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可以作以下表述: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

组织行为学研究范围------ 定位于组织系统。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组织中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提高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即组织行为学的自变量可以理解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而组织行为学的因变量可以包括生产效率、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的流动性、缺勤情况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个体行为

个体是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素质。

人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对“共性”的研究是组织决策重要的依据条件。

对“特殊性”的研究,如人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乃至价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美国学者霍夫斯德(Greet Hotstede)认为,人的个性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表现为四个维度:(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前者强调以个人为核心,趋向建立松散的社会结构(如美、英、荷兰等),后者强调集体为核(2心,趋向建立紧密型的社会机构(如诸多亚洲国家)。

(3权力距离:表现为人们权力、权威、尊敬和崇拜的程度。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人群表现为组织内权力差异的认可以及对权威的尊重。反之,则表现为上下级之间更多的平等。

(4确定性规避:表现为社会人群对社会前景的估计以及对待风险和安全感的态度。高不确定规避的社会,其成员常表现为不安,并能对风险泰然处之(如瑞士、北欧等国

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前者强调自信和物质主义(如日本、美国),后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相互关心(如北欧国家)。

2群体行为

群体是指个人的集合。表现为三个特征:

(1群体是一群人的集合。

(2群体的存在有一定的目的性。

(3群体中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着内在的联系。

对群体行为的研究是在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包括群体动力理论,群体的决策、沟通冲突、群体的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工作团队的建设,塑造高绩效的团队。

3 领导行为

领导者作为群体和组织中的领袖和首脑,在组织建设和提高绩效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侧重于介绍权力和政治的概念,关领导特质,行为和应变(权变)理论以及当代有关领导研究的最新观点。

4 组织行为

组织在概念上是指群体的集合。对组织行为的概念包括古典的、现代的的组织理论基本观点。

组织设计对员工的影响组织的发展与变革。组织文化建设等。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常是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3、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问卷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五等分法等

优点:应用范围广,可以对较大规模的人的心理、行为、态度进行分析与调查,并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缺点:问卷设计要力求标准与科学,同时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避免随意性。

4、试验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试验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

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

5、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6、模型法: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物理模型不同,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动态的,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光荣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孙子兵法,历代著名的政治家商鞅、诸葛亮、唐太宗等,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治国安邦方面,都有不朽的贡献。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理论有待进一步整理、发掘与完善。这对建立中国式的组织行为学颇有裨益。在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一、20世纪初期(二十年代之前)起步阶段

表现为:1心理技术学,劳动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兴起。2各种心理测试手段的运用。3研究内容属于个体取向,侧重于人与机器关系与工作效率问题。

二、组织行为学的确立和形成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表现为:1霍桑试验(即1927--1932年美国学者霍桑所进行的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谈话试验)的成功进展。2 梅约(E Mayo)人际关系理论的发表,为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3 组织行为学研究由个体取向转向群体取向。

三、组织行为学的大发展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表现为:1、勒温(K Lewin)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2、马斯洛(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3、莫雷诺(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理论等。4、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日趋完善,研究方向转群体取向。

四、组织行为学成熟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后)

表现为:1、组织行为学研究更趋于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美、日、俄等各具特色。3、研究方向上更重视体制和战略取向。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组织行为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而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在组织系统运用的分支。

二、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其研究领域定位于社会系统。它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组织行为学本身研究领域侧重于组织系统。

三、组织行为学与人机工程学

二者均以心理学作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前者倾向于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后者倾向于组织中人与机器关系的研究。

四、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认为是狭义的行为科学。此外,组织行为学还与政治学(如权力与冲突的研究)、人类学(如跨文化研究)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四节21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要求组织行为学更加重视跨

文化研究,学会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道德规范,跨文化的道德行为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

目的: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二、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正在变小,组织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1 简单化,分力化组织结构:组织的管理层次减少,更趋扁平化,横向、纵向分离及决策分散化。

( 2 弹性化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更富有弹性,临时工增加,固定工减少,人员更加一专多能。

( 3 网络化,虚拟化组织结构:部门之间,通过协作,共同经营,运用计算机信息手段进行有机的控制。

2 更加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激励手段的探索。企业文化,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研究。

本章复习思考题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

有什么特点?

四、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

么?

五、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第二章个体行为

第一节个体行为基础分析

一、个体行为基础分析构成、传记特征

研究内容包括员工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抚养人数、任职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和间接地影响职工的工作效率,满意度,缺勤率及流动性。

1一般认为年龄与缺勤率的关系是:对于可避免的缺勤,青年人高于中老年人。而不可避免的

缺勤(如生病),则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

就性别而言:在工作绩效方面,男、女差别不大。女性更倾向与服从权威,男性更倾向与进取心和对自己较高的期望值。

婚姻状况:已婚者和稳定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增加职工的满意度,减少缺勤率。

任职时间因素:一般认为任职时间与缺勤率成负关系,与此同时,它与职工的流动率也成负相关关系。

在我国,对上述因素分析,调查统计数据尚欠完整,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2、员工个性、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因素

二、个性(人格)及其心理特征

1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遗传因素:如身材、相貌、性别、生物节律、气质等,人的兴趣爱好30%也来自遗传。

(2)后天因素:环境因素(如成长的文化背景、社会群体规范、生活条件等。)

总和性--蕴涵了人的各种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态度、价值观等)

稳定性--人的个性形成有一个过程。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个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2人性(人格)的分类

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1 )按人的工作特点与感情特征分:可分为A型人格与B型人格。

其中A型人格表现为:(a)节奏快(b)争强好胜[c]追求同时做好和处理多件事物(d)无法处理休闲时光(e)着眼于数字与数量反之则为B型人格。

(2)按人的认知风格分:

A感觉--感情型:表现为凭感觉办事,讲究实际,重视人与人之间感情因素。

B-直觉--感情型:思考问题更多地带有理性色彩,富有想象力,希望别出心裁,重视感情因素。

C-感觉-- 思考型:讲究实际,重视细节,习惯逻辑推理,循规蹈矩,喜欢与数字打交道。

D-直觉--思考型:重视抽象,习惯于不带有感情色彩的理性思维,喜欢在不涉及人际关系的部门工作。

(3)按管理性人格分类:

