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1、酱汁和卤汤的调制:

酱卤肉制品加工中所用的酱汁和卤汤的调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应用科学配方,选用优质配料,形成产品独特风味和色泽。生产酱、卤产品时,老汤十分重要,老汤时间越长,酱、卤产品的风味越好。第一次酱、卤产品时,如果没有老汤,则要对配料进行相应的调整。老汤反复使用后会有大量沉淀物而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必须经常过滤以保持老汤清洁。在工业化生产中,可以借助过滤或净化机械完成净化过程。此外,每次使用时应撇净浮沫,使用完毕应清洁并烧开。通常老汤每天都要使用,长时间不用的老汤应冷冻贮藏或定期煮开,以防止腐败变质。

2、老汤处理与保存问题:

老汤是酱卤肉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良好的老汤是使酱卤肉制品产生独特风味的重要条件。老汤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产物,并积累了丰富的风味物质,它们是使酱卤肉制品形成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老汤存放过程中,这些物质易被微生物利用而使老汤变质;反复使用的老汤中含有大量的料渣和肉屑,也易使老汤变质,风味发生劣变。用含有杂质的老汤卤肉时,杂质会粘附在肉的表面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因此,老汤使用前须进行煮制,如果较长时间不用,须定期煮制并低温贮藏。一般煮制需要贮藏的老汤,用50目丝网过滤,并撇净浮沫和残余的料渣入库。0--4℃保存、备用。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用机械过滤等措施统一过滤老汤,确保所有原料使用的老汤为统一标准。

3、酱卤肉制品生产中的卤汤制备问题

卤汤制备是酱卤肉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卤汤是由老汤加水和调味料进行煮制而成。卤汤的质量受老汤与水的比例、食盐和调味料的用量、煮制方法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老汤与水的比例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直接影响卤汤的浓度和咸度,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和调整。酱卤肉制品制卤时如果水分蒸发太多,可以适量补充一些水,并可适当添加一些姜片、色素等香辛料,同时兼顾老汤的用量,补充用盐量。

4、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火候控制技术问题:

火候控制是加工酱卤肉制品的重要环节。旺火煮制使外层肌肉快速强烈收缩,难以使配料逐步渗入产品内部,不能使肉酥润,产品干硬无味,内外咸淡不均,汤清淡而无肉味;文火煮制则肌肉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换容易,产品里外酥烂透味,肉汤白浊而香味厚重,但往往需要较长的煮制时间,并且产品难以成形,出品率也低。因此,火候的控制应根据品种和产品体积大小确定加热的时间、火力,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火候的控制包括火力和加热时间的控制。除个别品种外,各种产品加热时的火力,一般都是先旺火后文火。通常旺火煮的时间比较短,文火煮的时间比较长。使用旺火的目的是使肌肉表层适当收缩,以保持产品的形状以免后期长时间一文火煮制造成产品不成形或无法出锅;文火煮制则是为了使配料逐步渗人产品内部,达到内外咸淡均匀的目的,并使肉酥烂、入味。加热的时间和方法随品种而异。产品体积大,块头大,其加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反之,就可以短一些,但必须以产品煮熟为前提。

5、酱卤肉制品加工中酱油的选用问题:

在酱卤肉制品中多用老抽,用于上色。生抽和老抽都是经过酿造发酵加工而成的酱油。生抽颜色较浅,酱味较浅,咸味较重,较鲜,多用于调味;老抽颜色较深,呈棕褐色,酱味浓郁,鲜味较低,故有加入草菇以提高其鲜味的草菇老抽等产品,一般用来给食品着色,比如做红烧制品等。

6、酱煮时酱卤肉制品粘锅或浮出水面控制问题:

酱卤肉制品酱煮过程中,由于卤汤的沸腾作用,一些产品会浮出水面而煮不到,导致这些肉不入味或煮不熟,因此在开始煮制时通常用不锈钢网或箅子将产品压住,上面压以重物使其保持在水面以下,从而使产品都能入味,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此外,酱卤过程中,长时间接触锅的产品可能会发生粘锅现象,因此有时也在肉的下面垫上箅子或不锈钢网,将肉与锅隔开,从而避免产品粘锅。

7、酱卤制肉品生产的卤汤澄清问题:

卤汁中除了大部分的水分外,还含有许多种的香料浸出物,芳香物质,以及大部分的色素,这些物质在有热的环境中会发生更为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特有的卤制风味。但同时,这些物质也会使卤汤产生混浊现象,影响产品的加工品质。使用食品加工专用的澄清剂和吸附剂可以将卤汁中的部分杂质和色素清除,但会对卤汤的口味造成一定的减弱。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火力和调整配料进行控制,如使用小火及加大料中的白芷可以减轻混浊现象。卤汤使用后立即进行过滤,可以保持澄清状态。

8、糖色熬制与温度控制问题:

糖色在酱卤肉制品生产中经常用到,糖色的熬制质量对产品外观影响较大。糖色是在适应温度条件下熬制使糖液发生焦糖化而形成的,关键是温度控制。温度过低则不能发生焦糖化反应或焦糖化不足,熬制的糖色颜色浅;而温度过高则使焦糖炭化,熬制的糖色颜色深,发黑并有苦味。因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熬制出好的糖色。在温度不足时:可以先在锅内添加少量的食用油,油加热后温度较高,可以确保糖液发生焦糖化,并避免粘锅现象。在熬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高温。避免火力过大导致糖色发苦。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494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 一.酱卤及制品 1.实验原理: 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加入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1)五香或红烧制品是酱制品中最广泛的一大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在加工中用较多量的酱油,另外在产品中加入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辛料,故又叫五香制品。

