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编制说明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

编制说明

2020年7月25日

规程起草组

一、任务来源

根据粤市监量〔2020〕304号《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0-2021年广东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任务计划的通知》批准立项,由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主持《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广东省地方检定规程的制定工作。其它起草单位有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中山大学、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二、目的意义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又称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是用于检验口罩及防护产品质量的重要仪器,目前尚无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制定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可提升对口罩产品质量检验能力,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目前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防控关键期,佩戴口罩是作为防止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其中口罩的过滤效率是口罩防止病毒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口罩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正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口罩的生产力度。在防疫的重要时期,对口罩的质量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产生了大量的口罩检测需求。为了确保口罩检测设备的准确可靠,以确保口罩产品的质量,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确保打赢防疫战。

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目前并没有国家或者行业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也没有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目前主要依据与口罩产品检验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性能指标进行计量和判定,无法保证该类仪器的量值溯源的准确性;同一批次口罩,国内不同检测机构检测结论相反,国内与国外检测结论相反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制定相应地方检定规程,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三、仪器情况

目前生产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厂家,国外主要有美国TSI、美国ATI、德国PALAS等,国内主要有广州标际、东莞高升、苏州苏净、苏州华宇、苏州苏信、青岛众瑞、山东德瑞克、北京元圭、上海倾技、浙江孚夏等。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可用于检测口罩及防护滤材的颗粒物过滤效率、阻力、滤速及流量等性能指标,目前广泛应用于检测机构及口罩、防护服、滤材等生产企业。

四、制定过程

1、2020年3月至2020年4月,根据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实际使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完成该检定方法初稿;

2、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实际检定中应用该方法,以文字方式总结出该方法使用中存在的实际操作问题,在使用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3、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根据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对方法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4、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根据技术委员会反馈的意见,补充研究标准气溶胶光度计溯源方法,完善溯源链;

5、2020年10月至2020年11月,重新征求意见,对方法进行再次修改和完善,形成送审稿,报专家。

五、规程制订的依据及原则

1、依据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GB/T 38413-2019《纺织品细颗粒物过滤性能试验方法》

JJF 1562-2016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

JJF 1800-2020 气溶胶光度计校准规范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ISO 15900:2009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Differential electrical mobility analysis for aerosol particles(气溶胶颗粒粒径分布的测量差分电迁移法)2、原则

2.1规程结构

按照JJF 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本规程的主体内容由以下8个部分构成: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概述、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附录。

2.2计量性能的确定

仪器的计量性能的要求主要是根据系列口罩国家、行业标准对测量设备的要

求,结合目前口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生产出厂指标作为参考,并通过日常的计量所得到的经验进行总结,讨论而制定的。

2.3计量标准器的选择

检定用标准器主要有标准气溶胶光度计,浓度检测范围为(0.001~200)mg/m3,流量范围(1.0~2.0)L/min,可依据JJF 1800-2020《气溶胶光度计校准规范》进行校准;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粒径范围(5~1000)nm,颗粒计数效率(100±10)%,颗粒计数重复性不大于3%,可跟JJF 1562-2016《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进行校准,溯源链完整。另外还有1.0级气体标准流量计、

0.05级数字压力计为常规计量器具,易于获得。

六、规程的主要内容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广东省地方检定规程共分为8个部分,即范围、引用文件、概述、术语和定义、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附录。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基于光度计原理设计,测试流量为(30~100)L/min,颗粒物浓度测量范围为(0.001~200)mg/m3的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其他原理和流量的测试仪可参照本方法进行检定。

2、引用文件:

列出了规程正文中所引用的主要技术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列出本规程适用的术语和定义,如颗粒物、气溶胶、过滤效率、穿透率、通气阻力、差分电迁移分离器、凝结核粒子计数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

4、概述:

主要对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

5、计量性能要求:

5.1 夹具尺寸偏差:100cm2±1 cm2,依据GB/T 38413-2019 5.1.3.2。

5.2 流量示值误差:±3%,依据GB/T 32610-2016

6.

7.2.2。

5.3 流量稳定性:±1.5%,依据依据厂家技术指标。

5.4 阻力示值误差:±1.0 %,依据GB/T 38413-2019 5.1.3.4及厂家技术指标。

5.5 阻力重复性:≤0.5%,依据依据厂家技术指标。

5.6过滤效率漂移:≤1.0%,依据GB 2626-2019。

5.7 过滤效率示值误差:±2.0%,依据厂家技术指标。

5.8 过滤效率重复性:≤1.0%,依据GB 2626-2019。

5.9 盐性气溶胶:计数中值位径(CMD)为(0.075±0.020)μm,粒径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86,依据GB 2626-2019

6.3.2.1。

5.10 油性气溶胶:计数中位粒径(CMD)为(0.185±0.020)μm,粒径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不大于1.60,依据GB 2626-2019

6.3.2.2。

6、通用技术要求:

主要对仪器的外观、标识、工作状态、荷电中和装置、过滤效率的测量范围和分辨率、安全性能等做了具体的要求阐述。

7、计量器具控制:

主要对仪器的检定条件、检定设备和检定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和描述。8、附录:

包括CMD和MMAD的换算方法、检定记录格式和检定证书内页格式。

七、总结

在本规范的制定过程中,起草小组以大量技术资料及相关标准、实验数据为技术依据,本着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和普遍适用的原则,制定完成了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检定规程。

