剂量,以确定受试化学晶的毒性。但如果在试验的最高剂量组的剂量与人可能的暴露剂量有足够的安全界限,则对于安全性评价来说未观察到毒效应的研究是可以接受的。在毒理学试验中实验模型所需的动物总是远少于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为了在少量动物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可靠的结果,需要应用相对较高的剂量,以使效应发生的频率足以被检测到。例如,低达0.01%的癌症发生率,这意味着在100万人群中有100人发生癌症,此发生率太高,不能为公众接受。在实验动物直接检测如此低发生率将至少需要30000只动物。因此,在毒理学试验中,对相对较少的实验动物必须以较高剂量进行试验,然后根据毒理学原则外推估计低剂量的危险性。 3.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是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以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为一般人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而将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这样可降低实验对象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毒理学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取决于受试物处理引起毒效应强度和实验误差两个因素,处理引起的毒效应强,实验误差小,则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增加,反映受试物处理的真实效应,反之亦然。实验设计是要规定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可能影响毒效应的各种因素,保证实施质量,降低实验误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外源化学物从不同途径染毒实验动物所表现的毒性可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染毒部位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和量也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也不同。因此,毒理学试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历史上,环境污染物及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和死亡多次发生,引起各国的重视,推动了毒理学的发展,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和多次修订了有关药品

毒理学基础知识点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替代法又称“3R”法: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选择性毒性:水平: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ADME过程: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排泄: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①流行病学研究:优: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缺:耗资、耗时多;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②受控的临床研究:优: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定效应的强度。缺: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③体内试验:优: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能评价机制。缺: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④体外试验:优: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并举例:吗啡: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箭毒生物碱:引起呼吸肌麻痹;呋喃妥因:介导的氧化损伤;多柔比星: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胺碘酮:细胞内磷脂的沉积;紫杉醇:介导P物质的释放;环磷酰胺:致癌变作用。 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 一、毒理学概念 1.传统定义:毒理学是研究毒物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 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现代毒理学主要包括: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第二节毒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萌芽期 二、学科形成期 三、学科发展期 第三节毒理学方法 一、体内试验 二、体外试验 三、人体观察 四、流行病学研究 第四节毒理学应用 一、安全性评价 二、危险度评价 三、危险性管理与交流 第五节毒理学展望 一、系统毒理学 二、计算毒理学 三、表观遗传毒理学 四、毒理学替代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物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 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2.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3.毒性(toxicity):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4.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 能影响毒效应。 5.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 状态。 6.毒物(poison):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生物体损伤的物质。 二、损害作用于非损害作用 1.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生物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 害,或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2.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生物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 他外界环境的易感性也不应提高。 三、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 1.生物体对外源化 学物的负荷增加; 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3.亚临床改变; 4.临床中毒;5.甚至死亡。 四、毒作用分类 (一)速发型或迟发型作用 1.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 起的毒作用。 2.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 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二)局部或全身作用 1.局部毒性作用: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2.全身毒作用: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如 一氧化碳引起的全身性缺氧。 (三)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1.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指停止暴露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 2.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指在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其毒作用继续存在,甚至 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四)超敏反应 (五)特异质反应 第二节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和暴露特征 1.剂量(does):是决定外源化学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的因素。 2.在毒理学中,机体最常见的暴露外源化学物的途径为:经口、吸入、经皮肤和注射等。 二、效应和反应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教学提纲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

精品文档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食品毒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C 6.A 7.A 8. D 9.C 10. C 11.B 12.C 13.B 14.C 15.B 16.A 17.A 18.B 19.D 20.D 二、名词解释 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协同作用: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定的重要机制。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经代谢转化以代谢产物或者以未经代谢转化的原形母体化学物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物反复多次给予动物染毒,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和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在某些部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可遗传改变,可分为三个类型:碱基置换、移码和大段损伤。 致畸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作用于发育期的胚胎,引起胎儿出生时具有永久性的形态结构异常。 危险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二、简答题 1.食品毒理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 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食品毒 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食品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食品外源化学物毒理学安 全性评价程序和危险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食品中各主要外源化学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和对 机体毒性危害及其机理。 2.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半数致死量和每日容许摄入量?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化学物质;或 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 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 力。 毒作用是指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靶器官内达到一定浓度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毒物对动物机体所引起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半数致死量是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一半时所需要的 剂量。 每日容许摄入量是指每个人终生每天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可测知的不 良影响的剂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三氯甲烷;氯仿危险货物编号:61553 英文名:Trichloromethane;chloroform UN编号:1888 分子式:CHCL3 分子量:119.38CAS号:67-66-3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 熔点(℃)-63.5相对密度(水=1) 1.50相对密度(空气=1) 4.12沸点(℃)61.3饱和蒸气压(kPa)13.33(10.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908mg/kg(大鼠经口) LC50:47702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 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 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 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 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 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 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 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物氯化氢、光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 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碱类、铝。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 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泄漏处 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 灭火方法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生态毒理学 期末试题 带答案