(2)蜜汁制品在红烧的基础上使用红曲米作着色剂,产品为樱桃红色,鲜艳夺目,辅料中加入多量的糖分或增加适量的蜂蜜,产品色浓味甜。 (3)糖醋制品辅料中加一定比例的糖醋,使产品具有甜酸的滋味。 2.实验步骤: (一)调味 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调味的方法根据加入调味料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基本调味在原料经过整理之后,加入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基本调味。 (2)定性调味原料下锅后,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品的口味称定性调味。 (3)辅助调味加热煮制之后或即将出锅时加入糖、味精等以增进产品的色泽、鲜味,称辅助调味。 (二)煮制

通用卤制品加工技术

简易卤制品加工技术 小作坊及超市卤制品最大的问题是每天的产品品质不稳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卤水制作原料品质不稳定;二是人为操作不规范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人特总结此套卤制品加工技术。 一.初次卤制工艺 1.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卤水制作→┘→入锅卤制→加调味料→爆煮→小火焖煮→加香精→焖煮→停火浸泡→捞起自然冷却→包装储存 2.具体操作方法 2.1原料预处理 2.1.1腌制: 需腌制的原料,分为大件和小件。鸡、鸭、牛肉、鸭颈、口条、兔肉、蹄膀等等统称为大件;鸡尖、翅根、鸡爪、鸭掌、鸡君、鸭翅、鸭肫等统称为小件。 1)大件的腌制办法: (1)先用水将原料洗净备用。取20斤水,加入花椒10克,千里香5克,料酒250克,盐750克(如温度过低,花椒、千里香需加水煮出香味后倒入腌制缸中),加入洗净的原料进行腌制。 (2)腌制时间:冬天0-20度时,腌制12小时左右,春天20-30度,腌制8个小时左右,夏天30-40度时,腌制5-6小时左右。蹄花、五花肉等新鲜料直接卤制即可 2)小件腌制办法: (1)先用水清洗干净,加适量盐进行腌制即可。 (2)腌制时间:冬天腌制8小时左右,春天腌制4小时左右,夏天腌制2小时左右。腌制水需偏咸,必须每天更换,不可重复使用。肠、肚不需腌制,清洗干净后出水,即可卤制。 2.1.1焯水

鸡、鸭、鹅、牛肉、鸭头、鸭颈等大件需要焯水,所有的小件不需焯水,腌制后直接用清水漂洗即可。焯水目的是排除血污和腥膻、臊异味。一般都需冷水下锅逐渐加热,并且保持微沸,以保持原料肉鲜香和滋润度,原料焯水控制在半熟或断生刚熟为宜,不宜过熟,以防鲜香味滋失。 焯水注意事项: 1)要一次性把原料肉同时放入锅内,不要边煮又边下料,影响原料的鲜香味和色泽, 2)水量也要一次次性加足,不要中途加凉水,以免使原料受热不均匀而影响原料肉的水煮质量,一般控制在刚好淹没原料肉为好,洗干净。 3)焯水时不盖锅盖,随时撇出浮沫。然后捞出放入容器内,用凉水洗净原料肉上的血沫和油脂。 2.2卤水制作工艺 2.2.1工艺流程 生姜、蒜头→爆香 ↓ 筒骨→漂洗→熬煮→取骨汤→加9110卤香王→入卤锅→旺火煮开→小火熬煮 2.2.2操作步骤: 1)高汤制作 初次卤制时若没有高汤,可用鸡骨、猪骨等煮出高汤。以猪骨为例其方法为:取25kg筒子骨加50kg水(筒子骨需先漂洗1个小时,以去血腥,清洗干净,敲断)用小火熬8小时后捞出骨头,既得骨汤。 2)卤水料:(第一锅卤水50kg) 9110卤香王 1kg. 生姜 0.5kg 蒜头 0.5kg 高汤 50 kg 食用油适量

DB52 494-2005 酱卤肉制品

ICS DB52备案号: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第5章、8.1、8.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贵州省食品工业办公室负责起草并解释,参与本标准起草的有: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贵州省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州省标准化协会、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贵州刘老四食品厂。 本标准起草人:杨世尧、寻思颖、方 玮、王 遵、杨 黎、董 曙、卢开红、张汝平、刘筑林、李长富、周介济、姜莉锡、林小龙。

酱卤肉制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酱卤肉(含散装和预包装酱卤肉制品)的名词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内经兽医检疫合格的畜禽肉、内脏为主要原料,采用酱卤工艺制成的熟肉制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肉干、肉松、肉脯类熟干肉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07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 GB2710 鲜(冻)禽肉卫生标准 GB2717 酱油卫生标准 GB2720 味精卫生标准 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 GB2758 发酵酒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2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8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3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T5009.87 食品中磷的测定 GB5461 食用盐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8950 罐头厂卫生规范 GB9695.19 肉与肉制品 取样方法

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行业分析报告

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行业分析报告

一、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行业发展及其消费特点2 二、行业容量巨大,10年内无天花板忧虑 (3) 三、竞争激烈,规模以上水平企业占比较少 (4) 四、从日本熟食消费数据看我国未来趋势 (7) 一、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行业发展及其消费特点 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都是以居民家庭自行制作及食用为主,各流通环节中的产品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基于各地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制作工艺配方的民间化、独特化等特点,各地都逐渐兴起了个体户形式的小作坊,经营符合当地人口味的酱卤肉及佐餐凉菜制品,慢慢的经过市场化的筛选与优胜劣汰,一批在口味、卫生状况、管理等各方面做的都比较好的企业慢慢脱颖而出,把小作坊做大做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后,开始逐步向公司化、企业化过渡,而煌上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国的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的消费受众可以细

