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磷化液的成分作用

磷化液的成分作用

磷化液的成分作用
磷化液的成分作用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1:新型磷化药剂的种类:

对于新型涂装前处理的磷化药剂来说,一般指的是低温磷化药剂和常温磷化药剂。这两大药剂还进一步分为亚硝酸盐药剂和非亚硝酸盐药剂或内含促进剂药剂和外加促进剂药剂。如果按配方是否含镍盐来分,还可以分为有镍和无镍两种药剂。概括的说,新型磷化药剂是指低温的亚硝酸盐含镍的磷化药剂,低温内含促进剂非镍磷化药剂,常温亚硝酸盐含镍药剂,常温内含促进剂无镍药剂。

2:新型磷化药剂的特点

A:磷化温度低,能源消耗少。这类磷化药剂主要是指磷化温度在35-55度的低温磷化药剂和冬天也

不需要加温的常温磷化药剂。

B:低污染,低毒性。这类磷化药剂是指无亚硝酸盐的药剂。尤其是不含亚硝酸盐也不含镍的药剂。当

然类似铬离子等污染中的成分也没有。

C:长寿命,低成本。这类药剂是使用寿命长,单耗少,综合成本低的磷化药剂。

D:可以满足新型涂装方式,即可以满足电泳涂装和静电喷涂等新型涂装方式的磷化药剂。

E:操作简便,管理简单。这类药剂的组分少,添加方便,管理简单。

3:新型磷化药剂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新型的磷化药剂成分要比普通的中温和高温磷化药剂组分要复杂的多,除了成膜物质外,通常含有

促进剂,改性剂,降渣剂,添加剂等多种成分。

成膜物质

A:磷酸二氢锌

新型磷化药剂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磷酸二氢锌,碱金属磷酸盐。磷酸二氢锌的制备一般用氧化锌和磷酸反应制得。制取1克的磷酸二氢锌约用锌0.28克磷酸0.8克。在锌系磷化液(粉)中,锌离子的含量对磷化膜的影响较大。一般的说,锌离子的含量高,可以形成更多的结晶核心,可以加速磷化反应。使磷化膜致密,光泽性好。但是锌离子含量过高,磷化膜结晶粗大,膜脆,挂灰,影响涂膜附着力。锌离子含量过低时,磷化膜薄,不利于磷化膜的形成。磷化时间延长。且磷化膜颜色发暗。根据磷化液中锌离子含量的不同,把锌系磷化液(粉)分为高锌,中锌,低锌。对于电泳涂装,主要采用含量在0.3-1.3克每升的低锌磷化液。对于镀锌钢铁工件的磷化主要采用含锌量在0.9-1.1克的低锌磷化液。

B:碱金属磷酸盐,

这类成膜物质主要在磷化液中。常用的碱金属磷酸盐包括碱金属一代磷酸盐,二代焦磷酸盐,多磷酸盐。它使磷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磷酸盐,构成磷化膜的成分。碱金属磷酸盐通常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彩色磷化膜。碱金属磷酸盐所形成的磷化反应,产生的磷化沉渣少。槽液易于管理,使用成本低,但

是由于磷化膜薄,耐蚀性较差。

C:磷酸

磷酸是与金属离子形成磷酸盐的成膜物质,其含量过多过少都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磷酸含量过高时,游离酸就会增加,磷化膜易返锈。磷酸含量过低时,槽液的稳定性就会降低,磷化沉渣就会增加。磷化摸发暗,多孔,甚至磷化不上。磷酸在磷化槽液中的含量一般为14-16克每升为宜。磷酸根和硝酸根

的比值会直接影响磷化效果。

D:硝酸钙盐

作为成膜物质的硝酸钙盐主要在锌钙系磷化液(粉)中,它的制取一般用碳酸钙与硝酸反应,钙离子的加入,使磷化膜的结晶得到改善。并可以减少磷化前的表调工序。但是钙离子和锌离子的比值在磷化槽液中有个临界值的问题。当钙离子与辛离子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8时,钙离子才参与成膜。即二者的比值等于0.8的时是钙离子的临界值。低于此值,钙离子便不能参与成膜。钙离子之所以在锌钙系磷化液中存在这个临界值,是因为磷酸锌的容积度比磷酸钙小的多。而磷化时,新离子比钙离子更容易进入磷化膜

的缘故。

4促进剂

促进剂又称催化剂。一般说催化剂是不参与反应的。在反应前后没有物理化学变化。而磷化槽液中的催化剂是参与反应的,并且有物理化学反应。所以把磷化液的催化剂又称为促进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磷化膜的生长,加快磷化速度,降低磷化温度。磷化膜的生长方法有三大类:1是氧化法,2是重金属盐法,如铜镍等,3是物理法。但是最主要的是氧化法。在新型磷化液(粉)中,常用的促进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过氧化氢,氯酸盐,碘酸盐,钼酸盐,有机硝化合物,有机过氧化氢,镍盐,铜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个联合起来使用。以下是常用的促进剂:

A:硝酸盐,这类促进剂有硝酸锌盐,硝酸钠盐,硝酸钾盐,硝酸钙盐,硝酸镁盐,硝酸镍盐等。硝酸盐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促进剂联合使用。其优点为: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促进能力强,铁离子积累少,槽液稳定,磷化沉渣少,可以直接加入磷化粉中。硝酸盐的添加,一般使用浓度为为硝酸根离子的1-3%。硝酸盐促进剂在锌系磷化槽液中的促进能力可以用硝酸根比磷酸根的比值来衡量。比值越高生成最大膜重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膜重的值越低。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单位膜重的沉渣量。硝酸盐促进剂的磷化槽液温度一般在65-93度的范围。因此,在新型磷化液中一般不单独使用这种促进剂,而是和

其它促进剂复合使用。

B:亚硝酸盐,它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但是在磷化槽液中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促进剂。其优点是:成本低,水溶性好,促进能力强,且自身可以产生一定是中和作用。在低温和常温下都是特别好的促进剂。磷化质量高,用量少,仅0.1-1克以下。但是在磷化液的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因而必须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的补加或连续滴加。亚硝酸盐的用量是关键,如果用量太少,磷化速度慢,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生成连续的磷化膜,膜也易泛黄,如果用量过多,磷化膜呈蓝黑色,抗蚀性也低,沉渣量大,药剂消耗大。亚硝酸盐在磷化过程中产生大量腐蚀性烟雾,就是在停产期间也会受这种烟雾的腐蚀,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此外,磷化沉渣多,槽液管理困难,不能直接将其加入磷化粉(液)中,亚硝酸盐在磷化槽液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即使在不磷化工件时,也会自行分解,所以在磷化工作开始时必须单独补加。

C:过氧化物:新型磷化液中常用的过氧化物是过氧化氢,过硼酸盐,其中过氧化氢(双氧水)是促进能力特别强,使用浓度低。(仅0.01-0.1克每升)就可以使磷化膜光滑,细致。可以减少铁离子的积累。还原产物是无害的水。环保效益好。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槽液稳定性差,在酸性的磷化液中很不稳定,必须连续而少量的添加,最好是连续的添加,使其有效浓度保持在0.05克每升,槽液的维护和控制也十分严格。2磷化沉渣多。3仅适应于锌系磷化槽液做促进剂,最好是喷淋使用。过硼酸钠作为促进剂具有槽液稳定性好,沉渣少磷化速度快,膜光滑细致均匀。但是用量过高会增加沉渣,挂灰

