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医学知识点

急诊医学知识点

急诊医学知识点
急诊医学知识点

急诊医学知识点

————————————————————————————————作者:————————————————————————————————日期:

急诊医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

(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4)普通急诊患者: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

(5)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3、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

4、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①综合分析②侧重功能③逆向思维④时限紧迫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1、心脏骤停,SCA: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PEA。

2、心肺复苏,CPR: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VT,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3、心脏骤停的原因:5“T”和6“H”

☆5“T”:中毒、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创伤

心电图类型:室颤、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顿、无脉性室速

4、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

5、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按时间依次划分为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

☆6、现代复苏的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LS、复苏后处理

三个要素:心脏除颤、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7、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①大动脉搏动消失(颈、股);

②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

③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

④双侧瞳孔散大;

⑤意识突然丧失;

⑥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

△⑦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

8、心肺复苏过程中通常根据心电波形和大动脉搏动判断复苏的有效性。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主动脉舒张压和右房舒张压之差,灌注压大小与心肌血液灌注呈正相关,被认为是反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金标准和可靠性指标,维持CPP>15mmHg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必须条件。

第二节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1、基本生命支持,BLS: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BLS包含了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前三个环节。

归纳为初级:ABCD,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电除颤。

顺序为: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窒息病人首先解除气道梗阻,顺序:A 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2、心肺复苏流程图:(课本P10 图2-1)

3、开放气道:①仰头抬颏法:患者无明显头、颈部受伤时使用

②托颌法:高度怀疑患者有颈椎受伤时使用

注意:心脏骤停早期出现的叹息样呼吸(濒死呼吸)是无效呼吸,一旦发现无呼吸,先给2次人工通气,每次时间1秒以上,应见胸廓起伏。

4、人工通气方法:①口对口呼吸②对鼻呼吸

注意:对于有自主循环(可触到脉搏)的患者,人工呼吸维持在10~12次/分,大致每5~6秒给予1次人工呼吸,约2分钟重新检查1次脉搏。

☆☆5、胸外按压:

①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接处

②按压手法:患者放置仰卧位,平躺在坚实地面上。急救人员跪在患者身旁,一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进行按压;使身体稍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幅度约4~5cm,频率为≥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应“快速、用力”按压,但不得冲击式按压。

③按压/通气比:目前推荐使用按压/通气的比例为30:2,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约是2分钟。

④2人以上CPR时,每隔2分钟,应交替做CPR轮换位置,以免按压者疲劳使按压质量和频率降低。轮换时要求动作快,最好<5秒,减少中断按压。

△⑤尽量减少因分析心律、检查脉搏和其他治疗措施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中断胸外按压时间<10秒。

△频繁中断胸外按压和过度通气导致复苏成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①胸腔内压升高②冠脉灌注不足③脑灌注不足④CO下降

5、电除颤:是救治心室颤动VF最为有效的方法。

除颤每延迟1分钟患者存活率下降7%~10%。

①心律分析证实为VT/VF应立即电除颤,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

②根据除颤器的特点分为单相波和双相波型除颤器: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

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20~200J 儿童:首次2J/kg,之后4J/kg

心房颤动:单相波200J、双相波120~200J

室性心动过速:首剂100J

心房扑动:首剂50~100J

△每次电击前后均需做CPR

成人(≥8岁):5min内的猝死,先除颤,再CPR(30:2,5组)

5min外的猝死,先CPR(30:2,5组),再除颤

儿童(1~8岁):先CPR(30:2,5组),再除颤

第三节气道异物阻塞与处理

1、气道异物阻塞(FBAO)的表现:①气道部分阻塞:患者有通气,能用力咳嗽,但咳嗽停止时,出现喘息声②气道完全阻塞:患者已不能讲话,呼吸或咳嗽停止时,双手抓住颈部,无法通气。

2、解除气道异物阻塞(开放气道,清除异物):腹部冲击法(Heimlish法):可用于有意识的站立或坐位患者。救助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位于剑突下与脐上的腹中线部位,再用另一手握紧拳头,快速向内、向上使拳头冲击腹部,反复冲击直到把异物排出。

3、人工通气是溺水复苏的首要措施。

4、对危重症孕妇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①左侧卧位②吸入纯氧③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输液④考虑可能引起孕妇发生心脏骤停的可逆因素,并积极处理。

对无意识孕妇进行人工通气时应持续压迫环状软骨以防止误吸。

孕妇妊娠<20周:不应该考虑急诊剖宫产手术;

妊娠20~23周:施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对复苏孕妇有利,但不可能挽救婴儿的生命;

妊娠24~25周以上:急诊剖宫产手术对于挽救母亲和胎儿生命均可能有利。

第五节小儿基本生命支持

1、1个月以内:新生儿;

1岁以内:婴儿;

1~8岁:小儿

2、成人心脏骤停多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速;小儿心脏骤停:心电静息(78%)、心动过缓或无脉性电活动、室性心律(<10%)

3、小儿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比值,单人复苏时同成人为30:2,双人时为15:2.

