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感与意志习题

情感与意志习题

情感与意志习题
情感与意志习题

第五章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一、选择

1.“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②)。①言语表情②肢体表情③面部表情④音调表情

2.“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③ )①心境②应激③激情④道德感

3.“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③)①美感②心境③道德感④理智感

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①)情感。①心境②美感③激情④应激

5.小明解开3道数学难题,心相惑到无比得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④)①美感②心境③激情④理智感

6.随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愉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①)①丰富性发展②深刻性发展③可控性发展④稳定性发展

7.小红在小学二年级时.常因小事与同学吵架,升入二年级后.这种现象便逐渐减少,这说明小红的情感(③)

得到发展。①丰富性②深刻性③可控性④稳定性

8.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菜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她)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这说明儿童情感的(②)在逐步发展。①丰富性②深刻性③可控性④稳定性

9.“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③)。

①意志对认识的影响②情感对认识的依赖③意志对情感的作用④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10“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②)差的表现。①自觉性②果断性③自制性④坚持性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①)水平比较低。①自觉性②果断性③自制性④坚持性

12.目瞪口呆,愁上眉梢,这属于(③)①言语表情②肢体表情③面部表情④音调表情

13.人们对风景的欣赏,对好人好事的颂扬,这些情感内容是(④)①心境②应激③激情④美感

14、与冲动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③)①自觉性②

果断性③自制性④坚持性

15、“优柔寡断”是和意志的(②)相反的表现。①自觉性②果断性③白制性④坚持性

二、判断

1.“知之深,则爱之切”,这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 )

2.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 )

3.人们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感情的体现。(╳)

4.“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道德惑。( ╳ )

5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出现由一种表情转向另一种表情,如批评就不高兴,表扬就高兴,这说明他们情感的稳定性较差√

6.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困难,该行动不属于意志行动。( √ )

7.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讲述,激起儿童相应情感体验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称之为移情。( √)

8.新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所产生的畏难情绪,这便形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内部困难。( √)

9.受意识支配的那种学熟了的动作叫随意动作,这些随意动作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 )

10.困难越大,越有利于小学儿童的意志培养。( ╳) 11.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表率,对小学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积极影响的。( √ )

12.目的订得越高,人们在行动中的积极性就越大。(╳)

13.坚强的意志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

14根据一个人的表情动作,完全可以确切地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体验(╳)

15、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激情(╳)

16、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最佳地实现目标的过程称之为决策。(√)

三、匹配

A、瞠目结舌,呆若木鸡①心境

B、对黄山风景的赞美②理智感

C、爱父母,爱集体、爱自己③美感

D、好奇、怀疑、自信④道德感

E、意志努力⑤意志行动阶段

F、执行决定⑥意志行动的心理成分

G、决策⑦意志品质

H、果断⑧ 激情

I、忧者见之则忧,喜见之则喜

答案: A——⑧ B——③ C——④ D——② E——⑥ F——⑤

G——⑥ H——⑦ I——①

四、问答

1.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答:⑴、教育、教学中不断增长小学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首先,要清楚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好坏、每丑、善恶能够进行辨别和评价;其次,教育中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使他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⑵、创设情景,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⑶

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移情。关键是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在这方面有多种方法,如,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活动,与别人比较,想象别人的态度,运用词语来调节自己的情感体验等。

2.阐述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答:意志不是孤立的心理现象,它同认识和情感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⑴、意志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一方面意志行动总是建立a在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上;另一方面意志对人的认识以巨大的影响,可以推动或阻碍认识的发展。⑵意志和情感不可分。人的意志行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另外,意志对情感有控制、调节作用,可以使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 3.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⑴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动机和目的,多半是由家长、教师提出的,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比较短暂、狭隘、具体。中年级以上儿童,逐步学会自觉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较远大的、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

⑵、小学儿童的动机和目的从不稳定向稳定过渡;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过程中,常表现为受具体事物左右,不善于运用道德标准作为意志行动决策的依据。⑶克

