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墓石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的作者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美国汉学家孔飞力。 孔氏不是那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三十年间,总共才出版了《叫魂 ——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三部著作。 但是,部部经典,堪称史学大家。 这些经典以问题意识为出发,采取以小见大的特有写法来阐释 "全国 性问题",比如《叫魂》单单以一种社会基层的文化现象入手,重点分析在 皇帝、官僚系统与平民阶层的诠释,从而揭示表面上处于"乾隆盛世"的中 国社会景象及其背后潜藏的危机。 又如在《中国帝制晚期的叛乱及其敌对力量》以民兵组织演变以及地 方军事化发展的探讨为切入点,深入地解析中国帝制晚期农村社会的结构 变化。 在这些著作中,他并没有令学者印象深刻的"研究范式",也没有时髦的 学术理论,但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现实关怀以及他的思想,足以让他提出 有深度的问题,并展露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写道, "一个有着根本性关怀的

思想家,其才华之所在,应在于他既能够将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抱 负上升到一般性的层面,又能够赋予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以普世性的意义 ",而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如何使深奥的学术理论"深入浅出", 如何让人参透"意义终究会老去,而事实永远不会老去"这句哲理,注定是 一位思想家的才华与价值所在。 关于《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孔氏不是在讲现代中国的如 何形成,而是在讲现代国家所蕴含的各种性质是怎样一步步被中国具有的。 诚如他讲道, "中国文化是统一的, 但不是单一同质的",同理亦可认为, 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制度,这些都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同 样也有各种替代性选择。 对于普世性的问题或哲理至少孔氏相信具有普世性的东西,它必然孕 育一个个具体个案或个案的某一层面,并以其自身内在的方式、而非外部 强加的方式呈现。 然而,问题是"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并与现代并不相悖的种种知 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具体历史途径,或者经过何 种人的努力或作为,而导致了向着现代性以及具有中国特质的 "现代国家" 的渐次转变?" 针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这一历程, 上述所说的"现代种种知识资源 "应属孔飞力在政治层面强调"根本性问题"或"建制议程",也可归纳于"政治 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三种问题。 具体地讲,"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 的目标协调起来?第二,政治竞争如何同公共利益的概念协调起来?第三,

国家的财政需求如何同地方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孔飞力说"这三种问题 并非仅仅来自于帝制晚期的外来危机,更起始于困扰中国帝制晚期的具有 多种侧面的国内危机",但据笔者的理解,这三种问题实质上自古有之,从 未中断,在整个帝制时期,这三大问题可还原成"帝王专制与官僚分权"、"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问题;在现代性政治,它亦可视为"中央领导核 心与中央各部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大问题。 只是,在内忧外患的帝制晚期,所有由来已久而又尾大不掉的各种矛 盾已然表明这种日渐没落的制度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三种问题,预示着"一 种制度——一种无法同自身政治使命与任务相契合的制度——的死亡" 在表面上针对时局危机、实则处理"根本性问题"上,孔飞力以其"知识 精英"的视角锁定在魏源、冯桂芬和维新变化前后的一系列人物上。 从认识中国现代国家的角度来看,魏源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编纂《海国 图志》、嫁接中西知识桥梁式人物,而且在于他所具有的"全球性视野"在 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涉及了同"现代性国家"具有密切关联的"根本性问题"如 魏源提出要使得更多局外功名者进入政治系统内部,并提倡 " 广开言路 ", 虽然在表面未曾涉及现代性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但"广开言路"却是任何形 式的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 "从魏源到冯桂芬、再到戊戌变法时期的陈鼎及其他人,几代中国知 识精英关于‘政治参与’的思考受到了他们所赖以为思想之本的中国历史文 化资源的制约",但他们提出了"以‘广开言路’为出发点探索政治参与及政治 竞争之道,并使之与政治控制形成协调等触及现代国家 ‘建制议程’的‘根本 性问题’"

尤其在涉及冯桂芬批判者认为"公共利益在他们所处时代条件下是靠 不住"的理论前提下,"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官僚机构的控制,并以 此来保证,更高层次的客观性能够超越狭隘的私人利益而出现。 对人们而言,在没有替代性解决办法的情况下,由正常的官僚机构实 行威权式领导似乎便是完全合理的"而这不正是二十世纪的多数中国政府 所采取的办法吗? 在了解完中央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基础上,"作为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 历史实际演进的结果,国家在同地方势力争夺税收与财政收入的控制权的 对峙中,不断‘挤走’夹在国家与纳税农民之间的种种中介力量",同时,随之 而来的便是中央集权国家的威权力量不断得到强化。 孔飞力认为,"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以及农业集体 化运动的推进,标志着近世以来国家为有效地控制地方财政资源所做努力 的压倒性胜利",因此, 他用"耒阳暴动"与"农业集体化"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 事件,从根本上表明中介势力试图分权,而国家又趋于强化的特质。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与政治控 制这一具有普世性的"根本问题"论证了现代国家的内质在中国的形成,也 说明着近世中国是如何走向威权体制的,以至今日,这种威权体制的作用 还若隐若现。 但中国为何走上这一威权体制?是因专制中央集权的"旧制度"产生了 近世"威权体制"的新制度吗?还是恰如译者陈兼、 陈之宏提及的那种类似" 救亡压倒启蒙"的救亡说?其实,这始终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 可是,"如何在保持‘中国’存在的前提下,使之既成为一个统一、强大和有

