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辅导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辅导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辅导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辅导练习题

辅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关于用脚踢足球,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脚踢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产生

B .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 .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

D .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2.图1所示力的现象中,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3.1N 的力大约等于( ) A .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 .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 .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4.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因素( ) A .只有力的大小 B .只有力的方向 C .只有力的作用点 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鸟受到的力大 B .飞机受到的力大 C .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 .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6.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月球上,不可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的大小 B .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 ”用来表示它的型号 C .测量时,要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

D .实验室所用弹簧测力计的每小格表示0.1kg

7.如图2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在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3所示,两匹马各用1200N 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则此时测力计的读数为( )

A .2400N

B .1200N

C .0N

D .600N 9.“葛利斯581d ”行星是2011年法国科学家发现的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行星,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 ”行

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一质量为“100g ”的器材飞至该行星,分别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器材,则示数分别是( )

A .100g ,1N

B .100g ,2N

C .200g ,1N

D .200g ,2N

10.如图4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 点是“不

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不倒翁”在位置3时,受到的重力最小 B .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 C .“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 D .“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11.一根长8cm 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 时,长度变为12cm ,当长度变为14cm 时所受拉力是( )

A .10N

B .12N

C .14N

D .20N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2.如图5所示,农夫赶着马车,拉着货物在水平路面上缓缓行驶,马车与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那么以马车为

研究对象,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_____也会受到_____对它的作用力,这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图 3

图 2 图

4

.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手拉橡皮筋的力 .月亮对地球的力 .大象对跷跷板的力

13.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是 N ,其分度值是 N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N 。

14.北京时间

2012年10月15日凌晨,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

3.9万米的高空后,带着降落伞跳下并成功落地,打破了最高海拔自由落体等三项世界纪录。图7为其打开降落伞接近地面的情景。他在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 (选填“发生”或“没发生”)改变。他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 作用的缘故。 15.小明同学的质量为40 (选填“kg ”、“g ”或“N ”);假期旅游时他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

如图8所示,当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当他乘坐的过山车位于图10所示位置时,他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16.图9是美国NBA 职业篮球巨星科比手持篮球突破上篮和扣篮时的两个情景。请你结合情景找出一个与本章

《力》相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现象: ; 对应的物理知识: 。 三、作图题(6分)

17.水平面上有一辆重为300N 的小车,受到的拉力为30N ,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

请在图10中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定是平衡力,

C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 .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3.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

C .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 .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4.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1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 .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 .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

C .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 .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

5.“后羿射日”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如图

2所示,后羿射出去的箭离地而起后,假设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射出的箭会( )

A .落回地面

B .飞向太阳

C .停在空中

D .绕地球转动

6.如图3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

6 图

7 图

8 图

9

10

图 2 图1

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 .汽车速度太慢

B .汽车转弯

C .汽车突然启动

D .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7.如图4所示,是壁虎爬在竖直墙面上静止不动时的情景。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墙对壁虎的吸引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重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是12N ,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水平拉力是 ( ) A .12N B .68N C .80N D .92N 9.下列事例中,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来改变摩擦力的是( )

A .自行车紧急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闸以便尽快停下

B .往生锈的锁芯里滴一些油便于开锁

C .汽车打滑时,常在轮胎下铺一些碎石或稻草

D .高低杠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涂抹镁粉 10.如图5所示的事例中,不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图甲中,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托起

B .图乙中,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

C .图丙中,游泳运动员身穿以“鲨鱼皮”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比赛

D .图丁中,冰雪天气,司机将车轮用铁链或绳子绕起来行驶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 ;在实际问题当中,当物体运动状

态不发生改变时,物体受到的力是 力。

12.冰壶比赛中由于运动员既要滑行,又要在刷冰时用力蹬地,所以滑行脚和蹬冰脚要分别穿上塑料底和橡胶底

鞋。其中,蹬冰脚所穿的橡胶底鞋应是图6中的 鞋,因为该鞋能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摩擦力 。(选填“增大”或“减小”)。

13.司机发现躺在路上的小狗时,紧急刹车,人会向前倾,此现象表明 (选填“汽车”,“人”或“小狗”)具有惯性;若汽车突然向左拐弯,则人会向 倒去。 三、作图题(6分)

15.如图9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小华用弹

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在图中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12分)

1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

图10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 1和F 2的大

小。

5 图3

9 图10 图

11

4

甲 图6 乙

(3)保持F 1与F 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11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

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 的原因。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平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滑到底端时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距离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4、如图所示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以下因素有关: a 、接触面上所受到的压力;b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 、接触面的面积.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方体木块时,应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的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图 与图 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比较图甲和图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 有关。

(3)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C ,分别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然后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每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4)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 。 五、简答题(12分)

17.如果在地面铺了一张很大的毛毯,让你来移动它,由于它和地面间的用摩擦太大而不容易拉动它.请你不用

任何器材,设计一个方案,可以比较容易地移动毛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也正因为如此,山西省的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 ) A .汽车的大小 B .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 .汽车的速度 D .汽车的惯性 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 .吸在墙壁上的吸盘,挂毛巾,吸盘不掉

