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专项训练55题(教师版)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专项训练55题(教师版)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专项训练55题(教师版)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专项训练55题(教师版)

试卷第1页,总102页

…………○…………装…………○…………………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装…………○…………订…………○………线………………内…………○…高考化学实验大题专项训练55题(教师版)

1.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生产牙膏、医药和化妆品等,化学式为4MgCO 3·Mg(OH)2·5H 2O ,某碱式碳酸镁样品中含有SiO 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 方案:

方案I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 2的质量计算纯度。

(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_____,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当样品充分反应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II 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 ;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 1g 。

(4)下列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方案II 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 3+SiO 2

MgSiO 3+CO 2↑,会

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MgCO 3·Mg(OH)2·5H 2O+5H 2SO 45MgSO 4+11H 2O+4CO 2

d

e

b

c

b 除去生成的CO 2中的水蒸气将装置中残留的CO 2全部赶出,使其被完全吸收E 将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 以内错误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固体质量差 【解析】

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测定碱式碳酸镁纯度”实验的评价,涉及碳酸盐受热分解和二氧化碳性质等。

(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MgCO 3·Mg(OH)2·5H 2O+5H 2SO 4=5MgSO 4+11H 2O+4CO 2↑。

(2)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通过干燥管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干燥管的方向是“宽

试卷第2页,总102页

………○…………订…在※※装※※订※※线※※内※※答…线……进细出”;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量化二氧化碳质量的干燥管,需要再连接一个干燥管。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ebcb ,丁的作用是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 (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CO 2全部赶出被完全吸收。

(4)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E 。

(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 以内;本实验加热前需要称量坩埚的质量、坩埚与药品的质量和,加热至质量恒重,至少称量

两次,一共至少需要称量4次。

(6)错误。理由: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生成CO 2和水蒸气的量。

二、工业流程

2.实验室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LiMn 2O 4)的一种流程如下:

(1)废旧电池可能残留有单质锂,拆解不当易爆炸、着火,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

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采用HNO 3和H 2O 2的混合液体,可将难溶的LiMn 2O 4转化为 Mn ( NO 3)2、

LiNO 3等产物。请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采用盐酸溶解,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盐酸代替HNO 3和H 2O 2混合物的缺点

是___________。

(3)“过滤2”时,洗涤Li 2CO 3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分析纯碳酸锂与二氧化锰两种粉末,按物质的量1:4混合均匀加热可重新生成 LiMn 2O 4,升温到515℃时,开始有CO 2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 ,比预计碳酸锂的分解温度(723℃)低很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备高纯MnCO 3固体:已知MnCO 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的pH=7.7。请补充由上述过程中,制得的Mn(OH)2制备高纯MnCO 3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H 2SO 4、Na 2CO 3、C 2H 5OH]:向Mn(OH)2

中边搅拌边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3页,总102页

(6)味精厂、化肥厂、垃圾渗滤液等排放的废水中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去除氨氮主要是氯气和次氯酸的间接氧化作用。对某养猪场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选用IrO 2-TiO 2/Ti 电极作为阳极,阴极采用网状钛板,加入一定量的NaCl ,调节溶液的pH ,在电流密度为85mA·

cm -2

下电解,180min 内去除率达到98.22%。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O 氧化除去氨氮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隔绝空气和水分 2LiMn 2O 4+10H +

+3H 2O 2===2Li +

+4Mn 2+

+3O 2↑+8H 2O 反应生成Cl 2,污染环境 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重复操作2~3次 MnO 2作为催化剂,降低了碳酸锂的分解温度 H 2SO 4溶液,固体溶解,加入 Na 2CO 3,并控制溶液 pH <7.7,过滤,用少量的乙醇洗涤,在低于100 ℃条件下真空干燥 2Cl --2e -=C12↑ 2NH 4++3HClO=N 2+3H 2O+5H ++3Cl - 【解析】 【详解】

(1)金属锂是碱金属,极易与氧气和水反应,所以废旧电池拆解时,应该注意隔绝空气和水分;

故答案为:隔绝空气和水分;

(2)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可知,LiMn 2O 4与HNO 3和H 2O 2反应生成Mn ( NO 3)2、LiNO 3,离子方程式为:2LiMn 2O 4+10H ++3H 2O 2===2Li ++4Mn 2++3O 2↑+8H 2O ,如果采用盐酸溶解LiMn 2O 4,反应过程中会产生Cl 2,造成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2LiMn 2O 4+10H ++3H 2O 2===2Li ++4Mn 2++3O 2↑+8H 2O ;反应生成Cl 2,污染环境;

(3) Li 2CO 3沉淀生成时,会有Na 2CO 3残留,所以过滤2过程中需要进行洗涤过滤,操作为: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重复操作2~3次;

(4) 升温到515℃时,开始有CO 2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 ,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碳酸锂分解速率,达到碳酸锂分解的时间减少,所以比预计碳酸锂的分解温度(723℃)低很多;

故答案为:MnO 2作为催化剂,降低了碳酸锂的分解温度;

(5)①若pH≥7.7,会生成Mn(OH)2沉淀,所制得的MnCO 3不纯,所以在加入NaHCO 3(或Na 2CO 3)过程中,要向Mn(OH)2中边搅拌边加入硫酸溶液控制溶液的pH<7.7;