D:氯酸盐,这是强氧化剂。优点是促进能力强,可以直接氧化磷化过程中产生的氢和铁,磷化结晶细致,均匀,膜薄。磷化槽液稳定可以直接加入到浓缩液中。配槽和添加采用一种溶液。用量范围较宽。在0.5-1%范围均有效。氯酸根被还原的氯离子会被磷化膜吸收,并以络合物的形式参加磷化膜结晶,不利于抗蚀。氯酸根离子单独使用会形成磷酸铁悬浮物,使磷化难以进行。仅适用于锌系磷化,不适用于铁系,

锰系。

E:有机硝类;常用的有有机硝胍和间硝本磺酸盐。其中硝基胍是性能优良的促进剂。不增加也不减少磷化槽中的生成物。它本身或还原物都没有腐蚀性。所以,即使残留在工件也不会腐蚀工件。但是存在以下弱点;1溶解度低,不能直接加入到浓缩液中。2不能氧化铁离子,必须加入其它的氧化剂才可以控制铁离子的量。3属于易爆品运输和储存困难。间硝基本磺酸盐的溶解度比硝基胍高,促进作用较弱,通常与其它促进剂联合使用,且槽液随工件数量的增加变深。

F:还原性促进剂;常用的碱金属有亚硫酸盐,连二亚酸盐,磷化物甲醛,苯甲醛,烃胺等。

G:重金属促进剂;主要使用铜盐和镍盐,其它还有钼钴钨钒等这类促进剂比铁电位正。有利于晶核生成和细化晶粒。据资料介绍,加入0.002-0.004%的铜(以可溶性铜盐的形式)可以提高磷化速度6倍。但是不能过多加入。否则只可以得到铜的覆盖层而没有磷化膜。通常铜盐与其它氧化性促进剂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以联合使用。铜沉积在钢铁上,增加了钢铁表面的阴极区,因而加速了磷化膜的形成。此外,铜盐还可以催化硝酸盐的分解和促进氧化。镍盐也有加速作用,它不会产生置换,但是会形成磷酸镍晶核,对磷化膜初期胶体形态有影响,增加活性点,并成为磷化膜的组成部分。用含镍磷化液处理冷轧钢工件时,初始生成的结晶致密,晶体生长成墙状结构,并在晶间插散成点状的生长,大量的镍盐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将少量的镍盐引入磷化液中,不但可以加速成膜的反应,更重要的是镍与锌构成一种新型的林化膜结构。改变了过去简单的锌膜。从而使磷化膜更均匀致密完整。赋予更高的抗蚀性。

上表为镍含量对磷化膜成膜速度的影响

上表为镍行量对磷化膜耐碱能力的影响

G:钼酸盐促进剂;这也是新型磷化粉(液)中较多使用的促进剂。其作用和优点为;1钼酸盐在酸性磷化槽液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并与磷化液主要成分之间有很好的缓蚀协同作用。钼酸盐是常温磷化较理想的金属氧化性促进剂。它既有加速作用,也可以起到缓蚀作用活化作用和降低膜重的作用,形成的磷化膜薄而致密。2钼酸盐不仅提高磷化膜的防护性,涂装性,并可以降低磷化槽液中有效成分的消耗,减少沉渣的生成。溶液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调整容易。3钼酸盐促进剂不需要与其它氧化剂联合使用即可迅速成膜。而且不需要表调。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配方成分简单。4含钼酸盐促进剂的磷化槽液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溶液中比没有的溶液更为有利,适宜采用喷淋方式处理。5;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对人健康危害少。

H:氟化物;包括氟化钠,氟硅酸钠等。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氟离子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对磷化的促进作用有效,它可以促进金属的腐蚀,使其表面呈现有利于磷化膜晶核形成的活性区,从而加速磷化膜的形成,细化磷化膜的景粒,使膜更加致密。2它是低温和常温磷化液的有效的PH值调节剂。

当PH值等于2.6-2.8时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可以保持磷化液的稳定。3与AL离子形成配合物对于铝件磷化磷化槽液会有杂质进而污染槽液,加入氟离子与铝离子形成配合物使磷化液寿命延长。

5:改性剂;

其作用是增加磷化膜结晶的晶核,提高磷化膜的着陆点,减少磷化膜的孔隙,改变晶粒结构,使磷化膜的结晶变为复合型,提高耐蚀性以及更好的适应涂装的要求。常用的改性剂有以下几种;1阳离子改性剂:锰离子,镍离子,钙离子等都具有改性作用,可以加快膜的形成,提高磷化膜的耐碱性和抗热性,例如,在锌系磷化液中0.3-1.5克每升就可以提高磷化反应速度,降低膜的厚度,提高钢板和镀锌版工件焊接缝处的抗蚀能力。提高膜的耐碱性增强涂膜的附着力。又如,在锌喜磷化液中加入适量的镍离子盐,可以提高磷化速度,细化磷化膜的结晶,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如果提高镍的含量,可以提高镍离子与锌离子的比值,使二者构成一种新的磷化膜结构,使磷化膜更均匀,更致密。进而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和抗碱性。

6:降渣剂;

这也是新型磷化液中的组分之一。常用的有3类。1络合剂;即含有两个烃基和羧基的物质。如EDTA,酒石酸,柠檬酸,氟硼酸钠。它们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防止沉渣生成。2是防垢剂。如丙烯酸,丙烯胺,甲基丙烯酸等低分子水溶性聚合物(5-100PPM)以及水溶性木质磺酸钠(50PPM)3缓蚀剂;如苯并三氮唑。在有机酸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促进铁的溶解,吸附在活化的铁表面,使磷化膜致密,减少沉

渣。

7:添加剂;

在新型磷化液中加入添加剂,可以提高槽液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改善磷化膜的性能。常见的添加剂有;1多聚磷酸盐,这种添加剂加入到槽液中可以显著降低膜重,减少槽液消耗。降低磷化沉渣。有资料表明,在亚硝酸盐的磷化槽液中加入多聚磷酸盐,膜重可以降低50%,降低药剂消耗24%,减少沉渣22%。2酒石酸,这种添加剂加入到磷化槽液可以大大降低膜重,提高槽液的稳定性,使磷化膜细致均匀。3胺基多酸,这类添加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三乙酸。此类添加剂加入磷化槽液中,可以增加膜重。

8性能检测

1;检测内容

脱脂,除锈,磷化是涂装前处理的基本工序,因此检测内容包括;1脱脂剂及脱脂效果的检测;2除锈效果的检测;3表调效果的检测;4磷化液及磷化效果的检测。

2;检测依据;

涂装前处理的检测依据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常用标准如下;

JB4323-86《水基金属清洗剂》

GB/T8923-88涂装前钢铁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13312-91钢铁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验油试纸法

GB/T12612-90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

GB/T4472-84液体化工产品密度的测定

GB/T11376-1997金属磷酸盐转化膜

GB/T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条件

GB/T9792-88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1720-85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1732-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1771-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酸雾性能的测定

3;试样的制备

液体试样:因为涂装前处理槽液各部分的浓度均有一定的差异,当容量1立方以下时,其浓度差别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超过1立方以上时,由于部位不同,槽内有浓度差异,另外由于药剂的补充方法和补充部位不一样,对浓度差均有影响。喷淋型大容量处理槽即使同一部位也存在浓度差。由于取样部位不一样,造成药剂的浓度偏差大约在2%左右,依次在取样前应该将槽液充分搅拌均匀。这样的检测才具

有代表性。

固体取样;固体产品的取样可以参照国标3186-62涂料产品的取样,按照标准规定的取样法取出相同量的样品。用四分法取出实验所需要最低量的四倍,再按照产品说明书培植成工作液检测其工作指针。

4脱脂检测;

