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

L=1 m 6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1=FL,2.5N?L1=3N×1 6 m

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1=0.2m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η/%

s

/cm

1 1.0 0.5 10 30

2

2.0

0.9

5

15

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 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 ,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10cm

s n h =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11111N 0.1m 100%100%100%66.7%0.5N 0.3m

W G h W F s η?=?=?=?≈?有1有1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3.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 可绕O 点旋转,A 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 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 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1)为测出浮子上底面的面积,现有刻度尺、量筒和水,请完成实验: ①将浮子倒置后,用刻度尺测出浮子内的深度h ; ②将浮子装满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S 上=_________(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若浮子上升的过程中内部被封闭的空气不泄露,用上述方法测得的浮子上底面的面积为10cm 2,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 ,浮子、直杆、细杆AB 、塞子的重力及所受浮力均不计,忽略所有摩擦,当进水孔停?进水时,浮子内的?体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的1.2倍,OA =6cm ,OB =4cm ,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

(3)科学研究表明,?定质量的?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进水孔的水压过大时,塞子被冲开,水箱内的水位超过?定?度,会使水溢出,若通过移动调节螺母的方法保证?桶正常使用,应如何移动调节螺母:__________。 【答案】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V V

h

30 适当向下移动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浮子装满水,利用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V 。 [2]根据体积计算公式,可知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为

V S h

=

(2)[3]已知浮子内的气体压强为

01.2p p =

则浮子内外气体压强差为

000.2p p p p ?=-=

浮子上底面所受内外气体压力差方向向上,为

00.2F pS p S ?=?=

浮子对直杆A 端向上的作用力为

A F F =?

以细杆为研究对象,处于水平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A B F OA F OB ?=?

则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

54200.06m

0.20.210Pa 1010m 30N 0.04m

B A OA OA F F p S OB OB -=?

=?=????= (3)[4]当进水孔的水压过大时,应适当向下移动螺母,减小浮子内部气体的体积,使浮子内部的压强变大,则A 端受到的向上的拉力就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塞子对水的压力就变大,则塞子就不容易冲开。

4.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

(1)将木杆的中点O 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

(2)将左端A 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 的中点C ,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 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 ;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 ; (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 ,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 3(已知ρ水=1.0×103kg/m 3);

(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杠杆自重 4.2 3 2.8×103 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详解】

(1)[1]将木杆的中点O 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杠

杆自重对杆平衡的影响。

(2)[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为4.2N。

(3)[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C是OA的中点,可得

12

21

1

2

F L

F L

==

解得

G=F1=2F2= 2×4.2N=8.4N

而石头的质量

8.4N

=0.84kg

10N/kg

G

m

g

==

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杠杆水平,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再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此时石头对C点的拉力为5.4N,则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

F浮=G﹣F=8.4N﹣5.4N=3N

[4]又F浮=ρ液gV排,所以

43

33

3N

==310m

1.010kg/m10N/kg

F

V V

g

ρ

-

==?

??

石排

所以石块的密度

33

43

0.84kg

= 2.810kg/m

310m

m

V

ρ

-

==?

?

(4)[5]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杠杆未保持水平,虽然力的作用线不在杠杆上,但是两个力的力的作用线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点睛】

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5.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红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同时方便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如图乙所示的钩码,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增加钩码且不改变钩码悬挂点位置的前提下为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只

需将____________即可;

(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他们取下右侧钩码,小明和小红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红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__________(“小明”或“小红”)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拓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小明又利用杠杆测量了石块的密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石块悬挂在杠杆左侧,通过调节细线长度使石块缓慢浸没在下方裝满水的溢水杯中(未触底),同时用质量忽略不计的薄塑料桶接住溢出的水;

②将薄塑料桶悬挂在杠杆右侧,调节塑料桶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如图所示;