②充分反

试卷第4页,总102页

…………○…………○※※请※※※装※…○

……

应后,得到MnCO 3沉淀,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沉淀2~3次,洗涤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沉淀表面的SO 42-;③用水洗法洗涤沉淀不一定能将附着在沉淀表面的离子洗干净,故需要检验SO 42-是否除尽;④由题已知条件可知,潮湿的MnCO 3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在SO 42-被除去之后,用少量乙醇再次洗涤,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易带走MnCO 3沉淀表面的水分,可有效防止MnCO 3被氧化;⑤当温度高于100 ℃时,MnCO 3开始分解,所以在干燥MnCO 3过程中,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温度控制在100 ℃以下; 故答案为:H 2SO 4溶液,固体溶解,加入 Na 2CO 3,并控制溶液 pH <7.7,过滤,用少

量的乙醇洗涤,在低于100 ℃条件下真空干燥;

(6) ①电解时,根据放电顺序,阳极是氯离子先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是:

2Cl --2e -=C12↑,HClO 氧化除去氨氮反应的产物要对环境污染小,所以次氯酸与铵根反应生成氮气和氢

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NH 4++3HClO=N 2+3H 2O+5H ++3Cl -; 故答案为:2Cl --2e -=C12↑;2NH 4++3HClO=N 2+3H 2O+5H ++3Cl -。

三、综合题

3.CuCl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 2·2H 2O 制备

CuCl ,并验证其它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

②CuCl 是一种白色难溶固体,潮湿CuCl 在空气中缓慢被氧化 (1)配平潮湿CuCl 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CuCl+_____O 2+_____ ===3CuO·CuCl 2·3H 2O+______HCl (实验探究)该小组选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

(2)装置A 用于制取HCl :NaCl+H 2SO 4===NaHSO 4+HCl↑,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体现

强酸性和_________性;

(3)按实验要求选择上图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

母表示);

(4)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________________;②装入药品;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控制温度加热

试卷第5页,总102页

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⑤停止通HCl ,升温继续加热;步骤④通HCl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与改进)

(6)装置B 中试纸先变蓝后又褪色,经查资料获知过量的Cl 2能将I 2氧化。甲同学认为可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改成足量的淀粉KI 溶液以克服Cl 2过量的问题,但小组分析后认为该方案存在一个明显安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应结束后,CuCl 产品中可能含有少量未分解的CuCl 2,乙同学认为只用一种日常生活常见的液体即可检验。该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放入小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1,4H 2O=1,2 难挥发性 degfcbh 或edgfcbh 检查装置气密性 抑制CuCl 2水解 H + + OH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HCl 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 加少量水后用胶塞盖紧,迅速震荡,若溶液显蓝色则产品中含CuCl 2,若不显蓝色则不含CuCl 2 【解析】

⑴配平潮湿CuCl 在空气中被氧化,说明有水参加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经配平后为4CuCl+O 2+4H 2O=3CuO·CuCl 2·3H 2O+2H Cl ;

⑵实验室通过利用浓硫酸的强酸性和难挥发性的性质,通过反应N a Cl+H 2SO 4=N a HSO 4+HCl↑来制取HCl ;

⑶由A 装置制备的HCl 通入C 装置,经过D 装置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和B 装置检验是否有氯气生成,最后用E 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减小环境污染,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eg fcbh 或aedgfcbh ;

⑷装置连接后,首先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再进行后续实验;因CuCl2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可通入HCl 抑制CuCl 2水解;

⑸装置E 是用NaOH 溶液吸收含有HCl 和Cl 2的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H + + OH –=H 2O 和Cl 2+2OH –=Cl –+ClO –+H 2O ;

⑹如果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改成足量的淀粉KI 溶液,因HCl 气体易溶解于水,容易产生倒吸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⑺CuCl 2能溶解于水,且其水溶液显蓝色,同时考虑到CuCl 在潮湿环境中易氧化,则检验时需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具体操作是加少量水后用胶塞盖紧,迅速震荡,若溶液显蓝色则产品中含CuCl 2,若不显蓝色则不含CuCl 2。

试卷第6页,总102页

…装…………○…………※※要※※在※※装※※订※※线※※内……

线…点睛: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原理→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具体分析为: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②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③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④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⑤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⑥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4.人体血液里Ca 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 -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

草酸铵[(NH 4)2C 2O 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 2O 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

酸可得草酸(H 2C 2O 4),再用酸性KMnO 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某

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

I .(配制酸性KMnO 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 mL 酸性KMnO 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填序号)。 (2)其中确定50 mL 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填名称)。

(3)如果按照图示的操作所配制的溶液进行实验,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所测的实验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II .(测定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抽取血样20. 00 mL ,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 酸性KMnO 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 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 酸性KMnO 4溶液。

(4)已知草酸与酸性KMn0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H 2C 2O 4+2MnO 4-+6H +=2Mn x++10CO 2↑+8H 2O ,则式中的x=____。

(5)滴定时,根据现象____,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6)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为____mg .cm -3。

【答案】②⑤ 50mL 容量瓶 偏小 2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

试卷第7页,总102页

不褪色 1.2 【解析】 【分析】

(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正确操作结合图示分析; (2)容量瓶是确定溶液体积的仪器;

(3)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结合C=n/V 分析;

(4)草酸跟酸性KMnO 4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价锰离子等,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和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得到x ;

(5)滴定时,用高锰酸钾滴定草酸,反应达到终点时,滴入的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据此判断;

(6)根据滴定数据及钙离子与高锰酸钾的关系式计算出血液样品中Ca 2+的浓度. 【详解】

(1)由图示可知②⑤操作不正确,②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应该用容量瓶准确确定50mL 溶液的体积;