分为四大类,家庭消费、酒店餐饮市场、休闲食品市场和礼品市场,下面我们统计总结了这四类市场的渠道、特点、受众人群、消费目地等情况。 综上所述,我国酱卤肉及佐餐凉菜制品行业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未来市场将日趋精细化。家庭消费、酒店餐饮市场、休闲食品市场和礼品市场将成为四个最主要的细分市场,其消费人群、渠道、销售特点以及消费方式之间的差异化非常大。 二、行业容量巨大,10年内无天花板忧虑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对酱卤肉制品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经食品类权威期刊《肉类工业杂志》统计显示,2000 年我国快捷消费酱卤制品的市场规模为92.37 亿元,2009 年我国快捷消费酱卤制品的市场规模已达到437.42 亿元,较2000 年增长了373.5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86%。未来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城镇居民工作时间延长的常态化、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等因素的合力影响下,家庭下厨时间必将受到显著挤压,(这个趋势在北上广深已十分明显,未来必将逐渐往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纵深发展),因此,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及喜爱,集便捷、营养、美味于一体的酱卤肉及佐餐凉菜制品肯定会成为家庭厨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专门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闻名的肉制品。它风味专门,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依照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平均,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现在能够检查腌制的成效,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受,说明差不多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能够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刻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终止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专门的风味。发酵时刻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样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依照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依照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样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专门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

卤肉制品企业生产加工程序制度

卤肉制品企业生产加工程序制度 1.0 目的 明确对生产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要求,保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满足规定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原辅料投入、产品的生产生产及产品交付的全过程的控制。 3.0 职责 3.1生产部负责组织产品实现的策划。 3.2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过程控制,负责编制《月 生产计划》。 3.3生产部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HACCP计划表,编制作 业指导书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3.4设备科负责提供和维护保养生产及环保设施和设备,确 保生产正常运行。

3.5生产车间依据月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对各工序进行质量 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控制。 3.6HACCP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分析和制定《HACCP计划》,并 监督HACCP计划的实施。 3.7质检员负责对生产过程、各工序及产品实施监控。 3.8供销部负责产品交付的实施。 3.9供销部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 4.0 工作程序 4.1产品实现的策划 4.1.1生产部负责组织产品实现的策划,策划的主要内容有: a.根据合同或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产品工艺性分析,编制工艺流程; b.根据生产特点确定投入生产的人、机、料、法、环的安排; c.根据质量标准及HACCP要求,确定生产过程的控制程度,本公司生产过程控制分为三类:即一般工序、关键特殊工序、关键控制点(CCP)的控制。

4.1.2生产工艺流程见《HACCP管理手册》。 4.2生产准备 4.2.1 在产品正式生产前,生产部依据《销售计划单》、供销部毛鸡出栏情况及库存情况编制《月生产计划》,品管部依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制定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做为生产的依据。 4.2.2供销部提供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做为生产的基础。4.2.3品管部应结合顾客提供的产品要求,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确定质量要求,对关键特殊过程使用适宜的过程参数;HACCP小组依据产品实现特点,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编制《危害分析工作单》以判断危害的显著性,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并据此完成《HACCP计划表》,以确定CCP点的关键限值(CL)、建立控制程序、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程序,以上做为生产的技术依据。 4.2.3 当产品生产有特殊要求时,各事业部品管部应就产品生产特点、质量控制要求、注意事项等向车间或有关部门进行技术交底,解答各部门提出的问题,为生产做好准备。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693-20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 模板(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酱卤及制品 1.实验原理: 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 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加入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1)五香或红烧制品是酱制品中最广泛的一大

类,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在加工中用较多量的酱油,另外在产品中加入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辛料,故又叫五香制品。 (2)蜜汁制品在红烧的基础上使用红曲米作着色剂,产品为樱桃红色,鲜艳夺目,辅料中加入多量的糖分或增加适量的蜂蜜,产品色浓味甜。 (3)糖醋制品辅料中加一定比例的糖醋,使产品具有甜酸的滋味。 2.实验步骤: (一)调味 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品种的不同而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调味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风味的产品。调味的方法根据加入调味料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基本调味在原料经过整理之后,加入盐、酱油或其他配料进行腌制,奠定产品的咸味,称基本调味。 (2)定性调味原料下锅后,随同加入主要配料如酱油、盐、酒、香料等,加热煮制或红烧,决定产

肉制品的分类

肉制品的分类——肉制品分类的定义和鉴别特征 一、腌腊制品的门类 肉经腌制、酱渍、晾晒(或不晾晒)、烘烤等工艺制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加工。有咸肉类、腊肉类、酱(封)肉类、风干肉类。酱(封)肉是咸肉和腊肉制作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1、咸肉类 肉经过腌制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使用前需经熟加工。咸肉类有:咸猪肉、咸羊肉、咸水鸭、腌鸡、咸牛肉、戒腿等。 2、腊肉类 肉经腌制后,再经晾晒或烘焙等工艺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有腊香味。腊肉类有:腊猪肉、腊羊肉、腊牛肉、腊兔、腊鸡、腊鸭、板鸭、鸭炖干等。 3、酱(封)肉类 肉用食盐、酱料(甜酱或酱油)腌制、酱渍后再经风干或晒干、烘干、熏干等工艺制成的生肉制品,,食用前需经熟煮。色棕红,有酱油味。酱(封)肉类有:北京清酱肉、广东清酱封肉和杭州酱鸭等。 4、风干肉类 肉经腌制、洗晒(某些产品无此工序)、晾挂、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干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风干肉类有风干猪肉、风干牛肉、风干羊肉、风干带毛鸡和云南风鸡等。二、酱卤制品门类 肉加调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白煮肉类、酱卤肉类、糟肉类。 白煮肉可以认为是酱卤肉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糟肉则是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的一类产品。 1、白煮肉类 肉经(或不经)腌制后,在水(盐水)中煮制而成熟肉类制品,一般在食用时再调味,产品保持固有的色泽和风味。白煮肉类有:白切肉、白切猪肚、白切鸡和盐水鸭等。 2、酱卤肉类

