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初步认识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初步认识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初步认识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初步认识压强

第九章压强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师院附中李忠海

大地二中张清泉

上信中学陈道锋

师院附中李忠海

本章学习压强的知识,内容包括: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强调学生实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加强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章共4节:

1.第1节为“压强”,本节主要讲述压力、压强的概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2.第2节为“液体的压强”,本节主要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

3.第3节为“大气压强”,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和应用;

4.第4节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主要讲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同时在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使学

生能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能通过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压强的概念,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会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生活实例来解释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原因;液压强的特点及连通器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大气压的测定;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系分析实际问.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7课时:

第1压强……………………………………1课时

第1课时初步认压强

第2课时压强的综合应用

第2节液体的压强……………………………2课时

第1课时初步认识液体压强

第2课时连通器液体压强的综合应用

第3节大气压强………………………………2课时

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

第2课时大气压强的变化和综合运用

第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1.实探究法:本章每节是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新概念,总结新规律.因此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观察实验象,亲自测量数据,学处实验数据的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加深对新概念、新规律的理解.

2.归纳总结:要善于在实验中归纳结出规律;善于综合运用前几章学过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压强知识与前面学过的度、重力等知识联紧密学会综合运用.

第1节压强

第1课时初步认识压强

初步识压强课新授课

师者,以传道,授业,解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解压强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哪些因素有关.

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程与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

2.通过探究压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关获得对压强概

念的深入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

度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

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

花》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

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

念.

教具准

多媒体课件,中性笔、压小

桌、砝码、细砂、海绵及周边其

他物品.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

解.

教学时1课时

1.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

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计算公式为p=F/S,单位帕斯特,简称帕,符号是Pa,1Pa=1N/m2 . 巩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

备课笔记

种情况下,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1)图甲:杯子(物体)放在水平支撑面上,而且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压力是由杯子的重力引起的,大小上有压力F等于重力G;

(2)图乙:图钉(物体)被压在竖直墙面上,物体对墙面的压力跟图钉的重力无关,只取决于外力——手作用在图钉上的力.

(3)图丙: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着重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

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

小明用10N的水平方向的力把重1.2N的黑板擦挤压在黑板上,并使黑板擦贴着黑板匀速直线下滑,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作出黑板擦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各个力的大小.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探讨:

为什么针能刺破气球,筷子却不能?

进行新课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受到重力G和摩擦力f;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F和黑板对它的支持力F支.由于黑板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零,即重力G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压力F与支持力F支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G=f=1.2N,F=F支=10N.

2.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我们刚才看到小孩站在雪地里,双脚陷入雪里;运动员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却几乎没有陷入雪里;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用的力越大,皮肤陷入越深;用手指顶住中性笔的两端,笔尖、笔帽对手指有压力,笔尖扎进手指深些,笔帽扎进手指浅些.请大家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

生1: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生2: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师:好,下面我们开始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师: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那么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只有当物体处于水平面且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物体对于水平面压力的大小、方向才跟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尽管如此,压力仍不是重力.

方法提示:

实验中运用细线陷入橡皮泥的深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了转换法.

进行新课

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某一因素是;

(2)选用的是图;

(3)探究的结果是 .

解析:比较图A与图B,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压力越大,凹陷越深.比较图C与图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不同,泡沫凹陷的程度不同,受力面积越小,凹陷越深.

答案:(1)压力大小(2)A与B(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或:(1)受力面积(2)C与D(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知识点2 压强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师: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引进“压强”这个物理量,即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速度、密度的定义,请大家回忆下.

生回忆: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师:压强的定义也是这么制定的.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师: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请大家根据前面学习的密度、速度的定义,说出压强的定义式.

生: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用公式表示为p=F/S.

师:回答正确,像这种下定义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方法,请大

家要熟悉.

师:下面我们学习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符号及单位.

式中: p——压强,单位为Pa;

F——压力,单位为N;

S——受力面积,单位为m2.

