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

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

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2.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

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

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

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

4.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5.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

A.水从a端流出

B.水从b端流出。

C.水从a,b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

6.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液体密度ρ、液体对玻璃管底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B.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则ρ甲可能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C.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一定大于p乙

D.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则ρ甲一定大于ρ乙,p甲可能等于p乙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 A、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甲=m乙,则p A=p B B.m甲=m乙,则p A>p B

C.p A=p B,则m甲>m乙D.p A=p B,则m甲

8.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②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

③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④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

②.物块A的密度为1.2×103kg/m3;

③.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6000Pa;

④.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

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1 3

A.只有①、②、④正确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10.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 A>S 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

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小于h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小于V乙

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可能小于m乙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 cm2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M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从A到B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_____Pa(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伸长量每变化1 cm,弹力变化1 N,且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变化)。

12.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p甲______p乙,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F甲______F乙(均选填“>/</=”)。

13.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 A(底面积为 2×10-2m2)和均匀圆柱体B 置于水平地面上(ρB>ρ水),A 中盛有体积为 2×10 -3m3的水,B 物体的底面积为 5×10-3m2,高为0.2m,现将圆柱体B 沿水平方向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逐个放入容器A 中并叠成柱形,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增加了为Δ p容1和Δp容2,则Δ p容1______Δp容2,Δp 液

1______Δp液2,(均选填“>”、“<“或“=”)

14.“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木桶的底面积为4×10-2m2(不计桶的厚度),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

15.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甲>ρ乙,在它们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他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p乙;若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p乙(均选填“>”“<”“=”).

16.如图甲所示的长方体,底面积为1m2,放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7.8×104N,它对桌面的压力是_____N,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Pa.

17.如图所示的希罗喷泉,用3根管子连接3个容器,容器a是敞口的,容器b和c是密闭的.容器中有一些水,管B有水喷出.管A中水流的方向是向______,容器b中气体压强的大小比外界大气压______,要增大喷泉的高度,应增加容器______的高度.

18.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p A _____ p B,F A____F B(选填“>”、“<”或“=”)。

19.A砖长、宽、高分别为0.4 m、0.2 m、0.1 m,它的重为160 N,A砖的密度

ρA=_____kg/m3.另一种外形跟A砖一样的B砖,如图所示,当A砖侧放、B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B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B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ΔρA:ΔρB=_____.(g取10 N/kg).

20.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A、B两活塞的直径之比D A∶D B=5∶1.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 A、F B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那么F A∶F B=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刚同学在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ρ0)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ρ)。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的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管外部大气压,形成压强差;

(2)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22.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1)对比图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________.

(2)对比图丙和图丁,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由此可知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液________ρ盐水.

(3)在图丁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盐(未溢出),则盐水的密度

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探头受到液体的压强______(只填选项代码).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不变 D.增大、减小、不变都有可能.

23.如图甲所示,一个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可以用它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向容器左侧注入水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水量的增多,橡皮膜的形变越来越明显,这说明_____.

(2)接着向右侧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时,橡皮膜是平的,则ρ液_____ρ水

,此时两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_____P液.

(3)此时,若在两种液体中放入两个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甲和乙,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橡皮膜_____(选填“向左凸”、“向右凸”或“相平”)

24.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S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h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将s、h和p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p的变化量△h和△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ρ1=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S

(米2)

P

(帕)

△h

(米)

△p

(帕)

10.150784// 20.1200784

0.05392 30.152001176

40.22001568

0.1784 50.32002352

60.42003136

0.21568 70.62004704

表二(ρ2=1×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h

(米)

S

(米2)

P

(帕)

△h

(米)

△p

(帕)

80.150980//

90.1200980

0.04392

100.142001372

110.22001960

0.08784

120.282002744

130.42003920

0.161568

140.56200548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8与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或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7和9~14中△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25.通过以下两个现象:A.制作“自制气压计”时,从吸管中往里吹气,放开后水在吸管中升高.B.自行车放在太阳下暴晒,充足气的轮胎可能会爆裂.晓周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晓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所示.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到a处静止.

