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化数据采集和电压监控系统C语言程序

智能化数据采集和电压监控系统C语言程序

智能化数据采集和电压监控系统C语言程序
智能化数据采集和电压监控系统C语言程序

附录:总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9

sbit SDA=P2^0; //定义i2c连接端口

sbit SCL=P2^1;

sbit LS139A = P2^2; //定义139译码器的输入A脚由P2.2控制

sbit LS139B = P2^3; //定义139译码器的输入脚B由P2.3控制

sbit ON= P3^3;

sbit L_led= P2^6; // 定义超下限led灯由P2.6控制

sbit H_led= P2^7; // 定义超上限led灯由P2.7控制

sbit IMP= P2^5; // 定义脉冲输出由P2.5控制

unsigned char flag_led1,flag_led2,led_num,imp_num;

unsigned char flag_uart,flag_time,t0_num;

unsigned char a,b;

int V_data,V_mid,value,Ling,Ref;

float ad_v;

unsigned char BUF[2]; //存放读取到的结果8bit x 2

unsigned int code His_data[50]={0}; //采样值存放数组

unsigned int code temp[9]={0};

unsigned char code Disp_Tab[]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40}; //段码控制

/*****************毫秒延时程序*************************/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t) //5.8Mhz,1T

{

unsigned char a,b;

for(a=t;a>0;a--)

for(b=220;b>0;b--);

}

/**************初始化程序****************/

void init()

{

TMOD=0x01;

TH0=(65536-4000)/256; //定时器T0装初值,定时时间4ms

TL0=(65536-4000)%256;

TR0=1; //启动T1

ET0=1; //开T0中断

SM0=0; //设定串口工作方式1

SMI=1;

REN=1; //允许串口接收

EA=1; //开总中断

ES=1;

TI=0;

RI=0; //开串口中断

}

/*------------------------------------------------

启动IIC总线------------------------------------------------*/ void Start(void)

{

SDA=1;

_nop_();

SCL=1;

_nop_();

SDA=0;

_nop_();

SCL=0;

}

/*------------------------------------------------

停止IIC总线------------------------------------------------*/ void Stop(void)

{

SDA=0;

_nop_();

SCL=1;

_nop_();

SDA=1;

_nop_();

SCL=0;

}

/*------------------------------------------------

应答IIC总线

------------------------------------------------*/ void Ack(void)

{

SDA=0;

_nop_();

SCL=1;

_nop_();

SCL=0;

_nop_();

}

/*------------------------------------------------

非应答IIC总线

void NoAck(void)

{

SDA=1;

_nop_();

SCL=1;

_nop_();

SCL=0;

_nop_();

}

/*------------------------------------------------

发送一个字节

------------------------------------------------*/ void Send(unsigned char Data)

{

unsigned char BitCounter=8;

unsigned char temp;

do

{

temp=Data;

SCL=0;

_nop_();

if((temp&0x80)==0x80)

SDA=1;

else

SDA=0;

SCL=1;

temp=Data<<1;

Data=temp;

BitCounter--;

}

while(BitCounter);

SCL=0;

}

*------------------------------------------------

读入一个字节并返回------------------------------------------------*/ unsigned char Read(void)

{

unsigned char temp=0;

unsigned char temp1=0;

unsigned char BitCounter=8;

SDA=1;

do

{

SCL=1;

_nop_();

if(SDA)

temp=temp|0x01;

else

temp=temp&0xfe;

if(BitCounter-1)

{

temp1=temp<<1;

temp=temp1;

}

BitCounter--;

SCL=0;

}

while(BitCounter);

return(temp);

}

/*------------------------------------------------

串口发送函数

------------------------------------------------*/

void SendOneByte(unsigned char c)

{

SBUF = c;

while(!TI);

TI = 0;

}

/*------------------------------------------------

读取ADS1115

------------------------------------------------*/

void read_ad(unsigned char channel)

{ delay_ms(2);

Start();

Send(0x90); //写入芯片地址

Ack();

Send(0x01); //写入配置寄存器

Ack();

Send(0xc1+channel*16); //写配置数据16位:单端输入,Fs=6.144v。

Ack();

Send(0x83); //采集速度860

Ack();

Stop();

//--------------------------------------//

delay_ms(100);

Start();

Send(0x90); //设置读取指针准备读取

Ack();

Send(0x00);

Stop();

//--------------------------------------//

delay_ms(2);

Start(); //写入芯片地址

Send(0x91);

Ack();

BUF[0]=Read(); //读数据

Ack();

BUF[1]=Read(); //读数据

NoAck();

Stop();

value=(BUF[0] << 8) | BUF[1]; //合成16位结果

}

/************LED数码显示**********************/

void display(unsigned int V_dat)

{

int t

t=6114*V_dat/65536; //转化为电压显示

unsigned int LedOut[4];

LedOut[0]=Disp_Tab[t/1000]||0x80; //千位带小数点

LedOut[1]=Disp_Tab[t%1000/100]; //百位

LedOut[2]=Disp_Tab[t%1000%100/10]; //十位

LedOut[3]=Disp_Tab[t%10]; //个位

for( i=0; i<4; i++)

