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行政法律行为

第八讲 行政法律行为

第八讲  行政法律行为
第八讲  行政法律行为

第八讲行政法律行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律行为概念之界定,领会行政法律行为的基本类

型、行政法律行为的效力、行政法律行为的监督与救济。

教学重点:行政法律行为概念之界定;

教学难点:行政法律行为的监督与救济。

本讲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行政法律行为概念之界定

第三节行政法律行为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行政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行政法律行为的监督与救济

行政法律行为是行政行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公共行政中采用的最为主要的公法手段与方式,也是行政法规制和行政法学研究的重点。本章在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借鉴民法学的意思表示、意思效果等相关研究成果,将行政法律行为界定为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的意思表示以发生意思效果的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具有行政主体性、行政职权性、意思表示性和意思效果性四个方面的特征。行政法律行为包括制定规范的行为和适用规范的行为两个大的方面,前者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及制定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后者包括行政决定和行政合同。对行政法律行为的效力及监督与救济等问题,本章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概念溯源

“法律行为”( Rechtsgeschaft)一词很早就是一个民法学的概念。1748年,德国启蒙思想家丹尼尔·奈特尔布来德(Daniel Nettblandt)借用拉丁文“actus iuridicus”(可译为“法律行为”)和“delaratio voluntatis”(可译为“自愿表示”)等词语,表示自由追求法律效果的行为。他甚至将“actus iuridicus”定义为“设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首创德文术语“Rechtsgeschaft”一词用以表示这种自由设权行为的,是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胡果(Gustav Hugo)。胡果于1805在年《日尔曼普通法》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德文“Rechtsgeschaft”一词,泛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一切设权行为,以代替罗马法中的“适法行为”。不过,德国法学家通常认为,法律行为概念的真正首创者,应是胡果的学生海瑟(Heise)。他在1807年的《民法概论—Pandekten教程》一书中,第一次揭示了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属性。早期的德国法学并不严格区分法律行为概念和意思表示概念,往往将“法律行为”等同于“意思表示”。萨维尼(Savigny)在其名著《现代罗马法体系》第三卷中,将法律行为定义为“行为人创设其意欲的法律关系而从事的意思表示行为”,将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相

提并论,对法律行为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海瑟(Heise)所揭示的意思表示这一本质要素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发展1,因而被认为是法律行为理论的集大成者。2 1794年的普鲁士邦法接受了注释法学派的研究成果,最早采纳了法律行为的概念。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第一次系统、完善地规定了法律行为制度,此后许多国家纷纷继受德国民法的规定,也在自己的民法典中采纳法律行为的概念以及相应的规则。因此,法律行为理论在大陆法系民法中的位置极为显赫,被誉为“民法规则理论化之象征”。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古罗马法中,虽无抽象的法律行为概念,但已存在各种具体的行为名称和理论,如买卖行为、使用借贷行为、赠与行为、要式行为等。4抽象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虽然滥觞于德国,但其实是德国在继承罗马法时,19世纪初的德国法学家通过研究罗马法,概括了各种行为的共同特点而首创了“法律行为”一词。5可见,德国的法律行为概念是对罗马法中原有“行为”理论的发展,故庞德指出,在罗马法中,决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是“行为”。在大陆法系民法上,这种“行为”主要是指法律行为。6法律行为最终发展成为民法学上的一个经典概念,是指不为法律禁止的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行为。在大陆法系民法学,法律行为是理解大陆法系民法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法律行为理论亦被视为其最辉煌的成就。

二、“意思表示说”与“合法行为说”

中外学者关于法律行为概念的认识,在意思表示行为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对其是否一定为合法行为,学者们的认识存在分歧,分别形成了法律行为概念的“意思表示说”与“合法行为说”。前者认为法律行为就是意思表示行为;后者认为法律行为不仅是意思表示行为,而且是合法的意思表示行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法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民法学用以说明民事法律行为之构成要素的一个基本范畴。

中外学者对于意思表示概念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关于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认识上并不统一。德国民法学将意思表示的要素概括为五个方面:1、目的意思。是指行为人通过其行为达到一定法律效果的内心欲望意思,又称“基础意思”、“交易意思”。2、效果意思。效果意思是指行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意思,是当事人所追求法律效果的意图,又称“效力意思”、“法效意思”。3、表示意识。是指行为人能够理解认识自己的表示行为的主观心理状态。4、行为意思。是指行为人在法效意思的支配下自觉自愿的去实施一定行为,以实现内心的愿望。5、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目的意思效果意思以

1参见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页。

2参见徐国建:《德国民法总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5—86页。

3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7页。

4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82—583页。

5周枏:《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82—583页。

6[美]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红、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14页。

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所理解的要素。7我国民法学界关于意思表示构成要素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观点认为意思表示包括表示行为、效果意思和行为意思三个构成要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意思表示形成的过程,意思表示由动机、效果意思(内心意愿)和表示行为三个要素构成。动机通常情况下不是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才是其必备要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有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三个方面。8

本书认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有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两个方面。主观要件包括目的意思和法效意思。目的意思是指意思表示的具体内容及如何确定意思表示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理论上被称为法律行为的“标的”。不具备目的意思,或者目的意思不完整,或者目的意思本身有矛盾的表示行为,不构成意思表示,此种表示行为即使含有法效意思,实际也无法履行。不同的意思表示行为的差别,主要在于目的意思的不同。法效意思,即效果意思,是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意志,是行为人追求法律效果的意图。目的意思是意思表示成立必不可少的要素,其指明特定表意行为的具体内容。法效意思以目的意思为基础,其不能脱离目的意思而独立存在。目的意思与法效意思共同构成意思表示的主观要件。意思表示的客观要件就是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所理解和识别的要素。表示行为有明示和默示两种不同的方式。9因此,本书采用意思表示的三要素说,即意思表示由目的意思、法效意思和表示行为三个要素构成。

在前苏联,学者们均认为法律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但对于法律行为是否一定为合法行为,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以别尔任斯基、阿加尔柯夫为代表,认为法律行为仅仅应是合法的意思表示行为,这里将其称为法律行为的“合法行为说”。1929年,别尔任斯基在《法律行为·合同》一书中首先指出,并非一切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都属于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应当仅指合法的表意行为。其后,阿加尔柯夫在《苏维埃民法中法律行为的概念》一书中也指出,法律行为应当专门用来表示不仅以达到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且也能产生这种效果的行为。后来,诺维茨基在其《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一书中,进一步阐明了合法性是法律行为的所有本质特征之一。10另一种观点以布拉图西、坚金、瓦西里耶夫为代表,认为法律行为是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切表意行为,这里将其称为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说”。他们认为,不能将法律行为仅仅局限于合法或有效的范围之内,否则会将无效行为及效力不确定的行为均逐出“法律行为制度的视野”,强调“合法性只是在确定已经实施的法律行为的后果时才有意义,但不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11。民法学者坚金指出:“法律行为泛指目的在于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一切表意行为”,

7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170页。

8秦伟、刘宝玉:《论意思表示效力规则》,载《河北法学》2000年第2期。

9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169页。

10参见[前苏联]诺维次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70页。

11参见[前苏联]格里厄诺夫:《苏维埃民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06页。

因而“合法与不合法并不是法律行为这一法律事实的必要特征,而只决定着法律行为的这些或那些后果”;“合法与否只决定法律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法律行为的必要特征”12。依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说”的观点,合法与不合法只是体现了国家对法律行为的法律评价,对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的确定有意义,而并非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关于法律行为的定义,苏俄民事立法采用的是“意思表示说”。《苏俄民法典》将法律行为定义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苏俄民事立法纲要》把法律行为定义为“公民和组织旨在确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捷克民法亦采用了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说”,《捷克民法典》规定:“专为确定、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之意思表示行为,称法律行为”13。

在《民法通则》颁布以前,我国大陆学者关于法律行为的理解与前苏联相似,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定、变更或废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14;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为了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而进行的合法行为”15。1986年,我国颁布的《民法通则》第五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法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学术界通常认为主要是受到前苏联学者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说”影响的结果。《民法通则》颁布以后,关于法律行为的概念之争并没有平息,许多学者仍然坚持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说”的观点,认为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特征是当事人有意识地要建立或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并通过一定的行为将内心意思表达出来。如果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有欠缺或者违法,该行为就没有法律效力或者可以依法撤销其法律效力,传统上称之为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指以发生私法上的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16。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合法行为说”与“意思表示说”孰是孰非?或者说哪一种观点较为科学?这是我们在界定法律行为概念时自然而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德国传统的民法学理论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学理论,一般将民事行为分为适法行为与违法行为。适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精神而为法律所容许的行为,违法行为是指为违反法律精神不为法律所容许的行为。适法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违法行为包括债务不履行行为和侵权行为17。将法律上的行为区分为适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对两种行为的调整的不同要求。对于适法行为,多以“法不禁止即自由”为原则,更多地以对行为的有效确认来解决当事人的纠纷,较广泛

12参见[前苏联]诺维次基:《法律行为·诉讼时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85页。

13分别见《苏俄民法典》四十一条、《苏俄民事立法纲要》十四条第一款、1961年《捷克民法典》第三十条。

14杨震山:《论民事法律行为》,载《中国法学》1986年第1 期。

15柴发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16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17德国传统的民法理论对民事行为的分类,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162页。台湾民法理论对民事行为的分类,参见[台]刘德宽:《民法总则》,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修订版,第214页;[台]郑玉波:《民法总则》,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修订版,第175 页;[台]施启扬:《民法总则》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94页;等等。

