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力同心,继往开来,不断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合力同心,继往开来,不断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合力同心,继往开来,不断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合力同心,继往开来,不断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慈善》 2019年第4期

6月18日,中华慈善总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会议听取了中华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华慈善总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以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政部原副部长宫蒲光当选为新一届中华慈善总会会长。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爱文代表民政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中华慈善总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崔乃夫、阎明复、范宝俊、李本公四任会长带领下为中国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充分肯定了第四届理事会的工作。王爱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慈善工作、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提出了更多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希望中华慈善总会在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团结广大会员,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发挥慈善作用,引领新时代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时代责任;三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健全自律机制,防范抵御风险;四要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李本公代表中华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6年来,中华慈善总会在民政部的正确领导、全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深入实施慈善项目,不断拓展救助领域,在救灾、扶贫、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8大方面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国、规模庞大的慈善援助网络,使千万困难群众从中受益。总会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勇担职责、务实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筹募总额突破900亿元,在助力脱贫攻坚、实施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公平与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宫蒲光代表新一届理事会作了发言。宫蒲光表示,将与理事会全体成员一道,带领总会积极适应慈善组织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强化管理,以《慈善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导向,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幼、扶智助学、扶病助医为重点,恪尽职守、笃实勤勉、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不负重托。

关于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

关于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弥补国家各项政策的缺漏,还具备维系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等多方面的功能。为了了解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让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发挥更大功用,并提供政府福利政策的依据,造福大众。我们分别向广大社会公民和部分公益慈善机构捐助人和慈善组织进行调查活动,请您奉献宝贵的时间,认真填写第一部份: 公益慈善机构捐助人意见调查问卷 就下列捐款动机而言,您是否也有相同看法? 非常同意 同意 没意见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能捐款帮助别人,证明自己小有成就□□□□□ ()过去曾受帮助,如今出自感恩与回馈心来捐助□□□□□ ()捐款助人能得到心灵上的平静与喜悦□□□□□ ()基于宗教慈悲济世的精神而助人□□□□□ ()自己或亲友曾遭逢类似苦难,故感同身受□□□□□ ()捐助行善本来就是自己的职业□□□□□ ()因为自己经济宽裕,故捐款帮助别人是应该的□□□□□ ()捐款可以得到社会的赞赏□□□□□ ()捐款收据可以抵税□□□□□ ()不好意思拒绝募款人的请求□□□□□ ()周遭朋友都捐,自己只好多少也捐一些□□□□□ ()捐款是为了行善积德□□□□□ ()我现在帮助别人,是希望以后也会有人帮我□□□□□ 下列有关公益慈善机构劝募讯息来源的重要性,您的看法如何?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非常不重要 ()报纸□□□□□ ()电视□□□□□ ()广播□□□□□ ()街头海报□□□□□ ()信函或电话访谈□□□□□ ()慈善团体的刊物□□□□□ ()杂志报导□□□□□ ()举办慈善公益活动□□□□□ ()文件背面印刷广告(如统一发票,机场登机卡.) □□□□□ ()计算机网络□□□□□ ()亲友口耳相传□□□□□

浅论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意义

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意义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扶贫、救灾、教育、医疗、环保等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较之西方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全面认识其发展现状和意义对探讨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 (一)、慈善机构逐年增多且形式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慈善认识的提高,慈善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慈善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且形式多样。除1994年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中华慈善总会;1994年4月23日在中央统战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积极推动和倡导下,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工商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社会团体--光彩事业促进会;1904年成立的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的中国红十字会;1985年4月成立的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工作的爱德基金会;1989年成立的中国扶贫基金以及1997年5月26日成立的从事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司法公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外。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慈善组织:如李嘉诚基金会、玉米爱心基金、自然之友、公益时报、宋庆龄基金会、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新疆自然保育基金、中华慈善总会在线捐助、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国际人员志愿人员协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慈善募捐专线、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收养中心、周凯旋基金会、福慧慈善基金会、国际狮子总会港澳三零三区、港岛青年狮子会、香港乐施会、雁心会乐幼基金、寰宇希望、田家炳基金会、乐群慈善基金、乐善堂、麦当劳叔叔之家、富慈善基金、壹基金和嫣然慈善基金等等。截止到2010年全国已建立了3万多个经常性捐助工作站(点),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网络。 (二)、官方色彩正在逐步淡化 最初慈善组织的建立几乎都是依靠政府,政府为慈善组织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慈善组织在产生方式和运作逻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大部分是直接依托于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建立起来的,和民政部门联系密切。例如,各级省市慈善总会基本上都是挂靠在各级省市的市民政局下面。绝大部分慈善组织刚刚从政府部门中分化出来依旧是“一个部门,两块牌子”,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来自于政府。尽管这些慈善组织在各种场合都宣称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但在实质上,组织以与政府极其相似的逻辑在运作,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组织的形式与实际运作逻辑的背离。目前随着人们慈善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社会