工匠型:属于技术专家型,工作细致入微,对人际关系不敏感。

丛林斗士型:又分为狮型斗士和狐型斗士。前者有强烈的领袖欲望和权力需求,有魄力,敢担风险,精力充沛。后者魄力不足,但善于平衡人际关系和运用各种技术。

企业人型:忠实可靠,兢兢业业,但魄力不足,循规蹈矩,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革新性。

赛车手型:渴望成为群体中的优胜者与明星人物,有进取心,但不醉心于势力范围和主宰地位。

三、气质

1什么是气质

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速度、强度、指向性)在个体感情与行为中的重要表现。它是人的一种独特而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

2根据希波克拉底的观点,气质可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

胆汁质(急躁型):表现为精力充沛,动作迅猛,直率热情,但自制力差,性急而粗心。

多血质(活泼型):表现为机敏灵活,善于交际,兴趣广泛,但注意力易转移,缺乏耐性。

粘液质(怡静型):稳重细心,行为持久,自制力强,但思维反映慢,固执而拘谨。

抑郁型(神经质):表现为内心感情体验丰富,但孤僻胆怯,优柔寡断,具有刻板性。难以

承受强烈刺激。

3气质分类的理论依据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两个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两种过程表现为三个特点,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不平衡性胆汁质?高级高强度(弱型)灵活性高多血质?神经

?活动平衡性

?类型

?灵活性低粘液质?强度底(强型)抑郁质

?

4 气质管理

合理地选择工作与职业(重视职业和气质的区)。

气质与教育训练(重视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气质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合理性。

四、能 力

1能力的概念 :指人们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是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性因素。

2、 能力的形成

天资 (遗传因素)包括智力天资和体力天资

智力天资:包括对数量(计算能力)、空间(图形)的理解能力,记忆与协调以及控制精度的能力等。

体力天资:如反映速度,灵巧性(平衡性,协调性)能力等。

学习(后天因素)

培训:各种技能,特别是专业技能获得的基本条件。

经验:社会实践的产物,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完善。

3、能力的特点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能力符合正态分布。如图所示: 4、能力与管理(1)人员选聘与能力标准,要求二者相互匹配。

以管理人员为主,如图所示:技

力人际关系能力管理能

力上

中下其比例如下:?(2)

能力与培训培训作为后天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在开发人的能力过程中,有着不可忽

能力层次

技术能力人际能力管理能力

上层管理者18%35%47%中层管理者27%42%31%下层管理者47%35%18%

?视的重要作用。

?(3)能力与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人才成长和

?能力开发的土壤和基础条件,应当引起社会

?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第二节 知觉与管理

一、 关于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通过知觉,有

助于对事物整体与全面的认识,知觉和感觉的关系与区别是:

1 感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客观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总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专一器官分析的结果。

知觉是感觉的深化,是几种器官综合分析产生的结果。

3 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为基础。

由于人的大部分决策是直觉决策,所以知觉直接影响决策的结果。

二、知觉的特点:

1 知觉的选择性: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

(一)影响直接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记,响亮的声音,均容易被人清晰的知觉。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者反差越大,愈容易被识别。

对象的组合方式:对象在距离和形态上的接近,更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整体被知觉。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1)兴趣:人们常常把知觉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而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被排除在知觉之外。

(2)需要与动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对象。

(3)个性特征:人们的个性、气质、性格特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例如多血质的人群对事物感知速度快,而抑郁质的人群则对事物感知细致入微。

(4)经验:内行与外行对事物感知的深度有很大的差别。

(5)环境与文化: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即使感知的同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2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按照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体。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时,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以上三种特征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先行经验,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三种特性表现越明显。

三、知觉错觉:

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知觉的经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其原因是:

1、人们知觉器官认识事物上的局限性。表现为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上的局限性。

2、根据过去的经验,感知眼前变化了的事物。由于感知器官不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反映迟钝和固守经验也能导致错觉。

知觉错觉是一种消极因素,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产生积极效果,可广泛运用于视觉艺术(如放映电影服装设计,甚至军事领域)。

四、社会知觉与归因:

1、社会知觉的含义

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织)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的基础。

2、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基础,社会知觉是知觉的一部分。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觉的表面上,而会深化产生归因问题。

3、社会知觉中的归因问题

归因的概念: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来推测人的内在动机,意图和属性。

正确的归因是了解人、分析人的行为的基础,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凯利(Kelly)的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凯利把知觉和被知觉者的心理和行为放在同一系统中分析,归因结果比较客观全面。其基本观点是归因的三个基本要素:1内因(知觉者本人的特点)2外因(知觉对象的特点)3情景因素(环境)

归因判断的三个标准:即一贯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

韦纳(Weiner)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即能力,努力(可控因素)

任务难度,机遇(不可控因素)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应当在可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多创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并客观评价其成果。

五、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1、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

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

生心理定式作用。

2、晕轮效应(以点盖面)

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他品质和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全面正确评价,

产生偏见性。例如,心理学家描述某人有如下品质:聪明,灵巧,勤奋,热情,坚定,求实

若将热情改为冷酷,即:聪明,灵巧,勤奋,冷酷,坚定,求实。则某人的形象则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发生根本变化。

3、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最近或者说最后所得到的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

4、定型作用(社会刻板印象)和投射作用

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定型作用,往往使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形成脸谱化,

妨碍人们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而导致偏见。

5、对比效应

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象。

六、知觉与管理:

1、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者应当学会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

象。

2、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

意见对决策目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

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3、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管理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而其成员的成果就愈突出。由于可

以说,组织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觉和期望值。

第三节态度、价值观与管理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事物所特有的心理倾向。包括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二、态度的构成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即:

1、认知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2、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3、意向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与社会判断

态度注入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参照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态度与学习

态度本身有一定的过滤作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态度积极,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则好,

反之

亦然。

3、态度与忍耐力

人的忍耐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条件。但美国学者兰波特等人大量试验证明:态度的确是个体忍耐力的决定

性因素之一。坚定的态度,有助于忍耐力的提高。

4、态度与生产效率

态度端正、积极,会导致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态度消极,则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即高生产率或低生产率。因为人的工作行为,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工作不满意,但考虑自身的生存和社会规范,群体约束等因素,也可能会产生高生产率。