地采取恢复原状的救济手段。而对于违法行为,法律则以惩戒为原则,当事人首先承担的是赔偿责任。按照德国传统的民法学理论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学理论,法律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的适法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说法律行为是一种适法行为,是指法律行为是不为法律禁止、允许行为人自由地以意思表示设定权利义务的行为方式,而非意思表示本身的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合法,最终当然还需要由国家的法律予以评价。合法性是法律对法律行为的外在评价,但却并非法律行为构成的内在要求。法律行为的本质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而其外在形式则表现为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方式,即法律不禁止当事人之间自由地设定何种权利义务,只是对当事人设定的权利义务加以法律评价。法律行为制度将个人追求一定私法效果的行为规定为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方式,正是体现了私法自治的本质。然而,法律不禁止这种自由追求一定私法效果的行为方式,并不等于对这种行为的内容的合法性问题不予过问。对于意思表示内容合法的法律行为,国家将承认其法律效力,依法产生法律效果;对意思表示内容不合法的法律行为,依法不产生法律效果,而是根据法律的规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可见,认为法律行为一定是合法的意思表示行为,实际上与传统民法学理论的观点并不相符。这也很可能是对法律行为是一种“适法行为”的误解所致。

经过学者们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法律行为的“合法行为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我国《民法通则》对法律行为采用“合法行为说”,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其一,人为地割裂了我国法律行为概念与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行为概念的联系,导致了我国的立法偏离了世界民事立法的潮流,造成了整体借鉴法律行为制度的障碍,不利于我国民法与世界各国民事立法的接轨和交流,也不利于涉外法律实践。

其二,造成了我国民法体系内概念和规则间的不和谐及概念间的逻辑混乱。例如,法律行为本是对婚姻、合同、遗嘱等具体行为制度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反映了上述诸种行为制度的共同本质和特征,但依法律行为的“合法行为说”,就会产生无效的合同、婚姻等不是法律行为的奇特现象。

其三,导致了整个法学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和不一致。我国的法理学目前都无可否认地将法律行为划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法理学是对各个部门法理论的概括和抽象,从而形成指导个部门法的基本法学理论。《民法通则》采用法律行为的“合法行为说”,使得法理学与民法学的法律行为含义大相径庭,导致人们对法律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混乱。

其四,法律行为的“合法行为说”不顾民事主体间认识能力的差异,强行要求每个民事主体对法律有着相同的充分了解和认识,在行为之前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是同民事主体制度的要求背道而驰的。18

因此,对法律行为概念的理解,还是“意思表示说”较为科学。由于法律行为的概

18我国《民法通则》采用法律行为的合法行为说存在的缺陷远非上述几点,详见宋炳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侯宇:《民事法律行为本质论》,载《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申卫星:《对民事法律行为的重新思考》,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6期;温世扬:《法律行为概念要件再探》,载《珞珈法论坛》第1卷。

念目前已在法理学、行政法学等领域广泛使用,而且其意义与民法上的法律行为概念迥异,我国《民法通则》以“民事法律行为”概念将“法律行为”作立法技术处理,使之有别于法理学和行政法学的“法律行为”概念,避免了不同学科之间关于法律行为内涵与外延的长期争执,可谓明智之举,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并不等同。法律行为是把希望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意图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它是以意思表示为主要要素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是根据意思表示的结合形式,可以分为单方行为、契约、共同行为三种。即一个法律行为有的可以由一个意思表示构成,也可以由数个意思表示构成,例如合同行为,其成立需要有要约和承诺两个意思表示,有了这两个意思表示,还必须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合同才能成立。有的在意思表示之外还要具备其他的要素才能构成法律行为。例如实践性合同必须具备交付这一要素,合同使得成立。

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本书赞成梁彗星教授的观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发生私法上的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的法律事实。19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表意行为。表意行为与非表意行为是民法学对民事行为的传统分类。表意行为就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或认识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包括意思表示行为和观念表示行为。非表意行为就是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或认识并没有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又称非表意行为。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持续和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意思表示行为,故其为一种表意行为。

第二,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属于一种法律事实,其中意思表示是一切法律行为构成的必备要素与核心要素,但却并非一切法律行为构成的唯一要素。不同的法律行为,其构成要素也不相同。例如,就单方法律行为而言,一个意思表示有时候就可以构成一个法律行为,不再需要其它的要素;而对于合同这一双方法律行为而言,合同行为的成立除了需要至少两个意思表示以外,还需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法律行为才能成立。再如要物行为,是指除意思表示外还需以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该行为的成立除需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外,还需有一方当事人标的物的交付行为。在大陆法系各国民法中,此类法律行为主要表现为要物合同行为,如运输合同法律行为的成立,就必须具备标的物转移的条件。因此,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不能等同,意思表示并非一切法律行为的惟一构成要素,尽管其是必备与核心要素。

第三,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效果为目的。意思效果是指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依法而产生的具体的权利义务,也就是目的意思取得法律效力之结果。人的行为多种多样,有的是行为人有意识实施的、希望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有的则并非如此。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意思效果, 意思效果是法律行为的目的与指向。但并非所有的法律行为都能

19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够产生法律效果,有的法律行为能够产生意思效果,例如合法有效的法律行为。意思效果的产生,表明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得到了法律的最终承认,是法律行为有效的结果。有的民事法律行为则不能产生意思效果,如无效的法律行为。

第二节行政法律行为概念之界定

一、行政法之自由意志与契约精神

自由意志是人类特有的本质。在民法上,人的自由意志与契约紧密相联,可以说,无自由则无契约,契约的本质在于自由。契约自由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意思自由与形式自由。意思自由包括: 1、缔约自由,即决定是否与他人缔结契约的自由; 2、选择相对人自由,即决定与谁缔结契约的自由(选择交易伙伴的自由) ;3、契约内容自由,即选择契约条款的意思自由;4、契约类型自由,即缔约人有根据交易的意愿决定何种契约类别(无名契约与有名契约) 的选择权; 5、解约自由,即于缔约后当事人有依一方的意思表示依法解除契约的自由; 6、选择裁判自由,即指契约当事人有选择仲裁或诉讼解决契约争议的自由(如协议管辖) 。契约形式自由,就是当事人选择意思表示载体的自由,即契约采取何种形式应由当事人自由协商决定。20

那么,在行政法上是否存在自由意志和契约精神呢?如果存在,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回答是肯定的。首先,作为行政法主体的相对人具有自由意志;其次,作为行政法规范和调整对象的行政权力,就是基于自由意志的公法契约之结果。可以说,伴随近现代宪政而产生的行政法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契约精神基础上的。换言之,宪法及宪政是基于公民个人的自由意志的契约而为社会运行提供的政治架构和路径。具体来说,就是基于公民个人的自由意志,在宏观的静态制度层次上和微观的动态操作层次上来体认和实现自由意志的契约精神。首先,在宏观的静态制度层次上,基于自由意志和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从而形成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之架构。一方面,一国公民通过授权建立宪法上的有限的国家公共权力,为国家运行提供框架性的制度基础,如国家结构、政体及国家机构等。另一方面,通过宣告公民的基本权利来设定公共权力不得逾越的边界,以保护市民社会的权利与自由。

正是基于自由意志,公民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相互合意的方法来组建契约国家,每个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社会和国家,公民让渡的权利聚合形成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对外便是国家主权,对内则基于公民的要求设立一系列的机构,将具体的公共权力委托给其行使以功能区分,公共权力又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分。具体于行政权力而言,国家又通过宪法和法律设立一系列的行政机关,授予行政权力委托其行使,构成行政法上宏观层次的行政主体。其次,在微观的动态操作层次上,通过建立具体制度的运作路径及方式,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选举以及任用这种特殊合意的契约方式,为国家的具体制度的实际运作提供执行的具体自然人——公务员。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国

20姚新华:《契约自由论》,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 期。

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等行为,即为行政行为。21由是观之,行政权力无论从其来源和性质,还是其实际运作的行政行为,都体现了自由意志和契约精神。行政法是随着近代宪政而产生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力的部门法,行政法本身就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契约精神基础上的。行政合同制度,更是集中地体现了行政法的自由意志与契约精神。行政法之自由意志与契约精神,诚如我国学者张泽想先生所说“从历史渊源来说,契约自由既是适应近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包括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 影响和推动的结果,它强调对人平等的尊重与对人自由的保护;行政法在历史上既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物,它同样注重对人的平等和自由的保护,那么,从尊重人权、保障自由的价值层面来看,两者共通且无二致。”2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行政法上的自由意志与民法上的自由意志相比,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民法上,个人自由意志是基于个人的人格,要受诸如公共利益、诚实信用这样法律化的伦理的限制,也就是个人自由意志不得涉入法律强制性规定从而形成一个内在的边界限制,只要不涉入法律强制性规定这一内在的边界便完全自由。对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因而民法对于主体的意志自由是一种消极的限制。在行政法上,行政相对人的自由意志与民法上的主体的自由意志基本相同,有所不同的是,行政相对人的自由意志比民法上个人的自由意志要更多地受到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限制。就行政主体而言,作为一个拟制的“人”,行政主体的自由意志只能是基于法律授予的行政职权,意志自由的范围被限制在授权的范围内。因此,行政主体的意志自由存在一个外在的边界,行政主体的意志自由只能在这一授权范围内。对于作为公共权力的行政权力而言,“凡法律没有授权的,不得为之”,因此,行政法对于行政主体的意志自由是一种积极的限制。可见,行政行为主体的意志自由程度远非行政相对人可比,更不能与民事主体的意志自由程度相比。另外,在行为的方式上,民事行为的方式较为自由,法律较少限制;而行政行为的方式有限,受法律限制较多。例如,在有关信息的公开上,民事行为信息的公开一般仅限于民事当事人双方,一般不负有对公众公开的义务;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上市公司有关信息的公开与披露。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上,一般负有对公众公开信息的义务。在契约精神的体现方面,可以说民法上处处都充满和洋溢着契约精神,且不说民法本身就是契约,无数的民事合同行为就是契约精神的生动展现。与民法相比,行政法的契约精神不仅隐含于行政法规则本身,更是隐含于作为公共权力之行政权力的形成过程与结果,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和理性的分析才能把握得到。

