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2018-2022年畜禽屠宰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明细表

(完整word版)2018-2022年畜禽屠宰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明细表

(完整word版)2018-2022年畜禽屠宰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明细表
(完整word版)2018-2022年畜禽屠宰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明细表

标准化资料(全部标准明细表)

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标准明细表(标准化资料) 技术标准 技术基础标准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 1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 GB/T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 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3 GB/T15496-1995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4 GB/T13017-199 5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5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6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7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8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9 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l0 Q/KDJJ01.01-2006 标准体系文件编制基本规定 ll Q/KDJJ01.02-2006 标准体系基本规定 产品标准 l Q / KDJ 001-2006 调味乳饮料 2 GB 5408.1-1999 巴氏杀菌乳 3 GB 5408.2-1999 灭菌乳 4 GB 2746-1999 酸牛乳 5 SB/ T10250-1995 方便面 6 GB/ T13213-1991 火腿猪肉罐头 7 GB/T 13214-1991 咸牛肉罐头 8 SB/T 10289 -1997 速冻面米食品 9 GB 16321-2003 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 10 GB 11673-2003 含乳饮料卫生标准 11 GB 19295-2003 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 l2 GB 17400-2003 方便面卫生标准 l3 GB 13100-1991 肉类罐头食品卫生标准 采购标准 l Q / KDJ J02.01-2006 采购验收标准 2 GB 8884-1998 食用马铃薯淀粉 3 GB 8885-1988 食用玉米淀粉 4 GB/T 15680-199 5 食用棕搁油 5 GB/T 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6 SB/T 10277-199 7 鲜鸡蛋 7 GB 5461-2000 食用盐 8 GB/T 8967-2000 谷氨酸钠(99 %味精) 9 GB 2748-2003 鲜蛋卫生标准 l0 GB 2721-2003 食用盐卫生标准 1l GB 2720-2003 味精卫生标准 l2 GB 19301-2003 鲜乳卫生标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解 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使用标 准成本控制和调节实际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从管理的角度 来看,增强成本控制要比单纯实行成本计算更为重要。标准成本系统 至今仍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而且它的形成与发展也标志着从 原始意义上的成本计算向成本管理方向更迈进了一步。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正常经营条件下理应 发生的成本。因而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 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实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 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以此为线索实行分析研究。企业能够进一 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其基本内容是:依据材料、人工、费用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制订各 生产阶段的标准成本,并用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它是 各车间实现“等价补偿”的价格尺度;在企业外部,它是制订产品销 售价格的最低界线。 标准成本是由会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劳动工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及具体生产经营部门等相关责任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 具体条件实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应 吸收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在制订标准成本时。 一些成本项铟需要确定其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 标准。即:成本标准=用量标准X价格标准,用量标准包括单位产品直 接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等标准用量。在制订时,主要 由生产技术部门主持制订。并吸收执行标准的部门和职工参加。价格

