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一、隧道工程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1.1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应符合测规的有关精度要求和作业要求。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1.2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1.3隧道水准测量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进行闭合。

2、洞内控制测量

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导线边的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要求,并考虑通视条件,宜选择长边,在直线地段不宜少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米。

3、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

3.1洞内施工测量

3.1.1用导线测设,中线点间距直线地段150~250米,曲线地段60~100米;应根据导线设立,其距离可用导线边长距离;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距离直线地段不宜短于1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50米。

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以不大于10米为宜。

3.1.2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

需要加设,并应经常复核,其精度可按中线复测精度执行。待控测后该水准点应再作修正。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一个水准点,隧道中线测桩之间距,在直线上不得超过10米,在曲线上不得超过米。

3.1.3隧道的衬砌内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并放出横断面十字线方向,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及校正,以确保无误。

3.1.4隧道贯通后,应将相向两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一适当距离,如贯通面附近有曲线始终点时,则应延伸至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一定距离,以确定中线调整。

3.1.5当隧道贯通后,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高程进行放样。其调整方法按?测规?办理。

3.2竣工测量

3.2.1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米、曲线地段每20米,以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3.0、5.8米处宽度,均以线路中心为准。

3.2.2隧道竣工测量后应埋设永久中线点。直线上每200~250米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各设一个,原曲线地段可根据通视条件加设。隧道内水准点每千米设一个,短于1公里的隧道至少设一个。隧道永久中线点、水准点位置应在边墙上绘出标志。

3.2.3隧道竣工后,应交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

成果及示意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二、洞口

洞口段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排水系统应尽早完成;

2、进洞前应将仰坡、边坡危石处理好,先加固、后开挖。边仰坡开挖应由上而下顺序开挖,挖方全部作好后,方可进洞;

3、洞口段衬砌应及时封闭成环,及早施作隧道门,增强洞口稳定性。

三、开挖

1、施工要求

1.1在开挖过程中应对围岩进行地质工作(观察、量测、试验、地质素描),并结合岩层构造、岩性及地下水情况判定其稳定性。

1.2应严格按施工图纸控制开挖断面,不应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每平方米内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10cm;其它衬砌应小于5 cm;拱脚和墙脚以上1米范围内严禁欠挖。

1.3爆破后应有专人负责清帮找顶,同时要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立即进行检查,发现险情或隐患及时处理。

1.4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开挖轮廓应按设计预留变形量,当设计无规定时,变形量可参照下表确定。

注:(1)深埋、软岩隧道取大值,硬岩隧道取小值。

(2)有明显流变、原岩应力较大和膨胀性围岩应根据量测数据反馈分析确定。

2、爆破作业

2.1隧道开挖应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等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调整爆破参数。岩石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2.2隧道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开挖面的地质素描和地质预报。

2.3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

2.4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小于200m。

2.5光面爆破的炮眼痕迹残留率,硬岩应大于80%,中硬岩应大于等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2.6钻爆开挖应严格控制超挖,洞身开挖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cm)和检验方法

注:1、平均线性超挖值=超挖断面面积/爆破设计开挖断面周长(不包括隧底);

2、最大超挖值:指最大超挖处至设计开挖轮廓切线距离。

3、炮眼深度大于3米时,允许超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3、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

3.1喷射混凝土

3.1.1喷设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1.2喷射混凝土应在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采用湿喷技术,立即对岩面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开挖断面的净空尺寸,清除松动岩块和拱、墙脚处的岩屑等杂物;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当受喷岩面

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当受喷面有滴水、淋水、集中出水时,应进行处理。

3.1.3选用的速凝剂应在使用前作速凝效果试验,要求初凝不应大于5分钟,终凝不应大于10分钟。

3.1.4粗骨料应采用坚实耐久的米石,粒径不大于16mm。

3.1.5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大于10mm。

3.1.6细骨料应采用坚固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堵模数宜大于2.5,含水量控制在5~7%,含泥量不大于3%。

3.1.7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7.1喷射混凝土时应按照施工工艺分段、分片,由下而上依次进行。一次喷射混凝土的最大厚度,拱部不得超过10 cm,边墙不得超过15 cm。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3.1.7.2喷射作业紧跟开挖作业面时,喷射混凝土结束后4小时内不得进行下一循环爆破作业。

3.1.7.3喷射混凝土厚度应符合隧道施工规范的规定。规定如下:

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检查点数的6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1/2,且不小于3cm。

3.1.7.4当受喷面有钢筋网或钢支撑时,应作到其背面喷射密实,黏结紧密、牢固。

3.1.7.5已完成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顺,不允许有开裂、漏水,也不允许任何钢件外露和混凝土侵入二次衬砌或隧道净空。

3.1.7.6混合料应随拌随喷,不掺速凝剂的干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应大

于2小时,掺有速凝剂的干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应大于20分钟。

3.1.8喷射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1.8.1喷射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混凝土的塌落度宜为8~13 cm,混凝土拌和料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

3.1.8.2喷射混凝土应选用液体速凝剂,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喷射作业时注意施工人员的人身防护;

