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精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精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精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精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知识点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结构: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

2CO

3

(或NaHCO

3

)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

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水冲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实验1—1粗盐的提纯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CCl

4

,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注意事项: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三.

四.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mol):把含有×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

把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

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或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

3.(1)0℃101KP

a ,V

m

=mo l(标况下)

(2)25℃101KP

a ,V

m

=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

B =n

B

/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

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B.胶头滴管

C.玻璃棒D.漏斗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25mL量筒量取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

6.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7.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0.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4g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物质的量浓度为·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N A

C.标准状况下,的分子数为1N A

D.常温常压下,14gN2含有分子数为

1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M g g

g g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氧气中含有×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

B.1mol臭氧和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1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1LH2SO4溶液中含98gH2SO4

B.含49gH2SO4的溶液

C.98gH2SO4溶于水配成2L溶液

D.含的溶液

14.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cm-3,这种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L-1%B.·L-1%

C.·L-1%D.·L-1%

15.某10%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L-1B.·L-1

C.7mol·L-1D.·L-1

二、非选择题

16.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L-1KC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有关问题

(1)计算所需KCl的质量需要KCl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称量KCl固体称量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3)将KCl加入100mL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4)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为防止溶液溅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5)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在进行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g/L;

(4)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个;

(5)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g。

18.(1)标准状况下,112mL某气体的质量为,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显+1价的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则该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19.(1)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溶液,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简要地写出实验过程):

①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呈棕黄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

②不用任何试剂: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

(2)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某学生用过量的Na2CO3使Ca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20.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1.如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中还要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2.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NaCl溶液时,若出现下列操作,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A.称量时NaCl已潮解( )

B.天平的砝码已锈蚀( )

C.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 )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23.常温下,将质量分数为%的KNO3溶液与质量分数为%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答案:1-5DDCCC6-10DCDAD11-15CCDAA

16【答案】(1)(2)托盘天平(3)搅拌、加热(4)用玻璃棒引流(5)加蒸馏水至容量瓶中的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不是。因为该同学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17【答案】(1) (2) (3) (4) (5)

18【答案】(1)28g·mol-128 (2)39g·mol-1

19【答案】(1)①CCl4蒸馏水②CCl4蒸馏水

(2)沉淀完全后,静置,取出上层清液少量,再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确认Na2CO3已过量

20【答案】试剂:过量HNO3溶液过量Ba(NO3)溶液少量AgNO3溶液结论:Na2CO3Na2SO4 NaCl

21【答案】(1)防止暴沸(2)冷凝气体(3)冰水

22【答案】(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3)A.偏低B.偏高C.偏低D.偏高

23【答案】(1)20%

(2)·L-1

(3)

【解析】(1)混合后溶液中KNO3的总质量为:20.0g×%+×%=

溶液总质量为:+=

混合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w(KNO3)=×100%=20%

(2)混合后溶液中的KNO3的物质的量为:n(KNO3)=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V(KNO3)(aq)=×10-1L

混合后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KNO3)=L

(3)因为混合后溶液中KNO3质量为,故其中的溶剂水的质量为-=,根据=得m=250g,于是可知,1000g水需要KNO3物质的量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