口罩的种类、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全面讲解

口罩的种类、功能以及使用方法详细讲解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空气污染严重、预防传染病等原因,很多人会佩戴口罩,但是市面上售卖的口罩类型有很多种,佩戴哪种口罩能预防病毒传染?不同的口罩有哪些用途?特殊人群应该如何佩戴口罩?在这个特殊时期,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佩戴口罩预防口罩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戴口罩能预防病毒感染吗? 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1、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2、N95型口罩 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N95型口罩是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 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 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3、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二、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N95型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口罩的技术标准

口罩的技术标准 中国 不同类型的口罩遵循不同的标准,不同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中国口罩的几个主要标准为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YY/ 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以下详细介绍各主要标准。 GB 2626-2019 该标准第一版为1981年发布(GB2626-1981),1992、2006、2019年分别进行过三次更新,2019版改为“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不带“用品”二字。其中GB2626-2019版于2019-12-31发布,2020-07-01实施,标准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标识。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2)归口。相对于2006版,在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时效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科学进步和产品发展的趋势,在不降低防护能力的前提下调整呼吸阻力指标,完善检测方法,优化半口罩的下方视野,提高产品的舒适性。适用范围见图6。

该标准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两类(KN和KP),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包括KN90(≥90%),KN95(≥95%),KN10 0(≥99.97%)三个级别。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包括KP90(≥90%),KP95(≥95%),KP100(≥99.97%)三个级别。KN和KP后的数字,指过滤效率水平,数字越高过滤效果越好。KN口罩未对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湿性进行测试,因此,这类口罩短时间使用可以阻挡病毒,但不能用于接触可能有喷溅患者或长时间接触患者。 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为民用口罩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适用范围见图6。 根据过滤效率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对应的过滤效率:盐性介质分别为≥99%、≥95%、≥90%;油性介质分别为≥99%、≥95%、≥80%。口罩的防护效果由高到低分为A、B、C、D级,各级口罩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为严重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中度及以下污染。各级口罩在相对应的空气污染环境下应能降低吸入的颗粒物(PM)浓度至≤75μg/m(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良及以上)。当口罩防护效果级别为A级,过滤效率应达到Ⅱ级及以上;当口罩防护效果级别为B、C、D级,过滤效率应达到Ⅲ级及以上。

口罩分类及常用标准

一、口罩种类 按形状分类 口罩根据外形,分为平板式、折叠式和杯状三种。平板式口罩便于携带,但密合性差;折叠口罩方便携带;杯状呼吸空间大,但不方便携带。 按佩戴方式分类 头戴式:适合佩戴时间长的车间工人使用,佩戴麻烦。 耳戴式:佩戴方便,适合经常戴脱。 颈戴式:用S钩、一些软质材料连接件,连接耳带转换成颈带式适合长时间佩戴,更便于戴安全帽或穿防护服等车间工人使用。 按使用材料分类 ? 纱布口罩:现在仍然有部分车间使用纱布类口罩,但其遵循的GB19084-2003标准要求较低,不符合GB2626-2019的标准,只能防护大颗粒粉尘。 无纺布口罩:随弃式防护口罩大部分为无纺布口罩,主要是以物理过滤辅以静电吸附的过滤方式为主。 布料口罩:布料口罩只有保暖效果无过滤PM等极小颗粒的效果。 纸口罩:适用于食品、美容等行业,具有透气度好、使用方便舒适等特点,所用纸遵循GB/T22927-2008标准。 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护过滤新材料等。 按适用范围分类 医用口罩:国内分为三类,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工业用符合GB2626-2019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认证 (LA 认证) ,2015年由强制认证改为自愿认证。如果用于防雾霾需要使用插片式,需符合GB/T32610-2016标准。民用符合G B/T32610-2016标准。 ) 保暖布口罩:保暖用口罩,适合冬天佩戴,只需要符合织物类的相关标准即可。 其他特殊行业: 如化工等。 按防护等级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按不同的颗粒过滤效率分为不同的防护等级。 其他 呼吸防护口罩可以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过滤式又可分为送风过滤式和自吸过滤式,后者可以分为半口罩和全口罩;隔绝式可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两者又分别包括正压式和负压式。 二、口罩标准与认证 1、中国口罩主要标准 · GB2626-2019标准 该标准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两类(KN和KP)。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 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 GB/T32610-2016标准 此标准为民用口罩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 YY/T0969-2013标准

佩戴防尘口罩使用规范样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佩戴防尘口罩使用规范(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9122佩戴防尘口罩使用规范 Guidelines for wearing dust mask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粉尘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它可破坏呼吸道黏膜,引起鼻炎、咽喉炎、痤疮、脓皮病、角膜混浊及角膜感觉丧失,甚至导致尘肺病、中毒、癌症。佩戴口罩是防范粉尘危害的常用手段,但防尘口罩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把纱布口罩当防尘口罩用。一般的纱布口罩,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也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纱布中。但是,微细粉尘,尤其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5微米以下的粉尘,会穿过纱布的网眼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因此国家明文规定纱布口罩不能作为防尘口罩用。 误区之二,将无纺布防尘口罩水洗后继续使用。市场上常见的防尘口罩采用的过滤材料是熔喷无纺布材料,这种材料由充上永久静电的纤维组成,可捕捉粉尘。粉尘被静电纤