4、婴儿推荐是用拍背/冲胸法:1岁以上儿童使用哈姆立克手法及卧位腹部冲击法。

第六节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在医院内进行,通过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和药物等,进一步提供更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以恢复自主循环或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ACLS包含了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后两个环节。(3“D”:除颤、用药、鉴别诊断)

归纳为高级:ABCD,A:开放气道;

B:机械通气;

C: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

D:寻找心脏骤停原因。

顺序为:C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A开放气道、B机械通气、D寻找心脏骤停原因

2、复苏药物的选择

(1)给药途径:①静脉途径:中心静脉注射和外周静脉注射②气管途径:用量是经静脉给药剂量的2~2.5倍③骨髓途径

(2)给药时机:应当在CPR过程中和检查心律后尽快给药,其流程为:CPR—检查心律—给药—电除颤

(3)复苏药物的选择:一线用药: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胺碘酮

二线用药:阿托品、利多卡因、镁剂、碳酸氢钠

3、仔细检查和全面评估患者肺部情况及呼吸功能:

①一般检查

②X线检查

③血气分析: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停止,细胞无氧代谢导致酸中毒。

如果pH<7.2则应补碱,及时纠正酸中毒;

如果PaO2>60mmHg、PaCO2<50mmHg应注意呼吸道畅通,使用呼吸兴奋剂;

如果PaO2<60mmHg(FiO2>20%)、PaCO2正常或>50mmHg应考虑机械通气。

第八节脑缺血损伤与脑复苏

☆☆☆(大题)脑复苏治疗

脑复苏治疗原则为:尽快恢复脑血流,缩短无灌注和低灌注的时间;

维持合适的脑代谢;

中断细胞损伤的级联反应,减少神经细胞丧失;

脑复苏治疗措施:

①尽快恢复自主循环:尽早CPR和早期电除颤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②低灌注和缺氧的处理:

脑血流量CBF的主要决定因素:

a、动脉血压:应该积极处理低血压,必要时予以补充血容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b、脑血管阻力:脑血管失去自身调节作用,但对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反应性。通常情况下,维持PaCO2在35~40mmHg是安全和合适的。

③体温调节:监测患者的中心体温(通常为直肠、膀胱和食道温度),如果患者出现体温过高或发热,应给予退热剂或通过物理降温方式积极处理。

④血糖控制:积极处理高血糖,除非有低血糖发生,应避免输注含糖液体。

⑤抗癫痫

⑥深低温和头部选择性降温治疗等

☆☆生命链:尽早发现心跳骤停并启动急救程序

尽早CPR,着重心脏按压

尽早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第十三章呼吸困难

第一节概述

呼吸困难,dyspnea:患者自觉“空气不足”、“气急”或“呼吸费力”、胸闷,临床表现为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改变,用力呼吸可见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表现为端坐呼吸、发绀等。

一、呼吸困难分类(课本P192 13-1)

病因分类: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

液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起病方式:突然发作、与疾病相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急性左心衰致心源性肺水肿为最常见)

2、伴随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

3、呼吸困难类型(病理生理学分类):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喉、气管狭窄(炎症、水肿、异物或肿物压迫),表现为喘鸣,吸气时胸骨和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所谓“三凹征”。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及COPD患者,表现为呼气延长伴有喘鸣音。

③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重症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

④潮式呼吸和间停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中毒。

4、体位改变:

①端坐呼吸:见于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COPD急性发作期

②平卧呼吸:见于COPD、肺间质纤维化

③端坐或前倾位缓解疼痛:见于急性心包炎患者

(二)辅助检查

1、X线胸片

2、动脉血气分析

3、血常规、生化检查

4、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5、肺功能检查

(三)鉴别诊断(课本P193~194 表13-2)

呼吸困难需鉴别诊断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器官系统→危重疾病→急性疾病→慢性疾病

四、治疗原则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存在支气管痉挛时静脉给予支气管扩张药

(二)纠正缺氧:选择合适的氧疗

(三)支持疗法

(四)病因治疗

△五、急诊快速评估与处理流程(课本P195 图13-1)

细湿啰音,胸片:肺间质改变,考虑急性肺水肿

哮鸣音,正常胸片:考虑过敏、气道痉挛

鼾音,胸片渗出灶:考虑肺炎、胸水

呼吸轻音,似有胸痛:考虑肺栓塞、心绞痛,神经—肌肉性或中枢神经源性疾病

呼吸不规则,创伤:严重气胸、血胸

第二节~第六节(了解)(课本P195~208)

第十章发热

☆重点:

主要概念:急性发热、长期发热、FUO、稽留热、弛张热、相对缓脉

发热的急危重症

发热的快速评估与经验性治疗

第一节概述

1、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

2、过热,hyperthermia: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散热障碍、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体温调节机制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

3、正常人体体温范围:口腔温度:36.3~37.2℃

直肠温度:约高0.3~0.5℃(直肠温度最准确)

腋窝温度:约低0.2~0.4℃

4、正常人体温存在生理变异(一般波动范围≤1℃):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略升高;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稍高于正常。

☆5、病理生理机制(课本P143 表10-1 图10-1)

外源性致热原不能直接透过血脑屏障,而是通过宿主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第二节临床表现

☆一、热度(腋温)

低热:37.3~38℃;

中等热度:38.1~39℃;

高热:39.1℃~40℃;

超高热:41℃以上

二、热程

☆(一)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以内,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

☆(二)长期发热: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分为: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

☆FUO: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者。

FUO 病因:感染、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最终诊断不明者(5~10%)

三、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

☆2、弛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以上,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伤寒缓解期、出血热、风湿热。

△3、波状热:体温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不久再发,波浪式起伏,常见于布鲁菌病。

△4、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交替,常见于回归热、何杰金病。

△5、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马鞍热:登革热

四、发热时相及特点

(一)体温上升期

(二)高温持续期

(三)体温下降期

第三节鉴别诊断

一、病史(病程、时间快慢、热型、用药史、伴随症状、基础疾病、旅游史)

发热特点:诱因、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间歇或持续性、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季节

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腹痛、呕吐、腹泻;

尿频、尿急、尿痛;

