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α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清除病毒,疗效持久,阻止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1 长效干扰素编辑本段

长效干扰素

但普通干扰素治疗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半衰期短,只有4个小时,就是说如果今天注射了干扰素α,第二天体内的干扰素就完全清除了。所以,干扰素不得不每隔一天就注射一次,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当体内的干扰素α清除后,体内的病毒又重新复制,不能持久地抑制病毒。

为了克服普通干扰素α的缺点,1990年初,美国著名的干扰素研究机构,先灵葆雅公司研究所(SPRI)开始进行长效干扰素α-2b的研发。目的是改善普通干扰素α-2b半衰期短的特性。

普通过干扰素半衰期短的原因,一是大量干扰素由于分子太小,通过肾脏“漏”了出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另一个原因是被免疫系统清除。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易溶于水、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物质,普通干扰素经过它的“改造”后,分子就会变大,不能或很少由肾脏“漏”出,达到了延长在体内存在时间的目的。普通干扰素α-2b的半衰期只有4个小时,而经过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α-2b的半衰期达40个小时,所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又叫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必须通过与细胞表面一种叫做干扰素受体的蛋白质结合才能起作用,干扰素结合干扰素受体,就象是用钥匙去开锁,如果钥匙不对,锁是打不开的,同样,只有干扰素与受体的精确结合才能把干扰素的作用发挥出来。聚乙二醇化后,干扰素与受体的结合会受到影响,使它的活性下降,而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聚乙二醇分子的大小,聚乙二醇的分子越大,影响就越大。经过多年反复的研究,SPRI最终确定12KD(一种衡量分子大小的指标)分子大小的聚乙二醇是最理想的聚乙二醇,它在延长半衰期的同时,对干扰素活性的影响最小,既保证了一周一次给药,又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抗病毒活性,这种新型的干扰素换代产品就是长效干扰素α-2b。

新型的干扰素长效干扰素α-2b的半衰期为40个小时,可以在体内持续作用168小时,刚好满足一周一次给药。长效干扰素α-2b保留了30%的肾脏清除率,这样,当干扰素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撤药快速,便于对干扰素不易耐受的病人调整剂量,大大提高了长效干扰素治疗的安全性。

2 干扰素编辑本段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在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成人注射(2~5)X106单位干扰素后,3小时血清中干扰素活性开始测出,6小时达高位,48小时基本消失。

目前可供临床选用的干扰素种类很多。例如国产重组IFN-α1型和IFN-α2型,进口的干扰能(IFN-α2b)、罗扰素(IFN-α2a)、惠福仁(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及组合干扰素等等。各种亚型的干扰素-α(含α1或α2或α2a或α2b)疗效近似;干扰素-β(IFNβ)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组织中易被灭活。干扰素-β制剂进入血液后,稳定性差,确切疗效尚在观察中,但可作为干扰素-α的替代制剂。当前国内对干扰素-α各亚型制剂的活用较佳剂量为(3~5)X106单位/日,连续用1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肌内注射,疗程3~6月。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干扰素适应症]

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由于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水痘、肝炎、狂犬病等病毒引起的感染,因此它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此外,干扰素对治疗乳腺癌、骨髓癌、淋巴癌等癌症和某些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

3 长效干扰素的副作用编辑本段

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淋巴结肿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2)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3)精神和神经系统异常:记忆力障碍,味觉改变,感觉异常,感觉迟钝,震颤,情感障碍,情绪改变,神经过敏,攻击意识,性欲减退,阳痿.

4)眼部异常:视物模糊,眼干,眼部炎症,眼痛.

5)心脏异常:心悸

6)呼吸,胸部和纵膈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咽痛,鼻炎,鼻咽炎,鼻窦充血,肺充血,胸部紧缩感,劳累性呼吸困难,鼻出血.

7)胃肠道异常:胃炎,腹胀,口干,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龈炎,唇炎,便秘.

8)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皮肤疾病,皮疹,湿疹,牛皮癣,荨麻疹,光过敏反应,多汗,盗汗.