脱脂是前处理的基本工序之一,其处理质量的高低对后续影响较大,生产实际中的前处理事故不少与脱脂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必须重视脱脂工作的管理和检测。取样;液体脱脂剂。将脱脂剂在远包装的容器内充分搅匀后取样,数量不少于500克并且按照规定的浓度配制。外观:检测爷爷体脱脂剂时,先将100 ml脱脂剂放置与量筒里,在15-35度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观察溶液是否均匀,有无分层和沉淀现象。检测粉状脱脂剂时主要看外观是否均匀松散有无硬块。PH值,由于不同的金属在碱性的脱脂剂中具有不同的腐蚀界限,因此必须根据关键的材质选择适合PH值的脱脂剂。否则金属工件在碱性的脱脂剂中就容易被腐蚀。当工件是钢和其它金属构成的组合件时,就必须考虑组合件材质对PH值的要求。常见金属对

耐碱性的极限值

磷化膜的成膜机理

关于磷化膜的各组分的分布,一般认为,在金属发生溶解反应的这段时间起,形成极薄的钝化膜基

本成分是磷酸铁

化学转化过程

所有的磷化液都是由磷酸,碱金属或重金属的磷酸二氢盐,氧化剂组成的酸性溶液。因此,整个磷化过程中都包含有基体金属的溶解反应,难溶磷酸盐结晶沈积的成膜过程及氧化促进剂的去极化作用

A;基体金属的溶解反应:磷化液的PH值一般在2-5.5之间,呈酸性。因此当金属与此酸性溶液接触时,必然发生由局部阳极和局部阴极反应组成的金属溶解过程。

B;成膜反应:由于局部阴极区域的氢离子被还原而消耗,酸度下降,使得在第一阶段形成的可溶性二价金属磷酸二氢盐离解成溶解度较小的磷酸一氢盐。只要PH值上升到一程度,则主要生成不溶性二价金属磷酸盐。难溶的磷酸盐在金属表面的局部阴极区沉积析出,当整个阴极区域都被沉积物覆盖时,成膜反应结束。从而在金属表面形成完整的磷化膜层。用于反应的可溶性二价金属磷酸二氢盐可以是溶解生成的,也可以是溶液中原有的配方组分。除磷酸铁膜外,其它所有的磷化膜成膜物质都是添加于配方中的原

料。

C:氧化性促进剂的去极化作用和对金属溶解的促进:金属溶解时产生的氢气,易吸附于局部阴极的金属表面,阻碍产生的二价金属磷酸盐在局部阴极区域的沉积,不能形成磷化膜。水解产物则于溶液中沉淀析出为沉渣。浪费成膜原料。氧化剂的作用是将还原成的初态氧氧化成水。极化作用密切关系的是促进剂对金属溶解的促进。它是通过促进剂对氢气的氧化和沉积作用,导致阳极电流密度增加,促进溶解速度也提高了可溶性二价金属磷酸盐的生成速度。从成膜反应中知道,二价金属磷酸盐的形成,对成膜速度有控制作用。例如铁磷化时,用于沉积的物质是磷酸二氢铁,是溶解产生的原料浓度增加,必然加快成膜速度。氧化剂这种去极化作用可以增加局部电流密度,可以导致局部阳极成为钝态,其结果增加局部阴极和局部阳极的面积比,由于成膜物质晶粒在阴极表面析出,阴极面积越大,析出的晶粒越多,生成的磷化膜细而快。所以增加阴极阳极面积比可以增加晶粒数。除了和成膜密切相关的上述3个反应外,磷化过程还有形成沉渣的副反应。氧化性促进剂除了促进成膜外,也有助于沉渣的形成,但是这仅是钢铁处理的情况。而且沉渣的成分也不完全是以磷酸铁组成,还有相当比例的溶液中原有的成膜物质。因为成膜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由于磷化液性能及工艺控制条件的波动,总有部分成膜物质于溶液中沉淀析出,形成沉渣。另外,由于氧化剂将二价的铁离子氧化成三价的铁离子以沉渣的形式排出,避免了2价铁离子的浓度

的增加对铁的溶解有一直作用,从而提高磷化速度。

影响磷化膜成膜的因素

1游离酸:FA

若游离酸过高,只发生金属的溶解反应,没有磷化膜析出。因金属液面槽液无法达到局部饱和。游离酸过低,槽液整个过饱和,磷酸锌盐大量析出为沉渣导致原料浪费,游离酸太小,金属表面无法溶解活

化。

2总酸:TA

游离酸不变,提高总酸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增加沈淀析出,若总酸过低,反应速度慢。

3锌离子浓度

在一定浓度的范围内,提高锌离子浓度有利于磷化膜质量的增加。若锌离子过高,锌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比值失调,槽液就会不稳定。锌离子浓度低对磷化膜产生影响。此时,金属界面槽液铁离子浓度高,锌离子浓度低,有利于形成膜,锌离子浓度低,膜薄,耐蚀性差。

4氧化性促进剂

见前页

5温度的影响

温度高反应时间短,反之时间长

6金属离子的影响

见前页

7搅拌扩散

适当搅拌将减少扩散层的影响,有利于维持成膜的过程,并可以防止扩散层中铁离子浓度超过饱和

极限。

8金属及表面状态

由于金属组成及结构的差异,或同种金属的制造过程化学处理热处理机械加工或天然的钝态等因素,使得有些金属不能被磷化。如铜。有些金属有时也不能磷化或磷化效果很差。金属组成的影响:钢只喊有少量的惰性元素,因此易于磷化。当镍和铬的含量超过5%时,不利于磷化成膜。注意这两种因素的相对比例,铬元素对磷化的影响最大,镍的影响较小。甚至镍含量高的马氏体钢都可以磷化成功,但是需要考虑到惰性元素的增加对磷化的影响。由于金属溶解反应强度的下降,表面活化及晶核生成过程受阻。在PH值相当低的磷化液中,表面氧化而形成钝化膜,抑制晶体形成,表面呈现大晶粒所具有的蓝黑亮彩,一般钢材,低合金钢及铸铁在酸洗后金属表面石墨结构的碳粒含量增加,干扰磷化成膜。因此用研磨代替酸洗较好。金属中的铁氧体结晶的存在,有利于磷化时金属的溶解反应。而珠光体则使膜变粗,因此在珠光体表面很少有磷化晶核生成。金属中P和S特影响金属的溶解反应。锰则使之易于磷化。总之金属中对磷化影响最大是铬,铬钼及易于生成的炭化物。金属表面的影响:大气腐蚀产生的氧化或钝化形成极薄的氧化膜。用于贮存防护的某些化合物产生更敏感的作用。热处理条件控制不好。金属表面构造不好

9表面调整

表面调整的作用是使磷化膜晶粒细化致密。金属在酸洗后表面难以磷化成膜。常采用钛盐或草酸进行表面调整。使磷化膜致密细致,提高磷化速度。常用的有草酸,硫酸氧钛,也有用锰粉

10离子的影响

铁离子的作用是提高膜厚及耐蚀性。锌离子的作用是增加反应速度。使膜致密。锰的作用是提高膜的硬度结合力和耐蚀性。硝酸根离子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降低反应温度。适当条件下与铁作用生成少量NO离子促使铁离子稳定,含量过高会使摸薄出现黄点和白点。亚硝酸根离子,加速常温磷化成膜过程,减少空隙提高耐蚀性,含量过多会使膜挂灰。杂质,以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影响最大磷化液中,硫酸根离子不超过3克每升,氯离子不朝过5可每升。PH值,以锌为主的磷化液以2-3为好,以磷酸二氢铁为主