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克服困难毅力增强主要表现为小学儿童面对困难和面对挫折后的表现。面对困难,小学生低年级常表现为慌张、粗心、懦弱,屈服于困难;中年级以上儿童能作进一步努力去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小学儿童一般不能正视现实,不善于分析原因,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因于无关的他人和事物上,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有些高年级儿童在挫折产生时,能面对现实,鼓起勇气克服困难。

情绪练习题

情绪与情感 一、名词解释 1、情绪与情感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理智感 7、美感 二、填空题 1、通常()是指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2、情绪带有(),比较(),情 感比较()。 3、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体验。 4、认识过程是通过()或()来反映 客观事物,而情感是通过()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之间关系。 5、表情可以分为()、()和()。 6、按照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划分为()、 ()和()三种情绪状态。 7、()条件可以影响心境,()条件 对心境起主要作用。 8、激情可由()、()或

()所引起。 9、应激可能使人做出()的行为,也 可能使人做出()的行为。 10、()和()是道德感的核心。 11、道德感按其形式可分为()的情感 体验,()的情感体验,()的情感体验。 12、道德感是使()转化为 ()的中间环节。 13、美感包括()、()、()三类。 14、情感的基本功能是()、 ()、()。 15、原始情绪或基本情绪可分为()、()、()、()。 16、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 17、惊慌失措,目瞪口呆体现的心理学原理是 ()。 三、选择题 1、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 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义务感 2、《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这 种情绪状态属于()。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3、情感的文饰是()的情感特点。 A 少年期 B 青年初期 C 童年期 D 青年中期 4、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焦虑 5、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为中介的。 A 动机 B 需要 C 体验 D 刺激 四、判断题 1、情绪主要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 态度体验,情感主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理智感表现出人对认识过程本身及认识活动结果的态度。() 3、激情是无法控制的。()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士一兰格情绪理论 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外周学说是一种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的观点,它是美国人詹懿和丹麦人兰格在1884年和1885年不约而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及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舞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士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先跑后怕。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兰格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至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吃人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可见,詹姆士和兰格所说的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只是一团混乱的肌肉感觉和内脏感觉。例如,詹姆士认为愤怒就是心跳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血压的感觉以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詹姆士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因为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而引起了一些争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该理论推动了许多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到现在还未弄清楚。 2.心理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经过20年的思考和经验积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的精湛理论。这一理论从外显和内隐的方面描述了内驱力、感情、冲突、心理和人格等现象。可被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理异常的起源和发展。从情绪的角度看,弗洛伊德把情绪放置在内驱力和无意识的框架之内的。 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一个欲表露的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这意味着他对情绪所持的理论是内驱力理论,他把情绪和动机过程联系在一起,说明这个过程中的本源的力是内驱力。他认为焦虑和忧郁是由能量压抑所引起,而能量的压抑与释放总是与内驱力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 弗洛伊德有时将情绪和无意识等同看待,使用了“无意识自罪感”、“无意识焦虑”等概念,认为情绪可以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但他也意识到把体验和感情视为无意识的看法不妥当,他认为焦虑的开始是对其感受到的威胁的事件进行无意

安全人格是理性情感意志三者的统一

安全人格是理性情感意志三者的统一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人格是理性、情感、意志三者的统一人格的塑造实际上是就是人的塑造,安全人格的塑造就是安全人的塑造,它是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的基础部分,是当代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从人格的内在规定性上说,健全的人格应该是人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理想的人格应当在这三个方面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而安全人格是最重要的理想人格之一。然而在过去,这三者没有协调,片面地强调了其中某个方面,特别是理性的发展。这种片面发展的结果导致人格的缺陷,当我们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这种缺陷时,就不难发现,公众的安全品质很差,令人担忧。 过去我们基本上没有去注意安全人格的塑造,更谈不上运用人文科学的原理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安全管理者和生产操作者。在心理学、教育学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的交叉或结合研究方面,我们也仅仅是肤浅的提一提安全是人的一种需要;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只重视认识过程并要求达标,没有将心理学所揭示的认识过程与社会化过程统一起来,完成包括理性(认识过程)、情感、意志(社会化过程)同步发展的人格塑造。由于这一缘故,这么多年来,我们培养了不少能在工程技术上解释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专门人才,以及更多的因不充分的教育而对安全感性认识强烈,理性认识肤浅的职业人群。这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许多事故的原因存在于按社会分工所界定的安全管理范畴之外,亦非现有工程技术所不能为之和安全原理所不能解释。