效率的国家,又成为一个在宪政建制及公民参与的基本问题上具有现代意 义上的合法性国家",尽管这句话或多或少地带有"西方中心论"与美国汉学 观,但无疑不是这本《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最核心的探寻和最真挚的提 示!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二 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评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林辰 按孔飞力教授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运用西方现代政治科学的研 究概念、方法和中国研究的内部取向来探索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特殊性和 延续性,试图从近代政治精英的知识建构和政治实践的互动中理出一条线 索作为当今中国道路发展的主要指引或参照。 然而在触及其所谓"狭隘的基础和僵化的中央集权"这些中国传统政治 的核心时,其所运用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二元分析概念的确又使 人有未尽之感。 下面这篇文章对中国威权主义的分析更加整合和细化了这一路径,与 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作为后学的一种尝试性补充,对于深入体验和探索 中国现代国家的"根本性议程"问题有所裨益。 望阅读时仅限学术探讨,请勿上纲上线。 作者林辰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我想提议的是,我们正接触到中国威权主义的内核,而这是一种并 不一定会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便会解体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信仰体系。 "这是孔飞力教授在叙述清末高官对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的痛斥时,

针对后人常常以"浅尝辄止的快感"评判历史而严肃提醒的关于一种突破激 进或保守为主题陈旧偏见的以存在着中国独特政治议程演变特色的假设。 尽管孔飞力在本书中归纳出中国向现代国家过渡的三项焦灼,却没有 回答出他所强调的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威权主义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层延续至今的政治风格的底色确为浓烈的国家崇拜情感 和坚定的精英政治观所构成。 国家崇拜并非浅薄化的爱国主义,而是在价值次序上与自由主义呈现 较大差异的国家本位。 换言之,在纵向统制严密的政治环境下,国民的个人利益在某个集体 的神圣光环下既不值得一提,也会在悖逆国家意志的时候遭受道德攻讦。 而在这个国家的形象塑造中,历代文人对国家正当性的分辨并不是对 某个规则从一而终,而是随着所处朝代的实力变迁不断的从功利主义的视 角修正,这种情势变迁的历史观恰恰是以首要服务于本朝正统观的树立而 书写。 一直以来,正统观多侧重于对以德治治理国家的肯定,而对广袤疆域 的占据不以为意。 但在异族与汉族分享中原土地,甚至取代汉人成为当时的合法政权后, 传统的合法性论述无法支撑现实的变异。 于是,无论是处于弱势的失败覆灭者,还是政治新贵都向 "暴秦"展示 出超乎以往的宽容度,而去索取以武力征服的结果主义的霸统反证和以实 力主义为强势语境的对合法性承认的强迫接受。 而如此对正统观构成元素的平衡颠倒从欧阳修的修史观中可窥见一

斑——"及大并小,以强兼弱,遂和天下于一,则大且强者谓之正统,犹有 说焉。 "除此之外,在对本朝称颂的内容选择上,迫于异族统治在汉人主导 的文化氛围中先天不足,伴随着异族政权从平稳过渡到盛世初现,以往的 军事自信则逐渐被"良治"所呈现的绚丽盛世所取代。 而它所代表的则是历朝历代均娴熟运用的对合法性的粉饰方法,即混 淆国家与政权的概念,将仅仅应作为政治发展中的过渡形式的可通过特定 方式替代的政权等同于唯一至上的民族国家。 在第一步拉平后,就会考虑如何持续它的有效控制以缓解永不消退的 合法性焦虑,而一般选择则是将政权意义优先于民族国家的生存。 尽管两者并非完全针锋相对,但在众多利益抉择时刻,由于对国家利 益的合法代表地位,这样的交易权衡拥有众多空间。 对外上政权"私利"会优于地理意义上的主权, 而对内政事务的管理中, 政权维系的敏感度将大大胜过国民权利被收窄的紧张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一政权从被道义围困到逐渐立足,能够自我 阐述一定的思想资源的时间段中,准军事化的实力主义语言和逻辑会在历 史教科书中刻意渗透,以期望培养出第一批习惯此种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信众。 无疑,这样的读起来令人血脉喷张的历史叙述在使读者沉浸于平日剑 拔弩张的宏大叙事之时,相应的潜移默化出一种因本来作为可贵的稀有美 德——对个体命运感同身受的匮乏而衍生的"冷酷的社会观" 而因地域自豪的传统天朝上国情感中,孔飞力亦注意到了国人对大一

统近乎变态的痴迷。 他提到"尽管很多人谈到过中国的分裂或中国被列强所瓜分,然而, 由中央政府统治的单一中国国家的现实和概念,却经历了军阀混战、外国 侵略和内战生存了下来。 "这一点确是卓识,从北伐到划江而治的拒绝,这些政治人物的担忧 和忌惮除了自我生存的必要条件,亦囊括了对大一统习惯而比照的舆论认 知压力和自我期许。 但我想说的是,这番平日看起来丝毫无可妥协空间的原则得以敬畏, 多半是非常危急时刻的罕有和估计不足,从历史例外和既有政治格局来看, 国人对大一统半成品的接受度高于对新核心价值触犯的容忍度,分离主义 在既存政权的合法性不断被质疑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话语空间。 譬如,东南互保中,张之洞曾提出若北京不保,则可推举李鸿章作为 中国"大总统"来主持大局。 这样在过去不可想象的"谋逆"计划因为生死存亡的危机而被消减了其 作为政治罪一触即发的政治纯洁。 如果这还不能佐证时人对大一统价值的退让的话,之后幕僚刘学询对 孙中山的一封信则足以说明道貌岸然的大一统是多么脆弱,信中写到"傅 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而在 如今的香港和台湾与大陆虽谈不上对峙,但也算冰冻的政治格局中看,不 单单是国家表述不同带来的历史记忆切割,三方对于国家存在意义的意识 形态差异正逐渐侵蚀着大陆所声嘶力竭的关于华人共同体的泛中国解释 化情感。