的磷化液以3-5.5为好。

酸洗磷化

一、什么是酸洗磷化 酸洗磷化处理是针对金属表面处理的工序,酸洗就是用一家浓度的酸清洗金属以除去表面的锈。磷化就是用磷化液浸泡酸洗过的金属,以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一是可以防锈,二是可以提高油漆的附着力,为下一步工序作准备。 酸洗除锈、除氧化皮的方法是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达到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酸洗中使用最为常见的是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由于在酸洗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一般很少应用。盐酸酸洗适合在低温下使用,不宜超过45℃,使用浓度10% ~45%,还应加入适量的酸雾抑制剂为宜。硫酸在低温下的酸洗速度很慢,宜在中温使用,温度50~80℃,使用浓度10%~25%。磷酸酸洗的优点是不会产生腐蚀性残留物(盐酸、硫酸酸洗后或多或少会有少会有Cl-、SO42-残留),比较安全,但磷酸的缺点是成本较高,酸洗速度较慢,一般使用浓度10% ~40%,处理温度可常温到80℃。在酸洗工艺中,采用混合酸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盐酸-硫酸混合酸,磷酸-柠檬酸混合酸。在酸洗除锈除氧化皮槽液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缓蚀剂。缓蚀剂的种类很多,选用也比较容易,它的作用是抑制金属腐蚀和防止"氢脆"。但酸洗"氢脆"敏感的工件时,缓蚀剂的选择应特别小心,因为某些缓蚀剂抑制二个氢原子变为氢分子的反应,即:2[H]→H2↑,使金属表面氢原子的浓度提高,增强了"氢

脆"倾向。因此必须查阅有关腐蚀数据手册,或做"氢脆"试验,避免选用危险的缓蚀剂。 二、磷化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市售的低温、常温磷化液绝大多数为单独添加亚硝酸盐的多组份产品。亚硝酸盐在磷化液中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影响磷化液的稳定性。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分解了。因此,不得不经常添加。亚硝酸盐的这种特性,往往引起磷化液的主盐不稳定,磷化液沉淀增多,磷化膜挂灰严重,磷化液使用过程中控制困难,磷化质量不稳定;二、毒性与致癌危害性。亚硝酸盐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个别人有皮肤过敏现象,且进入体内毒性较大。 磷化废水其中包含大量的有害因子,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如果不加治理直接排放,会腐蚀灌渠和建筑物;排入水体,会改变水体的酸碱度,废液中的含磷量会使水体出现大量藻类植物,让河流生出蓝藻,干扰并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渔业生产;排入农田,会改变土壤的性质,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酸碱原料的流失也是一种浪费。

磷化处理及工艺

磷化 目录 总述 原理及应用 磷化基础知识 1. 一、磷化原理 2. 二、磷化分类 3. 三、磷化作用及用途 4. 四、磷化膜组成及性质 5. 五、磷化工艺流程 6. 六、影响因素 7. 七、磷化后处理 8. 八、磷化渣 9. 九、磷化膜质量检验 10. 十、游离酸度及总酸度的测定 11. 十一、有色金属磷化 总述 原理及应用 磷化基础知识 总述 磷化( phosphorization )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 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奠定磷化技术基础时期、磷化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和广泛 应用时期。 磷化膜用作钢铁的防腐蚀保护膜,最早的可靠记载是英国Charles Ross 于186 9 年获得的专利 (B.P.No.3119) 。从此,磷化工艺应用于工业生产。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磷化处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一战期间,磷化技术的发展中心由英国转移至美国。1909 年美国T.W.Coslet 将锌、氧化锌或磷酸锌盐溶于磷酸中制成了第一个锌系磷化液。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磷化工艺的发展, 拓宽了磷化工艺的发展前途。Parker 防锈公司研究开发的Parco Power 配制磷化液,克服T 许多缺点,将磷化处理时间提高到lho 1929 年Bonderizing 磷化工艺将磷化时间缩短至10min, 1934 年磷化处理技术在工业上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即采用了将磷化液喷射到工件上的方法。二战结束以后,磷化技术很少有突破性进展,只是稳步

磷化液配方总

1.配方原料质量份 磷酸110~180 氧化锌30~50 硝酸锌150~170 氯化镁15~30 酒石酸5~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 重铬酸钾0.2~0.4 钼酸铵0.8~1.2 水1000 2. 锌钙系磷化液重量比的物质组成 磷酸二氢锌∶硝酸钙∶磷酸∶硝酸镍∶柠檬酸或葡萄糖酸∶柠檬酸或葡萄糖酸的钠盐或钙盐∶氟化钠∶水=2.5∶3.5∶4.9∶-8.4∶0.5-1∶0.02-0.16∶0.015-0.06∶0.002-0.04∶0.002-0.8∶4-60。 3. 锌钙系磷化液重量比的物质组成 氧化锌:磷酸:硝酸:碳酸钙:碳酸氢铵:硝酸镍:有机酸:有机酸盐:氟化钠:水=0.8-1.1∶3-4∶4.5-6∶3.5-5.5∶0.1-0.3∶0.02-0.16∶0.015-0.06∶0.002-0.04∶0.006-0.08∶4-60; 4. 中温锰基磷化 用浓度为40~65g/1马日夫盐,配成总酸点40~60,游离酸点4~6,酸比 1:9~13的磷化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磷化液加入浓度为0.8~1.5g/1的添加剂EDTA二钠盐或浓度为1~2g/1的添加剂硼酸,浸泡式磷化时,磷化温度为70~85℃。磷化时间10~40分钟,磷化温度与磷化时间成反比。 5. 硝酸钙,磷酸锌,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锡,柠檬酸,酒石酸,E.D.T.A,表面活性剂OP和水组成。 6. 酸洗液和磷化液 1)酸洗液:磷酸,5-50硫尿,0.005-0.015十二烷基磺酸钠,0.0 5-0.15平平加,0.05-0.15氯化十六烷基三甲铵,0.05-0.15柠檬酸,1-10水,93.845-39.535(2)磷化液:硝酸钙,5-15磷酸锌,5-15硝酸镍,0.15-0.25硝酸钴,0.045-0.055硝酸锡,0.045-0.055柠檬酸0.15-0.25酒石酸,0.045-0.055E.D.T.A,0.045-0.055表面活性剂OP,0.008-0.02水89.512-69.26。 7. 除油除锈磷化液 磷酸、柠檬酸、硫脲、磷酸三钠,聚氧乙烯辛基酚醚,其特征是该液还有添加剂,添加剂是 蓖麻油衍生物。 8. 常温下制作和操作的防锈磷化液 磷酸、硝酸、氧化锌、亚硝酸钠、碳酸钠、水,按其重量成份的配比为:H↓[3]PO↓[4]27.2kg HNO↓[3]24.5kgZuO22kgNa↓[2]CO↓[3]10kgH↓[2]O800kg。 9. 钢铁表面防腐处理的磷化液 磷酸、氧化锌、氧化剂、络合剂A、促进剂B等组成, 磷化处理需加温35℃ 10. 常温快速磷化液 磷酸、氧化锌、亚硝酸钠、磷酸二氢锌、氧化剂、络合剂A、促进剂B组成,它在0℃~37℃温 度范围内使用,配方按克/升配比如下:A、磷酸25~35克/升(工业级)氧化锌18~23克/升(工业级)磷酸二氢锌22~30克/升(工业级)亚硝酸钠5~10克/升(工业级)氧化剂0.2~0.5克/升(试剂纯)络合剂A0.2~0.6克/升(试剂纯)促进剂B0.2~0.6克/升(试剂纯)B、当没有络合剂A、促进剂B存在时,以上磷化液也具相对的效果,C、磷化液处理的钢铁表面呈彩色至灰色磷化膜。 11. 新型磷化液 磷化液的配方为:(克 /升)磷酸,5—15硝酸,3—10氧化锌, 3—15催化剂,0.01—2硝酸镍,0.3—3 水,余量。