解决安全问题的工作长期被认为是一项纯技术工作,这实际上就是片面强调理性,使现有的安全技术专家群体,也未必完成了安全人格的塑造。在人的心理过程中,理性属于认识过程,是人类认识的高级形式,主要表现为思维和想象。按黑格尔的说法,理性是具体的;只有理性才能揭示宇宙的真相。但是,面对安全问题,理性却常常陷入困惑,因为它既能揭示安全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又能揭示由于人的认识局限在总体上导致事故难免这一深刻的道理,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对事故的容忍和让步,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这些都是单纯的理性作用的结果,如果不从情感和意志这两个方面去衡量,上述问题无可厚非;然而合理不等于合情,加之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意志努力去克服的,所以,上述问题的出现又是不能被人的情感所接受的。 因为人格在心理过程上的反映除了理性之外,还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情感和意志。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人,在完成认识过程后,必须向社会化前进,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情感和意志,就是人的社会化表现,它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的心理过程的这三种表现形式,构成了人格的基本框架,缺一不可。这三方面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就完成了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安全人格的形成,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有关安全的各种要求必须在这三种形式当中有自己的表现;也就是说,安全的要求,必须全部落实在人的认识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只有这样,安全人格的形成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的本质安全。如果人格内部机制发展不平衡或部分地受到

普通心理学全文阅读)第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1章普通心理学- 第六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 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它不同于认识 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再次,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 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活动所组成的模式,它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最后,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 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但是,感情这一概念比 较笼统,它难以表达这一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的过程和同一的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情绪这一概念既 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继续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情绪与情感的下半回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所以声音会比较沙哑、语速会比较慢,不能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讲解,真是万分抱歉啊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我有预感讲课这天嗓子会疼的张不开口,于是准备了B 计划,于昨晚录下了音频,不能亲自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好讲解,真是万分对不起啊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课,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 2.相信刚才大家经过讲解,应该大致清楚了情绪情感的概念,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讲解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one two three 3.首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4.乍一看上去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啥是维度,啥是两极性。维度瞅着像描述地球的坐标的纬度,两极性更是让人联想到南北两极。那就看一看它们的定义,来验证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5.情绪的维度:情绪固有的某些特征 情绪的两极性:情绪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看来我们的想法还是比较正确的嘛,这纬度不就是固定的嘛,南北极是对立,看来我们真是聪明呢 而这情绪固有的特征就包括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复杂性这六个方面 接下来我我就将细致的讲解这六个方面存在的对立状态 6.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 当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突然想上厕所,老师如果同意让他去,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很愉悦,那要是老师不同意呢,他憋得慌,就会很忧愁 7.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肯定和否定这一对立的情绪体验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博大精深的成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如“悲喜交加”、“乐极生悲”、“破涕为笑” 8.戳情绪的动力性 9.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一般而言,增力的情绪是肯定的,能提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减力的情绪是否定的,能降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比如周一上课和周五上课那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心情,所以这两天上课的效率也肯定是不一样滴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一、单选题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2.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面哪一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 ) A.愉快一不愉快B.激动一平静C.注意一拒绝D.紧张一松弛3.所谓 "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 ( )的绝好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 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 )。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 )。 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 ) 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 ( )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8.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 "意识狭窄"现象,此时 ( )。 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 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 (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对客观事物的感知B个体的愿望和需要C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D个体的能力与人格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对祖国的热爱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1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内驱力其实就是()。 A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 13.在荒邻野外看见老虎,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笼子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 A.刺激决定情绪 B.认知决定情绪 C.生理唤醒决定情绪 D.身体状态决定情绪 14. “喜新厌旧,忽冷忽热,易喜易悲”是情绪和情感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效能性 15.“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 应激 B. 心境 C. 焦虑 D.激情 16. 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 )来实现的? A. 动机 B.适应 C.表情 D.心境。17.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等,这都属于情绪调解中的:A.生理调节B.情绪体验调节C.行为调节D.认知调节 18. 阿诺德的情绪评估-兴奋说强调了: A.植物神经的作用 B.丘脑的作用 C.小脑的作用 D.大脑皮层的作用 1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20、身段表情可以分成()。 A语言和动作B手势和身体的姿势C行走和比划D身体姿势和四肢动作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和意志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 和意志