师: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这是为了纪

念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在工程应用中,常用千帕作单位.从公式中可以

看出1Pa=1N/m2,那么请大家思考,压强为1Pa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生:表示1 m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板书:

备课笔记

方法提示:

用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新的物理量“压强”的方法是比值定义法.

规律总结: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压力:

压强:

新课

注意:(1)在应用压强定义式p=F/S进行计算时,S指的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不一定是物体的面积.

(2)公式p=F/S中,不能简单地说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物理学中的公式不同于数学公式,它除了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外,更主要的是表示特定的物理意义,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例题3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31例题,并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我们还知道了压强的定义式.

想想议议(p29)

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图9.1-1),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图9.1-2),这是为什么?

解答: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探讨:

我们都看过侦探片,其中经常有一个情节,侦查人员往往通过脚印就能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体重,试问他们是如何推断的?

动手动脑学物理(P32)

1.估测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根据你的体重可以得到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简单起见,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围都与地面接触(图9.1-6).测量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的轮廓,看鞋底占有多少个小格(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再乘以每一小格的面积.

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你对地面的压强.

如果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是2cm,某同学的质量为

50kg,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与你对地面的压强相比哪个

大?

4.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0.8cm2,图钉尖的面积是

5×10-4cm2,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N,手对图钉帽的压

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各是多大?

1.解答:该同学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200cm2,站立时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400cm2,他对地面的压强

p=F/S=500N/0.04m2=1.25×104Pa.

4.解答: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F/S1=20N/0.8×10-4m2=2.5×105Pa.

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F/S2=20N/5×10-8m2=4×108Pa.

难题解答

例题4 (用多媒体展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面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面桌边

3

L

,在板A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解析:在木板移动的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保持等于木

板的重力大小,因此压力不变.而A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p=FS知,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A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答案:B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反思

1.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2.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两样.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

特别提醒:

在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当压力F的单位为N,面积S的单位为m2时,压强p的单位才是Pa.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第1课时练习新版粤教沪版

8.1 认识压强 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 课前自主预习 1.压力 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压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的物体上。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公式:p= 。 单位:帕,符号是Pa,1 Pa=1 N/m2。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 1 压力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B.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不等于物重的大小 C.压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知识点 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指压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当两个压力的大小相等时,它们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3.图中A、B两个均匀圆柱体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若按图所示把它们先后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A) A.压力大小的关系 B.材料密度的关系 C.受力面积的关系 D.无法确定 4.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的是(B) A.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更显著 B.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深度较深 C.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 D.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地上留下的痕迹较深

知识点 3 压强 5.如图所示,一个重为20 N、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 1.5 m2的桌子中央,则桌面受到物块的压力为20 N,压强为2×103Pa。 6.对于压强公式p=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变式拓展】沙滩上留有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两对脚印,则(D) A.大脚印的人对沙滩的压强大 B.小脚印的人对沙滩的压力大 C.大、小脚印的人对沙滩的压力相同 D.大、小脚印的人对沙滩的压强相同 综合能力提升练 7.如图所示,A为重 5 N的正方体,B代表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 6 N,则图甲中B所受到的压力为11 N,图乙中B所受到的压力为 1 N。 8.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质量为2400 kg,汽车所受的重力为 2.4×104N;若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共为0.12 m2,则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g=10 N/kg)。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

12简单机械 杠杆 知识点一、杠杆 1、什么是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一定是直棒,只要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①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成为杠杆。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固定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杠杆的五要素: 五要素物理含义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①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它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也不可能不同。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①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①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距离。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

l l l 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①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①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①力臂的三种表 示方式:选择哪种 方式,根 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的画法: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目的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用力,此力即为动力,用“F 1” 表示。这个力F 1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的作用效果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的压力,用“F 2”表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并标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符号“l 1”“l 2”。 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杠杆是平衡了。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在调节时,如果杠杆的左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杠杆的右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简称“左沉右调,右沉左调”。 ②如图所示,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边收到钩码的作用力的大小都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专题练习(含答案)