2007级硕士生《生态毒理学》期末试题 (2007年1月3日) 4次作业各占10分(共40分),本次卷面成绩为60分。 多想少写,不需要长篇大论,更不要抄书上的内容,可以用图表的形式。 1.Pollutant与Xinobiotics在概念上有何异同?(10分) 2.影响环境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主要因素?(10分) pH:是影响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主要因素,因为在不同pH条件下污染物尤其是金属污染物的存在形态有很大差异,毒性也有很大差异。 温度:温度每升高十度污染物的毒性都会发生二到四倍的变化,而且温度和毒性成正比关系,因此温度对毒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很大影响。 盐度:大部分金属的毒性随盐度的减小而增加。 硬度:和pH一样会影响金属的化学形态。 化学混合物:一种化学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其他化学物质的形态。 溶解性有机碳:很多金属离子可以和溶解性的有机配体络合,从而改变金属的毒性。 3.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在致毒机理上的主要区别?(10分) 首先:金属进入体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一些脂溶性的有机物进入体内的方式主要是扩散; 其次:金属进入体内会和体内一些化合物结合,抑制相应酶的活性,从而

影响正常的代谢活动;而有机物在体内经过相一和相二反应,产生一定的活性基团,与蛋白质或DNA等生物大分子相结合,从而产生毒性作用。 4.简述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毒理学的关系。(10分) 在生态风险评价的每个步骤中都必需有生态毒理学作为其基础,二者密不可分。 首先危害识别:对于一种化学品是否有危害,还得来源于实验,该实验必然是毒理学实验,以其各种毒理学性质作为参照。 其次剂量-反应评价:做出该评价,也必然要以生态毒理学为基础,以实验为基础,获得该污染物的无作用浓度、抑制浓度等大量有用数据,才能对化学品的毒性做出准确评价。 再次暴露评价:暴露评价一般根据一定计算模型来模拟人和环境的暴露,其理论依据是生态毒理学。 最后风险表征:通常汇总上述三步的信息,即上述步骤获得毒理学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评价的理论依据也是生态毒理学的基本原理。 5.设计一个研究方案,评价某种新型农用除草剂对土壤系统的生态风险(不 要求全面,注意基本思路和可操作性)。(20分)

毒理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药物毒理学研究思路的转变 1. 1 发现毒理学在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发展 最初, 药物毒理学家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仅局限于中后期参与药物的临床前毒性评价, 不能积极主动地指导和协调新药开发的前期工作, 导致许多有很好开发前景的药物由于毒性或其他安全性因素而中途夭折; 即使经过结构改造后最终进入医药市场, 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人为地拉长了新药研发周期。因此, 为了提高新药早期毒性的科学预测性, 西方各大制药公司将过去的临床前和临床安全性评价的药物毒理学早期研究模式转变为在新药发现阶段即对新化学实体进行毒理学与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相结合的筛选和优化的发现毒理学研究模式,通过综合分析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的各项指标, 评价系列NCEs的研发前景, 从中筛选出毒性小的候选新药进行后续研究。其研究的思路是将药物毒理学研究贯穿于新药发现、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督与跟踪的整个过程中, 这就是发现毒理学研究的产生背景。 1. 2 全程式新药安全性研究评价新模式 伴随发现毒理学在新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发展,新药毒理学研究的模式也逐步从传统的临床前评价、临床评价的两阶段模式, 向早期发现毒理学(包括体外短期毒性筛选﹑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临床前评价、临床评价、上市后监督再评价的四阶段全程评价模式转变, 形成了全程式新药安全性研究评价的新模式。 2 新技术、新方法 2. 1 转基因动物技术 药物毒性作用机制尤其是慢性毒性药物作用机制异常复杂, 找出药物毒性作用的靶点尤为困难。基因敲除技术为阐明某些基因或生物大分子在药物毒性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新途径。如通过敲除胚胎干细胞中某些与胚胎正常发育、男性不育或者正常免疫功能(如生长因子、干扰素)有关的基因, 目前已成功地阐明了类视黄醇致畸、表氯醇致男性不育及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致骨髓抑制的机制。与传统的规范性动物致癌实验相比, 用转基因动物进行致癌性筛选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应用现有的转基因动物进行致癌性筛选, 可以缩短时间和减少费用。目前已建立的检测模型或研究模型有:过量表达癌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如TG, AC 小鼠, HK-fos转基因小鼠等。基因敲除动物致癌检测模型。转基因动物用于生殖毒性研究。所有这些都是在产品研究开发的早期或中期, 用转基因动物进行致癌性筛选的优越之处。 2. 2 发现毒理学技术 发现毒理学的研究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手段必须具有快速灵活、消耗样品量少、成本低、实验周期短、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特点。目前, 在发现毒理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有: 早期毒性筛选系统、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计算机虚拟筛选和毒理组学技术等。