维捕捉后,极不易因清洗而脱离,且水洗会破坏静电的吸尘能力。因此,无纺布口罩是不可以清洗的,用后便应丢弃。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要求员工清洗防尘口罩后二次使用,还有一些口罩生产厂家在传统纱布口罩中间夹一层熔喷无纺布,生产所谓“高效可清洗”防尘口罩,都是错误和危险的行为。 误区之三,佩戴了防尘口罩就不会得尘肺病。防尘口罩都有一定的过滤容积,超过了它的过滤能力,就不能防尘了。因此在粉尘浓度高的作业场所,应首先通过工程改造把粉尘浓度降到容许浓度以下,再考虑选择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此外,防尘口罩没有正确佩戴也不能防尘。这就要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佩戴防尘口罩,确保不泄漏,并及时更换失效的防尘口罩。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完整版)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 262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际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3-27发布2006-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2626-1992《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GB /T 6223—1997《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GB/T 6224.1-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GB/T6224.2—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的过滤效率的试验方法》、GB/T 6224.3—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死腔的试验方法》和GB/T 6224.4—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对空气呼吸阻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262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从《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修改为《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所规范产品的防护对象从防粉尘扩大到防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 ——增加了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术语和定义。 ——在面罩类型中增加了全面罩、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增加了防颗粒物过滤元件分类,即防非油性颗粒物(以KN标记)和防油性颗粒物(以KP标记),并分别规定了检测条件。 ——改变了过滤效率检测条件,取代医用滑石粉,用氯化钠代表非油性颗粒物,用DOP 代表油性颗粒物,使用最难过滤的颗粒物粒径,并将检测流量从30 L/min提高到85 L/min,从检测初始过滤效率改变为加载过滤效率。 ——增加了过滤元件的过滤效率级别,半面罩有90.0%、95.0%和99.97%3个过滤效率级别,全面罩有95.0%和99.97%两个过滤效率级别。 ——增加了对呼吸器面罩总泄漏率(适用于随弃式面罩)和泄漏率(适用于可更换式面罩)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将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的检测流量从30 L/min提高到85 L/min。 ——删除了对吸气阻力上升值、湿阻力上升值和面罩质量的技术要求。 ——改变了呼气阀气密性和死腔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增加了对呼吸器头带、连接和连接部件、呼气阀盖和可燃性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增加了对制造商提供的呼吸器清洗和消毒方法的评价方法。 ——增加了对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的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和3M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启元、丁松涛、姚红、程钧、张元虎、任辉、刘宏斌、袁晓华。 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第一版,1992年第一次修订为GB/T 2626—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标识。

防尘口罩的类型及保养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尘口罩的类型及保养方 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83-78 防尘口罩的类型及保养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粉尘(尤其是工业性粉尘)是人体健康的大敌。粉尘越细,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人体吸入,特别是小于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会直接进入肺泡并沉积,导致矽肺病或其他尘肺病,轻则伤失劳动能力,重则死亡。 伴随着各种空气污染问题的产生,防尘口罩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您对经常使用的防尘口罩了解多少呢,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防尘口罩的知识。 一、防尘口罩的种类 1、防尘口罩的分类: 按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分为两大类:自吸过滤式与供气式。 自吸过滤式:简称过滤式口罩的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进化后再被人吸入;

供气式: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空压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面罩的面具,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一个口罩的架子;另一个是滤材部分,包括用于防尘的过滤棉以及防毒用的化学过滤盒等。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又包括多种类型:半面型:即只把呼吸器官(口和鼻)盖住的口罩; 全面型:即口罩可把整个面部包括眼睛都盖住的; 电动送风型:即通过电池和马达驱动,将含有害物质的空气抽入滤材过滤后供人呼吸。 防尘口罩 半面型口罩分为: 免保养型:这种口罩多以防尘为主,其主体与滤材是合二为一的,不可更换滤材; 低保养型:这种口罩的主体没有可更换的部件,如损坏时要更换整个面具;

防尘口罩过滤粉尘的原理

防尘口罩的各层过滤材料一般都由非织造布构成,依靠纤维过滤的方式实现过滤功能。通常纤维过滤粉尘原理有有五个方面:静电吸附、重力沉积、惯性沉积、扩散沉积效应和直接捕获。 (1)静电吸附 作业环境的空气中浮游粒子多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现代防尘口罩的过滤层纤维多为带有极化电荷的驻极体纤维。当空气中这些带电粒子在经过驻极体附近时,被强烈地吸附在驻极纤维上;而浮游粒子中不带电的粒子会在驻极体形成的电场中因感应而极化,也会被吸附在纤维上。 (2)重力沉积 是指穿过口罩滤料的一些质量相对较大的粒子在运动时,由于重力原因偏离流线方向,沉积到纤维上。 (3)惯性沉积 空气中的粒子随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弯曲的网状通道时,其中动量较大的粒子由于惯性作用会偏离流线方向,与纤维发生碰撞而被捕获,并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而被截留,这就是惯性沉积。惯性沉积的发生取决于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空气动力学直径大的粒子比直径小的粒子更容易撞击到纤维上。对于口罩来讲,气流中的大粒子密度较高、速度较快时惯性沉积作用比较明显。 (4)扩散沉积效应 气流中的微粒与不断进行热运动的气体分子碰撞会产生随机的布朗运动,导致细小的粒子作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会导致粒子与纤维发生随机碰撞,尘埃颗粒因受纤维分子引力作用而被吸附。扩散沉积效应最易捕捉小尺度粒子和低速运动的粒子。 (5)直接捕获 直接捕获是指随气流运动的较大粉尘粒子被过滤材料的机械筛滤作用截留,或者在流线接近纤维时,粒子与纤维发生接触,被纤维捕获。一般大粒径粒子主要靠直接捕获作用过滤,形状不规则的粒子较球形粒子更易被捕获。粒子直径与过滤纤维的直径的比率影响拦截效率。 当过滤材料过滤空气中多分散的微粒时,在几种过滤机理共同作用下,比较小的微粒由于扩散作用而先在纤维上沉积,所以当粒径由小到大时,扩散效率逐渐减弱,比较大的微粒则在拦截和惯性作用下沉积。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