3.1.8.3喷射作业时,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宜为1.5~2(0.6~1.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米;

3.1.8.4混合料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其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5min,在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min;

3.1.8.5拱部回弹率不应大于25%,边墙回弹率不应大于15%;

3.1.8.6每喷射50~100m3混凝土时应制作不小于1组的强度检查试件。

3.1.8.7洞内喷射作业的气温宜在15℃以上,并不得低于5℃。冬季施工时应对液体速凝剂的储运和其拌和物采取防冻措施。

3.1.8.8在有水地段进行喷射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对渗漏水应先进行处理,当渗漏水范围大时,可设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进行喷射;当渗漏水严重时,可设计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Ⅱ、喷射时,应先从远离渗漏出水处开始,逐渐向渗漏处逼近,将散水集中,安设导管,使水引出,再向导管逼近喷射;

Ⅲ、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先喷干混合料,待其与渗水融合后,再逐渐加水喷射。

3.2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

3.2.2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结牢固;

3.2.3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 cm;

3.2.4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

3.2.5喷射中当有脱落的岩块或混凝土被钢筋网架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

3.2.6砂层地段应先挂设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射混凝土;其他地层中,钢筋网宜在喷一层混凝土后铺挂,使其与混凝土形成一体。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覆盖厚不小于3cm)及混凝土初凝后进行铺设。

3.3采用钢架喷射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填充密实;

3.3.2喷射混凝土应从下向上进行,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空隙,后喷射钢架与钢架间的混凝土;

3.3.3钢架应全部被混凝土覆盖,其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 cm;

3.3.4钢架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3.3.

4.1钢架外轮廓线应根据设计开挖轮廓线及钢架与围岩间预留的空隙值确定,预留空隙值宜为5 cm;

3.3.

4.2采用型钢弯制钢架时,应根据设计尺寸及所用的开挖方式分节,各节长度不宜大于4米。

3.3.

4.3弯制钢架可采用冷弯法,并以1:1大样控制尺寸;

3.3.

4.4格栅钢架可利用胎膜焊接,节点焊接长度应大于4 cm,对称焊接。

3.3.

4.5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平整地面上试拼,当各部尺寸符合要求时,方可批量生产。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 cm,平面翘曲应小于2 cm。

3.3.

4.6钢架安装前,应检查开挖线断面的中线和高程。

3.3.

4.7钢架应在开挖或喷射混凝土后及时架设。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脚底不得有虚碴;

3.3.

4.8钢架外缘每隔2米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

3.3.

4.9钢架各部位接头及纵向拉杆等应装配齐全、连接牢固,底板安置稳定。

3.3.5钢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3.3.5.1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

3.3.5.2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50mm;

3.3.5.3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50mm;

3.3.5.4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2°;

3.3.5.5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

3.3.6钢架落底接长应符合下列要求:

3.3.6.1应根据围岩条件两侧交错进行,每次每侧接长1~3榀。当须立即封闭成环时,宜两侧同时进行,每次接长1榀;

3.3.6.2拱部钢架与边墙钢架的连接宜采用螺栓,当有困难时,也可采用焊接,相邻两榀钢架间,应按设计要求连接牢固。

3.4锚杆

3.4.1锚杆类型、布置及安装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4.2锚杆插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90%。

3.4.3锚杆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出标记,孔距允许误差为±150mm;

3.4.4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

3.4.5锚杆孔应保持直线,一般情况下应保持与隧道衬砌法线方向垂直。当隧道内岩层结构面出露明显时,锚杆孔宜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垫板应与基面密贴。

3.4.6砂浆锚杆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符合设计,施工时取样检验强度。

3.4.7锚杆均应设置钢垫板,垫板的尺寸宜为150mm×150mm×6mm。

3.5超前锚杆和小导管

3.5.1宜和钢架配合使用,从钢架断面腹部穿过;

3.5.2长度应大于循环进尺;

3.5.3小导管外差角宜小于10°,超前锚杆外插角宜为10°~20°;

3.5.4小导管注浆压力在采用水泥砂浆单液浆时宜为1.0~2.0MPa,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时宜为1.2~1.5MPa。

3.5.5封闭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10cm。

3.5.6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

四、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

1.1围岩稳定性和支护、衬砌可靠性的信息

1.2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施做时间

1.3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2、监控量测作业

2.1水平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量测等必测项目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重要性等按下表进行。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测点数量

2.2水平净空变化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最迟不大于24小时,而且在下一循化开挖前应完成初读数。

2.3监控量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拱顶下沉量测后视点必须埋设在稳定岩面上,并和水准点建立联系。

2.4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变化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还应量测拱腰及基底隆起量。

2.5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变化量测的量测频率宜相同,并应根据

位移速度和距开挖面的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分别按下表进行。

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变化量测量测频率(位移速度)

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变化量测量测频率(距开挖面距离)

当按以上两表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应取量测频率较高的值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

2.6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下沉测点。

横断面方向在隧道中心及两侧间距2~5米施设下沉测点,每断面施设7~11个测点。监测范围应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之外。

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何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稳定停止时为止。地表下沉量测频率

应和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2.7各项监控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