二、行政法之意思自治与意思表示

意思自治原则源于古罗马法, 发端于16 世纪的法国工商业发展时期, 兴起并确立于

21我国学者将这种宏观层次的行政主体和微观上具体由政务员或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分别称为“名义行政主体”和“实际行政主体”,详见杨解君、孙学玉:《依法行政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146页。

22参见张泽想:《论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法律下的行政自由裁量、参与及合意》,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19 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 意思自治原则已成为私法的基本理论和法律准则。意思自治原则的出现和私有制社会商品经济的勃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在民法上的必然反映。从根本上讲, 意思自治是一种法哲学的理论, 即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亦即在私法范围内, 法律允许个人自由创设法律关系, 只要不违反法律之根本精神, 个人的法律关系均可以其自己的意思, 自由创设。当事人的意志不仅是权利义务的渊源, 而且是其发生根据。在民法上,意思自治意味着主体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去设计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事务,他人不得干预。在民法上,“法无禁止即自由”,民事主体的意志自由范围很大,故意思自治的空间很大,因而法律行为制度适用的范围也较广阔。在行政法上,由于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的法定性,在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似乎并不存在民法上意思自治的空间与可能。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其一,行政权力的形成就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基于自由意志的意思自治的结果。每个公民基于自由意志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公共权力,行政权力正是这种公共权力形式之一。公民通过契约让渡权利的过程,就是一个意思自治的过程;其二,由于行政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也为行政主体的自意思自治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在行政法上,存在的是法律之下的意思自治空间,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裁量选择一定的行政行为,而行政相对人也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意思表示。例如,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签订行政合同就是如此。在行政法上,一方面强行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裁量(意思表示)设置了一系列的规则,例如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则或比例原则等,另一方面,行政机关仍然通过大量的意思表示作出行政行为。在民法上,意思表示多以合同的方式出现或存在;而在行政法上,意思表示多以行政决定的形式出现,行政合同的数量相对要少得多。

在行政法上,尽管意志自由的程度和意思自治的适用空间远不如民法,但意志自由与意思自治的空间还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法律之下的意志自由和意思自治。其实,民法上的意志自由的程度和意思自治的空间虽然远比行政法的要大,但其也不是无限的,说到底,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也是法律之下的意志自由和意思自治。从这一点上来说,民法与行政法并无二致。

在民法上,人的自由意志是通过人的行为自由来体认与实现的,行政法同样也是如此。基于法律授权而形成的行政权力,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其本质是通过契约中介的自由意志。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也就是行政主体借助其公务员将其自由意志外化的过程与结果,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也就是其自由意志表示或表达的过程,是其自由意志内容的外在传递。同民事行为一样,行政行为也有表意行为与非表意义行为之分。在表意行为中,又有意思表示行为和观念表示行为之分。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法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民法学用以说明民事法律行为之构成要素的一个基本范畴。观念表示是指行为人就具体事物的

认识对外部予以宣告的行为,又称“宣告行为”、“认知表示”、“观念表明”,等等。意思表示的概念借鉴和移植于行政法上,是指行政主体或相对人把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既可以单独为相对人设定、变更或免除权利义务,例如各种行政决定;也可以与相对人或其他行政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共同设定、变更或免除权利义务关系,如各种行政合同及其他的共同行政行为。在行政法上,行政主体通过意思表示的方式行使行政权力的情形非常之多。另外,行政法上不仅大量地存在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行为,也存在着大量的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行为。

三、行政法律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1910年,柯俄曼(Kormann)出版《国家的法律行为制度》一书,试图通过民法上的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理论解释和构建公法上的行政行为理论,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因此,“法律行为”一词很早就开始在行政法学上得以使用。或许是柯俄曼(Kormann)的失败,导致了德国学者丧失了在行政法学上建立并使用法律行为概念的信心。除少数学者将法律行为界定为依行政机关单方之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之外23,德国行政法上现在已很少有学者使用“法律行为”一词,学理上也并没有明晰的法律行为概念的存在。在法国,法律行为是指根据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24在日本,传统行政法理论将行政行为分为“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和“准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法律行为性行政行为其实就是法律行为,系指行政厅作出的公法上的意思表示行为。25在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们对法律行为的认识和表述基本一致,认为法律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而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26从德国、法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行政法学者关于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来看,他们已经明显受到了民法学之法律行为概念的影响,开始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对法律行为进行定义和阐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陆第一本行政法学教科书、王珉灿先生主编的《行政法概要》使用了“法律的行为”的概念,并将“法律的行为”定义为国家行政机关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27。其后,张尚鷟先生编著的《行政法教程》首次使用了“法律行为”的概念。但何为法律行为,该书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28。紧接着,应松年教授主编的《行政法学教程》明确地使用了“行政法律行为”的概念,并认为行政法律行为既包括行政机关的直接对外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也包括行政机关的间接对外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例如通知、证明行为等29。近来,随着“广义型”行政行为概念的流行,有些学者开始将行政行为作法律行为与

23参见[台]林纪东:《行政法》,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301页。

24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25参见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367页—363页。

26参见[台]张家洋:《行政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559页;[台]管欧:《行政法概要》,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167页;[台]林纪东:《行政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351页。

27王岷灿主编:《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97页。

28张尚鷟编著:《行政法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133页。

29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87页。

事实行为或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律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相应的界定。

法律对于行为的调整有法定主义和意定主义两种不同的模式。在法定主义的调整模式下,主体的行为方式及法律效果都由法律规范明确规定,行为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定主义的调整模式下,必然不存在意思自治的空间。在意定主义的调整模式下,必然存在意思自治的适用空间。因此,意定主义的调整模式其实就是与意思自治相适应的法律对行为的调整方式。在意定主义的调整模式下,法律通过设权的方式赋予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思、目的决定行为方式、决定某一法律关系及相应法律效果。在民法上,体现意定主义的调整模式的制度就是法律行为制度。在民法上,适用法定主义调整模式的行为是非常有限的,大量的民事行为都是以意定主义的模式,即法律行为制度的模式进行调整的。意思自治是法律行为制度创设的法哲学基础,法律行为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意思自治,法律行为制度也是实现意思自治最为主要的方式。由于意思自治原则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客观要求,法律行为制度的创设适应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那么,在行政法上是否也需要如民法一样的法律行为制度呢?从表面上看来,民事行为主要是意定主义调整方式,行政行为主要是法定主义调整方式,因为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都是法定的,行政法上似乎并不存在意思自治的适用空间,对于行政关系的法律调整只能是法定主义的调整方式;但恰恰相反,由于行政活动的复杂性,法定主义的调整方式根本无法调整复杂多变的行政活动。因为行政关系的变动不拘、纷繁复杂使得法律不可能对所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作出事无巨细的规定,法定主义的调整方式无法使所有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定。法定主义调整方式的表面之下,夹杂着大量的行政裁量,正是意定主义调整方式。行政裁量在行政活动中的广泛存在,表明意定主义调整方式在行政法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二者实际上都是以意定主义调整模式为主、法定主义调整模式为辅的。从这一方面来说,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具有本质的相似性。表意行为与非表意行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观念表示与意思表示等范畴,其实都应该可以移植于行政法学,为行政法学所用。由于意思自治适用空间的存在,也为了弥补法定主义调整方式的不足,意定主义的调整方式就不可或缺了。行政主体在裁量的范围内作出单方或双方的行政行为,其实就是意定主义的调整方式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正是意思自治适用空间的存在和意定主义的调整方式在行政法上存在的必要性,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制度的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借鉴和移植民法上的意思表示理论来构建行政法上的行政法律行为概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诚如一位学者所言,行政法学也需要引入意思表示理论来分析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以推动行政行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30。借鉴和移植本来就是建立新范畴的一种基本方法。行政法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在建立范畴及范畴体系的过程中,借鉴和移植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为了使行政法学上的法律行为与法理学、民

30周佑勇:《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法学的法律行为相区别,本书使用“行政法律行为”的概念。按照如上的分析,借鉴和移植民法学的意思表示理论,本书将行政法律行为界定为: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的意思表示以发生意思效果的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行政主体性。行政法律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行政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的行为,不构成行政法律行为。

2、行政职权性。行政法律行为是行政主体具有行政职权因素的行为,不具有行政职权因素的行为,不构成行政法律行为。

3、意思表示性。行政法律行为是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行为,观念表示行为与非表意行为,不构成行政法律行为。

4、意思效果性。行政法律行为是行政主体通过意思表示以发生意思效果为目的行为,意思效果是行政法律行为的目的。尽管在行政法律行为无效时,行政法律行为追求的意思效果可能无法产生,但其以意思效果为直接指向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我国的许多行政法学著作中的行政行为,其实基本上是指行政法律行为。而学者们对于行政行为的定义,很多都是从法律效果的角度进行定义的。31此类定义的缺陷是仅仅从法律效果的角度来定义行政法律行为,没有抓住行政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之本质。其实,法律效果只是行政法律行为的目的或指向,法律效果的产生是法律对于行政法律行为的肯定性评价的结果,非行政法律行为本身,否则就是强权理论和强盗逻辑,因为在行政法律行为无效时,法律效果根本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行政法律行为是旨在发生或目的在于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但最终法律效果不一定会发生,只是可能发生而已。行政法律行为的本质是追求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行为,故德国有行政法学者认为,行政法律行为是依行政机关单方之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32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许多学者受德国学者的影响,亦持同样的观点。行政法律行为的此种定义,被称为“法效意思说”。