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用于测定防微粒口罩在人员佩戴时的总透漏率,以综合评价防微粒口罩对有害微粒的实际防护性能和口罩设计制造的质量。 1 原理 受试者戴好口罩进入烟罩内进行规定的动作,用钠焰法分别测定口罩内、外部的氯化钠气溶胶浓度,即可求出口罩的总透漏率。用百分数表示。 2 试验装置 试验流程与装置见下图。 3 受试人员和试验条件 3.1 受试人员 3.1.1 按中国成年人头型标准挑选10名受试者进行佩戴口罩试

验,受试者必须刮净胡须。 3.1.2 口罩佩戴端正,头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以受试者感觉合适为度。 3.2 试验条件 3.2.1 氯化钠气溶胶分散度:控制0.1--0.5μm直径的微粒占90%以上(小于0.1μm直径的微粒不计)。 3.2.2 氯化钠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气溶胶浓度为大于或等于1mg/m ^3。 3.2.3 送入烟罩内的氯化钠气溶胶总流量为170L/min。 3.2.4 被测口罩上安装的取样管,其管端应靠近口鼻区。 4 试验步骤 4.1 待测口罩先装好进出气接头,再用净化的高压气流吹净后保存在塑料袋内。 4.2 检查光电检测系统,使之正常工作。 4.3 启动和调节氯化钠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各项参数。 4.4 受试者戴上口罩进入烟罩内,按GB 2891.6-82《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试验方法(油雾法)》中3.3条规定的指令动作进行,同时测取口罩的透漏率。 5 试验结果 5.1 第n个受试者在平静、头部摆动或讲话任一状态下的透漏率按式(1)计算: KX(%)=C/C0×100 (1)

式中:X--分别为静、动或讲话; C0--烟罩内氯化钠浓度; C--口罩内氯化钠浓度。 某一受试者佩戴口罩的总透漏率按式(2)计算: Kn=(1/3)(K静+K动+K(讲话) (2) 5.2 口罩的平均总透漏率由式(3)得到: K=(1/10)Σ10(n=1)Kn (3) 5.3 K值按所要求的有效位数取值,多余位数按GB 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中附录C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 注:总透漏率试验允许用其他方法,但试验结果以本标准方法的结果为准。

过滤型口罩常见使用问题

过滤口罩常见使用问题 问题1:如何辨别真假活性碳? 解答:市面上有许多伪造的活性碳口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类似深黑色的"活性碳"布,事实上仅是经过染色加工而已,完全无法吸附臭味或有机气体。真正的活性碳是经过高温碳化及活化的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即使再遇高温也不易融化消失。试试看,将您使用过的活性碳口罩剪开,取出黑色的活性碳层,用打火机烧烧看,若没有残留活性碳粒或活性碳纤,则表示您以前购买的是没有吸附效果的伪造品了。 问题2:同样是使用真的活性碳口罩,为什么有些活性碳口罩吸附有机气体或异味的效果不是很好? 解答:由于国内的作业场所常有恶臭及有机气体的产生,使用活性碳口罩便成为劳工朋友做好工作防护的基本条件。国内一般口罩厂所使用的活性碳层大多利用含浸的加工方式将树脂及活性碳混合,以固定在不织布上,然而树脂却会将活性碳的比表面积大幅覆盖,进而引发活性碳本身原有的吸附及气体交换的能力。 为提供使用者最有效的活性碳口罩,三晖公司投入近三年的时间于研发并量产不含树脂的活性碳布,此项制程完全不使用树脂,以避免引发活性碳粒本身的吸附效果,经使用四氯化碳气体实施穿透性时间测试,此种制程的活性碳布,其吸附速率比其它厂商之活性碳布高6-20倍。 问题3:是不是所有的作业环境都适合使用活性碳口罩呢? 解答:这是国人常有的不正确观念,如果您的工作场所并没有有机气体、恶臭、或毒性粉尘等污染物质,宜避免使用含有活性碳过滤层的微过滤口罩,以节省您的支出。 活性碳过滤层的主要功用在于吸附有机气体、恶臭、及毒性粉尘,并非用于过滤粉尘,过滤微细之粉尘主要是靠超细纤维静电过滤布(MELT BLOWN)。所以如果您的工作场所只含有微细粉尘的污染,请使用符合国际认证品质的粉尘专用微过滤口罩便可,价格经济、呼吸有较舒适,不必多花费冤枉钱去购买单价较高且呼吸阻力较大的活性碳微过滤口罩。当然,如果您的工作场所含有机气体、恶臭、及毒性粉尘等污染物,也衷心提醒您务必使用活性碳微过滤口罩,以降低毒性物质侵害您身体器官的机会,确保您的身体健康。 问题4:是不是越小的粉尘,越难被口罩过滤呢? 解答:一般而言,我们会以为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但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观念,以过滤理论而言,主要有五种过滤粉尘的方法:(1)布郎运动[Brownian Diffusion]-对越小的粒子,效应越强。(2)拦截[Interception]-对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3)惯性撞擎[Inertial Impaction]-对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4)引力吸引[Gravitationl Settling]对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5)静电吸引[Static]-对越小越轻的粒子,越易被吸引。由此可知,粉尘越小时,(1)(5)效应越强,粉尘越大时,(2)(3)(4)效果越好,所以并非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 最难被过滤的粒子简称为MPPS(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医用口罩细菌过滤效率(BFE)试验方法