(2)用一块浸过酒精的纱布覆盖在烧瓶外部,过一会儿水柱高度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如果把实验(1)中的烧瓶拿到山顶上,则管内水柱将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a处位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温度不变)

四、作图题

26.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和A对挡板B的压力.

(______)

27.如图所示,请你将两根吸管画在适当位置,使其和前面装水烧杯形成一个简易的“口吹喷雾器”。

28.如图中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桌子受到的压力F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底面积100cm2、高15cm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g的水,将一个重3N的实心长方体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g取10N/kg)

(1)求物体A的体积;

(2)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求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3)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0.边长相同、顶部都敞开的甲、乙长方体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它们的底部附近用按有阀门K的轻细软管连接。阀门K闭合后,往甲容器内注入深度为0.3米的水,此

时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帕,如图所示。

(1)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2)求甲容器对地面施加的压力F甲;

(3)打开阀门K,待两容器中水静止不动,求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的之比Δp甲:Δp乙。

31.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均为0.01米2、容器重力均为G0,容器内盛有相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将两个密度不同、体积均为1×10-3米3的实心光滑柱体A、B分别竖直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如下表所示。

压强放入A柱体放入B柱体

p水

14701960

(帕)

p容

19602940

(帕)

(1)求放入A柱体后,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通过计算确定容器的重力。

(3)判断柱体B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本题根据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找出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每一个选择项。

【详解】

A.飞机的升力是利用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原理,但推土机安装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是减小压力,潜水艇是改变自重来潜浮的,而不是空心法,故A错误;

B.速度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m/s,力的单位是N,压强的单位是Pa,故B错误;C.汤姆生发现了中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托勒玫提出的是“地心说”;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故C错误;

D.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大气压用气压计来测量,而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D

【详解】

A.飞机正常飞行时,有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错误;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

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升力,从而能升上空中,故C错误;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B

【详解】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玻璃管上方气压下降,气压计内部气压可将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托起更高,A选项错误;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罐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气压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B选项正确;

C.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且作用存于各个方向上。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受到大气压竖直向上的作用,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同样会受到大气压垂直作用于其上的作用,纸片同样不会掉下来,C选项错误;

D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 ,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试管中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大气压强,试管中的水柱可以被大气压托住,故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不会从管口流出,D 选项错误。 故选B 。

4.D

解析:D 【详解】 根据浮排F gV ρ=可知,气泡的体积在变大,那么气泡受到的浮力也在变大;气泡的体积

变大,气体质量不变,那么气泡里面气体的压强在变小。

故选D 。

5.B

解析:B 【详解】

A .手指从上、下两开口处同时移开后,a 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外的压强差为零,水不会从a 端流出,故A 不符合题意;

BCD .而b 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C 形管中高出b 端所在水平面以上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所以b 端水的压强大于大气,b 端管内外存在压强,水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C 内的水会从b 端流出,故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6.C

解析:C 【详解】

AB .如果乙管液面比甲低,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可能大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

m

V

可知ρ甲可能小于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F

S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 甲>p 乙,故AB 错误;

CD .如果乙管液面比甲高,甲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管内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m

V

可知ρ甲>ρ乙;如果两个都是竖直放置,对试管底部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由p =

F

S

可知压强相等,但乙管倾斜,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p 甲>p 乙,故C 正确,D 错误。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液体体积小于乙液体体积,根据ρ=

m

V

可知,ρ甲>ρ乙。因A 、B 两点高度相同,则甲液体A 点以下部分的体积等于乙液体B 点以下部分的体积,因m =ρV ,则甲液体A 点以下部分的质量大于乙液体B 点以下部分的质量。

A 、

B .若m 甲=m 乙,则甲液体A 点以上部分的质量小于乙液体B 点以上部分的质量,那么,甲液体A 点以上部分的重力小于乙液体B 点以上部分的重力。两容器相同,则A 、B 两点处容器的横截面积相同,根据p =