很明显,香港与大陆近几年的政治冲突正是大陆内部公民自治诉求与 传统控制观相互割据的先锋,中央权威的衰落并不是敌视思维下公民团体 蠢蠢欲动的结果,而是宪法政治时期既没有以宪法为尊的价值信仰,也不 愿思索富强的目的后迟滞国民福祉意志的代价。 公民自治权的进程缓慢将自然的转向地方自治的谋划,此番规律同样 适用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民族政策下的少数民族地区。 在去国家崇拜向现代理性国家过渡的阶段中,亦有呼唤强大国家力量 的呼声,这种对"中国青少年时期"奋发进取精神的推崇若是转嫁到改革决 心的刺激上并无不妥,但往往事与愿违。 国家力量的运用目的和评价标准由于存在着较大鸿沟,非正当的国家 行为亦会成为对内权力扩张的新一轮试探。 所以,《大秦帝国》所携带的亢奋情感在现实政治倾向仍默认控制统 制策略的背景下, 并不能激发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危机感, 而在拒斥竞争, 警惕多中心权威的格局中强化对试图尝试替代可能的组织进行打压。 因此,孔飞力在对 20 世纪中国的农村集体化财政改革中就明确的点 出"并不在于富农是否会变成一个新的剥削阶级,而在于他们是否会在党 控制农民和农村剩余产品的努力中,演变为党的竞争对手。 " 一切为了国家服务的目的最优先除了衍生出为大一统可忽略程序正 义的鼓吹牺牲强调外,也带动了实用主义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哲学。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每一次赋予谨慎乐观期待的"建制"会以功利视角和 盘托出,在推行过程中又以无法触及根本性议程的结果浅尝辄止,而这一

番大动干戈,却又常常是心照不宣,甚至是"众望所归"的。 若在建制之前以可同时加强国家权力为诱惑是作为一种无挑衅性承 诺来拓宽作为空间,那么之后的失落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号召者的冒险在 旁观者看来是对既有格局露骨的挑战,也是对政治思想共识的狂飙突进。 在他们自身都未曾勾勒出确定的现代化步骤前,又从何处去寻找正义 性的辩护。 而这也是中国历史中一派好似人人为公,却实际上因人人为私而阻碍 变革的原因之一。 国家这个光鲜亮丽的大义足以成为党争中相互指责的大旗,而政治精 英们也足以在保守的习惯中满足于防御补救型的建制仅仅达到缓一时之 急的效果。 秦孝公在面对商鞅分别以帝道、 王道、 霸道、 强国之术游说时的态度, 从意兴阑珊到全神贯注就几乎从最遥远的历史中验证了这番注定半途而 废的功利行为。 当然,以国家崇拜为门面,而以人格化的君主命令或实力派的意志强 行鼓噪的对某个虚无缥缈价值的群体膜拜的实质,却仍然是认为世间只有 一种能够得到承认垄断的公共利益。 而这种赤裸裸的以强力威胁,以恐惧构筑的一元论用孔飞力的话说就 是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理念核心的——天下只存在着一种关于公共利益的 正确认识"以国家本身作为一种不可质疑的权威,因绝对正确而要求绝对 服从,则成为了极度靠近极权的威权主义。 它所带来的不可预知性会因不断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使国民在为

保全简单的自由时被迫蚕食作为人的独立性和尊严。 康熙 19 年时, 曾经评价索额图"卿辅弼重臣, 勤敏练达, 自用兵以来, 翼赞筹画,克合机宜。 "但 23 年后, 为了削弱太子党对皇权的威胁, 称"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 人也"这样急转直下的帝术通常被认为是帝王牢牢掌控生杀予夺之权的得 意肱骨,他的儿子雍正帝在经历的残酷狡诈的继位者竞争后更加得心应手 的操纵。 雍正 2 年,对大臣们说年羹尧"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 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 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一年后,就勒令自裁。 如此围绕着某种至高无上利益的政治失信并不能以肯定皇权来排除 矛盾,而应注意到,无视国民基本权利的价值推崇无论被宣传的如何摄人 心魄,都会因其变态状况的强势而刺伤信众。 中国威权主义的另一组成部分就是对精英政治的深信不疑,而政治精 英集团本身的封闭性所造成的与其来源——文化精英之间的抵触冲突,以 及集体行动需控制在以皇权为主的国家本位容忍度下的政治参与边界模 糊的问题,都带来较之他国更保守虚耗的政治风格。 众所周知的是,由科举制度所选拔的预备官员从具有独立社会地位的 "士"跳脱出来进入宦海,则组成了一个虽愿意根据读书时代的人际关系编 织政治脉络,却排斥普通"文人中流"的政治团体,他们对维护自身参与政 治事务的独一地位尚且不遗余力,就更妄论平民百姓的议政了。