9)骨骼肌,结缔组织和骨骼异常:骨痛,背痛,颈部疼痛,肌肉痉挛,肌肉无力,骨骼肌疼痛.

10)全身异常和注射局部反应:流感样疾病,不适,嗜睡,寒颤,潮热,虚弱,单纯疱疹,胸痛.

4 干扰素价格编辑本段

干扰素有长效的和普通的区分,一般普通的会较便宜一些,长效干扰素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特别是进口的更贵。常用的长效干扰素有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佩乐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这两种都是进口的,要每周注射一针,每支的价格大概在

1000~1500元之间,疗程是半年到一年,一个疗程的费用大约在50000-70000元,代价很高,一般家庭是很难承受起的,并且使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往往会伴有副作用的产生,如多数患者使用干扰素后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浑身乏力、腹胀腹泄等症状,有些精神抑郁的患者还会出现抑郁性精神病,有的患者甚至在使用干扰素以后会诱发心脏病、心绞痛等。因此,一定要慎用干扰素!

乙肝的干扰素治疗方案

乙肝的干扰素治疗方案 荟萃分析表明,HBeAg 阳性患者经普通干扰素α (普通IFN α) 治疗4~6 个月后,治疗组和未治疗组HBV DNA 转阴率(杂交法) 分别为37% 和17%,HBeAg 转阴率分别为33%和12%,HBsAg 转阴率分别为 % 和 % ,其疗效与基线血清ALT 水平和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呈正相关[39] (Ⅱ)。有关HBeAg 阴性患者的 4 次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为38%~90% ,但持久应答率仅为10%~47% ( 平均24%) [40, 41] (Ⅰ)。有人报道,普通IFNα疗程至少1 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42-44](Ⅱ)。 普通IFN α (5MU 皮下注射,每日1 次)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可出现ALT 升高,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黄疸。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PegIFNα-2a) (40 KD) 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87%为亚洲人) 48 周并停药随访24 周,HBeAg 血清学转换率为32%[46, 47];BeAg 阴性患者 (60%为亚洲人) 治疗48 周后随访24 周,HBV DNA 对普通IFNα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再用普通IFNα治疗仍可获得疗效[42, 50] (Ⅱ),亦可换用其他普通干扰素α亚型、PegIFN α-2a 或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 (III)。 (一)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 治疗前高ALT 水平;(2) HBV DNA (二) 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治疗前应检查:(1)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2)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3) 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 的基线状态或水平;(4) 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5)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6)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检测以排除妊娠。 治疗过程中应检查:(1) 开始治疗后的第1 个月,应每1~2 周检查1 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 次,直至治疗结束;(2)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 等,治疗开始后每月1 次,连续3 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 个月1 次;(3) 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3 个月检测1 次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4) 其他,每3 个月检测1 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好先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同时应每月检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已患糖尿病者,也应先用药物控制糖尿病,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5)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三)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干扰素的主

关于长效干扰素佩乐能和派罗欣的治疗心得

关于乙肝长效干扰素佩乐能和派罗欣 的治疗心得 大家好,我是RR。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本人乙肝治疗的心得,经过61支长效干扰素的注射治疗,本人成功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一路经历过很多痛苦,在医生和家人的关爱下,顺利达到治疗目的,本着回馈社会、分享治疗心得、帮助广大病友度过难关的心态,写此心得。以下将附上本人61周(2014年1月-2015年3月)治疗的真实数据,供大家参考,顺便对比一下目前主流的两种长效干扰素(佩乐能和派罗欣)的治疗效果。 先说一下本人的基本情况: 一、本人男,26岁,6岁的时候查出患有乙肝,有20年左右的乙肝携带病历。 二、14岁的时候,DNA定量检测数值为3*10的7次方,注射过几个月的短效干扰素,无明显效果。 三、本人在25岁前,虽然长期携带乙肝病毒,但除了容易感觉疲惫、劳累之外,肝功能及其他指标一切正常。 四、2013年12月底,突然觉得人很疲惫困乏,每天上班回来感觉很累,于是在深圳体检,发现转氨酶ALT数值570,AST 数值207,总胆红素偏高,无黄疸。 五、一天后,紧急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广东省人民医院因为是使用进口试剂,所以测量数据比深圳的准确,测的