F S =G

S

可知,p A

m 乙 。故C 正确,D 错误。

8.C

解析:C 【详解】

①根据F

p S

= 得

F pS = ,因此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之比:甲甲甲乙乙乙653==584F P S F P S ?=?,压力等于重力,由G

m g =

可得,质量比等于压力比,因此

甲乙3=4

m m ,故正确; ②根据=m

V

ρ可得甲、乙的体积之比是:甲甲乙乙乙甲3515=4416V m V m ρρ?==?,故正确; ③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甲切去的质量比乙小,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因此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故正确; ④由F G mg Vg

p gh S S S S

ρρ=

==== ,ρ甲<ρ乙,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h 后: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 g h h p gh ρρ=-='-甲

甲甲甲甲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g h h p gh ρρ'

=-=-乙乙乙乙乙 ,ρ甲<ρ乙,即甲乙gh gh ρρ<

,因为p 甲>p 乙,

所以甲甲乙乙p gh p gh ρρ->- ,即p 甲>p 乙,故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得C 正确.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①物块A 的底面积:S A =L A 2=(20cm )2=400cm 2=0.04m 2,物块A 对地面的压力:F =pS A =5100Pa×0.04m 2=204N ,故①正确;

②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乙中物块A 、B 的总重力G 总

=F =204N ,由G =mg =ρVg =ρL 3g 可得:G A +G B =ρA L A 3g +ρB L B 3g =204N ,因为ρA :ρB =3:1,所以

有:ρA ×(0.2m )3×10N/kg+1

3

ρA ×(0.3m )3×10N/kg=204N ,解得:ρA =1.2×103kg/m 3,故②正确;

③物块A 的重力:G A =ρA L A 3g =1.2×103kg/m 3×(0.2m )3×10N/kg=96N ,物块B 的重力:G B =G -G A =204N-96N=108N ,图乙中,B 对A 的压强:B B BA 2

A A 108N =2700Pa 0.04m F G p S S ===,故③错误;

④图丙中,沿竖直方向切去物块B 后,设剩余部分占物块B 体积的比例为x ,则物块B 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为S B ?x ,物块B 剩余部分的重为G B ?x ,A B B B ·x

2800Pa ·x

G G p S +=

=,

()2

96N+108N?x

=2800Pa 0.3m ?x ,解得2x 3=,即将物块B 沿竖直方向切去13

,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10.B

解析:B 【详解】

倒入或抽出液体前,p 甲=p 乙,即ρ甲gh 甲=ρ乙gh 乙,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

A 、倒入液体的体积为V 甲和V 乙,则倒入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甲+A

V S 甲,B 容器中液面的

高度h 乙+

B

V S 乙

,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mg =ρgSh 得,ρ甲gS A (h 甲+A V S 甲)=ρ乙gS B (h 乙+B V S 乙

),ρ甲gS A h 甲+ρ甲gS A A

V S 甲=ρ乙gS B h 乙+ρ乙

gS B B

V S 乙

,因为ρ甲gh 甲=ρ乙gh 乙,且S A >S B ,所以ρ甲gV 甲<ρ乙gV 乙,又因为ρ甲>ρ乙,所

以V 甲<V 乙,故A 错误;

B 、倒入液体的高度△h 甲和△h 乙,则倒入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甲+△h 甲,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乙+△h 乙,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mg =ρgSh 得,ρ甲gS A (h 甲+△h 甲)=ρ乙gS B (h 乙+△h 乙),

ρ甲gS A h 甲+ρ甲gS A △h 甲=ρ乙gS B h 乙+ρ乙gS B △h 乙,因为ρ甲gh 甲=ρ乙gh 乙,且S A >S B ,所以ρ

gS A △h 甲<ρ乙gS B △h 乙,又因为ρ甲>ρ乙,S A >S B ,所以△h 甲<△h 乙,故B 正确;