而更加讽刺的是,传统教育典籍所鼓励的士人对家国大事的使命感迫 于以科举为通道的政治参与入场券的稀少,无法释放无数读书人的一腔抱 负,而这恰恰是国家崇拜氛围下对士人个性限制后无法承受的放弃。 这一点在孔飞力看来,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矛盾之所在 "精英教育中 至少有一部分,亦即关于国家利益以及全国性统治合法性的历史理论基础 的那部分,是要培养人们对于一些相关议题的关切,然而,国家却又希望 将他们大多数人排除在这些议题之外。 "而这直接妨碍了帝国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直接控制和地方财政的收 拢, 因为大部分的低端士人活跃在官府与农民间关于税收、 地租的较量中, 有证据表明,他们不仅以克扣资金敲诈勒索为生,也会在官僚系统发生因 诸如火耗等弊病而引发的农村暴乱中担当没有长远眼光的领袖。 这种悲剧性命运的传染亦因平民权益诉求的艰难而走到一起,引发出 一种特有的,或者至少是更加严重的中国政治图景。 我将它称之为"油汤现象"脆弱的上层政治精英以波澜不惊的态度维持 着整个国家环境的平稳,并以一种泰然自若的风平浪静来隔开外界对"油 汤"真实温度的认识。 而除了碗壁没有其他散热渠道的沉淀下的汤内部,是如何的惊心动魄 则无法考证,甚至装载它的碗都会因为网格化管理作为先进的隔热层而无 法传递出真实。 那么,官僚系统的排斥性在填补政治精英突破艰难选拔而获得寻租默 认的补偿后,就会无可挽回的堕入集体溃烂。 它所展示的坚不可摧的封闭程度也将与大众反智情结相辅相成,混合

出以走极端为捷径的民粹风潮。 所以,为了缓解大规模文化精英的"无所事事无事生非",魏源和冯桂芬 提议扩大议政主体,这在孔飞力看来,正是具有现代国家中公民参政意蕴 色彩的举措。 虽然如前文所述,他们的提议遭致京官几乎条件反射式的驳斥,但因 清末危机实际所席卷的关于救亡图存的对本民族命运的关切,在"中国近 代早期的政治发展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十分重要并起到了承上启下作 用的概念。 "当然,在清末"清流"的实践中,有着两种遗憾。 一是属于被后人苛责的革命性不够的 "跪着造反 ",因为解释理由的引 经据典,而被后人所鄙视为生搬硬套,并以结果为起点反推出所谓的历史 必然性。 这在我看来是无法接受的,世人在检视戊戌变法的悲剧时,若是只从 现代观念投射的历史局限性来讽刺政治人物的 "懦弱",却无视与今相似的 困境僵局和中流文人登上舞台,作为一种罕见的国民直接参与非常政治的 突破性价值,则属于冷漠与迟钝并存的功利思维。 而另一种孔飞力所观察到的遗憾,则是冯桂芬们所应允的文化精英议 政平等权的不纯粹——否定了低端士人和平民的议政合法性。 与此同时,那些炒热了舆论场的清流们 "根本不打算在广大文人中寻 求支持,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在现存官僚行政机制内,加强自己的名声和 巩固自己的前程。 "而这想必在如今看来并不陌生,即使是当代非正常程序的政治竞争

中,我们亦可以看到形形色色却依旧屹立不倒的政治投机说客,为政策合 理性的背书者和煽动低劣民族情绪的军事评论员。 这不禁让人想起顾炎武对名声的洞见 "君子所求者,没世之名,今人 所求者,当世之名。 当世之名,没则已焉,其所求者,正君子之所疾也。 " 精英政治中所困扰的关于政治竞争和党争的认定直接造就了高层官 僚日趋怯弱,回避核心议题的冷漠。 而他们对党争的谈之色变和从未成功抑制的结党风习则从侧面印证 了党派作为自组织的一种形式,能够且应当代表群体利益的合法性过渡。 而威权时代对结党的反对主要落脚在对垄断性权威的挑战和"营私"的 拒斥中。 无处不在的政治罪威慑在某个议程提出之前就先决的进行意图妖魔 化的过滤,而这通常为政治倾向相左的理由中作为屡试不爽的道德偏见塑 造出中庸策略。 在正常对多元利益并存的理性构筑中,对这种公共空间从摊薄到汇聚 的正视将不再被视为君权把控下的权力挑战,而是现代国家有序的可转化 为执行力的非精英式的智力资源整合。 另一番对结党的歧视实际是来源于朋党的以人为连接点而非观点的 属性。 艾尔曼就谈到"清初宗族势力急剧增长,一种以垂直的血缘关系为纽 带的士绅利益集合得到强化,以横向的非血缘性党社基础上关注政治主导