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

一般情况:精神、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

其他: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职业特点、旅游

二、体格检查

①体温

②脉搏: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约15次/分;

☆相对缓脉:见于伤寒、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感染、药物热、军团菌、鹦鹉热;

绝对缓脉: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莱姆病

③呼吸: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增加约2~4次/分;

明显增加:肺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系统感染、休克

④血压:SBP<90mmHg或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40mmHg,伴有组织低灌注

⑤神志:意识障碍(重症感染),特别是老年人

△皮肤粘膜:皮疹、瘀点、瘀斑、黄染、弹性、温度、色泽、压疮

头颈部:中耳炎、鼻窦、眼底镜检查(念珠菌、结核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SBE、弓形虫病、白细胞增多症)、咽部、扁桃体、

颈部:淋巴结、肿块、甲状腺、颈项强直(脑膜炎)

胸部:肺部听诊(干湿性啰音)、心脏杂音、摩擦音

腹部:腹膜炎体征、Murphy征、右下McBurney点压痛、肝区、肾区叩击痛、肛检(粒缺肛周脓肿)、盆腔、脾脏

四肢骨骼:丹毒、长骨或脊柱压痛(骨髓炎或骨肿瘤)、关节红肿热痛(结缔组织病)、软组织感染

三、辅助检查

①血、尿、粪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胸部X线或CT、脑脊液(必要时腰穿)

②病原学检查:标本的革兰染色和培养、抗原抗体(支原体、军团菌、肝炎病毒、G或GM 试验、出血热抗体等)、肥达氏、PPD等

③腹部CT检查或超声检查(胆囊炎):怀疑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腹腔脓肿、阑尾炎、盆腔炎等

④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反映患者感染和炎症程度的指标);

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分析(评价免疫功能);

生化检查(评价机体状态和其器官功能);

血气分析

四、鉴别诊断(课本P148~149 表10-3 表10-4)

病因按有无病原体侵入人体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一)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

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大手术后、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

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②抗原—抗体反应:结缔组织病、药物热、风湿热、血清病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④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物理性:热射病;化学性:氯丙嗪

血液病:淋巴瘤、恶组、嗜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脂膜炎、成人Still病

实体肿瘤: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

理化损伤:热射病、大手术、创伤及烧伤

神经源性发热: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其他: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第四节急诊处理

☆一、急诊快速评估

①发现危重症:体温>41℃、神志改变、惊厥、呼吸窘迫、血流动力学改变、经皮血氧饱和度<90%、血压显著下降、器官功能障碍

②老年或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出现发热:多为呼吸系统、胆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的重症感染疾病;

年轻或既往体健者出现发热:传染病(上呼吸道感染、肾—出血热、流脑/乙脑、恶性疟疾、H5N1流感肺炎)、热射病、中毒性或感染性休克

☆二、经验性治疗

①体温>41℃:积极降温(物理降温、非甾体类药物)

②休克:积极补充液体、血管活性药物、血流动力学监测

③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头颈部软组织感染可造成气管压迫,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④抗生素:窄谱抗生素(明确病原体)、广谱抗生素(不明病原体)

⑤留取标本:血、尿、痰、粪、胆汁、脑脊液

⑥去除感染源:胆道引流、拔除感染的导管、人工瓣膜、手术

△退热剂的应用:应审慎使用,体温骤降伴大汗可致虚脱或休克

退热剂会改变热型,影响诊断与预后的判断

物理降温也可作为紧急降温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发热病人中滥用激素的现象非常严重