简单机械专题练习 一、力臂及其作法 1、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 2、(1)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使杠杆平衡最小的力F. 第1题图第2题图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3、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杠杆上刻度均匀,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不挂钩码,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当凋节杠杆在水平平衡后,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需在B点悬挂总重为_______N的钩码; (3)撤去B点所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此时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拉,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3)小组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动力(F1/N)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3 4 4 3

请你对小明的分析做出评价:.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5、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需要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是多少? 6、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质量50kg,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20次俯卧撑,g=10N/kg.求: (1)同学的体重; (2)将身体匀速撑起,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 (3)该同学在1min内的平均功率. 三、滑轮组的绕线 7、如图1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8、请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上拉绳使重物升起。 9、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3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力》的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②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有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③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一)、弹性和塑性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施力物体:地球。 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大小:与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形变大小)有关。(还跟物体的材料有关) 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如果一个物体发生形变,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就在另一个物体上(受力物体上)。 (三)、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得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明确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前必须校零,检查指针和弹簧是否与外壳有摩擦。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齐平。 (4)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教案

第一节杠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 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 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完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物理学中,力是____________。 2.当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4.用手拍打课桌,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桌面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 5.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通常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是比例常量,一般情况下认为是不变的,通常取9.8N/kg。 6.弹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一下橡皮泥留下一个指纹,这是________形变;拉一根橡皮筋,使它伸长到一定长度,然后松开,它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是__________形变。 二.选择题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体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2.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下列计算10 kg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 A.G=mg=10×9.8 N/kg=98 N B.G=mg=10 kg×9.8 N/kg=98 N C.G=mg=10 kg×9.8 N=98 N D.G=mg=10 kg×9.8=98 N 4.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八年级下册物理 初步认识压强(教案)

第九章压强 本章学习压强的知识,内容包括: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强调学生实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加强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章共4节: 1.第1节为“压强”,本节主要讲述压力、压强的概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2.第2节为“液体的压强”,本节主要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 3.第3节为“大气压强”,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特点和应用; 4.第4节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主要讲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同时在学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使学生能将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能通过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压强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会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生活实例来解释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原因;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连通器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大气压的测定;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实际问题.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8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 滑轮(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滑轮(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滑轮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A.筷子B.食品夹 C.定滑轮D.动滑轮 答案:D 2.如图所示是安装在铁道路口的道口栏木机,当火车接近道口时,落下电动栏木机栏杆,阻挡行人和车辆通过,当火车通过后,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可将栏杆拉起来,此时它是一根( )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 答案:B 3.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不省力的是 A.B.C. D. 答案:C 4.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图所示,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A.F1B.F2C.F3D.F4 1/ 11

答案:D 5.如图所示,把重为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A.10N8N B.12N4N C.16N8N D.6N4N 答案:B 6.下列有关简单机械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B.使用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C.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使用斜面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答案:C 7.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 () 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答案:C 8.某同学在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的知识后,细心观察了生活中现象,并提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船桨、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 B.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同时可以省距离 C.一个人将头部抬起或踮起脚跟,头部、脚板可以看作杠杆 D.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是为了减少阻力臂 答案:B 9.下图是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后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接,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大整合

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 ~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沪版科第一节 第1课时 认识压强

第1课时认识压强 知识目标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作压力示意图。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压力的概念;2.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教学难点: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具准备 海绵状泡沫塑料、砖头、三角板。 新课引入 1.实验:如课本P142图8-2所示,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生:食指感觉有点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觉得疼,肌肉凹得浅。 师:实验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 2.请同学们再看图8-1滑雪,说说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生:在雪地上行走,对雪地压力比较大,所以脚容易陷入积雪中,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小,所以运动员不会陷入雪里。 生:在雪地行走,脚与雪地接触面积比较小,所以会陷下去,而用宽宽的滑雪板滑雪时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不会陷下去。 师:很好,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上述现象均由压力的作用产生,这一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压力,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及什么叫压强等。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压力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斜面上;往墙上按图钉。请同学们画出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画压力示意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几位同学将压力示意图拿上来投影,交流。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多媒体展示) 通过画出以上三种压力的示意图,同学们能交流概括出什么是压力吗? 生: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人教出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学习知识点全面情况总结