③测量出AB 两悬挂点距支点O 的距离分别为10m 和15cm ,则石块密度为___________kg/m 3。

【答案】平衡 测量力臂 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 小明 排除测力计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静止时,无论杆身是否水平,都为杠杆的平衡状态。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力臂和杆身重合,可以方便测量力臂的大小。

(2)[3]在乙图中,杠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的重力可分别视为动力和阻力,两侧钩码的悬挂点可分别视为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知,只需将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即可满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4][5]对比丙、丁两图可知,小明的实验方案更加理想;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受到重力,小明的方案可以排除测力计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①[6]设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为G 水,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

F G =浮水

水中的石块为平衡状态,故其对绳的拉力

F G F G G =-=-石石浮水

根据杠杆和平衡条件可得

F OA

G OB ?=?水

153

102

G G OB cm G OA cm -===石水水 由上式整理可得

3

2

V g V g V g ρρρ-=石石水水水水

由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和石块自身体积相等,所以上式可简化为

3

2

ρρρ-=石水水 所以石块的密度

33335

5 1.010kg/m 2.510kg/m 22

ρρ==??=?石水

6.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 )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 的物体G 挂在A 点,两只钩码挂在B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将物体G 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将物体G 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 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

(2)、

(4)、(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

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33

1.010kg/m ρ=?水,g =10N/kg )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 物-F 浮)?4L =1N ?4L ,(2N-F 浮)?4L =1N ?4L

所以

F 浮=1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

4333

1N

10m 1.010kg/m 10N/kg

F V V g ρ-==

==??浮物排水 [5]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N-F 浮')?4L =1N ?3.5L

所以

F 浮'=1.125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

33

43

1.125N 1.12510kg/m 10N/kg 10m F gV ρ-=

==??浮盐水物'

7.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 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

(2) 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 ,在右端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____________N (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

(3) 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的虚线位置时,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 ,应将钩码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4) 小华想到若铁架台不是在水平桌面上,而是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是否影响实验呢?经小组分析不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 (填“影响”或“不影响”)实验过程。

【答案】右水平 3 右不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才能读出力臂。

(2)[3]设杠杆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2N?3l=F?2l

所以此时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N

(3)[4]若使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虚线处,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的力臂变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钩码的重力不变,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想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须向右适当移动钩码。

(4)[5]铁架台放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不会影响实验过程。即使铁架台不是水平放置,但依然可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8.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甲图所示位置,则此时杠杆是否平衡?____(选填“是”、“否”),杠杆的重心是否在支点上?________(选填“是”、“否”),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左边的螺母应向______移动;

(2)如乙图,杠杆调节平衡后,小华在B点悬挂了3个钩码,若要使杠杆再次平衡,D点应该挂_____个钩码。如果此时两边再各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将向_______边倾斜;

(3)如图丙所示,小华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而成的?________。假如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天平的测量值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是否右 4 左等臂杠杆大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静止在如甲图所示位置保持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此时杠杆是平衡的。

[2]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而是在支点的左端的某一点。

[3]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杠杆重新平衡。

(2)[4]如图乙所示,假设一个钩码重为G ,杠杆上一格为L ,在B 点悬挂了3个钩码,则杠杆左端为

3412G L GL ?=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1243GL

G L

=? 即需要在D 点挂

4个钩码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 [5]如果此时两边再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为

4416G L GL ?=

右端为

5315G L GL ?=

左端大于右端,即杠杆向左边倾斜。

(3)[6]如图丙所示,在A 、C 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即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则A 、C 两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力臂,由图可知两力臂相等,杠杆为等臂杠杆,所以此天平是利用了等臂杠杆制作而成。

[7]支点O 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杠杆不再是等臂杠杆,变成了费力杠杆,则C 点的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C 点需要更大的力,即会导致天平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9.小彬和小萌同学在学完浮力和杠杆的知识后,初步设计了两种方案,去分别测量待测液体(食用油、酱油)的密度: 小彬的方案