C .生物上用滴管吸取液体

D .帕斯卡“裂桶实验” 3.图1所示的四个容器,不是连通器的是( ) 4.如图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5.玻璃杯内装满水,若将手指浸入水中,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瓶内气压减小了

C .瓶外气压增大了

D .瓶子质量减小了 7.如图3所示,晓红同学撑一把雨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得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用针绣花

B .厚纸片垫提手处

C .刀切芒果

D .线切鸡蛋

2

3

6

7

图8

A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

D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8.食人鱼(如图4所示)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鱼类之一,体形虽小,牙齿却像两条小钢钜异常尖利,能在几分钟

内将攻击目标啃得只剩白骨。“牙齿异常尖利”是指牙齿的 小,能够产生较大的 。 9.图5甲是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水流抽气机,乙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使用时让自来水流入具有内置喷门的T

型管中,T 型口处的气流流速较______,因此压强较____,右侧气体被压至T 型口处,随水流一块流出,即可达到抽气的目的。由此可见,它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0.你观察如图6所示的现象,从中可知北京当时的大气压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

标准大气压。这个现象可以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如图7所示的U 形管,下端有一个阀门,管内左侧装有水,右侧装有煤油,且两液面相平,阀门开始是关

闭的,此时U 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当把阀门打开时,会发现 。

12.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 、B ,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 2,A 的底面向上

凸起,B 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 的水,则B 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A 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对桌面的压强。若A 、B 容器同一高度处水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则P A P 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4.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折利实验。如图10所示,在长约1 m 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满水银(图甲),然后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图乙),水银会慢慢下降,水银面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不再下降(图丙),由图可知,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压强。若实验中将玻璃管倾斜,则测出的液柱长度将________,液面的高度将_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法。

6、小强利用U 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 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甲图所示仪器名称是 ,实验前,应调整U 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 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问题。

图10

甲 图5 乙

4

(3)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通过观察U 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4)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5)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6)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7)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8)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五、计算题(15分)

16.双休日,晓红一家人去动物园游玩时,晓红给妈妈和小象拍了一张合影,如图 12

所示,在拍摄现场的沙地上,留下了小象和妈妈的脚印,晓红发现小象的脚印还没有妈妈的脚印深。如果小象的质量是2t ,此时小象的触地面积为2500cm 2;妈妈的体重为500N ,所穿皮鞋每只触地面积为 20cm 2,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这个现象(g 取

10 N / kg )

2.一个长方体游泳池水深2m ,池底面积为1200m 2

(g 取10N/kg )。求:(1)池底受到水的压强。(2)池底受到水的压力。

3、一只底面积为0.01m 2的盛水烧杯放在面积为1.4m 2的水平桌面上, 烧杯和盛水总重为11N,烧杯高0.12m,杯中的水深0.1m,求:

(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

米3,液体的深为0.5m ,若容器重为

20N 、底面积为2.0×10-3m 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

P a 。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离器底高为0.2m 处A 点的液体压强。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g 取10N/kg )

图12

5、如图,容器重4.2N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 cm 的立方体,下部是 边长10cm 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 kg 水(取g =10N/ kg )

⑴、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⑵、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 .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 .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木头、小鱼、石块、海螺在水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分析它们所受的浮力,错误的是( ) A .木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B .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 C .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D .海螺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它的压力差

4.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情况

如图3所示,它们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小明将质量为120g 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 3

的水,则物体( )(g 取10N/kg ) A .漂浮在水面上 B .悬浮在水中 C .沉在溢水杯底部 D .受到1.2N 的浮力

6.如图4所示,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下,物体全部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若让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 .往烧杯里加水

B .往烧杯里加些盐

C .往烧杯里加些酒精

D .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物体不露出水面

7.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 3,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一个中学生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约是( ) A .0.006N B .0.06N C .0.6N D .6N

8.同一个鸡蛋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悬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5示。由此可

知( )

A .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乙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 .甲、乙两图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 .乙图中的液体是盐水

9.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6甲和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

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 )

A .F 甲>F 乙

B .F 甲= F 乙

C .F 甲<F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有一体积为0.1m 3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ρ冰=0.9×103kg/m 3, ρ水=1.0×103kg/m 3,g =10N/kg ),则该冰块( )

A .总重量是1×103N

B .受到的浮力是1×103N

C .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是0.08m 3

D .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1/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1.如图7所示,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 的A 、B 、C 三个实心物体,A

正在向上运动,B 静止,C 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F B 、F C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B 物体的密度为 。

12.如图8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

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甲 图5 乙

2

图 3 图 4

图 6 图7 图8

第32题图

13.如图9所示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把两只完全相同

的密度计分别放在液体中,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则F 甲 F 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 ρ乙。(选填“>”“=”或“<”)

14.如图10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

出的液体质量是40g ,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 ,则:小球质

量是________g ,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____4 :5

(选填“>”“=”或“<”)。 三、作图题(共4分)

15.某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请在图11中画

出潜水艇加速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16分) 16.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2所示的实验:

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

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 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 (填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合金块的密度是 。