慈善事业发展指导

《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解读 慈善事业是社会广泛参与、慈善组织运作、由慈善募捐和项目实施等组成的慈善活动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几年,上海要大力倡导“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的理念,增强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责任感,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今年年初,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 ■未来3-5年主要目标纲要提出,今后3-5年内,广大市民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慈善意识显著增强,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公益性慈善机构能力建设和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专业化程度和公信度有较大提高;慈善活动经常开展,社会募捐总量显著增加,志愿服务深入推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慈善品牌项目以及有影响力的慈善人物不断涌现;慈善政策法规基本健全,慈善事业步入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培育多种类型慈善组织纲要提出,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发展各类慈善组织,逐步形成互相协作、分工明确、依托社区的慈善组织发展格局。探索发展专门从事社会募捐的慈善组织,加快发展实施服务项目的慈善组织,积极发展为其他慈善组织提供服务的支持性、中介型慈善组织。鼓励慈善组织扎根基层,为社会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吸引民间资本开展慈善活动纲要提出,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评估,加强行业监督。健全慈善行业自律、互律、他律机制,积极推进建立完善的慈善事业筹资机制、运营管理机制、动员激励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提高募捐活动的社会公信力。立法规范募捐和捐助行为,降低慈善机构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开展慈善活动。探索建立慈善组织联合体,使之成为连接政府、慈善组织、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在制定慈善组织行业规范、培训民间慈善组织成员、协调资金支持、监督救助项目实施等方面履行管理、服务、协调职能。 ■加快推进慈善事业法治进程纲要提出,切实贯彻执行《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总结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经验,鼓励广大市民投身志愿服务,培育发展本市志愿者组织,保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合法权益,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推进上海志愿服务发展。加快《上海慈善募捐条例》的立法调研进程,总结上海慈善募捐发展经验,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社会募捐,保护慈善捐赠者合法权益,规范面向公众的社会募捐,加强募捐款物使用的监督,开展慈善募捐的绩效评估,推进上海慈善募捐事业发展。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慈善组织是

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这就造成了慈善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张占斌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慈善公益组织,推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努力发挥其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经济调节和社会关系中的协调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要认真研究整体的制度保障、社会信用和发展理念三大问题 近年来,由于对外开放和政府的推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稳步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三种类型的民间组织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和事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从国家发展的需要来看,还很不适应,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抓紧认真研究探讨解决。 第一,慈善公益组织和事业发展的法律框架急需构建与完善。我国政府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对1989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1998年颁布了新修订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同一年还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9年颁布了《公益事业捐赠法》,2004年又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目前正在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进行修订。此外,民政部还有一些社会团体管理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法制环境。尽管目前已出台一些相关的行政法规,但是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仍然不确定。根据我国现有的社团管理法规要求建立社团组织时,必须通过一个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即先取得“行政合法性”后才能取得“法律合法性”。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大量的官办民间组织的出现,政府仍然垄断着民间组织成立的决定权。由于这些限制,使许多真正从民间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由于无法找到主管单位,而无法在民政部登记获得合法的身份。另外,我国政府对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机关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将组织的成立、管理、运行以至于最后解体都纳入政府管理体系。合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往往不是半官半民的组织就是准政府机构。而真正的从民间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恰恰是由于现行制度的限制无法“合法地”纳入体制的控制之中,也很难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同时面临着法律和政策上的不确定因素。现在,政府在针对民间组织的具体管理措施的立法上远远滞后于民间组织的发展。个案明显地表明,凡是比较成功的组织,都与创办者的特殊地位能取得政府的支持分不开,而他们所遇到的最大困难也在于如何被承认为非营利组织,取得合法运营的条件。在这方面,政府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变过程。以前历次所颁布的社团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其主要精神大多以防范为主。2004年颁布的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件》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并借鉴国际经验而制定,在精神上和具体细节上比以前都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除强调“管理”外,增加了“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基金会的财产和收入受到法律保护的内容;纯民间的公益基金会的地位首次得到承认。尽管现在《新条例》还不完善,但也足以对民间公益力量起到鼓舞作用,引发新的捐赠行为和基金会的成立。同时,当前造成各种民间组织的艰难处境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政府的法规和实际作为,《新条例》对此并未予以解决。概括起来仍是两大问题:一是注册难,二是税收优惠难落实。注册难主要难在必须有“主管单位”。目前的实际情况不是上级干预过多,而是找不到单位愿意承揽这种增加责任,甚至担风险的事。何况公益事业面非常广,现有的政府部门无法涵盖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许多很受社会欢迎的组织为找不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下列关于扣除比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年度总收入12%以内的部分 B.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以内的部分 C.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D.年度净资产12%以内的部分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2题 根据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以下可以作为捐款受赠人的是( )。 A.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 B.街道办事处 C.乡(镇)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公益事业捐赠受赠人分为三类:①公益性社会团体;②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③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对捐赠财产进行管理。

