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语言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章。绪论简介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及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其它五章,分专题阐述有关理论,交联系实际分析各方面具体的语言文学现象。

写作

写作通论: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写作文体论:讲授消息、通讯、散文等记叙类文体、思想评论、文学评论、杂文等认识论类文体,以及科普小品、调查报告等应用类文体的写作理论和操作技巧。

中国现代文学(含作品选)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发展和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形势展的特点,分三个时期。第一编:“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第二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第三编: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文学(1937-1949)。先概述每个时期的文学史,然后重点讲述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概论

本课程包括导论、文学活动、文学生产、文学消费与接受五大部分,导论论述了文学理论的性质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问题。其余四部分分别对文学的性质及文学现象各环节进行论述,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学及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含作品选)

本课程以1949年建国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与文学自身的特点,着意通过文学观念的演变,对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这六大文学体裁各自的文本,在当代中国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作面面观,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开放式史论构架。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包括:古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古书的标点、注解、翻译、古代文化常识。按时代和文体讲授先秦诸子的散文、韵文、唐宋诗词等文选,要求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掌握古汉语语音、语法知识,能阅读古代汉语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含作品选)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选讲各个历史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外国文学(含作品选)

该课程内容分欧美与亚非两部分,以欧美文学为主。这部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古代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中篇为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篇介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欧美文学。该课程以略古详近,重

点突出为讲授原则,着重讲授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欧洲近代文学,对其中成就较高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给以更多的篇幅;在注意介绍文学史的单位知识的同时,着重分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的定义、分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言的本质、发生、发展、分化统一、相互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与思维、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系统性、符号性,语言和言语、音位、语义、语言学方法论;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
美学

1、美学的哲学基础;2、美感结构分析;3、审美发生;4、美感形态;5、审美欣赏与批评;6、审美教育;7、美学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理论框架的分析(美的本质论)。

语文教学论

语文教学论的性质与教学任务、体系与研究;中学语文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学语文教学的师生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教材;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备课与编写教案;中学生课外活动指导。

武汉市事业单位招考201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卷
(特别申明:本卷只代表个人对2012年武汉市事业单位招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与本人所在单位无关;只提供考生参考,后果由浏览鄙人博客的考生自负!)
本试卷包括大学中文系专科、本科所学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公文写作等学科知识与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B)
A《毛诗大序》 B.《尚书》 C.《吕氏春秋》 D.《吴越春秋》
3、提出“神韵说”的是( A )
A、王士禛 B、沈德潜 C 、翁方纲 D、袁枚
4、标志着我国叙事诗成熟的创作是( B)
A诗经 B汉乐府民歌 C南朝乐府民歌 D唐代新乐府诗
5.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B )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B)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闹’字而全境出矣”。
A.晏殊 B.张先 C.欧阳修 D. 晏几道
7.下列汤显祖《牡丹亭》

唱词中,暗喻青春蹉跎之意的是( C )
A.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C.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D.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
8.《长生殿》(惊变)中提到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出自( B )
A.白朴《梧桐雨》 B.白居易《长恨歌》
C.陈鸿《长恨歌传》 D.杜牧《过华清宫》
9.“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女作家是( A )。
A.庐隐 B.淦女士
C.冰心 D. 凌叔华
10. 鲁迅小说在艺术格局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在以下作品中,采用“类散文体”的作品是(C )。
A. 《伤逝》 B.《风波》
C.《故乡》 D.《明天》
11.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 B )。
A.《诗歌报》 B.《诗刊》
C.《诗探索》 D.《星星》
12、《围墙》中“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是 (B)
A、吴所长 B、黄达泉 C、朱舟 D、何如锦
13.“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连什么也没学会。”中的“什么”表示的是( B )
A、表疑问的代词 B、表示任指的代词
C、表示指示的代词 D、表示虚指的代词
14.下列各组中,没有歧义的一组短语是( C )
A、进口彩电 发现敌人的哨兵 B、学习文件 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
C、检查大楼的电梯撞倒路边的自行车 D、告别母校的学生 撞倒弟弟的自行车
15、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是(C )。
A戮力同心 B精神涣发 C随声附合 D直接了当
16.下列选项中符合严格的对偶要求的是( D )
A.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7、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A)
A、知——智 B、昏——婚
C、雕——彫 D、襍——雜
18、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 )
A、目甘伐哀 B、又受劣都
C、鱼牧末戒 D、日亦修疆

