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 4.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躬亲抚养(亲自) *则病日笃(一天天地)

2.形容词作名词:*夙遭闵凶(忧患凶丧) *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的地方)3.动词作名词:*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4.使动用法:*无以终余年(使……结束);谨拜表以闻(使……知道)

三、古今异义

1.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今:创立

2.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

3.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优秀人才今: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4.则告诉不许:古:申诉今:让别人知道

5.臣之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

6.除臣洗马:古:授予官职今:不包括在内

7.寻蒙国恩:古:不久今:寻找

8.晚有儿息:古:子今:气息;停止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拳拳(恳切)今:少;不重要

10人命危浅:古:不长今:和深相对

11日薄西山:古:迫近今:轻微,少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停止今:没有用的

四、一词多义

1.行:行年四岁(动词,经历);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不矜名节(动词自夸);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3.至:至微至陋(副词,极其);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5.亲:躬亲抚养(代词,亲自);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日薄西山(名词,太阳);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7.当: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9.拜:拜臣郎中(动词,授官);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夙: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五、虚词积累

1.以: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猥以微贱(介词,凭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2.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六、特殊句式

1.介宾短语后置: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判断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省略句:谨拜表以闻(陛下);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少仕(于)伪朝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夙遭闵凶(通“悯”,闵凶,忧伤的事)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四十有四(通“又”) 二、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的境地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12.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故老,旧臣 13.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度过 14.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保全 15.臣侍汤药名词作动词,喝水吃药 16.臣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17.历职郞署名词作动词,任职 18.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19.诏书特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下诏 20.催臣上道方位名词作动词,上路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用作状语,在外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名词用作状语,在内 三、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 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诉说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臣欲奉诏奔驰极速上路,奔走效力迅速地跑 拜臣郎中尚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微不足道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形容进退两难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 2、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则告诉不许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且臣少仕伪朝 4.宾语前置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慈父见背 五、一词多义 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向 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滕王阁序》中的成语及文化常识整理

《滕王阁序》中的成语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万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天气放晴,也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另《庄子·大宗师》:“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22.【芝兰玉树】芝兰:灵芝,兰草或香草;玉树:宝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又有“玉树临风”,比喻英俊潇洒的美少年。“玉树盈阶”比喻子弟既多又好。 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 24.【光风霁月】也作“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也可指政治清明,社会的风气好。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一】 《陈情表》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译文: 臣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阿房宫赋》知识梳理

阿房宫赋》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二、字词梳理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六王,齐、楚、燕、韩、赵、魏六的国君,即指六国。毕,完了,指为泰叫所灭。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蜀地的山秃了,阿房宫建成了。兀,光秃,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 (4)覆压三百余里:覆盖三百多里地,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 (5)隔离天日:遮蔽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成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通达。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一说为緩缓流动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萦绕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檐牙高耸,如鸟仰首啄物。檐牙,屋檐翘出如牙齿的部分。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说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走向而建。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好像兵戈相斗。 (12)盘盘焉,囷囷蔫,蜂房水涡:回环曲折,像蜂房,像水涡(一样稠密层叠)。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方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高高耸立。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这是形容长桥似龙。《周易》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

陈情表 文言知识整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四十有四(通“又”) 二、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2、举臣秀才优秀人才科举考试的初级 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诉说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赶快向前,奔走效力很快的跑 8、拜臣郎中上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 10、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11、除臣洗马太子的属官清洗马匹 12、寻蒙国恩不久寻找 三、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12、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3、内无五尺应门之童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4、外期极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四、一词多义 1、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2、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3、之 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助词,的 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少 少多疾病年岁小 解鞍少驻初程稍稍 少仕伪朝年青时 一时多少豪杰多少 5、志 舅夺母志志向 听臣微志愿望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志 6、应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照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回答7、婴 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 举婴,欲投之河婴孩 8、矜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自夸 鉏耰棘矜矛、戟等武器的柄 9、悯 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悯臣孤弱怜惜,悲痛 10、薄 门衰祚薄浅薄 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 11、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一定的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约定,约会 良剑期乎断希望,要求

