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柳暗花明https://www.doczj.com/doc/7c17281021.html,/hunry 2010-10-10 10:01:12

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不够,社会分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正常的但不能漠然,应重视但不必过于紧张,要直面现实,冷静处理。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产生的剪刀差,社会分化导致基层和弱势群体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生活信念、追求目标、价值观念养生偏差,尤为严重的是心理发生较大变化,憎恶、仇视极易导致心理失衡。

第二、政府效能不高,转变职能。政府职能除发展经济外,还应提供公共产品和公从服务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共生共荣。但在工作中重经济生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忽视了群众的利益。应由社会和中介实施的工作政府厨代庖,定位不准,发生错位、越位和缺位,应由政府管理的事没办好,甚至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如城市拆迁征地等现象。导致社会群从因利益问题与政府产生对立。

第三,宗旨观念不牢,作风漂浮。政府公务人员执行能力亟待加强。少数干部党性和宗旨观念不牢,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突政绩、重实利,轻民生,搞路边工程和形象工程,不顾地方发展实际和群众随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不重民主,官本位思想过重,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发展观。长期脱离群众和基层,不注重调查研究,随意决策乱作决策。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态度冷漠,缺乏应急能力和维护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对突发事件一躲二哄三推四吓,工作粗暴简单,不重言行,将群众推向对立面,导致积怨未得到化解。

第四、群众利益不保,积怨较深。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因利益的不同导致群体事件的不断增多,甚至多种因素纠结一起,再加之少数居心叵测幕后操纵,让普通的矛盾深化升级,酝酿成大的社会事件。近年有政策落实的矛盾引起群众不满意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有因企业生产经营亏损、破产、转制导致生活保障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城市建设管理产生的征地搬迁补偿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未能得到及时协调处理,客观上导致政民关系的紧张。对群众上访关心的问题只是停留在息事宁人的层面上,不能从长远的观念上解决群众的根本性问题。

第五、民主建设不力,信息公开。群众路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经济社会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建设民主政治,坚持问政与民、问需与民、问计与民,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基层政府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行阳光政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基层关注

民生、倾听民音、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检验和衡量政府的工作,用群众的办法解决好群众的问题,争取群众的支持,促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而少数基层干部,能力不及,无法控制事件,错失事件处理良机,直接上交矛盾导致事态扩大升级。

第六、制度建设不全,诉求困难。一是建立定期信访制度,通过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可能存的和隐患及时疏导,避免事态的扩大。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变被动接言访为下访,尤其是主要领导的微服私访,主动深入基层群众,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做到科学决策。三是建议督查机制,按事件的性质分类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组织落实,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四是建议问责机制,对行政工作不力、决策失误、控制不力、造成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任人,采取问责。五是建立沟通机制,就相关矛盾和问题与信访人平等对话,尊重信访群众,维护其尊严,以情动人,以诚感人,融洽情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六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重大事件第一时间要及时发布真实的信息,还原事件的真相,让流言、谎言、谣言无处藏身,始终掌握话语权。

第七、滥用警力,激化矛盾。在众多的事件中,政府简单调用警察,采取粗暴执法、强制执行等方式直接激化矛盾。尤其是少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甚至直接参与与民争利,更让群体事件深化成深层次的矛盾,让政府处理事件更加被动。

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措施及办法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预防和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三,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坚持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把握主动、处置到位。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果断决策,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我市党政主要领导都是快速反映、靠前指挥,直面矛盾困难,亲临一线指挥,牢牢把握处置工作的主动权。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

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要科学处置每个细节,务求严谨准确、周全缜密。准确把握和科学处置每个细节,周密细致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是我们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贯做法,也是成功的关键。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以现场抢救、事件调查、舆论引导为主要内容,流程规范、职责明确、联动运作的应急预案55个。根据事件性质和发展动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有力有序有效地指导应对工作,抓住了处置工作的最佳时机。