小萌的方案

实验过程: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为G , 然后把铁块先后浸没在水、食用油中静止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

实验过程:如图A O B 为轻质杠杆(质量不计),小桶悬挂于A 处位置不变,支点O 位置不变。首先在小桶中倒人一定体积的水,调节石块的位置于B , 处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然后将水全部倒出将小桶擦干后再将等体积的酱油倒入小桶中,调节石块的位置于B 处,杠杆再次在水平方向平衡,若OB 1、OB 2的长度分别为L 1、L 2(B 1、B 2图中未画出)

(1)若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在小彬的方案中F 1______F 2(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小萌通过对比数据发现L 1小于L 2,可初步推断出酱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

(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结合两种方案中现有的测量数据,能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是__________的方案(选填“小彬”或“小萌”),其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

【答案】小于 大 小彬

21()

()

G F G F ρ--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大,产生的浮力大,故完全浸没时在水中的浮力大于在食用油中的浮力;测力计的示数为铁块重力与浮力之差,故在水中的示数F 1小于在食用油中的示数F 2。 (2)[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OA 1G G L G L +=石桶

()OA 2G

G L G L +=石桶

又L 1小于L 2,故可得

()()OA OA G

G L G G L +>+桶

桶水酱

G G >水酱

V g V g ρρ>水水酱酱

又水的体积和酱油的体积相同,故

ρρ>水酱

(3)[3][4]由(2)可知小萌的方案可以比较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却不能求得具体值,小彬的方案可以求得待测液体密度大小;在小彬的方案中,铁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为

1-F G F =浮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1

-==F G F V V g g

ρρ=

浮铁排水水 铁块浸没在待测液体受到的浮力为

2-F G F '=浮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22

11--===--F G F G F G F V g G F g g

ρρρ'浮水排水

10.(1)如图是某街道路灯悬挂的情景。画出斜拉钢丝对横杆拉力F 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L (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先后做了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一:将重为G 的物块A 放在一水平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0 。

实验二:再将上述木板一端垫起,构成一个长为s 、高为h 的斜面;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物块A ,使它在斜面上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 。请你结合实验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如下问题。(阅读图丙)

①画出物块A 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 N 的示意图____________。 ②物块A 与薄木板之间摩擦力的比例常数μ=_________。(用实验中的数据表示)

【答案】

F G

μ=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拉力的作用点在横杆上,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出F ,即为F 的示意图;从支点O 向F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并标出L ,即为拉力F 的力臂。如图所示:

(2)[2]物块A 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F N 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竖直向下,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压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即为其压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3]重为G 的物块A 在一水平薄木板上在拉力为F 0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

f=F 0

受到的支持力

F N =G

根据题意可知

0N f F F G μμ===

所以物块A 与薄木板之间摩擦力的比例常数

F G

μ=

11.小华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测力计、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1)由______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初步看出: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越大,所用动力越小;

(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情况与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的关系可知: (a)当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__________时,杠杆不能平衡;

(b)当________________时,杠杆__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平衡。 【答案】ab 相同 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 可能 【解析】

【详解】

(1)[1] 观察a、b两图中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2)(a)[2] 观察(c)图中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是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同。

(b)[3][4] 由(a)(b)(d)得,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杠杆可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1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所提供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放在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杠杆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B点处挂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若在A、B两点处各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

(3)在实验(2)中,若用弹簧测力计拉B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拉杠杆最省力;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杠杆始终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______(选填“增大“、”等于“或”减小“)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

【答案】右 6 左竖直向下增大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第二空.设杠杆一格的长度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 2,图甲中,4G×3l=n G×2l,解得n=6,即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B点处挂6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三空.如果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则5G×3l>7G×2l,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第四空.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最大时,拉力最小,当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长,所以应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

第五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

第六空.图丙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转动,即对杠杆平衡产生了影响,导致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1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的杠杆是_____(平衡/不平衡)的.(2)如图甲,杠杆在支架上,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调节杠杆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_____cm.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_____.

