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卷: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卷: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卷: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卷: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

201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试卷: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2、“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

5、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印尼爪哇人

C.法国克罗马农人D.德国尼安德特人

6、下列对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谋人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其大约生活在70万年——20万年前

B.根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原的北京人头像可以得知,北京人同现代人模样基本相同

C.从山顶洞遗址出土的骨针和装饰品可以得知,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人工取火技术D.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劳动工具的进步反映出文明逐渐向前发展

7、在“北京周口店遗址”,曾生活过两种原始人类。下列关于他们生活特点的描述中,属于相同点的是

①住山洞②主要靠采集、狩猎等为生③使用人工取火,吃上了熟食④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2012年3月25日,中国和南非的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3月刊《南非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他们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的新线索。下列不属于北京人的特点的是

A.保留了猿的一些特征B.手脚分工明显

C.使用粗糙的石

D.会人工取火

9、“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识记;0.93)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10、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队员们,要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所在地参观,他们要去()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

11、下列所示文物,最有可能是图所示原始居民使用过的是

12、观察图,指出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使用天然火。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

D.图片中的文物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13、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的足迹,请选初下列哪些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似点:()

A.都基本具有人的特征并保留猿类特点

B.都已经吃上熟食使用自然火

C.都能制造粗超的石器用于劳动

D.都能缝制衣物御寒有爱美意识

14、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距今约

A.170万年B.70万年

C.70万年—20万

D.1.8万年

15、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

B.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6、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7、“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A.棉花与水稻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D.水稻和粟

19、如图,小华在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中,小华不可能看到的展品是

A.色彩艳丽的彩陶B.用于打猎的骨制箭头

C.出土的大量粟粒D.干栏式房屋复原模型

20、半坡人生活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为( )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D.蒸汽时代

21、位于闽侯一带,具有浓厚闽文化色彩的史前文化遗址是()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

C.昙石山文化遗址D.三星堆文化遗址

22、1973 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23、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24、历史记录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介绍了河姆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过着群居生活,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D.种植粮食作物粟

25、在下列我国古人类遗址中,出现贫富分化的是

A.北京人遗址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二、填空题()

26、在火的使用上,山顶洞人已懂得___________。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__________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7、,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8、写出我国历史之最(5分):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29、填空

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是

30、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____________。

31、相关链接(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请根据提示信息,链接成完整的史实)

【小题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题2】荒淫无道,施用炮烙等酷刑的商朝暴君————

【小题3】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离骚》的创作者—————

【小题4】我国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编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小题5】.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政策,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的北魏皇帝————【小题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

32、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

【小题2】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

【小题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

【小题4】公元前————————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前—————————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小题5】————————辅助齐桓公取得了霸主地位;————————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33、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和__________的农业生产区域分别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和黄

河流域。

34、距今约七千至五六千年,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和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为我们展示了我国原始社会的生活的图景。

35、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五、问答题()

36、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20★)

请回答

⑴、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那些生产工具?(3★)

⑵、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2★)

⑶、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3★)

⑷、看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5★)

⑸、说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方面?(5★)

⑹、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七、综合题()

37、阅读下列对话,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6分)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贝贝: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已经掌握了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

皮皮:噢!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贝贝: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

错误改正

错误改正

错误改正

38、读图回答问题:(本题共5分)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

(1)、说说材料一中北京人当时生产生活的情况?(1分)

(2)、材料二画像石上的人就是古史传说中的谁?(1分)他和神农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被尊奉为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甲骨上的文字最早出自哪一朝代?(1分)

(4)、材料四中的青铜器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很高水平,写出其名称?(1分)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关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1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这种现象?(2分)

40、判断题(正确的请打“√” ,是错误的请打“×”,共10分)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早的遗址。( )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5、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6、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禹。()

7、商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8、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分封制()

9、我国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铸造于夏朝()

1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41、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有爱美观念,过着氏族生活。

错误:订正:

42、21.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被称为“山顶洞人”。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2.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分封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3.商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三星堆文化是我国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青铜神树。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4.春秋时期,在桂陵之战中,晋文公打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5.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