3、量测结果的整理

3.1根据量测数据应及时绘制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相对下沉和地表下沉的时态曲线及其与开挖工作面的关系曲线等。

3.2对初期支护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拟合性好的涵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

4、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断:

当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大于1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支护系统;当变化速度小于0.2mm/d时,可认为围岩达到基本稳定。

五、衬砌

1、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后,可以施做二次衬砌。

2、衬砌拆模时,不承受外荷载的部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 2.5MPa;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部位混凝土强度应设计强度的100%;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部位混凝土强度应设计强度的70%。

3、拆模后混凝土养护时间宜为7~14天。

4、仰拱需及时施作,距掌子面距离III级围岩不超过90m,IV级围岩不超过50m,V级及以上围岩不超过40m。

5、二衬需及时施作,距掌子面I、II级围岩不超过200m,III级围岩不超过120m,IV级及以上围岩不超过90m。

六、通风、防尘、风水电供应

1、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0.5%

2、隧道内温度不得超过28℃;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3、隧道内各作业面最小风量,每人供应新鲜空气3m3/min。

4、隧道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5、通风管每100m平均漏风率不大于2%,弯管半径不得小于通风管直径的3倍。

6、开挖工作面高压风风压不应小于0.5MPa。

7、洞内高压风管应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风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宜保持30m,当采用台阶法开挖时,风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不应大于50m。

8、开挖工作面水压不应小于0.3MPa。水管的前端至开挖面距离宜保持30m,一般情况下距离不应大于50m。

9、照明和动力电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满足:400V以下不小于2m;6~10kV不小于3.5m。

九、隧道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每一循环开挖进尺。

1.1当隧道按分部法开挖时,每一部的开挖循环进尺为设计钢架间距。

1.2当隧道按台阶法开挖时,拱部台阶每一循环进尺为1-2榀钢架间距。

1.3钢架落底接长应根据围岩条件沿隧道两侧交错进行,每次接长1-3榀;当需要立即封闭成环时,宜两侧同时进行,每次接长1榀。

2、采用爆破开挖时,掏槽眼应加深10cm,但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调整炮眼深度,最好不要出现凹面。

3、隧道爆破采用电力起爆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3.1装药前电灯及电线路应撤离工作面。装药时可用探照灯和矿灯照明。

3.2起爆主线应敷设在电线和管道对侧,当设在同侧时,与管道、电线等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1m,应悬空架设。

3.3所用爆炸材料应能防水或采取防水措施,连接线应采用塑料导线。敷设爆破网络时应避免接头浸在水中,并应加强接头绝缘。

3.4起爆电源应使用直流电或低电压大电流起爆器,起爆器应保持干燥,并不得用湿手操作。

4、无论是拱部钢架还是边墙钢架,在安装钢架前必须清理虚碴及其他杂物,钢架底脚必须落在坚实稳定的基底上。

附件:隧道质量监控手册。

中铁三局广珠铁路四标指挥部工程部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总结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总结 南涪高速公路LJ3施工 段分水岭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总结 至2011年3月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关怀下,在总公司、分公司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广大施工人员的努力,分水岭隧道左洞于今年6月底完成贯通,右洞于10月底完成贯通,很好的完成了既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对这一年多来的施工管理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坐一下简单得总结。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包括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投资控制、信息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和现场组织协调六个方面。 一、工程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因此,首先应严格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持进行周会议,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周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且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安排。其次,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督促协作队伍现场管理人员,对其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克服困难,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加强过程控制,及时消除隐患。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

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其次,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每一份施工用料,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过质量关。对施工过程各个阶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技术员和质检员都要严格要求,负起责任,对施工中用料的配比进行严格把关,使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三、工程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及工程成本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应责任明确,将质量、进度、成本四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并根据成本管理的目标与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责任与目标。其次,现场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前期会议交底中所制定的工程量,把握现场施工工作量,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对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和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方,应提前分别向建设单位和施工设计单位进行反映,要求其出具施工变更依据。在施工中搞好阶段核算,分阶段对施工工程量和设计工程量进行对比,以便核实工程量,不断总结项目成本管理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四、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即现场工程资料的管理和资料信息总结上报,保证工程进展及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反映到项目各个单位及负责人。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按时上报,对工程数据进行跟踪并记录,保留好现场影像资料,尤其是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组织工程项目有关人员开展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与展望