企业标准体系表

ICS A-00 备案号: Q/NTY 企业标准体系表 宁波天一有限公司 发布

企业标准体系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的企业标准体系表,以及技术标准明细表,管理标准明细表和工作标准明细表。本标准还将指导公司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目录收于附录中。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建立、健全、完善切要标准体系,为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了解企业标准化的整体蓝图提供了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2 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3 职责 3.1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由办公室负责统筹编制。 3.2 公司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技术标准明细表由技术部、生产部负责编制。 3.3 公司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管理标准明细表由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负责编制,办公室负责统筹汇总。 3.4 公司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工作标准明细表由办公室负责统筹编制。 3.5 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对企业标准体系表负总责。 4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4.1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是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和表,包括:提携结构形式图和标准明细表。4.2 体系结构形式图包括: 4.2.1 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见图1)。 4.2.2 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2)。 4.2.3 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3)。 4.2.4 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4)。 4.3 公司企业标准明细表包括: 4.3.1 公司技术标准明细表(见附录A)。 4.3.2 公司管理标准明细表(见附录B)。 4.3.3 公司工作标准明细表(见附录C)。 5 公司企业组织机构图 公司企业组织机构图参见图5。 6 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成本目标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成本目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成本目标 6.3.2成本目标 标准条文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成本目标。 组织文件化的成本目标应包括计划期内的: a)成本战略目标; b)成本管理目标; c)总成本水平目标; d)单位产品或项目成本水平目标; e)成本动量目标; f)成本水平改进的目标。 成本目标应是量化的和可测量的,并与成本战略方针保持一致。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应得到评审、批准和更新(见4.3.3)。 目的和意图 成本目标是成本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落实和展开,也是评价成本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判定指标。本要素条款给出了制定成本目标的要求。 理解要点 ●成本目标(CCA2101:2005标准第2.6.7条)是组织在成本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在成本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努力达到的某一水平的成本指标。组织总成本的目标若按目标利润的口径进行制定(倒推法),就被称之为“目标成本”。即:目标成本= 目标收入–目标利润。 ●最高管理者对成本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负有责任,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文件化的成本目标。成本目标应由最高管理者领导成本管理人员制定,并吸收执行这些目标的人员参与,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成本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先进”、“合理”的原则,确保成本目标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位,使全体人员都知道如何为实现成本目标做出贡献。同时组织应增强成本目标的可考核性,并通过各职能和层次成本目标的实现来保证组织总体成本目标的实现。 ●相关职能是指与组织总体成本目标的实现有关的职能部门,如成本主管部门、生产主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等职能部门;相关层次是指与组织总体成本目标的实现有关的不同层次,如公司、工厂、车间、班组等层次。哪些职能需要建立成本目标?是由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决定的;而成本目标又要分解到要哪一层次?组织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各职能和各层次目标间的关系应符合逻辑,不相互矛盾。 ●组织在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的成本目标应形成文件并予以保持。 ●组织制定成本目标时应考虑到: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种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目标本身是否满足了法律法规、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二是追求成本目标实现的途径和过程能否满足这些要求?组织在制定成本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两个问题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成本目标本身不得诱导或迫使组织为了实现成本目标而违反法律法规、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 ——浪费或损失的风险。 ——可选择的管理和技术方案。这种考虑是为了确保成本目标的可行性。成本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除组织全体人员的努力外,还受组织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如果组织可选择的管理和技术方案不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那么成本目标将失去可行性。所以,在制定成本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所有标准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 的有机整体,它是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的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也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它展示了企业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是编制标准、制定修订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和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需要,我公司组织整理汇编企业标准体系表并予以发布,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体系表编制依据 《XX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依据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 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体系标准的编制过程 本标准体系表于2011年首次发布,2011年,为了创建一流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按照GB/T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 要求》、GB/T15498-1995《企业2005年,为了创建AA级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组织对公司标准体系表进行制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结合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在标准化委员会的领

导下,研究当前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了《启东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3.编制本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3.1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 3.2符合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 3.3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3.4包容公司现有的和应有的全部标准,所有标准力求分类明确,定位准确,以有利科学地、规范地进行企业标准化建设。 3.5贯彻公司提出的“统一、协调、精简、优选”的标准化工作方针,进一步简化、优化标准体系,保证体系的合适性和有效性。 3.6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须执行的标准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3.7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的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 4.本标准体系表的结构 按照江苏省提出的“公司运营规范体系”的概念,我公司把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成本战略实现规划标准解释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成本战略实现规划标准解释 CCA2102: 2008 "Cost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Explanation of Cost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Standard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成本战略实现规划 标准条文 组织应在成本战略实施前对成本战略的实现过程进行规划,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以确保成本战略的实现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成本战略实现规划应明确: a)战略实现周期; b)与战略实现相关的组织机构、团队要求和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c)确保战略实现和战略实现过程有效实施所需的机制、

资源、途径和方法; d)战略部署、阶段性目标、计划和时间表以及一致性的行动要求; e)如何评价战略实现的方式和方法; f)记录要求。 目的和意图 本要素条款规定了对成本战略实现的要求。制定出一个好的成本战略不是最终目的,提出本条款是为了促使组织更明确和更有效地实现所制定成本战略。 理解要点 ●组织在成本战略制定后和实施前应对如何实现成本战略和成本战略的实现过程进行规划,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以确保成本战略的实现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成本战略的实现过程的受控状态通常可包括: ――成本战略实现规划文件应发放到位,确保与实现战略相关人员获得规划文件; ――跟踪和检查成本战略实现规划的执行情况; ――评价和确认成本战略实现规划的执行效果(与9.4