第3题 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合理地使用和管理捐赠财产,下列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捐赠财产登记照册,妥善保管 B.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 C.受赠人将与捐赠人约定用于地震救灾的财产,擅自用于洪涝灾害的救助 D.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C项,《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十八条规定,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 第4题 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了对捐赠者的优惠措施,其中不包括( )。 A.对个人捐赠的所得税优惠 B.对企业捐赠的所得税优惠 C.对境外捐赠物资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D.对于捐赠的工程项目免除土地使用税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了对向公益事业捐赠财产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①对企业捐赠的所得税优惠;②对个人捐赠的所得税优惠; ③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优惠,可按程序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④对境外捐赠物资的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的优惠;⑤对于捐赠的工程项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优惠。 第5题 救灾捐赠、募捐活动及款物分配、使用情况一般每年不少于______向社会公布。集中捐赠和募捐活动一般应在活动结束后______内向社会公布信息。( )

谁在阻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关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讨论

谁在阻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关于“中国慈善事业发 展”的讨论 《中国社会报》 2009年11月26日 编者按: 2009年10月30日,“中国NGO互动网”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在线交流。在谈到中国慈善慈善事业发展存在哪些严重问题时候,有学者直言:“中国慈善会严重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一发言一经出现,立刻引起网民和慈善工作者的关注,并对实际工作发生了影响,中国NGO互动网的点击率也迅猛攀升。编辑部认为,我国慈善事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讨论,既有利于澄清我国慈善发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是对人们进行一次有关慈善观念、意识的再普及与再宣传,必将有利于我国慈善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为此,本报今天就此问题邀请了部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展开讨论。广大读者和各界专家学者、慈善工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有什么话要说,请您将文章直接发给编辑部,我们将陆续刊登。 慈善会的转型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客观地说,历史上,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慈善会系统在宣传慈善理念、募集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救灾等方面,功不可抹,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慈善意识的不断增强,民间自发的慈善组织迅速兴起,大多数地方的慈善会未能及时转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消极因素日益突显。 早期,大多数地方的慈善会都是由各地民政部门发起成立,很多慈善会都属于民政部门的一个处室或科室。应该说,政府的初衷是好的。由于当时民间自身的慈善意识与能力都不具备,为了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介入与推动。但是,政府介入慈善,需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的角色与定位。毕竟慈善是民间的行为,“政府

慈善公益宣传口号

慈善公益宣传口号 1. 大善若水,泽及万物; 2.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 3.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4. 扶贫济困,功载千秋 5. 乐善助人,功德无量 6. 乐善好施,增福添寿 7. 天下一家,爱心无价 8. 携手慈善,共建和谐 9. 携手慈善,大爱无疆 10. 慈善,蓝天下的至爱 11. 慈善献爱心,真情暖人心 12. 慈善你我他,和谐千万家 13. 乐善好施,功德无量 14. 扶残济困,有你有我 15. 慈善在行动,你我不能少 16. 慈善送温暖,爱心献社会 17. 社会总动员,慈心一日捐 18. 慈善奉献爱,情连你我他 19. 慈善献爱心,情系千万家 20. 温情系天下,爱心献中华 21. 慈心奉献爱,善行暖人心 22. 献一片爱心,留百世芳名 23. 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 24. 捐出一份爱心、奉献一片真情 25. 弘扬慈善之花,遍结慈善之果