①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相同距离;④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相同距离.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如图丙,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若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_____N.

(5)如图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拉力的力臂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

(6)某同学用定滑轮进行如图戊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请说明理由_____.【答案】平衡 0 B 消除杠杆自重影响同时便于测量力臂 2 小于力的方向影响杠杆平衡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不一定要水平平衡);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杠杆重的力臂为0,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就会满足杠杆左端下倾.

①杠杆两侧同时减掉一个钩码,左边:2G×4L,右边:3G×3L,右边下倾.

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4G×4L,右边:5G×3L,左边下倾.

③若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左边:3G×5L,右边:4G×4L,右边下倾.

④若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左边:3G×3L,右边:4G×2L,左边下倾.

符合要求的是②④,故选B;

(4)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的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5N×20cm=F2×15cm,解答F2=2N.

(5)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时,力的力臂在杠杆上,此时力臂最大,当如丙图,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力臂不在杠杆上,动力臂变小.

(6)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或向右)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时,力的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的方向影响杠杆的平衡;

【点睛】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力的大小、力臂的长短都会影响杠杆的平衡;杠杆静止时或杠杆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杠杆重的力臂为0;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且哪端大哪端下倾.

14.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cm

测力计的示数

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cm

125115

245 1.717

365 2.415

(1)①在作图甲中的实验时要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

③计算3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比较,可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_____有关;

(2)小红按图乙组装滑轮组,也进行3

次实验。

①通过实验,小红发现用两个动滑轮可以更省_____(选填“力”或“距离”);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不计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

【答案】竖直向上匀速 17 83.3% 提升物体的重力 力 不相同 按图乙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要克服两个动滑轮做更多的额外功 【解析】 【详解】

(1)①在作图甲中的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大小;甲图中,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n =,故物体上升的高度

5cm h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335cm 15cm s h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17;

②由表中数据,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333333

h 6N 0.05m

=

100%83.3%2.4N 0.15m

W G W F s η?=

=?≈?有总; ③同理计算可知,1266.7%78.4%ηη≈≈;;由表中数据知,提升物体的重力越来越大,机械效率越来越高,故可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2)小红按图乙组装滑轮组,也进行3次实验。

①图乙中,绳子的有效段数为5,故通过实验,小红发现用两个动滑轮可以更省力;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不计绳重及摩擦,故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根据

h 100%=

100%=100%W G G

W Gh G h G G η=

???++有总

动动

,图乙中两个动滑轮重力更大,所

以图乙的机械效率低,即它们的机械效率不相同。

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没挂钩码的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杠杆左边A 处挂了4个1N 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 处挂了6个重0.5N 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根据这次试验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明实验中的不妥之处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把弹簧测力计

逐渐向右倾斜时,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拉力变大的原因_____

。 (4)图乙和图丙中的杠杆都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 乙和F 丙,则F 乙_____F 丙.(选填“>”、“=”或“<”,设杠杆质地均匀,支点恰好在杠杆的重心,不计支点处摩擦)

(5)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丁所示,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 点作为支点,在B 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则①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②若只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点A 移至C 点,O 、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戊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的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__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_____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答案】左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有偶然性 拉力的力臂变短 = η=2

1

Gh Fh 不变 1 力臂 【解析】 【详解】

(1)杠杆的左端高说明左端轻,因此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实验次数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论错误,因此小明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有偶然性; (3)当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把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动力臂会逐渐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 (4)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OA OC

F G 乙=,当杠杆倾斜平衡时,如图所示:

动力臂是OD ,阻力臂是OE ,

OE OD

F G =

丙,因为△OAE ≈△OCD ,所以OA OE

=OC OD ,那么F 乙

=F 丙;

(5)①由题知,在图丁中,测力计在A 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 克服钩码重力做的是有用功W 有=Gh 2,总功是W 总=Fh 1,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W W 有用总=2

