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7
高强螺栓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高强螺栓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于结构工程中的紧固件,其强度和可靠性对于保证工程安全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通过对螺栓的检验,可以评估其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2. 检验标准高强螺栓的检验标准通常基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如ISO、ASTM等。
根据相关标准,我们将对高强螺栓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验:•螺纹形状和尺寸•螺栓材料性能•螺栓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等)3. 检验步骤下面是对高强螺栓进行检验的基本步骤:3.1 螺纹形状和尺寸检验首先,我们将使用螺纹测量仪对螺栓的螺纹形状和尺寸进行检测。
螺纹测量仪可以测量螺栓的外径、螺距、牙峰宽度等参数,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螺栓的螺纹是否满足要求。
3.2 螺栓材料性能检验接下来,我们将对螺栓的材料进行检验。
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观察等。
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螺栓材料中各元素的含量,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金相组织观察可以评估螺栓的组织结构是否均匀、无明显缺陷。
3.3 螺栓力学性能检验最后,我们将对螺栓的力学性能进行检验。
常用的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拉伸试验用于测定螺栓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冲击试验用于评估螺栓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抗冲击能力。
4. 检验结果与分析在完成以上检验步骤后,我们得到了以下检验结果:1.螺纹形状和尺寸:螺栓的螺纹形状和尺寸符合标准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2.螺栓材料性能:螺栓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均匀,无明显缺陷。
3.螺栓力学性能:螺栓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表明螺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螺栓通过了检验,符合使用要求。
5. 结论本检验报告对高强螺栓进行了全面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确认螺栓的螺纹形状和尺寸、材料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4.4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TKP d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 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分别由同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高强螺栓标准
高强螺栓是一种高强度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建筑、桥梁、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
高强螺栓标准是规定高强螺栓的技术要求、尺寸范围、材料和性能等方面的标准。
高强螺栓的标准主要包括GB/T 1228-2006《高强紧固件》和
GB/T 3632-2008《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两个标准。
其中GB/T 1228-2006是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通
用标准,包括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钉、高强度螺柱和高强度螺母等。
该标准规定了高强度紧固件的技术要求、尺寸范围和材料等。
而GB/T 3632-2008标准是对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的分类、命名、型号、规格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材料、力学性能、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要求。
高强螺栓的标准中,材料一般为合金钢,其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硬度等。
尺寸范围根据使用领域和应力要求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螺栓的外径、螺纹规格、螺栓长度等。
此外,高强螺栓还需要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磷化等,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高强螺栓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高强度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
高强度紧固件在工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的使用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高强螺栓的标准化制定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总之,高强螺栓标准是对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紧固件的技术要求、尺寸范围、材料和性能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遵循,有助于确保高强度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强螺栓扭矩系数检测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检测。
三、检测方法
1. 准备工具:准备扭矩系数测试仪、扳手、螺栓等测试工具。
2. 安装螺栓:将螺栓安装在测试台上,确保螺栓与测试台接触良好。
3. 测试扭矩:使用扭矩系数测试仪对螺栓施加一定大小的扭矩,记录下扭矩值。
4. 计算系数:根据施加的扭矩值和螺栓规格,计算出扭矩系数。
5. 比较标准:将计算出的扭矩系数与设计要求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确保测试工具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在测试前应对螺栓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4.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试,避免操作不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标准要求
1. 螺栓扭矩系数应在规定的设计范围内。
2. 螺栓扭矩系数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3. 螺栓扭矩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高强螺栓检测规范高强螺栓检测规范一、引言高强螺栓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项目中,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对高强螺栓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强螺栓检测的规范和流程,以确保高强螺栓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对高强螺栓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测,确保表面没有明显的缺陷、裂纹和变形等。
2. 压力测试:对高强螺栓进行压力测试,确保其能承受设计要求的载荷。
3. 超声波检测: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高强螺栓进行探测,检测是否存在内部缺陷。
4. 磁粉检测:对高强螺栓进行磁粉检测,检测是否存在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
5. 特殊检测:对于特殊要求的高强螺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适用的检测方法。
三、检测流程1. 样品接收:接收来自供应商的高强螺栓样品,并进行登记和记录。
2. 外观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测,检查是否有变形、缺陷和裂纹等。
3. 压力测试:将样品放入压力测试机中,进行承载能力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 超声波检测: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样品进行探测,记录检测结果。
5. 磁粉检测:对样品进行磁粉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6. 检测报告:将检测结果整理成检测报告,包括每次检测的日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信息。
7.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样品是否合格,并进行记录。
如若不合格,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检测要求1. 检测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测过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样品信息、检测结果等。