43、材料一、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2003年12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牟会宠教授说:“1929年裴先生发现北京人头盖骨时,山顶洞是完整的,而现在有一半多已经露天了。一进洞,很明显地就会看到山顶洞的内顶板、南侧壁的岩石有大量松散的堆积体,遇到稍微剧烈的震动,很容易就塌方。”

材料二、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材料三、《北京晚报》(2004-05-21)报道:文物保护专家在对北京人遗址存在隐患的各个地点进行了多次勘察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出抢险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抢险加固工程。

——摘自中学历史在线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致“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的原因中有哪些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2)你觉得有必要对北京人遗址对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吗?

(3)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中,有被火烧过的成层、成堆的灰烬,在灰烬里还有很多被火烧过的石头、骨头等,并且北京人还有烧烤食物的“厨房”。这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和控制火。想一想:火的使用对北京人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4)、半期以来学习历史的疑问与心得?

44、阅读材料回答:(6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出,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阅读材料请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1分)

②结合生活常识,请你分析火对远古原始居民有哪些作用。(3分)

③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2分)

4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云南”所在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什么?(2分)

材料二:如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黄河、长江为什么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4分)

46、某历史兴趣小组要导演“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历史短剧,其中剧本中一片段写道:北京人通过人工取火的办法点燃了一堆篝火,群居在山洞里慢慢进入了美丽的梦乡。(6分)

错误:。(2分)

理由:。(4分)

47、看图填空(10分)

图一图二

(1)图一反映的房屋被称为什么结构?这种结构的房屋有什么优点?(4分)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个远古族群居住的房屋?假设你有幸到此做客,请你设想一下招待你的主食会是什么?(4分)

(3)造成图一和图二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48、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一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2分)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材料一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硪野,都从太守得来

(2)根据材料一是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百姓改造自然?(2分)

材料二中,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2分)

(3)战国时期,是谁主张“道法自然”?(2分)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2分)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4分)(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

49、出土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请你当一次文物讲解员,介绍以下图片文物的名称与反映的历史信息。

⑴⑵⑶⑷

50、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本题9分)

(1)、“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1分)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居民主要种植哪种农作物?(1分)(2)、下图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教民播种五谷”的农业创始人是谁?(2分)

(3)、下图反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普遍使

用什么?(2分)其使用有什么作用?(1分)

(4)、下图三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1分)这一工程至今仍发挥哪些作用?(答一点即可,1分)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原始人群的居住地点,图中展现的是北京人,根据课本所学,这种猿人居住在现在的北京境内,所以选择B项,CDA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学生对课本的图片要高度重视。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最早的人类,根据课本所学可知是元谋人,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远古军民的生活情况,其中在原始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蒸煮米饭,所以排除最后一个即可。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其中属于北京人的是使用火,A项正确,B是河姆渡人群C是新石器时代才有的,不是北京人D是商朝时期

5.A

6.D

7.D

8.D

9.B

10.A

11.A

12.D

13.C

14.C

15.D

16.【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早期原始居民的生活,根据课本所学住上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应是半坡人,要求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所以答案C。

1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磨制石器的居民,根据所学使用磨制石器的居民是在新石器时期,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属于此,北京人和元谋人是旧石器时期,不是此时期,选择D项。

18.D

19.D

20.B

21.C

22.D

23.A

24.C

25.B

26.人工取火征服自然

27.会不会制造工具

28.(1)元谋人

(2)粟水稻

(3)司母戊鼎

(4)秦朝

(5)陈胜吴广起义

29.山顶洞人

30.元谋人

31.

【小题1】水稻。

【小题2】商纣王。

【小题3】屈原。

【小题4】《孙子兵法》

【小题5】孝文帝。

【小题6】王羲之。

32.