1

Gh Fh ;

②将测力计的作用点由点A移至C点,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这时有用功和总功都不变,因此机械效率不变;

(6)如图戊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图1中开关动力臂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较易损坏。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 一. 选择题 1. 如图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 杠杆仍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2. 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 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 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3.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它们的牵引力F 甲∶F 乙 =3∶1,速度 V 甲∶V 乙 =4∶1,车重G 甲 ∶G 乙 =2∶1,则在相等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W 甲 ∶W 乙 为() A. 3∶1 B. 6∶1 C. 12∶1 D. 24∶1 4. 如图是一台常见案秤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案秤和天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平没有游码,而案秤有游码

B. 天平没有砝码盘,而案秤有砝码盘 C. 天平是等臂杠杆,而案秤是不等臂杠杆 D. 天平可以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而案秤不能调节 5. 甲、乙两人分别使用两套滑轮组,将同样重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60%,甲用1min,乙用0.5min,则两人所做的功之比和功率之比分别为() A. 8:3,4:3 B. 3:4,3:8 C. 3:8,3:16 D. 2:3,1:3 6. 如图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 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F 1、F 2 、F 3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 A. F 1=F 2 =F 3 B. F 1 <F 2 <F 3 C. F 1>F 2 >F 3 D. F 2 >F 3 >F 1 8.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 和1 L 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 L=1 m 6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1=FL,2.5N?L1=3N×1 6 m 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 L1=0.2m 2.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可绕O点旋转,A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是探究能量转化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实验展现了热机中能量转化的过程 B.对水加热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的 C.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的内能减小了 D.此实验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2 . 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种,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3 . 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C.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坑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 . 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 B. C . D. 5 . 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比乙的效率高,则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B.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柴油少 C.消耗同样多的柴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多 6 . 如图,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A.B.C.D. 7 .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3-6分内是液态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在3-6分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 D.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8 .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比较液体比热容和燃料热值,已知燃料的质量、烧杯内液体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中 ①通过甲、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 ②通过甲、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 ③通过甲、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④通过乙、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9 . 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汽机是将水加热至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机器转到的,与现在的内燃机相比,蒸汽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造的技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 B.内热机燃料高温、高压、功率大 C.蒸汽机工作是水蒸气带走了大部分能量 D.蒸汽机工作过程不符合能的转化规律 10 .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关于该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体系 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能 分子动力论 一、分子动理论的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但是分子仍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造成的。 五、“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裂痕处绝大部分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能和热量 一、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反映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3、把物体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1、把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2、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切物体都有能。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能增大;温度降低,能减小;温度不变,能不一定。 三、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 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能会减小。 3、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叫做吸收了热量。 5、改变物体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他们在改变物体的能上是等效的。 6、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使用热传递的方式是火柴燃烧的。 7、温度、能、热量的区别: A 能和热量可以“传递”,但温度不能“传递” B 能和温度可以“具有”,但热量不能说“具有” 四、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 2、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染料的热值。 Q=mq 气体Q =Vq 比热容 一、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来表示,单位是J/(Kg·℃) 2、C水=4.2×103 J/(Kg·℃),他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二、由表可知: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3、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三、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热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得多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热多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降低得多 四、发动机冷却液应选用比热容大的、沸点低的、凝固点低的、温度低的液体 五、白天吹海陆风,晚上吹陆海风 六、Q吸=Cm(t-t。)Q吸=Cm△t Q放=Cm(t。-t) Q放=Cm△t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 一、能的两个利用: 1、利用能来加热(能的转移) 2、利用能来做功(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原理:化学能-能-机械能 燃机 一、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二、四冲程汽油机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一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动两周。 三、做功冲程靠燃气完成,其他三个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装化为能;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能减小温度降低。 四、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1、结构不同: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 2、工作过程不同: A 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 ... . ...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 2、如图11所示的均匀杠杆,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使用前应先调 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杠杆的 P刻线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A刻线处 挂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3、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 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 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 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 动力为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 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选填“A”、“B”或“C”)点,这种情况下,手推 车可以视为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4、建筑工地上常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搬运建筑材料,使用的滑轮组由a、b、c、d、e 五个滑轮组成,如果滑车和建材共重1500 N,每个滑轮重50 N,不计绳重及摩擦,以0.5m/s匀速提起滑车所用的拉力F的功率P= W。 5、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 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10N∕kg) 6、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这两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使用甲 滑轮组所做的总功使用乙滑轮组所做的总功;甲滑 轮组的效率乙滑轮组的效率(都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若使用甲滑轮组时所用的拉力为315N,则使用乙 滑轮组时所用的拉力为N. 7、如图2所示中,汽车的方向盘和安装在井口打水用的辘轳都是轮轴.如果要使 方向盘的操作更省力,应该把方向盘做大一些还是小一 些? ;如果要使通过辘轳打水更省力一些,应该把辘轳缠 绕绳子的轴做粗一些还是细一些?。 8、一辆小汽车陷进了泥潭,司机按如图5所示 的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均可能将小汽车从 泥潭中拉出。你认为甲方式中滑轮的的作用 是;设两种方式将汽车拉出 的最小力的大小分别是F1、F2;则F1 F2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 (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 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 (2)将左端A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的中点C,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 (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杠杆自重 4.2 3 2.8×103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详解】 (1)[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杆平衡的影响。 (2)[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为4.2N。 (3)[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C是OA的中点,可得 12 21 1 2 F L F L == 解得 G=F1=2F2= 2×4.2N=8.4N 而石头的质量 8.4N =0.84kg 10N/kg G m g == 石 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杠杆水平,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再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此时石头对C点的拉力为5.4N,则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N。(g取10N/kg) 【答案】左 2 C 1.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 0.1kg10N/kg1N G mg ==?= 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1N331N2 n L L ??=?? 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3)[3][4]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A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B B C C F L F L =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1N3 1.5N 4 B B C C F L L F L L ?? === 2.小明想测量常见的两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他先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扩散: (1)定义: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考点二:内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考点三:热值 1.定义: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或J/m3 3.公式:q=Q/m 或q=Q/v 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 或Q=qv 说明: 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107J/kg 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 1.定义: 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 2.单位:J/(kg. ℃) 3.物理意义: 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 如:水的比热容: 4.2×103J/(kg. ℃)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 Q吸=cm(t—t0)Q放=cm(t0—t)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题测试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题测试 为了帮助大家在考前对知识点有更深的掌握,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3.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 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4.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