(2013年兰州)某同学利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测出了一颗小石块的密度。测量方法如下: (1)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记为G ;

(2)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拉力,记为F ;

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小石块的密度 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013年丽水卷)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 。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 1;②如

图10

图11 图12

图9

图 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 2;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3;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 4。

用F 1、F 2、F 3、F 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 ,排出水的重力为 。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 。

(2013年广州市)小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做了如下测量: (1)写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只填代号)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F 浮=G 排。由此还可算出塑料块的密度。请选用F l 、F 2、F 3、F 4,、ρ水表达它的密度:ρ塑=______________。

(3)如题16 (3)图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 1 、F 2、F 3 、F 4 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 浮=G 排。

(2013年河北省)33.由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品,其中一个实心,一个空心。 小明为判定哪个是空心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ρ水 = 1.0 g/cm 3

,取g = 10 N/kg )

【实验过程】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工艺品的重力G 1 = 2 N 。

②将挂在测力计下方的小工艺品浸没水中,小工艺品受到 个力 的作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1 = 1.6 N ,则浮力F 浮 = N 。 ③用测力计测出大工艺品的重力G 2 = 3 N 。

④如图13所示,将挂在测力计下方的大工艺品浸没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 2 = N 。 ⑤合金的密度ρ = g/cm 3,则 (选填“大”或“小”)工艺品是空心的。【拓展应用】空心工艺品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m 3。

(1)在C 与E 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根据A 与E 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

(2)小明对ABCD 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 3. 四.计算题

(2013年上海市)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求它所受的浮力浮F 。

(2013南充)如图11所示,体积为V=200cm 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0.8N 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g=10N/kg ,ρ水1.0×103kg/m 3,绳子重力不计)。求: (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

(2)木块的重力。

(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2013湛江)仁爱礁是我国的固有领土,隶属我国海南省三沙市,中国公务船只定期在那里巡视,如图14所示是我国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公务船.

(1)若该船的声呐探头距海面深度为10m ,则该声呐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该船满载时排水量为5x106kg ,则船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各为多少? (海水密度为1.03x103kg/m 3,g 取10N/kg )

(2013年兰州)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某核潜艇排水量(排水量指潜艇潜行时排开水的质量):6500吨;航速:水上最大16节,水下最大22节;潜深:300m 。(ρ海水=1.03×103kg/m 3,g 取10N/kg )求: (1)该核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核潜艇潜入水下300m 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江西省2013年)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 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 求:(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 取10N /kg)

(2013郴州)把一块重为G =3.4N 的矿石,挂弹簧测力计上,并把他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9N ,g 取10N/kg 。求:

⑴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⑵矿石的体积;⑶矿石的密度。

(2013佛山)22.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 2,质量为400g 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 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 2、高为8cm 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 (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筒内液体密度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1.将一边长是10cm 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 水,如图3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 )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7、小明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此时水面正好到溢水口),然后把木块轻轻地放入溢水杯中,有20×10-6m 3

的水排入量筒,木块漂浮在水面上。(g =10N/kg , ρ木块

=0.5×103kg/m 3

求:(1)木块排开水的质量;(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的体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我们的餐桌上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碗放在桌面上,桌子对碗做了功 B .把碗从桌面上端起来,手对碗做了功

C .吃饭时,手拿着汤匙不动,手对汤匙做了功

D .吃饭时,人坐在凳子上,凳子对人做了功 2.如图所2示,与人力挖土相比,掘土机的工作特点是( ) A .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功率大 C .一定省力 D .耗能一定低

3.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 的力踢一个重为5N 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了20m ,在球滚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 .100J

B .2000J

C .2100J

D .0J 4.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B .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做的功越多

C .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D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5.图3中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6.面对壮观的庐山瀑布,李白挥毫写下

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7.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对于图5中荡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 A .小孩在A 点具有最大动能 B .小孩在B 点势能最小

C .小孩从B 荡到C 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D .如果没有能量损失,他将一直荡下去 8.两台机器工作时的功率之比为2:3,做功时间之比是2:1,则它们做的功之比为( )

A .4:3

B .3:4

C .2:1

D .1:3 9.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B .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C .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 .无法判断

10.两人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分别将同一木箱子匀速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如图6所示,乙比甲用时少 ,则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功多,功率大

B .乙做功少,功率大

C .甲做功多,二者功率一样大

D .乙做功少,功率可能比甲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如图7所示的漫画《无敌撑杆跳》,漫画中高速奔跑的运动员具有 能;其撑杆前端加装的“弹簧”,在

撑杆接触地面后会发生形变,而具有 能,从而帮助运动员在起跳后从而获得更多的 能。

5

图2

C .拉弯的弓弦..

D .急坠之流.星

A .风驰般速滑运动员.....