上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为了在诉讼实践层面上扩大行政相对人诉权的需要,对传统的“法效意思说”进行修正,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政法律行为理论的“客观意思说”。“客观意思说”认为,“法律行为之行政行为,并非完全依表意人之意思为凭,而常须受表示于外部之客观形态或法令人支配。”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皆应依其行为,是否发生法律效果为断”,33是否于行政相对人产生拘束为准。这种行政法律行为理论,已全然不顾行政

31参见杨海坤主编:《行政法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2000年版,第241页;胡建淼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王连昌主编:《中国行政法通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张焕光等:《行政法基本知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等等。

32 1997年《德国行政程序法》第35条规定:行政行为(Verwaltungsakt)是行政机关为规范公法领域的

个别情况采取的具有直接对外效力的处分、决定或其他官方措施。一般处分是(Allgemein Verfugung)一类行政行为(Verwaltungsakt),它针对依一般特征确定或可确定范围的人,或涉及物的公法性质或公众对该物的使用。该定义是目前德国最权威的解释。

33参见[台]翁岳生:《行政法与现代法治国家》,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1982年版,第14—15

机关行为的主观意图,而仅以行为的客观效果为判断标准。以传统理论标准划分出来的事实行为或是准法律行为,只要在客观上对特定相对人的权益产生了直接影响或拘束,即可视为发生法律效果的行政法律行为。这种行政法律行为的理论构建,已与民法上的法效意思表示理论有着天壤之别。“客观意思说”中的“意思”,其实只能是一种“意思推定”,即凭行政机关外在的客观行为效果推定出其主观意思表示。按照这个理论,传统理论中的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只要在客观上产生了法律效果,即适用意思推定而被拟制为法律行为。34我国也有学者以此种理论为根据,提出我国行政法学上不必有独立的“准法律行为”概念的存在。35其实,在1960年《联邦德国行政法院法》颁布以前,德国的行政诉讼本来是和行政决定(Verwaltungsakt)紧密相联的,如果某一行为不是行政决定(Verwaltungsakt),相对人就无法提起行政诉讼。为了扩大权利保护的范围,行政法院曾一度事实上而不是概念上不断扩大行政决定的范围。例如,将通知、鉴定等行为亦理解为行政决定,以便使其能够进入行政诉讼。扩大行政决定的范围与行政法律行为“客观意思说”的出现密切相关。1960年颁布的《联邦德国行政法院法》放弃了行政诉讼与行政决定的联系,行政诉讼向所有的公法争议开放36。行政决定恢复到了原来的含义。“客观意思说”仅仅是为了扩大行政诉讼救济范围而采用行政法律行为的“客观意思说”,根本没有丝毫的科学性而言。更何况,1960年颁布的《联邦德国行政法院法》放弃了行政诉讼与行政决定的联系,行政诉讼向所有的公法争议开放,37行政决定恢复了原来的含义。因此,在学理上还是应该沿用“法效意思说”对于行政法律行为进行定义比较科学。

第三节行政法律行为基本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行政法律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总体上,行政法律行为可以分为适用规范的行为与制定规范的行为。这种分类是行政法律行为分类中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一种分类。适用规范的行为的本质功能就是将行为规则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具体适用,它是实现法律关系模式的行为。与此相对应,制定规范的行为的本质功能是抽象出人们的行为规则模式,它是设置法律关系模式的行为。适用规范的行为与制定规范的行为在行为的方式、程序及救济制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适用规范的行为包括行政决定和行政合同,制定规范的行为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及制定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本书在此根据述分类,建立如下图所示的行政法律行为的相关范畴体系:

35柳砚涛、刘宏渭:《准行政行为理论之检讨》,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6 1960年的《联邦德国行政法院法》第四十条第一款作出规定,行政诉讼途径提供与一切非宪法性质之公法争执。参见行政立法研究组编译:《外国国家赔偿行政程序行政诉讼法规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4页。

37 1960年的《联邦德国行政法院法》第四十条第一款作出规定,行政诉讼途径提供与一切非宪法性质之公法争执。参见行政立法研究组编译:《外国国家赔偿行政程序行政诉讼法规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4页。

适用规范的行为

行政法律行为行政合同

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

制定规范的行为

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

图—9

一、行政决定

“行政决定”的这一术语,我国的一些教科书早已开始使用,但目前尚未被人们广为接受。本书认为,我国行政法上应建立“行政决定”这一范畴,用以指称行政主体针对具体事项的单方处理行为,与此相对应的是行政合同等双方或多方合意的行政法律行为,从而将单方行政法律行为与双方或多方合意的行政法律行为区别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草案)》(专家意见稿第十一稿)也已经使用了“行政决定”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草案)》(专家意见稿第十一稿)第三十六条(定义)规定,本法所称行政决定,是指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公务过程中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就特定的具体事项所作的影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单方行政行为。《重庆市行政程序条理(草案)》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行政决定,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行政规定,针对具体的事件或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陈新民教授在其《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一书中,已经将德国的Verwaltungsakt译为“行政决定”(而不是“行政行为”)来指称所谓的“具体行政行为”。38关于相关用语的问题,陈新民教授有一番精彩的论述:

中国行政法将奥托﹒麦耶与德国行政法的行政决定制度,称为“具体行政行为”,这个用语不精确。按具体行政行为是一个形容词(具体)与名词(行政行为)组合而成,不适合作为一个法律专有名词。并且使用6个字,属于叙述性、解说性的用语,过于繁琐、累赘。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用语会被误认为是指一切在具体个案中所为的行政行为,因此,属于法律效果的行政合同,以及没有公权力效果的事实行为、行政指导┅┅,只要是在个案中所实施的,且具有具体的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内,徒然造成概念的混淆。这个用语如同上节所提到的“抽象行政行为”一样,将具有各种不同法律效果(对内或对外效力)、各种类型的行政行为,仅以抽象具体与否,一分为二所作的区分,并不能够达到现代行政法学对概念精确界分的要求。

作为规范国家机器中权力最大、工作人员数量最多的行政权力运作的行政法,应当创造38参见[台]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出独特且概念完整的专门术语,这也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实事求是。特别是居于行政法“灵魂”的“具体行政行为”,更应该给予一个简洁、令人一目了然的名词。因此,我们应该有为“具体行政行为”正名的必要。

行政决定的用语,在日本继受德国行政法学后,便将此用语译为“行政处分”,例如在日本《行政不服审查法》(1962-09-15)第1、第2条,以及《行政手续法》(1993-11-2)第1、第2条,都使用这个用语。而中国在20世纪初,受到日本行政法学的影响,建立行政法学的学理时,也援用了日本的“行政处分”的用语,韩国的情况亦同。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法则长期受到德国行政法学及行政法律用语的影响,至今仍使用行政处分一词。中国行政法也将行政处分视为纪律处分的代名词,例如《行政复议法》第55条等。因此,也不适合将行政决定译为“行政处分”。

由于中文中的“处分”的用语,可以分为中性的“处置”,例如将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处分”掉,此时与“处理”并无不同;以及具有惩罚性质的“处分”,例如某人受到上级“处分”。而一般社会的常用语,还以后者的概念为普遍。

因此,本书主张应该舍弃“具体行政行为”的用语,不妨可使用“行政决定”、“行政处置”或“行政处理”。虽然“行政决定”容易与《宪法》第89条第1项规定的国务院拥有的“发布决定”相混淆。因为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可以是属于抽象的行政立法,或是具体样态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理”也是一个较为流行的用语,“处理”与“处置”同样都是价值中性的用语,都比“行政处分”更为妥适。本书较主张使用“行政处置”的用语,主要着眼于“处置”比“决定”,似乎较为明确。

不过斟酌了目前中国行政法学界似乎较少使用行政处置一词,使用行政决定较多。因此,以下即以“行政决定”取代“具体行政行为”一词。39

在陈新民教授的这一段论述里,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他已经把德国的Verwaltungsakt译为“行政决定”,而不是象有些学者那样把Verwaltungsakt译为“行政行为”或“行政处分”40,可能是他已经注意到,现代汉语里的行政行为是一个含义较为宽泛的概念,而行政处分则成了纪律处分的用语41,将Verwaltungsakt译为“行政行为”或“行政处分”都不合适。二是他认为中国大陆把类似德国的Verwaltungsakt称为“具体行政行为”不精确,“具体行政行为”的用语不科学,这是很有道理的。经过斟酌,最后他选择了“行政决定”一词来指称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针对个案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本书非常赞同陈新民教授的选择,“行政决定”取代“具体行政行为”的好处是:“决定”一词在汉语中具有较强的主体性,“行政决定”一

39 [台]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34页。

40大陆学者将Verwaltungsakt译为“行政行为”,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台湾学者一般将其译为“行政处分”,《台湾行政程序法》(1999年)的行政处分概念,就是移植德国Verwaltungsakt的结果,见《台湾行政程序法》(1999年)九十一条。

41在台湾地区行政法上,行政处分相当于大陆地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在我国大陆地区,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因违反行政法义务的国家行政工作人员行为给予的惩戒。

词能够形象地说明行政主体在作出该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支配性地位, 而“具体行政行为”则不具有这样的效应。42因此,德国的Verwaltungsakt在汉语中还是译为“行政决定”比较合适。其实,日本的“行政行为”在汉语中译为“行政行为”为也很不科学、不准确,法国的décision exécutoire在汉语中译为“行政处理”也不太妥贴。在我国行政法上建立“行政决定”这一范畴之后,可以考虑将德国的Verwaltungsakt”和日本的“行政行为”及法国的décision exécutoire 均译为“行政决定”,这样将更加有利于中外行政法学的沟通、对话、交流与合作。