工业清洗的几种清洗方法

工业清洗的几种清洗方法 一般在工业生产劳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清洗都属于工业清洗。 按照清洗精度的要求不同,主要分为一般工业清洗,精密工业清洗和超精密工业清洗三大类。 一般工业清洗包括车辆、轮船、飞机表面的清洗,一般只能去掉比较粗大的污垢; 精密工业清洗包括各种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各种材料及表面的清洗等,以能够去除微小的污垢粒子为特点; 超精密清洗包括精密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机械零件、电子元件、光学部件等的超精密清洗,以清除极微小污垢颗粒为目的。 除了按清洗精度要求不同来分,也可以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利用力学、声学、光学、电学、热学的原理,依靠外来能量的作用,如机械摩擦、超声波、负压、高压冲击、紫外线、蒸汽等去除物体表面污垢的方法叫物理清洗;依靠化学反应的作用,利用化学药品或其它溶剂清除物体表面污垢的方法叫化学清洗,如用各种无机或有机酸去除物体表面的锈迹、水垢,用氧化剂去除物体表面的色斑,用杀菌剂、消毒剂杀灭微生物并去除霉斑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又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都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而根据清洗媒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湿式清洗和干式清洗:一般将在液体介质中进行的清洗称为湿式清洗,在介质中进行的清洗称为干式清洗。传统的清洗方式大多为湿式清洗,而人们比较容易理解的干式清洗也就是吸尘器。但近年来,干式清洗发展迅速,如激光清洗、紫外线清洗、等离子清洗、干冰清洗等,在高精尖工业技术领域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新技术也不断地被应用于清洗技术之中。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酶和微生物在清洗技术中被使用,这利用的是生物化学反应。在空气净化和水处理过程中,活性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这利用的是吸附作用。另外,还有电解清洗等。因此,将清洗简单地分为几类,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当前清洗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实状况。 温州龙飞清洗剂有限公司是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集研究、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致力于金属表面清洗和防腐工程,主要经营各种金属表面除油剂、脱脂剂、除锈剂、表调剂、磷化液、退塑脱漆剂、除蜡水、防锈水防锈油、封闭剂、钝化剂、发黑剂、着色剂、化学抛光剂、合成乳化剂、水处理剂等金属表面处理剂,广泛适用于产品的喷塑、喷漆、喷砂、电泳、电镀前的表面处理以及表面终处理,现已涉通用机械零部件、汽摩配件、五金及电工工具、电器电脑、洁具阀门、教学仪器等

磷化分类与用途

磷化分类与用途 1、按磷化处理温度分类 (1)高温型 80—98℃处理时间为10-20分钟,形成磷化膜厚达10-30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7-8) 优点:膜抗蚀力强,结合力好。 缺点:加温时间长,溶液挥发量大,能耗大,磷化沉积多,游离酸度不稳定,结晶粗细不均匀,已较少应用。 (2)中温型 50-75℃,处理时间5-15分钟,磷化膜厚度为1-7 g/m2,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的比值为1:(10-15) 优点:游离酸度稳定,易掌握,磷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耐蚀性与高温磷化膜基本相同,应用较多。 (3)低温型 30-50℃节省能源,使用方便。 (4)常温型

10-40℃常(低)温磷化(除加氧化剂外,还加促进剂),时间10-40分钟,溶液游离酸度与总酸度比值为1:(20-30),膜厚为0.2-7 g/m2。 优点:不需加热,药品消耗少,溶液稳定。 缺点:处理时间长,溶液配制较繁。 2、按磷化液成分分类 (1)锌系磷化 (2)锌钙系磷化 (3)铁系磷化 (4)锰系磷化 (5)复合磷化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 3、按磷化处理方法分类 (1)化学磷化 将工件浸入磷化液中,依靠化学反应来实现磷化,应用广泛。 (2)电化学磷化 在磷化液中,工件接正极,钢铁接负极进行磷化。 4、按磷化膜质量分类

(1)重量级(厚膜磷化)膜重7.5 g/m2以上。 (2)次重量级(中膜磷化)膜重4.6-7.5 g/m2。 (3)轻量级(薄膜磷化)膜重1.1-4.5 g/m2。 (4)次轻量级(特薄膜磷化)膜重0.2-1.0 g/m2。 5、按施工方法分类 (1)浸渍磷化 适用于高、中、低温磷化特点:设备简单,仅需加热槽和相应加热设备,最好用不锈钢或橡胶衬里的槽子,不锈钢加热管道应放在槽两侧。 (2)喷淋磷化 适用于中、低温磷化工艺,可处理大面积工件,如汽车、冰箱、洗衣机壳体。特点:处理时间短,成膜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且这种方法获得的磷化膜结晶致密、均匀、膜薄、耐蚀性好。 (3)刷涂磷化 上述两种方法无法实施时,采用本法,在常温下操作,易涂刷,可除锈蚀,磷化后工件自然干燥,防锈性能好,但磷化效果不如前两种。 磷化用途

磷化液

常温磷化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所(广州 510641) 夏正斌涂伟萍杨卓如陈焕钦 摘要从磷化膜形成过程、磷化液组成、促进剂的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常温磷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常温磷化磷化膜涂装前处理促进剂 常温磷化是当前研究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快磷化技术〔1,2〕,它克服了高、中温磷化的能耗大、成本高、 效率低等缺点,具有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快速等特点,因而受到普遍关注,近几年相关报道很多〔3~8〕。 1 磷化机理 磷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局部多相反应,本质上属电化学反应。当金属浸入磷化液中,在其表面形成许多微腐蚀电池,轻微浸蚀发生,且在溶液 金属界面处,酸浓度降低。张安富〔9〕较详细地讨论了磷化过程的热力学数据并指出,在常温下金属的氧化能力弱,须添加少量氧化剂,作为磷化反应促进剂,使得金属表面的混合电位低于氧化促进剂的电极电位。 2 磷化过程及磷化膜组成 周谟银〔10〕采用腐蚀电压和电流两种方法研究了磷化过程,指出磷化可分成从基体开始腐蚀、成膜到过腐蚀等7个阶段。宋锦福〔12〕等扫描电镜仔细地考察了常温磷化成膜过程:当钢铁试样浸入磷化液的瞬间,试片表面形成彩虹色膜(可能是Fe2O3和FeO的混合物),接着某些活性点形成晶核,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晶核长大,这种长大位向与钢原始组织似乎并无多大关系。最后,松针状结晶覆盖整个表面,整个反应(溶解与沉积)趋于动态平衡状态,磷化膜完全形成。K F Ang〔13〕等在对低碳钢磷化试样扫描电镜观察时发现,短时间磷化的试样上形成了一层较薄的背景膜。随时间延长,背景膜和磷化结晶膜同时发展,最后,磷化结晶膜将背景膜遮盖住了。常温下的磷化结晶较缓慢。EDX分析发现,微晶粒中的元素为Zn、Fe、P,而远离晶粒的背景膜中的元素为Fe和P。杨中发〔11〕从磷酸盐外延成核、微晶相生长、接触生长中止等方面对磷化膜生长特点作了研究,指出磷酸锌外延核以短程有序方式生成,其底层明显取向基体晶格。俞敦义〔15〕等通过测定不同磷化促进剂下磷化过程的电位时间(φ-t)曲线,及用

十种常用成分分析方法—科标检测

十种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成分分析是运用科学方法分析产品的成分,并对各个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个过程。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设有专业的分析实验室,成分分析检测领域有:化学品成分分析、金属成分分析、纺织品成分分析,水质成分分析,颗粒物成分分析,粉末成分分析,异物成分分析等。 常见的成分分析方法有以下10种。 一、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电子天平。 1.2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滴定管。 二、成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其基本原理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AAS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成分分析-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其基本原理是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从整个原子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ICP-OES。 四、成分分析-原子荧光分析法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但所用仪器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而进行定量分析。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若不同,则称为非共振荧光。共振荧光强度大,分析中应用最多。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某元素浓度成正比,从而