(3)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

(4)根据电荷守恒,(-1×2)+(+1×6)=+x×2,解得,x=2,草酸跟KMn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 ;

(5)滴定时,用高锰酸钾滴定草酸,反应达到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血样20.00mL 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0mol·

L -1×0.012L=2.4×10-4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2MnO 4-+5H 2C 2O 4+6H +═2Mn 2+

+10CO 2↑+8H 2O ,及草酸钙的化学式CaC 2O 4,可知:n (Ca 2+)=n (H 2C 2O 4)=5/2n (MnO 4-

)=2.5×

2.4×10-4mol=6×10-4mol ,Ca 2+的质量为:40g·mol -1×6×10-4mol=0.024g ,钙离子的浓度为:0.024g/20cm 3=1.2 mg·

cm -3。 5.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O 4)又称保险粉,在纺织行业中常用于还原染色剂。

己知连二亚硫酸钠具有下列性质: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不溶于甲醇,易溶于水,遇水迅速分解为亚硫酸氢钠和硫代硫酸钠,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的制备

原料:亚硫酸钠固体和70%的浓硫酸

试卷第8页,总102页

………订………………○……※※线※※内※※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干燥二氧化硫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选择上图中部分仪器,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毋排序),选择该气体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_______(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有:品红溶液、氢硫酸、溴水,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保险粉的制备

I .在G 装置中加入甲酸钠浓溶液、氢氧化钠,甲醇(溶剂)的混合液; II :打开K 1、K 2,一段时间后,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硫; III .加热一段时间,装置中有黄色晶体析出,并产生大量气体; IV .过滤、洗涤、干燥,收集产品。

(1)写出步骤II 中制备保险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简述步骤IV 保险粉的洗涤方法:在无氧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IV 干燥保险粉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 .空气中蒸发干燥 B .氯化氢气流中蒸发干燥 C .真空干燥 (三)保险粉的含量测定

铁氰化物滴定法原理是:

4K 3[Fe(CN)6]+2Na 2S 2O 4+8KOH=3K 4[Fe(CN)6]+4Na 2SO 3+Na 4[Fe(CN)6]+4H 2O

I .另取一套G 装置,加入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入N 2;

II .称取样品mg 加入装置G 中搅拌,溶解,再加入2-3滴亚甲基蓝指示剂; III.用浓度为cmol·L -1的K 3[Fe(CN)6]滴定,至滴定终点时,记录消耗的体积为VmL 。 保险粉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含c 、m 、V 的代数式表示)。

(2)若在滴定前未向锥形瓶中通氮气,则会导致测定的保险粉含量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试卷第9页,总102页

………○………线…………○……学校:______……装…………○…………○…………装…………○…【答案】 分液漏斗 a →g →h →e →f →d 该装置可以平衡压强,让浓硫酸顺利流下;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即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HCOONa+NaOH+2SO2=Na2S2O4+CO2+H2O (合理即可) 加入甲醇溶液至浸没晶体,待甲醇溶液顺利流下后,重复2~3次。或选择快速抽滤操作(合理即可) C

偏低

【解析】(一)(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利用A 装置制备SO 2气体,再用F 装置干燥、E 装置收集、D 装置中NaOH 溶液吸收尾气,防环境污染,结合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g→h→e→f→d ,选择A 装置而不选择B 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是考虑到A 装置可以平衡压强,让浓硫酸顺利流下;

(3)二氧化硫遇强氧化性的物质如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现其具有还原性,可借助于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即可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二)(1)步骤II 中SO 2在碱性条件下氧化HCOONa 生成CO 2,同时得到Na 2S 2O 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Na+NaOH+2SO 2=Na 2S 2O 4+CO 2+H 2O ;

(2)结合Na 2S 2O 4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不溶于甲醇,易溶于水,遇水迅速分解为亚硫酸氢钠和硫代硫酸钠,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的性质,步骤IV 保险粉的洗涤方法:在无氧环境中,加入甲醇溶液至浸没晶体,待甲醇溶液顺利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3)Na 2S 2O 4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不溶于甲醇,易溶于水,遇水迅速分解为亚硫酸氢钠和硫代硫酸钠,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的性质,则干燥应在无氧环境中,防水解,故答案为C ;

(三)(1)消耗K 3[Fe(CN)6]的物质的量为cmol·L -1×V×10-3L=cV×10-3mol ,则Na 2S 2O 4的物

质的量为0.5cV×10-3mol ,保险粉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3

174/mol 0.5cV 10g mol

m

-??×100%=;

(2)若在滴定前未向锥形瓶中通氮气作保护气,防止Na 2S 2O 4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则会导致测定的保险粉含量偏低。

6.资料显示“O 2的氧化性随溶液pH 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 与O 2的反应.实验如下。

试卷第10页,总102页

外…………○………※※请※※…○

(1)实验②中生成I 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③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KI 与O 2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I .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O 2不能氧化I -”,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i .烧杯a 中的溶液为____。

ii .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O 2后,_______。 Ⅱ.乙同学向pH=10的KOH 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 3-,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试卷第11页,总102页

……………装______;实验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

4I -+O 2+4H +=2I 2+2H 2O 验证Cl -是否影响KI 与O 2的反应 其他条件相同时,CH 3COOH 是弱电解质,溶液中c(H +)较盐酸小,O 2的氧化性减弱 pH=10的KOH 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 的溶液颜色变深 3I 2+6OH -=IO 3-+5I -+3H 2O 中性条件下,O 2的氧化性比较弱,该反应速率慢,短时间内难以生成“一定量” 碘单质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pH=10的KOH 溶液中I-被氧化生成I 2,I 2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 3-和I - 【解析】(1)实验②是在酸性条件下氧气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使溶液变蓝,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I -+O 2+4H +=2I 2+2H 2O ;