5、态度与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包括内容和强度两个维度(如追求平等、自尊、刺激、享乐、舒适、友谊等)。

2)价值观强烈影响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它是了解职工态度与动机的基础。当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时,则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6、态度与职工的满意度

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态度影响职工的满意度,是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职工满意度受下述因素的影响:心理挑战性工作:即提供员工发挥能力与作用的机会。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挑战性工作,对人最有利。

公平报酬:分配制度和晋升制度公正明确。不仅仅是绝对所得,还包括职工公平的感觉。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如工作场所的安全、舒适、较少的干扰等)和社会环境。

融洽的同事关系:包括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友好与善解人意的主管。

工作与人格性匹配:能使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技能得到充分施展。

四、态度改变与宣传

1、态度改变的意义:

个体态度的形成是后天因素。它直接影响员工的学

习和工作效率。管理者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不断了解员工

作的态度,采取措施,强化人们积极的态度,改变人们

消极的态度。

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态度本身的特性,包括:A. 态度形成时间的长短,稳定性和持久性。B. 态度的协调性

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人们总是寻求认知和感情的一致性,从而保持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协调。因此,当个体认知因素和感情因素不一致时,就能提供一个改变态度的良机。

C. 态度形成中感情因素及其极端程度

(2)个体的心理因素

如智力因素、气质因素、年龄与性别特点、自我防范心理的强弱等。

(3)与群体的关系

群体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既能起到维护和保护自身利益的作用,又能为人的态度改变施加压力和影响。(4)切身利益的影响

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人们态度的改变。

3、态度改变的基本方法

(1)改变客观事实

事实是人们认知因素形成的基础,也是态度改变的基础。

(2)参与和接触

参与能增加人们对工作的了解,消除偏见,促进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感情的转变在人的态度改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3)运用群体的规范

规范、制度、规章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是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

4、角色易位

运用替换法,正反两个方面考虑和分析问题,有助于克服偏见和态度的极端性。

5、宣传手段的正确运用

宣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宣传效果的好坏在人们态度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个宣传过程中,信息发布者,传递过程,以及信息接收者需要有机配合。

(1)宣传者(信息传递者)个性特征(品格、能力、仪表、风度、形象等)权威作用(是否是专家或名人)组织与表达能力与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心理距离大小)

(2)宣传过程

A.宣传方式

有效运用口头的、文字的、形象化宣传;单面与双面、正面与反面的宣传;交替运用宣传中情绪与理智因素宣传的真实感和恐惧感

B. 运用“自己人”和名片效应

(3)接收者(被宣传者)

利益的相关性人格特征和心理因素所在群体所持的态度与强烈程度

第四节激励与激励理论

一、激励的概念及其意义

1什么是激励

组织行为学认为,极力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的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它包括三个因素:某一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动力的激发;行为导向某一目的物;行为得以保持和延续。

2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

P(工作绩效)=f(M x Ab)

M 激励水平(直接因素)

Ab 能力(间接因素)

二、需要、动机与行为

1 需要的概念与作用

组织行为学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源泉,人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人的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有三个特点:

(1指向性--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诱激物。(2周期性--可以重复发生,但是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3变化性--

发生的强度不同,内容不同。

2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人的行为内部的驱动力。

二者关系: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础和始发点。动机是驱动人的行动的直接动力。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

定的目标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3行为

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直接行动。

行为可分为:目标行为 :直接从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为实现目标,准备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

二者不可分割,目标导向行为是不可缺少的,但应尽量缩短,以减少由于导向行为过长而引起积极性的挫伤。

4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的对象分:

物质需要:对物质产品(包括生活用品与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对知识、道德、人际关系、荣誉等精神领域的需要与追求。

按需要的起源分:

生理性需要(初生性需要):它是天然的,生物性的,原始性的需要,包括维持、发展和延续生命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次生性需要):主要来自后天的习得,如成长、友谊和成就的需要等。

有些学者认为:在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性需要(如猎奇、好动、探险以及感情的需要等)。

按需要满足的来源分:

外在性需要 :需要的目标(诱激物)由外部环境所支配,工作只是人们获得报酬的手段,是工具性的。 外在性需要包括 (A ) 物质性 如工资、福利、住房等;

(B ) 社会感情性 如信任、支持、表

扬、尊重等。

内在性需要 激励的源泉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人

们工作本身的体验,爱好以及对工作结果的判断。

其内容又包括 (A )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性(过程导向)

如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与兴趣。

激励并不在于成果本身。

(B )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性(结果导向)

如工作完成后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轻松感。 满足需要

紧张消除5.需要、动机、行为三者关系

三者之间可以用以下模型来表述:

需要心理

紧张动机行为新的需要

第五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重点研究是什么因素激励人们努力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代表性理论包括:

1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由美国学者马斯洛(Maslow ) 提出

(1 )基本要点: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如下图所示:

其中

生理需要——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

安全需要——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社交需要——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感

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要

(2)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几点说明

A 五种需要层次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

B 人的需求,不同时期和环境,有所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主导性

C 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在例外的特殊情况

(3)简评马斯洛是人本主义者,他认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处于利己的本能。这种理论在西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马斯洛的理论应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评价,为我所用。

2ERG理论

ERG理论由阿尔德弗(Alderfer)1969年提出,该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重要补充、修正和发展。

(1)理论要点

阿尔德弗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合并三个方面,即:

生理需要(Existence)——关系到有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

关系需要(Relatedness)——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长的需要(Growth)——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

(2)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与区别

A ERG理论不强调人的需要的严格顺序。即一种需要的满足,不一定会导致需求上升的趋势

B ERG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导致需求产生倒退的现象

C ERG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足,其需要有时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

3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学者赫茨伯格(Herzberg)提出。他运用问卷法调查了1844个案例,分析职工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提出上述理论。

(1 )理论要点

影响人的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即

保健因素——工资、福利、工作条件、管理制度、安全保障、人际关系等。这些条件的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其非常满意。即不满意→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指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上下级的信任、业务的发展和职务上的晋升等,这些因素的满足会使职工非常满意。即没有满意→非常满意