第六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壹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 壹、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和主体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壹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和 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壹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壹种内心的体验。它不同于认识 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再次,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 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活动所组成的模式,它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最后,情绪和情感会引起壹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 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可是,感情这壹概念比 较笼统,它难以表达这壹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壹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壹的过程和同壹的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壹心理现象的俩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从这壹点来说,情绪这壹概念既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兴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人的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3.热爱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荣誉感 4.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B.人与人 C.生理与心理需要D.现实与人的需要 5.“易喜易悲、忽冷忽热”是情绪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B.深刻性 C.稳定性D.效能性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8.“手舞足蹈”是人的 A.面部表情 B.言语表情 C.身段表情 D.外部表情 9.情感主要是指和下列哪种选项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A.生理需要B.交往性需要 C.成就需要D.社会性需要 10.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态度B.动机 C.认识D.个性 11.“暴跳如雷、欢喜若狂”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 应激 D.兴奋 二、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 2.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和三个方面。 3.人的原始的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4.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描述。 5.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和。 6.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和。 7.心境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非定向的。

8.理智感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9.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的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的中心是。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需要 3.心境 4.激情 5.应激 6.道德感 7.美感 8.理智感 9.表情 四、简答题 1.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 2.情绪情感同认识过程的关系如何? 3.心境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4.激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5.应激的特点是什么? 6.高尚道德情感包括哪些内容与形式? 7.表情动作有何意义? 8.情绪、情感过程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怎样培养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 2.怎样控制和调节人的激情? 3.怎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调适不良情绪?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D 5.C 6.A 7.C 8.D 9.D 10.C 11.B 二、填空题 1.需要态度体验 2.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3.悲哀恐惧 4.心境激情 5.美感理智感 6.想象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 7.弥散性(感染性) 8.认识(智力) 9.植物性神经系统丘脑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题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描写情绪相同的是( ) ①怒发冲冠②满腔怒火③暴跳如雷④大惊失色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2.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明了( ) A.得罪了别人,别人就会恨你B.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C.只有受到别人的帮助,我才会去帮助别人D.情绪一定会对人产生不良的影响3.面对青春期多彩的情绪,我们应有的正确做法是( ) ①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②要善于激发我们的正面情绪感受③任其发泄和表现④对于烦恼和担忧这样的负面情绪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积极的心态和确切的目标是走向一切成就的起点。我必须把自己的目标牢记在心里,用积极的心态,指挥我的思想,控制我的情绪,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②用合理方式表达情绪 ③情绪表达是个人的事,与周围人无关④情绪表达对人际交往成功与否有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当心情不舒畅时,你可以选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去登山,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可以去游湖,领略碧波绿水的清凉。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注意力B.合理宣泄C.改变认知评价D.放松训练6.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症”已引起社会的关注。调查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下列有助于克服“路怒症”的做法有( ) ①听听音乐,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②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所驾车辆破坏 ③遇到堵车时,只要没有监控,就不管不顾,大胆冲撞④合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7.我国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标志着“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小明妈妈对他说:“我给你生个妹妹吧!”小明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情绪过于激动而离家出走。小明的做法( ) A.正确,情绪是能自己调控的,想怎样就怎样 B.错误,情绪是一种外在体验,不需要有意调节 C.正确,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 D.错误,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8.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 ) 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B.冷静处理,注意转移 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 9.情绪和情感相比( ) A.情绪是人类特有的B.情绪更深刻 C.情感更深刻、持久D.情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10.下列分别属于基础性情感和高级情感的是( ) ①爱的情感②安全感③道德感④恐惧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情绪与情感: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理智感: 7、美感 二、填空: 1、人最原始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______。 2、根据情绪强度与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3、人的高级的社会情感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心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5、激情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6、应激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7、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标准是________。道德感的核心是______和______。 8、小学生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所学课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9、美感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特点。 10、人类的基本情绪及表现方式是______的,而一些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是后天的______和______的产物。 11、五爱教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情绪和情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功能。 三、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反映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3、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获得成就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4、情绪与情感是()关系的反映。 A、客观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5、出乎意料的紧张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6、高兴时的手舞足蹈属于下列中哪种表情()。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7、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 (总分:1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28.00) 1.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 (分数:1.00)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解析: 2.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称为( )。 (分数:1.00) A.感情 B.情感 C.表情√ D.态度体验 解析: 3.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是( )。 (分数:1.00) A.心境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解析: 4.与有机体生物需要满足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形式是( )。 (分数:1.00) A.情绪√ B.情感 C.应激 D.心境 解析: 5.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 (分数:1.00) A.安全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