医学毒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毒理学: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而且,管理毒理学支持标准方案和新测试方法的发展,改进决策程序的科学基础。 卫生毒理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的基础和总称。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发育毒理学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评定方法称为发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剂量)效应: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剂量)反应: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得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 剂量-效应关系,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现称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在毒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s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伤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危险度: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系指在具体的暴露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危险度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人或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 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致突变: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次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自由基: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化学物通过接受一个电子、丢失一个电子或共价键均裂而形成自由基。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主要是根据以上发育阶段的区分来设计的,每一段试验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 1段:生育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2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3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致畸:致畸物引起畸形(发育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

毒理学研究方法

(课件重点) 毒理学研究方法 1.体内试验(in vivo):也称整体动物试验,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的毒作用。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狗和猴等。也有鱼类,鸟类,昆虫等 2.体外试验(in vitro):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进行毒理学研究。器官(肝、胚胎),细胞,细胞器,分子等 3.人体观察(human toxicology),事故或志愿者 4.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 为什么有选择毒性 1.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 (植物生长调节剂) 2.蓄积能力 3.代谢过程和速率 4.损伤的修复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 所致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的、可逆的,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的改变、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和对额外应激代偿的能力、不影响机体的功能容量,如进食量、体力劳动负荷能力等涉及到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方面的指标,也不引起机体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 所致的机体生物学改变是持久的、不可逆的,造成机体功能容量的各项指标改变、维持体内的稳态能力下降、对额外应激状态的代偿能力降低以及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增高,使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均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生物膜biomembrane 定义: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的一层半透膜。 功能: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隔离;保持细胞或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选择地允许或部允许某些物质通过,主动摄入或排出一些物质 生物转运过程的机理 1、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分子,由浓集部位向各个方向分散,直到全部分子均匀分布在溶液中。 simple diffusion:化学物质由浓度较高部位透过生物膜向浓度较低部位分散的过程。特点:化学物不与膜起反应;不消耗代谢能量;膜两侧浓度差愈大,脂溶性愈高,其简单扩散速度快; 在毒理学上,是大多数化学物透过生物膜的主要转运方式。 简单扩散的条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外来化合物有脂溶性;是非解离状态 2)滤过 filtration: 膜孔滤过指化学物通过细胞膜上的亲水性孔道透过细胞膜的过程。亲水性孔道:由嵌入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结构亲水性氨基酸组成,不同的细胞膜,其孔径大小不一,小肠上皮细胞4Ao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为40 Ao。 动力:渗透压梯度和液体静压。在它们的作用下,大量水及分子直径小于孔道的化学物可经膜孔道,透过生物膜,完成其生物转运过程。 2、特殊转运 1)主动转运:不溶于脂质的亲水性化合物由低浓度处透过生物膜向高浓度处移动并引起消耗能量的过程。 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通过载体;需消耗能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存在竞争性抑制,可饱和;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某些不易溶于脂质的亲水性化合物,透过生物膜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的过程。 其机理:化合物与膜上的蛋白质或酶构成的载体结合(与主动转运相同),只能由高向低转移,它不需消耗代谢能量。 3)膜动转运: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某些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交换过程。 此过程需要耗能。 吞噬(phagocytosis)胞饮(pinocytosis)胞吐(exocytosis) 气溶胶(aerosol)指固体或/和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

毒理学本科期末考试重点1

主观题:名解▲:简答填空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toxicology)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外源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度分析和管理的一门学科。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3R2)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3)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3、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6~7万种。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内在、不变的性质,取决于该物质的化学结构。 ☆毒效应: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可以人为改变)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物(poison,toxic substance):在一定条件下,在较低剂量下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 (即在较低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3、损害作用(aderse effect):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并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 4、▲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5、毒作用的分类:1)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 局部与全身作用3)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4) 过敏性反应5) 特异体质反应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在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其毒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原因:基因多态性 6、☆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毒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物 7、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多种原因: ①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②该器官的血液供应;③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④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⑤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⑥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 ⑦对损伤的修复能力;⑧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等 8、构成高危险人群易感性的生理学基础:①年龄②性别③遗传因素④营养及膳食情况⑤疾病状况⑥其他。