总之,行政决定是指称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具体的事项作出的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行政决定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行政决定是行政行为的一种,行政决定必然由行政主体作出。行政主体以外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均非行政决定。行政主体有多种,只有拥有对外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主体,才能作出行政决定。

第二,行政决定是行政职权行为。行政决定是行政主体依据公法(行政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第三,行政决定是行政主体的单方行为。行政决定具有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性,不同于行政合同等双方或多方行政行为。

第四,行政决定是针对个案的行为。行政决定具有针对个案的特征,是行政主体适用法律于具体的个案的行为,有别于非针对个案的制定规范的行政法律行为。如果一个行政行为并非是针对个案的行为,则属于制定规范的行政行为。区分个案的方法可以由相对人是否“特定”或“一般”,以及事件是否“抽象”或“具体”作为判断的标准:43(1)相对人“特定”且事件“具体”。是指行政决定作出时,其相对人是特定的,涉及的事件也是具体的。这是最典型的个案,也是最常见的行政决定,如针对某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

(2)相对人“特定”但事件“抽象”(不特定数量之事件)。例如对于某工厂(相对人特定)所给予一个命令,工厂应该对一切妨害环境卫生的事项,如废水、废气、噪音(事件数量不特定)都负有排除义务。

(3)相对人“不特定”(不特定多数对象)但事件“具体”(特定事项)。例如公安在某一个地区禁止摆摊设点、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还有红绿灯标志,这就是特定事项(封闭地区)而针对不特定相对人的行政决定。

在上述(1)及(2)的情形,都可以列入行政决定。在(3)的情形,由于相对人并不特定,在外表上容易被人误认为是行政立法行为而非行政决定。但是立法针对的相对人是完全的抽象,这里(3)的情形的规范事项非常具体,规范的对象相对确定,即在特定的时42江必新、李春燕:《统一行政行为概念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1期。

43区分个案的方法部分较多或主要参阅[台]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137-138页,特此说明并诚致谢意。

间及空间,还是可确定的。在(3)这种适用对象“一般性”(不特定,但可确定),已经

构成了行政决定的另外一种模式。在德国行政法上被称为“特殊的行政决定”(Allgemein Verfugung)。44现今不少国家或地区的行政程序法,都将这种特殊的行政决定比照标准的

行政决定,视同行政决定,且广泛用在规定公物或其他公共设施的使用规则上。45第五,行政决定是旨在根据意思表示产生意思效果的行为。说到底,行政决定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目的在于产生意思效果,即通过意思表示为相对人设定、变更和免除实体权利义务。有些学者认为,意思效果是行政决定的一个特征,其实不然。意思效果的产生与否是法律对于行政决定的法律评价的结果,而非行政决定本身。如果意思效果是行政决定的一个特征的话,那么,一个无效的行政决定,在其未被宣布为无效的时候,对外具有意思效果,其是行政决定:当其被宣布为无效的时候,对外不再有意思效果,就不再是行政决定。同一个行为,一会儿是行政决定,一会儿又不是行政决定,岂不滑稽?其实,行政决定是一个以意思效果为指向、旨在产生意思效果的行为。至于最终能否产生意思效果,则在所不问。还必须指出的是,行政决定的意思效果中不包括程序权利义务,其一,程序权利义务非主观意志可以设定,行政决定当然也无法作出规定;其二,法上之行为必然是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任何行为均可导致程序权利义务的变化,无需通过意思表示而设定。我国的许多学者把产生法律效果作为判断行政决定与否的一个特征,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行政决定是行政主体单方处理行为的总称,种类非常之多,下面是几种典型的行政决定。

1、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

能的组织,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给予的

特定的法律制裁。行政处罚是行政决定的一种典型形式,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之法律

行为,因为大家比较熟悉,此处从略。

2、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

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的行政法律行为,也是行政

决定的一种形式。

3、行政承诺

44有学者将其Allgemein Verfugung译为“一般处分”,例如1997年的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五

条后段规定:“一般处分(Allgemein Verfugung)是一类行政行为,它针对依一般特征确定或可确定范

围的人,或涉及物的公法性质或公众对该物的使用。”,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

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前项(行政处分)决定或措施之相对人虽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征可得确定其范围者,为一般处分,适用本法有关行政处

分之规定。有关公物之设定、变更废止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本书认为,将Verwaltungsakt译为“行

政决定”,而将Allgemein Verfugung译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决定”即可,比较符合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45例如1997年的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35条后段规定:“一般处分(Allgemein Verfugung)是一类

行政行为,它针对依一般特征确定或可确定范围的人,或涉及物的公法性质或公众对该物的使用。”台湾

地区《行政程序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前项(行政处分)决定或措施之相对人虽非特定,而依一

般性特征可得确定其范围者,为一般处分,适用本法有关行政处分之规定。有关公物之设定、变更废止

或其一般使用者,亦同。”

行政承诺是指行政主体承诺在一定的期限到来或一定的条件成就时作出一定行为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在德国,联邦行政法院称行政承诺为行政机关以约束的意思对将来的作为或不作为自我设定主权性义务的行为,如承诺发放营业执照、采取特定措施关闭企业等。在民法上,有附期限或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前者是把法律行为效力的开始或终止取决于不确定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的法律行为,后者是以一定的期限到来为效力开始或终止条件的法律行为。在行政法学上也是如此,也同样存在附期限或附条件的行政法律行为。例如,某县民政局2003年1月20日对特困户王某作出承诺,将在2003年9月在其儿子上学时,给予其特困补助金500元。这一行政承诺是一个附期限的行政法律行为,县民政局在期限到来时,必须履行承诺。又如,某县教育局对某小学作出承诺,如果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将为学校拨款200万元再建一栋教学楼。这一行政承诺是一个附条件的行政法律行为,教育局在条件成就时,必须履行承诺。又如,某市劳动局实施的就业服务承诺,凡领取“就业登记表”的失业职工和已领取“下岗证”的下岗职工,本人迫切要求就业,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的,在30日内为其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这也是一个附条件的行政法律行为,劳动局在条件成就时,必须履行承诺。

行政承诺是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的意思表示产生意思效果的行为,在所附期限到来或所附条件成就时,行政机关就必须履行承诺。基于信赖保护的原则,行政机关违背承诺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当行政主体违法承诺、不履行行政承诺或履行出现瑕疵时,行政相对人则可以行政主体的行政承诺违法、或不履行行政承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违法承诺、履行承诺义务或(赔偿) 补偿因其不履行承诺或擅自变更、撤销而给自己造成的损失。行政承诺与行政合同的区别在于:其一,表现形式不同。行政合同以双方合意形成的书面形式为载体,而行政承诺则不存在双方的合意,仅以行政机关的单方意思表示存在,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其二,主体不同。行政合同的主体双方是确定的,而行政承诺对象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其三,内容不同,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而行政承诺则更突出行政主体的义务和相对人的权利。在我国的许多行政管理领域,行政承诺经常以行政奖励为内容或与行政奖励有关,但行政承诺与行政奖励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行政承诺与行政奖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而言,行政奖励是一个内容确定对象确定的授益性的单方行政法律行为,而行政承诺是附期限或附条件的行政法律行为。行政承诺的内容经常会涉及到行政奖励,但最终能否给予行政奖励,还要看有关的条件是否成就。

4、行政裁决

行政裁决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据法律的授权,对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特定的民事争议,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常见的行政裁决有侵权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对补偿纠纷的裁决、权属纠纷的裁决等。行政裁决是行政决定的一种,是行政主体以单方的意思表示为争议的当事人设定权利义务的行为,因而属于行政法律行为。

5、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对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的甄别、认定的行政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行政确认行为大量地存在。例如确认发明专利、确认公民身份、质量体系认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伤认定,等等。行政确认既不同于行政证明、也不同于行政登记。行政确认有行政法律行为和准行政法律行为之分,前者如对城镇私有房屋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认,对于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等,属于行政法律行为。例如,《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生效时设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此种行政确认就是行政法律行为类行政确认。

6、行政处分

在我国大陆地区,行政处分是指行政机关对因违反行政法义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行为给予的惩戒。在台湾地区行政法上,与其相对应的概念为“惩戒处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国家行政工作人员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针对内部相对人作出的行为,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范畴。由于行政处分直接为相对人设定了行政法上的义务,因而它是行政机关单方意思表示的、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法律行为。

7、行政奖励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的行政行为。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属于授益性行政行为的范畴。行政奖励既可以是外部行政行为,也可以是内部行政行为。行政奖励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奖励和惩戒相辅相成,共同成为规制相对人行为的有效手段。

8、行政命令

行政命令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外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管理规范。行政命令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属于行政主体制定规则的行政法律行为。行政命令不同于行政规则。行政规则是行政机关为规范机关内部秩序和运作,依其职权对其部下或下属系统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内部管理规范。行政规则与行政命令同属行政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它们的最大区别是效力范围的不同, 行政规则只对行政机关系统内部及其工作人员具有直接拘束力。行政规则除规定行政机关内部之组织安排、内部人事制度的管理、内部业务工作的分配、处理业务的方式方法和步骤等组织规程外,还常常为协助下级行政机关和内部工作人员统一解释法律、认定事实、行使裁量基准权而制定解释性规定及裁量基准。行政命令既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直接拘束力,也对被管理方的相对人具有直接约束力。行政命令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必须对外公布方能对相对人发生效力。

9、行政征收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基于公益目的,依法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货币表现)的行为,其制度化表现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和行政收费制度。行政征收是行政主体的单方行政法