“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在杭 州召开以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近两年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各领域的隧道总数与总长度快速增长; ?重难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技术上取得许多突破。 1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近两年的发展 1.1主要领域隧道建设进展 1.1.1铁路隧道 截至2015年底,全国在建铁路隧道3784座,总长8692km;规划隧道4384座,总长 9345km;运营隧道13411座,总长13038km。2015年新增开通运营铁路隧道1316座,总长 2160km,其中,10km以上隧道18座,总长245km。相比2013年,新增铁路运营隧道2337座 (总长4099km)。 表1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统计的全国铁路隧道情况汇总。 1.1.2公路隧道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运营公路隧道14006座,总长12684km;近两年新增运营公路隧道2647座(3079km)。 1.1.3地铁隧道 截至2015年底,我国大陆已有22个城市开通地铁,拥有97条运营线路,总里程2934km;在建126条线路,总里程达3000多km。截至目前,大陆已有43个城市获批修建地铁,规划总里 程达12000km。 1.1.4水工隧洞 根据“国家172项引水工程建设计划”,近年来新建水工隧洞数量持续增加,兰州市水源地引 水隧洞(31.570km)、北疆供水工程喀双隧洞(283.270km)、东北引松供水隧洞等水工隧洞相继 开工建设。 1.2重难点工程 1.2.1青藏铁路关角隧道 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全长32.645km,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也是国内已运营的最长铁路隧道。工程于2007年11月6日全面开工,采用钻爆法施工,2014年4月15日全线贯通,2014年12月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 用版)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一般安全要求 1.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隧道长度大于1000m 时,应制订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1.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1.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探测,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1.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量测,掌握围岩及支护的

隧道施工流程及方案

隧道施工流程及方案 3.1、总体施工思路 3.1.1、掘进方式:本身隧道拟从隧道出口向进口方向单面掘进。 3.1.2、施工安排:施工顺序安排主要考虑本合同段所处地理位置、工期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施工,尽量安排轮流作业,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质量、安全与工期目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隧道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初期支护隧道防水二次衬砌隧道排水隧道路面隧道装饰 3.3、隧道施工方案、方法 隧道起点桩号为K11+200,终点桩号K12+910,全长1710m,线位走向北西,均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字坡:进口段为+2.8%,其余为-1.0%的下坡。隧道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锚、网、喷砼作为初期支护手段,在洞口段及隧道各级围岩参数详见: 隧道各级围岩衬砌长度表 隧道名称线位 衬砌级别长度(m) 合计(m)明洞S4 S3 炉山隧道隧道长度10 155 **** **** 3.3.1、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拟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勤量测、勤支护、早成环的方式进行施工,并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和适当调整设计参数。 3.3.2、隧道施工前准备 隧道属全线控制工程,施工准备应本着“高速、高效、充分”的原则进行,抓紧组织施工人员进驻,机械设备进场,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完成施工图审查复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完成线路控制桩交接及复测。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进行风土民情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尊重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施组和规范进行学习考核。 3.3.3、洞口工程 3.3.4洞口土石方开挖 隧道采用台阶式及端墙式洞门,施工前应做好洞口仰坡防护措施。 隧道洞口土方用挖掘机挖装,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高度2-4m,台阶成型后,在其上搭建施钻平台进行超前支护施工。遇孤石难以人工开挖时采用预裂爆破成块状,再由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渣。严禁掏底取土或使用大爆破,施工应尽量减小对原地层的扰动。洞口开挖工序流程如下: 边坡及仰坡放样→砌筑截水沟、排水沟→边坡仰坡清表→开挖最高级边坡、仰坡→检查坡度及稳定情况→搭设简易钻孔工作架、安装卷扬机→钻孔→安装系统锚杆→挂设钢筋网→喷射砼→开挖下一级边坡、仰坡(进入下一个循环)→测量放样定出洞的轮廓→钻孔→安装系统锚杆及锁口锚杆→喷射砼→锚喷支护成品验收→准备进洞。 开挖过程中注意事项: (1)隧址附近降雨较多,在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洞口排水系统; (2)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3)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不留后患; (4)洞口施工避开降雨期和融雪期; (5)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 (6)开挖中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9)开挖中对地层动态进行监控量测,检查各种处理措施的可靠性。 3.3.5、洞口边仰坡施工 1)、洞外截水沟 洞外截水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设置于边仰坡坡顶外5m处,开挖前按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使截水沟位置精确合理;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由中间向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基本要求新工人安全生产须知 (1)新工人进入工地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3)在没有防护设施的2M高处,悬崖和陡坡施工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高空做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 (5)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建筑才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超高。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8)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9)特殊工种(电工、焊工、塔吊工、架子工、各种机动车司机等)必须经过有有关部门专一培训考试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10)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11)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铅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负责人同意。 (12)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3)任何人不准向下、向上乱丢材料、物、垃圾、工具、等。不准随意开

动一切机械。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准开玩笑,做私活。 (14)不准会在脚手架防护栏上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5)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16)拆下的脚手架、钢模扳、轧头和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圆钉要及时 拔除。 (17)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堕落伤人。 (18)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9)不准在井架内穿行;不准在井架提升后不采取安全措施到下面去清理 砂浆、混凝土等杂物;不准吊篮久停空中;下班后吊篮必须放在地面处,且切断电源。 (20)脚手架上霜、雪、泥等要及时清扫。 (21)脚手板两端间要扎牢,防止空头板(竹脚手片应四点扎牢)。 (22)脚手架超载危险。(砌筑脚手架均布荷载每平方米不得大于270公斤, 即不超过单行侧放3皮砖;脚手架连接物拆除危险;坐在防护栏杆上休息危险;搭设、拆除脚手架,井子架不系安全带危险。) (23)单梯上部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24)挂梯上部要挂牢,下部要帮扎。 (25)人字梯中间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不准人坐在上面,骑马式移