毒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 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 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 毒性:是指物质引起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3. 毒效应:是指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4. 毒物: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5.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有害作用也称为健康效应。 6. 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7. 适应:是生物体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反应,此反应无不可逆的紊乱和不超过正常稳态。 8. 耐受:是早先的暴露导致对该化学物毒作用反应性降低的状态。 9. 抗性:用于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学改变,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 10. 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在实验情况下,动物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暴露剂量又可分为潜在剂量和应用剂量) 潜在剂量: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流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之间的联系。也称为到达剂量。 生物有效剂量:在发生有害作用的细胞或部位的量,是到达剂量的一部分。 暴露特征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和暴露期限及暴露频率。 11. 剂量-反应关系的意义: (1)、确认该效应是该化学物或药物毒性(或药效)反应; (2)、定量剂量-反应的信息可确定所研究群体的平均(中位数)反应和易感性范围,并预计易感人群发生反应的剂量; (3)、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给出了有效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受影响对象比例的变化。 (4)、剂量-反应曲线左侧的形状特殊可能表示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极易感的亚人群。(5)、如果在类似条件下收集的信息,可能定量比较不同化学物对特定的终点反应的平均值和范围; (6)、从剂量-反应数据可得到未观察到效应水平(NOEL)或未观察到有害效应水平(NOAEL),也可得到基准剂量。 12. 效应: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来化学物后所造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例如毫克、单位等。

毒理学研究方法

(课件重点) 毒理学研究方法 1.体内试验(in vivo):也称整体动物试验,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种类型得毒作用。大鼠,小鼠,豚鼠,家兔,狗与猴等、也有鱼类,鸟类,昆虫等 2.体外试验(in vitro):利用游离器官、培养得细胞或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进行毒理学研究、器官(肝、胚胎),细胞,细胞器,分子等 3.人体观察(humantoxicology),事故或志愿者 4.流行病学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 为什么有选择毒性 1.物种与细胞学得差异 (植物生长调节剂) 2.蓄积能力 3、代谢过程与速率4、损伤得修复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 所致机体发生得一切生物学变化都就是暂时得、可逆得,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不造成机体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及寿命得改变、不降低机体维持稳态得能力与对额外应激代偿得能力、不影响机体得功能容量,如进食量、体力劳动负荷能力等涉及到解剖、生理生化与行为方面得指标,也不引起机体对其她环境有害因素得易感性增高。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 所致得机体生物学改变就是持久得、不可逆得,造成机体功能容量得各项指标改变、维持体内得稳态能力下降、对额外应激状态得代偿能力降低以及对其她环境有害因素得易感性增高,使机体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均受到影响,寿命缩短 生物膜biomembrane 定义: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开得一层半透膜。 功能:将细胞或细胞器与周围环境隔离;保持细胞或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得稳定;选择地允许或部允许某些物质通过,主动摄入或排出一些物质 生物转运过程得机理 1、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溶液中得化学物质分子,由浓集部位向各个方向分散,直到全部分子均匀分布在溶液中、 simple diffusion:化学物质由浓度较高部位透过生物膜向浓度较低部位分散得过程。 特点:化学物不与膜起反应;不消耗代谢能量;膜两侧浓度差愈大,脂溶性愈高,其简单扩散速度快; 在毒理学上,就是大多数化学物透过生物膜得主要转运方式。 简单扩散得条件: 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外来化合物有脂溶性;就是非解离状态 2)滤过filtration: 膜孔滤过指化学物通过细胞膜上得亲水性孔道透过细胞膜得过程。亲水性孔道:由嵌入脂质双分子层中得蛋白质结构亲水性氨基酸组成,不同得细胞膜,其孔径大小不一,小肠上皮细胞4Ao ,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为40 Ao、 动力:渗透压梯度与液体静压。在它们得作用下,大量水及分子直径小于孔道得化学物可经膜孔道,透过生物膜,完成其生物转运过程、 2、特殊转运 1)主动转运:不溶于脂质得亲水性化合物由低浓度处透过生物膜向高浓度处移动并引起消耗能量得过程。 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通过载体;需消耗能量;具有一定得选择性,存在竞争性抑制,可饱与;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某些不易溶于脂质得亲水性化合物,透过生物膜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得过程。 其机理:化合物与膜上得蛋白质或酶构成得载体结合(与主动转运相同),只能由高向低转移,它不需消耗代谢能量、 3)膜动转运: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得某些颗粒物或大分子物质交换过程、 此过程需要耗能。 吞噬(phagocytosis)胞饮(pinocytosis)胞吐(exocytosis) 气溶胶(aerosol)指固体或/与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得分散体系,其中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