12 简单机械 12.1 杠杆 知识点一、杠杆 1、什么是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一定是直棒,只要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②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成为杠杆。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固定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杠杆的五要素: 五要素物理含义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3、八点透析杠杆的五要素 ①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它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也不可能不同。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l l l ②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③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④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⑤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距离。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⑥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⑦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⑧力臂的三种表示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的画法: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目的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用力,此力即为动力,用“F 1 ”表示。这个力F1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的作用效果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的压力,用“F2”表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的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 基本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2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7.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节指针,使它指向零刻线;(2)认清量程和分度值;(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限度。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 10.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2.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9.8N/k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N/k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所受到的力。(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 1.滑动摩擦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更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章节重、难点: 节重点难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自制弹簧测力计(课外)第三节:重力1、重力的概念、大小及方向 2、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八年级下册物理初步认识液体压强教案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初步认识液体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能熟练地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方法. 3.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侧壁和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水(红颜色)、烧杯、液体压强计、盐水、刻度尺、铁架台.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潜水艇工作、我国潜水员潜入深水工作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1)为什么潜水艇要用厚钢板制成呢? (2)为什么潜水员要穿抗压能力很强的潜水服呢?

(3)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学生观察、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演示实验: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让学生用手指触摸,感受有什么感觉? 生:用手指触摸表面,会感到有压力.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固体压强,知道了单位面积受到压力就会产生压强,那么液体对它的容器有压力,液体会不会有压强呢? 生:有压强. 师是的,液体也像固体一样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如何计算呢?好,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及特点 1.液体压强的产生 教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刚才 提出的问题. 师大家先观察没有倒入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然后当水不断倒下去 时,能看到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生: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师为什么呢? 生:水对它有压强. 师这个压强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水的重力. 师对了,正是由于液体自身的重力才产生了压强. 板书: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对侧壁是否有压强. 师将一个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对支撑它的桌面有压强.若往杯子里倒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茶杯放在桌面上是由于茶杯有重力,因而对支撑它的桌面产生压力而有压强,水倒入杯中时,水也有重力,因此水对杯底也应该有压力,水对杯底有压强. 师水和固体物质有不同的特点吗?

新人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

12 简单机械 12、1 杠杆 知识点一、杠杆 1、什么就是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得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一定就是直棒,只要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得物体都可以瞧成杠杆,杠杆可以就是直得也可以就是任意形状得。 ②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就是要有力得作用;二就是能绕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成为杠杆。杠杆得形状可以就是直得,也可以就是弯得,但必须就是硬得,固定点可以在杠杆得一端,也可以在杠杆得其她位置。 2、杠杆得五要素: 五要素物理含义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得点,用“O”表示 动力就是杠杆转动得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得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得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得距离,用“l2”表示 3、八点透析杠杆得五要素 ①杠杆得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得一端,也可以在杠杆得其它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得位置也不可能不同。在杠杆转动时,支点就是相对固定得。

②动力与阻力就是相对而言得,不论就是动力还就是阻力,杠杆都就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得物体都就是施力物体。动力与阻力得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③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得作用点。 ④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得作用点。 ⑤力臂就是支点到力得作用线得距离,不就是支点 到力得作用点得距离。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力得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⑥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得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⑦力臂得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得作用线得垂线 ⑧力臂得三 种表 示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得画法: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得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与阻力。人得目得就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用力,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得作用效果就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得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得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得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得作用效果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就是石头施加给杠杆得方向向下得压力,用“F2”表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将力得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得作用线作垂线,从支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导学案)