[整理]《阿房宫赋》字词整理.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注音: 蜀山兀()缦()回不霁()何虹妃嫔媵() 嫱()焚椒()兰辘辘()远听杳()不知尽态极妍()剽()掠其人鼎铛()玉石弃掷逦迤()尽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直栏横槛()管弦呕哑()参差() 二、古今异义: ①直走咸阳(古义:今义:) 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今义:) ③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今义:) 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今义:)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今义:) ⑥可怜焦土(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 5.辇来于秦(辇:) 6.朝歌夜弦(歌:弦:)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 经营:精英:)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 9.廊腰缦回(腰:) 10.蜂房水涡(蜂房:水涡:) 11.族秦者秦也(族:) 12.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 金:珠:) 四、一词多义: 一:1、六王毕,四海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黄鹤一去不复返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晋陶渊明独爱菊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取: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留取丹心照汗青 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或师焉,或不焉() 3、且焉置土石()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 2、不敢言而敢怒().. 3、谁得而族灭也()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五、指出特殊句式: 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六王毕 输来其间 戍卒叫,函谷举 3、: 1):秦人不暇自哀 2):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省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省略)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省略) 谁得而族灭()也(省略) 六、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整理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整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陈情表》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 1、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 2、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夸耀)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 ①慈父见背(我)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 ①当侍东宫(动词,任,)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 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 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 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三、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皇上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6、有所希冀:非分的愿望 7、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8、则告诉不许:申诉。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0、晚有儿息息:子 1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12、逮奉圣朝逮:及,至 13、前太守臣违察臣孝廉察:考察和推举 14、寻蒙国恩寻:不久 15、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 16、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或许。 三、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臣少仕伪朝。做官 (二)形容词作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2、终鲜兄弟没有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滕王阁序》学案(附答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学法指导】 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今存有《王子安集》。 2.传记评价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3.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归纳

【阿房宫赋?唐?杜牧】文言知识归纳 【文章词句及内容手法分段整理】第一段 一、重要词语积累 毕:兀:覆压:构: 走:溶溶:缦回:抱: 矗:落:行空:霁: 冥迷:响:融融:齐: 二、词法 【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古义:现比喻各用心机,互相倾轧。 2、气候:古义:现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隔离:古义:现指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词类活用】 1、四海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 3、廊腰缦回: 4、蜂房水涡: 4、未云何龙: 5、不霁何虹: 三、虚词使用: 1、盘盘焉,囷囷焉: 2、骊山北构而西折: 3、而气候不齐: 四、特殊句式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骊山北构而西折/长桥卧波/复道行空() 五、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译: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 ⑶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译: ⑷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译: 六、【第一段段意】 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楼阁众多,错落有致。(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由粗及细) 七、【句子赏析】第一段句子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赏析。(形式、内容、情感、结构)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赏析:四句十二字,三字短句,短促有力;“毕”与“一”、“兀”与“出”都用动词,两两相对,两组对偶,起势雄健;写出阿房宫出现的背景:概叙六国的灭亡,始皇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叙事中寓褒贬,点出了秦统一以后的骄奢;引出了下文对阿房宫的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宫女之多、珍宝之富的铺写。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赏析: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极尽描绘之能事。运用对偶、比喻、夸张之修辞,形象描绘阿房宫楼阁众多、错落有致、雄奇瑰丽。只有渲染到了极点,才能使人们看清由此带来的后果,所以都是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前六句发挥骈文长处,多用偶句,朗朗上口,有音韵美,接以“盘盘焉……”一个散行的长句作结,这样就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文章词句及内容手法分段整理】第二段 一、重要词语积累 辞:为:荧荧:缦立: 绿云:扰扰:涨腻:幸: 烟斜.雾横.:乍:辘辘:杳: 一:尽态极妍 ....: 二、词法 【古今异义】 明星荧荧:古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词类活用】 1、辞楼下殿: 2、辇来于秦: 3、朝歌夜弦: 4、朝歌夜弦: 5、缦立远视: 三、虚词使用 1、杳不知其所之: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四、特殊句式 1、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五、翻译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译: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一、实词解释 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3、披绣闼(开,小门) 4、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5、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6、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7、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8、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9、天高地迥(形容词,远)10、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1、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12、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13、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4、豫章故郡故:旧 15、地接衡庐(接:接壤) 16、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18、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19、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20、高朋满座(高:尊 2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2、彩彻区明(彻:普照) 2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 2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属:是。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25、潦水尽而寒潭清(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2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2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27、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9、二难并(并:会聚一起。) 31、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中:最高处。) 32、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娱游:欢乐。)

