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媒法规

传媒法规

传媒法规
传媒法规

传媒法规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法:是指规范大众传播活动和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法,是调整大众传播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保障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等个体权益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知情权: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利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利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3、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4、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享有的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权利。《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5、肖像:肖像指通过绘画、雕刻、摄影、录像等方式把自然人的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一般认为,肖像应当包含面部形象,达到“可辩认”的程度。

6、隐私权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私生活不受干涉的权利,或个人私事不经允许不得公开的权利。——《布莱克法律辞典》

7、新闻侵权: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违法或侵害他人权利的新闻,从而侵害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的行为。

8、新闻审判: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传媒超越审判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进行定性、定罪、定刑期或对胜诉、败诉等作出结论。。

9、肖像权: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所享有制作和使用专有权。即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和许可或者禁止他人制作、使用自己肖像的权利。

10、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职务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构成职务作品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什么?答:职务作品是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构成职务作品,必须符合的两个条件是:(1)作者与单位之间具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关系,而不是临时的提供服务的劳务合同关系。但法律也认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为职务作品的。这是《著作权法》“特殊情况”。(2)作品必须是完成单位安排的任务的结果。比如写新闻稿、拍摄新闻图片都是记者的任务。如果作品的内容和表达与其完成单位的任务无关,如摄影记者写了一本小说,这就不属于职务作品。

2、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如何确定被告?

答: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诉

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起诉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

3、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区别:

侵害的内容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散布的内容是虚假的、捏造的,都不是真实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捏造、虚构,而是事实。

侵害的方式不同: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诽谤;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方式是未经公民同意或授权而窃取、披露、传播他人的个人私密。

主体范围不同:名誉权不公民享有,法人也享有。隐私权则仅限于公民享有,法人不享有。

4、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5、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一)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二)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6、批评报道如何避免侵害他人名誉权?

一、多渠道、多角度采访,防止失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二、注重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三、区分采写主题与场合

7、什么是隐私?隐私包括哪些内容?法律为什么要保护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现代意义上的隐私概念内容极其广泛:

一指个人信息,这是无形的隐私,包括所有的个人情况、资料。诸如身高、体重、女性三围、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社会关系、家庭情况、婚恋情况、学习成绩、缺点、爱好、心理活动、储蓄、档案材料等。

二指个人私事,也可以说是私人活动,这是动态的隐私,是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的两性生活、婚外恋和婚外性生活。

三指个人领域,这是有形的隐私。如个人居所、旅客行李、通信、日记等。

对公民隐私权依法进行保护,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在现代文明社会中,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已被广泛承认与接受。虽然对隐私权的内容众说纷纭,但隐私权体现自由、秩序、尊严等内在价值则得到一致认可。

(1)体现自由的价值

(2)体现秩序的价值

(3)体现尊严的价值

(三)辩析题:

1、摄影记者写了一本小说,因记者是报社的工作人员,所以这本小说属于《著作权法》中

规定的职务作品。

答: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职务作品是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构成职务作品,必须符合的两个条件是:(1)作者与单位之间具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关系,而不是临时的提供服务的劳务合同关系。但法律也认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为职务作品的。这是《著作权法》“特殊情况”。(2)作品必须是完成单位安排的任务的结果。比如写新闻稿、拍摄新闻图片都是记者的任务。如果作品的内容和表达与其完成单位的任务无关,如摄影记者写了一本小说,这就不属于职务作品。

2、记者比法官管用——天下没有新闻媒体断不了的官司。

这句话是错误的。西方国家每一个报道司法活动的新闻工作者都会得到一个的最初忠告:“必须记住,是法庭在审判案件,而不是记者。”记者不是法官,绝不能代替法官,所以在对审判活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和定位,避免新闻审判。作为一个记者,应掌握较广泛的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为促进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为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出力。

3、肖像权是绝对权,所以该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肖像权虽然是绝对权,但并不意味着该权利不受任何限制。针对侵害肖像权的指控,媒体可以法定的理由进行抗辩。只要任何一个抗辩事由成立,就可以免除或减轻行为人的责任。主要的抗辩事由有:当事人同意、使不可辩认、公共利益、合理使用。

4、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作品,都可以任意使用。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作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可以任意使用,而是必须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5、叶璇曾在空军总医院星源激光治疗中心就脸部先天的青黑色斑痕进行治疗,2001年,叶璇发现交通出版社在其出版发行的《北京交通旅游图》上,刊登由某广告公司经营的安贞医院的广告,并附有叶璇治疗前后的脸部“鼻子和嘴”的照片。叶璇以肖像权受到侵害为由将上述三个单位告到法院。请问,三被告是否侵害了叶璇的肖像权?