B .峭立莲蓬的翠鸟

3

12.某商场二楼到三楼的自动扶梯高度是4m ,扶梯长是6m 。一同学体重500N ,自动扶梯把他从二楼运送到三

楼的过程中对他做功 J 。如果要测量自动扶梯对他做功的功率,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是 。

14.如图9所示的漫画讽刺批评了某青年推倒一辆自行车进而“砸到”一排自行车,看“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不

道德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后面的自行车严重受损,其中的物理原理是:第一辆自行车倒下时, 转化为 ,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辆自行车,下一辆自行车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自行车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选填“动能”、“重力势能”)。 三、实验与探究题(17题14分,18题18分,共32分)

17.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I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 (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_______的大小。

18.为了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为探究猜想一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方案如下(以下所有弹簧被压缩后都未超过其弹性限度):

①将A 、B 两根外形完全相同,材料不同的弹簧分别按图甲安装好;

②将小球置于弹簧A 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cm (见图13乙),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 1;

③将小球置于弹簧B 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3cm ,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在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 2;

④比较S 1、S 2得出结论。

(1)比较以上实验数据,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无关。

(2)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以下所列举的实例运用了转化法的是 。

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摩擦力大小的测量;③功率的定义。 (3)请将探究猜想二的方案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A 按如图13甲安装好;

②将小球置于弹簧A 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2cm ,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 3;

③ ; ④ 。 四、计算题(共12分)

7

8 图9

图12

13 图14

19.在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推土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14是某型号履带式推土机,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为150kW ,重为2.0×105N 。若推土机在平直场地上以额定功率作业,在其以1.5m/s 的速度匀速前进10m 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阻力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2、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5t ,起重机在20s 内把它匀速提升到4m 的高度,电动机做功为4

104 J,求:(1)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 (2)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取g=10N /kg)

3、 水桶内装有体积为1.9×10-2 m 3的饮用水,张力同学为班级的饮水机换水,他拉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00米,然后匀速提起水桶放到1m 高的饮水机上(水桶的质量不计)。求: (1)桶中水的质量。

(2)张力同学所做的功。(g=10N/kg )

5、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 N ,P 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 m ,

某次测试中,他1 min 内完成30次俯卧撑.求:

(1)俯卧撑中的动力臂、阻力臂.(2)将身体匀速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

(3)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 (4)该同学在这1 min 内的功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使用杠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臂不变时,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小

B .阻力大小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C .使用杠杆时,一定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D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2.图1中是一种有把手的门锁,则门锁的把手实质上是一个(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省力杠杆

D .费力杠杆

3.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A .做的总功较少

B .做的总功较多

C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4.如图2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

图1

5.如图3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F 丁,比较它们

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 B .F 乙=F 丙 C .F 丙<F 丁 D .一样大

6.如图4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 ,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 ,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

A .500N

B .250N

C .300N

D .800N

7.如图5(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 动小于物重G ),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 B .F 甲>F 乙 C .η甲<η乙 D .η甲=η乙 8.某人用100N 的力提起了350N 的重物,那么他可能使用了( ) A .一个定滑轮 B .一个动滑轮 C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D .一支杠杆

9.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 的物体匀速提升1m ,不计

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拉力一定是125N B .有用功一定是150J C .总功一定是250J D .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0.如图6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

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11.如图7所示的A 、B 两个滑轮中A 是 滑轮,B 是 滑轮;当以F 为10N 的拉力拉物体匀速前

进时,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 。

12.如图8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

这幅漫画说明了 。 13.如图9所示为一装配线上的一个“机械手”,其O 点为固定转动轴,先它水平抓住一只重40N 的工件G ,若

它在0.5s 内匀速将这一工件提升了20cm ,而M 的功率为20W ,则机械手做的有用功为 J ,机械效率为 。

14.将重物从长4m 、高1m 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 ,斜面的机械效率

图9

A .抛石机

B .方向盘

C .辘轳

D .斜面

图2

5 图

4 图 6

8

图7

图3

是75%,则推力做的总功为 J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 。 三、作图题(15题6分,16题4分,共10分)

15.如图10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 为支点,A 为手握鱼竿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

的力臂,最小的动力F 1。

16.小红家住二楼,正装修房子,小红站在地面上,用如图11所示的器材,请帮她设计一较省力的方法,把材料

送到二楼窗口去。

四、实验与探究题(17题11分,18题13分,共24分) 17.在如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 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 __________。

(3)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

18.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13。

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 、拉力F 、钩码上升的髙度h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 有用、总功

(1)表格中数据★= ;

(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

(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

(4)在实验3的装置下再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装置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小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图10 图11

图13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三次实验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__J ,总功为____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0分)

19.如图14所示是古书《天工开物》中描述人们用舂(chong )来捣谷时的情景。若在A 点悬挂的物重为60N ,OA :OB=4:3,则捣谷人在B 点至少需施加竖直向下的多大的力?(不计杆自重)。

(2013扬州)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 ,已知物重为800N ,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 求此过程中: (1)做的做功。(2)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一个工人用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0N 的货物,绳端所用拉力为600N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求:(取g=10N /kg)

(1) 工人做的总功是多少?有用功是多少?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3) 如果工人拉绳的速度是0.4m /s ,则工人做功的总功率是多大?