33、兴尽悲来(兴:兴致。) 3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35、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36、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 37、老当益壮(当:应当) 38、穷且益坚:且:反而。 39、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40今兹捧袂(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41、一介书生(介:个) 4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43、有怀投笔(怀:心思。) 44、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 45、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 4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好。再:第二次。) 47、兰亭已矣(已:过去。) 48、是所望于群公(是:这。) 49、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51、处涸辙以犹欢(涸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52、兰亭已矣(已:过去。) 二、重点虚词 1.而 (1) 连词,表并列。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控蛮荆而引瓯越/烟光凝而暮山紫 (2) 连词,表转折。处涸辙而相欢/怀帝阍而不见/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3) 连词,表承接。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暮山紫/酌贪泉而觉爽

完整版阿房宫赋知识点总结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剽掠 Pi ao 杳不知 y do 尽态极妍 鼎铛Ch eng 迤適 y a i 锚铢 Z izh U 架梁之椽_ ChU Cn 在庾之粟粒yUSU 横槛 ji Cn 呕哑一0Uya 参差一 Can Ci 鬟 hu Cn 困困qm 、重点实词: 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 2、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 盘盘焉,困困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 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纟曼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標掠其人(通“剽”,Pi ao,掠夺、夺取) 9、 奈何取之尽錮铢 (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三、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 1、 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 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 钩心斗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 落聶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 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 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 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精英 纟曼回 m Cn 不霁何虹ji 焚椒兰 ji ao 妃嫔媵嫡 P in y ig qi eng 辘辘1 U y Cn

2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词类活用]: (一) 名词用作状语 1、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2、 廊腰纟曼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3、 蜂.房?水.涡.,聶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5、 朝.歌夜?弓玄(在早上,在晚上) (二) 名词作动词 1、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2、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3、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4、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 5、 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三) 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 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以……为鉴) [一词多义]: 1、 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 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 取: ①奈何取 之尽锂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 青,取 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4、 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动词) ②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名词) 5、 纟曼:①廊腰纟曼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②纟曼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 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 (企业、活 动)。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 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 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8. 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0.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1.臣之进退。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 12.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3.无以终余年。终:使动用法,使……终。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孝廉,秀才:名词作动词, 做孝廉,做秀才。 特殊句式 1.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4.拜臣(为)郎中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句 6.且臣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7.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 8.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9.但以刘日薄西山省略句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恩情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梳理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一词多义 (一)实词归纳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③族庖月更刀(一般的) ④每至于族(筋骨交错的地方) 5、缦 ①廊腰缦回(动词,萦绕)

②缦立远视(形容词,久长) 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是)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二)文言虚词归纳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 连词,表转折。 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其 (1) 代词。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②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介词,表比较。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5.之 (1) 动词,往,去。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词类活用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字音 缦回m n 不霁何虹j 焚椒兰jiāo 妃嫔媵嫱p n y ng qi ng 辘辘l 剽掠piāo 杳不知yǎo 尽态极妍y n 鼎铛chēng 迤逦yǐlǐ锱铢zīzhū 架梁之椽chu n 在庾之粟粒y s 横槛ji n 呕哑ōu yā参差cēn cī鬟hu n 囷囷qūn 二、重点实词: 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

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三、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词]: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滕王阁序知识总结