律行为,属于负担性行政行为的范畴。

二、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以行政管理为目的在行政主体之间或是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签订的协议。行政合同是一种双方合意的行政法律行为,对行政主体、相对人双方均产生法律效果。在法国,合同被划分公法合同和私法合同,公法合同受公法的调整,私法合同受私法的调整,公法合同即为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以行政管理为目的的协议。在德国,行政合同被称为行政契约或公法契约,是行政机关为了执行职务而与其他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缔结的合同。在英美法国家,涉及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为政府合同或政府采购合同。可见,各国一般均承认行政合同的存在,且行政合同一般存在于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以行政管理为目的而签订的以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协议,不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协议。本书认为,行政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的以行政管理为目的和内容的协议,也是行政合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区别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分别有以下几种标准:

1、主体说。主张以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作为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标准和依据,认为行政合同是以行政主体为当事人的合同。

2、目的说。主张以合同追求的效果和目的作为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标准和依据,认为行政合同追求的是公法上的效果。

3、契约标的说(内容说)。主张以合同的标的作为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基础,认为行政合同是旨在发生、变更和消灭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4、手段(执行公务)说。认为行政合同是执行公务的手段。以合同是否为执行公务的一种手段为标准,这是法国识别行政合同的基本标准。

5、法律基础说。46主张以合同所适用的法律的性质作为区分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标准和依据,如果某一合同适用私法规则以外的特殊规则(行政法规则),则该合同为行政合同,此种标准为法国识别行政合同的补充标准。

本书赞成王克稳教授的的观点,认为以合同的内容结合合同的目的(内容兼目的说)为标准去识别行政合同较为适当。47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上民主、合意、协商等行政民主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现代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手段,具有行政性、合意性、法定性等特征。行政合同是不同于行政决定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是行政主体之间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具有双方的合意性,完全不同于行政决定中行政主体的意志对相对人意志的单方支配。因而,行政合同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与行政决定截然不同的特征。行政合同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46张步洪编著:《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47王克稳:《论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分离》,载《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行政法第一~第五次央大考核测验题及答案

第一次考核测验题 学习完文字教材第一编以及电大在线课程端上的相关资源后进行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行政相对方总是公民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答案:B 2.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A.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法关系 C. 行政关系 D.行政法律行为 答案:A 3.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A.行政法律规范 B.行政关系 C.行政行为 D.行政法律事实 答案:D 4.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A.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C.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 D.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答案:A

5.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 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 答案:C 6.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灵活原则 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答案:A 7.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 A.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B.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案件时不能偏听偏信 C.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 D.决定对当事人不利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答案:C 8. 下列关于行政法的特点,错误的是()。 A.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C.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 D.行政程序性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答案:C 9.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产生。 A.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补专)

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补专) 一、单项选择题(按每题首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排列) B 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2.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B)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C 1.传统的行政学或静态行政学时期,也被称为(A) A.科学管理时期 B.行为科学时期 C.新公共行政学时期 D.新公共管理时期 2.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个(D) A.组织效率 B.管理效率 C.工作效率 D.沟通效率 D 1.对监督对象发生的重大违法案件或带有普遍性的违法行为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的专门调查,被称为(C) A.工作报告 B.检查 C.专案调查 D.审查 2.对行政法律文件、行政命令、措施及财政预算、决算、账册、报表等进行审阅核对的行为,被称为(D) A.工作报告 B.检查 C.专案调查 D.审查 F 1.非权力性影响力不包括(D) A.品格因素 B.能力因素 C.专业因素 D.资历因素 G 1.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掌握在总统或总理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政府体制,这是指(A) A.委员会制 B.内阁制 C.总统制 D.半总统制 2.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是指(D) A.委员会制 B.首长制 C.层级制 D.机能制 3.公共组织的中间管理层所表现出的效率是(B) A.组织效率 B.管理效率 C.工作效率 D.沟通效率 4.公共财政的职能不包括(D) A.优化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增长职能 D.推动国际经济往来职能 5.公共体制的激励机制是( B ) A核心战略B后果战略C顾客战略D控制战略 H 1、会议管理的核心问题是(C) A.会议主题 B.会议准备 C.会议效率 D.会议结果 J 1.机关行政的特点不包括(D) A.服务性 B.复杂性 C.时效性 D.单一性 2.机关行政现代化的内容不包括(A) A.行政网络化 B.机关行政观念现代化 C.规章制度人性化 D.办公自动化 3.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是指(C) A.个人决策 B.理性决策 C.科学决策 D.直觉决策 4.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

法律规定的分类

法律规定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 2、义务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积极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3、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的区别在于:义务性规范是设定作为义务,禁止性规范却是设定不作为义务。 二、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的程度,可以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1、强制性规范 强制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肯定,不允许有任何方式的变更或违反的法律规范。强制性规范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或者说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绝大部分都属于强制性规范。 2、任意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 三、按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1、确定性规范 确定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直接而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适用时无须再援用其他的法律规范来补充或说明的法律规范。大多数法律规范是确定性规范。 2、委任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授权由某一专门机构加以规定的法律规范。 3、准用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的规则是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 四、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行为是否可能发生在该规则之前,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 1、调整性规范 调整性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设定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相关行为的法律规范。 2、构成性规范 构成性规范,是以规则的产生为基础而导致某些行为方式的出现,并对其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与调整性规范的不同,在构成性规范产生以前,该规则所涉及的行为不可能出现.

实用行政管理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实用行政管理》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在我国,行政法规是指由( )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律文件。 A.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B.人们代表大会 C.国家立法机构D.国家权力机关 2.行政法律规范是依法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A.约束力和执行性B.约束力和自主性 C.约束力和强制性D.适用性和强制性 3.在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的解决方式上,()有处理争议的行政司法权,只有在被管理的当事人不服行政裁决或另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依照司法程序解决。 A.行政客体B.行政主体 C.双方当事人D.行政机关 4.()不能在法律规定的内容以外增加新的法律规范,如果它所执行的母法变更或废止时,它也随即失效。 A.执行性行政法规B.法律性行政法规 C.补充性行政法规D.自主性行政法规 5.法规名称一般由()和()两部分组成。 A.法规内容和法规的制定单位B.法规的针对单位和法规采取的形式 C.法规的针对单位和法规的制定单位D.法规内容和法规采取的形式 6.行政法律规范的内部结构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A.思想模式和法律后果B.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行为模式和法律效力D.思想模式和法律效力 7.行政法律规范的作用体现在()的关系上。 A.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法、行政协调 B.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法、行政管理 C.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管理 D.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法 8.行政法律行为的要素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和() A.抽象要素B.具体要素 C.依据要素D.事实要素 9.依行政行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可将行政行为分为()。 A.羁束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C.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D.无附加条件行为和有附加条件行为 10.根据立法目的和内容的不同而划分,行政立法分为() A.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B.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C.执行性立法和非执行性立法D.执行性立法和补充性立法 11.行政立法的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修改和()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活动方式和步骤。 A.中止B.终止 C.废止D.废除 12.行政立法的具体程序有规划、起草、通告、听证、()、审议和决定、公布和失

法律行为的分类

通俗说法:法律行为都有哪些分类? 法律行为,在法学上,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在人的意志下,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产生法律关系、或者导致法律关系消灭的行为。 举个例子说:张三是一个孤寡老人,但是有些房产,李四呢,是他的陪护,由于时间久了,张三觉得李四对自己很好,于是临终的时候,立下遗嘱,让李四继承他的房产。 在这个例子里,张三的行为,就属于法律行为——他把家产,通过遗嘱方式,留给了李四,这个法律行为,导致了法律关系的产生, 一般来说,法律行为大体上分为这些种: 1、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相信这个不用我解释,都能理解; 2、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可以理解成这么做,消极行为,可以理解成不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张三赡养自己的父母,在法律上,这就是积极行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赡养这一行为,就是积极行为。 消极行为呢,就是禁止做什么,比如说张三不喜欢自己的儿子,想虐待,但是,在法律上,他不能这么做,这就是消极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和非意思表示行为。这个取决于主观和

客观的区别。比如说主观上,张三想把家产留给李四,这个,叫意思表示行为,意思是源自张三的意志,并由此产生法律行为; 而非意思表示行为,比如李四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这个不是由李四的意志决定的,但是李四确实捡到钱包了,并由此引起一系列法律关系。 而这个捡到钱包的行为,就是非意思表示行为; 4、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这个顾名思义,涉及到参与方多少的问题,不用过多解释; 5、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这个是从形式和程序上做出的分野。要式行为,指的是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或者法定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 比如前文说的张三立遗嘱,这个立遗嘱,也是有一定的法定程序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这遗嘱只怕也生效不了。 而非要式行为则不同。比如说你上街买菜,你把钱给人家人家把菜给你,这个没有严格的形式上或者程序上的规定。 6、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比如说,张三想起诉王五,如果他自己亲自起诉,那么,这就叫自主行为,倘若张三花钱请律师起诉那么,律师的这个行为,叫做代理行为。