7、 张明同学用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拉线的绕法如图所示

。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将钩码匀速向上提升20cm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60cm ,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 ,

问:⑴在实验过程中,对钩码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⑵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⑶为什么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

14

8、广州港码头一装卸工人用如图16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80 kg 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 为500N ,绳子自由端在50s 内被匀速拉下4m ,求:(g 取10N /kg)

(1)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 2,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2)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3)拉力F 的功率; (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1、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一人用它打捞掉在井水中的物体。当物体完全 露出水面后,人用40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使物体在1min 内匀速上升3m 。求:

(1)、人拉绳子所做的功。 (2)人拉绳子的功率。 (3)、物体的重。

图9

12、如图10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设重1600N 物体G 以0.4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 的大小; (2)、10s 内拉力做的功; (3)、拉力的功率。

13、小杰家装修房子时需要往楼上运送材料,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一次运送 材料时用250 N 的拉力,在10 s 内将重为400 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2 m ,那么在此过程中请你 解答以下问题: 图10 G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利用此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4、

工人利用斜面,把质量为50kg 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10s ,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300N 。斜面长10m ,高5m 。g 取10N/kg 。求: (1)货物所受重力是多少? (2)此过程货物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如果把货物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5m 2,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16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课堂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课堂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单位 2.人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桶水,桶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手 C.桶 D.绳子 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者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之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当一个人站在坚硬的水泥路上时,水泥地面() A.发生了形变,受到了人施加的力的作用 B.发生了形变,受到了地面施加给人的作用 C.没有发生形变,因为地面太坚硬了 D.没有发生形变,因为人太轻了 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走路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7.甲、乙两位同学穿旱冰鞋,面对面站在地上,甲推乙一下,结果是() A.甲静止,乙被推开 B.乙静止、甲被推开 C.甲、乙将同时相对离开 D.乙受到甲的推力,甲不受乙的推力 8.下列关于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二、填空题

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练习题

一次函数终检题A层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C.10万名考生是总体 D.2000名考生是样本的容量 2.从5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取50个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在频数分布表中,落在126.5~130.5这一组的频率是0.12,那么估计总体数据在126.5~130.5之间的个数为() A.60 B.120 C.12 D.6 3.设计调查问卷时,下列说法合适的是() A.为了调查需要,可以直接提问人们一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B.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方便回收后统计 C.问卷应该简短 D.问题越多越好 4.某中学生暑期环保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6,5,7,8,7,5,8,10,5,9(单位:个).利用这些数据估计该小区2 000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约() A.2 000个 B.14 000个 C.21 000个 D.98 000个 5.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见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长不低于1.2小时人数占总体的() A.35% B.24% C.38% D.62%

6.某校为了搞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准备在星期五下午开设免费的兴趣活动课,内容有:围棋、书法和舞蹈,这三门活动课的实际报名人数统计如下:将上述数据画成扇形统计图,那么表示书法的扇形圆心角等于() 围棋书法舞蹈 实际报名人数80 40 60 A.40° B.60° C.80° D.100° 7.在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为了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在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8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普查 B.本地区只有82个成年人不吸烟 C.本地区约有18%的成年人吸烟 D.样本是18个吸烟的成年人 8.一个口袋中有5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小明为估计其中的白球数,采用了如下的方法: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然后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小明共摸了100次,其中20次摸到黑球.根据上述数据,小明可估计口袋中的白球大约有()A.35个 B.30个 C.25个 D.20个 9.李大伯有一片果林,共80棵果树,某日,李大伯开始采摘今年第一批成熟的果子,他随机选取2棵果树共摘得果子,质量分别为(单位:kg):0.28,0.26,0.24,0.23,0.25,0.24,0.26,0.26,0.25,0.23,以此计算,李大伯收获的这批果子的单个质量和总质量分别约为() A.0.25kg,200kg B.2.5kg,100kg C.0.25kg,100kg D.2.5kg,200kg 10.下列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 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 C.“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 D.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二、填空题 ________调查方式.(填抽样或普查)1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伪劣化肥暴光记》报道:从某厂生产的100吨碳氨中抽查2吨化验,测得含氨量只有10%(规定应达20%),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______. 13.为了了解我国15岁男孩的平均身高,从北方抽取了300个男孩,平均身高是1.6m;

2017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Unit 1 1.问题;事情matter 2.怎么了?出什么事了?What’s the matter? 3.疼痛的;酸痛的sore 4.感冒have a cold 5.胃痛;腹痛stomachache 6.胃痛have a stomachache 7.脚;足foot 8.颈;脖子neck 9.胃;腹部stomach 10.咽喉;喉咙throat 11.发烧fever 12.躺,平躺lie 13.躺下lie down 14.放松;休息rest 15.咳嗽cough 16.X射线;X光X-ray 17.牙痛toothache 18.量体温take one’s temperature 19.头痛headache 20.发烧have a fever 21.间歇;休息break