{

P0 = LedOut[i];

switch(i) //使用switch 语句控制位选

{

case 0:LS139A=0; LS139B=0; break;

case 1:LS139A=1; LS139B=0; break;

case 2:LS139A=0; LS139B=1; break;

case 3:LS139A=1; LS139B=1; break;

delay_ms(5); //扫描间隔时间太长会数码管会有闪烁感

}

}

}

/*************************************************

* 冒泡排序:将9位数的数组从小到大排序,进行中值滤波* **************************************************/

unsigned int reorder(unsigned int group[N])

{

int i,j,k;

int m=1;

for(i=0;i

{

for(j=i+1;j

{

if(group[j-1]

k=group[j];

group[j]=group[j-1];

group[j-1]=k;

m=0;

}

if(m=1) break;

}

Between=group[4]; //取中间值

return Between;

}

/****************主程序*********************/

void main()

{

init();

int i;

for(i=0;i

{

read_ad(0);

temp[i]=value;

delay_ms(1);

}

reorder(temp[N]); //中值滤波

Ling= temp[4];

for(i=0;i

{

read_ad(1);

temp[i]=value;

delay_ms(1);

}

reorder(temp[N]); //中值滤波

Ref=temp[4];

while(1)

{

if(flag_uart==1);//向PC机传输50个采样值

{

flag_uart=0;

ES=0;

unsigned int vol,h;

unsigned char qian,bai,shi,ge;

int i;

for(i=0;i<50;i++)

{

vol=His_data[i];

h=6144*vol/65536;

qian=h/1000+0x30;

bai=h%1000/100+0x30;

shi=h%1000%100/10+0x30;

ge=h%10+0x30;

SendOneByte(qian);

SendOneByte('.');

SendOneByte(bai);

SendOneByte(shi);

SendOneByte(ge);

}

ES=1;

}

if(flag_time==1) //1s采样一次

{

flag_time=0;

int i;

for(i=0;i

{

read_ad(1);

temp[i]=value

delay_ms(1);

}

reorder(temp[N]); //中值滤波

V_mid=temp[4];

V_data=17600*(V_mid-Ling)/(Ref-Ling); //增益校正和零点校正

if(b==49)

{

int j;

for(j=0;j<49;j++)

{

His_data[j]=His_data[j+1];

His_data[49]=V_data;

}

}

else

His_data[b]=V_data;

b++;

}

if(His_data[b]<10667) // 采样值低于2V,置位超下限标志位

{

flag_led1=1;

}

if(His_data[b]>21333) //采样值高于4V,置位超上限标志位

{

flag_led2=1;

}

V_dat=His_data[b]; //显示最新采样值

display(V_dat);

}

}

/**********************************************************

* 定时器0中断程序:判断脉冲状态是否改变,led是否闪烁,*

* 1s周期是否到*

***********************************************************/

void timer0() interrupt1

{

IMP=0;

TH0=(65536-4000)/256; //重装初值4ms

TL0=(65536-4000)%256;

led_num++;

imp_num++;

t0_num++;

if(imp_num==4) //16ms定时到后输出高脉冲

{

IMP=1;

imp_num=0;

}

if(t0_num==250) // 1s定时到后置位对应标志位

{

t0_num=0;

flag_time=1;

}

if(led_num==2) //8ms定时到

{

led_num=0;

if(flag_led1==1) // 若超下限标志位为1则使led1灯闪烁

{

L_led=~L_led;

flag_led1=0;

}

if(flag_led2==1) // 若超上限标志位为1则使led2灯闪烁

{

H_led=~H_led;

flag_led2=0;

}

}

}

/**************************************************

* 串口中断程序:接收完数据RT置位或发送完数据后TI置位*

* 程序进入中断子程序* ***************************************************/

void ser() interrupt4

{

if(RI==1)

{

RI=0;

a=SBUF;

}

if(a==1)

{

flag_uart=1;

}

}

建筑智能化弱电监控系统(上)

建筑智能化弱电监控系统(上) 弱电监控系统包括: 1 综合监控布线系统 综合监控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监控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监控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1) 简介 综合监控布线的英文表达为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通俗表达为Cabling System,简称SCS,最早由AT&T提出)或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目前国标采用这一称法)。 下图是综合监控布线的六个子系统系统图,见图一。

2) 综合监控布线优点 相对于以往的监控布线,综合监控布线的特点可以概况为: 实用性:实施后,监控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 灵活性:监控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电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象监控设备等。 模块化:综合监控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象、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扩展性:综合监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 经济性:采用综合监控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通用性: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下图二是综合监控布线系统结构总图: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一。SCADA系统概述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CADA在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上的应用较早,在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可靠供电,提高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铁道电气化SCADA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同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SCADA产品与设备,这些都带动了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二.SCADA系统发展历程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全名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SCADA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作系统的SCADA系统,如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为华北电网开发的SD176系统以及在日本日立公司为我国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所设计的H-80M系统。这一阶段是从计算机运用到SCADA系统时开始到70年代。 第二代是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SCADA系统,在第二代中,广泛采用VAX等其它计算机以及其它通用工作站,*作系统一般是通用的UNIX*作系统。在这一阶段,SCADA系统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与经济运行分析,自动发电控制(AGC)以及网络分析结合到一起构成了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第一代与第二代SCADA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基于集中式计算机系统,并且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因而系统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联网构成很大困难。 90年代按照开放的原则,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能够实现大范围联网的EMS/SCADA系统称为第三代。这一阶段是我国SCADA/EMS系统发展最快的阶段,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都汇集进SCADA/EMS系统中。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国家计划未来三年内投资2700亿元改造城乡电网可见国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四代SCADA/EMS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或即将具备,预计将与21世纪初诞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VA技术等技术,继续扩大SCADA/EMS系统与其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
系统概述: 燃气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为了保证然气输配管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提高现代化的供气管理水平,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系统组成: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由四个部分组成。 监测中心:主要硬件: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等。 主要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燃气管网无线监控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移动 GPRS 网络,INTERNET 公网(需绑定固定 IP)。 抄表终端:燃气管网监控设备(GPRS RTU)DATA-6216/6218。 计量设备:压力变送器,燃气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系统拓扑图:
财务结算系统
BS 服务器
值班员计算机
交换机
防火墙 INTERNET 公网 公司领导或上级管理
GPRS 网络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6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8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7c15949998.html,