无渣磷化液配方组成,磷化机理作用及技术开发

无渣磷化液配方组成,磷化机理作用及技术开发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无渣磷化液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无渣磷化液广泛应用汽车、机械加工、电子加工行业金属表面处理,禾川化学专业从事磷化液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磷化液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无渣磷化液广泛应用汽车、机械加工、电子加工行业金属表面处理,专业从事磷化液成分分析、配方分析、配方检测、配方还原、配方研制,为磷化液相关企业提供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磷化是金属材料防腐蚀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给基体金属提供防腐蚀保护、用于喷漆前打底、提高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及在金属加工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等。磷化是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原理上应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工程上应用主要是钢铁件表面磷化,但有色金属如铝、锌件也可应用磷化。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指脱脂(除油)、除锈、表调、磷化。然而由于工件表面的状况不同,则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有的工艺中没有脱脂或没有除锈工序,有的工艺则没有表面调整工序,但磷化工序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在涂装处理过程中,如果不清除油脂、氧化皮和锈层,不进行磷化处理,直接进行涂漆和静电喷涂,就会使钢铁表面的涂层产生脱落,失去了涂装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的金属加工业、薄板加工业、石油行业及汽车、自行车、高低压开关柜、防盗门、铁路等制造业普遍采用的是中、高温磷化,存在着操作不方

便、能源和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常温磷化已成为国际磷化行业的必然和研究课题。常温磷化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解决操作不方便、材料消耗大、调整频繁、成膜不均、成本高等问题。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二、磷化液 2.1磷化概念 磷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盐,如zn(h2po4)2以及适量的游离磷酸和加速剂等。加速剂主要起降低磷化温度和加快磷化速度的作用。作为化学加速剂用得最多的氧化剂如no3-、no2-、cio3-、h2o2等。磷化是金属与稀磷酸或酸性磷酸盐反应而形成磷酸盐保护膜的过程。 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某些酸式磷酸盐为主的溶液),在表面沉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化膜的过程,称之为磷化.把金属放入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方法,叫做金属的磷酸盐处理。磷化膜层为微孔结构,与基体结合

磷化液配方

磷化液配方 说明书页数: 3 权项数: 002 文摘: 一种除锈磷化液,能实现酸洗磷化一步法工艺.它是由磷酸、酒石酸、油酸酰胺丙烯二甲胺、磷酸三钠、聚氧乙烯辛烷基酚醚、邻二甲苯硫脲和水配制而成.另外还配有添加剂--咪唑啉衍生物,从而达到消除"三废"污染、提高金属表面的涂装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 一种除锈磷化液,其中含有磷酸、酒石酸、油酸酰胺丙烯二甲胺、磷酸三钠、聚氧乙烯辛烷基酚醚、邻二甲苯硫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除锈磷化液还配有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为咪唑啉衍生物。 文摘: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化学防腐用的锌钙系磷化液,由下述重量比的物质组成,磷酸二氢锌∶硝酸钙∶磷酸∶硝酸镍∶柠檬酸或葡萄糖酸∶柠檬酸或葡萄糖酸的钠盐或钙盐∶氟化钠∶水= 2.5∶ 3.5∶ 4.9-8.4∶1.5-1∶0.02-0.16∶0.015-0.06∶0.002-0.04∶0.002-0.8∶4-60。本发明的磷化液不仅低成本、低能耗、省漆、磷化速度快,而且磷化膜质量好。 权利要求:

一种金属表面化学防腐用的锌钙系磷化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比的物质所组成: 1)磷酸二氢锌:硝酸钙:磷酸:硝酸镍:有机酸:有机酸盐:氟化钠:水=2.5-3.5∶4.9-8.4∶0.5-1∶0.02-0.16∶0.015-0.06∶0.0002-0.08∶4-60; 2)氧化锌:磷酸:硝酸:碳酸钙:碳酸氢铵:硝酸镍:有机酸:有机酸盐:氟化钠:水=0.8-1.1∶3-4∶4.5-6∶3.5-5.5∶0.1-0.3∶0.02-0.16∶0.015-0.06∶0.002-0.04∶0.006-0.08∶4-60; 所述的有机酸是柠檬酸或葡萄糖酸,所述的有机酸盐是这二种酸的钠盐或钙盐。 文摘: 本发明采用革新方案,提供一种含丹宁酸的钢铁表面涂漆前处理液 — 一步磷化液,适用于普碳钢、低合金钢、铸铁构件的涂装前处理,采用本发明一步磷化液处理的钢铁构件,在7-30分钟可一步完成除油、除锈、磷化、钝化全过程,并在钢铁件表面形成4~9μ 的防腐膜,硫酸铜检验指标为3~14分钟,用3%氯化钠溶液浸泡8小时无锈迹,室内存放一年半无锈蚀,与油漆附着力达一级,处理方法采用槽浸、喷射和刷涂

(完整版)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1.2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磷化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1:新型磷化药剂的种类: 对于新型涂装前处理的磷化药剂来说,一般指的是低温磷化药剂和常温磷化药剂。这两大药剂还进一步分为亚硝酸盐药剂和非亚硝酸盐药剂或内含促进剂药剂和外加促进剂药剂。如果按配方是否含镍盐来分,还可以分为有镍和无镍两种药剂。概括的说,新型磷化药剂是指低温的亚硝酸盐含镍的磷化药剂,低温内含促进剂非镍磷化药剂,常温亚硝酸盐含镍药剂,常温内含促进剂无镍药剂。 2:新型磷化药剂的特点 A:磷化温度低,能源消耗少。这类磷化药剂主要是指磷化温度在35-55度的低温磷化药剂和冬天也不需要加温的常温磷化药剂。 B:低污染,低毒性。这类磷化药剂是指无亚硝酸盐的药剂。尤其是不含亚硝酸盐也不含镍的药剂。当然类似铬离子等污染中的成分也没有。 C:长寿命,低成本。这类药剂是使用寿命长,单耗少,综合成本低的磷化药剂。 D:可以满足新型涂装方式,即可以满足电泳涂装和静电喷涂等新型涂装方式的磷化药剂。 E:操作简便,管理简单。这类药剂的组分少,添加方便,管理简单。 3:新型磷化药剂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新型的磷化药剂成分要比普通的中温和高温磷化药剂组分要复杂的多,除了成膜物质外,通常含有促进剂,改性剂,降渣剂,添加剂等多种成分。 成膜物质