22.休息take breaks (take a break) 23.(使)疼痛;受伤hurt 24.乘客;旅客passenger 25.离开(某处);不工作;从......去掉off 26.下车get off 27.使......惊讶的;出乎......意料to one’s surprise 28.向;朝onto 29.问题;苦恼trouble 30.击;打hit 31.立即;马上right away 32.陷入;参与get into 33.(she的反身代词)她自己herself 34.绷带;用绷带包扎bandage 35.生病的;有病的sick 36.膝;膝盖knee 37.鼻出血nosebleed 38.呼吸breathe 39.晒伤的sunburned 40.(we的反身代词)我们自己ourselves 41.登山者;攀登者climber 42.习惯于......;适应于......be used to 43.危险;风险;冒险risk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二次根式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若式子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2 B 、x ≠3 C 、x ≥2或x ≠3 D 、x ≥2且x ≠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222 C .3,4, 5 D . 114,7,8 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AE 于点 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 4 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 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1.48 -1 3-? ?? +)13(3--30 -23-= 12.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 的值为( ) M P F E B 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练习试题

第七章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车C.绳D.沙子 2.《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中的各种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 A.图 a 和 b B.图 a 和 c C.图 a 和 d D.图 b 和 d 4.如图所示,小明分别在A、B、C 三处用力垂直推门,感受到在A 点用力最容易把门推开。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单位 5.体育课上,小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用力将足球踢出去,如图所示为该足球在空中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 A.B.C.D. 6.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15N,分度值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7.为了探究弹簧受到的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用A弹簧制作弹簧秤,其受到的拉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F=3x B.用A弹簧制作的弹簧秤,伸长量为18厘米时,受到拉力为6牛 C.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B D.若要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秤,应该选择弹簧B 8.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人教数学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八年级下数学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12______ . 2.使式子 1 2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3.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5cm 和12cm,则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cm 2 . 4.小林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书面测验成绩分别为:平时考试第一单元得84分,第二单元得 76分,第三单元得92分;期中考试得82分;期末考试得90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 权重分别为10%、30%、60%计算,那么小林该学期数学书面测验的总评成绩应为_______分. 5.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再补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ABCD 成为 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条件即可). 6.如图,AB ⊥BC ,DC ⊥BC ,E 是BC 上一点,∠BAE =∠DE C=60°,AB =3,CE =4,则AD 等于____ . (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 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8.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则关于x 的不等式0ax b +<的解集 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 B .48= C .632=? D .3)3(2-=- 八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10.若a <0,b <0,则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象大致是( ) 11.如图,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四条边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为矩形,四边形 ABCD 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1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为 ( ) ①AC ⊥BD ②∠BAD=90° ③AB=BC ④AC=BD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A B C D C B A H G F E A D B O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

Unit 1What's the matter? Language Goals Learn to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and accidents. Give

本单元教材以“What's the matter?”为中心话题,围绕着询问及描述“身体状况”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stomachache./What's the matter with Ben? He has a sore back./Do you have a fever?No,I don't./What should I do? You should take your temperature./ Should I put some medicine on it? Yes,you should.等。让学生知道怎样表达身体的不适及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Section A 主要学习怎样表达身体的不适并给出合理性的建议。应掌握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stomachache.What should I do?等。短文“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介绍了一位公共汽车司机及乘客救一位老人的故事,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Section B安排了听、说、读、写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Teaching Key Points【教学重点】 The vocabulary: matter,throat,foot,stomach,toothache,headache,have a stomachache,have a cold,lie down,take one's temperature,have a fever,go to a doctor Target language: 1.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stomachache. 2.What should I do? Should I take my temperature? 3.I think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above to talk about health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Teaching Aids【教学工具】 an English book,a tape recorder and CAI Teaching Steps【教学过程】 ★Step 1Preview and perception【预习感知】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vocabulary and target language. 根据句意及汉语或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1.—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he has a very sore t______ now. 2.He ate too much,so he had a s______. 3.If you feel tired,you should l______ down and rest. 4.If you ______(咳嗽),drink some hot tea with honey. 5.He wants to see a dentist,because he has a ______(牙疼).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专题)测试卷 目录 第一部分专项复习卷 专项复习卷一二次根式 (1) 专项复习卷二勾股定律与平行四边形 (5) 专项复习卷三一次函数 (9) 专项复习卷四数据分析 (15) 第二部分期末模拟卷 基础模拟卷(一) (21) 基础模拟卷(二) (25) 综合模拟卷 (29) 拓展模拟卷 (35) 第三部分名师原创卷 名师原创卷(一) (41) 名师原创卷(二) (47) 名师原创卷(三) (53) 参考答案 (59)

专项复习卷一二次根式 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2.合并的是() n的最小值是() A.4 B.5 C.6 D.7 4.下列二次根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5. =3 6.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a≤0 B.a<0 C.00 7.×()的结果估计在() A.3至4之间 B.4至5之间 C.5至6之间 D.6至7之间 8.已知a=2,则代数式) -3 9.如果数轴上表示a、b两个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侧,且a在b的左侧,则 |a-b) A.-2b B.2b C.2a 10.已知10,则a=() A.4 B.±2 C.2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a 的取值范围是 . 1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3.当x = 时,二次根式取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 14.成立的条件是 . 15. cm cm 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 16.比较大小:. 17.已知xy =18,那么= . 18.已知y +3 4 ,则xy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8分) 19.(12分)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4)20)21.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2111121 x x x x x x -??+÷ ? +--+??,其中x -1. 21.(9分)已知x = ,y =,求下列各式的值:

201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课时练习题

第七章第一节【力】测试题 1、力是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用表示。拿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的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 线段的长度表示 ,箭头的方向表示。 5、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是否改变(即的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7、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说明,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8、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 9、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10、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1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3、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1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15、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16、当人在竖起方向用力提起一个物体时,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 ) A. 都相同 B.大小相同 C.作用点相同 D.大小、作用点都相同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不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8、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B.足球C.地球D.守门员 19、铅球落到泥土地面时变为静止.铅球因受到地面的作用力_____改变了;地面陷下一个坑,地面因受

精品 八年级数学下册 勾股定理综合练习题

勾股定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则斜边长为( ). A.80cm B.30cm C.90cm D.120cm. 2.如图,△ABC 中,∠C=90°,AC=3,∠B=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 ) A.3.5 B.4.2 C.5.8 D.7 3.如图,在△ABC 中,∠C=90°,BC=6,D 、E 分别在AB,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 处,若A ′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 A .21 B .2 C .3 D .4 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 2+b 2=c 2. ②△ABC 中,a 2+b 2≠c 2,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 形.③若△ABC 中,a 2-b 2=c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④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a+b)(a-b)=c 2.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点A 在双曲线y=x 6上,且OA=4,过A 作AC ⊥x 轴,垂足为C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B ,则⊿ABC 的周长为( ) A.27 B.25 C.47 D.22 7.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 ) A.6cm 2 B.8cm 2 C.10cm 2 D.12cm 2 8.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3cm ,BC=4cm ,CD=12cm ,DA=13cm ,且∠ABC=9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A .84 B .30 C .251 D .无法确定 9.如同,四边形ABCD 中,AB=BC,∠ABC=∠CDA=900,BE AD 于点E,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BE=( ) A.2 B.3 C.22 D.32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册英语课文文本(可打印)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P3 3a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 At 9:00 a.m. yesterday, bus No. 26 was going along Zhonghua Road when the driver saw an old man lying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A woman was next to him, shouting for help. The bus driver, 24-year-old Wang Ping, stopped the bus without thinking twice. He got off and asked the woman what happened. She said that the man had a heart problem and should go to the hospital. Mr. Wang knew he had to act quickly. He told the passengers that he must take the man to the hospital. He expected most or all of the passengers to get off and wait for the next bus. But to his surprise, they all agreed to go with him. Some passengers helped Mr. Wang to move the man ona the bus. Thanks to Mr. Wang and the passengers, the doctors saved the man in time. "It's sad that many people don't want to help others because they don’t want any trouble," says one passenger. "But the driver didn't think about himself. He only thought about saving a life." P6 2b He Lost His ArmBut Is Still Climbing Aron Ralston is an American man who is interested in mountain climbing. As a mountain climber, Aron is used to taking risks. This is one of the exciting things about doing dangerous sports. 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 Aron almost lost his life because of accidents. On April 26, 2003, he found himself in a very dangerous situation when climbing in Utah On that day, Aron's arm was caught under a 2,000-kilo rock that fell on him when he was climbing by himself in the mountains. Because he could not free his arm, he stayed there for five days and hoped that someone would find him. But when his water ran out, he knew that he would have to do something to save his own life. He was not ready to die that day. So he used his knife to cut off half his right arm. Then, with his left arm, he bandaged himself so that he would not lose too much blood. After that, he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 to find help. After losing his arm, he wrote a book called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This means being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that you cannot seem to get out of. In this book, Aron tells of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good decisions, and of being in control of one's life. His lose for mountain climbing is so great that he kept on climbing mountains even after this experience. Do we have the same spirit as Aron? Let's think about it before we find ourselves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and before we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that could mean life or death. 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初二年级 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多项式能因式分解的是 ( : A .2a b - B .21a + C .22a b b ++。 D .2 44a a -+ 2.人数相等的八(1)和八(2)两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 22121286,86,259,186X X s s --====.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 A .八(1)班 B .八(2)班 C .两个班成绩一样稳定 D .无法确定. 3.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吗? C .画线段AB=CD D .量线段AB 的长度 4.如图,1l 反映的是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 2l 反映的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 断该公司盈利时销售 ( ) A .小于4件; B .等于4件; C .大于14件; D .大于或等于4件。 5.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A .43a a > B .2a a ->- C .34x x -<- D .32a a > 6.在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图上,海军参谋量得从海岸到A 岛的距离为2厘米,并且知道船在此海上行使的最快速度为4 0千米/时,那么海军要到达A 岛至少需要 ( ) A .6分钟 B .5分钟 C .4分钟 D .3分钟 7.下列说法中:①两个图形位似也一定相似;②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对应周长的比;③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该组数据就越稳定; ④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它的内角.其中不正确的个数有 ( )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试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C 的上下波动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综合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是平衡力 D .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关于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 .书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3.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A .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 .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 .人推墙的力,鞋受到的阻力 B .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向后的力 C .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 .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5. 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罐受到的重力与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6. 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 甲和G 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G 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 .G 乙与N2大小相等 C .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 ) A .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 .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 .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9.如下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彼此平衡的是( ) 10.(多选)小玲和小聪面对面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小玲穿着旱冰鞋.小玲所受的重力为G 玲,小玲对地面的压力为N 玲,地面对小玲的支持力为N 玲′,然后小玲推小聪一下,如图所示,小玲自己却向后运动,而小聪依然静止的站在原地,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N 玲与N 玲′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G 玲与N 玲′是一对平衡力 C .小玲推小聪时,小玲给小聪的力小于小聪给小玲的力 D .小玲推小聪时,小聪所受地面给他得的摩擦力大于小玲给他的推力 11.用三根细线分别系住三个相同的物体,物体A 以2m/s 速度匀速直线下降,绳子拉力FA ;物体B 以4m/s 速度匀速直线上升,绳子拉力FB ;物体C 以3m/s 的速度匀速直线上升,拉力FC ,则三根绳子拉力相比较( ) A .FB>FC>FA B .FB> FA > F C C .FA >FB>FC D .FA =FB=FC 12.(多选) 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 ) A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B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C .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D 。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13.(多选)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多选)如图所示,用手向上拉物块A ,当手对物块A 的拉力为F1( F1≠0)时,物块 A 对手的拉力为F2,物块A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1 (N1≠0),水平地面对物块A 的支持力为N2.已知物块A 受到的重力为G ,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B.压力N1 与重力 G 的大小相等 C. 压力 N1 与支持力N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拉力F1和支持力N2合力的大小与重力G 的大小相等 15(多选).电灯吊在天花板下,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 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C.灯受到的重力和灯对地球的吸引力 D.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16.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 始终保持不变,则图中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 的是 ( ) A . B . C . D .