主要功能: ◆ 采集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气体泄漏及电池电压等数据。 ◆ 将采集数据主动上报到监控中心;支持定时上报和监测数据超限上报。 ◆ 支持电池供电方式,无需外部供电功能。 ◆ 支持对各种类型仪表对接功能(串口信号、4-20mA 信号、脉冲信号)。 ◆ 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报表生成功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 ◆ 支持测点数量 65535 个。 ◆ 易维护性,系统操作简便,抄表终端支持远程维护管理。 ◆ 采用 GPRS/CDMA、短消息无线通信方式。 ◆ 现场可存储、显示、查询压力、流量等数据及工作参数。存储数据≥1 万条。 ◆ 数据存储间隔、数据上报间隔可以设置。 ◆ 电池寿命根据上报频率确定,可达到 1-3 年。 ◆ 为现场压力变送器提供直流电源:5V、12V、24V。 ◆ 支持远程升级设备程序、设定参数。
燃气管网无线监控系统软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7c15949998.html,

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化设计方

案 壹、网络监控系统需求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管理自动化以及自身安全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加强。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中心在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服务意识的同时,通过拥有一套技术先进、高度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物防、人防、技术防范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实现中心现代社会管理。 二、系统实现的功能要求: 设计原则: 1、监控效果好、无死角 2、录像保存时间达到-----天 3、统一前台监控软件,具备网络监控功能 4、集中管理/统一控制平台:可集中管理摄像机视频数据,可在监控中心完成如:远程设置、远程控制、远程信息及状态查询等多种管理设置工作。

5、远程监看:通过网络授权,实现远程监看 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用产品的可靠性和兼容性;系统具有未来的可扩展性;集中控制、布局合理;施工方便、价格合理、外形美观;架构合理、低成本、低维护量,具体要求如下: ?实时对各楼层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 ?实时对各个楼梯出入口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 ?可录制各点的视频录像以备安防查用 ?调节镜头焦距可以清晰的观测到大厅窗口和工作间的工作具体细 节 ?系统监控中心通过电脑实现高度智能化控制管理,包括前端网络智 能球的云台镜头控制、多画面同屏分割显示、画面分组自动轮巡切 换、图片抓拍、电子地图等功能,提供实时、定时、报警触发、随 时启停等多种录像模式以及对录像资料的智能化快速回放查询; ?系统监控中心要求实时显示所有图像,并且可以任意调用、放大指 定的图像、自动将报警对应的图像切换;视频图像达到四级以上质 量等级; ?系统网内的主控管理电脑和经授权的电脑可以任意调用视频图像 的录像资料; ?远程集中监控:各前段设备的远程视频情况全部集中到监控中心, 动态检测录像会自动集中到中心监控。也可以实现传统视频监控系 统的功能(防盗监控、管理监控);远程WEB配置管理、使用方

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计算机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各单位、部门: 为保证本部门计算机所保存的数据和信息安全,加强和规范公司计算机数据和信息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信息化系统操作、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的部门与员工,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职责 1.1 计算机使用者负责所使用计算机的数据备份操作,涉及到信息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用计算机,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 1.2 各单位、部门的负责人是本部门数据备份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要了解本部门需要备份的数据内容与类型,落实备份要求,防范可能出现的数据风险,对本部门数据备份情况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不按规定备份要立即予以纠正。 1.3 监测监控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负责公司各部门数据备份技术支持、培训、监督核查工作。 2.数据备份管理 2.1 备份方法及要求 2.1.1 数据备份采用人工备份的方式,备份分重要数据备份、重要文档资料备份、信息监控系统数据库原始数据备份、计算机操作系统备份、应用软件备份。所有备份工作必须由操作人员做详细记录,要求记录备份的内容、时间及次数。 2.1.2 计算机需要备份的数据、文档资料要随时归档备份并异地存放, 每周至少备份一次,日新增数据量大、财务、销售、经营调度等部门的数据必须每天备份一次,每月整理一次,备份方法实行三重备份方式,即本地硬盘、移动存储设备(网络硬盘)、光盘刻录保存并进行异地存储。备份介质由各部门自行准