《滕王阁序》知识总结 一、读一读,给读不准的字注音 翼轸(zhěn)瓯越(ōu)台隍(huáng)懿范(yì)帏(w?i)胜饯(jiàn)潦水(lǎo)崇阿(ē)纡(yū)绣闼(tà)雕甍(m?ng)鹤汀(tīng) 凫(fú)舳(zhú)舸舰(gě)遄飞(chuán)睢园(suī)睇眄(miǎn)帝阍(hūn)多舛(chuǎn)赊(shē)宗悫(qua)簪笏(hù)捧袂(mai)盛筵(yán)梓泽(zǐ)叨陪鲤对(tāo) 二、写出句中通假字 (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3)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细微的预兆。 三、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意义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6、穷: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17、穷: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18、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四、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意动用法,以……为襟。带,意动用法,以……为带。 2.雄州雾.列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3.俊采星.驰星,名词作状语,像流星那样。 4.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之士。 5.四美.具,二难并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美好的事物。 6.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屈居。 7.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五、解释加点词语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古义:迎接。今义:指故意迎合别人心意,含贬义。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含答案

《滕王阁序》知识检测 石永飞整理一、通假字,标出并解释。 俨骖騑于上路 云销雨霁 所赖君子见机 二、古今异义词,标出并解释。 1.穷且益坚古:困厄处境艰难 2.一介书生古:个 3.盛筵难再古:第二次 4.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5.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 6.彩彻区明古:日光古:天空 7.序属三秋古:时序 8.路出名区:古:过经过 9.千里逢迎古:迎接 10、阮籍猖狂古:狂放不羁 11、君子见机古:预兆 12、童子何知古:未成年的男子 三、词类活用,标出该词,写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1、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蛟起凤使……腾空,使……起舞 4、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雾一样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名作动,看,望 8、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9、上出重宵,下临无地名作状向上向下 10*、一言均赋名作动铺陈?? 11、烟光凝而暮山紫名作动呈现出紫色 12、梓泽丘墟名作动变成丘墟 13、四美具,二难并形作名美事难得的人 14、川泽纡其骇瞩使动使……惊骇 四、一词多义,解释。 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 ④既克,公问其故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 ③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尽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是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则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 ②恭疏短引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带领 ④引次江北退、退却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穷尽 ②穷且益坚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穷究、追究到底 ⑤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 7、数: ①识盈虚之有数定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技术 ④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落、列举罪状 ⑤而公子亲数存之屡次 8、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尚且 ⑤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9、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同上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 示疑问 10、胜: ①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优美的、美好的 ④驴不胜怒,蹄之承受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尽 11、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放下、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房屋、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 一舍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释放 12、序: ①序属三秋时序 ②滕王阁序送别赠言的文字 ③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有序的行列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排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 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 皇祜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征日:“水旱 饥馑,此天道之不顺也。地震为患,大河横流, 此地道之不顺也。邪曲害政,群小纷争,众情 壅塞,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于 进贤退不肖。今天下皆谓之贤,陛下知之而不 能进;天下皆谓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 内宠骄恣,近习回挠,阴盛如此,宁不致 大异乎?又十数年来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 实,或始是而终非,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 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 久。臣愿谨守前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毋 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拜翰林学士, 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 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取物产及妇女。 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 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拜枢密副 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 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 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帝顾辅臣 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颇以为不恭。今 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奎曰:“臣尝与 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 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 奄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奄执不可。陶又 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 州。司马光谏日:“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 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 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 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 书,谥日文肃。(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卜六·列 传第七十五》)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仁宗深器之器:器重 B.奎发孙宿恶宿:往日 C.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 状:陈述 D.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竟:竟然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奎 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②臣愿谨守前 诏,或敢私挠,必加之罪③奎发孙宿恶,徙其 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④臣尝与安石同领群 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⑤以论文德不押 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⑥陛下新即位,于四方 观听非宜 A.①②④B.③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A.皇祜年问发生了很多灾异事情,吴奎陈述 了“天道”“地道”不顺及“人道”不和的现象, 劝谏皇帝要进用贤能贬退无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