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一类熟肉类制品。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烟熏等工序。产品的色泽和风味主要取决于所用的调味料和香辛料。酱卤肉有:苏州酱汁肉、卤肉、糖醋排骨、道口烧鸡、蜜汁蹄膀和德州扒鸡等。 3、糖肉类 肉在白煮后,再用“香糟”糟制的冷食熟肉制品。产品保持固有的色泽和曲酒香味。糟肉类有;糟肉、糟鸡和糟鹅等。 三、熏烧烤制品门类 肉经腌、煮后,再以烟气、高温空气、明火或高温固体为介质的干热加工制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烟熏肉类、烧烤肉类。熏、烤、烧三种作用往往互为关联,极难分开。以烟雾为主者属熏烤;以火苗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制而成者属烧烤。 1、熏烧烤肉类 肉经煮制(或腌制)并经决定产品基本风味的烟熏工艺而制成的熟(或生)肉类制品。熏烤类有:培根、熏猪舌和熏鸡等。 2、烧烤肉类 肉经配料、腌制,再经热气烘烤,或明火直接烧烤,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烤而制成的熟肉类制品。烧烤肉类有: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扒鸡、常熟叫花鸡、江东盐焗鸡和叉烧肉等。 四、干制品门类 瘦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干、熟肉类制品。可直接食用,成品为小的片状、条状、粒状、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类、肉干类和肉脯类。 1、肉松类 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干燥或进而油酥等工艺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油酥肉松、肉粉松。 (1)肉松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和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肉松类有:太仓肉松。 (2)油酥肉松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炒制而成的肌肉纤维断碎成团粒状的肉制品。油酥肉松类有:福建肉松。

酱卤肉制品类的制作

酱卤肉制品类的制作 1、酱汁和卤汤的调制: 酱卤肉制品加工中所用的酱汁和卤汤的调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应用科学配方,选用优质配料,形成产品独特风味和色泽。生产酱、卤产品时,老汤十分重要,老汤时间越长,酱、卤产品的风味越好。第一次酱、卤产品时,如果没有老汤,则要对配料进行相应的调整。老汤反复使用后会有大量沉淀物而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必须经常过滤以保持老汤清洁。在工业化生产中,可以借助过滤或净化机械完成净化过程。此外,每次使用时应撇净浮沫,使用完毕应清洁并烧开。通常老汤每天都要使用,长时间不用的老汤应冷冻贮藏或定期煮开,以防止腐败变质。 2、老汤处理与保存问题: 老汤是酱卤肉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良好的老汤是使酱卤肉制品产生独特风味的重要条件。老汤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产物,并积累了丰富的风味物质,它们是使酱卤肉制品形成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老汤存放过程中,这些物质易被微生物利用而使老汤变质;反复使用的老汤中含有大量的料渣和肉屑,也易使老汤变质,风味发生劣变。用含有杂质的老汤卤肉时,杂质会粘附在肉的表面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因此,老汤使用前须进行煮制,如果较长时间不用,须定期煮制并低温贮藏。一般煮制需要贮藏的老汤,用50目丝网过滤,并撇净浮沫和残余的料渣入库。0--4℃保存、备用。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用机械过滤等措施统一过滤老汤,确保所有原料使用的老汤为统一标准。 3、酱卤肉制品生产中的卤汤制备问题 卤汤制备是酱卤肉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卤汤是由老汤加水和调味料进行煮制而成。卤汤的质量受老汤与水的比例、食盐和调味料的用量、煮制方法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老汤与水的比例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直接影响卤汤的浓度和咸度,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和调整。酱卤肉制品制卤时如果水分蒸发太多,可以适量补充一些水,并可适当添加一些姜片、色素等香辛料,同时兼顾老汤的用量,补充用盐量。 4、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火候控制技术问题: 火候控制是加工酱卤肉制品的重要环节。旺火煮制使外层肌肉快速强烈收缩,难以使配料逐步渗入产品内部,不能使肉酥润,产品干硬无味,内外咸淡不均,汤清淡而无肉味;文火煮制则肌肉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换容易,产品里外酥烂透味,肉汤白浊而香味厚重,但往往需要较长的煮制时间,并且产品难以成形,出品率也低。因此,火候的控制应根据品种和产品体积大小确定加热的时间、火力,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火候的控制包括火力和加热时间的控制。除个别品种外,各种产品加热时的火力,