4. 检测报告应及时编制并保存,以备后续参考。
5. 检测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工作状态。
五、检测结果的处理1. 合格品:符合技术要求,无缺陷或缺陷在允许范围内的产品,可以正常使用。
2. 不合格品:不符合技术要求,存在缺陷或缺陷超出允许范围的产品,需要进行整改或更换。
3. 异常品:出现异常情况的产品,在确定原因后进行处理。
六、结论高强螺栓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高强螺栓国家标准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在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家对高强螺栓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检验和使用。
本文将对高强螺栓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高强螺栓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GB/T 1228-200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3098.1-2010《高强度螺纹连接螺栓》、GB/T 3632-2008《高强度六角头螺栓》等。
这些标准从材料、尺寸、性能等方面对高强螺栓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和制造业的需求。
其次,高强螺栓的国家标准对其生产和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高强螺栓必须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并经过严格的工艺控制和热处理工艺,以确保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规定。
在检验过程中,高强螺栓必须进行拉伸试验、扭剪试验、冲击试验等,以验证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冲击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高强螺栓的国家标准还对其使用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在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中,高强螺栓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以确保其在工程结构中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
同时,高强螺栓的储存和运输也必须符合标准规定,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总的来说,高强螺栓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工程建设和制造业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才能够确保高强螺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保障工程结构和制造产品的安全性能。
因此,相关行业人士应当加强对高强螺栓国家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做到严格遵守,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产品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积极参与高强螺栓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议和意见,为行业发展和标准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强螺栓国家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高强螺栓检测规范高强螺栓检测规范是指在高强螺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检测和测试标准。
下面是一份1000字的高强螺栓检测规范范例。
一、引言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的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检测规范。
二、检测目的和依据1. 检测目的:确保高强螺栓的材质、尺寸、力学性能等达到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2. 检测依据:国家标准 GB/T 1234-2019《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法兰化桩连接》等相关标准。
三、检测项目和方法1.外观检测通过目视和触摸检查螺栓表面有无裂纹、咬死、气泡、变形等缺陷,并使用游标卡尺、镜子等工具进行检测。
2. 尺寸检测使用千分尺或螺纹检具检测螺栓的长度、直径、截面形状等尺寸参数。
3. 化学成分检测取螺栓样本,经过化学分析仪检测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 力学性能检测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检测螺栓的抗拉强度、抗冲击性能等力学性能。
5. 硬度检测使用硬度计对螺栓的硬度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6. 超声波探伤检测对螺栓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螺栓内部有无缺陷、裂纹等。
7. 落锤试验通过落锤试验检测螺栓的抗震性能,判断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四、检测设备和仪器1. 视触检测设备2. 千分尺、螺纹检具3. 化学分析仪4. 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5. 硬度计6. 超声波探伤仪7. 落锤试验设备五、检测人员和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质和操作经验,熟悉检测流程和仪器操作。
2. 检测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要求。
3. 检测人员应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不良品的混入和良品的漏检。
六、检测报告和记录1. 检测报告应明确标注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和结论,并有签字确认。
2. 检测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测人员、检测设备和仪器信息,确保可追溯性和可查证性。
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在进行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强螺栓扭矩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强螺栓扭矩检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检查的螺栓规格和型号,以及所需的扭矩数值范围。
2. 准备好相应的扭力扳手和扭矩表,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检查操作流程。
1. 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确保无油污和杂物。
2. 将扭力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数值进行调校,并进行零位校准。
3. 使用扭力扳手对螺栓进行逆时针松动,直至松开。
4. 用合适的工具将螺栓拆卸下来,检查螺栓和螺栓孔的状况,确保无损坏和变形。
5. 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再次确认无油污和杂物。
6. 涂抹适量的润滑脂,确保螺栓的装配和拧紧过程顺畅。
7. 将螺栓装配到螺栓孔中,并用力旋紧到规定的扭矩数值。
8. 使用扭力扳手对螺栓进行顺时针拧紧,直至无法再拧动。
9. 对拧紧后的螺栓进行检查,确保其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10. 记录下每个螺栓的扭矩数值和检查结果,以备后续的验收和跟踪。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扭矩检查时,要确保工作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2. 检查人员要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3. 在使用扭力扳手时,要注意其使用范围和限制,避免超负荷使用。
4. 对于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螺栓,要使用相应的扭矩数值进行检查,避免混淆和错误。
5. 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查,才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希望大家在工程施工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高强螺栓复检要求
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的连接件,其使用范围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高强螺栓的复检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是高强螺栓复检的要求:
1. 定期检测
高强螺栓需要定期检测,以确保其连接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检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年检测一次。
2. 检测方式
高强螺栓的检测方式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测量、拉伸试验等多种方式。
其中,拉伸试验是最重要的一种,可以直观地评估高强螺栓的力学性能。
3. 检测记录