第四,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出现反复。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深入有关单位中去,深入群众中去,做好回访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第五,必须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与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尤其要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一、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健全信息收集和处置预案体系,做到反应灵敏、行动快捷。一是健全信息收集处理机制。依托遍及全市多层次、多领域的信息员队伍网络,借助现代化传输系统,严格信息报送制度,使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苗头在第一时间传输汇集,为各级党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科学作出判断、研究制定对策提供了先决条件。把握社会舆情导向,防止恶意炒作、形成焦点。互联网时代,关注网上舆情,及时、准确、严谨公布权威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是当前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加强网上监控、主动引导舆论,为迅速平息事态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负面影响。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市党政领导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经常上网浏览信息,主动加强同网民交流,实时、动态、直接掌握各类社情民意。市外宣办、网宣办和公安网警部门专门建立了无缝对接的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处置机制、24小时网络监控制度和重大网络舆情日报制度,及时掌握网上动态。主动加强舆论引导。坚持现场处置与舆论引导同步,不做事后“消防员”。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机制,迅速开展网上舆情应对,有效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事件处置的方向发展。三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在信息发布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就是“我们不想隐瞒什么,不会隐瞒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瞒,我们知道多少,一定要让市民(网民)知道多少”。

第六,必须要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形成合力、妥善处置。处置突发事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我市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始终坚持统筹协调方法,全面把握各项工作,努力形成合心合拍合力推进、稳妥扎实有序处置的局面。一是迅速向上汇报,争取理解支持。二是及时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统一思想认识对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机关和干部的事件十分重要。三是尽快查明事因,依法依规处置。对于每一起突发性事件,市委、市政府都要求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态度尽快查明事因,依法依规处置。

处理应急事件的体会启示

1.必须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责任感。

2.必须不断提高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明察秋毫,在偶然、表面、零碎的信息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有科学的判断力,从源

头和本质上识别问题性质、把握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应势而动,力争把各类突发性事件消除和解决在萌芽状态。

3.必须全面加强处置工作的科学性。在处置突发事件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靠前指挥、对症施策,防止缺位、失位而贻误全局;通盘考虑、全面掌控,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周密部署从现场处置到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防止顾此失彼、陷入被动;力戒急于求成、方法简单,不断提高关键环节的处置技巧,防止授人以柄、节外生枝。

4.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要坚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不捂盖子”、“不遮面子”,满足公众知情权,抢占舆论“制高点”;要及时、准确、严谨表述信息,有效做好解疑释惑工作,防止出现新的热议焦点;要疏堵并举管控信息,最大限度挤压谣言和恶意炒作的空间,确保主流“声音”广泛传播。

5.必须善于总结突发事件的规律性。突发性事件的成因、发展和应对工作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各类事件的背景和成因,结合各地实际举一反三,超前做好预防控制工作;要认真总结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健全应对机制,完善各类预案,讲究方法艺术,全面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人们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地震、洪灾、冰灾、凶杀案件、抢劫案件等,导致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既有历史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那么,农村突发事件发生后,作为农村基层领导者和政法综治部门应如何快速高效采取对策处置好突发事件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处理:

一、行动迅速,及时上报。由于事情发生突然,人们无法马上查出事发原因。这时,作为一个农村基层领导者应该反映敏捷,冷静判断。一方面是应火速组织人员赶往事发现场,迅速制止事态发展;另一方面是立即将突发事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及时将事态发展情况如实上报。

二、分散行动,化整为零。到了事发现场后,如何开展第一步工作至关重要,这时应采取分散行动,化整为零的方法来处置。要查清事发原因以及相关人物,然后分别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一是单独做事发关键人物的稳控工作;二是逐个击破。这样可以分散力量,瓦解他们的势力,争取主动权,达到化解矛盾目的。

三、深入调查,平息事件。事件发生后,场面比较混乱,而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非常激动。这时,基层领导者的言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止事态发展,安定人心的同时,立即组织人员深入调查,准确做出判断。

四、及时掌握,果断决策。对突发事件调查进行初步综合分析后,凭借丰富工作经验和科学分析方法,对整个事发原因和发展动态,组织人员到岗到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果断做出决策。同时力争上级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并尽快处理好。

五、适时公布,安定民心。事发之后,公众不明真相,往往会谣言四起,大大地扰乱民心。这时应选择恰当时机,向群众公布,消除不良影响,安定民心,促进社会稳定。

六、消除隐患,妥善处置。现在农村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交替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频繁发生。如果我们回避这些矛盾和问题,极可能是酿成突发事件的根源。因此,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尽量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留下后患。对某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得到群众的谅解和支持,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答案B要点