激素的滥用会改变原有的热型和临床表现—延误诊断

长期应用加重原有的感染性疾病

长期应用诱发二重感染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在病因未明的发热病人中使用激素

△抗菌药物的使用:滥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浪费

急诊医学 选择题 习题 带答案

单选题 1. 口服毒物中毒后,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氢氧化铝 B.牛奶 C.鸡蛋清 D.活性炭 E.吐根糖浆 2. 误服强酸后,以下哪一项不宜采用: A.清洁洗胃 B.服牛奶 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D.经口腔气管插管 E.肌注镇静剂 3. 口服杀虫剂敌百虫中毒后,不可用哪种洗胃液: A.生理盐水 B.清水 C.2%碳酸氢钠 D.1:5000高锰酸钾 E.口服液体石蜡 4. 地西泮安定中毒时,最好的解毒剂是: A.二巯丙醇 B.氟马西尼 C.二巯基丙磺酸钠 D.依地酸钙钠 E.亚甲蓝 5. 发生霍乱时,对疫区内接触者,规定的隔离观察时间是: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6. 伤寒患者出现玫瑰疹,多见于: A.潜伏期 B.发病初期 C.高热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 7. 中毒性菌痢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 A.起病急骤 B.高热 C.惊厥 D.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E.昏迷 8. 伤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十二指肠 B.小肠上段 C.小肠下段 D.乙状结肠 E.直肠 9. 下列哪项为锥体束损害的体征: A.Kernig征 https://www.doczj.com/doc/7c11423514.html,segue征 C.Romberg征 D.Brudzinski征 E.Babinski征 10. 诊断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对呼叫无反应 B.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C.眼球浮动 D.角膜反射消失 E.Bahinski征(+) 11. 扑翼样震颤见于哪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 B.急性无黄疸型 C.急性重型 D.慢性迁延性 E.慢性活动性 12. 蜘蛛痣、肝掌多见于哪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 B.急性无黄疸型 C.急性重型 D.慢性迁延性 E.慢性活动性 13.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下移 B.ST段明显上抬,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异常深而宽的Q波 14.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下移 B.ST段明显上抬,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C.T波高耸 D.T波倒置 E.异常深而宽的Q波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征是: A.昏迷 B.脑膜刺激征明显 C.脑脊液大多正常 D.“三偏征” E.失语 16. 内囊区出血和血栓的共同表现是: A.昏迷 B.脑膜刺激征明显 C.脑脊液大多正常 D.“三偏征” E.失语 17. 急性心梗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抢救,第一步应行: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 气管插管 C.心外按压 D.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E.同步直流电除颤 18. 心电图ST段抬高+胸痛,以下哪种考虑最佳: A.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心包炎 C.变异型心绞痛 D.陈旧心肌梗死并心绞痛 E.以上都可能 19. 高血压危象治疗,下列哪种药物首选: A.硝普钠静脉点滴 B.复方降压片口服 C.开搏通口服 D.双氢克尿噻注射 E.心得安口服 20.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哪组不正确: A.频发室性早搏---利多卡因 B.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C.阵发室速---洋地黄 D.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 E.Ⅲ0 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 21. 男,49岁。因胸痛1小时来急诊。急性病容,大汗,在量血压时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查体: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以下哪组处理正确: A.先查心电图,明确有无心脏停搏或室颤 B.先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 C.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做再灌注治疗 D.立即请神经及心脏专科会诊 E.立即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或地面上并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尽快准备除颤及心电监护并准备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22. 下面哪一项一般不适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A.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B.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 C.口服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 D.抗凝,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E.应用洋地黄,加强心肌收缩力 23. 一氧化碳中毒时首要治疗方法: A.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点滴 B.ATP注射 C.冬眠疗法 D.血液透析 E.氧气疗法 24. 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不明时一般主张: A.立即剖腹探察 B.尽可能保守治疗 C.立即X线钡餐检查 D.急诊胃镜检查 E.急诊B超检查 25. 休克病人补液,输液速度和数量最可靠的依据是: A.根据丧失的液体量 B.尿量与中心静脉压测定 C.尿量 D.血压与脉搏 E.颈静脉充盈情况 26. 晚期梗阻性肺部疾患的体征是: A.膈肌和辅助呼吸肌异常活动 B.胸壁有反常活动 C.桶状胸 D.脊柱呈后凸变形 E.吸/呼比倒置 27. 下列哪种溃疡最易并发出血: 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B.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C.胃小弯溃疡 D.幽门管溃疡 E.复合性溃疡 28. 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是: A.呼吸加速 B.皮肤、黏膜干燥 C.昏迷 D.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E.呼气有烂苹果味 29. 引起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脑血管畸形 B.脑肿瘤 C.高血压病 D.颅内动脉瘤 E.外伤 30.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胆碱酯酶活性在: A.15%以下 B.30%以下 C.40%以下 D.50%以下 E.60%以下 31. 中暑高热时最合适的低压灌肠溶液为: A.4℃氯化钠溶液+冰醋酸 B.0℃生理盐水+食醋 C.4℃肥皂水+阿司匹林 D.4℃葡萄糖水+氯丙嗪 E.50%硫

急诊医学考试试题答案

急诊医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80-100次/分;(B)100次/分;(C)120次/分;(D) 60-80次/分 2.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B)15:2;(C)30:1;(D)15:1 3.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 (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5次/分 5.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B)300J;(C)360J;(D)150J 6.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 7.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D)电-机械分离 8.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立即开始胸外按压;(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 9.救治者对有脉搏婴儿和儿童患者只人工呼吸而不需要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 (A)12-20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6-12次/分10. 女性,24岁,误服敌敌畏10ml半小时后昏迷来院,诊断急性有机磷中毒。 下列哪项属烟碱样症状:( B ) A. 多汗; B. 肌纤维束颤动; C. 瞳孔缩小; D. 流涎; E. 肺水肿。 11. 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重活化剂使用时间:( D ) A. 1~3d; B. 3~5d; C. 5~7d; D.根据中毒程度、症状好转及酶活力恢复情况使用。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发生肺水肿的治疗:( D ) A. 西地兰; B. 速尿; C. 甲强龙; D. 阿托品。 13. 以下哪项不是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见并发症:( D ) A. 休克; B. 呼吸衰竭; C. 脑水肿; D. 急性心肌梗死。 14.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大约在:( B ) A. 10%~30%; B. 30%~50%; C. 50%~70%; D. 5%~10% 15. 百草枯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为:( A ) A. 进行性肺纤维化; B. 急性肾功能衰竭; C.中毒性肝损害; D.中毒性心肌炎。 16. 关于呋喃丹中毒,禁用:( B ) A. 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B. 肟类复能剂; C. 阿托品;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17.院前急救处理病人时遵循从(B)的顺序最为可靠。 A躯干到四肢;B头到脚; C哪里出血先处理哪里;D个人习惯 18.由于固定韧带的牵拉,下列哪个器官的损伤很常见。(C) A肺脏;B胆囊;C脾脏;D阑尾

急诊医学试题及答案

急诊医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心脏骤停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 2.急诊医学的范畴急救医学、灾害医学、危重病 医学。 3、根据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徒手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的 频率为≥100次/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为30:2 ,深度为≥ 5 cm,按压后:胸廓应充分回弹,每次吹气时间至少1秒进行人工呼吸。2010心肺复苏程序重大变化C-A-B代替A-B-C ,胸外按压优先,肾上腺素用法为每次 1mg 静脉推注,每 3 分钟一次。 4、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 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血压降低,是休克最常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迅速改善组织灌注,恢复细胞氧供,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治疗休克的关键。休克恶化时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 5、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出现“阿托品化”的表现有瞳孔扩 大,不再缩小、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 肺部罗音消失和心率加快 100次/分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轻度烦躁不安体温轻度升高(37.5~38℃) 。