权的利益群体则受到弱化"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康雍乾三代帝王都明显的 倚靠外戚来支撑其统治,从康熙对"佟半朝"的容忍,到雍正利用年羹尧打 击政敌巩固自身即位统治,再到乾隆对以傅恒为代表的孝贤皇后家的扶持, 帝王们早已不再是党争的旁观者,而是如鱼得水的参与者,作为培植亲信 实现个人意志的力量,亦透露了皇权绝不是可单独依赖敬畏便可奏效而需 借助朋党的困境。 而孔飞力所对"精英阶层尤其需要克服自己对联合起来支持一项共同 议程的根深蒂固的恐惧"的批评则可从清初历史中的集体动议的失败发觉 出清末涣散的政治文化。 康熙一废太子后,向大臣们征询立太子的意见,因仓促废储而希望复 立太子的他却没有料到以佟国维、马齐、王鸿绪、鄂伦岱、阿灵阿、揆叙 为首的大臣们会联名保奏八皇子。 在次年声讨阿哥党的责任时,就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 "今马齐、佟 国维与胤禩为党,倡言欲立胤禩为皇太子,殊属可恨!朕于此不胜忿恚。 "这样的历史教训自然严重挫伤了高层官僚的积极性,不但无法毫无 顾忌的表达真实想法,也疲惫于摸索出帝王的真实意愿。 同样困扰士人的则是政治参与活力的提升与议政合法性容忍边界的 微妙关系,一方面,威权统治希望以百家争鸣的自由风气标榜德政良治, 但同时对政权地位相关的话题保持着高度敏感。 南山集案就鲜明的展现出清初帝王对于异族统治的合法性焦虑和博 取前朝遗民认可的纠结。 戴名世比明史更详细的描述了诸如嘉定三屠、扬州七日的惨剧,以 "

信史"的风范表达了"私人治史的抱负",除此之外,在公共场合亦臧否时弊, 旁若无人。 而他自身甚至也有了不祥预感,谈到 "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 世人,恐以言语获罪",最终在康熙 52 年被斩首。 严酷血腥的社会环境自然无法培育积极议政的民风,而使公论落入噤 若寒蝉后的单一话语,想得到真实的共识自然也就孤掌难鸣。 而另一个阻碍言路关开的顾虑则是足以抗衡威权体系的声援的匮乏, 也就说,并无公允的理性权威,至少是公开谈论的政治安全能够让人在现 实中超越恐惧,光明正大的做一个异议者,而非以终结政治生命为代价。 顺治 12 年,彭长庚、许尔安请求昭雪多尔衮,最终被流放宁古塔。 乾隆 43 年,对多尔衮才复还睿亲王封号。 迟至今日,类似的"一句顶一万句"的社会结构的存在在完成威权中心 对事项的绝决定义后,不可逆的摧毁了人的自由判断能力而烘托出一副玩 世不恭的淡漠态度。 用穆勒的话说,就是"信仰仅仅剩下形式,非但无益于为人增福,而 且还因破坏了根基,从而妨碍了任何真实而又诚挚的信念自人类理性或个 人体验中生长出来"而如此,对大众心理中广泛从属的沉默和避之不及态 度的苛责既会因自我保护等可以理解的理由失去支持,又会在轮回的黑色 幽默中打破安分守己了却此生的梦境。 中国的威权主义虽被孔飞力认为是一种持久的价值存在,但不可否认 的是,它亦是阻碍中国成为现代国家的陈旧价值。 当孔飞力提醒人们关注这个看似根深蒂固的政治传统之时,同样暗含

着国民克服禁锢,重启中断了的建制之路的期望。 而此书对清末建制议程无疾而终的反思,则是对当下宪政之路坎坷最 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里斯,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 -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