答:三被告没有侵害了叶璇的肖像权。肖像必须达到“可辩认”的程度。在此案中,叶璇所诉的照片只有脸上的鼻子和嘴部分,不是完整的特定人形象。这张照片不能反映特定人相貌的综合特征,不能引起一般人产生与特定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因此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肖像。所以原告不能主张自己的肖像权保护。

6、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

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的一句至理名言。新闻出版自由,是人类发展的重大思想成果。自从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提出思想自由市场的理论以来,各个时期的先驱思想家及马克思主义者,都对此发表了重要的论述,形成了全人类的共识。

7、1995年,四川省技术监督局接成都彩虹公司举报,到乐山市夹江县彩印厂,查封彩虹牌电热灭蚊药片包装盒近2万个,并查封印刷设备和厂房,并予以罚款。夹江彩印厂不服,认为技监局没有行政处罚权。于是就以其越权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立案后,四川各大新闻媒体上一哄而上,纷纷指责原告“恶人先告状”,一边倒地抨击“制假者反告打假者”。结果法院判决“维持四川省技术监督局的封存通知书,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请问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是否正确?对司法工作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属于典型的媒体审判,是极其错误的。

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的注册和管理工作由国家行政工商管理部门负责,技术监督局无权对夹江县彩印厂作出查封的行政处罚。所以,原告完全可以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传媒报道审判活动应坚持维护法律尊严原则、同步报道原则、平衡报道原则、连续报道原则。

8、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媒体常以“公正评论”作为抗辩事由。请问,是不是所有的批评和评论都属于公正评论?公正评论的条件是什么?

不是。

公正评论的条件是:

评论的事实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

有可靠的事实来源;

立场应当公正;

没有恶意。

9、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如果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即使事实是以特定人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内容的,也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因为这是艺术的加工。

撰写、发表文学作品,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仅是作品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似,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描写真人真事的文学作品,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损害其名誉的;或者虽未写明真实姓名和住址,但事实是以特定人为描写对象,文中有侮辱、诽谤或披露隐私的内容,致其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编辑出版单位在作品已被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被告知明显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后,应刊登声明消除影响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拒不刊登声明,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或继续刊登、出版侵权作品的,应认定为侵权。

(四)分析题:

1、案例分析:

《一个名模的困惑》案情简介:

原告:陈娟红,国际著名职业名模,1999年带领中国模特赴法国尼斯参加99世界精英模特大赛,中国模特荣获最佳表演创意奖;2000年,创办北京凯莱希模特培训学校;提出模特资源共享的市场运作理念;与全国17家模特公司及经纪人合作,创办模特经纪人协定网络;被媒体评为年度最具价值模特。现任概念98凯莱希模特培训学校校长。

被告一:《青年一代》编辑部

被告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

2002年4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主办的《青年一代》刊登了一篇题为《都是漂亮惹的祸》的文章,文中对“漂亮女人如何把握婚姻”进行了所谓在“进行一组有关婚姻与家庭的调察与采访”基础上的探讨。其中有一部分描写“有着魔鬼身材和出众容貌的陈娟虹”,“想用自己的美貌通过婚姻来换取更多的东西,这就有点赌博的味道了”。文章还提到陈娟虹抛弃前男友,与某大酒店副总结婚,后该副总因出差时嫖娼被警方抓获并被停职,故陈娟虹与其离异。虽然文中“陈娟虹”与中国名模“陈娟红”有一字之差,但该文却配发了陈娟红的两幅照片。

原告陈娟红认为本人至今未婚,该文章的文字描述及配发的照片,足以误导读者认为文中的主人公就是原告本人,严重侵害了其名誉权、肖像权,并影响了其创办的凯莱希模特培训学校的招生,故起诉《青年一代》编辑部及其所属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要求二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120万元。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青年一代》编辑部认为,使用配图是美编失误,并非恶意诽谤,故不构成侵权。

请针对此案,分析《青年一代》杂志社的行为是否对陈娟红构成侵权?侵害了她的哪些权利?按现行法律规定,《青年一代》编辑部能否成为诉讼主体?谁是合法的诉讼主体?为什么?