26. 弘扬慈善文化,构建大爱中华 27. 铲除毒害,禁毒为民,造福社会 28. 帮困助学好风尚,敬老扶残真善举 29. 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 30. 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31. 春风吹暖大地,慈心感动云霄 32. 关注弱势群众,奉献一片真情 33. 播撒慈爱种子,浇灌善良花朵 34. 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 35. 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慈善事业 36. 慈善阳光耀云城,扶贫济困暖人心 37. 慈善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 38. 慈善公益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39. 慈善吹遍千万家,爱心温馨你我他 40. 春风吹遍千万家,慈善温暖你我他 41. 慈善·爱心·和谐,我参与我见证我分享 42. 你我多一份慈善,城市多一份和谐 43. 捐出一份爱心奉献一片真情 44. 建设富有人文关怀的慈善爱心城 45. 汇聚爱心力量,共建和谐社会 46. 弘扬人道主义,倡导帮困助残风尚 47. 关心社会福利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48. 关心社会,热心助人,鼎力支持公益事业 49. 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50. 发展云霄慈善事业,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51.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崇高事业 5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公益文案

#中国梦·华润家#中国梦想,华润造家。华润用心创造每一个中国梦想。与中国共同畅想爱的世界,梦想的疆土。秉承“高品质战略”,深化产品设计,严把工程质量,在服务体验上总结与实践出一套行业领先、注重细节的专业标准体系。 “公益梦”是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 在演讲中,师曾志表示,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其主导力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公益慈善组织以及志愿者群体在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公共利益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她认为,“公益梦”是“中国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中国梦”的承载力量之一。 师曾志总结提出: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落实在每一个具体公民的身上。每一个公民的个体梦想,汇聚成为共同的‘中国梦’。因此,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都成为‘积极的公民’,去努力实现自身的梦想,同时也尊重并支持他人的梦想。” 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陈宏宇表示,“公益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信仰追求和美好愿望。“今年,我们依托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开展‘公益梦·广东先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

让大讲堂离开广州、走向基层,就是希望用先进的理论、文化和方法探寻‘公益梦’的科学实现路径。”陈宏宇说。 企业的责任不仅仅是获得利润,更重要是热衷公益事业,为社会带来温暖。企业公民责任,注入企业公民这一新鲜血液,共驻共建、携手共谱中国梦。 从抗洪救灾、新农村建设到扶贫济困,再到城市发展,在慈善公益情怀的指引之下,相当一部分十堰房企在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上着墨颇多。 保利地产举行"和基金2011主题公益发布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以前由单位帮助解决的问题逐渐转到社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因此,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日趋迫切。从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强调加强社区管理到“十二五”规划强调“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社会人”生活的主要承载地,社区结构、社区组织、社区人群和社区精神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秉承“和者筑善”的品牌理念,保利地产“和基金”顺应这一社会转型趋势、依托社区平台,推出“和乐中国”、“成长基地”、“善居养老”和“文化长城”四大主题公益,希望在身体力行的同时,倡导公益之风,汇聚每一处小善,传递充满大爱的生命关怀,实现共享“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景。

慈善事业发展思路展望

慈善事业发展思路展望 历经十余年努力,我国慈善事业的首部法律将走上前台。 慈善法将是今后我国慈善事业的“定盘星”,必将对慈善公益事业带来深刻影响。 我省慈善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据了解,目前,全省基金会数量已达115个,慈善总会155个,社会捐赠接收站、慈善超市434个。慈善募捐方式不断创新,2015年全省慈善会系统募捐款物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以慈善项目为主要载体的慈善活动日趋活跃,鹤壁、荥阳等地开展全民慈善活动受到了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充分肯定,我省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21项。 那么,慈善法出台后我省慈善公益事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我省众多慈善公益人士,看他们如何解读。 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挑战 河南省慈善总会作为我省慈善界的“老大哥”,可以说是我省慈善事业的开拓者。以2001年河南省慈善总会成立为标年发展历程。16志,我省现代慈善事业已走过.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刘高贵认为,慈善法对慈善组织和慈