【小题1】元谋人夏朝

【小题2】粟水稻

【小题3】河南陕西

【小题4】770 221

【小题5】管仲李冰

33. 粟长江流域

34.河姆渡黄河原始农耕

35.粟水稻

36.⑴、石块、木棒、火把

⑵、群居

⑶、工具简陋、环境恶劣、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⑷、他们已经有了羞耻和隐私概念,开始缝制衣物遮盖身体。可能从无固定配偶正在转变为固定配偶的过程中或者已经完成。拥有较高的智慧,可以制造较为精细的工具,而不是简单利用天然产品进行粗加工。主要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捕猎动物(骨针的原料)

⑸、共同之处: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不同之处: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同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⑹、生产的发展

37.

错误:磨制工具和钻孔技术改正:打制石器

错误:黑陶改正:彩陶

错误:干栏式改正:半地穴式

38.⑴直立行走,使用火等⑵黄帝;人文始祖

⑶商朝⑷编钟

39.(1)群居生活

(2)北京人已经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从使用自然火到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

40.1-5 √×√××6--10 √×√×√

41.错误:磨制石器订正:打制石器

42.

21、错误:山顶洞人订正:北京人

22、错误:分封制订正:禅让制

23、错误:黄河流域订正:成都平原

24、错误:桂陵之战订正:城濮之战

25、错误:屈原订正:扁鹊

43.(1)火车、采石场、水泥厂和过量开发。(2)无论选择有无必要,言之有理即可。(3)从食用熟食的角度进行回答即可。周口店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过的地方。(4)写出疑问与心得。

44.①过着艰苦的群居生活。(1分)

②烧烤食物;驱逐野兽;照明防寒。(3分)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分)

45.(1)元谋人遗址。(2分)

(2)黄河、长江流域。(4分)

(3)提示: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3分)他们的历史活动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6.错误:人工取火。(2分)

理由: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2分)会人工取火的是山顶洞人。(2分)

47.

(1)干栏式建筑(2分)通风透气,可避潮湿(2分)

(2)半坡氏族(2分)粟(2分)

(3)地理环境(2分)

48.(1)半坡原始居民;

(2)大禹;修建都江堰。

(3)庄子、道家。

(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符合题意的任两事例即可)。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49.

(1)鱼纹彩陶盆,此文物出土于半坡聚落遗址,底色为红色,上面绘有动物图案,称为彩陶。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2)司母戊鼎,此文物出土于殷墟,因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编钟,此文物出土于战国曾侯乙墓,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4)秦国铜钱,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样式。

50.⑴河姆渡;粟⑵炎帝

⑶铁农具和牛耕;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等

⑷都江堰;有利于灌溉,航运,农业生产等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案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 2、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3、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NO.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一)元谋人 1、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一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2、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 3、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相关的知识。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情况: 使用打制石器。 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中考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教师参考)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 2.秦朝的中央机构: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中考历史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中考历史· 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1.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桑奇佛塔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3.下列关于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于古代印度 B.其实质是等级制 C.种姓制度出现于古代,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 D.它是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实行的制度 4.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含 D.首陀罗 5.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一一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一一古埃及一一金字塔 C.尼罗河一一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一一中国一一种姓制度 6.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健全民主法制 7.以下对古代文明古国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埃及是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B.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漠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 D.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疆域辽阔 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9.“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オ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 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文中的“它”指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 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2017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⑤在《隋律》的基础上,修订,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考点二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于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于朝: (1)考试科目: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明经科、进士科最重要。 (2)关键人物:①: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③: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意义:科举制度僵化于明朝。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到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 考点三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族尊奉为“”。 2.吐蕃概况: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 3.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时,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8世纪初,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考点四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唐朝与日本:日本多次派到唐朝学习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等先进文化。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除讲授佛经外,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等。 2.唐朝与天竺:唐太宗时,佛教高僧西行天竺(即今)取经,著有《》。 考点五宋代的都市生活 1.物质生活: (1)衣:官员、贵族的衣饰由节俭到奢侈。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东京城里有两百多种食品,夜市小吃很多,夏季有冷饮。 (3)住:农村百姓住低矮的茅屋,富裕人家以茅屋与瓦房相结合。城市平民住四合院,贵族官僚宅第宏丽。 (4)行:多用牛车、驴车,达官贵人乘轿。交通比较发达,旅店业兴旺。 2.文化生活: (1)娱乐: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舍)。 (2)节日: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春节在宋代称,最受重视。