6、端坐呼吸是左心衰竭典型表现,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咳大量泡沫样血痰,两肺布满湿啰音,血压可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7、急性主动脉夹层降压治疗要点:血压降低到正常偏低水平即 90-110/60-70mmHg。 8、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是上消化道出血吗?、出了多少血?、出血停止了吗?、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 9、窒息是咯血死亡的主要原因,垂体后叶素是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咯血的常用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我国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体一位的发展模式。 2.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商品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3. 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大于2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大于400ml 4.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医学试题库完整

急诊理论考核题库(200题) A型选择题,它由一个叙述主体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其余四个答案为干扰答案。 1.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A.48 小时内B.24 小时内C.12 小时内D.8 小时内E.4-6 小时内 2.下列哪一种临床类型不是毒蕈中毒的类型 A.胃肠炎型B.神经型 C.精神异常型D.溶血型E.肾坏死型 3.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首要措施是A.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B.洗胃 C.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D.激素的应用E.利尿药物的应用 4.重度哮喘时,除吸氧外尚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尽可能找出过敏源,去除诱因或进行抗原脱敏疗法B.采用拟交感神经药,抗生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积极应用免疫抑制剂,色甘酸二钠,必要时用菌苗疗法 D.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激素E.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抗原脱敏疗法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动脉血气变化为A.Pa02下降,PaC0 2升高B.Pa02正常,PaC02升高 C.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D.Pa02升高,PaC02降低或正常E.Pa02正常,PaC02降低 6.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可采用下列哪种药物A.呋塞米 B.吗啡或度冷丁C.氨茶碱 D.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 E.肾上腺素 7.对重度哮喘伴心动过速的患者,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吸氧 B.氨茶碱静注C.地塞米松静注D.心得安静注E.抗生素 8.重度哮喘患者,经静滴氨茶碱及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10小时后病情仍不缓解,伴大汗,双肺呼吸音极低,心率131次/分,该病人下一步治疗用药应选择A.色甘酸二钠抗过敏治疗B.气雾剂吸入 C.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充分的补液D.选择广谱抗生素E.西地兰静注 9.患者20岁,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持续5小时,静注氨茶碱无效。查体:满肺哮鸣音,有肺气肿征,心率130次/分,律齐,无杂音,血压14.6/9.31kPa,紧急处理可用 A.西地兰静脉推注B.呋塞米静脉推注C.吗啡皮下注射 D.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E.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10.肺结核小量咯血(痰中带血丝)的处理是A.可待因0.03g B.10%葡萄糖酸钙10mL C.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D.6-氨基己酸4-6g E.脑垂体后叶素5-l0U 11.肺结核大咯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A.患侧卧位B. 健侧卧位C.坐位D.俯卧位E.仰卧位 12.患者女性,24岁。大量胸水,呼吸困难,穿刺抽液时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应给予哪项处理A.氨茶碱+葡萄糖静脉滴注B.西地兰0.4mg 缓慢静脉推注C.平卧,0.1%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D.立即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E.静脉快速滴注升压药物 13.突然发作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最常见于A.自发性气胸B.支气管哮喘C.心源性哮喘 D.气管内异物或梗阻E.阻塞性肺气肿

急救医学试题

急救医学试题 急救医学试题一.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1.全心衰属于哪一类型紫绀c a 中心性紫绀 b 周围性紫绀 c 混合性紫绀 d 以上都不是 2.劳动后呼吸困难是下列哪种疾病的早期表现c a 肺炎 b 胸腔积液 c 心功能衰竭 d 肺梗死 3.下列哪项是喉头水肿的临床表现a a 吸气性呼吸困难 b 呼气性呼吸困难 c 混合性呼吸困难 d 以上都不是 4.钻顶样腹痛是哪种疾病特点c a 阑尾炎 b 胰腺炎 c 胆道蛔虫病

d 溃疡病 5.频繁剧烈呕吐后呕血见于a a mallory-weiss syndrome b 胃溃疡 c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d 胃癌 6.幽门梗阻的特点b a 呕吐胆汁伴胃型 b 呕吐宿食伴胃型 c 呕吐蛔虫伴肠型 d 呕吐物恶臭伴肠型 7.高热是指体温超过c a 37℃ b 38.2℃ c 39.1℃ d 41℃ 8.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d a肺炎支原体 b 肺炎衣原体 c 军团菌 d新型冠状病毒 9.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应首先选用d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异丙嗪 d肾上腺素 e钙剂 10.院前处理突发昏迷首先选择b

a呼叫120急送医院 b行心肺复苏术 c测量血压 d检查瞳孔 e保持呼吸道通畅 11.一个体重60kg的人,全身总血量约为c a4000ml b4500ml c4800ml d5500ml e6000ml 12.关于结扎止血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结扎止血带前,应先加衬垫 b手断离后,止血带应结扎在上臂的中段 c每隔40~50,放松2~3次 d结扎不要过紧或过松,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即可 e标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 13.对下列哪种胸部损伤的伤员,应优先抢救d a胸部挫伤 b肋骨骨折 c开放性气胸 d张力性气胸 e闭合性气胸 14.判断心脏骤停最可靠的指征为a a心电图 b血压 c神志和呼吸 d瞳孔 e口唇紫绀 15.开放性骨折的正确处理方法为a a必须先将骨的断端还纳后,再止血、包扎、固定。b先止血、再固定、最后包扎。 c立即复位后,再止血、固定、包扎。 d止血、包扎后、不固定也可以。 e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