一、单选: 1、建筑施工企业中,()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答案:D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 答案:D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 答案:A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A、汶川大地震 B、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D、天津港“8.12”大爆炸 答案:D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况掌握快 B、投入警力快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 答案:A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A、2004年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心 得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在国家行政学举办的“**省*州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通过为期十天紧张有序的学习,聆听了诸多专家教授的讲课,与学员们进常有效的讨论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使我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及法治思维政策性修养等方面都有感悟和收获,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内容丰富。本次培训的主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课程十分全面,我州62名学员(其中:厅级领导3名、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28名、科级干部28名,妇女干部5名数民族千部21名)先后聆听了九位教授关于《国家治理》《领导者的思维》《充分发挥信访和法律调控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形势、任务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突发事件情景构建与预案管理》《系统科学与哲学思维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提升》等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设置科学,有观、有徼观、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教学案例生动、具体,可以说门门丰富,堂堂精彩。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帮助学员全面领会所学知识,这次培还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操作教学,先后安排了《桌面推演》《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现场操作教学》和《结

构化研讨》等,对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很大,深受启发。 第二,方式灵活。本刘锐教授所讲的《领导者的法治思维》,以深入浅出的道理、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解了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和权责性思维等五个方面的法治思维能力。让我深入了解则性思维要求先立规矩后办事,立好规矩再办事;合法性思维合乎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合乎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正确对待“坏法”;程序性思维要求要有程序,并且程序权义性思维以权利、义务为工具去审视、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社会矛盾,认真对待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权责性思维要求有权必有责,权责要相当。宝成研究员所讲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独到见解,让我对治理理论的兴起和基本内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其主要对策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充满信心。李雪峰教授的《桌面演练:食品安全应急》,让我了解桌面演练方法,不仅使我积累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而且让我提升了突发事件形势研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张志和研究员所讲的《传统文化与领导千部的文化修养》,让我深深感到作为当代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要了解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知识,而且深知当代领导干部比古代官员的眼界更宽阔,理应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特别是使我真正领会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对文化作用的重要指示;“文化作为国家系统中的协调性

国考公安专业-应急处理能力试题

应急处理能力试题 【本章知识框架图】 第一节突发事件 一、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本质特征为自然因素所致;事故灾难,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行为所致;公共卫生事件,本质特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社会安全事件,本质特征是一定社会问题所引发。 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真题演练】 1.(单选)乙市A区早高峰时段,地铁X号线某中转站突发故障暂

控制事态发展,并组织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的单位是() A.乙市人民政府 B.乙市公安机关 C.乙市A区人民政府 D.乙市A区公安机关 2.(单选)2018年4月3日下午,甲县工业园一橡胶加工企业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因易燃材料较多,大火很快蔓延整个生产车间,还引燃了厂区仓库,造成多人受伤,严重影响了厂区南侧国道交通安全和周边厂区安全。处置中,负有维护现场秩序职责的是:() A.甲县公安机关 B.甲县人民政府 C.所在镇人民政府 D.所在镇园区办公室 3.(多选)某年8月中旬,丙县遭遇持续强降水,西部山区山洪暴发。多处道路、桥梁被冲毁,2个乡镇电力、通讯线路中断,个别村庄房屋、厂房等建筑被冲倒,3名村民失踪,上百村民无家可归。洪灾发生后,丙县各有关部门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受灾村民也纷纷开展 自救和互救。救灾中,丙县公安局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善后恢复工作。下列属于丙县公安局职责的有:() A.维护受灾区域治安稳定 B.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C.疏导交通,防止道路堵塞 D.保护通信、电力等重要设施安 全 4.(单选)某日八时许,甲市某临街店铺发生煤气爆炸,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公共设施受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派民警赶赴现场处置。经调查,初步确认爆炸原因是煤气罐泄漏。在事后恢复工作中,政府多部门联动,各负其责。以下属于公安机关职责的是:() A.解除交通管制 B.恢复水电供应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浅谈应急处理能力

编号:AQ-BH-01883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浅谈应急处理能力 On the ability of emergency treatment

浅谈应急处理能力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作为领导要当机立断作出决策,解决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做辅导员期间,自己亲身处理的一点事情为例,通过分析这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领导着应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以及这次事件对自己的启示。 1.案例概况 曾经在大学里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员职务,没想到多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就碰到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处理自己的一些私事,突然接到学生会学生的电话,说我所带的一个学生要跳楼,而且说出了这个学生的名字,以周某某代替。在我匆匆忙忙的感到现场时,我同时在处理者几个事情: 一、我在脑子中迅速的寻找着该学生的信息,内向、偏执、还有些邋遢···突然又想起来了这个学生还有一个性格就是胆小··· 二、电话联系他的舍友等,了解近况,同时让他们也赶到现场。