卤制,酱制方法

 卤制,酱制方法 1、原料要求新鲜无异味无杂质,不新鲜的肉加工的产品必然风味很差,香气不足,结构不良,保质期缩短,不论鸡类及其分割品,猪及猪分割品等选料时尽量从正规厂家或大型的,有信誉的屠宰厂进货,这样产品质量才可以得到保证。用于肉制品加工的原料肉种类繁多,主要有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羊肉,兔肉,马肉,驴肉等。 2、辅料:食用碘盐:提高风味,提高肉制品的饱水性,粘着性,增强产品的保存性。肌肉中的蛋白质包括水溶性,盐溶性及不溶性蛋白质,食盐有助于将盐溶性蛋白质从细胞中提取,增强产品饱水性与结合力,食盐的使用量一般是1.5—2.5?G。糖:主要作用是缓和盐味,增加甜度,并可提高盐腌速度,可使结缔组织膨润,软化,改善肉的嫩度。冰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白糖的再制品,一类是有甘蔗一次性提炼而成。冰糖味甘平,益气润燥。豆瓣酱:又称蚕豆酱,是用蚕豆精盐鲜辣椒等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制而成。豆瓣酱应选色红油润,咸鲜辣香,瓣粒粗壮,滋软味鲜。料酒:又称黄酒,老酒,是以糯米或小米为主要原料,加酒药,效曲等多道工序酿制而成。料酒应选用酒液橙黄,透明,味醇,无异味,酒精含量为15度以上的为佳米酒:又称醪糟,是将糯米浸泡,蒸煮后加效曲酿制而成。米酒应选米粒色白,

汁稠不浑浊,香甜适口,酒香味醇的为佳。酱油:是用粮食经发酵酿制而成,味纯鲜,无他味的酱油称白酱油,有他味的则称红酱油等。在肉制品中起着定味,增鲜,增咸,增色的作用。酱油应选择色泽红褐,鲜艳透明,香气浓郁,醇厚汁稠,咸味适中的为佳。醋:分酿造和人工合成醋两种,在肉制品中起着增香,增鲜,解腻,促酸,开胃,促食的作用。3、香辛料:辣椒类:干辣椒:又称为干海椒,是新鲜红辣椒经过晒干而成的一种干制品。主要产于四川,云南,湖南,贵州,陕西等地。辣椒的品种有朝天椒,七星椒,二荆条等。干辣椒从采收季节来分分为伏椒,秋椒。伏椒应选椒蒂垂直,色泽紫红,油润光亮,椒干籽少,辣中带香。秋椒则为椒蒂弯曲,色泽暗淡,子多肉薄质量较次。在肉制品中主要起着压抑异味,增香去腥,开胃促食,增加色泽,香辣味的作用。泡辣椒:又称鱼辣椒,为四川特产。是用新鲜红辣椒经采摘后洗净,晾干表皮水分,入泡菜坛中加老盐水,精盐等调料泡制而成。在肉制品中起着增辣,增色,增鲜,促风味的作用。B:香料类:干花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实,在每年的7—10月份待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晒干而成。花椒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以四川汉源清溪花椒,又称“贡椒”,属南路椒,阿坝茂汶的“大红袍”又称“西路椒”为上品。干花椒味辛,性温,温中散寒,在肉制品中起着压抑异味,解腻,

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

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 酱卤肉制品的保鲜技术应从整个环节进行分析,从原料采集控制起,进而从加工环境,加工工艺,冷却方式,包装的材料和方式,灭菌方式,保存方式等条件各个点加以分析控制。 一、原料采集、加工工艺以及加工环境 卤肉制品易受微生物污染,采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使用动态连续杀菌技术和动态空气消毒机,可有效控制微生物对酱卤肉制品的二次污染。酱卤肉制品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环节中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及空气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生产酱卤肉制品的原料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营养物质,如温度适宜(特别是高温季节),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酱卤肉制品的感官发生劣变,甚至引发食物腐败。 据专家介绍,引起酱卤肉制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 ①原料肉来自缺乏卫生保障措施的个体屠宰户,肉中的微生物含量偏高; ②卤菜加工间的卫生环境差,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含量过高; ③肉品原料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 ④卤制品加工车间的面积偏小,存在加工设施不全、生熟交叉污染、原料不能被充分加热等问题; ⑤不洁空气的二次污染。 要预防微生物对酱卤肉制品的污染,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1、选用卫生质量良好的原料肉,采用流水方式加工,设定科学的卫生质量控制点,严格执行生熟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污染; 2、加工时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烧煮后应及时摊平凉透迅速冷却,以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3、对生产设备专用器具和工作人员等都要严格消毒; 4、在原料肉的采购、运输、加工、贮藏和销售中,最好配备充足的冷藏设施,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保障卤肉制品的卫生、风味和营养; 5、对生产和包装车间的环境应连续消毒,以提高卤菜车间空气的卫生质量,防止空气对卤肉制品造成二次污染 有关专家指出,提高加工车间和销售场所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可有效提高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经高温煮制的卤肉制品中的微生物基本被杀灭,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还会腐败变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卤肉制品与车间内的空气接触时,车间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等微生物会附着在食品表面,继而导致卤肉制品变质,引发食物中毒。 为防止卤肉制品在贮存和销售环节遭受二次污染,可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对车间和销售场所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二、包装材料的选择 包装材料也是影响保鲜期的一个因素。肉及肉制品由于种类不同,所要求的保鲜和贮藏条件不同。因此,使用的包装材料种类也很多。 1、保鲜包装材料、低温贮藏肉品包装材料 复合袋:有同种或同类塑料采用共挤出技术生产的复合膜、异种塑料共挤生产出的膜。这种复合膜可以印刷,不透水、不透气,机械强度高,适用范围很广,价格低廉,适用于各类肉制品的二次包装。