(2)双因素理论的主要作用

A运用双因素理论改进工作设计,实现工作的扩大化和丰富化以及弹性工时

B双因素理论进一步引发学者对内在激励问题的重视

4、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Mclelland)教授提出。

(1 )理论要点

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高级需要可分为三类:

权力的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

合群(友谊)的需要: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友好情谊,希望与别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交中寻求满足。

成就的需要:发挥自身能力,追求在事业上的成就。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有以下特征:(A)不回避风险(对风险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敢于负责;

(B)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全神贯注地完成工作;

(C)重视内在激励,在完成工作中获得满足;

(D)重视工作中的信息反馈,关心生产,也关心员工。

(2)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该理论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在组织中起着导向作用,能导致高成就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成就需要的人。

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是与生俱来的。组织应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这类激励理论侧重研究对激励理论的认知过程。即激励发生的过程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1期望理论:

1964年由弗鲁姆(Vroom)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其理论的模型由三个因素组成,即:效价——指个人对某种结果效用的价值

判断,其取值范围在+1 ~ -1之间,只有正值对人才有意义。

工具性——个人对工作结果的预期回报。包括对工作结果的预期(一阶结果)和对工作结果的预期回报(二阶结果)。

期望——达到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它是一种主观概率,取值在0~1之间。

依据上述三因素,可以得出:

(1)期望理论的基本公式

E(激发力量)=Σ效价X期望值

(2)期望理论现实意义:该理论启发人们在管理工作中,应正确处理的三种关系:1努力和绩效的关系--取决于对目标的期望概率,不宜过高或过低2绩效和奖励的关系---绩效的取得必须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满足需要应因人而异,应采取自助餐式的奖励

2强化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提出,主要是研究行为结果对动机的反作用。

(1)理论要点

斯金纳认为,对人的强化(行为改造)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即:

令人愉快的行为发生——表扬、奖励——行为重复发生(正强化)

令人愉快的行为发生——轻视、不予理睬——行为淡化(自然消退)

令人不快的行为发生——强制、威胁、惩罚——行为消失(惩罚)

令人不快的行为发生——警告、否定——为逃避惩罚而增强某种行为(负强化)

(2)强化理论的意义

A .工作中,应坚持采用正强化为主的原则

B .重视强化工作的及时性、客观性(以事实为

依据)

C .交替运用各种强化程序,如:固定时间间隔强化(计时工资)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奖金)固定比率间隔强化(等额计件)可变比率间隔强化(不等额计件)

3公平理论

由美国学者亚当斯(Adams)1967年提出,理论主要研究社会收入公平的合理性问题。

(1)社会公正心理与公正分配的三个原则

公平分配——按劳分配,即根据投入量及其效果进行分配,多用于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

平等分配——无差别分配,简便易行,能使群体获得和谐和安定,促进友好。

必要性分配——按需分配,有利于促进他人的发展与幸福,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公平应符合以下公式

Ox/Ix=Oy/Iy

其中,Ox Ix——自己所得报酬及投入量

Oy Iy——比较对象所得报酬及投入量

若前项=后项公平感

前项>后项负疚感

前项<后项委屈感,产生不公平感的主要根源

不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对工作能产生不良感应。

最主要的是消极怠工,寻求第二职业。有时也采取发牢骚和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

(3)管理工作中,如何克服职工的不公平感

完善工资与报酬制度及相关调控手段;必要的思想教育与思想工作;报酬的发放应寻求灵活和有效的方法

三、关于激励理论的综合模型

美国管理学家波特(Porter)和劳勒(Louler)在综合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

综合模式。如下图:

该模式中,突出了四个变量,即努力程度、工作成果绩效、报酬和满意感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整个激励过程(特别是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章复习思考题

?一、什么是个性?按人的感情特征,管理性人格,认知风格,个性如何分类?

?二、什么是气质?气质如何分类?气质与管理有何关系?

?三、什么是能力?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什么?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为什么?

?四、什么是知觉?有什么特点?知觉选择性取决于哪些因素?

?五、什么是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六、什么是归因?简述凯利和韦纳成功与失败归因理论的基本要点。

?七、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有哪些?管理者如何正确对待人的社会知觉的偏见。

?八、知觉与管理是什么关系?

?九、什么是态度?构成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什么?

?十、什么是价值观?哪些因素影响职工的满意度?

?十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宣传手段改变人的态度?

?十二、什么是激励?激励对管理工作有什么意义?

?十三、什么是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有什么关系?

?十四、人的外在性、内在性需要有什么区别?内在性需要包括哪些内容满足内在性需要对管理工作有什么价值?

?十五、简述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理论要点。后两种理论对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补充与发展?

?十六、简述双因素理论的要点。双因素理论对改进管理工作有什么价值?

?十七、期望理论中,人的激励取决于哪些因素?如何处理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励,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十八、简述公平理论的要点。管理者应如何处理职工的不公平感的问题?

?十九、简述强化人的行为的四种基本类型。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强化手段?

第三章群体行为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一、什么是群体

指组织中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

二、群体的分类

1.按规模大小分:大、中、小群体。组织行为学研究侧重于小群体,一般认为5—7人的群体效率可能最高。

2.按发展水平分:

(1)松散群体──群体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只是在空间和时间的结合,此种群体目标、结构和领导都不十分明确。

(2)联合群体──群体发展的中级阶段。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的,约束与抵制共存,但这种活动只具有个人意义。

(3)集体群体──群体法哈的高级阶段。成员之间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起存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4.按群体的构成原则分:

⑴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社会群体(命令型、任务型),这类群体分工明确,并受到法律保护。

⑵非正式群体。人们之间以利益和感情为纽带自发形成的群体(利益型、友谊型),这类群体属于自然形成,一般不受法律与行政的保护与干预

5.按群体人员的构成分:

(1)同质结构群体。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的相同或接近。

(2)异质结构群体。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前者适合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的群体;

后者适合简单性、相似性、临时性的群体。

6.按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划分:

(1)假设群体。又称统计群体,指为研究和分析某一特定人群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群体。

(2)实际群体。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群体。

7.按群体存在的性质划分:

(1)参照群体。又称标准群体、榜样群体,它的存在对人们有学习、借鉴和参照意义。设立参照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2)一般群体。

第二节群体动力理论

一、群体动力的概念

群体动力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首先提出的,他运用物理学中的“场”理论,分析研究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即公式B(群体行为)=f(P、E))群体动力理论涉及到群体活动的基本规律,规范的形式以及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是群体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群体的规范作用

1.什么是群体规范

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的活动目的,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它有以下特征:

(1)它是在暗示、模仿、顺从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致性,规范不同于规章,更强调自律与默契。

(2)群体规范对群体有维护性功能

(3)群体规范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A.绩效方面的规范

B.形象方面的规范

C.社会交往方面的规范

D.资源分配方面的规范

2.群体规范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规范能约束人的行为,达到协调一致,行动统一;

◆有利于矫正人的不良行为;

◆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三、群体的压力与从众

1.从众的概念

由于群体规范的影响,当个体行为与群体发生矛盾时,就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迫使人们产生顺从群体的行为。所谓压力,来自四个方面,即:

理智的压力舆论的压力感情的压力暴力的压力

2.从众行成的原因

(1)压力下的屈从与顺从。前者口服心不服,有一定消极作用,后者口服心服,在行为改造中有积极作用。

(2)集体主义的自觉。这是前苏联彼得洛夫斯基对从众现象的另一种解释。

3.影响从众的因素

(1)地位与角色期待

(2)群体的性质

紧密型、专制型群体从众行为尤为普遍

(3)环境和传统的影响

四、群体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

1.社会助长作用

对群体的有效管理能产生协调效应,特别是对于从事简单的、熟练的、体力性的劳动,助长作用尤为突出。即体现在:

◆满足心理需要,增长勇气信心;

◆消除单调疲劳,强化个体行为。

2.社会抑制作用

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个人的人格和情绪不同,环境不同,一些复杂性的工作,群体反而起到反面的作用与影响,即表现为:

◆增加紧张情绪,干扰正常思路;

◆引导失误发生,降低行为效率。

第三节群体的内聚力(凝聚力)和冲突

一、群体内聚力

1.群体内聚力的概念

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或者说,群体成员对其所在群体的向心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群体与其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A.自身的素质与影响力

B.领导作风(民主式、专制式、放任式)与行为特征

(2)成员的同质性

(即目标、价值、信仰、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一致性)

(3)信息的交流方式和渠道,奖励方式

(4)外部的威胁程度

(5)规模与地位,加入群体的难度

(6)空间与时间上的接近程度

3.内聚力与生产效率

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研究证明,仅仅靠群体的内聚力,不一定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积极的诱导,才能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下图:

二、群体的冲突

1.关于冲突的概念

指个人、群体、组织之间所发生的具有对抗性质的互相交往的行为。

2.冲突的分类

(1)按冲突的形式分:

A.目标冲突——目标与方向上的不一致(一般由工作性质、地位和利益不同而引发)。

B.认知冲突——看法与观点上的不一致(一般有价值观不同而引发)。

C.感情冲突——各方面感情与态度的不一致。

D.行为冲突——行为上的互不相容(一方的行为不为另一方所接受)

(2)按冲突的层次与规模划分

A.个人冲突——包括个人心里冲突与人际冲突

B.群体冲突——包括群体内和群体之间的冲突

C.组织冲突——也可分组织内(纵向、横向、直线与联合)的冲突,以及组织间(企业间、民族间、及至国家间的冲突)

(3)按照群体的本质及产生的结果分:

A.建设性冲突——处理得当,可以明辨是非,促进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带来积极的后果。

B.破坏性冲突——矛盾加剧,造成组织的混乱,给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如图所示:

3.冲突的后果

(1)对群体内部的影响

内部凝聚力增强,分歧减少,两到方式逐渐由民主式转向专制式。

2)对群体间的影响

◆孤立主义与排外观念,减少相互间的沟通

◆对其他群体增加认知上的偏见(晕轮效应、定型作用)

4.冲突的解决方法

◆竞争方式

坚持斗争,维护己方利益,寸步不让,一般认为自己完全正确,道义上,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时,采用此种方式。

◆回避型方式

淡化掩盖和退出冲突,不激化双方矛盾,不满足任何一方的利益。一般在认为冲突本身是枝节问题,或者认为彻底解决冲突会造成严重破坏时使用。

◆体谅型方式

忍让为怀,息事宁人,不坚持自身的利益,当自身确有不正确之处,和谐和稳定更有价值时,可以采用这种解决方法。

◆合作型方式

满足双方利益,相互吸引对方合理化的建议,强调建设型的处理方式方法。当冲突和矛盾有利于工作的改进和开展时,通过协商和仲裁方法能够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此法。

◆妥协型方式

采用中庸的解决方法,双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当双方势均力敌,忽悠过时的情况下采用。如图:

第四节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一、关于人际关系的概念

指社会人群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确立的人与人之间心里与行为上的各种关系。

如亲属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

1.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群体的士气和生产效率

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群体的内聚力与职工的满意度。

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

(在人际关系中,控制、包容、感情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能)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相似性因素

指目标、个性、兴趣、爱好、信仰、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一致性。

2.需要互补因素

人与人之间心理和利益上的相互满足。

3.交往的频率因素

4.空间因素(距离的远近)

以上二者是人际交往的客观条件。

5.能力与特长因素

具有良好能力与特长,又能保持谦虚和求实精神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称赞,在人际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6.仪表因素

仪表与风度是人际交往重要吸引力之一。

四、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理论

人际关系测量是由美国学者莫雷诺(Moreno)提出的,这种方法将人际关系这一定性问题运用社会测量的理论方法加以图表化、定量化,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创举。

第五节群体与团队

一、工作群体和工作团队的区别:

1.性质不同

群体显示中性特征团队显示积极向上的协同效应2.目标与成果不同

群体成员之间显信息共享的关系群体绩效≤个人绩效之和团队突出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团队绩效>个人绩效之和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趋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激励: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能够激发人们做出最大的努力,因此称之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为此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正强化: 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负强化: 是惩罚那些与组织目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惩罚: 表示惩戒、责罚;处罚。 消退: 消退属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之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态度: 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趋向,一般说来,态度由三种因素所构成:认知、情感、意向。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本职工作各个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感情。对工作是否满意的一种心理程度。人际关系: 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之间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血缘,心理等关系.其中经济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人际知觉:以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语言、礼节等进行感知。 人际吸引: 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喜爱、相互需要,相互依赖就是人际吸引。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人际沟通: 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过程就是人们采用言语、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 群体:群体与个体相对,是个体的共同体。 团队: 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领导: 1.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 2.在社会共同的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或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方向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 影响力:是用一种以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力又被解释为战略影响、印象管理、善于表现的能力、目标的说服力以及合作的影响力等。影响他人行为、行动、表现的一种能力。 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主动、有目的的对其自身进行修正、改变和创新的活动和过程。 投射:是心理学术语,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群体凝聚力:是影响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种吸引群体成员,使得他们愿意留在群体内的力量。 组织发展: 是指将行为科学知识广泛应用在根据计划发展、改进和加强那些促进组织有效性的战略、结构和过程上。

组织行为学学习总结

《组织性为学》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结束了,在感受到一种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与充实。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与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诙谐幽默的上课方式,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有才都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这也是我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的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在此期间我们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到群体沟通、谈判与冲突到激励,组织结构,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老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游戏,我从更深的角度体会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行为、个性心理与知觉、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等等。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组织管理和不断创新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系统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满意度。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和群体互相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群体和组织都是由很多的个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或组织的团

组织行为学00152-名词解释

?测验的信度 答:所谓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晕轮效应 答:这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正式领导 答: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非正式领导 答: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 ?管理模式 答:所谓管理模式,是指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组织结构(包括职能结构、部门结构、责权结构)、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到管理技法、管理工具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总称。 ?工作态度 答: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激励机制 答: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组织的亚文化 答:亚文化是指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个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 ?案例研究法 答: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是指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社会交换理论 答:社会交换理论首先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霍曼斯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诸如赞许或者声望、符号之类的非物质商品的交换。 ?组织 答: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答: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和。 ?组织文化 答: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组织决策体制 答:组织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所组成的一定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定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它涉及决策机构的设置、内部分工、人员职责、人际关系及技术装备配置等。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3.行为: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5.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6.观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7.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人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 8.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9.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0.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 1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1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深刻)。 13.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 1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15.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6.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7.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8.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 19.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20.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21.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性。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 1、人的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侠义的行 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 行为 实质 (三)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 工作的心理活动 ....规律性的科学。 ....和行为反应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性 研究目的: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的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展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做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5×2分=10分)【5/14】 1、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3、组织: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4、营利组织:以营利为目标的开放系统。 5、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它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自觉。 6、冒险转移:群体决策的冒险水平高于个人决策冒险的平均水平,这种群体决策中冒险水平增加的现象就是冒险转移。 7、终极价值观: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 8、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个体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9、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组织中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兴趣、能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伙伴。 10、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它具有内在地按组织目标进行运转、管理、调节、控制

的功能。 11、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是对个体行为起指导作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束缚力。 12、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13、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愿而与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行为。 14、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五、简答题(4×5分=20分)(4/10) 1、解释冒险转移现象原因的假设。 (1)责任分摊的假设;(2)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4)效用改变的假设;(5)“文化放大”假设。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2)外部的威胁;(3)群体规模;(4)奖酬体制;(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关系;(7)群体的绩效;(8)领导作风, 3、群体对个体有何作用?P149 (1)群体可以为个人提供安全感;(2)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友谊和情感需要;(3)群体给个人提供了称赞和认可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4)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成任务。有许多工作必须协同努力才能完成。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ability 能力 absenteeism 缺勤率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need成就需要 achievement/power theory 成就/权力理论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情感成分affiliation need 亲和需要 arbitrator 仲裁者 attitude 态度 attribution 归因 attributional bias 归因偏见 attributional model 归因模型 authority 权威、权力 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行为成分behavior theories of leadership 领导的行为理论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 bureaucracy 官僚结构 centralization 集权 chain of command 指挥链 change 变革 change agent 变革代理人 channel 渠道,通道 channel richness 通道丰富性 charisma 领导魅力;领导者的超凡魅力charismatic leadership 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执行官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经典条件反射 coercive power 强制权 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ve conflict 认知冲突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不协调;认知失调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认知评价理论cohesiveness 内聚力;凝聚力 collaborating 合作 collectivism 集体主义 collegial model 学院模型 command group 命令群体 communic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media 沟通媒介 communication process 沟通过程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80119

名词解释汇总 组织行为学: 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自我知觉: 是指主题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主观因素: 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 晕轮效应: 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遗失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使唔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价值观: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只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 态度:十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工作态度: 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个性: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个性倾向性特征: 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等.它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气质: 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联系。 能力: 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课题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群体结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失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事业生涯的阶段性:是指事业生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任务,个人也具有不同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关注的焦点是事业阶段的变更是通过角色转换和地位过度而实现的。 事业生涯的纵向变动:就是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登记职位的升降,当特定的组织中人的事业生涯,绝大多数是沿着一定等级制度变动的,一般来说,这就是职工得到一系列的提升和发展。 事业生涯的横向变动:就是组织被捕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 向心变动:就是由组织外围逐步向组织内圈方向变动,当发生相核心方向工作变动时,职工对组织情况了解得就会更多,担负的责任也会更大,并且经常有机会参加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沿着核心方向发展变动与沿着纵向发展变动时相关的。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 体的组合。 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 1 章导论管理者的角色人性假设管理理论的演变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特点第 2 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认知的特性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第 3 章个性差异与管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有重要作用的个性特征个性管理的意义第 4 章激励概述激励、需要、动机的概念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 5 章工作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引发动机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形成过程)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达到激励的目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第 6 章激励的综合研究 员工组织承诺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7章群体群体的含义与功能群体的分类群体动态特性群体凝聚力团队及其管理第8 章沟通沟通含义与特性组织沟通的方式组织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第9 章冲突冲突的根源冲突过程分析托马斯的二维冲突处理模式第10 章领导领导与权威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理论的发展第11 章组织结构与设计泰勒、韦伯的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12 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新型组织第13 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作用如何建设组织文化创立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组织行为此次改为上机考试,此次只涉及三种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请大家多看书,题目多出自教材。 以下为练习题[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这种需要是()。 [选项] A. 外在性需要 B. 物质性需要 C. 社会感情性需要 D. 内在性需要 [答案]D [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这种需要是()。 [选项] A. 外在性需要 B. 物质性需要 C. 社会感情性需要 D. 内在性需要 [答案]D [题干]一个组织既要限制破坏性的冲突,也要促进建设性的冲突。这表明冲突具有()。 [选项] A. 客观性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对给每小题4分,共16分) 1. 1. 激励 2. 2. 群体 3.组织文化 4.组织变革 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一小题给1分,共10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自我实现人 D. 复杂人 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A. 自我 B. 本我 C.超我 D. 忘我 3.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 知觉防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定型效应 4.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A. 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 升化的行为反应

