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贾平凹说:“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决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烦嚣尘世而不悲、不畏、不俗、不谄。”这段话把读书的好处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读书不仅能培养人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提高自身修养。然而目前中学生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

中学生的阅读问题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让中学生喜欢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音像制品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学生阅读还存在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生正处于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较弱,而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近几年在文学刊物方面,适合中学生的读物是少之又少,而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刊物却到处可见,这为他们选择好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二、学业的繁重使他们不能抽出太多的时间去仔细欣赏名著,他们的阅读仅限于看故事情节,看热闹。

三、大部分的名著写作年代距离他们较远,“历史是

依时间流程演变着的,文化也是在不同的时代里积累,发展起来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性”。阅读时还必须注意时代环境反映出来的文化意义。

因此,如何克服以上困难,扩大中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在学习各种教学理论的同时也大胆的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方法如下: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等于是让他们入了门,如何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呢?初中阶段的学生刚从小学过渡过来,虽有了自理自立的意识,觉得自己是小大人了,其实在心理上还很幼稚,他们的心灵是纯真的、善良的,喜欢美好的故事。所以,我在语文课上开辟了“课前五分钟活动”。利用上课前五分钟的时间给孩子们读一些关于爱的文章。这些文章有写对父母的爱的,也有写师生之爱,同窗之爱的……

2、在课堂上,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留出时间去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此,我在课堂上安排了同体诗文赏析:(1)学完《背影》后,我就给同学们读了丁宁的《愧疚》,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母亲,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离情别绪。(2)学完《台阶》后,大家共同欣赏刘向的《父亲是一道风景》,体会父亲是无法爬过的高山,

父亲是描述不尽的风景。(3)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大家共同欣赏梁晓声的《温馨》,共同感受由于爱而营造的温馨,感受亲情的无可替代。通过这些美文的阅读,可以使同学们走近作家心灵,与作家进行心灵沟通,从而净化了心灵,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制定阅读计划,精选课外读物。

制定计划是课外阅读的前提,课外阅读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一般一学期制定一次为宜,每周安排一节进行课外阅读为宜;精选课外读物是课外阅读的中心环节,一定要选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当前的中学生一般适宜阅读中国的名著,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朝花夕拾》等,又可以阅读唐诗宋词之类;外国的名著可以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呼啸山庄》、《悲惨世界》、《老人与海》、《格列佛游记》等。作为老师,最好能鼓励学生每学期最少阅读2部名著。

三、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当代著名的文学家茅盾说过:“读书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像在高空鸟瞰全城景观一样;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体会章节之间的结构;第三遍要细读,体会一段与一段之间炼字造句的特点。”由此可见,在速读、细读,精读这三个阅读阶段中,不同程度都可以发现问题。有一次,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梁晓声的美文《温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