ALT数值636、AST数值256,乙肝DNA定量为1.15*10的9次方。当时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说,我的病毒量很高,如果用最灵敏的试纸,估计能测到10的11~13次方。 六、在省人民医院住院7天,主要是点滴注射“天晴甘美”类的保肝降酶药,出院时候,ALT降到150、AST降到95。 七、出院时,医生建议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原因一是:25岁人的免疫力旺盛,这个年龄段注射的效果较好。当时医生说大概有30%的几率由大三阳转成小三阳,有不到10%的几率由大三阳完全治愈。就我目前20年的携带病毒的情况,以及10的9次方的高病毒量,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治疗目标应该是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原因二是:医生说,即使没有从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但是注射长效干扰素24周到48周,可以显著改善病情,不往恶处发展,并且可以减小肝硬化的可能性,建议经济负担没问题的话,应该接受长效干扰素注射治疗。 八、我于是听从医生建议,接受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的注射治疗。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医生说ALT在标准指10倍以内范围才可以注射,我入院时候ALT超过600,不能注射。入院1周后ALT将至150,属于可以注射的范围。由于长效干扰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医生要求前4针都必须在医院里面完成,特别是第一针,还要求注射完观测1~2天,无状况才能出院。我们家经济没什么负担,只要能治好病就行,于是就打算全部听取医生的建议和意见。

全面了解乙肝干扰素

全面了解乙肝干扰素 乙肝干扰素是什么?干扰素能治好乙肝吗?很多患者都心存疑虑。固然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明显复发率低,但是乙肝干扰素疗程较长,尤其是长效干扰素价格高昂,长期服用可能伴随病毒变异耐药的风险。 一、认识乙肝干扰素的本质 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乙肝的临床治疗。乙肝干扰素一般分为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乙肝干扰素的本质是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抗病毒。临床研究证实,乙肝干扰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效果比较稳定,复发率低。但是,干扰素治疗乙肝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建议乙肝患者最好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定期检测,防患于未然。 专家提醒: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选用干扰素治疗乙肝一定要慎重,一旦使用乙肝干扰素治疗就不能随意停药,需要长期性进行治疗。如果私自停药或者不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 二、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客观分析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历史较长,临床试验的文献资料丰富,医务人员对干扰素的应用也非常熟悉。一般干扰素有国产干扰素和进口干扰素,干扰素治疗乙肝的疗程有限(一般6-12 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对激发免疫的反应不一样,不是每位患者使用乙肝干扰素抗病毒都有效,乙肝患者只有通过最新检查方法“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技术”,才能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国产干扰素VS进口干扰素治疗乙肝 ①进口干扰素制备过程更精细,效果一般比国产好,价格较贵;