C. 反向的行为反应 D. 放弃的行为反应 5.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但他并无怨言,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增加报酬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A. 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 C. 努力增加日的报酬 D. 使B减少投入 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A. 强制 B. 开诚合作 C. 妥协 D. 回避 7.“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A. 1?1 B. 1?9 C. 5?5 D. 9?9 8.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A. 3-30人 B. 30-1000人 C. 1000-45000人 D. 45000人以上 9.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A. 人际关系 B. 协作愿望 C. 共同目标 D. 信息沟通 1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A. 工作再设计

组织行为学名词定义

组织的定义:由一些功能相关的群体组成的,有共同明确目标的人群集合体。 早期实践: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2.查尔斯巴比奇(对劳动分工做补充)3.罗伯特欧文(主张工作时间法,优待雇工)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行为:个性,感知,学习,态度,激励与工作压力等 2.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权利与影响,冲突,沟通和领导等 3.宏观组织行为:组织环境,组织流程与结构设计,组织变革和创新等 2.A型性格和B型性格: a.A型表现:1..运动,走路,吃饭的节奏很快 2.对很多事情的进度感到不耐烦 3.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事以上 4.无法处理休闲时光5.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自己的获益多少来衡量。 B型性格:a.从来不曾有时间紧迫感 b.认为没有必要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c.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d.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方法:1.案例研究法 2.实地考察法 3.实 验室实验法 4.现场 实验法 5.数据采集 法 个性理论:1.特征个 性理论 2.个性心理 动力学理论 3.人本 主义个性理论 个性的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理论 a. 体液说 b.孔子的气 质“三分说”c.中国 的气质阴阳五行说 d.高级神经活动类 型说 个人决策风格:1. 均衡型决策 2.冲动 型决策 3.怠惰型决 策 4.风险型决策 5. 谨慎型决策。 凝聚力的定义:团 体使其成员在团体 内积极活动,并拒 绝离开团体的吸引 力。 士气:团体成员对 该团队表示满意, 愿意为团体目标做 出贡献的态度。 影响团体的两个因 素:1.环境因素:a. 自然环境 b.社会环 境 2.合群因素:a. 团体的规模 b.团体 的领导者 c.团体成 员的构成 d.团体的 规范 e.团体的目标 f.团体的凝聚力 心理契约:个人将 有所奉献与组织欲 望有所获取之间, 以及组织将针对个 人期望收获而有所 提供的一种配合。 行为的概念:指人 的外观活动,它是 由一系列的动作, 运动,反应构成的。 B=f(P*E):P代表个 人内在的心理需要 因素。E代表外在环 境因素影响。 知觉的定义:个体 为了对自己所在的 环境赋予意义而解 释感觉印象的过 程。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 性:1、知觉的选择 性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归因理论:1.海德的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 素理论 2.韦纳的成 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3.凯利的三度归因 理论。 知觉存在的各种偏 见:1.首因效应 2. 晕轮效应 3.近因效 应4.定型效应5.选 择性知觉6.投射 个性的定义:人的 心理活动以不同的 方式联系和组织起 来,以一定的结构 形式表现在行为 中,形成人的个性。 个性的特点:1.个性 的独特性 2.个性的 稳定性 3.个性的整 体性 4.个性的制约 性5.个性的倾向性 能力的概念:指直 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 个性心理特征。 “经济人”假设: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 足直接的私利,人 都是为了争取最大 的经济利益,工作 是为了获得经济报 酬,这是遗传决定 论的人性观。 “社会人”假设: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 调动人的生产积极 性的决定因素。 “自我实现人”假 设:人并无好逸恶 劳的天性,人在本 质上是自发,自动 向上,能自制的, 人人都有潜力,表 现自己的才能,只 有人的潜力充分发 挥出来,人才会得 到最大的满足。 “复杂人”假设: 人的本质不是单纯 的“经济人”或“社 会人”,人的复杂 的。应采取不同的 适当管理措施。 气质与职业的匹 配:1.胆汁质(活泼 好动)2.多血质(热 情急躁)3.黏液质 (稳定自制内向) 4.抑郁质(安静,情 绪不外露,办事认 真) 群体的内涵: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成员 组成的,具有共同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汇总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自我知觉:是指主题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主观因素: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 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遗失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使唔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只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 态度:十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等.它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联系。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课题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群体结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失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事业生涯的阶段性:是指事业生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任务,个人也具有不同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关注的焦点是事业阶段的变更是通过角色转换和地位过度而实现的。 事业生涯的纵向变动:就是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登记职位的升降,当特定的组织中人的事业生涯,绝大多数是沿着一定等级制度变动的,一般来说,这就是职工得到一系列的提升和发展。 事业生涯的横向变动:就是组织被捕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 向心变动:就是由组织外围逐步向组织内圈方向变动,当发生相核心方向工作变动时,职工对组织情况了解得就会更多,担负的责任也会更大,并且经常有机会参加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沿着核心方向发展变动与沿着纵向发展变动时相关的。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001]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系统研究与组织管理相关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并运用于管理实际以提高组织工作效能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 个体行为:识人,用人,调动员工积极性; 组织行为:机制,结构,整合,适应,变革,发展; 领导行为:领导基础,领导功能,领导决策,领导有效性; 群体行为:群体动力学机制,协调,整合,沟通,冲突,决策。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有哪些? 一、总体方法论: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二、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 三.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情景模拟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个案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 1.组织设计的内容 答: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及设计; 4、决策系统的设计; 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 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 7、控制系统的设计 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 2.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几种? 答:(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 (2)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组织结构的选择也将带来影响。 (3)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不同对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4)环境因素。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环境对组织结构形式也会带来重要影响。 3.简述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 答:法约尔经营六职能: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管理五要素: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4.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等。 5.试述管理者应如何设计有效的工作团队。 答:工作团队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成的团队。工作团队的成员努力的结果是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设计有新途径团队的步骤: 1准备工作:管理者应当确定出应完成的任务及相应的工作目标。 2创造工作条件。管理者应为工作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组建团队。有三个步骤:一是形成边界,阐明群体成员的资格条件;二是界定所期望的行为,管理者要明确哪类成员将负责哪类工作;三是使成员致力于完成自身的任务。 4“在线”帮助。管理者要随时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帮助群体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6.