(2)实验②加入盐酸电离产生的H +和Cl -,通过实验③可以排除是否为Cl -离子对于KI 与O 2的反应的影响;(3) 其他条件相同时,CH 3COOH 是弱电解质,溶液中c(H +)较盐酸小,O 2的氧化性随溶液pH 的增大逐渐减弱,故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4) i .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O 2不能氧化I -”,故烧杯a 中的溶液可以为pH=10的KOH 溶液;ii .通入O 2后,若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 的溶液颜色变深,则pH=10时O 2也能氧化I -,此猜想不成立。Ⅱ.碱性条件下碘单质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O 3-和I -,则开始滴入时遇淀粉变蓝,后碘消耗而褪色,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I 2+6OH -=IO 3-+5I -+3H 2O ;(5)实验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中性条件下,O 2的氧化性比较弱,该反应速率慢,短时间内难以生成“一定量”的碘单质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实验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pH=10的KOH 溶液中I -被氧化生成I 2,I 2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 3-和I -。

点睛:本题考查氧元素和碘元素的氧化性强弱的探究,通过对酸碱性溶液中氧的氧化性强弱进行探究,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现象进行判断,综合考查了实验基础及电化学基础,离子反应等知识点,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实验条件的理解及离子变化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7.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是制备负载活性催化剂的主要原料。加热至110℃时失去结晶水,230℃时分解。极易感光,室温下光照变为黄色:

2K 3[Fe(C 2O 4)3]·3H 2O 2FeC 2O 4·2H 2O+3K 2C 2O 4+2CO 2↑+2H 2O

已知:

试卷第12页,总102页

某同学对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一)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

(ⅰ)称取4.50 g FeC2O4·2H2O固体,加入饱和K2C2O4溶液中,用滴管慢慢加入3% H2O2溶液,不断搅拌,并保持温度在40℃左右。充分反应后,沉淀转化为氧氧化铁。

(ⅱ)加热至沸腾,滴加1mol

的草酸溶液至沉淀溶解。用草酸或草酸钾调节溶液pH=4-5

(ⅲ)小火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先用少量冰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低温干燥后称量,得到9.80g 翠绿色晶体。

(1)完成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FeC2O4·2H2O+______C2O42-+____H2O2=___Fe(OH)3+4[Fe(C2O4)3]3-+____H

2

O

(2)步骤(ⅲ)中,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

(3)列式计算本实验中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产率______________。

(二)草酸根含量侧定

准确称取4.80g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样品,配制成250mL 溶液。量取25.00 mL

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 1mol/L H2SO4,用0.06mol/L的KMnO4

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

(4)滴定过程中,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滴定时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样品中草酸根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若该数值大于4.80g二草酸合铁(Ⅲ)酸

钾纯品中草酸根的物质的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制取过程中草酸或草酸钾用量过多

b.样品未完全干燥

试卷第13页,总102页

…○……○…………线学校:______

…………○…………………内…………○c .滴定时盛放KMnO 4溶液的仪器未用标准液润洗 d .锥形瓶洗净后未烘干

(三)某同学制得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表面发黄,推测可能有部分晶体发生了分解。

(6)为了验证此推测是否正确,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答案】663212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酸式滴定管

5C 2O 42-+2MnO 4-+16H +=10CO 2↑+2Mn 2++8H 2O 或

5[Fe(C 2O 4)3]3-+6MnO 4-+48H +=30CO 2↑+6Mn 2++24H 2O+5Fe 3+0.03molac 酸化的K 3[Fe(CN)6](铁氰化钾)溶液(1分,只答铁氰化钾也得分)(铁氰化钾也可写成铁(Ⅲ)氰化钾)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化合价升降规律、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2)乙醇易挥发,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难溶于无水乙醇; (3)根据铁元素守恒,利用关系式计算产率;(4)高锰酸钾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时草酸根离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计算草酸根的物质的量;(6)表面发黄,可能生成FeC 2O 4,需要检验亚铁离子;

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规律、电荷守恒、元素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6FeC 2O 4·2H 2O +6C 2O 42-+3H 2O 2=2Fe(OH)3+4[Fe(C 2O 4)3]3-+12H 2O ;(2)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难溶于无水乙醇,乙醇易挥发,用乙醇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3)铁元素守恒,设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理论产量为xg ,根据关系式

X=

491×4.5180

g ,所以产率为9.8÷

491×4.5180

g ×100% =79.8%。(4)高锰酸钾溶液盛放在酸

式滴定管中,滴定时草酸根离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5C 2O 42-+2MnO 4-+16H +=10CO 2↑+2Mn 2++8H 2O ;(5)设草酸根的物质的量为x mol , 5C 2O 42-+2MnO 4-+16H +=10CO 2↑+2Mn 2++8H 2O 5 2

X 0.06mol/L ×0.02L

5

x

=2

0.06mol/L×0.02L ,x=0.03mol ;

………外……………装…………○…※※不※※要※※在※※装※※订……○………A

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大写字母表示即可)。能证明H 2SO 3的酸性强于

HClO 的实验现象为___。

试卷第15页,总102页

○…………装…………○…………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订…………○…………线…………○……………………○………