②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方面没有太大区别; ③在乙肝治疗效果方面,干扰素治疗和个体情况也有关系,如果是乙肝小三阳,而且有家族史,感染时间较长,建议不要首选干扰素治疗,推荐最新乙肝治疗方法“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 ④另外,干扰素副反应较多,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常规。 推荐阅读:干扰素能治好乙肝吗https://www.doczj.com/doc/7414009660.html,/zhuanti/ganraosu/ 乙肝干扰素治疗周期和费用 1、乙肝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有限(一般6-12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甚至更长。 2、普通国产干扰素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一支,每2天需要打一次,乙肝干扰素价格平均在5万~10万每年;如果使用进口干扰素费用一年要上百万。 临床实践证实:使用干扰素治疗最佳时期选择在肝炎活动期,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0单位/升左右时治疗效果最好。此外,治疗中还需要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对乙肝患者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和化验。 三、乙肝打干扰素有什么影响?副作用大吗? 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虽然有效,但用药时间较长,有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感冒样症状。如果乙肝患者不注意对自身出现的症状,不能够及时治疗的话,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由于干扰素副作用比较大,正规医院对干扰素类药品使用都会非常谨慎。目前乙肝的治疗,一定要科学规范,通过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选择对症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精确检测、分析病情是科学治疗乙肝和控制治疗的关键 病毒变异耐药检测肝病最新检查方法——郑州中大肝病医院的荧光PCR双通道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能够科学深入的检测病情,包括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复制,是否传染,有没有必要吃药,适合用哪一类抗病毒药物以及对药物是否耐药性等,提供科学正规完整个性化的乙肝治疗方案,解决了乙肝治疗中盲目用药,治疗反复等传统治疗方式的弊端。 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技术的8大优势 1、检测病毒是否变异耐药 2、检测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3、了解乙肝病毒是否在复制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治疗时机的选择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治疗时机的选择 发表于:作者: 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适合抗病毒治疗。这个时期的患者ALT水平升高伴随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血清HBV DNA水平比免疫耐受患者降低。根据患者ALT水平来把握干扰素治疗时机。ALT水平变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反应比较直观的指标。免疫清除期患者的ALT水平随免疫反应状态不同,呈现“升高、下降、复常”动态变化。ALT水平较高的患者免疫反应较强,ALT较低患者免疫反应较弱,ALT正常时免疫反应更弱。ALT较高水平(如2×ULN,甚至5×ULN以上)、血清HBV DNA较低水平(如1×106 拷贝/mL以下)、较明显的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如G2以上)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持续应答率较高。但患者免疫反应过于强烈,干扰素治疗时免疫反应可能进一步增强,有导致肝脏失代偿的风险。因此,我国和国际上相关专业学会的指南都认为ALT水平升高(2~10)×ULN是干扰素治疗的适合时机,是有效和安全的。AL 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2×ULN)患者经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较低;ALT明显升高(>10×ULN)患者免疫反应较强,治疗后可能有失代偿风险。 专家们建议:ALT为(1~2)×ULN或ALT>10×ULN的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①对于反复出现轻度ALT水平升高[(1~2)×ULN]或

ALT正常的患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40岁以上)、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细胞癌家族史、HBeAg阴性、B型超声或CT检查提示肝脏有慢性病变,建议行肝组织活检。对G2或以上患者,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②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应当实施抗病毒治疗。如考虑使用干扰素则应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适当给予护肝等对症和支持治疗。一旦ALT水平开始下降。或已下降至<10×ULN,不伴有明显胆红素升高则可采用干扰素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正规剂量或先从小剂量开始;③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的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应当由具有丰富干扰素临床应用经验的专家实施或指导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来源:北京地坛医院新闻录入:wushuyun 阅读802次