参考答案:

按照民法理论,民事侵权行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一是致害行为的违法性。《都是漂亮惹的祸》一文使用的文字及配图,足以误导读者认为“陈娟虹”即原告“陈娟红”,已造成名誉侵权。未经陈娟红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照片,并放在一篇有贬损性的文章中,更是严重地侵犯其肖像权的行为。

二是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客观上造成了陈娟红社会评价的降低。

三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陈娟红社会评价的降低均因《都是漂亮惹的祸》一文引起。

四是致害人主观上有过错。《青年一代》未经陈娟红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照片,并放在一篇有贬损性的文章中,显然是故意为之的。

《青年一代》应立即停止刊登配有原告陈娟红照片的《都是漂亮惹的祸》一文,并将已出版尚未发行的该期杂志回收销毁,向陈娟红道歉,并赔偿一定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青年一代》杂志社不能成为诉讼主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是合法的诉讼主体。原告指认侵权的《青年一代》期刊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主办,《青年一代》编辑部作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下设的编辑部门,不具备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原告以《青年一代》编辑部为被告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其起诉指认被告主体不合格。陈娟红所起诉的被告是两家具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是合格的被告,陈娟红坚持将其下属的《青年一代》编辑部列为被告没有必要。法院应依法裁定驳回原告陈娟红对被告《青年一代》编辑部的起诉。

2、中国新闻侵权诉讼分几次高潮,各有什么特点?中国新闻侵权诉讼是否已有新的分期?现阶段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高峰:1987至1989年

背景:《民法通则》开始实施。

特点:小人物告机关报。

典型案例:奚弘状告《人民日报》

第二次高峰:1989至1993年

时代背景:中国报业大发展

特点:文化体育名人状告新闻媒体,有人称之为“大明星告小报”,钢琴家刘诗昆、老作家杨沫、“济公”游本昌、电影演员刘晓庆、笑星陈佩斯、国家羽毛球队教练王文教、电影导演陈凯歌等纷纷走上法庭,与新闻媒体或记者对簿公堂,而被告则多为发行量不大的新办小报小刊。在这次高峰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歌唱家李谷一状告河南《声屏周报》及记者侵害名誉权案。

第三次浪潮:从1993年-1998年

时代背景: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法人以维护商誉、挽回经济损失为目的,对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提起诉讼,提出的赔偿额十分巨大,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第四次高峰:从1999年开始

我国经历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依法治国”被定为治国方略,宪法精神日益深入人心。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保护开始在宪法层面上产生冲突。特点:原告身份、涉讼媒体及表达方式多样化。原告敢告会告,诉讼技巧纯熟。法律关系复杂,诉讼时日长久。诉讼地域全面开花,纠纷方式复杂化。

新时期阶段变化:可从2003年开始分析。

3、请具体运用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分析一个你所熟悉的或发生在你身边的媒体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案例。

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新闻侵权行为,如侮辱、诽谤、新闻失实、揭人隐私、滥用他人肖像等。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主要表现为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如社会公众对受害人产生不良看法,或发表贬损性议论,或疏远、排斥、蔑视受害人。对法人而言,则多表现为影响其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

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主要是指特定对象的损害事实及后果确实是侵权新闻造成的。

当事人有主观过错:分故意和过失。新闻侵权故意是指新闻工作者应当预见自己的采写、报道行为可能造成失实或其他给被报道人合法权益带来损害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新闻侵权的过失指新闻工作者应当预见到自己的报道失实,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

案例自选,但分析要结合侵权构成要件的原理。

4、据统计,1998年中国有11家高级法院、58家中级法院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现场直播。2004年起,庭审直播的数量明显减少。在美国,目前已有48个州接受了法庭摄像机。但美国仍有相当部分法官表示“将以死来抗争摄像机进入我们的法庭。”至今,美国联邦法院系统仍拒绝任何拍摄设备。请问你是否赞成庭审直播?说明你的理由。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庭审直播有利有弊:

庭审直播产生的正面效果:直播有助于公民了解司法运作过程,建立对公正执法的认识,有利于司法公开与司法公正。

庭审直播产生的负面影响:对证人产生影响,降低语言的质量;对法官产生影响,使其屈从公众的压力;对辩方产生影响,分散律师精力并减弱辩护的效果。

庭审直播逐渐减少的原因:

从法院的角度看:庭审直播不能解决审判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电视至多可以告诉观众法庭内发生了什么,而难以挖掘影响司法决策的各种背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诉、辩、审三方作秀,从而忽略了庭审活动本应重视的法律实体和程序问题;给法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媒体的角度看:电视台无法控制直播的节奏,常常打乱播出计划,也影响广告合同的执行;有时庭审中为了查证一个事实,会反复播出同样的内容,使节目承载过多的冗余信息。

从观众的角度看:某些当事人满口方言,观众听不懂;有些案件缺少戏剧性冲突,难以满足大多数观众的收视愿望。

我认为,在中国可以偿试庭审直播,但应选择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案件,慎重地、有节制地进行。庭审直播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的矛盾,矛盾只是部分的,因为庭审直播也有有利于司法公正的一面。在绝大部分案件中,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是可以兼得的,所以,应当考虑作为言论自由、民众知情权的最重要形式的媒体权利与司法公正之间如何兼得、如何平衡。庭审直播是一个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价值认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术活”。当中国公民对司法的神秘感越来越少,大部分人又都可以从容面对媒体的情况下,只要法官对庭审直播进行必要的技术上的控制,如要求“静止、无声”、以公平抽签的方式或者排队按序的方式限制媒体记者和旁听人员的数量,庭审直播是可以取得司法公正和新闻自由权利充分实现的双赢效果的。

(五)填空题:

1、《论出版自由》的作者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政论家,他提出的思想自由市场理论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

2、在我国,肖像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可以行使以下权利:肖像制作专有权、肖像使用专有权、肖像利益维护权。

3、《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是在总结新闻传播既要扩大报道范围、增加信息量又要保守国家秘密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该规定开宗明义提出:“新闻出版的保密工作,坚持贯彻既保守国家秘密又有利于新闻出版工作正常进行的方针。”第二章规定了具体的保密制度,其中第6条规定:“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实行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5日正式颁布,2008年5月1日实施。

5、《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7、《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8、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2条的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9、肖像权虽然是绝对权,但并不意味着该权利不受任何限制。针对侵害肖像权的指控,媒体可以法定的理由进行抗辩。只要任何一个抗辩事由成立,就可以免除或减轻行为人的责任。主要的抗辩事由有:当事人同意、使不可辩认、公共利益、合理使用。

10、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起诉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

11、在新闻侵权纠纷中,侵权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

12、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方案

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方案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专卖市场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提高专卖管理人员及行政相对人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专卖依法行政,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基层专卖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五五”普法核心内容,全面贯彻专卖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通过积极开展宣讲培训、咨询服务等活动,使行业管理实现“学法律、重责任、讲权利、尽义务”的基本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理念,引导相关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进一步提高法治化水平,为构建和谐烟草和做好新形势下的专卖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基本原则 基层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1.贴近实际、贴近工作原则。既要遵循法制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专卖管理工作的特点,适应宣教对象综合素质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体现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理论联系实际、资源整合原则。在对基层专卖管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时,做到宣传与日常学习培训相结合,宣传与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为其提供了解和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教育和引导基层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理念,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3.务实高效原则。宣传活动要切实实现“学法规、学懂法规”的基本目标,努力提高被宣传对象的思想认识,强化法律意识,各项具体活动也要实实在在地解决管理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咨询、时事调解、教育引导等多项服务活动,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宣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三、组织要求 为切实做好宣传活动的各项工作,如期开展有关活动,要求基层专卖管理部门成立“法律政策宣传工作组”,负责研究制定法律政策宣传工作活动安排,落实工作任务,确定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县级局局长 副组长:县级局局长副局长 成 员:专卖股(科)长、副(股)科长、内勤人员及相关人员等。

法律知识宣传材料

法律知识宣传材料 1. 我国公民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主要有:(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权。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6)人格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7)通信自由。(8)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9)劳动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10)受教育的权利。(11)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权利的保护等。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的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0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5)计划生育。(6)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3、什么者叫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其成立应具备4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愿是一致的,并未受到不正当的影响;(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4)形式符合法律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一般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默示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否则该民事行为无效。 4、什么叫相邻关系?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相邻关系是指相邻各方在对各自所有的或使用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的实质是相邻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合理延伸和必要限制。常见的相邻关

