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讲:经济学十大原理

试讲: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李存贵

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
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
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

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家庭和社会都会面临各种决策:
? 谁工作?
? 生产什么?
? 生产多少?
? 如何生产?
? 商品以何价格出售?
社会和稀缺资源
由于资源稀缺,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是重要的。

经济资源是指那些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所必须投入的物品。经济资源又叫稀缺资源,如果从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以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角度来看,经济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生产要素。

经济资源的分类
①土地:经济学中所说的土地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是指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有助于进行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
②资本: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包括机器和厂房等,金融资本包括有价证券和货币等。
③劳动: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④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家特有的个人素质,企业家才能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组织协调其他要素进行生产、寻求和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或发明以及引导和带动企业进行技术、市场和制度等各种创新。
⑤知识:知识也包括技术,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非物质财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及其认识能力的总和。
⑥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例如路灯和法律制度等。
稀缺性
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消费是目的,生产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说,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欲望(wants)以及由这种欲望引起的对物品(goods)和劳务(service)的需要(needs)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就不存在需要由经济学来探索研究的问题。事实上,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永无饱和之日的。而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也就是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却是有限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
稀缺性 Scarcity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scarcity)。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

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资源的多寡的,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经济学(Economics )
所谓经济学:即指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去最大程度地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并把它们在人群中分配。——选择的学问、配置的学问。
经济学研究:
?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 How People Interact
? 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radeoffs)。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经济学十大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经济学十大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People face tradeoffs
西方名谚——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中国古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 )。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People face tradeoffs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 大炮与黄油
? 食物与衣服
? 工作与休息
?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
? 效率(efficiency)与平等( equity)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People face tradeoffs
?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
? 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 做大蛋糕与分蛋糕。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作出决策需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 是来读大学还是直接参加工作?
? 是在宿舍学习还是出去和朋友聚会?
? 是上课还是在寝室睡觉?
? 为什么比尔·盖茨和老虎·伍滋中途退学?
? 为什么这两年广东出现了“民工荒”?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1)经济学假定之一:人都是理性的,这叫做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经济人会用自己的方式行事,以保证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经济人是自私的,这里的自私表示:经济人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2)经济学假定之二:人们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市场主体在进行决策时总是拥有全部的知识和信息。如果没有完全的信息,决策就不可能是经济的。比如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满足程度等等。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s)
是指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边际分析方法是一种变量分析方法,它主要着眼于变量的比较,即当自变量每发生一个变化时,应变量的变化程度。从数学的角度看,边际分析方法就是对某变量求极值或者求一阶导数。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 如果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 人们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作出决策,所以,当边际成本或边际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 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水比钻石便宜?(亚当斯密 的水和钻石之谜)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对人生存的价值极高,但价格却很低;而另外诸如钻石虽属奢侈品,使用价值并不高,但价格却很高。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谜”,后来的现代经济学已经破解,答案就是经济学通常所说的“边际效用”。
? 尽管水是必需品,效用大,但其数量极多,边际效用几乎是零,如果不是在沙漠这类缺水的地方,水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是正常的。钻石虽然效用不大,但数量极少,边际效用高,钻石供给极小,总远远少于需求,价格高当然正常。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 比如,你到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去吃快餐,小杯可乐3元一杯,中杯5元,大杯6元,从小杯到中杯的边际成本是2元,从中杯到大杯的边际成本是1元,这样你在考虑买小杯还中杯时,就要衡量中杯比小杯增加的量是否值2元;类似的,在考虑是否买大杯时,就要衡量它比中杯增加的量是否值1元。

?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经济学并不是要给出对经济问题的一套现成的答案,而只是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姑且称之为“经济思维”。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 中国古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一个数学家、一个统计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商量准备到非洲去抓大象,大家分头去做准备。数学家认为,去抓大象之前必须首先证明非洲大陆至少有一头大象。统计学家所做的工作是到动物园去观察大象,把大象的形象特征牢牢记在大脑里,然后去非洲大陆观察,把看到的各种动物中最接近记忆的东西定义为大象,再进行抓捕。当数学家证明了非洲大陆有大象,统计学家把大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后,两人去约经济学家同行。经济学家却说:你们去吧,我不去了。两人为为什么,经济学家却说:“我们非要自己去抓大象吗?只要我们愿意支付足够高的价格,大象会自己跑到我们面前的!”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 犯人船的故事
1770年,英国发现澳洲后,开发澳洲。 澳洲土著居民少,运送英国罪犯作为开发澳洲的劳动力。
1790—1792年送运罪犯在途中死亡率达12—37%。
按装船人数给钱。船主为赚钱,船上多装人,途中伙食很差,卫生条件差。
怎么办?
1.教育船主善待犯人????有点效果,但不大。
2.政府派人监督、干预????成本太高,效果不大。
3.制度创新????政府不按上船时运送的犯人数付费,而是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洲犯罪人数付费????效果好,难题解决了。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它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
? 国家和家庭一样都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在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
党的十四大决定(1992年)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一个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中, 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买什么;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亚当·斯密(Adam Smith)与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 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成本。
? 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我们需要政府的原因之一:制度、规则!
政府的重要作用: 保护产权 (通过警察,法庭)

我们需要国家的原因之二:市场并非全能
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有可能促进效率和平等。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
外部性(externality)
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负外部性——一个人吸香烟,对别人健康的损害;造纸厂的污染对周围环境破坏
正外部性——邻居种花、养草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
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衡量:
? 通过比较人均收入
? 通过比较国民生产总值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
生产率(productivities)
的差别。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生产率(Productivity)
是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通货膨胀(Inflation)
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 通货膨胀的重要成因在于货币量的增长。
? 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会下降。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说明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关系。
?通货膨胀 => ?失业

凯恩斯:经济学家的素质
John Maynard Keynes on Economists
? 学习经济学,似乎不需要什么高度的特有的天资。从智力上来看,跟哲学或纯科学的一些学科比起来,不是很容易吗?这门学科看起来容易,但是能学得出人头地的却很少!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似乎是在于,作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种种才能的结合,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精通的是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他必须善于运用思考力,从一般原则推断出个别现象,在思想奔放中,既要触及抽象的方面,又要触及具体的方面。他必须根据过去,研究现在,推测未来。对人类性格及其风俗习惯的任何方面,他都不应当完全置之度外。他同时必须保持着既不是无所为而为之,又不是不偏不倚的态度,像个艺术家那样地头脑冷静和孤芳自赏,然而有时也必须像个政治家那样地接近尘世人寰。
? “ The master-economist must possess a rare combination of gifts. He must be mathematician, historian, statesman, philosopher—in some degree. He must understand symbols and speak in words. He must contemplate the particular in terms of the general, and touch abstract and concrete in the same flight of thought. He must study the present in the light of the past for the purpose of the future. No part of man’s nature or his institutions must lie entirely outside his regard. He must be purposeful and disinterested in a simultaneous mood; as aloof and incorruptible as an artist, yet sometimes as near the earth as a politicia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