了解到,该生最近遭遇情感问题,暗恋的女孩子很鄙视他~~~ 三、给领导简单汇报情况 等我处理完上述三个事情赶到现场时,学校保卫处的一些领导已经在哪里,,而周某某就站七楼的天台上,一个人也不说话,大家不敢靠近。 首先和保卫处等领导进行简短的交流,更首先在楼下安排一个应急的设备(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学生跳楼后的安全措施),同时了解到学生由于和其他人发生冲突,通过自己了解到的问题,分清问题产生的主要矛盾,然后由于我是该生作为辅导员,责无旁贷,开始进行劝导工作,我在脑海中一边搜索着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法,看看能不能借鉴,一边在尝试性的和周某某交流: 我:“周某某,怎么了?哪里想不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年轻人嘛!” 一边说着,一边向他方向进行移动~~~~ 周:·····没有理我但是通过我观察他明显的感觉到我的接近。 “有事和老师我说”我继续接近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能力 一、中国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本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 原则,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经过上下各方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加强。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2003年开始,反映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逐年趋好。2003年至2006年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1%、0.2%、7.1%和11.2%,今年1月至8月同比下降13.7%。2006年与2002年相比,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1.330下降到0.558,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4.05下降到3.3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13.7下降到6.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4.940下降到2.041。 二是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事故逐年下降。2006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0.9%和20.1%。与2002年相比,2006年煤炭产量增长约9亿吨,达到23.3亿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减少2249人,下降32.2%。今年1月至8月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5.7%。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2003年至2006年,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建筑施工、铁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与2002年相比,2006年机动车增加了6500万辆,总量达到1.44亿辆,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51%和18.2%,今年1月至8月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2%。 四是2006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2006年,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9.6%和7.6%,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30.1%和49%。今年1月至8月,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3%和10.6%,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分别下降14.7%和9.5%。 (二)符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理论和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浅谈化工企业如何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浅谈化工企业如何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改善,是关系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大事,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作为高危企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化、严重化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然而在化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日常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治理,却忽略了应急处理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导致事故发生后员工往往手足无措或是盲目施救,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事故的发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质、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也应兼顾人、物、环境等各个方面,只有认真做好应急处理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应当完善事故预警体系,提高事故警报系统的可靠性,增强系统本身对事故的防控能力,避免设备、仪器出现不安全状态无人发觉的状况。如今的集散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系统数据的采集和调节,然而却很少能够实现针对不同事故发生后的事故控制,因此建设合理的事故报警系统,避免误报、漏报的发生,能够在缓解操作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缩短事故发生后的反应时间,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在事故处理中应避免出现事故发生后系统信息无法采集,可以通过冗余系统或备用系统的设计保证能够及时掌握事故发生后的基本信息,为进一步采取处理措施提供依据,避免出现盲目操作。 其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管理和演练。应急预案是事故发生后最主要的操作依据,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正确处理事故、减小事故影响的重要环节。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急预案多是只涉及大致的操作流程,没有具体的分工和操作要求,导致事故发生后往往慌作一团,不能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因此在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应当加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区别管理和衔接,以合理分工为基础,加强员工间的协同处理。 在预案管理中应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强调应急预案操作过程的科学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目录 一、背景 (2) 二、电力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 (3) 三、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 (5) (一)单位概况 (5) (二)危险源情况 (5) (三)危害程度 (5) 四、电力电力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6) 五、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六、应急管理的主要应对对策 (9) (一)加强和完善电网建设 (9) (二)完善事故监测、预警、报告等制度 (9) (三)应急管理日常规章制度 (10) (四)电力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11) (五)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12) (六)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 (12) (七)完善预案机制、培训和演练 (13) (八)高度应急响应 (13) (九)做好宣传解释,消除舆情 (14) 七、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本文针对电力公司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从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一、背景 电力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电力系统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核心内容。电力发展,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结果,也向人类敲向保护电力安全的警钟。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些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数次较大停电事故,使其受到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美国和加拿大大面停电,影响约5000万人;2008年1月,大范围的暴雪低温,造成中国南方电网大面积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汶川8.0级地震大面积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20地震等,这些停电事故,暴露出电力系统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难题。 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虽然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极端自