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 ) 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 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 C.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 二、填空题 5.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______J的能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十一章综合测试 1.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杠杆在使用前左右低,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也是为了方便对________的测量;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A点后,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B处的细线上(如图中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________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保持杠杆在如图中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3)小明和小华只做一次实验就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 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杆秤作了科学的说明。某物理小组探究如图所示的一杆秤,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杆秤上标有刻度,提纽在B 点,秤钩在A 点,O 点为刻度的起点(为零刻度点,在B 点左侧)。用刻度尺量出1OA l =,2OB l =。 (1)秤钩不挂重物时,秤砣挂在O 点时杆秤平衡,则重心C 应在B 点的________侧(选填“左”、“右”或“不确定”)。设该杆秤秤砣的质量为m ,则杆秤自身重力(不含秤砣)和它的力臂的乘积是________。 (2)物理小组利用空瓶(空瓶质量比秤砣质量小一些)、细线和原有秤砣测出原秤砣的质量。方法是:用细线系在空瓶上并置于________点,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杆秤恰能平衡,相当于新做了一个秤砣,再把它挂在秤钩上,移动原秤砣位置至杆秤平衡,秤杆上的读数即为原秤砣质量。 (3)物理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如果杠杆受两个阻力,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 l F l F l ''=+阻阻阻 阻动动,如图所示”。则上一问中实际上只要有刻度尺利用科学推理也可测得秤砣质量,方法是:设想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原秤砣甲、乙,将甲置于A 点,乙置于B 点右侧某点,杆秤恰好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量出长度1l 、 2l 后,只须从B 点起向右量出长度________,该位置杆秤上的读数即为秤砣的质量m 。 4.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当动力臂或阻力臂发生变化时,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就要随之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为一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热值高的燃料,因为热值高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公交车通过燃烧柴油提供动力,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人在车上会闻到柴油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夏天阳光照射时,公交车铁皮外壳温度较高是因为铁的比热容较大 2 . 我国研究的50吨级液氢液氧运载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将为我国今后发展卫星技术、高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发挥重大作用.该发动机的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 A.较高的燃点B.较大的比热容C.较高的沸点D.较大的热值 3 .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A.B.