解析: 6.( )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分数:1.00) A.生理 B.尊重 C.自我实现 D.爱与归属√ 解析: 7.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1.00) A.凯农 B.詹姆士 C.阿诺德 D.汤姆金斯√ 解析: 8.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称作( )。 (分数:1.00)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解析: 9.詹姆士—朗格认为情绪的引起是由于( )。 (分数:1.00) A.刺激 B.刺激情境 C.身体反应√ D.情绪经验 解析: 10.怀疑感属于( )。 (分数:1.00)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解析: 11.感动属于( )。

(分数:1.00)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解析: 12.悲痛时木然不动属于( )。 (分数:1.00)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理智感 解析: 13.友谊感属于( )。 (分数:1.00)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解析: 14.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 )。 (分数:1.00)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 解析: 15.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 (分数:1.00) A.激情√ B.应激 C.理智感 D.心境 解析: 16.绝望属于( )。 (分数:1.00) A.心境 B.应激

中考英语话题七情绪与情感习题

话题七情感与情绪(Feelings and emotions) Ⅰ.完形填空 A One day when I was younger, a dog chased(追赶) me down the street and __1__ me. Ever since then, I have feared dogs. If a dog was close __2__ me, I would move away as fast as possible, or go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__3__ because I was afraid. But recently, my sister bought a puppy(小狗) called Cathy, and I was __4__ to live with a dog in my house.My sister told me to __5__ the dog.It is small, and it looks lovely, so I wasn't that __6__.I did it.The puppy did not attack me.That was __7__ I realized I really liked this puppy! I started to __8__ the puppy, feeding it, taking it out for walks, and __9__ it to the veterinarian(兽医) for check-ups.Now, I love it so much, and I __10__ do anything for it. My friends are still surprised that I am no longer afraid of dogs.It was a long __11__, but I did it.I set my mind to __12__ being afraid.I face my fear, accept the challenge and I overcome it.You can too! Is there __13__ you are afraid of? You have the power to conquer(克服) it! Think about it and see __14__ you can come up with a way to face your fear.Take a chance! It could __15__ your life. (C)1.A.smelt B.shouted C.bit D.ate (D)2.A.with B.in C.on D.to (A)3.A.street B.river C.forest D.bridge (B)4.A.caught B.forced C.accepted D.refused (C)5.A.look B.ask C.touch D.understand (D)6.A.happy B.well C.sad D.scared (D)7.A.where B.why C.what D.when (C)8.A.take after B.take care C.look after D.look up (A)9.A.taking B.bringing C.letting D.asking (A)10.A.would B.must C.should D.need (A)11.A.process B.history C.walk D.way (C)12.A.begin B.try C.stop D.overcome (D)13.A.something B.someone C.anyone D.anything (C)14.A.what B.how C.if D.why (D)15.A.challenge B.realize C.encourage D.change 【文章大意】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文。作者因为小时候被狗咬过,很长一段时间都怕狗,但后来因为被迫跟小狗生活一段时间后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惧怕的东西,但是勇敢面对,总是能找到方法来克服。 【答案精析】 1.C 考查动词辨析。smelt“闻”;shout“大喊”;bite“咬”;eat“吃”。由后句“Ever since then,I have feared dogs.”推测作者被狗咬过,故选C。 2.D 考查固定搭配。be close 不能与with,on 以及in 搭配使用;be close to意