公安应急处突方案范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对敌斗争复杂期、人民内部矛盾突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公共安全隐患的存在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影响着社会大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执政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公安机关立足自身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全面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由此,不难看出,公安机关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卫者,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积极预防、妥善处置治安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对党领导下的公安机关驾驭复杂局势、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以五个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思考、付诸实践。 一、建立预警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主导意识 突发事件的重点在于预防,而预防的重要内容是预警,建立预警机制是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先导,是科学决策的可靠手段。突发事件,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探索和把握其规律,就可以有效地进行预警,使我们维护稳定的工作始终处于主动。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情报信息网络,确保信息来源的触角更深、渠道更广;二要严格紧急重大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报送准确、及时,为科学决策提供先机;三要积极探索建立分层次的预警监测网络,确保情报信息处理的科学化,提高预警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指挥体系,整合各类应急管理工作资源

信息灵敏、反应迅速、指挥通畅、处置有力的应急指挥机构是应急处置工作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一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110报警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逐步建立一个集各类事件、各类警情和各类事故等多位一体的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二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理顺工作关系,赋予其决策指挥、先期处警、调度警力、调配装备、检查督导等权限,树立应急指挥中心高度权威。三要加强指挥中心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头脑灵活、纪律严明的专业队伍,实现指挥的高效、灵敏和快捷,确保实战需要。健全指挥机制,提高处置水平。各级党政领导同志要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规律特点的研究,提高现场指挥、临机决断、依法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明确各警种、部门的职责任务,着力提高应急指挥效能,形成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整体合力。要大力加强应急处突专门力量和装备建设,不断完善处置预案,强化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三、丰富预案体系,提高应急管理实战能力 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详细、科学、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而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要基于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子预案,对应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落实应对过程中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实现“反应及时、处置有序、应对有效”。要立足实战,针对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由应急指挥体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的演练,做到熟悉预案内容,掌握处置程序,熟悉处置技巧,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应急体系的综合处置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发布时间: 2010-05-25 18:01:00 黄委水政局局长王建中 4月16~21日在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黄委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和谐发展”培训班,在学习内容的设置上紧密贴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主要涉及到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沟通、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的缓解与调适等诸多新内容。通过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对于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特别是其中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课程,通过危机情境现场模拟(两大实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污染事件与国企改制)和学员们角色扮演,不但一定程度上锻炼提高了现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而且使得本人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情况下领导干部如何尽快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更为切身和紧迫的认识。本文根据当前各类突发事件频生的客观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拟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突发事件的有关概念性认识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突发事件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出现,往往是人们所不能预料的,这就决定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刻是难以完全预测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瞬息万变,并且极可能产生涟漪效应。 2.聚众性。社会性突发事件,多是由少数个人操纵,通过宣传鼓动而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卷到事件中来。自然性的突发事件,也往往危及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一个区域工作的成败,使事件具有聚众性。 3.社会危害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小到影响广大群众的正常的生产、生活运转,大到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危害国家的政治安定和民族团结。 4.决策的非程序化性。领导者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所谓“满意”的处理方案。危机事件的决策环境相对于政府的常规性决策环境往往是一种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各种不利情况、严重威胁、不确定性的高度积聚。 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性 黄河治理开发是一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公共、公益事业,关系着流域及相关地区的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而在黄河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河道管理等方面,由于自然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突发事件频发,加强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的应急管理制度日渐完善,但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公共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政府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小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力、有效的组织力和沉稳的内定力等方面,它是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例如社会失序、结构失调、生态失衡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成为科学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但与我国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而言,应急管理体系仍有待加强。当前,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