C 、抽出液体的体积为V 甲和V 乙,则抽出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甲﹣

A

V S 甲

,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乙﹣B

V S 乙

,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mg =ρgS h

得,ρ甲gS A (h 甲﹣

A V S 甲)=ρ乙gS

B (h 乙﹣B V S 乙

),ρ甲gS A h 甲﹣ρ甲gS A A

V S 甲=ρ乙gS B h 乙﹣ρ乙

gS B B

V S 乙

,因为ρ甲gh 甲=ρ乙gh 乙,且S A >S B ,所以ρ甲gV 甲>ρ乙gV 乙,又因为ρ甲>ρ乙,所

以V 甲可能大于V 乙,也可能等于V 乙,也可能小于V 乙,故C 错误; D 、抽出液体的质量为m 甲和m 乙,则抽出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甲﹣

A

m S ρ甲

甲,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乙﹣B

m S ρ乙

乙,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

mg =ρgSh 得,ρ甲gS A (h 甲﹣

A

m S ρ甲甲)=ρ乙gS B (h 乙﹣B m S ρ乙

乙),ρ甲gS A h 甲﹣ρ甲

gS A

A

m S ρ甲甲=ρ乙gS B h 乙﹣ρ乙gS B B m S ρ乙

乙,即ρ甲gS A h 甲﹣m 甲g =ρ乙gS B h 乙﹣m 乙g ,因为ρ甲

gh 甲=ρ乙gh 乙,且S A >S B ,所以m 甲g >m 乙g ,即m 甲>m 乙,故D 错误.

二、填空题

11.12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M 的体积V=(0.1m )3=1×10-3m3, 当M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 浮=ρ液gV 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 ;

解析:12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M 的体积V =(0.1m )3=1×10-3m 3, 当M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 浮=ρ液gV 排=1×103kg/m 3×10N/kg×1×10-3m 3=10N ; 第二空.M 的底面积S M =(10cm )2=100cm 2,

由图乙可知,水加到A 位置开始,弹力减小,说明物体受到浮力,A 位置是物体的下表面,

当水加到1700cm 3时,弹力为零,说明浮力等于重力,设弹簧从A 位置到弹力为零(弹簧为自然伸长状态)时,弹簧上升的高度为Δh ,A 位置到弹力为零,加入水的体积 V 1=1700cm 3-800cm 3=900cm 3, S 容Δh + S M Δh = V 1,

200cm 2×Δh +100cm 2Δh =900cm 3, Δh =3cm ,

弹力F 1=

3cm

1cm/N

=3N , 说明弹力变化了3N ,A 位置之前物体受到的弹力是3N ,此时弹力和重力相等,即G =F 1=3N ,

当水加到1700cm 3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1= G =3N ,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1=133

3N

110kg/m 10N/kg

F g ρ=??浮水=3×10-4m 3=300cm 3, 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距离

h 1=3

12M 300cm =100cm

V S 排=3cm , 由图乙可知,弹簧在A 、B 位置的弹力相同,B 位置的弹力为F 2=3N ,B 位置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力为零到B 位置弹簧的形变量Δh 1=3cm ,B 位置物体受到浮力 F 浮2=F 2+G =3N+3N=6N ,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2=233

6N

110kg/m 10N/kg

F g ρ=??浮水=6×10-4m 3=600cm 3, 水面到物体下表面的距离

h 2=3

22

M 600cm =100cm V S 排=6cm , 水面到A 位置的距离

h = h 2+Δh +Δh 1=6cm+3cm+3cm=12cm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p =ρgh =1×103kg/m 3×10N/kg×0.12m=1200Pa 。

12.< < 【详解】

[1]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质量也相等;由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且S 甲>S 乙,所以 V 甲剩>V 乙剩 由可知 ρ甲<ρ乙 由图可

解析:< < 【详解】

[1]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质量也相等;由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且S 甲>S 乙,所以