华威先生读后感1500字

华威先生读后感1500字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华威先生读后感1500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华威先生读后感1500字 张天翼是现代文学史上“左联”的重要青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讽刺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华威先生》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史上不可多得的名作。这是一部创作于抗战之初的政治讽刺小说,暴露了国统区的弊端。在抗战的特定时代环境中,华威先生无疑是国民党政客的化身,其反复鼓吹“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则是国民党四处抓权、破坏抗战的真切写照。 作者继承了鲁迅、果戈理、契诃夫、莫泊桑等中外名师的文学描写手法和反映现实与人生的传统,学习了他们讽刺艺术的优秀成果,又采用漫画的方式,体现了张氏讽刺艺术的独特风貌。在塑造华威先生这一形象时,张天翼并没有用具有中心意味的事件或大的矛盾冲突来表现,而是以叙事者“我”作为外视点,靠“我”的观察并用平实的语言叙述出来,显得不温不火,诙谐幽默,含蓄深沉,却也发人深思。作者通过对华威先生参加会议的忙碌、衣着、重复的陈词滥调以及可笑的行为动作进行的绘声绘色描写,以异常简单的“写意”手法,几笔就勾画一个浮夸傲慢、虚伪狂妄、盛气凌人的国民党文化官僚的形象。 首先在小说内容上,内容看似褒,实则贬。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时期。华威先生又名阿威。他的官职很多,但具体分管哪一项工作,文中没有交代。但总的感觉是,他很忙,忙得简直不可开交。 “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这是阿威亲口说的。看来,他的时间真的不够用。 然而,他在忙些什么呢?当时前方战事紧张,而后方的华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着为抗战做“贡献”──到各个组织开会、讲话,然而总是讲不了两句,就又赶到下一个会场去了。他是真的在关心抗战组织的发展吗?不,他不过是想把各个组织的权力抓到手罢了,强调“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才是他的主要目的。小说巧妙地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国民党顽固派。这部漫画小品式的中篇小说,是抗战前期著名的暴露国统区弊端的讽刺文学。 华威先生这一带有某些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因其攫取权力的狂热与无孔不入的流氓气质而具有了一定超时代的因素,因此至今有人读来仍然有所感慨。 其次,在人物形象刻画上也蕴含讽刺性。通过形象和行动上的前后矛盾和不协调,让主人公“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达到深刻的讽刺效果。作者将华威先生虚伪、庸俗和无赖的嘴脸放在具体的事件中,进行对比揭露。 他让别人叫他“威弟”、“阿威”,好像很亲切很和气,但是一不如意,就大骂他人“混蛋”“妈的”,翻脸不认人。华威先生表面谦和,主动声明自己不当主席,可是却蛮横地指定主席,不容别人开口。他说“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但是每天的“忙碌”就是到处讲废话、喝酒吃饭。他以自己时间宝贵为理由,肆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而他“宝贵”的时间却用来在各个地方讲一样的废话。他“挟着公文包”,“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看上去像一个很有权威的人,却“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做作得令人恶心。他媚上欺下,对着总会的主席“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不停地为迟到道歉。而对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主席,迟到了不仅没有任何表示,反而“不高兴地拍了三下手板”,粗鲁地打断他人的发言。在总会发言时“腰板微微地”弯着,客气无比,而在其他会上却“把帽子一戴,把皮包一挟,瞧着天花板点点头,挺着肚子走了出去”。他对太太称“密司黄”,好像一个开明懂礼貌的绅士,对妇女界保婴会的负责人却用“食指”去点她的胸脯。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时间如流水般从我手中滑过,转眼间这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当我自以为在高中学习的《历史》对中国历史有着很好的里欧阿姐,我一直以为我所了解的历史就是真正的历史,但是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了历史就要带着分析史实的态度,了解真相,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回顾近百年的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困惑与希望交织、污秽与崇高辉映、黑暗与光明搏击,构建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古往今来,对历史的考证、学习,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文学,到如今我们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对中国近代史精彩评述以及大热的民间历史学说,人们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后人讲述着前人的故事。对于司马迁及其他优秀史官,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有义务将他们那个时代发生的事记录下来,传给后人;而对于现在选历史课的大多数人,或许更多只是因为必须修满学分吧!但我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兴趣的学生,很高兴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也从这门课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心灵的洗礼。 高中时学过中国的近代史,但那时只是为了应付会考,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具体的轮廓,对其中的人物更是一知半解,没有了解。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中国近代史纲要》从各个方面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内部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阐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进程以及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是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给我们很大的空间去自己想象,自己评价,一副清晰的中国近代史画面仿佛呈现在眼前。 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争取政治上的独立,贯穿着这个任务始终的是人民群众的反帝和反封建斗争。二是为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所作的斗争,这是在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的,即资本主义近代发生发展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便一度遭遇到生存危机。帝国主义的入侵让中国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传统的中国劳动人民还仅仅滞留于渴望土地,维持生计的思想层面上。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迅速垮台,广大人民更加不知所措。近代爱国之士总结中国人民的特点为奴性、缺乏爱国心、愚昧等。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认清目标,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中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体制与科技,中国所处地位之危险。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西方书籍。梁启超、康有为一干人等也指出中国的弊端与危机。 我每节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对李鸿章有着深厚的情感,就因为我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真实的历史,真正的李鸿章,一个历史的罪人,民族的英雄,我也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然后上台讲解了我心中的《林则徐》。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怀科学探索的精神,辩证的看待历史的发展,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得到启迪,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不求明智,但是要还历史以真相,探索历史人物,深入历史事件,从中获得民族的气节,祖先的精神节气。而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们庄严的使命就是要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对未来所可能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当我们对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捍卫我们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潮头回顾历史,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生活,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我们内在的强大动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推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代史纲要 学习感悟

那些岁月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感悟 姓名:韩晓甜 班级:工商1009班 学号:20102986

学习感悟心路历程 (以下诗句为个人的一些心得,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那些岁月 虎踞龙蟠今非比,往日光辉寻踪迹。 洋枪洋炮敲国门,四万同胞齐心力。 太平运动率先起,人人平等得民意。 洋务开启新时代,内在腐朽终归迹。 改良迎来新风潮,戊戌君子遭陷害。 民主共和入人心,辛亥改天又换代。 胜利果实遭窃取,只因软弱不可取。 资本改良行不通,爱国志士苦寻觅。 造船制器终无用,中华大地倍凌欺。 学习西方精华处,民主科学新文化。 巴黎和谈遭失败,五四运动全国起。 解放思潮誓必行,马列思想树新风。 共党诞生新中国,革命道路壮士行。 农村也可包城市,武装革命夺政权。 列强欺凌非忍耐,民族团结抵外敌。 国共统一新战线,迎战呐喊不停息。 历时八年浴血战,终得胜利齐开颜。 扬眉吐气终有日,立我中华树我威。 百年反抗从未胜,只因未得团结心。