第3节大气压强 漂市一中钱少锋 漂市一中钱少锋 第1课时初步认识大气压强 课 题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课型新授课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过程与 方法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估测大气 压强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 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用物理知 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利用实 验验证大气 压强的存在.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桶、抽气机、橡皮碗、玻璃 杯、纸板、水、优酸乳纸盒(饮料纸盒、易拉罐 均可)、吸管、塑料挂衣钩、细针、广口瓶、熟鸡 蛋、沙子、酒精棉花、注射器(带橡皮帽)、刻度 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金属盒气压计 等. 教学难点 大气压 强的估测和 测定. 教学 课时 1课时

课 前 预习1.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相当于0.76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在粗略计算中,该气压可以取为105pA.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 教师边展示实验器材(铁桶、抽气机),边说:我可以不用力挤压就可以将铁桶弄瘪,你们信吗?(学生怀疑.) 教师进行实验: (1)用抽气机连接铁桶口,并启动抽气机,几秒钟后奇迹出现了——铁桶变瘪了. 备课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如图人们用木棒撬石块,在 C 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 F1或 F2或 F3,这三个力的大小关() A. B. C. D. 无法判断 2.如图用同一滑轮,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F1>F2>F3 B. F1<F2< F3 C. F2>F1> F3 D. F2<F1<F3 3.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瓶盖起 子 B. 道钉撬 C. 钓鱼 竿 D. 钢丝钳

4.在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工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用鱼竿钓 鱼 B. 用羊角 锤拔钉子 C. 用筷子夹取食 物 D. 用铁锹铲煤 5.如图所示,沿不同方向匀速拉起同一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关于四个拉力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F1>F2>F3>F4 B. F1>F2=F3> F4 C. F1>F2=F3=F4 D. F1=F2=F3=F4 6.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天 平 B. 筷子

C. 撬 棒 D. 羊 角锤 7.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A.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 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D. 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8.有若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如图所示,若要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则图中的虚线框内悬挂钩码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9.“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总结的() A. 牛顿 B. 伽利 略 C. 阿基米 德 D. 托里拆利 10.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 提高功率 B. 提高机械效 率 C. 减小所需的牵引 力 D. 减小所做的功 11.小明用滑轮组把一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给滑轮组加上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仍从一楼升到五楼时,所做的功() A. 有用功减少,总功不 变 B. 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加

八年级下册物理 初步认识液体压强(教案)

第2节液体的压强 李度一中陈海思 第1课时初步认识液体压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能熟练地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方法. 3.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侧壁和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水(红颜色)、烧杯、液体压强计、盐水、刻度尺、铁架台.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 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潜水艇工作、我国潜水员潜入深水工作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1)为什么潜水艇要用厚钢板制成呢? (2)为什么潜水员要穿抗压能力很强的潜水服呢? (3)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学生观察、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演示实验: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让学生用手指触摸,感受有什么感觉? 生:用手指触摸表面,会感到有压力.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固体压强,知道了单位面积受到压力就会产生压强,那么液体对它的容器有压力,液体会不会有压强呢? 生:有压强. 师是的,液体也像固体一样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如何计算呢?好,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及特点 1.液体压强的产生 教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刚才 提出的问题. 师大家先观察没有倒入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然后当水不断倒下去 时,能看到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生: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师为什么呢? 生:水对它有压强. 师这个压强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水的重力. 师对了,正是由液体自身的重力才产生了压强. 板书: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对侧壁是否有压强. 师将一个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对支撑它的桌面有压强.若往杯子里倒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请同学们讨论.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第十二章检测卷(含答案)

第十二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2.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挂钩码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杆上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当A点挂4个钩码时,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B点挂5个钩码B.C点挂4个钩码 C.D点挂1个钩码D.D点挂2个钩码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运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5.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③滑轮组与使用④滑轮组一样省力B.使用④滑轮组最省力 C.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③滑轮组D.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使用②滑轮 6.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 N的推力,将质量为30 kg的物体在5 s时间内匀速推到1 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 m。(g取10 N/kg)则() A.推力的功率为40 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C.推力做的总功为300 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00 N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大练习题

《6.1怎样认识力》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二、智能提升: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