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急诊医疗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李中元解放军第535医院门急诊摘要:综述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急诊医疗体系概念、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网络特点、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救援系统、大急诊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关键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大急诊。急诊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和某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配备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有30 年左右的历史(始于1975 年) ,在国内仅有10 余年历史(始于1987 年) [1 ] 。医学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该专业是目前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而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甚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现就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与同道共同提高。 1 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的定义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急诊医学的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病加强医疗以及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急诊医学的诊治手段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的所有内容,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处理,而是立足于病人全身情况的处理,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目标,实施及时、快

急诊医学试题

急诊医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多发性创伤: 在同一致病因素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2、基本生命支持: 包括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除颤4个方面。 二、是非题 1、误服强碱的急诊处理是:立即大量清水洗胃,同时积极.保护食管、胃 肠黏膜,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瘢痕形成。 ( ) 正确答案:错 2、电击伤创面的最突出特点为皮肤的创面很小,而皮肤下的深度组织损伤 却很广泛。() 正确答案:对 3、淡水淹溺主要导致血液容量增加,腹胀,脑水肿,而对肺的损伤小。( ) 正确答案:错 4、热射病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的最严重类型,中心体温多达40-42摄 氏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对 5、引起休克的病因各有不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是相同。() 正确答案:对 三.单选题 1、休克早期的表现应除外: (E) A、皮肤苍白 B、呼吸加快 C、烦躁不安 D、脉压小于20毫米汞柱 E、恶心、呕吐 2、对于创伤病人,美国Freeland等建议,急诊医师应牢记“CRASH PLAN” 检查方法,其中S代表:() A、气道 B、腹部 C、脊柱 D、头颅 3、危重伤员的伤员标记卡为:( C) A、黑色 B、黄色 C、红色 D、绿色 4、多发伤诊断时首先考虑:() A、病史的采集 B、全身系统物理检查 C、必要的特殊检查 D、立即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E、患者的精神状况 正确答案:D 5、休克时,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最首要的处理是 ( ) A、应用缩血管药 B、使用强心剂 C、使用扩血管药

D、快速补充血容量 E、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D 6、蛇咬伤的急救处理包括() A、伤口处理 B、局部解毒 C、抗蛇毒血清 D、中医中药治疗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7、心脏按压时: A、手掌的正确部位是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B、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以上 C、按压频率最少100次/分 D、确保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8、以下复苏理论正确的是: A、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室颤动 B、脑是人体中最易受缺血损伤的重要器官 C、心肺复苏时,如患者有颈椎损伤应使用托颌法开放气道 D、徒手心肺复苏的顺序应为:C——A——B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9、以下急救方法错误的是: A、低温疗法是目前唯一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有效的脑保护措施 B、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应从1mg开始,逐渐增大使用剂量 C、电除颤是救治室颤最为有效地方法 D、单人遇到溺水或窒息引起的心脏骤停,应先做5组CPR,再拨打电话 求救 正确答案:B 10、单人心肺复苏时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A、15:1 B、15:2 C、30:1 D、30:2 正确答案:D 四、问答题

急诊医学选择题 填空题(附答案)

急诊医学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140题) 1、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80-100次/分 B、100次/分 C、120次/分 D、60-80次/分 2、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 B、15:2 C、30:1 D、15:1 3、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2-3cm C、4-5cm D、6-7cm 5、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 A、500-600ml B、600-700ml C、400-500ml D、800-1000ml 6、2005年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 A、超过1秒 B、小于1秒 C、与呼气时间等同 D、快速用力吹气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 B、8-10次/分 C、10-12次/分 D、12-15次/分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 A、5分钟 B、3分钟 C、10分钟 D、2分

钟 9、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10、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 B、3次 C、2次 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心脏停搏 B、无脉性室颤 C、室颤 D、电-机械分离 14、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D A、胸外按压 B、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静脉推注胺碘酮 D、立即除颤 15、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A A、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B、呼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C、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 D、先开始生命体征评估,再进行心肺复苏 16、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

急诊医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综 述 急诊医学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籍文强1,侯云生2(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050031;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 关键词:急诊室,医院;急救医学;综述中图分类号:R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429(2004)0720464202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国外 发达国家有30年左右的历史(始于1975年),在国内仅有10余年历史(始于1987年)[1]。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该专业是目前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2]。而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甚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3]。本文就急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与同道共同提高。1 急诊医学的概念111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 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4]。112 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 急诊医学的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病加强医疗以及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急诊医学的诊治手段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的所有内容,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处理,而是立足于病人全身情况的处理,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目标,实施及时、快速、有效的诊治。113 急诊医学的几个概念 ①急症(emergency ):是指急性发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或意外损伤等需要立即就医,并进行紧急处理的病症;②危重症(critically ill ):是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急症;③急诊(emergency call ):是指紧急或急速地对急症病人或伤员进行诊断、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④急救(first 2aid ):是指为抢救生命、改善危重病人情况和预防致命 并发症时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1]。2 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和最短的时间来挽救生命、减轻病痛的艺术[5],也就是说,急诊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往往要求医生能提供最快的诊断、快而有效的治疗和“上帝般”的服务[6]。因此,急诊科的工作有如下特点。211 时间性 生命急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医护人员 应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时救治,并做到有条不紊。由于急诊病人发病急骤,且医务人员与病人接触时间短暂,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并实施有效急救措施,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212 复杂性 急诊医学的对象是急诊病人,由于病人的基础健康状况不同,年龄悬殊大,病史叙述不详以及疾病种类复杂,且病情发展轻重不一;而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必然造成了急救医疗工作的复杂性。213 条件性 各医院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医疗设备、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抢救条件均不同,从而影响急诊的救治水平和质量。3 急诊医学的工作方法 急诊病人一般分为3种类型:①A 类:即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濒死病人;②B 类:生命体征不稳定或相对稳定,但如不仔细监测病情的发展变化,随时可能威胁生命的危重症病人;③C 类:一般的急诊病人。针对上述急诊病人的分类情况,急救工作方法应有所不同。311 A 类病人 对于A 类病人要履行先抢救后诊断的原则,即利用一切急救手段首先抢救病人的生命,如室颤者除颤,窒息者吸痰、气管插管,休克者抗休克治疗等。急诊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病人的生命,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再通过家属或亲友询问病人的患病原因、经过,并进一步完善各项必要的检查、治疗。312 B 类病人 对B 类病人应坚持维持生命体征的治疗与明确诊断并重的原则,一方面通过各种治疗措施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另一方面根据治疗的反应,积极进行各项检查以明确诊断。313 C 类病人 对C 类病人一时难以明确诊断的,须留院观察。对该类病人主要区分是否存在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防范[7]。4 急诊医学的技术要求 现代急诊医学要求急诊科工作人员不能只停留在实施心肺复苏等一般性抢救措施上[8],应承担休克、出血、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救治等,能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血液灌流,甚至临时心脏起搏、脑血肿穿刺减压等治疗技术。 ? 464?临床误诊误治2004年7月第17卷第7期 Clinical Misdiagnosis &Mistherapy ,J uly 2004,Vol.17,No.7