初中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古代史提纲 远古时代[原始社会](距今2、300百万年——公元前4000年前) 1、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人类进化过程 是:古猿——猿人(如元谋人)——早期智人(如北京人)——晚期智人(如山顶洞人)。 晚期智人体质与现代人接近,在亚洲的代表有:中国的山顶洞人;在非洲的代表有:阿尔及 利亚的阿尔法卢人;在欧洲的代表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现代人种按照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4、现代人类形成后,最初的人类社会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氏族。最初 的氏族是母系氏族(如中国的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原始社会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如 中国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母系和父系氏族的对比如下: 历史阶段家庭特征主要进行的生产劳动男女的社会地位 母系氏族群婚采集、渔、狩猎为主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农业、畜牧业出现,产生简单手工业男子开始支配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差距) 上古时期[奴隶制社会](公元前3500年——公元5世纪) 一、总述: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奴隶国家的地区,也是 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地区。除古希腊的文明是海洋文明外,其他四大古文明均是大河文明。 二、、各大古文明知识点 (一)古埃及 1、地理位置: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 2、产生国家的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 3、文字:使用象形文字 4、文明标志: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为胡夫金字塔。) 5、建造金字塔的原因:作为法老的陵墓。 (二)古巴比伦 1、地理位置: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设计----山东省昌邑市围子仓街初中张延兴 设计理念: 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识图、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难点: 1、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 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2、氏族概念及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了人类,才有人类的历史。那么人类又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的祖先,也就是我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究竟是谁?他们老家在哪里? 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请看大屏幕,这是两个比较熟悉的传说。(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图片)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讲一讲这两个传说? 生:讲传说故事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来学习了解一下。(屏幕展示教学目标,学生认知) 新课讲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拓展升华。(三个标题,按任务分别进行) 二、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屏幕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同学你们从这幅图上能获得哪些有用的信息,生回答(1、我国境内分布的主要的远古人类2、远古人类生存的年代等) 师归纳: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生:元谋人。 任务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请同学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从这里你能获得哪些关于元谋人的信息? (地点年代生产生活地位) 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学生阅读回答,多媒体展示补充。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下列不属于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削弱封国势力 C.强化监察制度 D.统一度量衡 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4.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 ) A.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6.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地区 B.长安--今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地区--葱岭 D.----缅甸--印度--欧洲 7.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 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唐朝在、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 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 8.下列为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而作出的努力,不属于清朝前期的是( )

A.成功收复和清朝设置府 B.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戚继光抗击倭寇 9.在某市构建和谐社会座谈会上,有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孔子,这是基于孔子( ) A.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B.编订中国古代文献 C.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D.提出“仁”的政治主 1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撰写《齐民要术》、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农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徐光启 D.宋应星 11.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和原始居民中,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有( ) ①元谋人②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3.“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入版图。”这首诗是学良先生为赞颂收复的民族英雄而创作的,这位民族英雄就是( ) A.戚继光 B.和 C.成功 D.康熙帝 14.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夏 B、商 C、周 D、 15.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省余市农民在挖掘地基时,意外的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 A.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D.河姆渡居民遗址 16.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说:“天进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能有无。”它反映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推行( ) A.严厉的禁海政策B.“重本抑末”政策C.“对外开放”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17.对于商鞅变法,不正确 ...的看法是( )