业主委员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

业主委员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 一、业主委员会的含义 业主委员会是经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代表全体业主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组织,业主委员会对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负责。 二、业主委员会成立依据及条件 (一)法规依据: 1、《物权法》 2、《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04号) 3、《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 4、《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 (二)成立条件: 物业管理区域内,已交付使用的物业建筑面积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物业交付使用已超过一年,且交付使用物业的建筑面积达到百分之三十的 分期开发的物业,可成立临时业主委员会,履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三、业主的界定

业主是指物业所有权人、已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且所购房屋已入住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及持有空置物业的建设单位。 四、投票选举的计票方式 投票权是根据业主拥有物业的面积确定的对物业管理区域公共部分和公共事务进行表决的权利。每户一票,该票代表的投票权以物业建筑面积计算,每一平方米为投票权的计算份额,超出部分按四舍五入处理。 五、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政策,不得违反业主大会的决定,不得损害业主公共利益。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有权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对业主委员会及其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劝告和制止,并报房管部门查处。 具体职责包括: 1、执行业主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 2、召集和主持业主大会,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3、督促全体业主及使用人遵守物业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服从物业管理公司的依法管理,按时交纳管理服务费、物业维修基金等费用,对住用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4、用招标或其他方式,依法选聘或续聘物业管理公司,经业主大会同意

节能法律法规宣传资料手册

节能法律法规培训资料 目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2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 15 - 三、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 - 21 - 四、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 30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节能管理 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工业节能 第三节建筑节能 第四节交通运输节能 第五节公共机构节能 第六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章激励措施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三条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

能源。 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第五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七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 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业主委员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业主委员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 一、业主委员会的含义 业主委员会是经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代表全体业主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组织,业主委员会对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负责。 二、业主委员会成立依据及条件 (一)法规依据: 1、〈〈物权法》 2、〈〈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04号) 3、〈〈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 4、〈〈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 (二)成立条件: 物业管理区域内,已交付使用的物业建筑面积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物业交付使用已超过一年,且交付使用物业的建筑面积达到百分之三十的分期开发的物业,可成立临时业主委员会,履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三、业主的界定

业主是指物业所有权人、已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且所购房屋已入住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及持有空置物业的建设单位。 四、投票选举的计票方式 投票权是根据业主拥有物业的面积确定的对物业管理区域公共部分和公共事务进行表决的权利。每户一票,该票代表的投票权以物业建筑面积计算,每一平方米为投票权的计算份额,超出部分按四舍五入处理。 五、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政策,不得违反业主大会的决定,不得损害业主公共利益。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有权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对业主委员会及其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劝告和制止,并报房管部门查处。 具体职责包括: 1、执行业主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 2、召集和主持业主大会,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3、督促全体业主及使用人遵守物业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服从物业管理公司的依法管理,按时交纳管理服务费、物业维修基金等费用,对住用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法律宣传资料

1.私人借款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私人借款应该注意:(1)借款时要写书面借据,写明借款日期、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借款利率、还款金额等情况,由双方签字;有担保人的,还应写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由担保人签字。无担保人的,借据一式两份,借款方、出借方各持一份;有担保人的,借据一式三份,借款方、出借方和担保人各持一份。(2)私人借款的利率约定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3)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否则,计收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 2、遇上“欠债不还”的情况怎么办?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因此,持书面借据并约定还款期限的,债务人如到期不还,债权人必须在2年内向债务人要求归还,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只要债权人不断主张权利,就不断增加时效,法律立法本意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借条上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根据《合同法》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借款、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补充协议”以明确还款期限。也可以根据《合同法》第206条关于“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内返还”的规定,有权要求债务人随时返还全部借款。诉讼时效自首次要求还款之日起算计。超过2年后,如债权人起诉,可依据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精神处理。 3、借钱时没有约定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债务怎么履行? 《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借款利率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如果借款时双方出于帮助和信任,约定不支付利息或当时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那么根据法律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不支付利息。 4、买东西时,商店老板找钱多找了100元,这个钱应该归谁所有? 根据《民法通则》对不当得利的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得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不当得利应包括原物以及原物所生的孳息。就是说,作为利益受害方的商店老板有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获得利益的一方有返还其不当得利的义务。因此,这个钱应归商店老板所有。 5、邻居不在家,为了帮邻居收割地里的麦子而支出的费用可以要求偿还吗?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叫无因管理。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因此,邻居不在家,为了帮邻居收割地里的麦子而支出的费用可以要求偿还。 6、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致人损害,由谁来承担责任? 由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及其影响,缺乏相关处理事务的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而民法中将其确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后果只能由其监护人承担。 未成年人的临护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他近亲属。这些亲属与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有法律上的扶养扶助关系。由于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为了促使监护人精神心管教好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以预防其违法行为发生,法律规定追究监护人的监护责任。