隧道施工现场动火管理制度

隧道及施工现场动火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动火作业的审批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企业和广大员工的利益不受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爆破物品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安全用火管理的范围:在。。。。。。集团项目部管段内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内进行以下作业或使用其中设施均应纳入安全用火管理范围。 1、各种焊接、切割作业; 2、使用喷灯、火炉、液化气炉、电炉; 3、烧、烤、煨管和产生火花的作业; 4、临时用电、使用不防爆的电动工具和不防爆的电器等; 三、用火管理实行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凡在用火管理范围内的用火作业必须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 四、用火划分级别。根据用火部位的危险程度,用火分为一、二级用火和固定用火。 (一)、一级用火: 1、有易燃可燃液体及有毒介质的装置、罐区和仓库等; 2、易燃可燃物品及有毒物质装卸区等; 3、输送易燃、可燃液体的管线。 4、节假日期间对影响生产装置运行必须进行的用火。

5、生产运行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一般不安排晚上用火,确属生产需要时,20时到次日8时之间的用火要作为一级用火处理。 (二)、二级用火: 1、从易燃、易爆或系统拆除的容器、管线,已运到安全地点、并经过吹扫处理化验合格; 2、装置、罐区的非防爆场所及防火间距以外的地区及循环水系统; 3、其它临时用火。 (三)、固定用火: 在生产现场内没有危险的区域,设立固定动火点一处,为驻地办公室前,固定动火点要设立标志,相关部门要严格管理,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 五、用火作业的审批 1、一级用火作业的审批:一级用火作业由用火单位主管提出申请,由安质部组织有关人员共同制定可靠的施工方案,然后填写用火作业审批表,经主管安全质量副经理审查批准后,由安质部负责对用火现场进行检查,确定安全措施可靠并逐项落实后,方可发放动火作业票,准许用火。否则严禁用火。 2、二级用火作业的审批:二级用火作业由用火班组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会同施工单位负责人,对用火现场认真检查确认,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填写动火作业票,经安质部对用火现场进行检查并报主管安全总监同意后,方可准许用火。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环保防护基本要求 各承揽商除遵守***相关SHE体系文件要求外,应自觉遵守下列要求规定: 一、高处作业 1、起重机吊砖:使用上压式或网罩式砖笼。 2、起重机吊砌块:使用摩檫式夹具。 3、起重机吊混凝土:使用专用混凝土料斗。 4、安全网: 平网: (1)从二层楼面起设安全网,往上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2)网绳不破损,生根牢固、绷紧、圈牢、拼接严密,网杆支杆用钢管。 (3)网宽不少于米,里口离墙不大于15厘米,外高内低,每隔3米设支撑,角度45度。 立网: (1)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面1米以上。 (2)网下口与墙生根牢靠,离墙不大于15厘米。 (3)网之间拼接严密,空隙不大于10厘米。 5、圈梁施工: 搭设操作平台或小搁脚手,扶梯间搭操作平台。 二、洞口临边防护 1、预留洞口: (1)边长或直径在20—50厘米的洞口,可用混凝土楼板内钢筋或固定盖板防护。(2) 50-150厘米的洞口,可用混凝土内钢筋贯穿洞经构成防护网,网格大于20厘米要另外加密。 (3) 150厘米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洞口下张安全网,护栏高1米设二道水平杆。 (4)预制构件洞口,包括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参照上述原则防护或架设脚手板满铺竹篱笆固定防护。 (5)垃圾井道、烟道、随楼层砌筑或安装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要求加以防护。(6)管茏施工时,四周设防护栏,并设明显标志(尺寸同上)。 2、电梯井门口: 安装固定栅门或护栏。 3、楼梯口: (1)分层施工楼梯口装临时护栏。 (2)梯段每边用钢管设临时防护栏杆。 (3)顶层楼梯口,随施工安装正式栏杆或临时护栏。 4、阳台临边: 利用正式阳台楼板,随楼层安装或设临时护栏。间距大于2米设立柱(尺寸同上)。 5、框架结构: (1)施工时,外设脚手不低于操作面,内设操作平台。 (2)周边架设钢管护身栏。

隧道现场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隧道现场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保 证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隧道现场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新 版)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2、机构配置 经理部设安全质量监察部,安全质量监察部下设安全组,下设专职安全员。施工作业队设安全室,配置专职安全员。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 2)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

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全组织检查落实。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措施,对边坡开挖、隧道开挖、爆破、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运输及通风防尘等作业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 5)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项目施工队对施工班组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1)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爆破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2)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

施工现场基本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基本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21-65 施工现场基本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参加电力建设的施工单位,必须由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严格审查其安全资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严禁录用。 2安全资质审查应在录用合同签订前进行。资质审查不得自行降低标准,不得简化审查手续,或先施工后补办。 3安全资质审查内容: (1)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证书; (2)经过公证的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 (3)由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施工简历和近三年安全施工记录; (5)安全施工技术素质(包括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及特种作业人员取证情况;