各地中考试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2005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非课改毕业年级卷)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黄帝。请你判断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2、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请你确认他将会游览到的著名文化遗址是 A.都江堰 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 D.敦煌莫高窟 200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非课改区开卷) 1、与下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 A、管仲 B、商鞅 C、王安石 D、康有为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非课改实验区使用) 1、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 2、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A、布达拉宫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3、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戚继光 2005年山东省临沂中考试题(非教改实验区) 11、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孙武 C、韩非 D、董仲舒 13、2005年5月20-22日,全国第14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沂南县召开。诸葛亮是下列哪一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南北朝 黔西南州非课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1、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了儒家学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这个人是 A、老了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2005年安徽省课改实验区中考历史试题 1、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A 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3、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2020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中国古代史 河南省 1、中华姓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有学者统计,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这表明【】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 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 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 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与河南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姓氏文化”作为试题的切入点,突出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 用排除法:“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从题干中“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可知“皆源于豫”与题意相违背,是明显错误的;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正确;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题干没有涉及文字,与题意不符;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尽出中原”表述绝对化,显然不对。所以,选:B。 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医学。2011版课标要求: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本题以与河南南阳有关的医圣张仲景的“治未病”理论,以及神医华佗的“五禽戏”,考查中医、健身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

助于学生了解家乡名人。 “治未病”,强调的是疾病未发生时,即要预防,模仿五种动物姿态编成的健身操,起到了强身健体作用。所以,直选:A。 也可以用排除法: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该选项侧重诊断疾病的方式,与题意无关,排除;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题干中未涉及针灸疗法,排除;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题干中未涉及,排除。所以,选:A。 3、“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011版课标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题开篇“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就点明物种西来,然后又以具体的实例: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来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物种的相互交流。所以,直选:C。 也可以用排除法: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均与题意无关,排除。所以,选:C。 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世界各国的造纸术也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部分)

世界古代史部分 第1课人类的形成 课标: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和厄瑞斯特的传说,了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复习提纲: 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2、时间: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3、人种差异: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先进入原始社会(前期:母系氏族;后期:父系氏族) 2、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标: 1、知道金宇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复习提纲: 2、原因: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壤肥沃,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气温适宜,有利于早期人类生存。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课标: 1、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作 用。 2、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复习提纲: 1、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古希腊文明的象征:奴隶主民主政治;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评价: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 ⑵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圣火采集地——希腊雅典) 3.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线索: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2)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3)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由共和国变成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 1、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2、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复习提纲: 1、日本——大化改新 (1)时间:7世纪 (2)领导者:孝德天皇 (3)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4)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在战争的过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1)领导人:穆罕默德

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

初三历史复习题:中国古代史(下) 一、选择题 1、“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工程的评价() A、郑国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灵渠 2、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促进南北朝经济交流 D.加强南北交通 3、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4、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 A、隋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唐朝、清朝 5、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张骞 B.甘英 C.玄奘 D.鉴真 6、“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中的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韩愈 7、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有() A.二千位诗人,五万首诗 B.二千多位诗人,近五万首诗 C.一千多位诗人,近五万首诗 D.二千多位诗人,五万多首诗 8、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四川 B.北宋江南 C.南宋四川 D.南宋江南 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是() A.农民的需要 B.士大夫的提倡 C.达官贵人的需要 D.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10、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废丞相 B.设殿阁大学士 C.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军机处 11、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2、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13、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4、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D.《唐本草》 15、“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中考试题(中国古代史)

期末复习 1、“她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得伟业。”这里得“她”就是 (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得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得就是( ) A.儒家思想与与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 3、右图就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得北京”中得“京”字,该字得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就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4.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得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 5 、下面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与成就得就是( ) A .甲骨文 B .司母戊鼎 C .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6、中央电视台得《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得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得历史人物 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她得就是 A .她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 .她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 .她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 .她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7. 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与帝得称赞,因为她 A.改进与推广造纸术 B.出使西域归来 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D.东渡日本成功 8.如右图,公元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得制度 就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9.对于秦国得商鞅变法,不正确 ...得瞧法就是 A.秦孝公变法得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得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她得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到利益得重新调整 D.商鞅就是杰出得政治家,没有她就没有秦国得变法与强大 10、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得观念有悠久得历史、深厚得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得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得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得传说

中国古代史(2017中考汇总教师版)

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B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彩陶器 2.《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 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 明北京人( )A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3.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 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B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河姆渡 D .陕西半坡村 5.居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C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聚落 D .河姆渡聚落 6.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 居民相符的是( )B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 工具是( )B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铁农具 D .曲辕犁 8.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 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 证他们生活在( )B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2018中考历史: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2018中考历史:中国历史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