备,并妥善保管。计算机操作系统应使用正版软件,每周打一次补丁,每季度用Ghost做镜像备份。应用软件更新后,及时用光盘刻录方式转存。 2.1.3 每年元月,各部门将上一年的所有数据分类,完整、真实、准确地以刻录光盘的形式存档,然后交由部门负责人保管。 2.1.4 应定期检查备份介质的可用性,若发现介质已经不能使用,应及时更换新介质并对重要数据进行转存处理。 2.1.5 备份数据资料保管地点必须满足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盗等条件,并指定专人保存。 2.1.6 计算机需要重装操作系统时,必须自行确认其系统所在硬盘所有盘符中重要数据有异地备份,以防止意外发生(有少数计算机会因病毒、硬盘损坏或是磁盘分区问题,存在重装系统后若干磁盘打不开提示格式化现象)。 2.1.7 监测监控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定期对员工数据备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核查。 2.2 关于数据丢失 2.2.1 网络管理员在对各部门备份数据核查的过程中,发现数据未备份或是备份不及时、不完整的情况,应及时指出,并向全公司通报。 2.2.2 因可控的人为原因造成重要数据(例如行政办公、技术、销售、人事及财务等)遗失的,公司根据损失情况将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涉及到企业安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2.3 如因违反计算机数据备份管理规定,造成备份数据不完整或丢失,由此造成的损失及数据恢复费用由各部门自己承担。 2.2.4 各部门统一由监测监控信息中心安装正版网络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数据库和定期查杀毒,如果因杀毒软件误操作破坏数据,各部门应保持原始状态,由监测监控信息中心联系杀毒软件服务商进行数据恢复。

水库、水电站智能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水情及视频无线监控 解决方案 第 1 页共16 页

目录 1、行业背景 (3) 1.1行业背景 (3) 1.2行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3) 1.3建设目标及重要意义 (3) 2、系统架构 (3) 2.1体系架构 (4) 2.2技术架构 (4) 3、特色方案 (7) 4、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8) 4.1系统组成 (8) 4.2宏电DVS介绍 (9) 4.3平台软件介绍 (10) 4.4客户端介绍 (11) 4.5服务器操作系统 (12) 4.6服务器数据库 (12) 4.7服务器 (12) 4.8摄像机 (12) 5、技术优势及系统特点 (13) 5.1技术优势: (14) 5.2系统特点 (14) 6、服务承诺 (15) 7、成功案例 (16)

1、行业背景 1.1行业背景 水库作为国家的重要资产,在水的管理方面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水库实行科学、安全、自动的管理,在现阶段已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非常迫切的要求。由于水库的面积广大、地形复杂等原因,实现有线的监控管理难度很大,我公司提出了无线远距离实时图像监控的合理化建议。 1.2行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水库拟实现无人执守及安全监控,要求实现以下功能: ?汛期的水库安全防卫工作,时刻注意水库的水位,如果水位到了警戒线,有了险情,马上报警。 ?水库重点区域的防范,随时注意闸门、大坝的正常工作和稳固程度。 ?水库水面情况的实时远端监控:水面上是否有漂浮物(如白色垃圾)、漂流物(如泄漏的原油)。 ?水库水岸情况的实时远端监控:岸上的物体(如人、兽)是否进入危险区(如闸门口、大堤上),是否有可疑的情况(如有人想要破坏水库)。 ?能够随时检测水库中水的水质,并将信息传到远端,发现水质超标,马上报警。 ?库天气情况的实时监控。 1.3建设目标及重要意义 建设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包含前端采集设备,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河道水库水情无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查看水库各地的视频图像和水位信息。前端设备包括DVS,摄像头,水位传感器和遥测终端机。水位信息和视频图像以EVDO无线网络发送;服务器提供数据中转,用户权限管理等;客户端提供用户查看水位信息和视频的界面。 2、系统架构

数据采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数据采集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设计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熟练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 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大约在60年代后期,国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产品进入市场,此阶段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系统多属于专业的系统。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型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同计算机溶于一 体的数据采集系统。由于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优良,超过了传统的自是这一类的 典型代表。这种接口系统采用积木式结构,把相应的接口卡装在专用的机箱内,然后 由一台计算机控制。第二类系统在工业现场应用较多。这两种系统中,如果采集测试 任务改变,只需将新的仪用电缆接入系统,或将新卡在添加的专业的机箱里即可完成 硬件平台中建,如果采集测试任务改变,只需将新的仪用电缆接入系统,或将新卡再 添加到专用的机箱即可完成硬件平台重建,显然,这种系统比专用系统灵活得多。20 世纪80年代后期,数据采集系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工业计算机,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用软件管理,使系统的成本降低,体积减小,功能成倍增加,数据处 理能力大大加强。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军事,航 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单片数据采集系统(DAS)。目前有的DAS产品精度已达16位,采集速度每秒达到几十万次以上。数据采集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阶段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更先进的模块式结构,根据不 同的应用要求,通过简单的增加和更改模块,并结合系统编程,就可扩展或修改系统,迅速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该阶段并行总线数据采集系统高速,模块化和即插即用方 向发展,典型系统有VXI总线系统,PCI,PXI总线系统等,数据位以达到32位总线宽度,采用频率可以达到100MSps。由于采用了高密度,屏蔽型,针孔式的连接器和卡 式模块,可以充分保证其隐定性急可靠性,但其昂贵的价格是阻碍它在自动化领域取 得了成功的应用。 串行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结构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可靠性不断提高。 数据采集系统物理层通信,由于采用RS485双绞线,电力载波,无线和光纤,所以其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工业现场数据采集和控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由于目前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一个工厂管理层局域网,车间层的局域网和底层 的设备网已经可以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把多台数据采集设备联在一起,以 实现生产环节的在线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