第八讲 权利和义务

第八讲权利和义务 本讲主要内容: 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二、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一、权利和义务概念 (一)权利释义 1、关于权利含义的各种学说 权利指广义的法律,在英语中可用law,权利有一个专业词right。在拉丁语中,权利指广义的法律,即jus。权利有一个专用词right,权力有一个专用词power,人民享有权利,政府享有权力,有时这两个词是通用的。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指法律规定,享有权利人具有这样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权利”是一个在法学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同样,也是一个被滥用程度最高的词语,各教科书和法学著作中关于权利释义的学说。 (1)资格说。 米尔恩在《人的权利和人权的多样性》一书中认为:“权利的要旨是‘资格’说你对某事享有权利,就是说你被赋予某种资格。例如,选举,领取养老金,坚持自己的看法,享受隐秘的家庭生活。义务就是权利的反题,义务就是不可以,权利就是可以。一个人被赋予某种资格具有权利主体的身份,才能向别人提出作为不作为的主张。 缺陷:定义的循环――我被赋予某种资格,我就有了某种权利;我有了某种权利,就意味着我被赋予了某种资格,因而资格具有分析的功能,不具有定义的功能。 (2)主张说。 法律上有效的、正当的可强制执行的主张。(1)主张指谓言论行为,其内容是以某种正当的、合法的理由要求或吁请承认,主张者对事物的占有,或要求返还某物,或要求承认某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2)强调权利与主张有深层联系,除非一个“权利”能被主体有效地或强制地主张、要求或坚持,否则,主体无权利可言。说“某人拥有一个权利”,这或者指他已经实际有效地作出某一主张,或指他仍可有效地作出某一主张。(3)从典型的狭义的权利义务关系分析,权利义务的相关性,如,我有权主张甲付给我5元钱,甲就有义务付给我。换言之,只有甲有义务付给我5元钱,我才能有效主张,如果我的主张无人应答,就不可能成为权利。 缺陷:权利义务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权利来自于主张,还是主张来自于权利。 (3)自由说。 斯宾诺莎认为,权利就是一种免于干扰的条件;霍布斯认为,权利就是法律所允许的自由;康德认为,权利就是意志的自由行使;黑格尔认为,每个人真正的权利就是自由。自由论揭示了权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权利主体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主体在行使权利时不受法律的干涉,主体做或不做一定行为不受他人强使。正是这一点,现代学者往往把自由和权利等同,各国有关公民权利的立法也往往把权利和自由作为内涵一致或接近的范畴并列。 缺陷:没有区别广义的自由和狭义的自由(自由权),另一方面,虽然权利总是包含着自由,但不能把权利仅仅归结为自由。 (4)利益说。 边沁,耶林。 缺陷:权利只是利益的表现与获取利益的手段,而不是利益本身,把权利与利益等同,必将造成享有法律权利就等于获得实际利益的错觉。 =并不是所有的利益都是权利,宣布为权利的利益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利益。 (5)法力说(能力、权力) 能力说最早出现在洛克、卢梭的著作里,他们认为权利的本质是由法律或国家权力保证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进行一定行为的力。霍菲尔德认为,权利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行为

最全的行政法名词解释

1.行政,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2.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 3.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4.行政法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 6.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的手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多种关系。 7.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和形式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8.行政合理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9.应急性原则,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 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应急性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是它并非排斥法律控制。10.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的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11.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权。能。 12.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13.行政权限,是指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所不能逾越的范围或界限。 14.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15.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或规章直接规定将某项或者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授予某个组织,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由特定的行政主体,通过法定方式,将某项或者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16.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的法律行为 17.行政机构,是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之一,其本身又是作为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而存在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可以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设置若干办公和办事机构,以协助行政主体处理和具体办理各项行政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 18.公务员,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9.公务员法律关系,是指一般公民

行政管理学(A)2015年7月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3.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A.专家咨询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领导决策系统 D.信息支持系统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的行政区。 A.发展型 B.特殊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5.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A.决策权力 B.归属权 C.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6.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7.从20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70 C.60 D.80 8.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德鲁克 B.菲德勒 C.伍德沃德 D.西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A.阿根廷 B.智利 C.爱尔兰 D.伊朗 E.津巴布韦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遇到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7214630794.html,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 核心内容: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分类标准呢?在其标准下,民事法律行为又有哪些分类呢?下面,赢了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标准: 一、以构成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的个数为标准,可分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单方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是指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 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也称为合致行为。 二、以行为效果所处领域为标准,可分为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财产行为是指发生财产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身份是指发生身份关系变动效果的行为。 三、根据其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关系,可分为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律行为。 双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双方均负担相应义务的法律行为,一方的义务也就是另一方的权利。单务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仅负担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法律行为。 四、以有无对价为标准,可分为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有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必须给付对方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无偿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享有利益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的法律行为。 五、以是否必须具备某种特别形式才能成立为标准,可分为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必须具备某种特定形式或履行某种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不必具有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行政法填空题

一、填空题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5行政主体)。 2、行政关系是(4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3、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20)问题,而行政合理性原则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实体合法18)与(程序合法)。 5、(行政主体)是行政法最主要的主体。 6、行政机关的设置应遵循适应需要原则、(33精简原则)、(高效率原则)和依法设置原则。 7、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6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有(17普遍性)、(基础性)和自身特殊性的特点。 9、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和(乡)四级。 10、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7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11、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45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 12、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70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13、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8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1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5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15、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包括(9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更。 16、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13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17、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129行政主体)。 18、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10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19、行政机关之间我国目前有三种隶属关系,分别是(36垂直领导)、(业务指导)和(双重领导)。 20、行政法是指调整(4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31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70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23、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165 24、(119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25、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26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26、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63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 27、行政立法程序包括(83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签署和发布与备案。 28、以行政强制行为的目的和程序的阶段性为标准,行政强制可分为(116即时性强制)和(执行性强制)。 29、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130行政优益权)。 30、(150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3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职能由(159法律)来设定。 32、行政责任的主体是(195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又称法律行为,是民事法律事实的一种。作为民法总则中的一般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及其相关理论在现代民事法律制度以及现代民法学说中居于重要地位: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观念的抽象,不仅统辖着合同法、遗嘱法和婚姻法等具体的设权行为规则,形成了民法中不同于法定主义体系的独特法律调整制度。 重点问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是难点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民事行为的成立 意思表示理论,意思表示的瑕疵是难点 民事行为的效力,也是难点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案情:甲15岁,是初三学生。一日放学捡到乙抛弃的电视机,经修理仍能够使用。甲将电视机卖给20岁的丙,价款

200元。甲先交付电视机,并还未付款。就在甲的父母要求丙付款之前,并通知甲的父母其不要电视机。丙在返还电视机的途中,将电视机摔坏,不能显示图像。 问题:本案中有哪些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事实行为?准法律行为? (一)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简称为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 (二)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事实行为 现今大陆法系各国普遍确定了法律行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的采用,表现了法律的抽象化趋势,是立法技术进步的结果。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同样确认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但与传统民法有所不同的是,我国《民法通则》上,确认了民事行为这一概念,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专指合法行为,而民事行为则是一中性概念,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相当于传统民法上的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本是民法上的概念,但已被其他部门法所借用。包括宪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诉讼法律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等。所以法律行为在我国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阶概念。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 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社会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 )2-32 A.微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 )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D )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A )3-70 A.公共性 B.强制性 C.自主性 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A )5-137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 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C )5-135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 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B )5- 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 16.)6-165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 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 B. C.行政领导方式 D. 22. 响,因而具有( C )9-269 A.无偿性 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D )9-275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C )10-315 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 D.透明行政 25.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法律行为类型》知识点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法律行为类型》知识点 希律法考为大家整理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法律行为类型》知识点,民法精讲系列教材将知识点分章节逐一解析,将知识融会贯通,高效提分。 (一)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1.负担行为。是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法律行为,亦称为债权行为。负担行为包括单独行为及契约,如捐助、买卖、租赁等。 2.处分行为。是指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物权行为如所有权的移转、抵押权的设定、所有权的抛弃;准物权行为如债权让与、债务承担与债务免除等。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别:(1)法律效果不同。前者只是产生债务或变更债务,后者则直接导致权利的转移和消灭。(2)对标的是否特定要求不同。前者不要求标的物特定化,后者最迟在处分行为生效时,具体的标的物必须特定。(3)对行为人是否具有处分权的要求不同。行为人即使没有处分权,负担行为也可以有效;处分人必须有处分权,处分行为才能有效,否则为效力待定。(4)对法律行为是否需要公示的要求不同。负担行为一般不要求公示,而处分行为一般要求公示。 我国学界通说并未完全接受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但是已经接受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概念。现行立法强调债权合同与物权变动结果的区分,但并未明确承认后者为独立的法律行为,即处分行为。事实上,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区分,是在物、债二元立法模式下区分对世权和对人权的逻辑结果,并非立法是否愿意承认或采纳的问题。亦即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是客观的逻辑产物,而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则属于立法政策的选择,与逻辑无关。这点恰恰被我们忽略。 在无权处分人所缔结的合同效力分析中,处分合同(如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并非效力待定,而是确定有效;真正效力待定的是处分人履行合同的行为以及履行合同的结果(如果认为这也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的话),即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待定。在我们现行立法没有明确承认处分行为为独立的法律行为的背景下,上述问题被我们描述为: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但该出卖之标的物所有权是否发生移转,则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 【典型真题】 甲与同学打赌,故意将一台旧电脑遗留在某出租车上,看是否有人送还。与此同时,甲通过电台广播悬赏,称捡到电脑并归还者,付给奖金500元。该出租汽车司机乙很快将该电脑送回,主张奖金时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2-03-04,单) A.甲的悬赏属于要约 B.甲的悬赏属于单方允诺