A:磷酸二氢锌 新型磷化药剂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磷酸二氢锌,碱金属磷酸盐。磷酸二氢锌的制备一般用氧化锌和磷酸反应制得。制取1克的磷酸二氢锌约用锌0.28克磷酸0.8克。在锌系磷化液(粉)中,锌离子的含量对磷化膜的影响较大。一般的说,锌离子的含量高,可以形成更多的结晶核心,可以加速磷化反应。使磷化膜致密,光泽性好。但是锌离子含量过高,磷化膜结晶粗大,膜脆,挂灰,影响涂膜附着力。锌离子含量过低时,磷化膜薄,不利于磷化膜的形成。磷化时间延长。且磷化膜颜色发暗。根据磷化液中锌离子含量的不同,把锌系磷化液(粉)分为高锌,中锌,低锌。对于电泳涂装,主要采用含量在0.3-1.3克每升的低锌磷化液。对于镀锌钢铁工件的磷化主要采用含锌量在0.9-1.1克的低锌磷化液。 B:碱金属磷酸盐, 这类成膜物质主要在磷化液中。常用的碱金属磷酸盐包括碱金属一代磷酸盐,二代焦磷酸盐,多磷酸盐。它使磷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磷酸盐,构成磷化膜的成分。碱金属磷酸盐通常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彩色磷化膜。碱金属磷酸盐所形成的磷化反应,产生的磷化沉渣少。槽液易于管理,使用成本低,但是由于磷化膜薄,耐蚀性较差。 C:磷酸 磷酸是与金属离子形成磷酸盐的成膜物质,其含量过多过少都直接影响磷化膜的质量。磷酸含量过高时,游离酸就会增加,磷化膜易返锈。磷酸含量过低时,槽液的稳定性就会降低,磷化沉渣就会增加。磷化膜发暗,多孔,甚至磷化不上。磷酸在磷化槽液中的含量一般为14-16克每升为宜。磷酸根和硝酸根的比值会直接影响磷化效果。 D:硝酸钙盐 作为成膜物质的硝酸钙盐主要在锌钙系磷化液(粉)中,它的制取一般用碳酸钙与硝酸反应,钙离子的加入,使磷化膜的结晶得到改善。并可以减少磷化前的表调工序。但是钙离子和锌离子的比值在磷化槽液中有个临界值的问题。当钙

磷化处理技术+配方

磷化处理技术(1) 所谓磷化处理是指金属表面与含磷酸二氢盐的酸性溶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生成稳定的不溶性的无机化合物膜层的一种表面的化学处理方法。所形成的膜称为磷化膜。它的成膜机理为:(以锌系为例) a)金属的溶解过程 当金属浸入磷化液中时,先与磷化液中的磷酸作用,生成一代磷酸铁,并有大量的氢气析出。其化学反应为; Fe+2H 3PO 4 =Fe (H 2 PO 4 ) 2 +H 2? ↑ (1) 上式表明,磷化开始时,仅有金属的溶解,而无膜生成。 b)促进剂的加速 上步反应释放出的氢气被吸附在金属工件表面上,进而阻止磷化膜的形成。因此加入氧化型促进剂以去除氢气。其化学反应式为: 3Zn(H 2PO 4 ) 2 +Fe+2NaNO 2 =Zn 3 (PO 4 ) 2 +2FePO 4 +N 2 ↑+2NaH 2 PO 4 +4H 2 O (2) 上式是以亚硝酸钠为促进剂的作用机理。 c)水解反应与磷酸的三级离解 磷化槽液中基本成分是一种或多种重金属的酸式磷酸盐,其分子式 Me(H 2PO 4 ) 2 ,这些酸式磷酸盐溶于水,在一定浓度及PH值下发生水解泛音法,产 生游离磷酸: Me(H 2PO 4 ) 2 =MeHPO 4 +H 3 PO 4 ( 3 ) 3MeHPO 4=Me 3 (PO 4 ) 2 +H 3 PO 4 ( 4 ) H 3PO 3 =H 2 PO 4 -+H+=HPO 4 2-+2H+=PO 4 3-+3H+ ( 5 ) 由于金属工件表面的氢离子浓度急剧下降,导致磷酸根各级离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成为磷酸根。 d)磷化膜的形成 当金属表面离解出的三价磷酸根与磷化槽液中的(工件表面)的金属离子(如

磷化液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磷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o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or the phospho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47 CAS No.: 7664-38-2 分子式: H3PO4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磷酸≥% 7664-38-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防止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1mg/m3; ACGIH 1mg/m3 TLVWN: ACGIH 3mg/m3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钢铁无渣磷化液

主要成分 是一种锌系磷化液,主要成分为磷酸二氢锌和硝酸锌,通过与成膜助剂和沉渣稳定剂复配后,得到一款使用寿命长,沉渣少的无渣磷化液。 用途 主要用于各类碳钢类钢铁件,能增强涂装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主要性能 本产品可在钢铁表面可以得到浅灰色到深灰色较为致密细腻的磷化膜层,普通碳钢类工件经处理后裸膜中性盐雾可达48h,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好,附着性好,能和各种型号的涂料匹配,连续使用90h以上,槽液无沉渣。 主要技术指标 使用方法 1、将清水加到空槽中八成; 2、加入磷化液80-10L加入处理槽中,并搅拌溶解均匀,补足余量水至1000升; 3、按工艺参数调整PH至2.2-2.8; 4、建议采用浸渍式为宜,温度:40-60℃时间:20-40min; 5、补充和调整:由于连续处理过程中浓度不断变化,所以要对工作槽液适当进行添加以保持工作液 在较佳工作状态,一般每处理50m2/L就添应适量添加磷化液。 使用工艺线路:除锈→水洗→脱脂→纯水洗→表调→纯水洗→磷化(磷化液)→ 纯水洗→烘干→ 后处理 注意事项 ☆处理前,应将工件除锈脱脂处理。 ☆处理槽应为不锈钢、厚壁塑料板或碳钢(内有防腐衬里)制,交换器和喷嘴应为不锈钢或尼龙制,配管和泵应为不锈钢制。 ☆磷化时要正确合理摆放工件,且避免相互重叠,视情况应定期适量添加磷化液原液。 ☆本品为酸性,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应避免陶化液直接接触皮肤,防误食、防溅入眼内,若不慎浸入眼内,用大量清水清洗,并及时就医。 废水处理 ☆酸性液体,需进行中和,稀释至可直接排放,用户可根据自身要求进行适当处理再排放。 包装贮存 ☆包装:25kg/塑料桶;200kg/塑料桶。 ☆贮存: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质期2年。

化工原料检测 成分分析 配方分析

化工原料检测成分分析配方分析 化工原料种类很多,用途很广。化学品在全世界有500~700万种之多,在市场上出售流通的已超过10万种,而且每年还有1000多种新的化学品问世,且其中有150~200种被认为是致癌物。 检测产品 有机化工原料:烃类化合物、工业用丁二烯、工业用乙酸酯类、工业用乙烯、工业用丙烯、化学镀铜溶液、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尼龙66、工业用异丁烷、工业用乙二醇、工业用苯乙烯、工业用顺丁烯二酸酐、工业用甲醇、甲苯、工业丙烯酸甲酯 无机化工原料:碳酸钙、无水高氯酸锂、工业过硫酸盐产品、工业氯化钙、工业用高纯氢氧化钠、化纤用氢氧化钠、工业硼化物、工业硼酸、工业用氢氧化钠、工业碳酸钠、工业用合成盐酸、工业硝酸浓硝酸、工业硫酸、工业氢氧化镁、工业氢氧化钙、副产盐酸、工业碳酸氢钠、工业高锰酸钾、工业氯化钙等 化学试剂:化学试剂、通用试剂、分析试剂、诊断试剂、教学试剂、实验试剂、分离工具、缓冲溶液、指示试剂、生物染色素、感光材料、合成试剂、中间体、化工原料、水质分析、残留农药测试、分子生物学试剂等 化工助剂:橡胶助剂(硫化助剂、防护助剂、补强助剂、工艺操作助剂、特殊助剂)、塑料助剂(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发泡剂、抗静电剂、防霉剂、着色剂等)、涂料颜料助剂(催干剂、增韧剂、乳化剂、增稠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抗结皮剂、消光剂等)、胶黏剂助剂(固化剂、交联剂、引发剂、光引发剂、催化剂、促进剂、增韧剂、增黏剂、增塑剂等)、其他助剂(聚合助剂、水处理剂、金属表面处理剂、融雪剂、减水剂、增白剂、脱模剂、防锈剂、催化剂、防水剂、水处理剂、添加剂等)检测项目 有机化工原料:纯度及杂质含量、酸度、水分、色度、蒸发残留量、结晶点、羟基化合物、阻聚剂、过氧化物、PH值、总醛含量、沸程、醇含量、密度等 无机化工原料:化合物含量、单质含量、水分、氯化物、重金属含量、灼烧残渣、PH 值、不溶物含量、水溶物含量、密度、白度、吸油量、活化度测定、酸碱度、筛余物含量、粒度、堆积密度、松散度、105℃挥发物等 化学试剂:澄清度试验、色度、易碳化物质、水不溶物、水混溶性试验、蒸发残渣、灼烧残渣、灰分、密度、比旋光度、折光率、沸程、沸点、熔点、结晶点、砷、硅、磷酸盐、