众志成城无阻挡,迎来东方新日升。 国共对峙十年期,战乱扰民不停息。 重庆谈判乃陷阱,双十协定终停息。 为民今后幸福日,消除反叛得民意。 国党逃往宝岛去,大陆和平已定局。 社会主义为基础,新时开天又辟地。 中国人民站起来,富强兴邦腾龙翼。 一九四九新阶段,中华梦想终实现。 不再软弱受人欺,携手并进同向前。没收资本归国有,土地改革合作路。建设工业新道路,计划经济来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改造具条件。和平赎买新政策,基本制度来完善。前无古人后来者,未有踪迹来寻觅。《十大关系》可调动,八大制定新路线。正确处理内矛盾,塑风运动反右派。急于冒进求功利,左倾思想路入岐。人民公社大跃进,不切实际遭苦难。文革迎来十年乱,无数志士遭迫害。痛定思痛省悔悟,实事求是新天地。中华大地树新风,国泰安邦翔飞翼。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中国近代学习心得体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 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一些错误和冒进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前期的建设和改造为后面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认识在近现代中国引起大变革的背景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进步才能增强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心批判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了解我国国情,尊重自己,不能对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法学L141

中国现代文学 仿写冰心《往事》

冰心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哗欢笑,杯盘狼藉,会惊起树上稳栖的禽鸟;踏月归去,数里相和的歌声,会叫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 我倚枕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转,黯然神伤…… 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假如我能飞身月中下视,依山上下曲折的长廊,雪色侵围阑外,月光浸着雪净的衾禂,逼着玲珑的眉宇。这一带长廊之中:万籁俱绝,万缘俱断,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有幽感,有彻悟,有祈祷,有忏悔,有万千种话…… 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这时纵是顽石的钝根,也要思量万事,何况这些思深善怀的女子? 往者如观流水——月下的乡魂旅思,或在罗马故宫,颓垣废柱之旁;或在万里长城,缺堞断阶之上;或在约旦河边,或在麦加城里;或超渡莱因河,或飞越落玑山;有多少魂销目断,是耶非耶?只她知道! 来者如仰高山,——久久的徘徊在困弱道途之上,也许明日,也许今年,就揭卸病的细网,轻轻的试叩死的铁门!天国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宝莲池?是参谒白玉帝座?是欢悦?是惊怯?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间的留恋,有未成而可成的事功,有将实而仍虚的愿望;岂但为我?及众生,大哉生命! 这一切,融合着无限之生一刹那顷,此时此地的,宇宙中流动的光辉,是幽忧,是彻悟,都已宛宛氤氲,超凡入圣——万能的上帝,我诚何福?我又何辜?……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中国近代史》感想

听课感想 刚开始听课到现在,一直都想写。一是因为老师赞赏师生交流,也因为我自己也确有感想。明天就要考近代史了,不考感想,我就写在这里。我只是老师一名普通的学生,一名受教者,这次信倒是很希望老师能回我。 —前言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最深的是老师的观点,关于人性的。“听话”“无赖”到独立人格的人,观点鲜明,立论有力有据。我首先想到了鲁迅,感觉是在听文学课而不是历史课,当然这是最开始的想法。 我每一节课都坐在最前面,就是想不让同学打扰好好的听完。听完所有的感觉又多了一些。第一,我很喜欢老师讲历史不按书上的来,也就是说没有太多的历史事件。其实历史事件本身并不是不能吸引人,只不过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太多了,想听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历史,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方向,那就是人性的发展;第二,我很喜欢老师在讲历史人物的态度,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多面的,而不是我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单面行。周恩来总理很受人们尊敬,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的时候,他可能会存在瑕疵。我在想,会有那么一天,20年后当人们合理公正的评价了他后,并不影响他对建设新中国所做的贡献;第三,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看待历史的眼光。至少我自己认为

是这样,我从来没有想过从一连串的历史人物身上思考过历史,那个时代的人,他们个人是怎么选择的,他们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环境和历史环境的,他们的成长道路也在从侧面书写着历史。这时,我联想到为什么古人写历史的时候,总会在一个国家中选几个重要的人来当做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历史,《史记》就是这样一部史书;第四,老师让我认清一个历史现象,“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几个盛世,是非常不错的君主完成的,至少在封建社会他们是不错的君主,他们的局限性也是历史的局限性。他们足以称道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君主而言的,我相信在中国的历史出现过“独立人格的人”,但是他们只是极少数,不能够形成整体的社会效应。第四,我个人很喜欢鲁迅,但是我一直都读不通“我翻开历史一查,历史上没有年代,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大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来二个字‘吃人’”,我当时想,中国古代确曾有过辉煌,当我想到那些成就的时候,我实在无法把吃人与成就联系起来。老师说人性时,我才把鲁迅所论的人性和他那句话联系起来,也就通了;第四,老师讲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的小插曲都能反映一些历史背后但是很真实的故事,这些看似不重要,但是对一些大事件的理解是很有好处的,与以上表述一样,这也是我在以前的历史课上所没有听到的;第五,老师读历史把历史读活了,它活在历史对现代人的启迪,实实在在的启迪,“希望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胡锦涛)。老师说“将来把你们的孩子教育成独立人格的人”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篇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唐太宗说过: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也讲过: 历史是值得注意的。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逐渐变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为半封建的国家。清朝以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状态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世界的巅峰。因此,到了清朝,当朝统治者以此为傲,自恃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无需与外国进行经济贸易、藐视世界抵制,抵制西方工业和科学,并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紧紧关闭。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尽显衰相,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带来的危机逐一爆发。毛泽东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由于中国的糜烂、腐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