新目标英语 八年级下册 reading 翻译全册

P8 Unit 1 你认为你将有自己的机器人? 在一些科幻电影里,人们在将来有自己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就像人类,他们帮助做家务和做最不令人愉快的工作。 一些科学家相信在未来会有这种机器人。不过,他们同意这可能需要数百年。科学家们现在正努力使得机器人看起来像人,与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日本公司已使得机器人行走和跳舞了。这种机器人看着也会很有趣。 但机器人科学家詹姆斯?怀特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和人做同样的事情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举例来说,对一个孩子来说,醒来知道他或她在哪儿是很容易的,怀特先生认为机器人将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其他科学家却不同意。他们认为机器人可以在25至50年之后与人类交谈。 机器人科学家并不只是在试图使机器人看起来像人。例如,已有机器人在工厂里工作。这些机器人更像巨大的臂膀。他们反复做那些单一的工作。人类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并会感到无聊。但机器人将永远不会感到无聊。 在将来,到处都会有更多的机器人,并且人类将做更少的工作。新的机器人将会有很多不同的形状。一些看起来像人,一些看起来可能像蛇。一场地震之后,蛇形机器人能够帮助寻找(埋在)建筑物下面的人。现在看起来那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100年前,电脑、航天火箭,甚至电动牙刷似乎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永远不知道在未来会发生什么。 P16 Unit 2 也许,你应该学习放松! Cathy Taylor三个孩子的生活十分忙碌。他们的学校生活已经足够繁忙。放学后,Cathy还得把两个男孩从足球(场)带到篮球(场)。接着,她不得不带她的女儿去上钢琴课。疲倦的孩子们直到晚上7点才到家。他们匆匆吃过晚饭,就又到了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了。 Taylor夫妇像许多美国的和英国的父母一样。他们带着孩子参加一个又一个活动,并尽力给孩子的生活安排尽可能多的事情。医生说许多孩子正处于沉重的压力下。老师们抱怨他们在教室里教着一群疲惫不堪的孩子。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这便是期末考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是( ) A.3,5,7 B. C. 0.3,0.5,0.4 D.5,22,23 3.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没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边相等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AC,BD是□ABCD的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为矩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AB=BC B. AC=BD C. AC⊥BD D. AB⊥BD 6.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 (1,1) B. (—1,1) C. (1,—1) D. (—1,—1) 7.比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S2 ,则S3 >S1 ③若S3=2S1,则S4=2S2 ④若S1-S2=S3-S4,则P点一定在对角线BD上.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 19. 化简求值(每小题3分,共6分) (1) - × + (2) 20.(本题5分)已知y与成正比例,且时,.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设点( ,-2)在(1)中函数的图象上,求的值. 21.(本题7分)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 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沿AE、AF折叠,点B、D恰好都落在点G处,已知BE=1,求EF的长. 22.(本题8分)在一次运输任务中,一辆汽车将一批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到达乙地卸货后返回.设汽车从甲地出发x(h)时,汽车与甲地的距离为y(km),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辆汽车往、返的速度是否相同? 请说明理由; (2)求返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4h时与甲地的距离. 23.(本题10分)某学校通过初评决定最后从甲、乙、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区级先进班集体,下表是这三个班的五项素质考评得分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