急诊医学选择题填空题附答案

精心整理 急诊医学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140题) 1、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 、80-100次/分 B 、100次/分 C 、120次/分 D 、60-80次/分 2、A 、 3、A 4A 5A 、6、A 7A 、8A 、5分钟B 、3分钟C 、10分钟D 、2分钟 9、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10、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 B、3次 C、2次 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 14 A 15 A C 16 A C 17 A C 18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9、成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法为:A A、1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B、1mg-3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递增; C、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D、1mg-3mg-5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20、成人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素的用法为:A A、一次性静脉推注40U B、40U,每5分钟重复一次 C 21、18 (B)A D 22 A 23 A 24 A 25 A、洗胃液量 B、洗出液是否澄清无味 C、临床症状是否好转 26、异烟肼中毒时可用下列哪个药物拮抗:(C)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B12 27、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重活化剂使用时间:(D) A、1~3d B、3~5d C、5~7d

国内外急诊医学的比对及状况

国内外急诊医学的比对及状况作者:李昌雨单位: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1急诊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从概念上来说,是医疗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从属类上,应该是跨各临床专业的,而又有自身一套理论体系的。急诊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息息相关,在国际上,从1979年,其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医学学科,从此后在世界各国迅速被认可和发展。可以这样认为,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 2国外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在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对急诊医疗技师(EmergencMedicalTechnicans,EMT)进行国家登记和考试,井与急救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在德国凡志愿参与急救医疗的人员,可获得与为国家服兵役相等的待遇,可见全社会对急救医疗的重视程度。英国的医疗服务是免费的,急诊医学及EMSS发展迅速,全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门机构,皇家医学院校设置专门课程,建立急诊医师培训基地。法国还专门建立了儿科急救中心,配备现代化的监护设备、专职儿科急救医师和救护设备齐全的急救运输工具。在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方面,急救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3国内急诊医学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公元400年前,华陀就曾经用类似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等方法抢救过心脏病患者。到抗日战

争时期,对伤员进行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也是近代院前急救的雏形体现。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重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10月卫生部颁发了(80)卫医字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颁布了(84)卫医司字36号文件《关于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以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卫生部、邮电部共同确定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21世纪后,中国发生的比较重大的地震等事件,使我国的急诊医学有了更深的实战经验和更进一步的专业训练。 4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对比与现状 在国外,急诊医学己趋于系统化,建立了专业、专科急救网,配备了先进的通讯、抢救设备和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总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急诊医学,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急危重症的监护,降低急危重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国外,很多国家对急诊医学已经相当成熟并分类较细,如日本除建立了急救中心以及由固定的医院或医疗单位负责的急救网络外,还建立了各种其他类型的急救网。例如:夜间急救网、脑神经外科急救网等。日本的急救中心通过电脑网络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部门,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密切联系,可随时了解急症病人应诊的科别,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空床情况,以便使急症病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科室获得治疗。 与外国相比,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80年代后发展也很迅

急诊医学试题库

急诊医学外科部分试题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通讯指挥系统是: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A][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2.急救网点的任务: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 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3.医院急救的主要目的: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C][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4.院内急救包括: A.急诊抢救 B.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C.高级生命支持 D.急诊抢救和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E.专科会诊确定手术 [掌握][1分钟][D][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5.创伤指数(TI)是: A.由Kirkpatrick于1972年提出 B.根据创伤部位、伤员生理变化及创伤类型估算 C.按异常程度各评1、2、3、4、5、6分 D.TI:5~9分为轻伤;10~17分为中度伤;17分以上为重伤 E.TI>9分的伤员送往创伤或大医院 [了解][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二节创伤的院前急救 6.CRMAS评分法: A.由Clemmer于1986年创建 B.综合了RPM法和RSM法,以循环、呼吸、腹部情况、运动、语言为评判标准C.共5项内容、每项评分内容分1~3三个分值 D.总分9~10为极重伤,7~8为重伤,6分为轻伤 E.此评分方法适用于院内急救评分 [了解][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二节创伤的院前急救 7.在发生大批量伤员时: A.抢救尽可能多的伤员为原则