(6)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备; (7)保证安全施工的机械(含起重机械安全准用证)、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用具的配备; (8)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4资质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合同,在合同中必须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凡由施工单位造成的事故,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损失。发生的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并按规定统计上报。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 5参加工程建设的所有单位,必须服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管理,对不服从管理或严重野蛮施工、管理混乱、事故不断的单位,必须终止合同,限期退出,并严禁重新录用。 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服装并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以及短袖上衣或短裤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7临时建筑工程应有设计,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指导书2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指导书 1 设计原则及有关技术指标 1.1主要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强度、刚度,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 1.2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周围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及使用功能的综合比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1.3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运营、环境保护、防灾等要求。 1.4 结构的净空尺寸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和沉陷等因素。 1.5 断面形状和衬砌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埋深、施工方法等条件,从地层稳定、结构受力合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 1.6隧道结构按结构“破损阶段”法,以材料极限强度进行设计。 1.7 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应控制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1.8 隧道建设应尽量考虑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9设计中除参照本指导书外,尚应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或《地铁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10隧道主体工程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 1.11隧道结构的抗震等级按二级考虑,按抗震烈度8度设防。 1.12 结构设计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应根据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腐蚀性等情况,满足防水和防腐蚀设计的要求。当结构处于有腐蚀性地下水时应采取抗侵蚀措施,混凝土抗侵蚀系数不低于0.8。 1.13 在永久荷载基本荷载组合作用下,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结构构件裂缝验算。二类环境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迎土面)应不大于0.2mm,一类环境(非迎土面及内部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均应不大于0.3mm。当计及地震、人防或其它偶然荷载作用时,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 1.1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应按表1-1采用。区间隧道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 表1-1 混凝土的极限强度(MPa)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施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不得盲目冒进。施工中应对围岩加强检查与量测。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 4、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未刷好洞口仰坡或未做好洞顶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得开挖进洞。 7、隧道掌子面钻眼 7.1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

状态,如支护、顶板两及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 7.2台车和凿岩机进行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 7.3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7.4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 8、爆破作业 8.1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 8.2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警戒区外,并设置安全警戒,其安全警戒的距离应遵守有关规定。 ●独头坑道内不小于50m; ●相邻的上下导坑不小于200m; 8.3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黑色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15min后,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 ●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顶板两邦有无松动石块; ●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8.4如发现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 8.5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进行炸药加工工作,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隧道及地下工程“眼睛法”施工工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眼镜法”施工工法 (TLEJGF-91-12) 前言 隧道和地下工程常用的钻爆施工方法,有全断面一次开挖法、全断面分部开挖法和先拱后墙法三大类。“眼镜法”是分部开挖法的一种,这种施工方法是:先在隧洞两侧各开挖一个导坑,并施作初期支护形成封闭环,然后进行拱部环形开挖与支护,接着开挖中间核心土,最后进行全断面一次模筑混凝土衬砌。由于该法采用分部开挖,分部封闭,自下而上地完成开挖、支护和衬砌,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使围岩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我局与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合作,在大秦铁路西坪隧道第四系中更新统沉积的老黄土并夹有碎石土和卵石土层E类围岩中,完成了“眼镜法,,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研究试验,取得了成功经验。1987年“眼镜法,,通过了技术鉴定,并于同年获铁道部工程指挥部科技成果特等奖,198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施工新技术优秀项目。该施工法在大秦铁路二期工程景忠山隧道得到推广应用。目前,“眼镜法"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中,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本工法。 一、工法特点 “眼镜法,,工法与传统的双侧壁导坑法相比,区别在于:“眼镜法,,引进了新奥法的基本原 理,采用格栅拱网喷混凝土柔性支护作为主要支护手段,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施工;而传统的双侧壁导坑法则是以散粒体的松散压力概念为基础,采用强大支撑,不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也没有采用系统量测监控等信息化施工管理手段。 工程实践表明,本工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量。由于采取分部开挖、分部支护封闭,支护体系能及时、充分地发挥作用,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使围岩的变形和地表下沉量得到控制。 2.作业安全可靠。本工法充分利用中间核心土的支撑作用,以格栅网喷混凝土为支护手段,自下而上逐步完成开挖、支护和衬砌作业,使拱部开挖后的支护结构坐落在坚固结实的基础上,没有下沉塌落之虞,从而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3.格栅支撑与挂网、喷混凝土相结合的柔性支护,能很好地适应围岩的变化,而且支护刚度能随喷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增大,使支护结构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 4.应用量测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方法作为指导设计施工、确定工艺参数的依据,通过信息反馈,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5.施工作业简便,不需要专用机械设备,适合我国国情,容易推广使用。 6.超前开挖的双侧导坑,还可起到预报地质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用版

YF-ED-J534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程建设穿越隧道的技术日趋成熟,大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意识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其属隐蔽工程,仍比其它工程事故相对频繁,所以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从几方面论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一点见解。 一、隧道施工特点 隧道建设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形式,兼具施工

工程和矿山工程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一个投资大、设备多及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且施工对象受地质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 由于新建交通所跨越地区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修建隧道的长度越来越长,埋深也越来越大,洞径截面也越来越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长、大、深、难”的发展趋向与特点必然带来施工中的“风险大、受未知因素影响大、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问题。“长”:隧道的长度几乎与地质灾害的多少成正比,隧道越长穿越的地质灾害越多,其施工风险也相应增大;“大”:随着在建隧道断面越来越大,施工风险也越来越大;“深”:新建隧道工程的埋深