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答:权变理论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的结构模式选择,把企业看成一个开放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 (2)管理方式的选择,在人事管理方面必须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第一章 第一节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一.管理 1.什么是管理 从功能上分析,管理是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不外是对组织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运用组织的一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好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管理的现代意义: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 二、管理者做些什么 1、管理的功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的角色观(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管理的技能观 概念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性技能 高层概念性技能为主 中层人际关系技能为主 基层技术性技能为主 4、管理的活动观 一般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 传统的管理最多 沟通 2 2 最多 人力资源管理2 社交最多 结论(conclusion ): 从管理的功能观、角色观、技能观、和活动观可以看出,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了解被管理对象的兴趣、需要、行为特点及规律,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而激励人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目标。O B HRM 理论基础与原理构建管理实务与理论运用 更为组织层面导向更为人员层面导向 个体群体选任培训 领导组织绩效薪酬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一。组织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就是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合理运用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之中,并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 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2、动机:是指引发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使群体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一种使其 成员对某些人比对另一些人感到更亲切的情感,它可以被认为是群体的确定性特征。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 体意识,表现为组织的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 5、群体:群体是指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6、归因:是指人们对别人活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二单选 1、里程碑(霍桑试验) 2、心理倾向(气质) 3、威胁(消极强化) 4、奖风扇(没有做到个人所需) 5、正式群体 6、团队型 7、信任态度(协商式) 8、帮助领导(分化整合组织) 9、组织类型 10、学习型组织,特性(分工竞争) 三、判断 5.10对,剩下全错 四:简答题 1、非正视沟通的优点是什么? 答:是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速度快,而且由于在这种沟通中容易表露思想、情绪和动机,因而能够提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 2、影响团队成功的六个因素 答:1、有一个负责人2一个强有力的创新者3心智要有较好的分布4个性的分布应当能覆盖囧啊多的团队角色。5团队中成员的个性特征与他们的责任之间要有较好的匹配6对团队角色不均衡问题的识别以及调整团队的能力。 3、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 答:尊重原则、真诚原则、宽容原则、互利合作原则、理解原则、平等原则 改善:1多聆听别人说话,少表现自己2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3尽量微笑待人4学会赞赏别人5关心别人的困难6记住别人的名字。 4、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工作压力? 答:1正式压力2探求压力来源,进行压力管理3学会幽默应付 5、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答:知觉、思维方式、气质与性格、情绪和情感 6、非正式群体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应如何对待? 答:1)特征:自发性、成员的交叉性、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2)作用:1、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2、融洽员工的感情3激励和培训员工4保障员工的权益。 7、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和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意义:1有助于强化人性化管理意识,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2有助于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有助于改善管理沟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5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和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气质的差异与应用 (一)什么是气质 心理学中所说的气质与日常人们所说的气质不太一样,而近似于人们常说的脾气。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特征相联系的行为特征,主要指一个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神经过程可以分为兴奋和抑制,不同的个体的这个过程有三方面的特征:1.神经过程的强度,2.神经过程的均衡性;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这些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表现,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型。 (二)气质差异——气质类型 根据人高级神经活动的这三个特点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三)气质差异的应用 1.应用范围 (1)职业要求 某些职业或岗位对人员的气质要求非常高,必须具备某些气质特征。如航天员,外交官等。 教师职业也对气质有一定的要求,如胆汁质或抑郁质显然是不适合做教师的。 (2)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因此,管理人员应了解每一个人的气质,在人事安排上应该考虑不同气质人员的互补,以及在与他们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人际技巧。 (3)思想教育 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考虑因气质差异而运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同时鼓励不同气质类型人的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心理素质。 2.应用原则 (1)气质绝对原则 气质是人最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一些专业工作要求人员具备某些气质特征。教师是专业人员,其任务是教书育人。目前虽然对教师的气质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教师确实应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2)气质互补原则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作用。气质学家研究了气质对群体协同活动的影响,发现两个不同气质或相反气质类型的人的合作,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成就。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我们的管理者要做有心人,在分配工作时要注意人的气质的协调与互补。 (3)气质发展原则 气质虽然稳定,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和控制。气质在实践活动中是可以缓慢地发生变化。例如,加强学习,提高人的修养和自控能力,使气质消极的一面得到制约。同样管理者自己也要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扬长制短”,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 英文对照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ability 能力 absenteeism 缺勤率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need成就需要 achievement/power theory 成就/权力理论 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情感成分 affiliation need 亲和需要 arbitrator 仲裁者 attitude 态度 attribution 归因 attributional bias 归因偏见 attributional model 归因模型 authority 权威、权力 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行为成分 behavior theories of leadership 领导的行为理论 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 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 bureaucracy 官僚结构 centralization 集权 chain of command 指挥链 change 变革 change agent 变革代理人 channel 渠道,通道 channel richness 通道丰富性 charisma 领导魅力;领导者的超凡魅力 charismatic leadership 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执行官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经典条件反射 coercive power 强制权 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认知成分 cognitive conflict 认知冲突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不协调;认知失调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认知评价理论 cohesiveness 内聚力;凝聚力 collaborating 合作 collectivism 集体主义 collegial model 学院模型 command group 命令群体 communic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media 沟通媒介 communication process 沟通过程 communication networks 沟通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