哪些属于酱卤肉制品

哪些属于酱卤肉制品 到底如何制作正宗的酱卤肉呢,很多老人做了一辈子的酱卤肉但都是通过互相传的制作配方学来的,做着做着久了就成了自己的味道。我很喜欢吃各种酱制的食物,比如说酱牛肉就是我每天早晨都会吃的一道菜,但是到底怎么做才是正宗的酱卤肉呢。 一、简介 酱卤肉制品是我国典型的民族传统熟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产品酥润,风味浓郁,但有的带有卤汁,不易包装和保藏,适于就地生产,就地供应。酱卤肉制品香气浓郁,食之肥而不腻,瘦不塞牙。随地区不同,酱卤肉制品在风味上有甜、咸之别。北方的酱卤肉制品咸味重,南方的制品则味甜、咸味轻。 二、种类及特点 按照加工工艺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类:白煮肉类、酱卤肉类和糟肉类。 (1)白煮肉类 白煮,也叫白烧、白切,是原料肉经(或未经)腌制后,在清水(或盐水)中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可认为是酱卤肉制品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产品特点是制作简单,仅用少量食盐,基本不加其他配料,基本保持原形原色及原料本身的鲜美味道;外表洁白,皮肉酥润,肥而不腻。 (2)酱卤肉类 是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

熟肉类制品,是酱卤肉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类,风格各异。根据这些特点,酱卤肉可分为酱制品、酱汁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五类。 (3)糟肉类 是肉经白煮后,再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糟制的冷食熟肉类制品。产品特点是制品胶冻白净,清凉鲜嫩,保持原料固有的色泽和曲酒香气,风味独特。糟制品需要冷藏保存,食用时需添加冻汁,携带不便,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通过上述的民间正宗的酱卤肉的做法,我相信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样已经锁好家门前去超市准备食材了吧。很多健身注意保持身材的男士女士们应该都会非常喜欢吃酱牛肉,因为牛肉是健身的必备营养品,但是单纯的煮着吃但过于单调,赶快试着酱着吃吧。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德州晨佳工贸有限公司 酱卤肉制品作业指导书 酱卤肉制品的定义:以鲜{冻}畜禽肉和可食副产品放在加有食盐、酱油(或不加)、香辛料的水中,经预煮、浸泡、烧煮、酱制(卤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酱卤系列肉制品。应用猪头、耳、舌、蹄、尾、心、肚等副产品为原料,经过对传统加工工艺的改进,应用新型的食品配料,引入现代的包装形式及高温杀菌工艺,大大提高了该类品种的食品卫生安全性和货架期。其作业指导如下: 一、工艺流程 酱卤肉制品工艺流程图: 原料采购——验收——解冻——修整漂洗——预煮——调配辅料——酱卤——冷却——定量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水冷却——保温检验——擦袋贴标、打印日期、装箱入库 二、配方设定: 食盐、原料成品率的2.2%、糖稀、原料成品率的2—2.5%、亚硝酸钠、<30PPm、红曲红色素(100#)、0.004—0.03%、红曲黄色素(100#)、0.002—0.005%、海天草菇老抽、0.6—1.5%辛香料包、0.5—1%、蚝油、0.5—1%、味精、0.3%、I+G、0.02%、乙基麦芽酚、0.03%、双倍焦糖色素、(根据品种)0.01—0.15%、葱、1%、姜、0.5%、蒜、0.4%、骨髓浸膏M2、0.3—0.5%、FRT168、0.2—0.3、料酒、1%、烟熏液、根据风味要求0.03—0.1%。

三、工艺要求: 1、原材料采购验收:经卫生检疫来自非疫区,供应商提供三证及检疫合格证明或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符合食用标准、规格标准符合采购计划或合同要求。 2、修整:猪头、蹄、耳等解冻后修整去浮毛污物,头蹄劈半加工,口条去舌苔,肚、肠等用0.5—1%的明矾去除粘膜,漂洗干净。 3、每个品种应分类分时预煮,参考附表。 4、酱卤:采用沸水下锅,再沸后小火恒温浸味,注意翻炒保证温度均衡。酱卤时间温度参考附表(一)。 附表(一): 原料名称预煮时间温度酱卤时间温度浸味时间温度备注 猪头 95℃左右/8m 95℃左右/70m 75℃左右/30m 浸味猪蹄 90℃左右/5m 90℃左右/60m 75℃左右/30m 指劈半猪蹄 90℃左右/5m 90℃左右/50m 75℃左右/30m 猪耳、尾 90℃左右/8m 90℃左右/60m 75℃左右/30m 猪肚、大肠 90℃左右/5m 85℃左右/40m 75℃左右/30m 猪肝 95℃左右/5m 90℃左右/40m 75℃左右/20m 需腌制 猪排、心 90℃左右/5m 90℃左右/60m 75℃左右/40m 猪块肉90℃左右/5m 90℃左右/60m 75℃左右/40m 需腌制 根鸡爪 85℃左右/30m 75℃左右/30m 5、出锅冷却:产品出锅装盘冷却至常温(气温高时需加排风) 6、定量真空包装:根据产品规格设定净含量、包装袋规格、形状、真空时间、热封时间、具体操作按《小包装间岗位责任制》执行。 7、高温杀菌:根据产品及规格设定杀菌温度、时间、压力,参考附表(二)。具体操作按《杀菌间岗位责任制》执行。 附表(二):

酱卤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 一)质量要求 二)主要设备 真空包装机、杀菌锅、夹层锅(煮卤水&卤制)、不锈钢池(腌制,需搅拌)、0~4℃冷柜、食品盒、蒸煮袋、解冻间、操作台、修剪刀、清洗桶、烘房、成品包装间、度量衡器、刃具等。