19、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A )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0.《逍遥游》:“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______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空格内应补入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D )
A.往 B.之 C.去 D.适
2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B)
A.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勝過)
B.不知戒,後必有恨。(怨恨)
C.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金,邑萬家。(懸賞徵求)
D.宣子驟,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殺害)
22.下列句中,“過”的意义为“指责”的一句是 ( D)
A.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B.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C.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
D.求!無乃爾是過與?
23.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的是 (C)
A.百乘,顯使也。
B.虎者,戾蟲;人者,甘餌。
C.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
D.此必是豫讓也。
24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A )
A.宀 B.厂 C.示 D.邑
25.“干”的本义是(D )
A.触犯 B.战争 C.冲撞 D.盾牌
2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 )
A.《论语。子路从而后》 B.《论语。阳货欲见孔子》
C.《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D.《论语。颜渊季路侍》
27.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 D )
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B.《辞源》
C.《汉语大词典》 D.《词诠》
2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 )
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29.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C)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30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A)。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31.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D)。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
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 “啊”“呢”“吧”等,“吗”也展可

能不用或少用
32.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A)。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3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B)。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34.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至于密件,则应交(B )
A.领导人本人或由其委托的人代拆
B.机要文书或机要室拆封
C.办公厅室 主任拆封
D.文书人员拆封
35.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C )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愁 D.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36.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B )
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慷慨激昂 D.豪放雄浑
37.“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出自( B )
A.陈子龙《小车行》 B.于谦《咏煤炭》
C.夏完淳《别云间》 D.龚自珍《己亥杂诗》
38.首先发现《雷雨》中的“命运观”的是批评家( B )。
A.胡风 B.刘西渭
C.茅盾 D.田本相
39、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表彰了下面那两位作家,称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D”
A、鲁迅、郭沫若 B、赵树理、孙犁
C、艾青、夏衍 D、闻一多、朱自清
40.如果五绝第三句是“仄仄平平仄”,那麼第四句應是 ( C )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C.平平仄仄平 D.仄仄平平平
二、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
1一定的政治体制与政治观点及其变化,对文学的重要影响体现在( ADE )
A.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方向和性质
B.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C.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D.不同时期的政治,影响文学的内容与风格
E.统治阶级的政策制度以及个人好恶,影响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2.文学的文化意义包括( ABD )
A.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境遇
B.文学可以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C.文学可以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D.文学可以揭示人的生存状况
E.文学可以憧憬人类的未来
3.以下关于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
A.情绪主