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基本农田“五不准” (一)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 (二)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 (三)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 (四)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依法办理《土地使用证》才有法律保障土地是房屋的载体?也是财富的载体?业主在购买房产时?不仅是购买了房子?还有承载房屋的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房屋只能是空中楼阁。 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商品房只有在拥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后才允许进入二级市场交易?凡不依法办理《土地使用证》的?一方面土地权益无法受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其房屋无法转让。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我国人多地少?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利用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土地用途管制制

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用途管 国家实行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 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不依法经过批准改变土地用途都是违辗转异地一衫泪,曾记当年一伞轻。西子湖畔一相逢,断桥一诺金山漫。 111 一林红叶一霜染, 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111 一林红叶一霜染, 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法行为。 使用集体土地的政策规定 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是违法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定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 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 亩以上, (2)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是指行为人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业建设?造成基本农田5 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 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

政策法规宣传资料

各时段的生育间隔规定 二女户生育间隔:两个孩子生育间隔期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1979年6月15日以前生育的二女户间隔期按四周年计算;1979年6月16日至1987年12月31日期间生育的二女户间隔期按三周年计算;1988年1月1日后生育的二女户间隔期按四周年计算。2009年9月25日后无间隔期,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二女户再婚家庭或女方30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不受间隔期限制。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二条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晚婚指按照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者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 推行和鼓励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 第三十四条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三)夫妻结婚5年以上,因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经治愈要求生育的; (四)一方或者双方是再婚的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子女的。

第三十五条夫妻双方是农民,除适用第三十四条规定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 (二)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是少数民族的; (三)男到独生女无儿户家结婚落户的。 第三十六条夫妻双方都是少数民族的农民,两个子女中有一个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第三十七条夫妻双方是农民,由政府统一安排转为城镇居民的,自转为城镇居民之日起五年内,适用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夫妻双方是农民,通过其他方式转为城镇居民已经领取生育证并怀孕的,生育证继续有效;未怀孕的,不适用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 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由城镇居民转为农民的,不适用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安排生育;再生育的,按照违反本条例生育规定处理: (一)经批准再生育,怀孕后无特殊情况未经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引产的; (二)遗弃子女或者送养子女的; (三)故意致婴儿死亡或者谎报婴儿性别,谎报婴儿死亡的。

政策法规宣传处工作汇报

政策法规宣传处工作汇报 2019年,政策法规宣传处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机关各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紧密围绕民政中心任务,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按照市法制局制定的《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开展工作 明确审批职责,认真梳理民政行政职权批项目工作 按照市政府法制局的精神,今年2月份至10月,由分管局长牵头,根据民政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对民政行政职权再次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及时报市政府法制局。 1、行政许可项目为3个大项、6个小项 殡葬管理2项:殡葬设施建设审批1项,从事经营性殡葬服务业审批1项。 2、行政处罚项目为33项 社会团体管理10项; 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10项; 殡葬管理11项; 区划地名管理2项。 3、行政强制项目6项

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公布以后,按照市政府法制局《关于清理涉及行政强制规定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通知》的要求,对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后,我局行政强制权为6项:。 取缔非法社会团体行政强制; 取缔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行政强制; 封存被责令限期停止活动、被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行政强制; 封存、收缴被限期停止活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行政强制; 火化区遗体火化行政强制; 制止违法办理丧事活动行政强制。 在民政行政职权的行使中,我局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条例执行。但因没有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具体规定作为行政执强制行为法律支撑,在行政执法中均未施行行政强制权。 规范行政处罚标准,制定民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制定行政职权流程图 按照市政府法制局的要求,针对相关业务处室行使的行政职权,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行政职权流程图。如: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成立流程图、婚姻登记流程图、殡葬执法流程图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流程图。并按时上报市法制局备