三)具体加工工艺 1)鸭脖:(软包装风味鸭脖制品的工艺研究) 1.1 工艺流程: 原料→解冻→清洗→整理→漂洗→腌制→浸卤水→卤制→整理、切段→包装→杀菌→冷却→成品。 1.2 工艺操作要点 原料:有检疫合格证,宰杀规范,无污染且冷冻良好。 解冻:连同包装一起放入流动水中解冻至-3~-5℃后,打开外薄膜包装,将鸭脖放入流动水中解冻至3~5℃,取出沥干备用。(也可采用空气解冻) 整理和漂洗:逐根检查以除去可能残存的羽毛、血块、腺体、食道和淋巴,逐根除去附着在鸭脖表面的皮膜,逐根自上而下灌水冲洗鸭脖的骨孔径,以冲走骨孔径中可能附着的饲料残渣,并逐根漂洗、沥干备用。 腌制:形成鲜艳的肉红色、特殊的风味和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腌制时,复合腌制盐均匀涂抹于每根鸭脖表面,置于有盖的食品盒中,放人0—4℃的冷柜中腌制48-72小时,至鸭脖的肉骨连接处发色良好为止。(关于腌制:鸭脖含血红素较多,适宜腌制发色。经腌制发色的鸭脖内外色泽一致,均为肉红色,而且风味良好;而不经腌制发色只经色素上色的鸭脖外表为肉红色,内部为土黄色,内外色泽不一致,而且风味欠佳。)浸卤水和卤制:鸭脖子肉质细腻,富含胶原蛋白,长时间加热容易软烂、变形,造成骨肉分离,因此控制加热时间和受热程度就是卤制的关键,所以采用低温长时间浸卤水和小火短时间卤制的工艺,使卤汁的滋味缓慢地渗入到鸭脖里,既使鸭脖香气浓郁,又使鸭脖保持较高的硬度和完美的外形。 整理与切段:去除其外表可能残存的因受热收缩的皮膜、血块和粘附的香辛料残渣,并用不锈钢到剁去鸭脖两端因肌肉受热收缩而裸露的鸭脖骨,以免包装盒杀菌是刺破包装袋。然后用不锈钢刀将鸭脖剁成2.5~3.5cm的小段,要求剁口平齐,无骨头外露。 包装、杀菌和冷却:鸭脖是肉类食品,本应高温杀菌,但考虑到香辛料的防腐作用,可采用20-30-15/115℃的较低温杀菌工艺,杀菌后的半成品应快速冷却到室温。 2)鸭翅:(香辣鸭翅的工艺改良研究) 1.1 工艺流程:

酱卤肉制品各工序操作规程

酱卤肉制品各工序操作规程 酱卤肉制品各工序操作规程[1] 原料处理间岗位责任 原料的接收、解冻、腌制、预煮等处理工序,是生产合格的、符合卫生要求的肉制品的重要岗位。需要全员负责,严格把关,为后工序提供合格、优质的加工原料。为此,制订岗位责任如下: 一、严把原料质量关、要有专人对购进原料的卫生、质量、数量、重量等进行监督检验:购进原料必须是来自非疫区,并经卫生检疫证明符合食用标准的原料;提供原料产地及检疫合格等报告单据;合同购进的原料符合合同特殊要求。 二、需要水解冻的原料,必须分类、分品种解冻。解冻池、箱 等卫生应提前清洗干净并消毒后备用。解冻用水应循环、流动符合饮用水标准,解冻温度控制在15℃左右,解冻后原料应及时修整、加工,交给下道工序,防止原料变质。 三、自然解冻原料要在固定的解冻盘、架内解冻,严防原料落地。解冻室温度控制在15℃以下,原料解冻后尽快修整、改刀、腌制,腌制期间翻拌二至三次。保证原料腌制均匀,无异味变质。 四、予煮原料应分品种予煮,严格掌握品种予煮温度、时间及 时出料。予煮水要常撇浮沫、污物,经常更换,保持水的清洁,保证予煮后原料的干净卫生。 五、操作台案、刀具、菜板、周转筐、箱、解冻池、架等应保 持清洁,经常清洗。班中更换处理品种,应对所用器具进行清洗消毒,班前、班后应对以上器具彻底清洗后消毒。 六、工作期间应保证工作场地的清洁卫生,对原料的包装物、 修整废弃物等,应及时清理出工作场地,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七、原料周转筐、箱、车等必须经常冲洗消毒,不得与地面接触,更不得与后工序混用(包括其它生产用具)。 八、为防止与后工序的交叉污染,本工序的操作人员除经常做 好个人的清洁工作(包括工作服、帽、靴等)外,应杜绝对后工序场地、工作环境的接触。 酱卤肉制品各工序操作规程[2] 酱制间岗位责任 酱制间完成原料处理后的油炸、酱制、熏制等工艺,是整个肉制品生产工序中关键岗位。产品最终的色、香、味、形,将在本工序定型。质量标准一旦确定,保证每个酱制品种的感观及内在质量始终如一,是本工序力争的目标。岗位责任如下: 一、配料员要熟悉辅料品种、质量、用法,对生产所需辅料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7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通用范本