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情感则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
B.情绪产生在情感之前
C.情绪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情感不仅有情境性而且有稳定性
D.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
E.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4.指出下列鲁迅杂文集中属于后期的创作( DE )
A.《坟》 B.《热风》 C.《华盖集》
D.《三闲集》 E.《而已集》
5.下列作品与题材的搭配中,正确的有( AC )
A.《春蚕》——农村题材 B.《沉沦》——革命题材
C.《边城》——爱情题材 D.《少年漂泊者》——妇女题材
E.《二马》——科幻题材
6、清初出现了词的中兴,其代表作家有( A、B、C )
A、陈维崧 B、朱彝尊 C、纳兰性德 D、张惠言
7、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A、B、D )
A、《鸣凤记》 B、《宝剑记》 C、《杀狗记》 D、《浣纱记》
8..司马迁著《史记》的主要动因有( ABE )
A.由家庭荣誉感所激发的著史愿望
B.胸怀大志,有"圣人"情结
C.奉朝廷之命而修史
D.受到皇帝嘉许鼓励
E.身被腐刑的耻辱经历
9.晚唐诗歌创作的审美取向有( ABCD )
A.以哀怨悱恻为美 B.以悲凉萧瑟为美
C.以淡泊情思为美 D.以幽艳细腻为美
E.以悲壮豪放为美
10.《墨子》的写作特色是 (DE )
A.形象化的说理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D.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E.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11. 下列哪种题材不是柳永词作的主要组成部分(CE)。
A.田园风光 B.羁旅行役 
C.爱国豪情D.男女之情 E.战争场面
1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在论述“养气”观点时,援引两位古人的言与行作为例证,他们是( B D )
A.孔子 B.孟子 C.屈原
D.司马迁 E.陶渊明
1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莺莺表示“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专听着伊家,好消好息;专看着伊家,宝冠霞帔”,而王实甫《西厢记》中与之对立的唱词有( ABD )
A.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C.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D.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14.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有(BC )

A范仲淹 B欧阳修 C苏辙 D胡铨 E叶适
15.直接以明清时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的戏曲是(BCE )

A《浣纱记》B《鸣凤记》 C《牡丹亭》 D《清忠谱》 E《桃花扇》
C.契诃夫 D.布莱希特
16.《女神》中的许多作品

都显得散漫、坦直、粗糙,但仍然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 BCD )。
A.这是诗人的有意为之,就是要造就这种粗糙的不加文饰的特殊效果
B.以不讲形式的原始形式,与传统的温柔敦厚的诗风形成强烈的审美反差
17.在“文革”中大行其道的所谓“三突出”原则,是指(ABD )。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 D.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18.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三个崛起”是指( A C D )。
A.《在新的崛起面前》 B.《崛起的诗潮》
1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DE )。
A从总的体例来说,词典和字典是把词和字按一定的原则有系统地编篡起来,并逐条加以注释和说明的B纪检部门对群众来信所反映的情况极为重视,经过周密的调查,终于揭露出了余某贪赃枉法、殉私舞弊的犯罪事实C影片真实地再现了日军残酷杀戮我三十万军民这一惨绝人环的历史事件D贵客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E 搬进楼房之后,人们失去了住大院时的那种亲密和融洽,即使在狭窄的楼道上相遇,也难得
20.下列各词中,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ACD )
A.江 B.臭 C.驰
D.色 E.丈夫
三、判断题20题,每题1分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见于崔颢的《登颧雀楼》诗。(B )
2 元好问的独特诗风是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 ( A )
3. “能看懂印度文学原著,才谈得上对中印文学作真正的比较研究。”属于条件复句。( A )
4.“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也没有开口的必要了。”这一复句中共有4个分句。( B )
5.长句化短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其中的修饰成分抽出来。( B )
6、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B )
7、文学作品的语言叫文学语言。( B )
8. 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 所以属于地域方言。(B )
9.语言的自我调节是指语言会自行调整,与社会运用无关。(B)
10.“天堂、玉皇”这些词所反映的事物并不存在,所以这些词义是错误的。( B)
11.“已经来了一个人了”这个句子无主句。( )
12.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上面的一点必须省略。(B)
13. "扩大、壮大、最大、自大、加大"都是词。(B)
14.“泰山”指岳父,从词的理据看,这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A)
15“领、岭、零、拎、玲”从现代汉字角度看都是形声字。(A)
16. “木”是意符,“太”是音符,“心”是记号。(B)
17.“外交

部长”节
缩为“外长”,“科技部长”不能节缩为“科长”。 (A)
18.从词的构成理据看,即使是等义同义词,其实也是有差别的,例如"向日葵、望日莲、转日莲、朝阳花、向阳花、太阳花"就是如此。(A)
19.句子不一定都能还原为词组。(A)
20.把字句中"把"后面的的宾语成分,可以还原到动词后面去。(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