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组成 本项目智能化监控系统由视频监控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车辆出入管理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周界防卫子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巡更子系统7个子系统组成。 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多媒体综合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监控中心平台作为本监控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中心管理平台和业务应用平台。本监控中心平台具备媒体浏览、控制、存储等业务功能外,同时具有系统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控制管理、存储管理、调度管理、告警管理等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区域综合监控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1、实现了权限的集中管理 2、所有子系统共用网络系统,在监控中心实现统一管理。 3、所有子系统全部信息(视频信息、车辆信息、门禁信息、告警信息、广播信息、巡更信息等)全部存储在监控中心,实现统一存储。

三、系统传输方案 选用LAN网络来进行监控的媒体信息传输,通过TCP/IP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点采用多媒体接入单元实现对媒体信息进行编码压缩和远程管理。 组网方式如下图所示:

四、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1、视频监控子系统 以IP网络为基础,将分散、独立的现场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统一监控和统一管理。它由监控现场、网络设备及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 (1)监控现场 监控现场的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多媒体接入单元、摄像机、各类报警探头等,主要负责监控现场现场视频及环境告警信息的采集,并且执行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 监控现场的典型设备连接示意图如下:

在监控现场,由摄像机、报警探头等设备采集的所有现场信息,在多媒体接入单元经过数字化编码压缩处理后,直接上传至上级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以IP单播/组播的方式实现一对多(一个业务/管理客户端同时连接监控多个监控现场内的监控目标)和多对一(多个业务/管理客户端同时监控一个监控现场内的监控目标)的远程实时监控功能。 当发生特定的报警情况时(如:人员非法入侵、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消防报警等),系统将接收相应的报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联动策略,联动相应的摄像机转动到指定的预置位,进行录像、抓图等相关操作。报警信息能与录像、抓图无缝结合,即可由报警信息检索回放相应的现场录像与抓拍图片,以便作为日后事故追忆和调查的有力辅助手段。 监控现场内同时发生多点报警时,系统将按报警级别高低和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先上传严重报警点的视音频等告警信息,同等级别的报警将按时间优先顺序上传。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可配置话筒、扩音器、音箱、音柱等音频对讲设备,将它们通过多媒体接入单元的语音对讲接口与音频输入接口接入监控系统,以实现监控中心和监控现场的双向语音对讲与中心语音广播,以便在发生异常、设备故障时,进行及时的沟通、指导,满足调度指挥的需要。 (2)网络设备 监控现场与监控中心设备均部署在同一IP局域网下,如果采用

监控系统的数据备份

监控系统的数据备份 一.前言 组态软件的应用已经拓展到了社会各个领域,每个厂商在监控系统中都预安装了系统软件和组态软件。实践证明监控系统运行越正常.用户的安全运作和生产活动对监控系统的依赖性越强,这就带来一个后患,如果监控系统出问题危害就越大。为了避免软件出问题影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监控系统的数据备份就显得很重要了。通常监控系统数据受损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造成:一是来自自然界的破坏.其破坏程度是灾难性的,如未进行备份,数据将永久丢失;二是由于监控系统硬、软件本身故障,这是可以预防和补救的.但系统恢复的前提是有完整的数据备份;三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误操作,这也是造成数据丢失的一种原因。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数据备份了,对监控系统备份重点是数据完整的冷备份,而在线热备份主要是历史数据。 监控系统的数据备份应包括:基础备份和软件备份两部分。 组态软件的运行平台是计算机和操作系统,而其载体是硬盘。因此基础备份主要包括:计算机的CMOS参数设置、硬盘主引导记录及分区表、操作系统及部分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的备份则包括:组态软件、组态数据、组态生成的应用程序、I/O设备驱动、通信设置、数据库及历史数据等、有的还有汉化平台。 二.基础备份 1.计算机CMOS设置参数的备份 所谓CMOS是计算机主板或CPU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计算机当前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置信息,但其掉电即失,所以用电池来给关机后的CMOS供电,确保其信息不丢失。计算机在启动过程中,将自动检查CMOS芯片中的内容,以确定计算机的配置情况,故CMOS RAM 中的内容对计算机能否正常工作起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备份CMOS参数。 最好的方法是将CMOS参数打印下来,对于多数BIOS设置,进CMOS设置界面后,按下键盘的“PrintScreen”键就可打印当前显示页(但打印机必须是接在并口上)。选择各设置项后,逐页打印下来保存。如遇到CMOS参数丢失或改变时,只需按打印出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恢复。 有的电脑书介绍采用工具软件把CMOS RAM中的数据备份到软盘上,但dlr不提倡这一方法,万一操作失误后患无穷。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精心打造 上海同望软件有限公司 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目录 1. 行业背景 (3) 2. 系统分析 (3) 2.1.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3) 2.1.1. 材料组成 (3) 2.1.2. 施工工艺 (3) 2.1.3. 试验条件 (4) 2.2. 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分析 (4) 2.2.1. 事前控制——原材料检验和配比设计控制 (4) 2.2.2. 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生产过程控制 (4) 2.2.3. 事后控制——混凝土质量统计分析及混凝土质量评定 (4) 3. 系统简介 (5) 3.1. 建设目标 (5) 3.2. 业务架构 (6) 3.3. 系统实现 (6) 3.4. 网络环境 (7) 4. 系统功能 (7) 4.1. 原材料试验管理 (7) 4.1.1. 试验数据处理终端 (7) 4.1.2. 试验数据查询平台 (9) 4.2. 配合比管理 (10) 4.2.1. 理论配合比 (10) 4.2.2. 配合比通知单 (11) 4.2.3. 配合比执行情况查询 (11) 4.3. 拌合站生产数据采集和监控 (12)