房屋拆迁政策法规宣传材料

房屋拆迁政策法规宣传材料 一、什么叫做房屋拆迁? 指取得房屋拆迁资质,接受委托的拆迁单位或具备条件的拆迁人,在批准的拆迁范围内对被拆迁人进行拆迁动员、组织和实施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行为。 二、城市房屋拆迁的主要政策法律依据有哪些? 1、国务院令(第305号)《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2、云南省人民政府令(109号)《云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 3、云南省人民政府令(云政发[2003]164号)《云南省城市房屋拆 迁补偿评估办法》; 4、建设部(建住房[2003]234号)《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指导意见》; 5、建设部(建住房[2003]252号)《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 规程》。 三、拆迁原则的什么? 1、须符合城市规划的原则; 2、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则; 3、保护文物古迹的原则; 四、为什么要强调依法拆迁? 城市房屋拆迁关系到旧城改造,城市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护。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规范房屋拆迁行为,拆迁人及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有

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必须依法进行拆迁。 五、拆迁当事人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拆迁人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在拆迁范围内有进行有关拆迁和动迁活动的权利,有与被拆迁人协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权利。基本义务是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提供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房屋,用于拆迁安置。 被拆迁人对补偿方式有选择的权利,即可选择货币补偿或可选择异地产权调换安置,基本义务是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六、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 2、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 3、搬迁期限; 4、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七、拆迁范围确定后,拆迁房屋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哪些活动? 1、新建、扩建、该建房屋。 2、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3、租赁房屋。 八、为什么要对被拆迁房屋进行评估? 房屋评估价格是被拆迁补偿的依据。根据《云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第十条的规定: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价格评估

宣传材料—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同名40512)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1、计划生育的含义是什么? 计划生育是指为了社会、家庭和夫妻的利益,育龄夫妻有计划地在适当年龄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并养育健康的下一代,以增进家庭幸福,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是何时颁布的?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于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布第63号令予以公布,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4、为什么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依法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依靠政策和地方立法开展工作的状况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于部群众的迫切愿望,对于维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提高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保障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是如何规定生育政策的? 《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真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委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真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委会规定。 6、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 (1)依法生育的权利;(2)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和权利;(3)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权利;(4)获得避孕节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5)获得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服务的权利;(6)获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奖励、优待、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7)实行计划生育,其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害的权利;(8)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7、《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对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有哪些规定? (1)公民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2)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3)公民有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依法规范生育行为的义务;(4)公民有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的义务;(5)公民有协助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6)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有依法缴纳社会扶养费的义务;(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8、如何正确理解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公民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9、国家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要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材料一

江苏斯德瑞克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材料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个方面的含义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 3.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4.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是什么? 答:(1)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 (2)应当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3)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并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4)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有哪些? 答:(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团结教育知识宣传 1、什么叫民族?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予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区、我市民族基本情况怎样?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据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 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10449 万多,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 %,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 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 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宁夏常住人口为6301350 人。其中汉族人口为4,069,412 人,占64.58%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31,938 人,占35.42% ,其中回族人口为2,190,979 人,占34.77% 。中卫常住人口113.35 万,境内分布汉、回、满、蒙古等21 个民族,回族人口占34.6% ,属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区。 3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民族平等的权利有哪些?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1) 各民族一律平等;(2)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 (3) 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 民族平等的权利有:(1)政治权利:①平等权;②参政权;③ 民族区域自治权;(2)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①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②

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权;③保持、改革和发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④宗教信仰自由权;⑤受教育权;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权。 4、民族团结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5、国家对民族平等团结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1 )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图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2)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 、“三个离不开”的含义是什么?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常用法律知识宣传材料

xx县人民法院—常用法律知识宣传材料 1. 我国公民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广泛权利和自由,主要有:(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权。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6)人格权。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7)通信自由。(8)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9)劳动就业和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10)受教育的权利。(11)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权利的保护等。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答: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的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0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5)计划生育。(6)参加劳动和接受教育。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3、什么者叫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其成立应具备4个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即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愿是一致的,并未受到不正当的影响;(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4)形式符合法律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一般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默示形式。法律规定用特