【答案】

SO 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SO 2+H 2O H 2SO 3H ++HSO 3-加入

NaHSO 3固体增加了c( HSO 3- ) ,平衡左移,降低了SO 2的溶解度 C B

E

D

F D 中品红不褪色,F 中产生白色沉淀 Na 2O 2 + SO 2 =Na 2SO 4 E 中溶液

蓝色褪去 SO 2 + I 2+2H 2O=2I -+SO 42-+4H + F 中红色变浅或褪色

【解析】(1)①在SO 2的饱和水溶液中存在SO 2+H 2O

H 2SO 3

H ++HSO 3-的平衡,当加入NaHSO 3固体增加了c( HSO 3- ) ,平衡左移,降低了SO 2的溶解度,故可以看到有气体SO 2逸出;

②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不能利用二氧化硫与次氯酸钙直接反应判断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先验证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再结合碳酸酸性比HClO 强碱性判断.A 装置制备二氧化硫,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二氧化硫中混有HC l ,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除去HCl ,再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验证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再通入F 中,则:装置连接顺序为A

C

B

E

D

F ,其中装置C 的作用是除去HCl 气体,D 中品红不褪色,F 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2)A 中制备二氧化硫,X 干燥二氧化硫,C 中检验SO 2与Na 2O 2反应是否有氧气,D 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E 装置检验I -还原性弱于SO 2,F 装置验证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并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①SO 2与Na 2O 2反应无O 2生成,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 2O 2 + SO 2 =Na 2SO 4; ②E 中溶液蓝色褪去,③说明SO 2有还原性,被I 2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 + I 2+2H 2O=2I -+SO 42-+4H +;

④因SO 2是酸性氧化物,能发生2OH -+SO 2=SO 32-+H 2O ,则F 中含酚酞的NaOH 显红色,通入SO 2后红色变浅或褪色。

○…………订………※※订※※线※※内※※答※※题线…

试卷第17页,总102页

(3)请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比较室温下NaHSO 3浓液中HSO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与水解平衡常数K b 的相对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液漏斗 SO 2易溶于水,用较浓的硫酸有利于SO 2的逸出 防止倒

吸(或作安全瓶) 3Cu 2++3SO 2+6H 2O==Cu 2SO 3?CuS O 3?2H 2O ↓+8H ++SO 42- 防止Cu 2SO 3?CuS O 3?2H 2O 发生分解和被氧化 II I 或III 溶液变为蓝色 常温下,用pH 试纸(或pH 计)测定NaHSO 3溶液的pH ,若PH<7,则K a >K b ;若pH>7

,则K a

【解析】

(1)①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仪器X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用浓硫酸含水量少,且能吸水,有利于二氧化硫的溢出; ②装置C 为安全瓶,防倒吸;

③装置B 中硫酸铜与二氧化硫生成产物Cu 2SO 3?CuSO 3?2H 2O 的反应,铜元素化合价有降低到+1价,则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升价到+6价,则该离子方程式为:3Cu 2++3SO 2+6H 2O=Cu 2SO 3?CuSO 3?2H 2O↓+8H ++SO 42-;

④由题可知,谢弗勒尔盐受热易分解,不能烘干是为了防止Cu 2SO 3?CuSO 3?2H 2O 发生分解和被氧化;

(2)向NaHSO 3溶液中加入NaClO 溶液时,反应有I .NaHSO 3和NaClO 恰好反应:NaHSO 3+NaClO=NaHSO 4+NaCl ;Ⅱ.NaClO 不足:2NaHSO 3+NaClO=Na 2SO 4+SO 2↑+H 2O+NaC l ;Ⅲ.NaClO 过量:NaHSO 3+NaClO=Na 2SO 4+NaCl+HClO ;

(3)电离显酸性,水解显碱性,则测定pH 即可,则设计实验为常温下,用pH 试纸(或p H 计)测定NaHS03溶液的pH ,若pH <7,则Ka >Kb ,若pH >7,则Ka <Kb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备硫化亚铁并探究其自燃性质。

实验I 在石棉网上把研细的硫粉和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混

…………○…………答※※题※※

………○

试卷第19页,总102页

…………装…………○…………订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订…………○…………线…………○……(4)向硫酸亚铁铵[(NH 4)2Fe(SO 4)2]溶液长时间通入H 2S 气体制得硫化亚铁,其中H 2S 为弱酸,FeS 为黑色沉淀,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S+Fe 2+=FeS↓+2H +;

(5)FeS 固体表面附着液中含有SO 42-,如果洗涤液中无SO 42-即可证明洗涤干净,则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则已经洗净;

(6)①设样品的质量为100g ,则含S 质量为22g ,则硫化亚铁质量分数为

22

8832100g g

×100%=60.50%,则x =60.50;

②因产品中含有三价铁杂质,导致总铁质世分数大于亚铁质量分数;

(7)硫化亚铁在常温下能发生缓慢氧化而自燃,生成SO 2和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7O 2=2Fe 2O 3+4SO 2。

11.无水MgBr 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 2,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l :三颈瓶中装入10g 镁屑和150mL 无水乙醚,装置B 中加入适量的液溴。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将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 2产品。

已知:①Mg 和Br 2反应剧烈放热;MgBr 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 2+3C 2H 5OC 2H 5= MgBr 2·3C 2H 5OC 2H 5 请回答:

试卷第20页,总102页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步骡2中,可以将B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如果将