善活动进行全面规范,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引领、法律推动和法治保障。 “慈善法颁布实施后,既给我们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刘高贵对此解释说,我省慈善事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慈善事业发展空间和活力,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支持慈善的热情,促进营造和谐有序、活力迸发的慈善生态链,推动我省慈善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广领域延伸。 另一方面,各类慈善组织将大量涌现,慈善组织之间的资源竞争必然加剧,在社会选择机制下,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募捐和救助水平等,时刻面临社会公众的考验。 “尽早实现向枢纽型慈善组织的转身。”刘高贵提出了省慈善总会下一步发展目标。他说,随着慈善法颁布实施,慈善事业外部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将发生变化,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在进一步做好省总会本级募捐救助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全省慈善会系统联动救助、实施公益伙伴计划、举办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引导、推动全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刘高贵还透露,他们正以民非形式筹建河南慈善信息中心,并积极争取省民政厅授权,收集和发布全省慈善信息,努力打造河南的透明慈善。

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

1、地方慈善机构的社会影响力较弱 2.全社会尚未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 3.政府有关慈善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落实和加大宣传力度, 4“慈善组织的公信度不高 5、现代慈善理念尚未普及。 6、政府职能亟待转变。 7、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8、发展慈善事业的激励机制滞后。 9、捐赠资金没有严格按规定使用 10、慈善公益事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11、慈善组织缺乏独立性,“官办”色彩较浓 12 公民的慈善理念尚未形成,企业捐赠积极性不高 13、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欠规范,影响了社会公信力 14、慈善基金的管理手段单一,增值能力比较弱 15、慈善机构人员配备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16慈善意识、慈善文化缺失 17、慈善组织发展不完善 18、慈善事业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19、慈善事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监督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对惠州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也有了更全面和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毕竟现代慈善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十分落后。其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调查中得到了反映。 1、慈善意识、慈善文化缺失 中国传统的财富观,不利于形成现代的慈善理念,传统不露富、藏富的封建意识观念和慈善文化要求对财富的乐观态度和积极态度相背离,受“杀富济贫”“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封建意识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不露富守财为中心的财富观。众所周知,慈善事业的资金重要来自捐赠,而我国传统家族财富遵循“血缘内继替、代际间分配”的继承原则,父死子继,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不二法则,一直延续至今,这就不难理解国人甚少将遗产捐赠社会,而只留给子孙,为子孙奠定一份基业,这种家族财产继承方式也影响了财产的捐赠,这是造成我国慈善参与率低,募集善款少的一个原因。 2.全社会尚未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 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它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社会氛围,也就是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当大多数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产生公益意识和慈善意识,而是将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完全归为政府职能的范围。社会慈善意识的觉醒与公民意识、公民社会、民主意识紧密相连。美国等发达国家公民意识、民主意识与慈善意识同样浓厚,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家的仁政与民间慈善事业是不能并存的,使得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对民间慈善活动有很大的排斥性,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慈善事业采取了排斥、敌视的态度,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公益等项事业理所当然地完全由政府承担。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慈善总会及各地方慈善机构的成立,一些慈

慈善主题小申论参考范文

慈善——让世界更加温暖 有一种快乐,是给予;有一种温暖,叫慈善。慈善是一颗心,一颗为了别人而无私的爱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兴起,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各类慈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社会慈善意识明显增强,各类慈善活动积极踊跃,在公益事业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诸多不到位之处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慈善工作,方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民生。 新常态经济的稳健发展下,慈善事业正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国慈善事业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监督管理措施不够完善、慈善活动不够规范、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慈善代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他们最终只是手段,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慈善事业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共同进步,从而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为此,应进一步加强社会慈善事业的社会地位,将其作为社会分配和社会资源重组的一种重要途径予以重点支持。 积极弘扬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略) 完善慈善事业法规,为慈善发展保驾护航。(略) 提升慈善组织建设水平,丰富慈善参与格局。(略) 加强慈善事业监督管理,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略) 当前,我国已逐渐进入“人人慈善”的全民公益时代,发展慈善事业,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道德社会的实质内容。让我们一同携手参与公益慈善,秉持向上向善向美的慈善理念,凝聚公益力量,共树社会慈善新风尚。