医用口罩细菌过滤效率(BFE)试验方法 1试验仪器和材料 1.1试验仪器 试验仪器示意图见图1。 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121℃~123℃);培养箱(恒温37℃±2℃);分析天平(可称量0.001g);旋涡式混匀器(可容纳16mm×150mm的试管);轨道式振荡器(转速100r/min~250r/min);冰箱(2℃~8℃);六层活细胞颗粒采样器;真空泵(57L/m);气泵/压力泵(至少103kPa);蠕动泵(流速0.01mL/min);喷雾器;玻璃气溶胶室(60cm×8cm直径的玻璃管);菌落计数器(可以计数400菌落/板);秒表(精度0.1s);吸管(1.0mL±0.05mL);流量计;气溶胶冷凝器;压力表(准确至35kPa±1kPa);空气调节器。 图1细菌过滤效率试验仪器示意图

1.2材料 锥形瓶(250mL~500mL);平皿;吸管(1mL,5mL,10mL);不锈钢试管架;无菌玻璃瓶(100ml~500mL);接种环;瓶塞;试管(16mm×150mm)。1.3试剂 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胰蛋白酶大豆肉汤(TSB);蛋白胨水;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2样品预处理 试验前将样品放置在温度为(21±5)℃、相对湿度为(85±5)%的环境中预处理至少4h。 3试验用细菌悬液制备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接种在适量的胰蛋白酶大豆肉汤中,在(37±2)℃振荡培养(24±2)h。然后用1.5%的蛋白胨将上述培养物稀释至约5×105CFU/mL浓度 4试验程序 试验系统中先不放入样品,将通过采样器的气体流速控制在28.3L/min,向喷雾器输送细菌悬液的时间设定为1min,空气压力和采样器运行时间设定为2min,将细菌气溶胶收集到胰蛋白酶大豆琼脂上,作为阳性质控值,以此值计算气溶胶流速,应为(2200±500)CFU,否则需调整培养物的浓度。并计算出细菌气溶胶的平均颗粒直径(MPS),

苏信口罩过滤性能测试台

口罩过滤性能测试台 SX-L1056E 苏信SX-L1056E口罩过滤性能测试台能够测试40-99.999%等级口罩效率测试,测试面积可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一个合理尺寸,主要测试滤料和口罩的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能够测试GB 2626-2006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GB/T 32610-2016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测试、GB 19082-2009 GB 19083-2010的过滤效率和阻力、YY 0969-2013 YY 0469-2011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和阻力等功能。 SX-L1056E口罩过滤性能测试台的设计结构紧密、轻便,并且在整个运行测试过程中仅仅需要额外提供合适的电源和压缩空气。其原理就是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气溶胶经调节,然后与静电中和气溶胶,再与过滤后的试验空气均匀混合,然后进入试验区透过滤料。适用于实验室、工厂等场合使用。

参考标准: 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 19082-2009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技术参数 测试效率范围:0-99.999% 试验气溶胶类型:Nacl.DEHS 测试压差范围:0-1000pa(±1% FS) 被测滤料试验流量:25-100L/min±2.5%(可调) 进口气泵:连续工作稳定 数据内存容量:1-1000组测量数据,可导出 屏幕显示:彩色7寸触摸屏 打印方式:内置式热敏打印机 电源:交流380V/50Hz 功率:1kw 数据导出接口:USB 标准附件:热敏打印纸,软管(外径6mm和15mm),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合格证外形尺寸:长900X 宽850X高1600(mm) 材质:外壳钢板烤漆,测试部件SUS304不锈钢 重量:150Kg 质保:1年 标准:GB32610-2016,GB2626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的方法

附录 2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的方法 一、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 4h 更换,如有明显污染、沾湿应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 医用防护口罩,应根据使用者所处的环境和粉尘浓度等不同进行更换,如长时间在户外或人员密集区,应在 4h 至6h 后(不应超过 6h)进行更换,如发现防颗粒物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现破损,以及明显感觉呼吸阻力增加时,应立即废弃。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二、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三、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四、多长时间更换一次口罩?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口罩,使用时效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建议立即更换。 五、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丢弃之前,应折叠成长条形后用挂耳绳捆绑成型,将口罩折叠时应将口鼻接触面朝外,有条件的应进行酒精消毒。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

罩,请在弃置前用水煮沸 10-15min 后再投放至“其他垃圾”的收集容器中。

劳保用品使用标准——防尘口罩防毒面具

劳动防护用品的规范使用 第一部分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是一种保护劳动者呼吸器官,预防人体吸入有害健康的颗粒物,而制作的个人呼吸防护用品。防尘口罩的主要防阻对象是颗粒物,包括粉尘(机械破碎产生)、雾(液态的)、烟(燃烧 等产生)和微生物等。能够进入人体肺部的颗粒非常微小,粒径通常在7μm以下,称作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是导致各类尘肺病的元凶。 防尘口罩通过覆盖人的口、鼻及下巴部分,形成一个和脸部密封的空间,靠人吸气迫使污浊空气经过过滤。 一、防尘口罩的标准: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