4.3.1. 拌合时间监控 (12) 4.3.2. 材料用量监控 (12) 4.3.3. 短信消息提醒 (13) 4.3.4. 统计分析 (14) 4.4. 压力机数据联网采集和监控 (19) 4.4.1. 压力机和万能机数据采集 (19) 4.4.2. 不合格数据统计 (20) 4.5. 梁厂养护数据采集和监控 (20) 4.6. 混凝土质量评定 (21) 4.6.1. 混凝土质量波动图 (21) 4.6.2. 混凝土质量正态分布图 (22) 4.6.3. 混凝土质量评定 (23)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燃气管网物联网智能监控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燃气管网物联网智能监控
系统概述: 燃气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为了保证然气输配管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提高现代化的供气管理水平,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燃气管网物联网智能监控)应运而生。 系统组成: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 监测中心:主要硬件: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等。 主要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移动 GPRS 网络,INTERNET 公网(需绑定固定 IP)。 抄表终端:燃气管网监控设备(GPRS RTU)DATA-6216/6218。 计量设备:压力变送器,燃气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系统拓扑图:
财务结算系统
BS 服务器
值班员计算机
交换机
防火墙 INTERNET 公网 公司领导或上级管理
GPRS 网络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6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8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7c15949998.html,

主要功能: ◆ 采集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气体泄漏及电池电压等数据。 ◆ 将采集数据主动上报到监控中心;支持定时上报和监测数据超限上报。 ◆ 支持电池供电方式,无需外部供电功能。 ◆ 支持对各种类型仪表对接功能(串口信号、4-20mA 信号、脉冲信号)。 ◆ 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报表生成功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 ◆ 支持测点数量 65535 个。 ◆ 易维护性,系统操作简便,抄表终端支持远程维护管理。 ◆ 采用 GPRS/CDMA、短消息无线通信方式。 ◆ 现场可存储、显示、查询压力、流量等数据及工作参数。存储数据≥1 万条。 ◆ 数据存储间隔、数据上报间隔可以设置。 ◆ 电池寿命根据上报频率确定,可达到 1-3 年。 ◆ 为现场压力变送器提供直流电源:5V、12V、24V。 ◆ 支持远程升级设备程序、设定参数。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软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7c15949998.html,

智能化网络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方案

目录 前言 (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 (4) 第一章网络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5) 一、系统概述 (5) 1.1、设计原则 (5) 1.2、设计目标 (6) 1.3、设计依据 (6) 1.4、设计说明 (7) 二、系统优势 (8) 2.1网络化结构“一线多能” (8) 2.2网络化结构--方便日后扩展 (9) 2.3嵌入式操作系统--免维护 (9) 2.4分布式结构--系统更加安全 (9) 2.6分布式存储、观看--更加系统更加灵活 (9) 2.7 分级管理,既灵活又安全 (9) 三、系统构成 (10) 3.1系统原理图 (10) 3.2前端部份 (11) 3.3传输部份 (11) 3.4视频控制、显示和记录系统 (12)

3.5 GoldenEyes系列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介绍 (13) 3.6 GoldenEyes分布式监控工作站计算机系统需求 (14) 3.7 GoldenEyes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主界面 (15) 四前端监控点配制 (17) 五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7) 第二章LED电子显示屏系统 (17) 第二部分系统设备报价清单 (17) 第三部分现场施工与售后服务承诺 (17)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也倍加提高。基于目前我国的现状,以安全技术防范为主,将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为一体,辅以视频、通讯、网络系统将以生产车间智能化系统为主流。 本方案为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安全防范而设计的,车间的安全技术防范,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采用各种安全技术的器材设备,达到车间防入侵、防盗、防破坏等目的,保证车间工作人员人身及生命财产安全的综合性多功能防范系统。 生产车间安全防范的技术系统,必须因地制宜,遵守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消防法规、技术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和市容市貌的规定,将技防纳入车间建设的规则。技防系统在方案设计时,要始终贯彻“安全、可靠、有效、经济”的设计指导思想,所采用的产品,必须是符合有关标准并经过国家规定的检测单位测试、认可的产品。 在设备选型上,要以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兼容性和开放性,方便用户使用。即技防产品应选择安全、先进、成熟技术,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系统性能不高或过早淘汰;立足于用户对技防系统的具体要求,不盲目求好求全,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考虑到技术不断进步及用户需求的不同,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开放性、按已有标准设计、标准生产的设备,避免因兼容性问题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

ISO27001信息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ISO27001信息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IT内部安全防范,确保监控系统管理的安全性、保密性、规范性。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IT监控系统的使用、维护及管理特制定此程序。 3 相关文件 《备份中心管理规定》 4 职责 4.1 网络管理员负责对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包括监控录像的监视,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 4.2 值班人员负责对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5 程序 5.1 监控系统运行时间 中心机房内视频监控系统、电子门禁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应急照明、配电等设施必须保证24小时正常运行。 5.2 监控系统的维护 5.2.1 监控系统由网络管理员每天负责检查与维护。