成本管理体系简介

某某地产成本管理体系简介 1. 引言 某某地产和某某公司的管理水平高在房地产行业是比较出名的,偶然机会,得到了整套某某地产 的《某某地产项目发展成本管理制度》(2006年版),初看下,某某地产这套成本管理制度并没有复杂或很 超前的管理手段,似乎就是将教科书中的成本管理方法落实到了具体管理制度和实施中。再仔细分析,这套制度确实系统性很强,有其很多先进的方面。下面是我对这套某某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分析,希望能对集团的成本管理体系改善有所帮助。 2. 某某地产成本管理文件体系分析 某某地产成本管理文件由一系列文件组成,最高一级是《某某地产项目发展成本管理制度》,下面还有一系列文件,包括管理办法,管理指引、工作程序、单项通知和用表等,将这些文件进行分类后,见 3. 某某地产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分析 (1)成本管理总思路清晰而且系统, 某某的成本管理总思路:以统一成本科目为前提,以全过程成本管理为主线,以建安成本动态监 控为重点,以建立成本经验数据库为支撑,以统一合约安排模式及ERP项目管理为手段,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2)建立了公司统一的、和财务紧密结合的成本分解体系,相当于统一了成本管理的“度量衡”。某某首先 建立了一个和财务科目相结合的成本分解体系-《某某地产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科目》, 成本计划、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都以这个成本分解体系为基础,即统一了各层次成本的口径和构成,相当于统一了成本管理的“度量衡”,不会出现各个部门对于成本理解不同而造成的偏差,而影响成本管理的执行力。 (3)成本组织管理架构合理,各部门对于成本管理的职责清晰,并由发展管理部代表公司进行成本总控。 在总部成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公司发展管理委员会确定,由总部主管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地区公司财务负责人组成,负责统领地产业务线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并向公司发展管理委员会负责。 总部发展管理部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工作小组成员之间及工作小组与地区 公司之间的联络等工作。负责下达、审批目标成本,并进行成本监控。 集团总部的投资管理部、规划设计中心、营销策划中心、财务资金部和发展管理部,以及各地区公司对于项目成本各部分(基于成本分解体系)的管理职责清晰。 (4)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各阶段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清晰。 实施全过程目标成本管理,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分别建立成本控制目标,实行全过程目标成本管理。并对实施过程的关键节点进行控制,除以上节点外,还有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开工或主包合同签订、主体结构封顶两个节点,到达每个节点时必须进行成本预测或核算,超过成本目标必须上报批准。 对于各个阶段成本管理,均配有相应的表格要求填写上报,下面对于表格专门还有分析。 (5)统一全公司的成本管理方法。 总部对地区公司的合约安排模式做出统一规定,包括合约策划、工程分判模式、报价及定标、甲供材管理、进度款支付等,地区公司应严格执行。 (6)对成本管理每个环节配有相应工作指引和模板。 对成本管理每个环节配有相应工作指引和模板,内容细致全面,如上述的《某某地产统一合约安排管理办法》中,对项目合同结构策划内容、报价方式、定标原则、工程量计量管理、造价构成、甲供料确定原则及损耗率确定、工程款支付方式等均有详细的说明或规定。 女口上述的《合约管理工作程序》中,对合同签订后的合同交底、付款、预算、报价、变更、结算管理等工作,均有详细的说明或规定。 (7)配套用表齐全、清晰和细致,形成体系,对成本管理每个环节均有标准用表或示例模板。各项制度的配 套用表具体如下:

成本管理体系

优管 成本管理体系 管理的主要目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第一章、概念篇 第一节、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或财力),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 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 二.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 三.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是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甚至从 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第二节、浴场企业成本管理的定义 浴场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审计、成本管理专题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以使其得到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过程。 第三节、浴场企业建立和实施成本管理体系的目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要素 一.目的 浴场企业通过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加以保持,旨在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意义 浴场企业建立和实施成本管理体系能够更科学、有效地实施成本管理,控制浪费,使企业 持续保持满意的成本水平;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不断发展;同时,培养了员工的节约意识,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要素 (一)浪费源和提高成本的因素是否得到识别和确定? (二)如何消除或减少这些浪费源和提高成本的因素? (三)是否已经消除了这些浪费源和提高成本的因素? (四)已降低的成本水平是否得到持续的控制和保持? 第二章、实践篇 第一节、成本管理流程图 ↑↓