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从事和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使用的防尘口罩也要符合要求,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和检疫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呼吸防护用品》GB2626-2006标准,防尘口罩的阻尘率: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阻尘率必须大于90%,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的阻尘率必须大于70%。 该标准把防尘口罩分为油性防尘口罩P类和非油性防尘口罩N 类;并根据阻尘原件的性能和阻尘率的高低分为KN90、KN95、KN100、KP90、KP95、KP100六类,过滤效率分别为90%、95%、%以上。 KP类型适用于防护带油性的粉尘,如石蜡、玉料油等。 KN类型适用于防护非油性的粉尘,如食盐、石矿等。 型号中的数字越大,表明阻尘率越高,防尘安全系数也越高。购买时,要针对不同环境粉尘浓度高低选择所需口罩。 标准规定:作业人员戴上防尘口罩应当感到舒适,能轻松自如地呼气和吸气,而无呼吸不畅之感,通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频率为20次。呼气、吸气阻力的通气量恒定系数为85升/分钟。 标准规定:产品标识要清楚、明晰,应标注——①名称、商标(如名称为“防尘口罩”,商标为“劳保”等);②型号(如KN90、KN95、KP100,便于口罩类型和阻尘率);③执行标准号和年号,过滤原件类型、阻尘率类型,如2626-2006KN90。

口罩级别执行标准

口罩级别执行标准 口罩级别详解 熔喷无纺布材料用于过滤、隔离用途的基本原理气体的过滤主要是靠纤维对颗粒的吸附,而不是阻挡。因此,纤维之 间的空洞不一定要小于颗粒的直径,反而纤维越细,布面越蓬松,吸附效 果越好,不但不影响产品滤效,相反透气性越好,产品性价越高。 因此,在纤维中加入静电并有效保持,则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可以大 大提高熔喷材料的过滤效率。 表示产品质量好坏的几个重要过滤指标: 1、穿透率(透过率)(Penetration);越低越好; 2、过滤效率(Filtration efficiency)越高越好; 过滤效率=1-穿透率 3、压损(空气阻力Pressure drop)越低越好! 4、容尘量(Dust holding capacity)越高越好! 口罩的分类 熔喷材料是一次性防护用品口罩中所必须采用的最重要的过滤材料。 口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通常我们按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与供气式口罩两大类。这里我们只讨论过滤式口罩,按形态分有普通医 用口罩、微尘过滤式口罩两大类。 (一)普通医用口罩 1、医用口罩从产品形态来看,最主要的外型特征是平面口罩。 2、普通医用口罩根据过滤效率的级别不同,分为一般防护口罩、无尘室口罩和手术室口罩。 3、医用口罩的执行标准及测试 美国医用口罩所执行的标准是:ASTM F2100 ASTM:American Society of Testing and Meterial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used in medical Facemask) BFE95、BFE98 美国执行标准ASTM F2100 测试条件: ⑴、实验颗粒:粒径3μ m 葡萄球菌 ⑴、实验流量:32L/min ⑴、实验对象:熔喷布 测试指标: ①、BFE95 过滤效率>95% ②、BFE98 过滤效率>98% 在标准实验颗粒及实验流量条件下,细菌过滤效率越大、压损(即空气阻力)越小,则产品质量越好。BFE98 级是医用口罩的最高等级。相比 微尘过滤式口罩而言,BFE98 级口罩的滤效要远远低于微尘过滤式口罩中 N95 口罩的滤效水平。 注意事项:由于医用平面口罩所用熔喷布的滤效检测和微尘过滤式口罩的滤效检测在实验颗粒、实验流量、实验对象等测试条件方面不同,所 检测得出的滤效指标涵盖的内容完全不同,因此,不能将医用平面口罩所

巴固过滤口罩常见使用问题

巴固过滤口罩常见使用 问题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巴固过滤口罩常见使用问题问题1:如何辨别真假活性碳? 解答:市面上有许多伪造的活性碳口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类似深黑色的"活性碳"布,事实上仅是经过染色加工而已,完全无法吸附臭味或有机气体。真正的活性碳是经过高温碳化及活化的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即使再遇高温也不易融化消失。试试看,将您使用过的活性碳口罩剪开,取出黑色的活性碳层,用打火机烧烧看,若没有残留活性碳粒或活性碳纤,则表示您以前购买的是没有吸附效果的伪造品了。 问题2:同样是使用真的活性碳口罩,为什么有些活性碳口罩吸附有机气体或异味的效果不是很好? 解答:由于国内的作业场所常有恶臭及有机气体的产生,使用活性碳口罩便成为劳工朋友做好工作防护的基本条件。国内一般口罩厂所使用的活性碳层大多利用含浸的加工方式将树脂及活性碳混合,以固定在不织布上,然而树脂却会将活性碳的比表面积大幅覆盖,进而引发活性碳本身原有的吸附及气体交换的能力。 为提供使用者最有效的活性碳口罩,三晖公司投入近三年的时间于研发并量产不含树脂的活性碳布,此项制程完全不使用树脂,以避免引发活性碳粒本身的吸附效果,经使用四氯化碳气体实施穿透性时间测试,此种制程的活性碳布,其吸附速率比其它厂商之活性碳布高6-20倍。 问题3:是不是所有的作业环境都适合使用活性碳口罩呢?