公路隧道施工的现场管理要点

公路隧道施工的现场管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9-06-04T12:16:42.9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刘林森 [导读] 文章概述了路隧道的施工特征,探讨了公路隧道施工的现场管理要点。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为交通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相关人员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概述了路隧道的施工特征,探讨了公路隧道施工的现场管理要点。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管理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公路等基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工程对公路的应用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但是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管控不到位、施工工艺复杂等因素,非常容易导致公路隧道出现坍塌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加强隧道施工的质量监控力度,从而依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隧道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促进工程顺利完工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效益。 1.公路隧道的施工特征 1.1多属隐蔽工程,具有较强的动态性 对公路隧道的施工工程来说,工程的步骤除需要进行外饰和配套的工程安装之外,其他的工程基本上全部是属于隐蔽性的工程分类。同时,这类隐蔽性工程仅仅只具有一个狭窄的可视面,所以这些工程的施工质量只能够通过表面内容进行外部观察和笼统评价,对工程施工过程及结果中的部分隐患情况不能进行有效的具有实质性的准确判断。此外,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都有可能会受制于地理、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制约,会伴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而产生难以预知的变动,将会导致施工的过程和初始的设计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化表现。因此,在开始的设计方案之中就要对围岩等实际状况开展充分有效的考虑,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动态设计的变更与修订。 1.2多为条件恶劣,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高度公路的隧道施工过程和路基、桥涵等工程施工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而且隧道施工都是在山洞内进行,掘进、通风、支护等作业程序均需在同样的工作环境状态下进行和开展。所以,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作业面较为狭小,各项工序之间均是紧密相连的,在施工过程期间要求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和适用的各类设备都是较为复杂的,客观上造成了隧道施工空间小、作业面窄、工序之间相互影响力大等特点。同时又因隧道施工环境比较差,能见度相对较低,噪声较大,空气质量浑浊,会对施工人员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此外,隧道中的地理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较差,并会伴随着偶发性不可预见类危险源的存在,隧道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情况,所以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危险性是比较强的。 2.公路隧道施工的现场管理要点 2.1改良隧道施工工艺 在隧道项目动工前,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优化施工技术,不断学习和借鉴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平。针对当前情况,人工钻爆的开挖方式在隧道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断层相对复杂破碎地段的施工。然而,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这种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隧道大断面施工的安全环保及进度要求,逐渐被更为先进的施工技术所取代。在很大程度上,分步施工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2.2仔细审查施工设计图纸 施工图纸已经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图纸复核或设计变更,不能白白浪费时间,还延误了工期,此外,施工单位还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项目开展前,必须仔细检查设计图纸。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改正。工程图纸要一定要结合施工环境和工程环境,不能脱离实际。一旦发现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应及时调整,以确保其能很好地适应实际情况,从而保证施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 2.3严格控制隧道施工安全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首选问题就是施工安全问题,应严格控制和防范,防微杜渐,谨慎行事,不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全面评估和预防,其中环境的变化也是值得注意的,并且对于全体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常规培训和教育,防止他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操作,最大程度的控制人的不稳定状态。此外,还应配置安全监控装置,使各个环节的管理者能够实时监控安全施工状况。一旦发现存在隐患的问题,应当及时向施工人员通告,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处理。 2.4严控施工距离 安全步距是保证隧道围岩稳定与平衡的有效措施,是保证隧道安全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安全步距。为了达到安全要求,要及时跟进施工二衬和仰拱。施工单位应严格把控好隧道施工的安全步距。必须严格控制超步距开挖。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停止开挖进尺,并加速完成仰拱和二衬砌施工。 2.5加强动态监测 在公路隧道建设中要求连续监测,需要根据隧道施工情况,实时采集和分析动态变形的支护结构和围岩状况,适宜的采用安全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和相关的监测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的重要性并肩负起责任,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实时掌握动态数据并反馈情况,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关预案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6保证施工现场环境和施工秩序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通过保证施工现场环境和施工秩序,能够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同时,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对满足施工客观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人员要营造安全的施工现场环境,定期对