干扰素的作用与副作用

干扰素的作用与副作用 2009年AASLD慢性乙肝指南中指出,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7种药物,可优先考虑聚乙二醇干扰素α、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应用。为什么首推聚乙二醇干扰素α(α2A、α2B)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干扰素是在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抗病毒的糖蛋白,是广谱抗病毒物质,能抑制多种DNA 病毒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干扰素(IFN)的作用机制除了诱导一些抗病毒蛋白(例如2,5寡腺苷酸合成酶可以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K可以阻断病毒蛋白翻译)直接抗病毒外,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例如促进感染的肝细胞表达HLA-I类抗原、增加NK细胞活性)间接起到抗病毒作用。普通干扰素α因其半衰期短,隔天给药应用不太方便。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是将惰性的聚乙二醇分子(无活性、无毒性),一线性或者分枝状连接在干扰素分子上,而达到延缓其吸收和排泄,从而延长其半衰期,可以一周注射一次。目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干扰素主要为亚型。有资料证实干扰素特别是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大约有10%的患者可能出现表面抗体(HBsAb)的阳转,这个结果是其它药物难以达到的。然而,干扰素也有禁忌症和适应症,今天作此文以供参考。 禁忌症:妊娠、精神病史、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酗酒/吸毒、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109/L。相对禁忌症: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既往抑郁史、未控制糖尿病、未控制高血压、总胆红素>50μmol/L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 治疗前,干扰素疗效好坏可以采用预测因素:(以下因素越多疗效越好)1,治疗前的高ALT水平;2,HBVDNA<1.000E+008;3,女性;4,病情短;5,非母婴传播;6,肝脏纤维化程度轻;7,对治疗依从性好;8,无HCV、HDV、HIV合并者。 干扰素也有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如下: 1.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有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不论应用途径及剂量大小,患者均可有发热,一般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发生,体温可升至38~40℃,6-12小时达到高峰,但24小时内均能自然消退。若发热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38℃者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但若发热较高甚或高烧者,可以给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也可以睡前注射干扰素或者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 2.一过性骨髓抑制:主要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减少;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于使用后数小时至数日。使用第一周,白细胞减少至40%-60%,而后趋于稳定。停药或间歇5天以上使用,白细胞可迅速恢复。主要是干扰素能可逆性地阻断白细胞从骨髓释放的缘故。长期应用极少见的人可出现血色素性贫血,引起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通常可口服养血饮、复方阿胶浆等来纠正,亦可服利血生、鲨肝醇等药以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109/L,应该减少剂量,一至二周后复查如血细胞恢复,药物剂量也可复原。如中性粒细胞≤0.75×109 /L,血小板≤30×109 /L,应该停药。 3.精神异常:可以表现为压抑、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应用干扰素之前要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治疗过程也要密切加以观察。抗压抑药物可以缓解此类不良反应,但对症状严重者,应该及时停药。 4.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泄泻、腹胀等。药量越大,症状越频繁,但一般不需治疗,较重者可对症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减量或停药。 5.皮肤反应:使用超过4个月者部分人可有轻、中度脱发,一般停药后可有恢复,偶有停药后更严重者。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的;还有发生潜在特异性反应,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及荨麻疹等。轻度皮疹多呈自限性,不必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停药或减量,并给抗过敏治疗。 6.肾脏损害:最常见者为轻度蛋白尿,少有>0.1克/日,亦不伴有血浆蛋白的减少。其他肾脏损害虽有报道但极少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多喝开水即可。 7.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1-羟皮质类固醇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出现糖尿,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还能提高血浆甘油三酯含量,但对胆固醇无影响。女性患者17b雌二醇、黄体激素的减低和延迟,会使月经周期延长,停药后可恢复。 8.抗干扰素抗体的产生:部分患者治疗初期甚至未应用干扰素时即出现抗干扰素抗体,影响治疗效果。估计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应用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长短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有人换用不同的基因型制剂,减少干扰素抗体的产生,而提高干扰素疗效。 9.干扰素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和抗胰岛素抗体。多数情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亢进、糖尿病、血小板减少、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等,严重者要停药。 此外,尚可对心血管、骨髓系统的影响和对生长的抑制等,都应该作出相应的对症处理,甚至停药。

干扰素治乙肝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干扰素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现在位置:主页-肝病知识-干扰素知识 干扰素作为抗病毒与抗肿瘤制剂,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其毒副作用却是普遍存在的。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亦有产生干扰素抗体者。 兹将其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列述于下: 1.流感样综合征:患者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有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不论应用途径及剂量大小,患者均可有发热,一般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发生,体温可升至38-40℃,6-12小时达到高峰,但24小时内均能自然消退。若发热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36度者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但若发热较高甚或高烧者,则应给予物理降温;亦可给布洛芬0.2克口服,消炎痛栓0.5-1枚直肠给药,体温便会很快下降。 2.造血系统改变:,抑制骨髓,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于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用药第一周,白细胞减少至40%-60%,而后趋于稳定。停药或间歇5天以上用药,白细胞可迅速恢复。主要是干扰素能可逆性地阻断白细胞从骨髓释放的缘故。长期应用可导致血色素性贫血,引起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但极少见。通常可口服养血饮、复方阿胶浆等来纠正,亦可服利血生、鲨肝醇及氨肽家等药以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 3.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泄泻、腹胀等。药量越大,症状越频繁,但一般不需治疗,较重者可对症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减量或停药。 4.皮肤反应:用药超过4个月者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轻、中度脱发,偶有停药后更严重者。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的;还有发生潜在特异性反应,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及荨麻疹等。轻度皮疹多呈自限性,不必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停药或减量,并给抗过敏治疗。 5.肾脏损害:最常见者为轻度蛋白尿,少有>0.1克/日,亦不伴有血浆蛋白的减少。其他肾脏损害虽有报道但极少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多喝开水即可。 6.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1-羟皮质类固醇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出现糖尿,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还能提高血浆甘油三酯含量,但对胆固醇无影响。 7.抗干扰素抗体的产生:部分患者治疗初期甚至未应用干扰素时即出现抗干扰素抗体,影响治疗效果。估计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应用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长短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此外,尚可出现嗜睡、精神错乱、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对心血管、骨髓系统的影响和对生长的抑制等等,但极少发生。 标;此外,治疗过程中4周和12周时的病毒学应答是临床上有价值的预测工具,能帮助更合理地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是根据治疗中的应答来指导用药方案(RGT策略)。