《普通心理学》 意志与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的关系

一、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列宁说:“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若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意志行动也无从产生。其次,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如果对困难的性质认识不清,严重性估计不足,就可能使人盲目地采取行动,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却事与愿违,半途而废。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认识过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不懈的人,学习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担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二、意志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首先,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会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则会不思进取,对教育教学敷衍了事,最后可能不得不离开教育岗位。当前很多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音乐或练体操,孩子以一种“不乐意”的情绪被迫去学,缺乏主动积极的意志活动的参与,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我们说“理智战胜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念师友之情,挥泪斩马谡;一个得悉亲人遭遇不幸的演员强忍悲痛,按时登台表演,都是意志对情感直接控制的例子。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败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或者是难以控制不良情绪,导致背离理智的冲动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题 (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 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 A.喜、怒、哀、惧 B.怒、惧、哀、喜 C.喜、惧、哀、怒 D.惧、怒、喜、哀 2.“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这首歌中的微笑、愁、苦开心、烦恼都反映了人的( ) A.意志 B.情绪 C.性格 D.友谊 3.同样是花,盛开时,我们会有“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感受;而凋落时,则会引出我们“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伤情绪。这说明( ) A.情绪反映了人们不同的需要 B.情绪是有差别的 C.情绪随着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 D.情绪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4.欣赏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情绪完全是由自身需要决定的 B.人的情绪各不相同,没有规律可循 C.在同一情境中,人的情绪是一样的 D.面对同样的遭遇,人的情绪不一定相同 5.“人有悲欢离合,亦有喜怒哀乐。虽乃人之常情,却可有控而发”这说明( ) A.情绪无法调节,我们应任其支配自己的行为

B.情绪可以调节,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调节 C.情绪有时能调节,有时不能调节 D.积极的情绪可以调节,消极的情绪无法调节 6.“当生气的时候,最好静静地做些什么”这句话体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注意 B.合理宣泄 C.改变认知评价 D.放松训练 7.“乐易者常长寿,忧险者常天折。”(意思是乐观平易的人大多长寿,忧虑焦虑的人大多短命)这句话说明情绪( ) A.能影响个人智力的发展 B.会影响人的理智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C.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D.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8.人们常说:“笑比哭好”,但《儒林外史》中范进却在中举后因狂喜而发疯。这说明( ) ①喜其实是一种不良情绪②人们应当学会调控情绪③情绪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④宣泄是调控情绪的最佳办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考试没有考好,小强痛苦极了。这时同桌小华来约他玩,他不耐烦地说:“一边去,烦着平呢!”气得小华好多天没理小强。这告诉我们( ) A.正面的情绪带给我们积极的感受 B.负面的情绪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主, C.负面情绪使人缺乏面对困难的意志 D.要学会积极面对青春期的负面情绪单 10.右图形象地说明了( ) A.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B.喜、怒、哀、惧是人最基本的情绪 C.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情绪 D.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不同的情绪不 11.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实,所谓的“恐惧气味”确实存在。研究人员解释说,通过身体皮肤分泌的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恐惧感“传染”给周围的人。这说明了( )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人类的情绪非常可怕 C.大多数人的心理不健康我 D.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 12.“成功的秘诀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控制。