5.3 监控系统范围 5.3.1 IT信息科技部核心办公区及非核心办公区都处于监控状态。 5.4 监控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理 5.4.1 当值班人员发现监控系统监测到可疑事件时需进行现场确认,确认完毕后进行事件记录《事件事故记录单》。 5.4.2 当值班人员发现监控系统检测到外来人员离开授权工作区域随意乱走时,应加以拦阻并进行记录《事件事故记录单》。 5.4.3 监控系统某监控摄像头发生异常,当发生摄像头故障时由值班人员联系监控系统服务商进行更换或维修,更换或维修期间由保安代替监控站在监控损坏的区域内维持秩序并监控可疑情况。更换或维修完成后由服务商提供《维修记录单》。 5.4.4 监控系统故障由值班人员联系监控系统服务商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维修期间由保安看守各出入口并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 5.4.5 当监控区域扩充需增加监控摄像头时,由综合管理员联系监控系统服务厂商对监控设备进行添加,添加设备期间由保安严格把守各出入口并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 5.5 监控系统管控 5.5.1 监控系统由运行监控机房值班人员进行管理,每天对监控系统的监控活动进行检查并协调监控系统的工作,协调监控系统资源利用率。 5.5.2 监控系统的数据备份,监控系统应定期(每周)对其监控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操作由综合管理员负责,备份完成后填写《监控系统数据备份实施记录》。 5.5.3 监控系统数据恢复,当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数据无法浏览时,由综合管理员取得备份数据并联系监控系统服务商,对监控系统数据进行恢复,恢复完成后形成《数据备份恢复记录》。 5.5.4 监控系统数据查询,当出现信息安全事故、银监会检查等特殊情况需对监控数据进行查询时,由IT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审批《监控系统数据查询审批单》,

智能化数据采集和电压监控系统C语言程序

附录:总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9 sbit SDA=P2^0; //定义i2c连接端口 sbit SCL=P2^1; sbit LS139A = P2^2; //定义139译码器的输入A脚由P2.2控制 sbit LS139B = P2^3; //定义139译码器的输入脚B由P2.3控制 sbit ON= P3^3; sbit L_led= P2^6; // 定义超下限led灯由P2.6控制 sbit H_led= P2^7; // 定义超上限led灯由P2.7控制 sbit IMP= P2^5; // 定义脉冲输出由P2.5控制 unsigned char flag_led1,flag_led2,led_num,imp_num; unsigned char flag_uart,flag_time,t0_num; unsigned char a,b; int V_data,V_mid,value,Ling,Ref; float ad_v; unsigned char BUF[2]; //存放读取到的结果8bit x 2 unsigned int code His_data[50]={0}; //采样值存放数组 unsigned int code temp[9]={0}; unsigned char code Disp_Tab[]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40}; //段码控制 /*****************毫秒延时程序*************************/ 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t) //5.8Mhz,1T { unsigned char a,b; for(a=t;a>0;a--) for(b=220;b>0;b--); } /**************初始化程序****************/ void init() { TMOD=0x01; TH0=(65536-4000)/256; //定时器T0装初值,定时时间4ms TL0=(65536-4000)%256; TR0=1; //启动T1 ET0=1; //开T0中断 SM0=0; //设定串口工作方式1 SMI=1; REN=1; //允许串口接收 EA=1; //开总中断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正式版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1835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标准正式版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标准正式版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成****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控和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司调运中心系统有效对接,实现生产运行统一指挥、有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和平稳供气,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分级管理原则。实行公司、各部门和场站三级管理。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燃气有限公司各所属单位调控中心、场站站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

第二章依据的标准规范 第四条依据的标准规范: 1、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GB 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3、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4、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5、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6、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范 8、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及编制说明

