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种命题说课稿

四种命题说课稿

四种命题说课稿
四种命题说课稿

四种命题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新课标人教版选修1-1第一章第3节《四种命题》。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命题的四种基本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全面分析与理解命题内涵的重要工具,在近年来的高考中时有涉及。有时为叙述考题的工具,有时考查命题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时候是利用其等价关系(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判断命题真假或进行证明。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命题、逆命题的初步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而且,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会“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内容,能够利用真值表。在这些基础之上,教材安排这一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

2.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关系,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的等价性解决有关问题,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初步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

难点:正确区分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否命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师生多向合作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从而发现数学规律。

(2)讲练结合法。这样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法分析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方法: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探索、分析、发现、归纳、概括。

(2)讲练结合法: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并及时加以补救。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生活实例引入(2分钟)

关注一个命题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引出逆命题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加以巩固,又为进一步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体会生活的乐趣,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先自我介绍让学生知道我姓许,然后给出两个句子:“我姓许,我是许老师”,“我是许老师,我姓许”(多媒体显示这两句)

提问:(1)同学们,看屏幕上的两句话分别是命题吗?它们有什么关系?

(2)引申:以上两个命题的的题设和结论的否定形式分别怎样说,否定后的命题怎样说?(电脑显示题设和结论)

揭示课题:1.3四种命题. (板书)

(二):教学建构:(25分钟)

首先给出一实例分析其特点,然后再结合教材让学生自己揭示概念,体验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规律,教师起引导的作用。

1.引出概念:

写出命题,让学生判断

(1)?x∈R,如果x=1 那么x2=1

(2)?x∈R,如果x2=1那么x=1

(3)?x∈R,如果x≠1那么x2≠1

(4) x∈R,如果x2≠1那么x≠1

2.揭示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命题(1)与(2)、(1)与(3)、(1)与(4)的题设与结论,发现它们的题设与结论的关系,再让学生阅读教材P21—22,得出原命题、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互逆否命题的概念。学生自己揭示概念,体验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概念的形成过程

3.探求规律:

提出问题:将一个命题作原命题,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怎样表示。

集中展示学生的精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后教师总结如下:

四种命题的结构表现形式: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如图所示:

4.进一步探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上述给出的命题的真假和例1题中2个命题的四种命题的真假。分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待讨论完成后,找学生代表发表意见。

同时由多媒体展示:

思考:(1)原命题为真,其它三个命题是否全为真?

(2)逆命题为真,其它三个命题哪一个一定为真?

师生共同连线、讨论、找关系,参与设计,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感受新知识的产生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问题的过程,同时,直观地揭示了四种命题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计算机多媒体投影)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2)逆命题为真,则原命题的否命题为真。

(3)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强化训练

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1)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2)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必要条件是一组对边平行。

2.. 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a,b∈R,试判断命题若“f(a)+f(b)≤f(-a)+f(-b),则a+b≤0”的真假

练习:1. 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

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及命题的否定形式

(1)若abc=0,则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

(2)若m>0,则关于x2+x-m=0的方程有实根。

小结:

由学生自己小结,一节课学到的内容.

1.四种命题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2.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假.

3. 区分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否命题

五、说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价内容多元化。

1、对照目标,进行三维评价,即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情感的变化。

2、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过程的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自评、生评相结合。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