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

(3)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根据步骤3、4,请总结出三乙醚

合溴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4)请根据Mg的性质设计实验证明O2的氧化性比N2的强:________。

(5)将步骤得到的产品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其质量为61.4g。则该实验制取MgBr2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球形冷凝管使挥发出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

氮气的气流促进了液溴的挥发反应过于剧烈,使反应过程难以控制镁屑

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在0℃时的溶解度较小

将燃着的镁带分别插入O2和N2中,前者燃烧剧烈80.1%

【解析】

Mg+Br2=MgBr2的反应比较剧烈,MgBr2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反应中用盛无水CaCl2的干燥管,防止有水参与,Br2挥发性强,氧化性强,反应中用球形冷凝管不断冷凝,让

它与Mg 充分接触

(1). 球形冷凝管,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使挥发出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

(2)液溴具有挥发性,干燥的氮气流促进液溴不断地挥发,慢慢进入三颈瓶中与镁反应

,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镁与溴反应过于激烈,放出大量热,反

应难以控制;(3)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末反应的镁,三乙醚合溴

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在0℃时的溶解度较小。(4)氧气的氧化性比氮气强,故将燃着的镁带分别插入O2和N2中,前者燃烧剧烈,从而证明氧气的氧

化性强;(5)10克镁理论上可得到的MgBr2为:10g

24g·mol

×184g·mol?1=

76.7g,实际生成的MgBr2为61.4gMgBr2,MgBr2的产率为61.4g

76.7g

×100%=80.1%。管

凝衣强,氧化性强,气体

点睛:根据MgBr2和原料的性质,应用物质的制备、提纯、分离知识解题,难度中等,注意表述要简洁,准确,

(5)产率:在化学反应中(尤其在可逆反应当中),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

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12.溴化亚铜可用于彩色照相,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粉末,见光分解,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绿色,溶于氢溴酸、盐酸、硝酸和氨水,在热水中也会发生分解。实验室制备CuBr

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化学实验综合与探究 1. 的有关性质。S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HS气体,并探究H22回答下列问题:是密性的方法查实验开始时,检装置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若装置不漏气,加入装置中的药品为 ________(填字母)。(2) 和稀硫酸NaS b.和稀硫酸a.FeS2 CuS.和稀盐酸c.ZnS和稀硝酸d为程式该反应的离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 (3)打开弹簧夹使反应发生,将生成的HS气体通入1.0 2为探究实际参与该反应Fe(NO)观察到有浅黄色固体析出。溶液中,33的微粒种类,设计如右图装置:B1=,则1.0 若A装置中加入mol/L

的FeCl溶液,并测其pH3中均有浅黄色固体、B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观察到A为式方程子反)S,析出则H与Fe(NO溶液应的离3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停止________(4)实验结束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样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①S(5)常温下,以Na2则需要的主(H 证明氢硫酸为二元弱酸②测量并估算氢硫酸的K,S)2a2精品文 档.

高考化学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模式归纳

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模式归纳 一、实验部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题模板] 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方法(微热、手捂、热毛巾捂、注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手捂或热毛巾捂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封法若是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和容器中液体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物质的检验、鉴别 [答题模板] 液体: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固体:取少量固体试剂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气体:将气体通入XXX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例】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 a1=1.2×10-2,K 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 a1=4.5×10-7,K 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 仪器自选。 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3.测溶液pH的操作: [答题模板] 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有机物制备装置中长导管(或冷凝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 5.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 [答题模板] 静置,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再加入××试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6.洗涤沉淀的操作: [答题模板] 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若滤渣易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可减少沉淀损失,无水乙醇易挥发,不引入杂质。) 7.判断沉淀洗净的方法: [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洗涤液,滴加××试剂(可与杂质的某些离子发生沉淀反应),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8.焰色反应操作: 用洁净的铂丝(铂丝沾取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至与酒精灯火焰颜色相近为止。用盐酸洗的原因:金属氯化物的沸点较低,灼烧时挥发除去)沾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元素;若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元素。 9.萃取分液操作: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实验大题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题型二:化工产品制备型 题型三:实验设计与探究型 题型四:假设验证型 题型五:有机实验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1.【2015·新课标II】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 。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2:1 (2)①NH4Cl+2HCl电解3H2↑+NCl3②Cl—、OH—③c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 2 碱性悬 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 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 用标准Na 2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I 2 (2 S 2 O 3 2+I 2 =2I+ S 4 O 6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 2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 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 2S 2 O 3 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题 一、实验基础知识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4.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应用要点:要注意区分检验、分离、提纯的区别;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检验方法;掌握分离和提纯的试剂选择依据和分离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要注意三者在目的上的不同。检验是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鉴定;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提纯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由于目的不同,所选试剂及分离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 5.定量实验 (1)应用要点:掌握四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装置、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2)注意事项:要在熟悉仪器构造的前提下掌握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综合实验 (1)应用要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装置、确定装置的接口顺序;能够设计简装实验;能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等的进行评价。 (2)注意事项:要注意区分洗气瓶长进短出和短进长出时的不同用途;。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四个基本原则;在掌握好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实验。 1.典型例题:

高考化学大题高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大题高分解题技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高考化学实验综合大题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题型一] 化学实验综合大题 1 .(16年全国卷I)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 件下用NH3将NO x3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 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 .(16年全国卷II)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 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答案】 3 .(16年全国卷III)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一工艺流程题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 一工艺流程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艺流程 1.【2017新课标1卷】(14分) 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 形式存在,写出相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实验习题选摘 1.(6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 (A)配制5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可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 (B)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C)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E)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经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及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G)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H)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J)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少量硫酸会产生沉淀 (K)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答案、(6分)(BCDGJK)(少一个扣一分,多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2、(8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容量瓶:。 (3)酸式滴定管:。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答案、(8分,每空2分) (1)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用已给酸液润洗滴定管2~3次(4)干燥集气瓶 3(5分).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B.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在加稀HNO3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 C.制乙烯时,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混合液中 D.用3mL乙醇、2mLH2SO4、2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现改用6mL乙醇、4mLH2SO4、4mL冰醋酸 E.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答案. BCE(共5分,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4、(4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实验室制取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 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要测出反应前盐酸及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 的最高温度 C、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时,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放置到充分沉淀后,取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D、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 热蒸发滤液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E、进行纤维素水解实验时,把一小团脱脂棉放入试管中,滴入少量90%的浓硫酸搅拌, 使脱脂棉变成糊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然后加入新制的Cu (OH)2加热至沸腾即可 答案。BC 5.(6分)下列操作或说法合理的是 A.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4.80毫升的浓硫酸 B.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及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汇总

26.(14分)现有A 、B 、C 、D 、E 五种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它们由如下离子组成(各种离子不重复) 。 已知:①0.1 mol/L A 溶液的pH <1; ②将B 溶液分别与其它四种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C 溶液33 AgNO HNO ??????→溶液 稀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写出“C 溶液33 AgNO HNO ??????→溶液 稀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D 、E 两种物质中必有一种是___________,写出将少量该物质的溶液滴加到B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设计实验确定C 及另一种未知物各是什么物质。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C 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和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和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目前“低碳减排”备受关注,CO 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垐垐垎噲垐垐催化剂2CO 2(g)+N 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 c (CO 2)随温度(T )、催化剂表面积(S )和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H ?________0(填“>”或“<”)。 ②在T 2温度下,0~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 2)=_______________。 12画出c (CO 2)在T 1、S 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 .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

高中化学:实验题超全归纳!

高中化学:实验题超全归纳!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常见去除杂质的10种方法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硫代硫酸钠(Na2S2O3)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次亚硫酸钠。为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用于分析试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一、化学性质 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S2O2- +2H+=S↓+SO2↑+H2O 3 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碱和硫黄。 2Na2S2O3+3O2→2Na2SO4+2SO2 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 S2O2- +4Cl2+5H2O=2SO2-4+8Clˉ+10H+ 3 二、制法: 1、工业普遍使用用亚硫酸钠与硫磺共煮得到硫代硫酸钠, 经重结晶精制:Na2SO3+S+5H2O=Na2S2O3·5H2O

2、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SO2==Na2SO3+CO2 Na2SO3+S+5H2O==Na2S2O3·5H2O 3、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4、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2S+3O2==2Na2S2O3 Na2SO3+S==Na2S2O3重结晶将粗制硫代硫酸钠晶体溶解(或用粗制硫代硫酸钠溶液),经除杂,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原理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13题练习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11:第13题 【考纲】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 等内容相结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预测2018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 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 巧性,在2016在高考中仍将会涉及;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 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在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应予以重视。 【知识汇总】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注意: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如Cu、氯水等。 ②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⑤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 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⑧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难溶的CaCO3、BaSO4都是难溶于水的,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因此硫酸 钡、碳酸钡都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等,故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⑨“电解”“电离”和“通电”的区别:“电解”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电离” 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电”指接通电源, 它是电解反应的条件。 [方法技巧]: 判断弱电解质的四个思维角度 角度一: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判断: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就认为盐是强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Ca(OH)2]为强电解质;而常见的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如H2CO3、H2SO3、HClO、 H2SiO3、NH3·H2O等。 角度二: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如测·L-1的CH3COOH溶液的pH>1。 角度三: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如pH=1的CH3COOH加水稀释10倍1<pH< 2。(见下表) |浓度均为|mol/L的强酸HA与弱酸HB |pH均为2的强酸HA与弱酸HB ①pH或物质的量浓度| |pHHA=2<pHHB 浓度c(HA)= mol/L<c(HB) ②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HA>HB |HA=HB ③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时消耗碱的量 |HA=HB |HA<HB ④体积相同时与过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HA=HB |HA<HB ⑤c(A-)与c(B-)大小 |c(A-)>c(B-) |c(A-)=c(B-) ⑥分别加入固体NaA、NaB后pH变化 HA:不变;HB:变大] |HA:不变;HB:变大 ⑦加水稀释10倍后 |pHHA=3<pHHB |pHHA=3> 3>pHHB>2 ⑧溶液的导电性 |HA>HB |HA=HB ⑨水的电离程度 |HA<HB |HA=HB 角度四: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 ①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测其pH,现象:pH>7。 二、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2020高考化学常考的20个教材实验精细总结

高考理综化学必考的其中一道大题是化学实验题,今天给大家分享化学实验题 的考查点、你需要必备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答题策略,还有,一定要结合近 几年的高考真题来练习~ 实验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 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 等知识。 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 的展开的。 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 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 1、步骤:(1)计算(2)称量: 4.0g (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 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注意事项: (1)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 容积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

(2) 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 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 (3) 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 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 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 用前也要查漏) (4)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 验误差分析。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 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 热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Fe(OH)3(胶体)+3H+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3、命题角度:配制步骤及对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焰色反应 1、步骤:洗—烧—蘸—烧—洗—烧 2 、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 3 、焰色反应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质 4 、Na ,K 的焰色:黄色,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5 、某物质作焰色反应,有黄色火焰一定有Na ,可能有K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练习