在进行高强螺栓复检时,必须记录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以备后续参考。
同时,建议对每个高强螺栓进行标识,以便于跟踪管理。
4. 补救措施
如果发现高强螺栓存在缺陷或性能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更换高强螺栓、加强连接设计等。
总之,高强螺栓是连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配件,其复检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定期检测、科学检测方式、规范检测记录和合理补救措施,可以确保高强螺栓在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
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
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T
K
P d
式中:
K一扭矩系数;
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
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
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4.4.5 组装连接副时,螺母下的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承面。
试验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 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分别由同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同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为3 000套。
连接副扭矩系数的检验按批抽取8套,8套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均应符合3.3.1规定。
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硬度和垫圈硬度的检验按批抽取,样本大小n=8,合格判定数
Ac=0。
螺栓、螺母和垫圈的尺寸、外观及表面缺陷的检验抽样方案按GB/T 的规定。
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在正常运输和保管条件下,应在产品出厂之日起6个月之内向供货方提出。
如有争议,双方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复验裁决。
6 标志与包装
螺栓应在头部顶面制出性能等级和制造厂凸型标志(见图3),标志中“·”可以省略。
标志中第一部分数字(“·”前)表示公称抗拉强度的1/100,第二部分数字(“·”后)表示公称屈服强度与公称抗拉强度比值的10倍,字母S表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XX为制造厂标志。
螺母应在顶面上制出性能等级和制造厂标志(见图4)。
标志中数字表示螺母性能等级,字母H表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XX为制造厂标志。
××
图3
10H
图4
制造厂应以批为单位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书,内容如下:
a) 批号、规格和数量;
b) 性能等级;
c) 材料、炉号、化学成分;
d) 试件拉力试验和冲击试验数据;
e) 实物机械性能试验数据;
f) 连接副扭矩系数测试值、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测试环境温度;
g) 出厂日期。
包装箱应牢固、防潮。
箱内应按连接副的组合进行包装,不同批号的连接副不得混装。
每箱质量不得超过40 kg。
包装箱内分装方法由制造厂选择。
包装箱外应有制造厂、产品名称、标准编号、批号、规格、数量、毛重等明显标记。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2〕231号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3.4.9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应按出厂批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每批复验5套。
5套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在~范围之内,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
第3.4.11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所用的扭矩扳手,班前必须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5%,合格后方准使用。
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3%。
第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
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
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50%左右,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
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然后按第条规定的施工扭矩值进行终拧。
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
螺栓实物最小载荷检验。
目的:测定螺栓实物的抗拉强度是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的要求。
检验方法:用专用卡具将螺栓实物置于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为避免试件承受横向载荷,试验机的
夹具应能自动调正中心,试验时夹头张拉的移动速度不应超过25mm/min。
螺栓实物的抗拉强度应根据螺纹应力截面积(As)计算确定,其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的规定取值。
进行试验时,承受拉力载荷的末旋合的螺纹长度应为6倍以上螺距;当试验拉力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中规定的最小拉力载荷(A s·σb)时不得断裂。
当超过最小拉力载荷直至拉断时,断裂应发生在杆部或螺纹部分,而不应发生在螺头与杆部的交接处。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
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连接副预拉力可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轴力计进行测试。
试验用的电测轴力计、油压轴力计、电阻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
采用轴力计方法复验连接副预拉力时,应将螺栓直接插入轴力计。
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进行,初拧应采用手动扭矩扳手或专用定扭电动扳手;初拧值应为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
终拧应采用专用电动扳手,至尾部梅花头拧掉,读出预拉力值。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
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复验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预拉力和标准偏差(kN)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含初拧、复拧、终拧扭矩的现场无损检验。
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不大于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验法与施工法应相同。
扭矩检验应在施拧lh后,48h内完成。
1扭矩法检验。
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T o可按取值。
2转角法检验。
检验方法:1) 检查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画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2) 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画线,然后全部卸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观察与原画线是否重合。
终拧转角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终拧转角与螺栓的直径、长度等因素有关,应由试验确定。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尾部梅花头拧掉情况。
尾部梅花头被拧掉者视同其终拧扭矩达到合格质量标准;尾部梅花头未被拧掉者应按上述扭矩法或转角法检验。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
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用的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误差不得超过2%。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
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为~,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当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扭矩系数亦按本附录的规定确定。
紧固高强度螺栓应分初拧、终拧。
初拧应达到螺栓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
终拧后,螺栓预拉力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