解答:这是国人常有的不正确观念,如果您的工作场所并没有有机气体、恶臭、或毒性粉尘等污染物质,宜避免使用含有活性碳过滤层的微过滤口罩,以节省您的支出。 活性碳过滤层的主要功用在于吸附有机气体、恶臭、及毒性粉尘,并非用于过滤粉尘,过滤微细之粉尘主要是靠超细纤维静电过滤布(MELT BLOWN)。所以如果您的工作场所只含有微细粉尘的污染,请使用符合国际认证品质的粉尘专用微过滤口罩便可,价格经济、呼吸有较舒适,不必多花费冤枉钱去购买单价较高且呼吸阻力较大的活性碳微过滤口罩。当然,如果您的工作场所含有机气体、恶臭、及毒性粉尘等污染物,也衷心提醒您务必使用活性碳微过滤口罩,以降低毒性物质侵害您身体器官的机会,确保您的身体健康。 问题4:是不是越小的粉尘,越难被口罩过滤呢? 解答:一般而言,我们会以为越小的粉尘越难被过滤,但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观念,以过滤理论而言,主要有五种过滤粉尘的方法: (1)布郎运动[Brownian Diffusion]-对越小的粒子,效应越强。(2)拦截[Interception]-对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安全使用要求

使用前必须弄清作业环境中的毒物性质、浓度和空气中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业环境条件以前,绝对禁止使用。当毒气浓度大于规定使用范围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直接式防毒面具规定耐受毒气体积浓度大于0.5%,应改用导管式。 使用前应检查部件和结合部的气密性,若发生漏气应查明原因。例如,面罩选择不合适或佩戴不正确;橡胶主体有破损;滤毒罐(盒)破裂;面罩的部件连接松动等等。面具保持良好的气密状态才能使用。 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导气管有无堵塞或破损,金属部件有无生锈、变形、橡胶有否老化。螺纹接头有无生锈、变形、连接是否紧密。检查滤毒罐表面有无破裂、压伤、螺纹是否完好,罐盖、罐底活塞是否齐全,罐盖内有无垫片,用力摇动时有无响声。检查面具袋内紧固滤毒罐的带、扣是否齐全和完好。 整套防毒面具连接后的气密性检查。在检查完各部件以后,对整体防毒面具气密性的检查很重要。简易检查方法是:打开橡胶底塞吸气,此时如没有空气进入,则证明连接正确,如有漏气,则应检查各部位连接正确与否。

正确选用面罩的规格。在使用时,应使罩体边缘与脸部紧贴,眼窗中心位置应选在眼睛正前方下1cm左右。 应根据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浓度选用不同类型的防毒面具。如低浓度的作业环境可选用小型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应严格遵守滤毒罐的有效时间。在使用过程必须记录滤毒罐使用过的时间、毒物性质、浓度等。若记录卡片上累计使用时间达到滤毒罐规定的时间,应立即停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拧开滤毒罐(盒)的盖子,并防止水或其它液体进入罐(盒)中。 防毒呼吸面具的眼窗镜片,应防划痕磨擦,保持视物清晰。 防毒呼吸用品应专人使用和保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在清洗和消毒时,应注意温度,不可使橡胶等部件因受温度影响而发生质变受损。

一次性防护口罩使用说明

一次性防护口罩使用说明书 一、口罩结构:由两层纺粘无纺布,中间一层熔喷无纺布共三层经超声 波同橡筋耳带复合而成。 二、使用方法: 1、打开包装,将橡筋耳带挂住双耳。 2、用手轻按口罩鼻夹,用双手食指,从鼻夹中部开始,向两侧一 边移动一边向下按压鼻夹,塑造鼻梁形状;保证整个口罩包住 鼻口。 3、每次佩戴后,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双手捂住口罩,呼气, 若感觉有气体从鼻夹处漏出,按照步骤2重新调整鼻夹,若感 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漏出,进一步向脑后方调整头带位置。 三、功能及特征: 1、适用防护病菌感染。 2、一次性使用避免各种病菌交叉感染。 3、本产品可帮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颗粒物(如霉菌、炭疽杆 菌、结核杆菌等)的暴露水平,但不能消除接触传染、生病或死亡的风险。 4、本产品可帮助降低空气中的异味和尘粒吸入体内。 5、本产品经环氧乙烷消毒。 四、注意事项:

1、包装如有破损,请勿使用。 2、只限一人一次性使用。 3、开封后立即一次性使用。 4、对存在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而言,如患有哮喘或肺气肿等, 在佩戴防护口罩之前,建议应先向医师咨询 一次性防护口罩 口罩生产过程 制片(一层拒水无纺布、一层熔喷布和一层亲水无纺布加上铝条通过超声波制片机制片成型)点焊(使用超声波激合机在口罩片的四个角点上两条橡筋(如下图))验收(逐个检验口罩是否符合标准)包装。口罩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处于一个定期消毒环境中。产品介绍及工作原理