【题型分析】实验题的介入点是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包括的内容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和离子的鉴别,试剂的保存,还有基本的仪器组装等。设计实验方案对考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试题实际上还是考察创新能力和整体的意识,回答这些问题时,从题目中要找出实验目的是什么,实现这个目的要应用的原理是什么,哪些原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还要关注题目中给你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题目中给出的一些方程式以及提示的一些信息,特别要分析装置图给了什么信息,还要考虑在实验当中排除一些干扰因素。 【考点综述】 1.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1)发现问题:就是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和异常现象等。 (2)提出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设计验证方案:就是根据猜想,结合实验条件设计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各种猜想进行验证。(4)具体实施实验:就是根据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组装仪器、按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 (5)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就是认真全面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然后进行推理分析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 2. 化学实验探究的解题策略 (1)设计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反应条件的设置与控制;回答问题时注意题给限制条件;不要想当然或默认某些条件等错误。 (2)实验探究中不要将待探究的结果当成已知内容进行设计,造成明确的探究指向错误。 (3)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假设要完整,不要遗漏某种情况,造成方案不完整。 (4)实验设计思路应从已知数据中找到合理的规律,将综合实验解答完整。 3.实验方案型综合的解题策略 实验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四大环节”,即: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药品(其中包括:装置类型、仪器的组装等)、实验步骤(其中包括:加装药品、气密性检查、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安全措施等)、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要做到:设计原理正确、实验程序合理、操作步骤简便、现象明显、相关结论正确。实验设计的解答策略如下:(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题技巧总结

高考化学大题专题(二)实验叙述 一、【考点分析】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二、【知识归纳】1、基本化学仪器及其使用(1)容器及反应器: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用于盛放物质的仪器:集气瓶、滴瓶、细口瓶、广口瓶 (2)加热器: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浴装置(控制一定温度≤100℃) (3)计量器: ①温度计 ②天平:粗略称量药品(固体)的质量(精度≥0.1g) ③滴定管(酸式、碱式):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01ml) ④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精度0.01ml)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1000ml等 ⑤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1ml) ⑥移液管: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01ml) (4)过滤(分离)器:普通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5)干燥仪器:干燥管、干燥器、洗气瓶 (6)夹持(支撑)器:试管夹、铁夹、镊子、坩埚钳、铁圈、三角架、泥三角、石棉网、试管架、漏斗架、铁架台、滴定管夹 (7)连接器:导管(玻璃、橡胶)、胶塞、活塞、接液管(牛角管) (8)其他:药匙、研钵、玻璃棒、试管刷、冷凝器、滴管、表面皿、水槽、U形管 2、常用药品的保存及其取用(Ⅰ)化学试剂的存放 (1)存放的原则依药品状态选口径,依光照稳定性选颜色,依热稳定性选温度,依酸碱性选瓶塞,相互反应不共放,多种情况同时想,特殊试剂特殊放,单独记忆不能忘。 (2)存放例析①易被氧化而变质的试剂活泼金属单质K、Ca、Na等遇O2或H2O都会剧烈反应而变质,一般保存在煤油里,以隔绝空气和水,Li的密度小于煤油,宜用固体石蜡封存;Na2SO3、FeCl2、FeSO4、KI、Na2S等平时保存固体而不保存液体,需要液体时现配制;配制FeCl2或FeSO4溶液时,试剂瓶内放少量铁钉或铁屑以保持溶液中以Fe2+为主;苯酚要密封保存。 ②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吸水、潮解、水解)而变质的试剂如氢氧化钠、石灰水、漂白粉、碱石灰、CaCl2、电石、P2O5、水玻璃、过氧化钠等应密封保存;石灰水要现用现配制;浓H2SO4易吸水变稀,应密封保存;各种试纸一般也应密封保存。 ③见光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HNO3、AgNO3、氯水、AgBr、AgI、H2O2等,一般应放于棕色试剂瓶中,或用黑纸包裹,置于冷暗处密封保存。 ④易燃或易爆试剂如白磷,少量保存在水中,大量则应保存于密封容器中。切割小块白磷应在水中进行。红磷、硫磺、镁粉等应远离火种,远离氧化剂,置于阴凉通风处。易燃、易爆、挥发性有机物等与强氧化剂(如NH4NO3、KClO3)不能混合存放。 ⑤易挥发或易升华试剂 a.液溴易挥发、有剧毒,应盛在细口试剂瓶中,液面上加适量水(水比液溴轻,可浮于液溴之上形成“水封”),瓶口用蜡封好,置于冷暗处。取用时配戴乳胶手套,并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取用时宜用长胶头滴管吸取底层纯溴)。 b.氢氟酸易挥发、剧毒,保存于塑料瓶中。 c.氨水、浓盐酸、碘、萘及低沸点有机物如苯、甲苯、乙醚等均应装在试剂瓶内加塑料盖密封,放于冷暗处。 d.氯水、挥发性有机物等亦应避光放冷暗处。 ⑥一些特殊物质的保存强碱、水玻璃及某些显较强碱性的水溶液等不能用磨口玻璃瓶;浓HNO3、浓H2SO4、液溴、溴水、大部分有机物不能用橡胶塞;易风化的物质也应密封存放(如Na2CO3·10H2O等)。 (3)常用试剂的保存方法(Ⅱ)药品的取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