中考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封战国:()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权至高无上; 专秦朝中央设置丞相、()、()等官职,地方推行(); 制焚书坑儒,加强()。 主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义设立三省六部制 中隋朝开创()用人之权收归中央。 央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发展了隋代开创的()制 集宋太祖通过(“”)的方式解除石守信等武将的兵权; 权北宋实行文治,消除地方分裂因素。 政实施行省制度,中央设(),地方设(); 治元朝中央设(),管辖西藏和少数民族事务; 的 建在中央:朱元璋罢中书省,废宰相制,权分(),设殿阁大学士 立明朝明成祖时设内阁; 与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 加思想上:规定科举考试采用() 强清朝:在中央:雍正时创立()、乾隆时撤消()。 思想上:大兴()。 目的:加强对各地统治。 地西周:分封制办法:周王对贵族“授民授疆土”。诸侯与周王关系为效忠和接受效忠。 方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统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地方。 治秦朝:实行郡县制度,郡守、县令管理地方,都由皇帝任免并听命于皇帝。 与西汉:汉武帝采取了削弱侯国实力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行隋唐:地方上设州、县,隶属于尚书省。 政元朝:行省制度:中书省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 措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分别管理地方行政、司法、军事 施三权相互牵制,统于中央)。 (六)、难点互动 1、秦朝和隋朝,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朝代。比较一下,它们还有哪些相同点? (1)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如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开创了科举制。 (2)都兴建了一项闻名于世的伟大工程:秦修长城,隋建大运河。 (3)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4)都因统治者实行暴政,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教训。西汉、唐朝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繁荣局面。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古代史、近代史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古代史、近代 史 一、上古人类文明 1、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①古代埃及: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流域。文明象征:(图)。②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3000年,建立奴隶制小国。西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③古代印度:公元前2300年南亚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出现了等级制度,史称制度。国王与大小官吏属于。④中国: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黄河流域。 2、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处于全盛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罗马共和国:公元前建立。公元前年,屋大维建元首制,进入帝国时代。 二、中古亚欧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①时间:年,仿效制度改革。②意义:这次改革标志日本。③内容:经济:一切土地收归,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建立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2、622年,(谁)在(哪)、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实行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马拉松战役)。结果希腊军民战胜了波斯侵略军。希腊的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2、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4、古代人发明了0到9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人对它加以改造传到欧洲,称为阿拉伯数字。 四、世界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世界三大宗教:①佛教:公元前世纪,古印度,创建。 ②基督教:世纪,等地创建。③伊斯兰教:世纪,默罕默德在(哪)创建。 2、古希腊文学名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是《》。

初中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古代史考试说明25% 1、知道元谋人、北京人、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的情况。了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2、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及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史实。简述商鞅变法的史实。 3、了解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讲述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4、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著名战役。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5、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熟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6、知道宋、辽、夏、金、元在军事上的战与和的史实。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简述元朝建立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7、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掌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列举清朝设置住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知道“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 8、知道祖冲之和圆周率、《九章算术》。知道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及其贡献。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著作。知道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了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9、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及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及“百家争鸣”。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知道《史记》、《资治通鉴》的体例及作者。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方面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史复习纲要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就周口店一带。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属打制石器时代) 3.河姆渡(今浙江余姚市)原始农耕: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主要种植水稻(大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建造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4.半坡(陕西西安)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年左右,是黄河流域聚落的代表。主要种植粟(小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会制造陶器。 5.炎帝黄帝:传说炎帝和黄帝是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与黄帝联合打败了蚩尤,涿鹿之战后与炎帝部落结盟,形成华夏族。传说炎帝是中华原始农学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人文初祖”、“华夏始祖”。至今,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6.继炎帝、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均通过民主推举的办法产生,历史上称“禅让制”。第一个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舜。大禹治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从此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桀。 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纣。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西周实行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周武王灭商。封神榜就是指武王伐纣。 桀、纣、周厉王是三个暴君。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合称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始时标志):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国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4.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下进行的。 主要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史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