急诊医学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经过20年的历验,正逐步走向成熟。 急诊医学是研究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伤害和急性中毒的诊治的学科,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跨科的学科,是医学的第二十三个专门学科。从1979年它被国际上公认为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20余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国家卫生部联合人事部1995年7月才正式批准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 急诊医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历史可以追述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争中对伤员有组织的战场救护和转运是急诊医学发展的源头。其真正雏形的形成则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战地医生们认识到战场救护的组织和技术也可以用于和平时期的医院,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他们认为疾病和创伤的及时分拣、以及在最初几分钟时间内的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六十年代早期,美国急诊救护的发展非常不协调。很多紧急救护都是由设备不齐全的、仅有护理人员工作的“急诊室”来完成的,在需要的时候才电话通知其他科室的实习医生或值班医生将患者收入院治疗。(目前在我国还有基层医院仍处于这一阶段。) 六十年代中期,虽然一部分州开始要求州立医院提供急诊服务,但很多需要紧急救护的患者仍是被灵柩车送到“急诊室”,因为当时还没有救护车,灵柩车是唯一可以让患者平躺的运输工具。虽然当时已开始用热气球转运伤员,但真正的院前急救还不存在,因为灵柩车上没有任何救护的设备,患者只有到达医院后才能获得治疗。 医学的发展、高级诊疗设备的出现、以及公众对急救服务的需求的增长是急诊医学进步的原动力。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急救服务需要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技能技术。医院开始调集其他各科的医生到“急诊室”工作,以加强救护服务的力度,并开始提供24小时服务。这是急诊医学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从各科调来的医生缺乏专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没有

急诊医学试题库

急诊医学外科部分试题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通讯指挥系统是: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A][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2.急救网点的任务: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 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3.医院急救的主要目的: A.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协调的功能 B.初级生命支持,转运伤员到相关医院 C.高级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治疗 D.实施统一指挥,互相帮助的功能 E.协调急救站点的车辆和人员 [掌握][1分钟][C][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4.院内急救包括: A.急诊抢救 B.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C.高级生命支持 D.急诊抢救和后续相关专科治疗 E.专科会诊确定手术 [掌握][1分钟][D][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一节概述 5.创伤指数(TI)是: A.由Kirkpatrick于1972年提出

B.根据创伤部位、伤员生理变化及创伤类型估算 C.按异常程度各评1、2、3、4、5、6分 D.TI:5~9分为轻伤;10~17分为中度伤;17分以上为重伤 E.TI>9分的伤员送往创伤或大医院 [了解][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二节创伤的院前急救 6.CRMAS评分法: A.由Clemmer于1986年创建 B.综合了RPM法和RSM法,以循环、呼吸、腹部情况、运动、语言为评判标准 C.共5项内容、每项评分内容分1~3三个分值 D.总分9~10为极重伤,7~8为重伤,6分为轻伤 E.此评分方法适用于院内急救评分 [了解][1分钟][B][记忆型]第八章创伤急救第二节创伤的院前急救 7.在发生大批量伤员时: A.抢救尽可能多的伤员为原则 B.无法抢救的尽量不抢救为原则 C.以抢救老人和孩子为原则 D.尽量争取时间为抢救原则

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急诊医疗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中元 解放军第535医院门急诊 摘要:综述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急诊医疗体系概念、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网络特点、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救援系统、大急诊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大急诊。 急诊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和某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配备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有30 年左右的历史(始于1975 年) ,在国内仅有10 余年历史(始于1987 年) [1 ]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该专业是目前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而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甚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现就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与同道共同提高。 1 急诊医学的概念 1.1 急诊医学的定义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

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1.2 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急诊医学的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病加强医疗以及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急诊医学的诊治手段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的所有内容,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处理,而是立足于病人全身情况的处理,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目标,实施及时、快速、有效的诊治。 2.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2. 1 起源与发展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起源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运。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即“救护站”。其功能只是简单的初级救护和单纯转运病人。 20 世纪80 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 年10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95 年4 月卫生部发布了《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2 年9 月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些条例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 2. 2 急救模式我国目前各地的急救模式不同,但具有代表性的有5 种模式[ 2] :北京模式:北京市建立急救中心包括本身是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派120 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

急诊医学 选择题

内科学急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急性心梗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抢救,第一步应行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气管插管 C. 心外按压 D.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E. 同步直流电除颤 2.心电图ST段抬高+胸痛,以下哪种考虑最佳 A. 急性心肌梗死 B. 急性心包炎 C. 变异型心绞痛 D. 陈旧心肌梗死并心绞痛 E. 以上都可能 3.高血压危象治疗,下列哪种药物首选 A. 硝普钠静脉点滴 B. 复方降压片口服 C. 开搏通口服 D. 双氢克尿噻注射 E. 心得安口服 4.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哪组不正确 A. 频发室性早搏---利多卡因 B. 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C. 阵发室速---洋地黄 D. 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 E. Ⅲ0 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 5.男,49岁。因胸痛1小时来急诊。急性病容,大汗,在量血压时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查体: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以下哪组处理正确 A. 先查心电图,明确有无心脏停搏或室颤。 B. 先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 C. 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做再灌注治疗。 D. 立即请神经及心脏专科会诊 E. 立即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或地面上并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尽快准备除颤及心电监护并准备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6.下面哪一项一般不适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A.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B.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 C.口服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 D.抗凝,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E.应用洋地黄,加强心肌收缩力 7.一氧化碳中毒时首要治疗方法 A.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点滴 B. ATP注射 C. 冬眠疗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