C.D.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也一定相等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5 . 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使用这种煤之后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为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煤的() A.比热容B.质量C.温度D.热值 6 . 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有进气门,而柴油机没有 B.汽油机有火花塞,而柴油机在同一位置则是喷油嘴 C.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而柴油机则只需二个冲程 D.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 . 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B.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而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C.汽油机效率比柴油机效率低,是因为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小 D.汽油机是点燃式,而柴油机是压燃式 8 . 料幻大片《流浪地球》中地球为摆脱木星,主人公点燃了木星上的可燃气体,从而将地球推离木星,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分子 直径:10-10米=1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 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第二节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 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 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 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现象的实 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由于热传递 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 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10.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 多少热量”。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和Q=vq。 第三节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4.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公式:Q=cmΔt,式中的Q是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Δt是温度的变化量,取正值,单位是℃。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试卷

A B C D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理发剪 C .羊角锤 D .钓鱼竿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 平衡的是( ) A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 .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 .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3.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小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600N 的物体。如果不计摩擦力、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则小虎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应为( ) A .600N B .400N C .300N D .200N 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 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 的物体.不 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 的可能值是( ) A .20N B .25N C .30N D .35N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8.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F

驻马店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驻马店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同学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散步时,看到校工师父在用剪刀修剪树枝,发现他在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需要把树枝夹在剪刀离轴很近的地方,手放在剪刀离轴最远的末端就会很轻松的剪断粗树枝了,看到这里,同学们就讨论起来了:为什么这样使用,就会很容易剪断树枝呢?于是大家对杠杆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1F,发现1122 F L F L ≠,其原因是:______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 (3)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F,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2h,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2h,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1F,此次拉力做的功将_____第一次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平衡右力臂大小F1的力臂测量错误2 11 2mgh F h×100% 大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静止,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3]图甲中,杠杆右高左低,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重心在支点上,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 B. 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2、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 因是() 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3、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说明分子间() A.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不停滴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5、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7、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8、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9.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 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1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 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13. 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比热是乙球比热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 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2 B、 1:1 C. 2:1 D、1:4 14.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经的情况是( )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15.一杯水,温度由30oC加热到50oC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oC加热到70oC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 Q的大小关系为( ) A、Q1>Q2 B、Q1=Q2 C、Q1<Q1 D、无法判断 16.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500R/min,那么1min里,该汽油机的冲程数和燃气做功次数分别是() A、3000个,6000次 B、6000个,3000个 C、3000个,750次 D、750个,3000次 17.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18、如图2-2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A、η= E 4 3 2 1 E E E E+ + + ×100% B、η= E 3 2 1 E E E+ + ×100% C、η= E 2 E ×100% D、η= E 1 E ×100% 19、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2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程 21.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22、有关四冲程内燃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作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工作开始时要靠外力启动 C.工作中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每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只做功一次 23、甲、乙两汽车,甲的汽油机效率比乙的汽油机效率高,这表明() 图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