由m V ρ=

剩剩

可知

ρ甲<ρ乙

由图可知,原来两柱体的高度关系为

h 甲<h 乙

由柱体压强公式p =ρgh 可知,原来的压强关系为

p 甲<p 乙

[2]由图可知,甲切去的体积更小,且甲的密度更小,所以可知

G 甲切<G 乙切

而原来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可知

G 甲<G 乙

F 甲<F 乙

13.= > 【详解】

[1]由题知,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量相同,底面积不变,由p=可

知,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相等,即

Δ p 容1=Δp 容2 [2]容器 A 中水的深度

解析:= > 【详解】

[1]由题知,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量相同,底面积不变,由p =F

S

可知,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相等,即

Δ p 容1=Δp 容2

[2]容器 A 中水的深度

h =V S 水

容=33

22

210?m

210m --??=0.1m 第一次放入时,水的深度增加

Δh 1=B 0.1m S S ?容=3222 510m 0.1m 210m

--???=0.025m 第二次放入时,水的深度增加

Δh 2=B B 0.025m S S S ?-容=322232 510m 0.025m 210m 510m

---???-?≈0.0083m 因为Δh 1>Δh 2,由Δp =ρg Δh 得

Δp 液1>Δp 液2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桶装满水时,水的高度只是0.2m ,根据可知,当桶装满

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是2000Pa 。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桶底受到水的

解析:80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桶装满水时,水的高度只是0.2m ,根据p gh ρ=可知,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331.010kg/m 10N/kg 0.2m 2000Pa p gh ρ==???=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是2000Pa 。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222000Pa 410m 80N F pS ==??=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是80N 。

15.> < 【详解】 [1]因为: , , 所以 ,

又甲、乙均为实心正方体,故 ,

在甲、乙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 , , 由得 , 故 .

[2]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

解析:> < 【详解】 [1]因为:

m m =乙甲,

ρρ甲乙>,

所以

V V <甲乙,

又甲、乙均为实心正方体,故

S S 甲乙<,

在甲、乙上方各放置一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则:

g G F m =+甲甲铁, g G F m =+乙乙铁,

由F

p S

=

得 F F =甲乙,

p p 甲乙>.

[2]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V 后,由于

ρρ甲乙>,

根据p gh ρ=得

h h 甲乙<, S 甲乙<S ,

则根据V Sh =可知截去的高度关系:

h h 甲乙>,

减小的压强:

p g h ρ=甲甲甲, p g h ρ=乙乙乙,

所以,

p p 甲乙>,

因为原来压强相等,所以剩余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p 甲乙<.

16.8×104 7.8×104

【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甲中长方体对桌

面的压力F =G =7.8×104N; 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

解析:8×104 7.8×104 【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甲中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 =G =7.8×104N ;

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减半,对地面的压力减半,同时受力面积也减半,所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442

7.811N 2=Pa 1107.128m 0F

F p S S ??===. 17.下 大 b 【详解】

如图,a 容器位置高,c 容器位置低,即液面低,A 管连接两容器后,在液体重力的作用下,A 管中水会向下流动,或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c 容器中液面低,产生的压强小,

解析:下 大 b 【详解】

如图,a 容器位置高,c 容器位置低,即液面低,A 管连接两容器后,在液体重力的作用下,A 管中水会向下流动,或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c 容器中液面低,产生的压强小,所以水向下流动;

由于a 、b 容器液面存在高度差,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压强,又由于容器b 和c 是密闭的,此压强通过C 管作用于b 容器中.所以容器B 中的压强大于大气压;

由于a 、c 液面的高度差大于a 、b 液面的高度差,此高度差产生压强,所以管B 有水喷出.据此可知,增加b 容器的高度时,此高度差会增加,B 管口的压强增大,所以喷泉的高度增加.

18.<. >

【解析】如图倒放时,瓶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深度大,压强大,所以;

压力为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如图A ,瓶下半部分,粗细均匀,所以水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底面上,即压力等于水的

解析: <. >

【解析】如图倒放时,瓶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P gh ρ=,深度大,压强大,所以A B p p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