论公安机关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2009年4月第17卷 第2期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 l of Shan Xi Po lice Academ y  Ap r.,2009  Vo l.17 No.2 【警察行政管理】 论公安机关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武瑞清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1) 摘 要:运用现代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对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以及国际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对公安机关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应该大有益处。 关键词:公安机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85X(2009)02-0028-04 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的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突发事件由于发生的规模不同,地点不同,危害性质不同,事前准备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事故,会对生命、财产造成伤害和破坏。对这些事件的处理都可以看成是应急管理的内容,应急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笔者认为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概述 一般地,应急管理机制是指用于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应措施和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来支撑其运行。[1]而这个应急体系的构成应该包含多个内容和功能各有侧重的系统(指挥调度,处置实施,物质保障及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及决策辅助),不同的系统尽管目标相同,职责却各有不同。整个体系是按功能而非部门进行划分,体系中某一系统的组成成员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部门或领域,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协同作战。因此要保证不同部门的人员在整个体系框架下高效运行,还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应急管理机制应由运行机制、预警机制、紧急处置机制,善后协调机制及评估机制构成,前三个机制有着时间上的前后顺序关系,而评估机制则贯穿于整个应急管理过程的始终,运行机制则为处理整个突发事件提供日常和紧急状态下的保障。 应急管理体系由多个职责不同的系统构成,要想实现同一目的,就需要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这既是使整个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也是由突发事件的多范畴性特征决定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分级,同时也对相应的保障机构根据其资源及其他条件进行分类分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并使相应的机构与相应的突发事件进行挂钩,以便明确职责不浪费社会资源,整个体系才能得以高效运行。我们可以把应急状态根据发生与否及发生的前后顺序分为平时准备、警戒以及战时这三个不同阶段,那么,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就要依据事件的发生发展态势在三个状态间进行及时切换,主要是平战切换和不同级别间的切换。级别切换是在没有突发事件发生先兆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在特殊时期的安全需要,指挥调度机构可以主动调整安全保障系统的安全级别,进入战时保障系统,级别的切换可以是相邻级别间进行切换,也可以是任意两个级别间的切换。应急处置中,本地区或系统的内部应急资源应首先得到最大的 收稿日期:2009-01-09 作者简介:武瑞清(1977-),男,山西夏县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8 2 —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

浅谈应急处理能力.

浅谈应急处理能力 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作为领导要当机立断作出决策,解决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做辅导员期间,自己亲身处理的一点事情为例,通过分析这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领导着应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以及这次事件对自己的启示。 1.案例概况 曾经在大学里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员职务,没想到多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就碰到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处理自己的一些私事,突然接到学生会学生的电话,说我所带的一个学生要跳楼,而且说出了这个学生的名字,以周某某代替。在我匆匆忙忙的感到现场时,我同时在处理者几个事情: 一、我在脑子中迅速的寻找着该学生的信息,内向、偏执、还有些邋遢···突然又想起来了这个学生还有一个性格就是胆小··· 二、电话联系他的舍友等,了解近况,同时让他们也赶到现场。了解到,该生最近遭遇情感问题,暗恋的女孩子很鄙视他~~~ 三、给领导简单汇报情况 等我处理完上述三个事情赶到现场时,学校保卫处的一些领导已经在哪里,,而周某某就站七楼的天台上,一个人也不说话,大家不敢靠近。 首先和保卫处等领导进行简短的交流,更首先在楼下安排一个应急的设备(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学生跳楼后的安全措施),同时了解到学生由于和其他人发生冲突,通过自己了解到的问题,分清问题产生的主要矛盾,然后由于我是该生作为辅导员,责无旁贷,开始进行劝导工作,我在脑海中一边搜索着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法,看看能不能借鉴,一边在尝试性的和周某某交流:我:“周某某,怎么了?哪里想不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年轻人嘛!” 一边说着,一边向他方向进行移动~~~~ 周: ····· 没有理我但是通过我观察他明显的感觉到我的接近。 “有事和老师我说”我继续接近 “别过来,我不想活了,别逼我~~~”周突然说, 我: “你跳下去? 且不说你的家人,就是那女孩子也会更鄙视你的!”

在表彰公安系统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在表彰公安系统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大会上 的讲话 在表彰公安系统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XX市表彰公安系统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大会。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对会议高度重视,刘金国副部长和薛恒副省长亲自出席并讲话,这是对XX市委、市政府特别是XX公安工作的极大鼓舞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刘金国副部长、薛恒副省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公安部、省公安厅对XX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公安干警、武警官兵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以来,XX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任务十分繁重。面对XX安保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帮助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确保了全市安全

和社会稳定。这期间,全市广大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始终冲在第一线,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经受了维护稳定、治安防控、大型活动安保、重大事故抢险等一系列的考验,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经受一系列考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XX同志还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全市公安战线的模范代表,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品质立市战略,努力建设活力XX、创新XX、幸福XX、文明XX。今后五年既是XX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任务艰巨。希望广大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使命意识,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努力做富庶美丽文明XX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希望你们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意识。人民公安必