(完整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手册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手册 目录 第一章劳动合同 1.什么是劳动合同 2.劳动关系从何时建立 3.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必备条款 4.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前有那些知情权 5.用人单位可以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吗 6.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签字才能生效 7.建立劳动关系后,最迟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8.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 9.试用期的上限如何确定 10.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11.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何时开始计算 12.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 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培训服务期时能否同时约定违约金 14.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否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5.在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6.在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在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7.在什么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 18.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是否支付经济补偿 19.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 20.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照什么标准支付 第二章社会保险 21.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2.企业和职工如何参加养老保险 23.企业是否可以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少缴职工养老保险费 24.劳动者跨统筹地区转移或者流动的,失业保险关系如何接续 25、单位缴费以什么为基数划入每个职工的个人帐户 26.个人如何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7.现行生育保险制度主要内容是什么 28.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认定工伤 29.工伤职工有哪些权利 第三章工资支付 30.最低工资是否包括哪些内容 31.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以什么为计算基数 32.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时怎样支付工资 33.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34.职工按规定休年休假企业扣发其工资是否正确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1、问:学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有那些义务?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问:什么时候送孩子入学? 答:《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九条规定:我省儿童的入学年龄为7周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6周岁入学。 3、问:不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受怎样的惩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送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由当地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4、问:那些儿童可以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 答: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5、问:国家如何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场地、房屋和设备。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问:什么叫辍学学生? 答:辍学学生是指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 7、问: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的如何处置?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使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8、问:扫盲教育对象包括那些? 答:国家《扫盲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凡年满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9、问:文盲、半文盲不参加扫除文盲教育怎么处理? 答:国家《扫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对在规定期限内具备学习条件二不参加扫除文盲学习的适龄文盲、半文盲公民,当地人民政府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入学,使其达到脱盲标准。 10、问:脱盲的标准是什么? 答:脱盲人员能用常用汉字书写300字以上的简单家信、收条、借条、取款单、包裹单等。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家庭收支记账,掌握3-5门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外出打工常识,了解家庭生活的基本常识(如卫生、子女教育、常见疾病防治、家庭急救等),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 11、问:什么是“两基”? 答:“两基”就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12、问:什么是“普实”? 答:“普实”就是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简称。

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材料

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材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规定森林分为以下五类: (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规定: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二)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三)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的部门,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植物检疫条例》中规定: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属于下列情况的,必须经过检疫: (一)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运出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经过检疫; (二)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和硕县林业局宣) 二00八年五月十一日印

XX人社政策法规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

XX人社政策法规主题宣传年活动总结“作为与老百姓打交道频率极高的部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群众及时尽快地知晓人社政策,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受益。”江西xx市人社局局长徐敏说。近年来,xx人社局始终把人社政策宣传摆在重要位置,与业务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调度,奏响了人社政策宣传三部曲。 优惠政策大力度宣传 20xx年,xx人社局根据上级政策,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贯彻意见》,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人社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联动机制。 与此同时,xx人社局简化程序,将《就业失业登记证》更名为《就业创业证》,取消了多项领证前提条件,简化了申领手续。按照新政,创业大学生只需办理一张《就业创业证》,即可在前3年获得每年最高9600元的税收减免,并可享受10-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为了使这些优惠政策落地生根,xx人社局归纳汇总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16条”和“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19条”。为了提高这些优惠政策的知晓度,xx 人社局制定了《20xx年xx市就业宣传信息工作计划安排》,借助媒体加大对双创优惠政策、工作亮点和成功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双创的良好氛围。

去年,xx人社局举办了2场高校毕业生创业精英事迹报告会,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组织62个团队和企业参加“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经全国组委会筛选审核,共有35个创业项目进入初赛,总数位列江西省第一,2个项目获得大赛“银翼奖”。 借势大型活动集中宣传 xx人社局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12333进校园”等大型活动,集中宣传和普及人社政策。 今年1-3月,xx人社局举办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20xx年春风行动招聘大会,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进乡镇、入园区等专项活动,在大型招聘活动现场开设政策宣传专区,对有培训意向和创业愿望的人员详细登记。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提供现场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贷款等公共就业服务。 自20xx年11月下旬起至20xx年春节前,xx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为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活动期间,xx人社局发放《条例》《维权手册》及宣传材料3万余份;通过各类媒体跟踪报道专项检查情况,营造良好的维权氛围。 去年4月中旬,以“走进大学生”为主题的“12333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