中国慈善事业与美国的比较

理念的不同 巴菲特: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 2010年08月31日08:21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捐赠给慈善基金。这个决定让我再开心不过。 现在,盖茨夫妇和我正在要求几百位美国富豪至少为慈善事业捐出50%的个人财富,所以我还是重新解释我的意图及其背后考量为宜。 首先,我承诺,在我有生之年或大去之际,我将把至少99%的个人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以美元衡量的话,这笔钱诚然可观,但从相对价值角度出发,每天都有许多人向他人赠予更多。 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常常为教会、学校和其他机构作贡献,从而放弃了原本可以用来惠及自己家庭的物质财富。他们对贫乞者的接济和给联合之路劝募协会的捐款,意味着放弃看电影、去餐厅就餐或其他个人享乐。相形之下,我的家人和我兑现捐赠99%财富的承诺则不需以牺牲需要或想要的东西为代价。 更何况,这一捐赠也不会让我放弃最珍贵的资产,即“时间”。有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我的三个子女,都为帮助他人奉献了大量时间与才华。这种赠予往往远比金钱更有价值。对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来说,从一个充满爱心的良师益友处获得培育,远比得到一张支票更珍贵。我的姐姐桃乐丝每天都对一些人施以援手,我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少。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大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凭证,这些“提款存单”变现之后可以换成各种资源,从而让那些没能抽中人生上上签的人获得些许补偿。 目前为止,我已经捐赠了20%的个人股票(包括来自我过世的妻子苏珊·巴菲特的股票)。剩下的股票,我会每年捐出4%。在资产清算后最迟10年,我希望我所拥有的伯克希尔股票能够悉数投入慈善事业。这些钱将不会用做长期性捐赠基金,我希望它们能用来解决人们的眼前需求。 拥有某些东西,确实能让我的生活更有滋味,但拥有过多反让我吃不消。我想有一架昂贵的私人飞机,但若拥有好几处房产,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很多时候,拥有越多财富,越会沦为财富的奴隶。我最珍视的财富,除却健康,还有那些幽默有趣、个性多彩、长久相伴的朋友们。 在这个国度,那些在战场上挽救他人生命者会被授予勋章,好老师会被回报以学生家长的感谢信,而那些能够发现公司股票错误定价的投资者,则会被飨以数亿资财。一言以蔽之,命运的安排反复无常,无人能确定谁会抽到上上签。

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作者:刘国林 来源:《慈善》 2011年第5期 一、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应有一个客观清晰的判断。 中国现代慈善,从上世纪90年代初经国家批准成立第一家全国性的民间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算起,只有1 0几年的实践。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慈善在名份上受到 不公正对待,自然也就很难开展有组织的社会慈善活动。相比之下,我们与国际社会慈善领域 的发展差距拉丈了,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 走过了一段弯路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原来慈善既 非西方社会或宗教布施的专列,更非洪水猛兽。不必为慈善打上更多的阶级烙印。不应当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去对待这样一种以利他主义、人道主义为前提的事物。唤起人们的慈 心善举不仅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同一性,而且对缓解社会矛盾,补充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都十分有利。 经历10几年的实践,如今慈善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已成为热门话题。不但堂而皇之地得到社会承认,其社会功能、作用、定位也掷地有声地载入了党和政府的文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 确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不但亲自参加慈善大会,而且高瞻远瞩地指出:“发展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国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 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玉树大地震的考验和洗礼,从机关、企事业单位, 到工厂、军营、学校,从生活中的富有者到贫困的拾荒者所表现出的慈善热情和能量,让全世 界都为之震撼和感动。那一刻万众践行的慈善壮举与“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民族魂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华慈善的厚重恢宏,博大精深。 如今,在我国不仅数以千计的一大批公募和非公募慈善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建立起来,社 会功能得到彰显,筹募能力大大提高,施援管理更加规范,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慈善超市、 志愿者队伍等以往没有的事物也有了长足发展。 随着慈善实践的深入拓展和慈善社会功能、作用的彰显,从普通民众到高层领导对慈善事 业在认识上也产生了新的飞跃,这无疑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和 优良环境,因此我们有理由自豪地讲:中国慈善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且充满无限生机。 二、统一对慈善的认识至关重要。 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进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新兴的中国现代慈善也不例外。在认识上总 会有一些不同声音,在运作中也会有一些需要付出学费的失误,这并不可怕。重要的问题是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统一认识,明确发展方向。有人说,制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是那 些公募组织和机构。有人说,当前慈善的关键问题是立法。有人热衷于请巴菲特、盖茨到中国 办慈善晚宴,给中国的企业家示范。有人认为中国的富人为富不仁,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有 人认为慈善机构就不该拿管理费……等等。有入主张裸捐,有人反对。有人热衷于搞慈善排行榜,冠名慈善家,首善。我们对这些认识和行为不能简单地评判对与错肯定或否定,需要认真 加以分析。 三、否定公募组织的社会作用是错误的。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这就造成了慈善机构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背慈善机构章程宗旨,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慈善基金会的半官方化及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捐赠款物的行为,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慈善立法。我国现在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三部法规。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使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慈善事业条例》,从法制上规范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和原则。 二是建立健全各类慈善组织。现阶段,我国要着重培育劝募市场,强力推进募捐活动,逐渐实现募捐机构与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并存的格局。在慈善组织形式上,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可分为专门的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和南京爱德基金会等; 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如从事人道主义救助事业的红十字会;其他参与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等。慈善组织的官办性再加上慈善组织建立时的非竞争性,导致慈善组织的低效率。因此,要实现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就必须推进慈善组织的民营化,实现以独立的民营慈善团体为主体,辅之以附属于某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基金会、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

