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化_城镇化_农业现代化进程协_省略_状态测度研究_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_吴振明

工业化_城镇化_农业现代化进程协_省略_状态测度研究_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_吴振明

工业化_城镇化_农业现代化进程协_省略_状态测度研究_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_吴振明
工业化_城镇化_农业现代化进程协_省略_状态测度研究_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_吴振明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中国有七八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来提升农业,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概括许多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人力资本积累少,这是我们的国情,因此,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实现途径如下: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第一,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第二,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五,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要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 (四)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政府应制定支农、惠农、强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五)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固然必须提高农业的设备和武装水平,但归根结底,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针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政府部门必须多形式多渠道地大规模培训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 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化同步”也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关键。“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核心,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 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些特征促进了生产、人口、消费、资金等在城镇的集中;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物质和人才保障。城镇要发展,

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工业化在为城镇化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知识、技术的集聚与扩散,加快了技术与管理的创新速度,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人口迅速增加,为城镇化提供了主体。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工业化后的必然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化对信息化不断产生新需求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条件。 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发展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的转移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资金与物质支持。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优化了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提升了农业现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资本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一)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大农场排挤小农场是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和发展资本农业,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 关键词:小农制;小农经济;现代农业;劳动集约型;资本集约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是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1](p934)。时至今日,在我国13多亿人口中仍有9.49亿农民和2.6亿多个小农户分散居住在38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括63%的农业人口、60%的劳动年龄人口、66%的老年人口和70%的少儿人口。下一步,我国如何实现小农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做一番回顾性阐释,无论是从思想史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科学论断的回顾性阐释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后,无论是在斯密的自由经济论中,还是在李嘉图的国民分配论中,都是没有自耕小农和小农制的历史地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2](p910)。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的过时的小生产压碎,正如火车把独轮车压碎一样是毫无问题的”3](p485)。所以,恩格斯晚年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指出:“我们永远也不能向小农许诺,给他们保全个体经济和个人财产去反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力量。我们只能向他们许诺,我们不会违反他们的意志而强行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假如我们不得不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到处发展以后,等到最后一个小手工业者和最后一个小农都变成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牺牲品以后,再来实现这个改造,那对我们可就太糟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农民的利益而必须牺牲的一些社会资金,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看来好像只是白花钱,然而这却是一项极好的投资,因为这种物质牺牲可能使花在整个社会改造上的费用节省9/10。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我们可以很慷慨地对待农民”3](p500-501)。总的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农民的态度以及如何改造小农生产方式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在19世纪末,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 十八大报告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但总体上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农村户籍人口仍是我国人口主体,农业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应把重点转向农业农村。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农业农村内部消费潜力,保持“三农”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在投资需求方面,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投入,能够创造巨大的投资空间。在消费需求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把国内丰富的工业品和商品变为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的宝贵财富。 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 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突出表现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农”短板现象仍然明显。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通过拉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发展,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通过城镇带动农村,通过农村繁荣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形成城乡互动格局和良性循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

精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无答案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简述:中国社会近现代化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社会习俗上:衣食住行。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49年)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参见专题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 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社会习俗近代化——衣、食、住、行。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 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2年以后,我国农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中国工业化现状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二)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上述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验性结论。而新的时代特征却对经典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市场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以及管理组织的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这些环节多属于制造业。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使其服务业比重更高;新兴经济体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其制造业比重也更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典理论的“标准结构”。 二是产业分工细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不断地从制造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且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新门类,例如,出现了大量的独立设计、研发、创意公司,使得相关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专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例如,对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等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最后,现代产业形态还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后起国家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内涵与几十年前先行工业化国家有区别,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 三是后发优势的影响。后发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出现了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等需求层面以及新技术等供给层面叠加影响工业主导产业的现象,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仅分别花了65年、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2014.02.18 10:14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著江马云卿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发展既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基本途径。因此,如何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四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互融互包、相互促进,要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就要认清和把握“四化”的内在关联。 (一)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力资源、资本、生产、消费等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等,又加快了城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体系的完善,更进一步促进了人与城镇的内在融合和互动。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其推动了产业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为主转变,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工业化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技术条件和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新型工业化所带来的技术和运作模式的持续进步,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二)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是工业化后期必然出现的演进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和要素利用率,加快了以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同时,信息化对各类信息装备和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也为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在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既能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能推动城镇内部实现网络化和一体化,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和就业结构,提高居民素质,是城镇化的加速器。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技术能够打通市场、政府、企业、农户等各个环节,串起生产、销售、管理、服务全过程,使产业流程更加智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城镇化对要素的聚集过程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条件,而新型城镇化所催生的城镇的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技术创新“软硬”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力资源发展体系的完善等更为新型工业化创造了需求、提供了载体。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信息化,需要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而城镇化推动的要素聚集以及城镇内部生产、生活等方面对信息技术和产品产生的巨大需求,都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人口的持续转移、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发展条件和形成了倒逼机制。同时城镇地区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所带来的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两大趋势,不仅能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供给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而且能为城镇化所需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提供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对农机、农药、化肥等大幅增加的需求,农民收入提高刺激的消费需求,都为工业产品、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其所必须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都可为信息化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 二、当前“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年的发展已经使我国取得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的显著成绩,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依然问题突出。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缺乏良性互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互融互包、协同推进的过程,单一的侧重一方或者工业与城镇“两张皮式”的发展,都会阻碍二者的发展。受既有政绩考核机制、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简单孤立的城市化建设,而是注重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并行发展,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作为城市化发展动力,积极探索城市化的内涵发展道路。首先,工业化导致大量就业人员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中,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推进城市化良性内生增长模式,重点关注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内部协调,注入内在活力,实现长期,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三是通过信息化,高科技使用对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提高城市化水平。四是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它还为工业化和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本。 交通运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产业。在美国城市化发展中,交通运输促进了经济因素的跨域流动,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了城市社会的有序运行,引导了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改善城市空间格局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太平洋(601099)铁路法案》和《现金补偿法》来支持铁路建设。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北太平洋铁路,南太平洋铁路和圣斐铁路相继建成。它们已经渗透到美国领土并渗透到西部腹地,推动沿着铁路建设新城镇。为了促进郊区化,联邦政府于1916年通过了“补贴道路建设法”,以改善州际公路和改善公路系统。各州还发行了巨额公路债券,以促进城市向郊区的发展。 1956年,通过了“高速公路法”。在12年中,它拨 款250亿美元建造了一条41,000英里的州际高速公路。与此同时,联邦高速公路信贷基金建立,以征收汽油和汽车轮胎的消费税,并直接支持道路建设。交通第一,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运输体系,对于更好地引导和促进美国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美国奉行自由经济理论,并认为市场自发地调节经济关系。市场机制在美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结合政治体制的局限,联邦政府的控制措施薄弱,政府不立即发展资本型城市化根据市场需求,监督,全面推进城市化和全面郊区化,造成城市规划结构不平衡,城市混乱,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