长效干扰素产品说明书及特性对比

派罗欣产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 商品名:派罗欣Pegasys 英文名:Peginterferon alfa-2a Solution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Juyierchun Ganraosu α-2a Zhusheye 本品主要组成成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性状】 无菌小瓶装液体制剂,供皮下注射用。 每小瓶含180μg(1.0ml)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赋形剂:氯化钠、吐温80、苯甲醇、乙酸钠、乙酸、注射用水 溶液为透明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聚乙二醇(PEG)与重组干扰素α-2a结合形成的长效干扰素。干扰素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复杂的信号传递途径并迅速激活基因转录,调节多种生物效应,包括抑制感染细胞内的病毒复制,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健康人单次皮下注射PEG干扰素α-2a 180μg后3-6小时,血清2, 5-寡腺苷酸合成酶(2, 5-OAS,抗病毒活性指标)活性迅速升高。PEG干扰素α-2a所引起的2, 5- OAS血清活性可维持1周以上,且比单次皮下注射300万单位和1800万单位干扰素的活性高。与年轻人比较,62岁以上的老年人单次皮下注射PEG干扰素α-2a 180μg ,所产生的血清2, 5-OAS 活性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减低。 【适应症】 用于治疗以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无肝硬化病人 -肝硬化代偿期病人 【用法用量】 常规剂量 推荐剂量为180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使用,共48周。 特殊剂量指导 剂量调整 总则 对于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包括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指标异常)的患者应给予调整剂量,初始剂量一般减至135μg,但有些病例需要将剂量减至90μg或45μg。随着不良反应的减轻,可以考虑逐渐增加或恢复至常规使用剂量(见警告、注意事项及不反应章节)。 血液学指标当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小于750个/mm3时,应考虑减量;当中性粒细胞计数(A NC)小于500个/mm3时,应考虑暂时停药,直到ANC恢复至大于1000个/mm3时,可再恢复治疗。重新治疗开始应使用90μg,并应监测中性粒细胞计数。 当血小板计数小于50,000个/mm3时,应将派罗欣?剂量减低至90μg;当血小板计数低于25,000个/mm3时,应考虑停药。 肝脏功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经常出现波动。与其它α干扰素相同,使用本品治疗后,也会发生ALT升高,包括有病毒应答的患者。当出现ALT的持续升高时,应考虑将剂量