CCA2101 2008《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

CCA2101:2008《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 中国成本协会 CCA2101:2008《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 前言 CCA2101:2008《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由CCA成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各会员组织或个人若对本标准感兴趣,均可申请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CCA共同研究和探讨本标准。本标准是CCA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和定义,理解的程度是不断认识和总结的结果。因此,这些术语的定义由于再认识可能处于被修订的状态。 本标准对CCA2101:2005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 CCA2101:2005标准。 本标准某些定义下面所加的“注”是对该定义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使用本标准的各方若发现本标准不覆盖CCA2102:2008标准出现的术语时,可与CCA 保持联系。 本标准是CCA2100族标准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1和附录2是提示的附录。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需要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规定了成本管理体系术语。 1.2 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理和成本竞争能力的组织; b)通过实施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信任的组织; c)就成本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 d)评价组织的成本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内部或外部审核人员; e)对组织成本管理体系提出建议或提供培训和咨询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f)注册成本工程师和成本经理们。 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所定义的术语,如果出现在其他的定义或注释中,将使用黑体字表示,并在其后括号中注明原词条号。这种以黑体字表示的术语,可以用其完整的定义所替代。例如:成本——为过程(2.5.1)增值或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2.1.2)代价。 其中:“过程”和“资源”,可以完全被其定义所替代。即: 成本——为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系统增值或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质代价。 2.1 有关成本的术语 2.1.1 成本 为过程(2.5.1)增值或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2.1.2)代价。 注1:“应付出的资源代价”是指应该付出、但还未付出、而且迟早要付出的资源(2.1.2)代价。 注2:“资源代价”是一个总合的概念。 注3:“资源”一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2.1.2)。 注4:术语“成本”可使用形容词,如用高、低或多、少来修饰。 注5:这里所说的“成本”是广义的成本,不是狭义的成本。 2.1.2 资源 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质。 2.1.3 消耗 因使用或浪费(2.2.2)而逐渐减少。 2.1.4 成本水平 成本(2.1.1)量所达到的程度。 注:“成本水平”一般包括:总成本水平和单位产品成本水平。 2.1.5 单位产品成本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解释-范围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解释:范围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解释:范围 1.1总则 标准条文 成本管理体系是成本管理方面的系统。本标准为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规定了成本管理体系要求,以明确成本管理的观念、思路、范围、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体系运行机制,其目的就是: a)为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和途径,以减少管理者们不必要的摸索和探讨过程,降低管理成本的成本; b)规范成本管理过程和行为,使组织的成本管理在不违背成本管理原则的情况下有序地展开,消除成本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c)使组织的成本发生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利用以及成本水平满足要求并追求卓越; d)通过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升组织的成本管理和成本竞争能力,保证组织成本战略和成本目标的实现。 目的和意图 明确了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使用对象和目的。 理解要点 ●CCA2102:2008标准的使用对象是需要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 ●成本管理体系(CCA2101:2008标准第2.6.5条)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是组织在成本管理方面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成本具有系统性,由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证构成的成本管理是个系统问题,系统问题就要系统的解决,CCA2102:2008标准给出了成本管理的系统解决之道,规定了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明确了成本管理体系的观念、思路、范围、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体系运行的机制。 ●CCA2102:2008标准规定的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是成本管理体系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总结和体现。依据这个标准进行成本管理可以减少管理者们不必要的摸索和探讨过程,降低管理成本的成本。 ●需要实施成本管理的组织可以依据CCA2102: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过程和行为,使组织的成本管理在不违背成本管理原则的情况下有序的展开,消除成本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结果是由控制过程得来的,好的结果需要有好的过程来保证,没有过程的结果不存在。组织在成本水平方面的预期结果的实现需要有效地控制成本发生的过程来保证。CCA2102:2008标准明确了成本发生过程的受控条件和要求,组织满足了这些要求就能够使成本发生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实现成本发生过程的有效控制,以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利用,以及成本水平满足要求并不断追求卓越。 ●CCA2102:2008标准明确了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要求,组织满足了这些要求就可以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和成本保证能力,并最终实现成本目标,形成成本战略和低成本模式,旨在提高组织的成本竞争力。 ●成本管理原则见《成本管理原则》指南。