土木工程概论 10 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

土木工程概论 第十章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 简述 当今世界,人类正在向地下、海洋和宇宙开发。向地下开发可归结为:地下资源开发、地下能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三个方面。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正由“线”的利用向大断面、大距离的“空间”利用进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隧道协会(ITA)提出“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口号。顺应于时代的潮流,许多国家将地下开发作为一种国策,如日本提出了向地下发展,将国土扩大十倍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下空间的利用历史是与人类文明史相呼应的,它可以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时代从出现人类至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人类原始穴居,天然洞窟成为人类防寒暑、避风雨、躲野兽的处所。 第二时代从公元前3,000年至5世纪的古代时期。埃及金字塔、古代巴比伦引水隧道,均为此时代的建筑典范。我国秦汉时期的陵墓和地下粮仓,已具有相当技术水准和规模。 第三时代从5世纪至14世纪的中世纪时代。世界范围矿石开采技术出现,推进了地下工程的发展。 第四时代从15世纪开始的近代与现代。欧美产业革命,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成为开发地下空间的有力武器。日本明治时代,隧道及铁路技术开始引进并得到发展。 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始于60年代。1965年北京建设地下铁道。一期工程自北京站至苹果园,24.17km,明挖法施工。二期工程为环线,于老城墙下修建,16.1km,浅埋明挖法施工。复兴门地铁车站及折返线,位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密集的街区,采用了浅埋明挖法施工。60年代上海修建打浦路水底公路隧道。70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地下人防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目前已得到开发利用,改建为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工厂和贮藏库。80年代上海建成延安东路水底公路隧道,全长2,261m,采用直径11.3m的超大型网格水力机械盾构掘进机施工。自1984年开工,1989年5月竣工通车,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三条盾构法施工的长大隧道。同一时期,上海还建成电缆隧道及其它市政公用隧道等20余条,总长达30余km。1985年至1987年,上海建成黄浦江上游引水隧道一期工程,日引用量达230万t,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人民广场地下车库的建成,其平面尺寸达176×146m,深11m。广州地铁、南京地铁等在此一时期进入设计与施工准备阶段,宁波开始了水底公路隧道的修建工作。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的交通与市政设施加快了修建速度。上海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已相继开通。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网络体系已开始建设,多在地表至-30m以内的浅层修筑地下工程。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工程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现代地下工程发展迅速,各种典型工程著名浩瀚。世界已有数百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路,我国大瑶山铁路隧道,长14,295m,历时6年建成;日本青函隧道,长53,850m,从规划到建成,历时半个世纪;英法海峡隧道,长50km,海底长度37km,历时7年建成;日韩隧道,长250km,采用分段施工方案,其调查斜井已于1986年底动工。著名的公路隧道,如穿越阿尔卑斯山、连接法国和意大利的勃朗峰隧道和连通日本群马县和新泄县的关越隧道,它们的长度均超过10km。各类地下电站迅速增长,其中地下水力发电的数目,全世界已超过400座,其发电量达45亿瓦以上。地下电站的建设是个十分庞大的地下工程。原苏联的罗戈水电站,土石方量510万立方米,混凝土用量160万立方米,开凿的隧道、硐室294个,总长度达62km。世界各国修建了大量的地下贮藏室,其建造技术得到不断革新。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将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及地下管线等结为一体,成为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 第一节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隧道是修筑在地面下的通路或空间,但孔径太小,属于所谓管道范畴的除外。1970年经合组织(OECD)的隧道会议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的洞室。

隧道施工安全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

中铁五局怀邵衡铁路项目二分部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与安全 技术交底》 交底人:朝举 被交底人:各架子队、班组

中铁五局怀邵衡铁路项目二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通知 安质环通(2014)第01号 签发:朝举关于规隧道工程现场作业质量安全卡控的通知 项目所属各单位(部门、班组): 为规隧道现场作业行为,强化各工序安全质量卡控,现将隧道施工的一些关键工序规如下,各单位必须格遵照执行。 一、开挖 1、隧道开挖工法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如现场确实需要改变开挖工法必须先完善相关变更手续。 2、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Ⅴ、Ⅵ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大于1榀钢架,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

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Ⅲ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90m。 (5)仰拱开挖深度格按设计图控制,仰拱底虚碴及积水必须清理干净可浇注混凝土。 3、双线Ⅳ、Ⅴ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必须设置锁脚锚杆(管)等控制拱(墙)脚位移的措施。双线Ⅴ级围岩地段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临时支撑按设计图纸施工。 二、初期支护 1、初期支护钢架间距格按设计图纸控制。 2、初期支护背后不得有空洞,厚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地段监控量测,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Ⅲ级围岩不得大于30m,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2)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 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 三、防排水工程 1、防水板 (1)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并与开挖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水板任情况下不得使用钉子固

隧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示范文本

隧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方 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隧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达为进一步规范隧道施工现场的文明生产,促进现场 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文明工地形象建设, 确保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达标,特制订此方 案。 一、总体要求 1.1现场策划 施工现场总体布局要科学、合理、适用。施工现场宜 设必要的围档,做到场地平整,排水系统畅通,建筑垃圾 及时清理,严禁料具随处摆放。 1.2总体要求 施工现场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机料堆码摆放整齐, 标识、标牌、标语醒目规范,彩旗整洁、鲜艳、动人。

(1)交通道路平整顺直畅通,标志、标识明确规范; (2)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材料场钢筋、水泥、砂石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 (4)施工现场、道路环境、机具设备、现场办公、库房及休息室内外清洁; (5)施工现场及生活住地做到不漏油、漏水、漏气、漏电。 二、标牌设置 1、施工现场安全标志 (1)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设指路牌。 (2)施工现场主要进出车辆道口应设“慢”、“内有车辆出入”、“当心车辆”、“限速”、“限重”、“限宽”、“限高”等安全标志。 (3)道路安全标志应涂反光材料,以便于夜间车辆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