长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α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清除病毒,疗效持久,阻止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1 长效干扰素编辑本段 长效干扰素 但普通干扰素治疗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半衰期短,只有4个小时,就是说如果今天注射了干扰素α,第二天体内的干扰素就完全清除了。所以,干扰素不得不每隔一天就注射一次,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当体内的干扰素α清除后,体内的病毒又重新复制,不能持久地抑制病毒。 为了克服普通干扰素α的缺点,1990年初,美国著名的干扰素研究机构,先灵葆雅公司研究所(SPRI)开始进行长效干扰素α-2b的研发。目的是改善普通干扰素α-2b半衰期短的特性。 普通过干扰素半衰期短的原因,一是大量干扰素由于分子太小,通过肾脏“漏”了出去,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另一个原因是被免疫系统清除。聚乙二醇是一种惰性、易溶于水、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物质,普通干扰素经过它的“改造”后,分子就会变大,不能或很少由肾脏“漏”出,达到了延长在体内存在时间的目的。普通干扰素α-2b的半衰期只有4个小时,而经过聚乙二醇化的干扰素α-2b的半衰期达40个小时,所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又叫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必须通过与细胞表面一种叫做干扰素受体的蛋白质结合才能起作用,干扰素结合干扰素受体,就象是用钥匙去开锁,如果钥匙不对,锁是打不开的,同样,只有干扰素与受体的精确结合才能把干扰素的作用发挥出来。聚乙二醇化后,干扰素与受体的结合会受到影响,使它的活性下降,而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聚乙二醇分子的大小,聚乙二醇的分子越大,影响就越大。经过多年反复的研究,SPRI最终确定12KD(一种衡量分子大小的指标)分子大小的聚乙二醇是最理想的聚乙二醇,它在延长半衰期的同时,对干扰素活性的影响最小,既保证了一周一次给药,又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抗病毒活性,这种新型的干扰素换代产品就是长效干扰素α-2b。 新型的干扰素长效干扰素α-2b的半衰期为40个小时,可以在体内持续作用168小时,刚好满足一周一次给药。长效干扰素α-2b保留了30%的肾脏清除率,这样,当干扰素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撤药快速,便于对干扰素不易耐受的病人调整剂量,大大提高了长效干扰素治疗的安全性。 2 干扰素编辑本段

干 扰 素

干扰素 干扰素[1](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α-(白细胞)型、β-(成纤维细胞)型,γ-(淋巴细胞)型;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什么叫干扰素(IFN) 1957年发现干扰素以来,已知晓干扰素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等差异,可分为三大类: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真菌属此类。②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有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之。③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生核质,无核膜或核仁,细胞器不很完整。此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如果用医学上更为详细的说法则是: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调节、抗病毒和诱导分化作用。 干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4℃可保存很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其活性,56℃则被破坏,pH(酸碱度)2~10范围内干扰素不被破坏。人体自然就能产生干扰素,经一定的制剂 新型冠状病毒对干扰素敏感 加工过程也能制造成药物-干扰素制剂。

生物制药细分领域龙头股

生物制药-细分领域概述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落后;企业规模小,设备比较落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等几个方面。而且,目前国内基因工程药物大多数是仿制而来,因为仿制药品成本比较低,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动力不足。此外,对于二级市场而言,目前生物制药产业的投资标的还比较有限,并且主要集中在生物疫苗、生物诊断制剂、重组蛋白质类药物这三个子行业中。而在基因治疗药物和生物芯片技术产业中,目前还没有相应的上市公司。至于单抗类药物,目前仅有兰生股份、华神集团与海正药业略有涉足。 我们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生物制药企业开始涌现,生物制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正在逐渐显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着眼于生物制药股的内在价值,进行长期关注,而不应只是短期的概念炒作。从我们来看,投资者对公司内在价值把握的核心,在于是否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未来是否有可以不断的推出重磅新药,对于新产品的营销能力怎样以及目前是否有稳定增长的现金流。而对于处于全球前沿的,市场前景无限广阔的品种,如幽门螺杆菌疫苗,艾滋病疫苗,乙肝疫苗与新方案抗肿瘤药物等应该重点关注。 一、基因工程药物 1、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1.1获得具有遗传信息的目的基因 1.2选择基因载体获得重组DNA 1.3将重组DNA 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1.4鉴定带有目的基因的克隆 1.5目的基因的扩增及获得目的产物 2、基因工程制药的下游技术 2.2基因工程菌细胞的破碎 2.3基因工程动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 2.1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

2.4基因重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3、药物 3.1基因重组细胞因子 3.1.1干扰素类 3.1.2白细胞介索类 3.1.3集落刺激生长因子 3.1.4红细胞生成素 3.1.5干细胞因子 3.1.6血小板生成素 3.1.7肿瘤坏死因子 3.1.8表皮生长因子 3.1.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2基因重组激素 3.2.1胰岛素 3.2.2生长激素 3.2.3降钙素 3.2.4心钠素及利钠多肽家族 1 3.3 基因重组溶血栓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