民狂潮席卷中国,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当时中国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富饶的古老神国,遍地是宝却不能收藏、没能力保护的国家,西方力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为打开中国对海外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爆发。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被迫签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条约。其中,1894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反外侵斗争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权和经济都遭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在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同时,经济负担更加重、政治压迫更加深。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侵略,其也有相当的积极影响。从政治上看,中国的社会矛盾由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转向封建社会跟中国人民间的矛盾。由此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严重的冲击,鸦片战争让国人看出时势格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从经济上看,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残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资本主义在萌芽中凋零。从外交上看,自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认识了科学知识强大、西方工业发达带来的好处,统治者不再固步自封,开始学习西方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的历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是发达的、社会是进步的、人是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书报告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因为这本书不厚,便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最大的感触就是与高中历史课上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有很大出入,不管是时间的陈述还是评论事物的眼光和深度。就拿甲午战争来说,历史课本上只告诉我们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并宣告自强运动的彻底失败。而蒋廷黻先生把事件的始末告诉了我们,让我现在才知道为何会发动甲午战争,是由于我国和日本在高丽问题上产生了纠纷,日本想要占领高丽进一步实现自己领土的扩张,而中国看出日本的野心想要阻挠,便引发了甲午战争。而战争的失败的原因,究其根本不是器械的落后,而是技术的落后。 所以我对本书的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有浓厚兴趣,并经过研读之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强运动的提出和实行,是有远见的士大夫,如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虽在18世纪处于优越地位,但是西方列强在19世纪进行了改革,专制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更使西方列强的生产机械化。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夜郎自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知改革。直到英法联军叩

开了中国的大门,才知道本国的落后,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对中国进步,拥有现代化的文化一个巨大的突破,但为何最终会失败呢?我总结了有一下几点: 1.封建思想不但在统治者士大夫身上根深蒂固,在民众身上也是无法动摇的。 2.自强运动的倡导者,自身束缚于旧文化中,使得没有真正懂得西方文化,并且不懂得正 确用人。 3.时代的束缚,小人的谗言,使得自强运动无法真正展开。 4.自强运动期间,日本,俄国,西方列强因为想领土扩张的原因频频干涉中国,越南和新 疆的动荡,使中国损兵折将。 接下来,我就细细分析这4点。 -。从英法联军身上,恭亲王和文祥得到了三种教训:西洋的军器和练兵远在我们之上;西洋人愿意我们购买兵器并愿意教给我们练兵之法;西洋人并不是先前所传的狼子野心,不守信用。而且曾国、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机械才能生存,并且倡导派学生出国

华威先生读后感

读《华威先生》品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2012级历史学一班边浩学号:201240259 摘要:张天翼的小说显示了独特的讽刺艺术,以其讽刺的现实批判性成功塑造了多种讽刺的典型人物,并综合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现代讽刺文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通过分析他的作品《华威先生》来体会他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张天翼;讽刺艺术;现实批判;华威先生 在分析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华威先生》及它的作者张天翼,《华威先生》选自《张天翼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小说完成于1938年,国民党官吏华威整天忙碌于开会、演说、吃饭,企图操纵一切群众活动。其所作所为遭到人们的鄙视和抵制,最后,他不得不为此感到害怕。作品以夸张讽刺手法,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国民党官僚形象。而作者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生于南京,祖籍湖南湘乡。他的作品多以幽默轻松的笔触展示中国社会中下层的悲剧状态,被鲁迅视为是新文学以来“最好的作家”和“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他创作多产,此后十年间完成短篇小说近百篇。 首先在小说内容上,内容看似褒,实则贬。这篇小说写于抗日时期。华威先生又名阿威。他的官职很多,但具体分管哪一项工作,文中没有交代。但总的感觉是,他很忙,忙得简直不可开交。 “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这是阿威亲口说的。看来,他的时间真的不够用。 然而,他在忙些什么呢?当时前方战事紧张,而后方的华威先生,也在天天忙碌着为抗战做“贡献”──到各个组织开会、讲话,然而总是讲不了两句,就又赶到下一个会场去了。他是真的在关心抗战组织的发展吗?不,他不过是想把各个组织的权力抓到手罢了,强调“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才是他的主要目的。小说巧妙地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国民党顽固派。这部漫画小品式的中篇小说,是抗战前期著名的暴露国统区弊端的讽刺文学。 华威先生这一带有某些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因其攫取权力的狂热与无孔不入的流氓气质而具有了一定超时代的因素,因此至今有人读来仍然有所感慨。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毛泽东,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炼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课上,我曾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

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订(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

中国近代史纲要观后感

中国近代史纲要观后感 导语: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观后感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中国近代史纲要观后感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 地主阶级在19世纪中叶开始了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 我始终认为革命党人的“民智未开则以革命开之”这句话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他们显然过分相信革命的作用了。革命的确迫在眉睫,但是观念作为一种心理承袭,其养成是几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

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精美的史书是轻盈的蝴蝶飞跃光阴的记载,轻叩我们的心扉;它流传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记载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承载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王朝更替,镌刻着中国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与胜利,铭记着中国现代辉煌建设成就打开中国近代史,它是一部记载着我国由危亡走向复兴。在鸦片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犹如一条毒蛇吞噬着,这时林则徐深明大义地上述朝廷请求严禁鸦片,从而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奋起放抗。由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