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17T09:37:53.6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作者:林荣秋 [导读] 摘要: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用电需求上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加强企业电力网络监控,不仅能确保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得到高效的实施,而且还能确保整个电力网络的安全性,从而结合监控的情况,确定企业的电力需求,并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和优化,在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同时,还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所需。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524000) 摘要: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用电需求上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加强企业电力网络监控,不仅能确保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得到高效的实施,而且还能确保整个电力网络的安全性,从而结合监控的情况,确定企业的电力需求,并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和优化,在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同时,还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所需。因而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了一种用于监控企业电力网络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关键词: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现代电力企业要想满足企业用户在电力方面的需求,避免电能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切实加强企业用户电力网络的监控,并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因此设计一套电力网络监控智能化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设计的这一系统的基本情况是:①载体为PIC单片机;②包含的模块主要是智能显示终端:GSM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操作模块。以下笔者就此展开详细分析。 1.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基本作用分析 第一,采集与处理企业用电数据。其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网络智能化,系统安装于智能化监控设备中,其设备包括:电网服务器和用电设备、以及用户手机、智能显示终端,还有就是采集装置。对于办公设备和照明灯具,以及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用电设备在工作后所用电数据实施采集,并及时做好处理。 第二,高效地实施用电综合管理。 有关于电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由智能显示终端数据接收以及进行发送,优化和监控用电的实际状况,最后事项对用电状况的综合管理。 第三,移动式远程监管用电情况。智能显示终端和用户手机两者之间所进行的通讯主要由通过GSM网络得以实现。 促进供电方案的优化完善。智能显示终端同电网服务器之间的在通讯,其途径还可以同工业以太网得以实现,积极地为为工厂为用电公司合理地制定供电的方案此充分地提供基础性的数据。其工厂用电数据由数据存储设备进行存储,这样就有利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过程中,能够及时调用[1]。 2.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工作方式分析 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是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的两种工作方式,所以,作为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选择。就本地监控方式而言,其核心主要是智能显示终端,而智能显示终端在同数据采集装置数实现及时据通讯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无线网络基于实现,在对用电设备数据的实现采集和及时处理,是通过采集装置来实现。进而准确地完成对用电情况的有效监控。而远程监控模式中,智能显示终端同用户手机的理解依赖于GSM网络得以实现,工作原理是:本地监控数据由智能显示终端向用户手机进行发送,与此同时还接受用户手机发出的一些指令控制,进而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等重要的功能。 3.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 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如下图所示。在系统中,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监控用户和控制中心,以及变电站前端。系统在工作中,其变电站的前端积极收集所采集到的关于监控对象的一席额数据能够及时地传到控制中心。信息一旦传到了控制中心之后,并对其进行管理和有效地控制,及时对对用户的请求展开请求。而在监控用户端中,用于监控的方式主要采用浏览器模式实施监控,主要是负责对电站前端的图像实施控制。 在实现智能化监控中,本论文设计中最核心的部件是智能显示终端,在运算处理数据采集装置的信号过程中是通过PIC单片机得以实现,并将用电设备运行状态在显示磨矿上给予显示。[2]。 4.企业电力网络智能化监控系统各大模块的设计 4.1GSM模块的设计要点分析 GSM模块选用TV35i无线通讯模块。其芯片工作电压范围是3.3V到3.5V之间,有1800MHz和900MHz两种工作频率,设备的功耗为1w,2w,其工作模式有三种,第一种为TALK模式,第二种模式为IDLE模式,第三种模式为省电模式。在连接语音控制信号线、电源和指令数据线过程中,采用的是40脚ZIF连接器进行连接。在芯片的内部集成着留个组件:ZIF连接器、天线接口,以及基带处理器和射频模块,还有供电模块和闪存存储器。 4.2无线通讯模块设计的要点 在显示终端和数据采集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是有效传输过程中,其载体为无线通讯模块,智能显示终端将控制指令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进行发送,进而实现有效地对工厂用电设备实现严格管理和控制。就通信技术比较多,就最常用的通信技术Zig Bee无线通讯技术而言,在其安全性和课操作性以及成本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满足无线传感器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该技术为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在传输距离上不是很远,一般为10米到100米之间,但是具有数据加密的功能,完全可以组成网型网络和串行网络、星型网络。其无线模块选用CC2530无线模块。其协议非常简单,可编程的输出功率能够达到4.5dBm,有极高的抗干扰性能,其接收灵敏度较高。所需要的外接元件较少。

智能化监控系统说明书

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说明书 智能化面板如图1所示: 图1 在上图中,第一排为时间显示,依次为天、时、分、秒,左面显示屏为设备运行状态显示屏,右面为操作键盘,下面小黑点为复位键,⊙为报警灯,键盘具体排列如图2所示: 取消启动012 休眠关机345 电压离子泵678 恒温接收机综合器9+/- 时间移相←→同步 控制背景↑↓确认 图2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键盘的操作方法:图中所示数据随设备状态而定。 1.电压参数显示 按电压键,状态显示屏显示设备各部分电压值,如图3:

图3 上图中: V1为总电源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23-25V,电压不在此范围将显示出错,并给予报警。 V2、V3为自动调谐器、流量控制器、恒温控制器的两组电源电压,V2正常工作范围为14V-16V,V3为-14V--16V。 V4为智能化监控系统、接收机、自动调谐器电源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7-9V。 C F V为C场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14-16V。 O S C V为电离源直流工作电压,工作范围为10-22V,一般为18V左右。 O S C I为电离源直流工作电流,工作范围为150-900m A。 2.离子泵参数显示 按离子泵键,显示屏显示如图4所示: 图4 上图中: I O N V为离子泵高压,正常工作范围为2K V-5K V。 I O N I为离子泵电流,正常工作范围为 1.0-4.5m A,随流量的改变而改变。 F L U X为钯管加热器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1-22V。

F L R 为流量设定,范围为0-4.8V 。 3. 恒温控制电压参数显示 按恒温键,显示屏显示如图 5: 图 5 恒温部分各参数工作范围均为1-22.8V 。下面列出了各个参数的涵义。 T H B 真空罩底部恒温加热电压 T H C 真空罩中部恒温加热电压 T H D 真空罩顶部恒温加热电压 N E C K 颈部恒温加热电压 O V N 1 外炉中部和顶部恒温加热电压 O V N 2 外炉底部恒温加热电压 I S O L 隔离器、前置放大器恒温加热电压 4. 接收机参数显示 按下接收机键,显示屏显示如图 6所示: 图 6 上图中: I F L 为接收机中频信号电平,设备正常工作时应在 1.5V -4. 5V 之间,通常为 3.5V 左右。 T U N E 为调谐电压,接收机锁定后该值应稳定在 2.8V 左右 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