磷化液中的各组成的作用及影响

磷化液中的各组成的作用及影响 4.1 pH值的影响 成膜金属离子浓度越低,所要求的溶液的pH值越大,反之,随着成膜离子浓度的提高,可适当降低溶液的pH值。 4.2 游离酸度的影响 游离酸度指磷化液中游离磷酸的含量。酸度太低不利于金属基体的溶解,因此也就不能成膜。但如果酸度太高则大大提高了磷化膜的溶解速度,也不利于成膜,甚至根本不会上膜。 4.3 总酸度的影响 总酸度主要指磷酸盐、硝酸盐和游离酸的总和,反映磷化内动力的大小。总酸度高,磷化动力大,速度快,结晶细。但如果总酸度过高,则产生的沉渣多和粉末附着物多;如果过低,则磷化慢,结晶粗。 4.4 酸比值γ的影响 酸比值是磷化必须控制的重要参数。它是总酸度和游离酸度的比值,以及表示总酸度和游离酸度的相互关系。酸比小,则意味着游离酸度太高,反之,则意味着游离酸度低。酸比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一般常温下控制在20--25:1。 4.5 加速剂的影响 4.5.1 氧化性加速剂 氧化性加速剂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1)限制甚至停止氢气的释出。这个作用限于金属/溶液接口处,决定磷化膜沉积的速度,是磷化液具有良好性能所必须的条件。2)使溶液中某些元素(特别是还原性化合物)发生化学转化,如把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生成不溶性磷酸铁沉渣,从而控制磷化液中亚铁的含量。此外,还可以迅速氧化初生态氢,可大大减少金属发生氢脆的危险。 4.5.1.1 硝酸盐的影响 硝酸盐是常用的氧化剂,可直接加入到磷化液中。NO3-/PO43-比值越高,磷化膜形成越快。但过高会导致膜泛黄。单一使用NO3-会使磷化膜结晶粗大。 4.5.1.2 亚硝酸盐的影响 亚硝酸盐是常用的促进剂,常与NO3-配合使用,以亚硝酸钠的形式加入到磷化液中。但亚硝酸盐不稳定,易分解,用亚硝酸盐做促进剂的磷化液都采用双包装,使用时定量混合,并定期补加。含量过少,促进作用弱;含量过高,则沉渣过多,且形成的膜粗厚,易泛黄。一般含量在0.7-1克/升。 4.5.2 金属离子促进剂的影响 磷化剂中添加金属盐(一般为硝酸盐),如Cu2+、Ni2+、Mn2+等电位较正的金属盐,有利于晶核的形成和晶粒细化,加速常温磷化的进程。 4.5.2.1 铜离子影响 极少量的铜盐会大幅度提高磷化速度。工作液中含Cu2+在0.002-0.004%时,使磷化速度提高6倍以上。但铜离子的添加量一定要适度,否则铜膜会代替磷化膜,其性能下降。 4.5.2.2 镍离子的影响 Ni2+是最有效、最常用的磷化促进剂。它不仅能加速磷化,细化结晶,而且能提高膜的耐腐蚀性能。Ni2+含量不能过低,否则膜层薄;与铜盐不同的是,大量添加镍盐时,并无不良影响,但会增加成本。一般控制Ni2+含量在1.0-5.0克/升

二合一手擦磷化剂

工业上有一种化学剂,叫做二合一手擦磷化剂,此产品是普通手擦磷化剂的升级,功能更为齐全,兼具除油和磷化,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相较于之前节省了很多的工序,提升了工作效率。本文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样一个产品。 二合一磷化液主要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磷酸盐、磷化改性剂、氧化剂等组成。 优点 除油磷化一次完成,可除去浮锈,磷化成膜快,钢铁表面干净无灰,与基材及涂层的结合力好,耐蚀性优良,比四合一磷化液具有更优越的综合性能。用于钢铁件的一般涂装前处理,不能用于镀锌件表面处理。 处理工艺 除锈→水洗→中和→水洗→脱脂磷化→晾干 脱脂磷化→水洗→烘干(用于喷淋工艺) 使用方法 1、浸泡时按20-25倍水稀释,处理时间5-15分钟。如仅用BW-261对工件进行浸泡处理,应按如下方式操作:浸泡5-8分钟后将钢铁表面擦洗一遍,然

后在药液内漂洗干净,取出晾干即可。 2、擦洗操作时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遍擦洗稀释8-10倍水,第二遍擦洗稀释10-15倍水,擦洗后再用干净的干棉布擦净。油污不大时也可以省去第二遍擦洗,但第一遍擦洗的稀释比例应为6-8倍水。操作时应注意:等工件反应0.5分钟后再用干布擦拭。 3、擦拭布尽量在干净的清水中漂洗,使用时先在药液中浸泡一下。 4、当PH值大于3.0时补加药液,并调整到2.5-3.0。 5、擦拭后的钢铁表面干燥后不能有发粘和残留白灰的弊病,磷化膜晾干后为光亮的彩虹色,手擦后无黑灰。 6、工件表面有锈蚀时,可用浓度稍高的磷化液(5倍水)预先擦洗一遍锈迹,无需反复擦拭,再次擦洗时锈迹很容易清除。 注意事项 1、药液内不含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2、该产品为化工产品,作业过程中勿入口,勿接触面部及眼睛,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非操作人员远离工作环境及化工药液存放处。 如有二合一手擦磷化剂相关需求,欢迎致电南京坚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咨询! 南京坚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处古城南京江宁,紧邻宁杭高速、沪宁高速及京沪高铁南京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股份公司。可向汽车行业、

润滑脂检测-成分分析

青岛东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润滑脂检测-成分分析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其中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润滑脂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及填料。润滑脂在常温下可附着于垂直表面不流失,并能在敞开或密封不良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它润滑剂所不可替代的持点。因此,在汽车和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即我们常说的机用黄油! 润滑脂组成 润滑脂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是在润滑液体(基础油)里添加了一些能起稠化作用的物质,把液体稠化而成半固体产品。润滑脂实际上是稠化的润滑油,在常温下是半固体膏状。一般润滑脂中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 检测项目 PQ指数、滴点、发射光谱分析、分析铁谱、钢网分油、工作锥入度、滚筒安定性(锥入度变化值)、红外光谱分析、抗水淋性、磨斑直径(四球法)、烧结负荷(四球法)、水分GB/T521、铜片腐蚀、相似粘度 检测标准 GB/T491-2008钙基润滑脂 GB492-1989钠基润滑脂 GB/T512-1965润滑脂水分测定法 GB/T513-1977润滑脂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 GB/T7323-2008极压锂基润滑脂 GB/T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NB/SH/T0324-2010润滑脂分油的测定 NB/SH/T0823-2010润滑脂在稀释合成海水中防腐蚀性试验法 SH/T0319-1992润滑脂皂分测定法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拥有日本、德国、美国等先进的检测设备,研发石油中金属分析和混油试验等多项专利和技术,形成了集油液分析、油液和磨损诊断等新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