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情感 1.学习内容提要和知识点 (1)情绪和情感的描述――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表现为喜、怒、哀、乐和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内心体验。情绪和情感除了与客观事物有关,还与需要相联系,情绪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情感的特征――两极性是情绪情感的主要特征,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都能找到与之对应应的情绪和情感。(3)情绪情感的功能――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情绪情感包括适应功能、动机作用、组织作用和信号作用。 (4)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5)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指的是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6)高级的情感――情感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它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7)情绪的理论――对情绪作出解释的理论较多,早期的情绪理论有詹姆士-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理论,还有情绪动机-唤醒理论、情绪的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既继承了情绪有生物成分和进化价值的观点,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等对情绪的制约作用,强调情绪受主体认知功能的调节,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理论。 2.重点理解的问题及其要点 (1)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属于同一类但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根据我国古代传统和国外资料,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情绪情感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原始情绪 人的情绪情感是较为复杂的,自古以来许多学者试图对情绪情感进行分类。根据《礼记》记载,情绪可分为喜、怒、哀、惧、爱、恶、欲,即“七情”;到了近代,西方学者常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它们通常被认为是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或原始的情绪。 (一)快乐 快乐是指人们盼望的目的达到后,或者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高考时取得了好成绩,买了一件自己喜爱的衣服,都会产生快乐的体验。快乐可以有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不同的程度之别,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目的突然出乎意料地实现会引起极大的快乐。 (二)愤怒 愤怒是人们在实现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或者愿望不能够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 可以有不满、生气、愤怒、暴怒几种。一般来说,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但不一定会发 怒。如果人们意识到这种挫折是由于他人的恶意中伤造成的,那么,怒气就会油然而生。特别是当人的自尊受到 伤害,人格受到侮辱时,往往会产生激烈的愤怒情绪,甚至勃然大怒。愤怒是一种不良情绪,它会破坏人的心理、 生理平衡,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容易发怒的人,一般体质都欠佳。 (三)悲哀 悲哀一般是与所热爱事物丧失和希望破灭有关的情绪体验。如亲人去世、升学考试失意都属这种情况。悲哀 也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等程度的不同,悲哀的强度决定于个人所失去事物的价值。由悲哀引起的紧 张的释放就是哭泣,通过哭泣,人们的悲哀就会得到缓解。哭不仅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措 施。当人遭遇到极大的委屈或亲友亡故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哭起来。 (四)恐惧 恐惧是人们面临危险的情景,或预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它往往是人们无力摆脱困境时的表现。如大难临头,又无路可走时,人们的恐惧心理就会油然而生。一个人夜间单独行走,本无危险,但想象到某种可能的危险也会产生恐惧。恐惧可分为程度不同的怕、惧怕、惊恐和恐怖几种。人在恐惧时,脸色苍白,反应迟钝,有时还会浑身发抖。“心惊肉跳”就是形容人在恐惧时的精神状态。可见恐惧也是一种消极情绪。恐惧有常态和变态之分。对陌生的东西产生恐惧乃常态恐惧,如原始人害怕雷电。变态恐惧则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人的恐惧心理大多都是后天习得的。 在上述四种基本情绪形式的基础上,又能派生出许多情绪,组成各种复合的形式。与对他人评价有关的如爱 慕、厌恶、怨恨;与对自我评价有关的如谦虚、自卑、悔恨等,都包含着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因素。 二、情绪状态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激情、心境、应激和挫折四种情绪状态:(一)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等。 激情具有冲动性,发生时强度很大。在激情状态下,机体内部伴随有强烈的生理变化,并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时手舞足蹈;暴怒时面红耳赤。激情还具有爆发性,发生的速度很快,持续的时间很短暂,一旦离开引起 激情的具体情境,会很快冷静下来或转化为心境。 引起激情的原因很多。首先,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可以引起激情。如重大的喜讯、亲人的亡故等。 其次,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兴奋与抑制也容易引起激情,如对某种痛苦忍耐过久,抑制过度,一旦爆发出来, 就会成为十分强烈的、难以控制的激情。此外,激情的发生还和一个人的修养程度有关。那种缺乏教养、不讲礼 貌或患有歇斯底里症的人,可以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引起激情的爆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