酱卤肉制品加工实验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酱卤及制品 1.实验原理: 酱卤肉类是将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一般酱卤肉类的原料在加工时,先用清水预煮15~25min,然后用酱汁或卤汁煮制成熟。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经烟熏等工序。酱卤肉类的主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酱卤制品根据加入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品种,通常有五香或红烧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等。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酱卤肉制品类制作要点 1、酱汁和卤汤的调制: 酱卤肉制品加工中所用的酱汁和卤汤的调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求应用科学配方,选用优质配料,形成产品独特风味和色泽。生产酱、卤产品时,老汤十分重要,老汤时间越长,酱、卤产品的风味越好。第一次酱、卤产品时,如果没有老汤,则要对配料进行相应的调整。老汤反复使用后会有大量沉淀物而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必须经常过滤以保持老汤清洁。在工业化生产中,可以借助过滤或净化机械完成净化过程。此外,每次使用时应撇净浮沫,使用完毕应清洁并烧开。通常老汤每天都要使用,长时间不用的老汤应冷冻贮藏或定期煮开,以防止腐败变质。 2、老汤处理与保存问题: 老汤是酱卤肉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良好的老汤是使酱卤肉制品产生独特风味的重要条件。老汤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产物,并积累了丰富的风味物质,它们是使酱卤肉制品形成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老汤存放过程中,这些物质易被微生物利用而使老汤变质;反复使用的老汤中含有大量的料渣和肉屑,也易使老汤变质,风味发生劣变。用含有杂质的老汤卤肉时,杂质会粘附在肉的表面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因此,老汤使用前须进行煮制,如果较长时间不用,须定期煮制并低温贮藏。一般煮制需要贮藏的老汤,用50目丝网过滤,并撇净浮沫和残余的料渣入库。0--4℃保存、备用。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用机械过滤等措施统一过滤老汤,确保所有原料使用的老汤为统一标准。 3、酱卤肉制品生产中的卤汤制备问题 卤汤制备是酱卤肉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卤汤是由老汤加水和调味料进行煮制而成。卤汤的质量受老汤与水的比例、食盐和调味料的用量、煮制方法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老汤与水的比例及煮制过程中水分蒸发量,直接影响卤汤的浓度和咸度,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和调整。酱卤肉制品制卤时如果水分蒸发太多,可以适量补充一些水,并可适当添加一些姜片、色素等香辛料,同时兼顾老汤的用量,补充用盐量。 4、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火候控制技术问题: 火候控制是加工酱卤肉制品的重要环节。旺火煮制使外层肌肉快速强烈收缩,难以使配料逐步渗入产品内部,不能使肉酥润,产品干硬无味,内外咸淡不均,汤清淡而无肉味;文火煮制则肌肉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换容易,产品里外酥烂透味,肉汤白浊而香味厚重,但往往需要较长的煮制时间,并且产品难以成形,出品率也低。因此,火候的控制应根据品种和产品体积大小确定加热的时间、火力,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火候的控制包括火力和加热时间的控制。除个别品种外,各种产品加热时的火力,一般都是先旺火后文火。通常旺火煮的时间比较短,文火煮的时间比较长。使用旺火的目的是使肌肉表层适当收缩,以保持产品的形状以免后期长时间一文火煮制造成产品不成形或无法出锅;文火煮制则是为了使配料逐步渗人产品内部,达到内外咸淡均匀的目的,并使肉酥烂、入味。加热的时间和方法随品种而异。产品体积大,块头大,其加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反之,就可以短一些,但必须以产品煮熟为前提。

酱卤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是原料肉经预煮后,再用香辛料和调味料加水煮制而成。酱卤肉制品都是熟肉制品,产品酥软,风味浓郁,不适于贮藏。 酱卤肉制品是我国典型的民族传统熟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产品酥润,风味浓郁,但有的带有卤汁,不易包装和保藏,适于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几乎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但由于各地的消费习惯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配料、操作技术不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多个品种,有的已成为地方名特产,如苏州酱汁肉、北京月盛斋酱牛肉、河南道口烧鸡等。 酱卤肉制品香气浓郁,食之肥而不腻,瘦不塞牙。随地区不同,酱卤肉制品在风味上有甜、咸之别。北方的酱卤肉制品咸味重,如道口烧鸡;南方的制品则味甜、咸味轻,如苏州酱汁肉。由于季节不同,制品风味也不同,如夏季口重,冬季口轻。 按照加工工艺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类:白煮肉类、酱卤肉类和糟肉类。白煮肉类可视为是酱卤肉类的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糟肉则是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加工的一类产品。 根据加人调料的种类与数量不同,酱卤肉制品可分为六大类:酱肉制品、卤肉制品、蜜汁肉制品、糖醋肉制品、白煮肉制品、糟肉制品等。 (1)白煮肉类 白煮,也叫白烧、白切,是原料肉经(或未经)腌制后,在清水(或盐水)中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可认为是酱卤肉制品未经酱制或卤

制的一个特例。产品特点是制作简单,仅用少量食盐,基本不加其他配料,基本保持原形原色及原料本身的鲜美味道;外表洁白,皮肉酥润,肥而不腻。白煮肉类以冷食为主,吃时切成薄片,蘸以少量酱油、芝麻油、葱花、姜丝、香醋等。其代表品种有盐水鸭、白切肉、白斩鸡、白切猪肚等。 (2)酱卤肉类 是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是酱卤肉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类,风格各异,但主要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只是在具体操作方法和配料的数量上有所不同。根据这些特点,酱卤肉可分为酱制品、酱汁制品、蜜汁制品、糖醋制品、卤制品五类。产品特点是色泽鲜艳、味美、肉嫩,具有独特的风味,其色泽和风味主要取决于调味料和香辛料。代表品种有酱牛肉、酱汁肉、卤肉、糖醋排骨、蜜汁蹄髓等。 (3)糟肉类 是肉经白煮后,再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糟制的冷食熟肉类制品。产品特点是制品胶冻白净,清凉鲜嫩,保持原料固有的色泽和曲酒香气,风味独特。糟制品需要冷藏保存,食用时需添加冻汁,携带不便,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代表品种有糟肉、糟鸡、糟鹅等。 质量控制编辑 酱卤肉制品的加工关键在于煮制和调味,煮制加工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外形,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加热时间。调味是一个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