共有三层采用三层挂耳式设计,口罩敏感度低,无毒无味无刺激性,可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方便。口罩表层无纺布是拒水无纺布,可 以有效防止细菌感染、阻碍血液、体液和飞溅物通过呼吸进入体内;中层是超细纤维的熔喷布,具有高效率的过滤效率和良好的透气性,可以在高效过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同时让佩戴口罩者呼吸自如;最里层直接接触皮肤,是亲水无纺布,可以吸收由于呼吸所产生的水汽等。 口罩的主要材料是无纺布和熔喷布。无纺布是利用聚丙烯颗粒经过高温熔融、过滤后,聚合物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热粘合和机械加固而成。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出不同功能的无妨布。熔喷布以纤维级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微米。熔喷布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随机分布沾结在一起,外观洁白、平整、柔软,纤维的随机分布提供了纤维间更多的热粘合机会,因而使熔喷气体过滤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75%)。经过高压驻极过滤效率,使产品具有低阻、高效、高容尘等特点。 生产无纺布所用聚丙烯的分子式是,聚丙烯无纺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降解周期是六个月至一年。 按医疗器械管理分类,口罩属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66864)中手术用品,管理类别为II类。在同行业中,美国3M 公司生产的N95 系列口罩也是属于这一类。口罩对μm 粒子的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5% 以上,可帮助降低空气中的异味和尘粒、某些可吸入的微生物颗粒物(如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吸入体内,具有一定的细菌及微粒过滤效 果,能有效预防甲流、感冒等,因为感冒病毒的粒子的直径 般都是在2-5μm 之间

口罩分类及常用标准

按形状分类 口罩根据外形,分为平板式、折叠式和杯状三种。平板式口罩便于携带,但密合性差;折叠口罩方便携带;杯状呼吸空间大,但不方便携带。 按佩戴方式分类 头戴式:适合佩戴时间长的车间工人使用,佩戴麻烦。 耳戴式:佩戴方便,适合经常戴脱。 颈戴式:用S钩、一些软质材料连接件,连接耳带转换成颈带式适合长时间佩戴,更便于戴安全帽或穿防护服等车间工人使用。 按使用材料分类 纱布口罩:现在仍然有部分车间使用纱布类口罩,但其遵循的GB19084-2003标准要求较低,不符合GB2626-2019的标准,只能防护大颗粒粉尘。 无纺布口罩:随弃式防护口罩大部分为无纺布口罩,主要是以物理过滤辅以静电吸附的过滤方式为主。 布料口罩:布料口罩只有保暖效果无过滤PM等极小颗粒的效果。 纸口罩:适用于食品、美容等行业,具有透气度好、使用方便舒适等特点,所用纸遵循GB/T22927-2008标准。 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护过滤新材料等。 按适用范围分类 医用口罩:国内分为三类,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工业用符合GB2626-2019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认证 (LA 认证) ,2015年由强制认证改为自愿认证。如果用于防雾霾需要使用插片式,需符合GB/T32610-2016标准。民用符合G B/T32610-2016标准。 保暖布口罩:保暖用口罩,适合冬天佩戴,只需要符合织物类的相关标准即可。 其他特殊行业: 如化工等。 按防护等级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按不同的颗粒过滤效率分为不同的防护等级。 其他 呼吸防护口罩可以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过滤式又可分为送风过滤式和自吸过滤式,后者可以分为半口罩和全口罩;隔绝式可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两者又分别包括正压式和负压式。 一、口罩标准与认证 1、中国口罩主要标准 GB2626-2019标准 该标准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两类(KN和KP)。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 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 GB/T32610-2016标准 此标准为民用口罩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 YY/T0969-2013标准 该标准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行业标准,适用于医护人员一般防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 YY0469-2011标准 该标准为医用外科口罩的行业标准,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佩戴的一

口罩分类及常用标准

一、口罩种类 ●按形状分类 口罩根据外形,分为平板式、折叠式和杯状三种。平板式口罩便于携带,但密合性差;折叠口罩方便携带;杯状呼吸空间大,但不方便携带。 ●按佩戴方式分类 头戴式:适合佩戴时间长的车间工人使用,佩戴麻烦。 耳戴式:佩戴方便,适合经常戴脱。 颈戴式:用S钩、一些软质材料连接件,连接耳带转换成颈带式适合长时间佩戴,更便于戴安全帽或穿防护服等车间工人使用。 ●按使用材料分类 纱布口罩:现在仍然有部分车间使用纱布类口罩,但其遵循的GB19084-2003标准要求较低,不符合GB2626-2019的标准,只能防护大颗粒粉尘。 无纺布口罩:随弃式防护口罩大部分为无纺布口罩,主要是以物理过滤辅以静电吸附的过滤方式为主。 布料口罩:布料口罩只有保暖效果无过滤PM等极小颗粒的效果。 纸口罩:适用于食品、美容等行业,具有透气度好、使用方便舒适等特点,所用纸遵循GB/T22927-2008标准。 其他材料的口罩,如生物防护过滤新材料等。 ●按适用范围分类 医用口罩:国内分为三类,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

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工业用符合GB2626-2019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认证 (LA认证) ,2015年由强制认证改为自愿认证。如果用于防雾霾需要使用插片式,需符合GB/T32610-2016标准。民用符合G B/T32610-2016标准。 保暖布口罩:保暖用口罩,适合冬天佩戴,只需要符合织物类的相关标准即可。 其他特殊行业: 如化工等。 ●按防护等级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按不同的颗粒过滤效率分为不同的防护等级。 ●其他 呼吸防护口罩可以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过滤式又可分为送风过滤式和自吸过滤式,后者可以分为半口罩和全口罩;隔绝式可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两者又分别包括正压式和负压式。 二、口罩标准与认证 1、中国口罩主要标准 ●GB2626-2019标准 该标准过滤元件按过滤性能分为两类(KN和KP)。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 ●GB/T32610-2016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