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

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1.标准统计表

2、标准体系指导性文件(标准化法规、相关政策性文件) 收集相关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性文件项,具体名称见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一览表(附件1)。 3、通用基础标准 通用基础标准共有项,其中法律法规项,国家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4、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标准共有项,其中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5、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6、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7、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8、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明细表 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9、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41

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10、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明细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11、农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标准体系明细表 农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标准共有项,收集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制定标准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12、其他 其他类标准共有62项,收集了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29项,制定标准13项。具体详细名单见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明细表(附件2)。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和应达到的目标 本公司为了实现“规范服务树一流企业;关注顾客抓市场契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有配套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适时开展综合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活动,建立良好的标准化行为,为其它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建立基础和提供平台,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组织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表》。 本标准体系表参考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结合企业现状及发展愿景编制。 体系表基本框架按照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编制,目的是使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错必纠、有洞必补、有责必问,获得最佳工作秩序。 2 国内外标准概况 2.1纳入标准体系的国内标准有:GB、GB/T、HG/T等,标准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江苏省标准信息服务网、南通名牌网等网站确认。

2.2相关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从上述途径及标准文本中获得。 3体系表简介 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汇总表及编制说明四部分构成。 3.1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在Q/JS G1802-2011 《企业标准体系表》中明确规定。 3.1.1结构图包括: a)企业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 b)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C)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d)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图。 3.1.2结构图属性及内在联系 本公司采用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为层次结构。企业标准体系分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三个分体系,整个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通过工作标准的实施去促进监督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图1中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分体系间的连线表示二者之间的交互制约作用。

《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化体系文件)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及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基本工作内容、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标准化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3016-2009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3 职责 3.1 标准化领导小组职责 3.1.1 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3.1.2 确定与本公司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 3.1.3 确定公司标准化机构、人员和职责。 3.1.4 审批公司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3.1.5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3.1.6 对推动本公司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贯彻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按规定进行处分。 3.2 标准化办公室职责 3.2.1 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中与本公司相关的要求。 3.2.2 组织制定并落实公司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公司标准化规划、计划。 3.2.3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3.2.4 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3.2.5 组织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公司的企业标准。 3.2.6 参与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3.2.7 组织对本公司实施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组织企业标准的复审。 3.2.8 组织制定标准化管理手册。 3.2.9 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对本公司有关部门的标准化工作进行 指导。 3.2.10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文件,建立标准资料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 3.2.11 承担上级委托的有关标准化的其他任务。参加各类标准化活动。 3.2.11 做好标准化效果的评价与计算,总结标准化工作经验。 3.2.12 负责“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申报、考核和验收的组织工作。 3.3 各职能部门职责 3.3.1 工程部负责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3.3.2 行政部负责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建立和实施。 3.3.3 行政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联的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标准在本部门的贯彻实施,负责本部门标准文本的管理。 3.3.4 工程部负责收集本部门技术和管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报标准化办公室。 3.3.5 品质部组织实施公司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3.3.6 行政部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所属人员进行考核、奖惩。 4 标准化基本任务 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4.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例:某企业标准体系简表

实例介绍; 某某企业标准体系简表 (2011年) 某某的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按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规定;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按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规定。 一、某某企业技术标准 QJ/**、Q/**或其他编号 企业技术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注:企业技术标准包括: 1.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 2.企业产品标准、原材料与半成品标准; 3.工艺技术标准、企业产品内控标准; 4.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 5.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及设备技术标准; 6.包装、贮运、标志技术标准; 7.安装、交付技术标准; 8以及环境、能源、安全、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规范、规程、导则、作业指导书、操作卡等。 某某企业技术标准目录提纲 1. 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原有16项) ●技术基础标准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通用技术语言标准、数值与数据标 准、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设计符号、代号(简称)、术语标准、设计图样与文件的格式和编号标准、设计文件完整性等要求。 ●设计技术标准可统称《设计手册》和《设计图册》,如:《沈变设计手册》。