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柳暗花明https://www.doczj.com/doc/7c17281021.html,/hunry 2010-10-10 10:01:12 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不够,社会分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正常的但不能漠然,应重视但不必过于紧张,要直面现实,冷静处理。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产生的剪刀差,社会分化导致基层和弱势群体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生活信念、追求目标、价值观念养生偏差,尤为严重的是心理发生较大变化,憎恶、仇视极易导致心理失衡。 第二、政府效能不高,转变职能。政府职能除发展经济外,还应提供公共产品和公从服务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共生共荣。但在工作中重经济生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忽视了群众的利益。应由社会和中介实施的工作政府厨代庖,定位不准,发生错位、越位和缺位,应由政府管理的事没办好,甚至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如城市拆迁征地等现象。导致社会群从因利益问题与政府产生对立。 第三,宗旨观念不牢,作风漂浮。政府公务人员执行能力亟待加强。少数干部党性和宗旨观念不牢,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突政绩、重实利,轻民生,搞路边工程和形象工程,不顾地方发展实际和群众随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不重民主,官本位思想过重,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发展观。长期脱离群众和基层,不注重调查研究,随意决策乱作决策。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态度冷漠,缺乏应急能力和维护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对突发事件一躲二哄三推四吓,工作粗暴简单,不重言行,将群众推向对立面,导致积怨未得到化解。 第四、群众利益不保,积怨较深。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因利益的不同导致群体事件的不断增多,甚至多种因素纠结一起,再加之少数居心叵测幕后操纵,让普通的矛盾深化升级,酝酿成大的社会事件。近年有政策落实的矛盾引起群众不满意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有因企业生产经营亏损、破产、转制导致生活保障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城市建设管理产生的征地搬迁补偿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未能得到及时协调处理,客观上导致政民关系的紧张。对群众上访关心的问题只是停留在息事宁人的层面上,不能从长远的观念上解决群众的根本性问题。 第五、民主建设不力,信息公开。群众路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经济社会建设必须依靠群众,建设民主政治,坚持问政与民、问需与民、问计与民,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基层政府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行阳光政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基层关注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答案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2.0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省级行政区划内部,或超出事发地上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2.0 0.0 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0.0 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0.0 5、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0 7、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0.0 8、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0 9、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事件的频发期、高发期,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2.0 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2.0分) 得分: A 正确

浅谈如何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安机关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浅谈如何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安机关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社会矛盾进一步突出,造成各种突发和非法聚集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如何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应对和有效防范各类非法聚集活动和群体性事件,已显得尤为突出重要。 一、当前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势的不断变化,应急救援处置与处理各种突发群体性事件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加以重视,认真对待。单就公安机关来说,在应急处置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通讯手段以及情报来源途径需要深化。尽管目前我们有移动通讯、手机短信、350兆台等多种通信方式。但在大型集会或者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信号中断。此外公安机关对情报信息仅限于社区干部、村干部等少数人群,而且对事件掌握的程度不深,掌控不到位,容易形成研判和处置误区,延误前期处置的最佳时机。 (二)指挥调度和民警合成作战有待加强。通常情况下,由指挥中心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根据情况向值班局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然后再按照领导指挥调动应急处置力量。由于接警后层层请示,层层下达,警力、装备组织困难,浪费了时间,容易贻误了战机。此外部分民警的实战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不强,业务素质不精,在参与应急处置中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抱着“凑人数、看热闹”的心态,难以形成队伍整体合力。特别是到达现场后,缺乏组织纪律性,分工不明确,导致处置效率较低。 (三)部门之间协作配合不够。突发性事件常常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也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事,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处理。由于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高,对一些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协作配合才能完成的处置工作,往往缺乏及时配合与协助。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缺乏。应急物质和设备是成功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现如今公安机关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极度缺乏,多数情况下,都是遇见紧急情形,紧急购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置效率和处置黄金时期。所以,

浅谈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以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构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应急办协调、各部门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我认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制度建设 侧重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程序。构建覆盖政府各方面的预案体系,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明确专项预案的操作规程,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预案修订、备案、评审、升级与更新制度。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二、机制建设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

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联系工作机制,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 三、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将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和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认真研究和把握应急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总结、完善和推广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新经验,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并落实应急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应对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办公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实现互通互联,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指挥协调、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加快制订应急信息平台建设规划,并分步实施,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内部网络平台、手机短信息、电话等各种载体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强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预警工作,完善基层信息员,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认真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准确上报和妥善处置。三是加强应急处置工作能力。依托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