行政法期末考试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一)(一)名词区别与联系(15分) 1.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3.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1.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2.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 (二)填空题(10分) 1.美国行政法学家F.J.古德诺认为政治就是国家意志的,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 2.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的组织。 3.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六种。 4.行政合同的履行主要应遵循实际履行、、三原则。 3.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 管辖。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管辖。 (三)单项选择题(5分)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D.行政法治原则 2、区公所的设立要经批准。()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大常委会 C.县级人大常委会D.省级人民政府 3.《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A.宪法B.法律 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4、省环保局的赔偿费用由财政支出。()A.中央政府B.省人民政府 C.省环保局D.国家环保局 5、下列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A.行政机关处理离婚纠纷的调解书 B.行政机关任命其工作人员担任某职务的决定 C.行政机关颁布禁止燃放爆竹的决定 D.行政机关对森林资源所有权归属的处理决定 (四)多项选择题(10分) 1.行政主体可能是下列。(ABD)A.国家行政机关B.行政监督检查机关 C.行政相对方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下列可以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BC)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习题)

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意思表示中,不属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是()。 A、悬赏广告 B、债务免除 C、代理权授予 D、遗嘱行为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 A、开始生效 B、开始无效 C、失去效力 D、继续有效 3、就我国无效民事行为的确认权归属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由人民法院确认,不能由仲裁机关确认 B、只能由仲裁机关确认,不能由人民法院确认 C、既可由人民法院确认,又可由仲裁机关确认 D、只能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任选其一 4、依据我国现行法,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是()。 A、9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5、当事人约定“如果甲的儿子从外地调回”,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行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是()。 A、否定解除条件 B、否定延缓条件

C、肯定解除条件 D、肯定延缓条件 6、甲不知其女友已与他人结婚而到乙商场订购一枚戒指,以作订婚之用。甲的意思表示错误属于何种类型的错误?()。 A、动机错误 B、表示内容错误 C、表示行为错误 D、传达错误 7、甲家的鱼池与乙家鱼池相连,因暴雨甲家鱼池中的鱼进入乙家鱼池中,这一法律事实属于()。 A、事件 B、事实行为 C、民事行为 D、民事法律行为 8、甲向乙借钱,乙说,太阳从西边出来,我就借钱与你。则( )。 A、所附条件无效,行为有效 B、所附条件有效,行为无效 C、所附条件有效,行为有效 D、所附条件无效,行为无效 9、无效民事行为的含义是( )。 A、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行为 B、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的行为 C、通过当事人追认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D、通过享有权利的第三人追认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10、A公司委托王某去某市B公司购买机械表1000只,王某见B 公司还有电子表可供应,在B公司说明电子表是从正规渠道进货后,就在购销合同上添加了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王某付款后将机械表和电子表运往A公司途中,2000只电子表被海关以走私品没收。

行政管理原理教(学)案方法线上期中试卷答案_副本

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线上期中试卷答案(一) (做线上期中试卷时,可供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 以下哪类特性不属于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c )p59 ?A) 禀赋 ?B) 智力 ?C) 道德素质 ?D) 气质

2(2分) 组织在吸收所需的人员之后,要对其不断进行各种培训,是指( D )P195 ?A) 人力资源的维持 ?B) 人力资源的获取 ?C) 人力资源的使用 ?D) 人力资源的发展 3(2分) 对上级提供咨询、建议,对下级进行专业指导的行政管理者称为( D )P10 ?A) 综合管理者

?B) 直线管理人员 ?C) 职能管理者 ?D) 参谋人员 4(2分) 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被称为( C )P132 ?A) 追踪决策 ?B) 确定型决策 ?C) 不确定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 5(2分) 领导者面对纷杂的工作,或者对下属的能力没有充分把握,或环境条件多变时,宜采用( C )P72 ?A) 制约授权法 ?B) 目标授权法 ?C) 弹性授权法 ?D) 不充分授权法 6(2分) 行政组织承担的最轻微的补救性行政责任是( B )

行政补偿 ?B)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C) 履行职务 ?D) 返还权益,恢复原状 7(2分) 为解决行政管理中影响全局、具有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进行的决策活动被称为( B ) ?A) 非程序化决策 ?B) 战略决策

程序化决策 ?D) 战术决策 8(2分) 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在组织内部或外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使用同样的规则,以此实现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共享,这体现了知识管理系统的( C )P242 ?A) 实时性 ?B) 灵活性 ?C) 分布式 ?D) 透明性

行政法学(1)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行政法?有何特点?(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 答: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规范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行使权力后果如何补救,其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或建立行政法律秩序。 特征:(一)行政法在形式方面的特征 1、行政法没有统一的、完整的法典形式 2、行政法渊源的多层次性 3、授权立法居多 (二)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征 1、行政权是行政法调整的核心内容(行政法的内容广泛) 2、存在于行政法规、规章中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 3、实体法与程序法没有明确的界分,行政法主要是程序法 二、☆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其特征有哪些?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公共行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征:(一)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一方具有恒定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的行政法地位具有不对等性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往往决定于行政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 (四)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不可自由处分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其基本含义与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涵义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 法律相抵触。 2)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 1.行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 2.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 第一,行政行为必须证据充分 第二,行政行为不能超越法定权限 第三,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3.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1)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涵义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2)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 1.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 2.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合理的动机 3.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相关的因素 4.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法则 5.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也需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 计分作业三 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

计分作业三 一、多项选择题 1目标管理的特点() ?A)强调组织成员的参与 ?B)强调个人的自我控制 ?C)强调分权和权力的下放 ?D)重视绩效看重实际的效果 ?E)注意总结经验 参考答案: A B C D 2实施目标管理的原则() ?A)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 ?B)督促检查必须贯穿始终 ?C)严格成本控制 ?D)考核评估必须公平 ?E)到位 ?F)赏罚必须分明 参考答案: A B C D 3标杆管理的特点() ?A)标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 ?B)标杆管理更具体 ?C)明确 ?D)可行 ?E)标杆管理注重实践 ?F)标杆管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G)标杆管理更注重科学 参考答案: A B C D 4实施战略管理的原则() ?A)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B)统筹全局的原则 ?C)当前与长远兼顾的原则 ?D)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 ?E)综合平衡的原则 参考答案: A B C D E 5行政财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有() ?A)生财有道 ?B)聚财有度 ?C)用财有效 ?D)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A B C 6行政物质资源配置的特点() ?A)服务性 ?B)技术性 ?C)事务性 ?D)复杂性 ?E)合理性 参考答案: A B C 7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 ?A)时效性 ?B)准确性 ?C)行政信息的效用性 ?D)行政信息配置的权威性 ?E)行政信息传递的规范性 参考答案: A B C D E 8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 ?A)以组织的信息需要为依据的原则 ?B)利用性原则 ?C)成本最低的原则 ?D)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 ?E)高效原则 参考答案: A B C D E 9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程序() ?A)信息的收集 ?B)信息的加工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反馈 ?E)信息的落实 参考答案: A B C D 10行政绩效的特点() ?A)导向性 ?B)联系性 ?C)社会价值观念性 ?D)相对性 ?E)绝对性 参考答案: A B C D 11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为()

行政行为

第五章行政行为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行政行为概念因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诉讼制度的需要而衍生。相比之下,英美法系国家由于不存在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因而其行政法著作中鲜有关于行政行为概念的讨论。印度法学家赛夫在比较法视野下指出:“严格说来,普通法没有制定出任何象在德国法律中发展起来的行政行为这个概念。”1因此,行政行为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基础性概念,在英美法系的行政法理论中没有它的位置。 不应将德国行政法上的对行政行为的各种表述与普通法中行政行为概念混淆起来。严格说来,普通法没有任何像在德国法律中发展起来的行政行为这个概念。在普通法中,行政机关的行为普遍地被划分为三种形式:即行政行为、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根据普通法的这个划分方法,一切不属于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范围的行政机关的行为,都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普通法对行政机关的这种分类方法,既使行政行为的范围广大无边,也比德国法上行政行为包括的范围更为广泛。2 行政行为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德国行政法学鼻祖奥托·迈耶最先进行提炼和概括的。奥托·迈耶将行政处分定义为“行政向人民就什么是个案的法所为的高权宣示”,3这个定义直到今天还是有其一定影响作用。“行政行为”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行政法。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德国,并发展成为德国的行政法概念。最初,行政行为包括根据公法或私法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后来,行政行为的范围逐步限定于在公法领域中采取的行政措施。4例如德国行政程序法第35条规定,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了调整公法领域的具体事件而采取的,对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命令、决定或其他主权措施。台湾行政程序法第92条第1款规定,本法所称的行政处分,系指行政机关就公法上的具体事件所为之决定或其他公权力措施而对外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之单方行政行为。 注意:德国行政行为概念和台湾行政处分概念并不能与我国行政行为概念相等同,其涵义至多相对于我国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台湾通说所谓的行政行为,是一个内容包含行政命令(即法规命令和行政规则)、行政处分、行政契约等等各种行政机关所为的行为。 之所以有必要建构行政行为这一概念,主要是认为借助其执行、落实一般抽象行政法规、确定具体个案权利义务状态的特征,不仅可以方便国家处理大量行政事务,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明确界定国家与人民间的法律关系,而有利于法安定性与人民利益的维护。在实体法上,行政处分就具有明确界定国家与人民权利义务关系,以提升法安定性的功能,在(行政)执行法上则有充当执行名义的功能。至于其在行政救济法上发挥的则是提请救济的前提要件的功能。 因行政权的外在表现主要集中于行政行为,而且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通过行政行为得以形成,所以,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法学的基础性核心概念,是构成和发展其他行政法律制度的联结点。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基本上是围绕着行政行为建立的。 我国有关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系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人,依法代表国家,基于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 1[印]赛夫著:《德国行政法》,周伟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效公司1991年版,第85页。 2[印] M.P.赛夫著:《德国行政法——普通法的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3《Ein der Verwaltung zugeh?riger obrigkeitlicher Ausspruch,der dem Unterthanen gegenüber im Einzelfall bestimmt,was für ihn Rechtens sein soll》. 4[印]M.P.塞夫著,周伟译:《德国行政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