2. 企业产品标准、原材料与半成品标准;(原有3项) ●企业产品标准: 就是产品鉴定时的产品技术条件:规定了该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要求。应向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原材料与半成品标准包括: ○企业原材料标准手册(如:硅钢片、钢材、铜材、纸板、变压器油、油漆、焊条、焊丝等的国家/行业标准号、选用范围和优选目录); ○零件、部件标准(也称:通用件标准图集,如:法兰、放气塞); ○外购外协件标准,(如:套管、开关、导电排、电磁线、冷却器、阀门、继电器、仪表、密封件等的企业标准,规定常用品种的分类、技术要求等,供选用、采购及进货检验使用)。

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3 成本管理体系 3.1 总要求 (001)组织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了文件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了其有效性? (002)组织建立的成本管理体系是否以满足了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003)组织是否充分地识别和确定了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004)组织在成本发生过程中是否充分地识别和确定了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 (005)组织是否确定了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006)组织是否识别和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信息,以确保成本得到持续的控制、降低和保持? (007)组织是否测量和分析了成本控制、降低和保持的结果? (008)组织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成本管理和成本水平的持续改进? (009)组织是否按标准的要求管理了这些活动? 3.2 管理承诺 (010)为确保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成本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最高管理者是否作出并履行了a)-g)条承诺?3.3 成本方针 (011)最高管理者是否制定和批准了成本方针? (012)组织的成本方针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是否提供了制定和评审成本目标的框架? (013)组织的成本方针是否包括了持续改进的承诺和成本理念? (014)组织的成本方针是否体现了组织的成本战略? (015)组织的成本方针是否形成了文件予以实施和保持? (016)组织的成本方针是否传达到了全体员工,并使其充分理解? (017)组织的成本方针在持续的适宜性方面是否得到了评审和更新? 3.4 文件要求 3.4.1 总则 (018)组织是否以适当的媒介建立并保持了成本管理体系文件? (019)组织建立的成本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括了a)-e)条的范围? (020)对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是否切实考虑了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021)对标准要求所要求的程序是否已经建立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3.4.2 文件控制 (022)对成本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是否予以了控制? (023)组织是否编制、实施和保持了《文件控制程序》? (024)文件在发布前是否得到了评审和批准?并确认了其充分性与适宜性? (025)对文件是否进行了定期评审和必要时予以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 (026)文件的修订与更新后是否再次得到了批准? (027)使用处是否获得了文件的现行版本? (028)是否及时从使用处收回了作废的文件? (029)为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对保留的作废文件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标识? (030)是否确保了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和分发到使用处? 3.4.3 记录控制 (031)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与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水平有关的记录,以提供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成本管理体系所需的证据?(032)组织是否编制、实施和保持了《记录控制程序》? (033)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和及时? (034)记录是否保持了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035)记录的标识是否完整和唯一? (036)记录是否有适宜的贮存条件和方法?

企业标准体系表

北京金玉普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ICS Q/NTY A-00 莱芜市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NTY G0000—2014 企业标准体系表 2014-10-15发布2014-10-15实施莱芜市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发布

企业标准体系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的企业标准体系表,以及技术标准明细表,管理标准明细表和工作标准明细表。本标准还将指导公司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目录收于附录中。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建立、健全、完善切要标准体系,为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了解企业标准化的整体蓝图提供了依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2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3职责 3.1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由办公室负责统筹编制。 3.2公司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技术标准明细表由技术部、生产部负责编制。 3.3公司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管理标准明细表由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负责编制,办公室负责统筹汇总。 3.4公司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工作标准明细表由办公室负责统筹编制。 3.5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对企业标准体系表负总责。 4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4.1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是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和表,包括:提携结构形式图和标准明细表。4.2体系结构形式图包括:

4.2.1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见图1)。 4.2.2技术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2)。 4.2.3管理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3)。 4.2.4工作标准子体系结构形式图(见图4)。 4.3公司企业标准明细表包括: 4.3.1公司技术标准明细表(见附录A)。 4.3.2公司管理标准明细表(见附录B)。 4.3.3公司工作标准明细表(见附录C)。 5公司企业组织机构图 公司企业组织机构图参见图5。 6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 指导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的法律法规目录参见附录D。 注1:上面虚线表示上排方框重点内容对企业标准体系的指导关系。 注2:虚线方框表示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 注3:实线连线表示相关关系。 图1莱芜市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标准体系组成形式图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T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uides for preparing diagrams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GB/T13017—1995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13017—1991《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修订。 为了紧密结合和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及根据三年来的实施经验,作如下更改: (1)将原序列结构图中的“序列节点”及其排序按GB/T19004的“质量环要素”的排列作了修改并与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取得协调。 (2)将原附录C《技术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中的分体系名称改为“质量环要素”的名称;各“质量环要素”方框内的标准构成充分体现GB/T19000系列标准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尽量与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的相应构成内容相协调。 (3)将原附录D《管理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中的分体系名称改为“质量环要素”的名称,各分体系方框内的标准构成充分体现出GB/T19000系列标准对管理标准的要求,同时尽量与GB/T15498—1995《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相协调。 将原附录E《工作标准体系基本组成表》改成与GB/T15498—1995标准的相应内容协调一致。 (4)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定义作了与GB/T15498—1995标准的相应定义相协调的修改。 (5)在引言内,引入了“标准体系表的中性表示模式”的概念。 (6)增加了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原标准仅提出引用GB/T13016的图2,但未示出该图2),并分别以图2和图3示出生产一个行业的产品和生产二个行业的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7)将原“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型式和标准明细表的格式”做以下修改: a)将原“企业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改为“企业标准体系第一种结构——层次结构”; b)将原“企业标准体系基本结构图(第二种结构)”改为“企业标准体系第二种结构——功能归口型结构”; c)将原“企业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改为“企业标准体系第三种结构——序列结构”。 (8)在附录C的基础标准层次上增加了“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标准体系”和在各有关质量要素中增加了CA-X(计算机辅助-X)标准。 在附录D的基础标准层次上增加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标准体系”。 (9)增加了附录F代码编制的示例,包括: a)F1附录B代码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b)F2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分体系(标准明细表标题)四位码; c)F3行业通用标准四位码的示例。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不合格控制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不合格控制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不合格控制 8.6不合格控制 标准条文 组织应对监视和测量结果以及成本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所判定的不合格进行识别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消除这些不合格及其原因(见9.3.2),以确保成本水平、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体系的持续符合性。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规定不合格控制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以确保不合格得到评审、报告、调查和处置。 评审、调查、报告和处置不合格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3.4)。 目的和意图 调查、报告和处理不合格是成本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通过识别和消除不合格,增强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成本发生过程及成本水平的符合性。本要素条款给出了对事件和不符合进行控制的要求。 理解要点 ●不符合(CCA2101:2008标准第2.13.2条)也称“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要求”可能来自许多方面,就成本而言除了组织内部对成本或成本管理提出要求以外,其他相关方(如顾客、政府的税务机关等)可能也要提出要求。若组织满足了这些要求就是符合(合格);未满足这些要求就是不符合(不合格)。如组织未满足其内部的成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种规章制度、规定、规程、标准、预算、计划以及方针、目标等要求,均属于不符合。“不符合”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按其性质又可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和效果性不符合。 ●不符合包括成本管理体系不符合(如未满足《成本管理手册》或《程序文件》的要求等)、成本发生过程不符合(如未满足作业标准等过程要求)和成本水平不符合(如未满足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或标准成本的要求等)。组织应对这两种不符合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 ●不符合的处置属于纠正活动。纠正(CCA2101:2008标准第2.13.3条)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是把不符合改正过来。对于不符合必须进行纠正,但纠正只能针对的是问题的现象,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这样就不能保证不符合不再发生。要想彻底消除不符合,使其不再发生,就必须分析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的原因。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可将纠正和纠正措施(见3.9.2)一起实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规定不合格控制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以确保不合格得到评审、报告、调查和处置。 ●评审、调查、报告和处置不合格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3.4)。 ●不合格和提高成本因素的区别(见下表) 不合格和提高成本因素的区别 不合格 提高成本因素 定义 逻辑关系 消除手段 改进时间 改进职责 未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