慈善活动策划方案

“行善有道,善行天下” 大型公益慈善活动策划方案 慈善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中国人历来在遇到各种天灾人祸的时候,都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中国的慈善事业目前方兴未艾,除了政府主导的公益组织外,民间慈善力量也纷纷崛起——很多知名人士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建立起慈善基金如壹基金等,践行自己的慈善理念;NPI 致力于扶植民间公益项目的发展和完善;“巴比慈善晚宴”同一天王一飞自发组织平民慈善晚宴获得多方响应,共同分享平民慈善的理念和心得。可见中国不缺爱心,不缺愿意投身慈善事业的热心人士。 但是,中国的慈善事业任重道远,如何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呢?我们认为,中国人的力量很大,募集到一定数量的善款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很多,关键是行善有道——善款如何善用?才能善行天下——达到切实发挥慈善行为的最大效用。基于此,我们定于2010年11月10 日晚7点30分举办一场名为“行善有道,善行天下”大型公益慈善活动,旨在分享和推广民间慈善捐助项目的先进经验,推进民间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基本事项 一、活动发起与承办方——我们 我们,是一个由18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北京智慧IN12,通过一门进行自我挑战的社会实践类课程走在一起的同学,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陈县委、

邓晓玲、高之光、胡玉、姜广伟、李方正、梁馨月、孙慧敏、王靓、王秀清、吴以亮、武生、徐昕、杨俊霞、姚燚、张涓、张嵩林、郑艳东。举办一场大型公益服务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前11期均已举办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大型公益服务,我们本次活动定于2010年11月

10 日举行。 二、主题的确定 我们将活动主题设定为“行善有道,善行天下”,即“善款如何善用,才能达到切实发挥慈善行为的最大效用”。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如需更大发展,就必须有很好的款项运用模式,把善款花好,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提升了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促使大家更愿意参与慈善事业当中。 该主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善款的运用模式 壹基金每年都会选取一些典范项目进行资助,今年选取了六个(有瓷娃娃等),每个资助一百万,邀请壹基金介绍他们在善款运用方面的运作经验。 2、人才培养、吸引、可持续 王振耀先生在慈善领域领跑多年后,华丽转身致力于慈善人才的培养。特邀请王振耀先生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在这方面的心得。 3、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如加强参与政府采购的投标能力、专业化细分、引入专门的联合劝募模式等) 徐永光先生从最初的希望工程到如今创办新公民学校,一路走来,对中国慈善组织的建设方面颇有心得,听徐永光先生讲述他的心路历程和对慈善组织能力方面的建言。

第九章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第九章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第九章我国公益慈善事过程。 2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大众性(社会性) 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新增内容)的

文明产物。公益慈善不本章要点 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有(一)公益慈善事业的法组织、有规模的民间社会规与政策 救济行为,是一项人人可(二)志愿服务的法规与参与的事业,中国慈善领政策域出现了平民慈善、富豪一、公益慈善事业的法规慈善、企业慈善交相辉映与政策 的局面。(一)公益慈善的特点 3、公益性、自愿性。人们完全自愿1公益的一般含义是公共利地对社会弱势群体无 偿救益,即一个社会中不特定助,从事慈善活动不是被多数人的利益。公益性是强迫的。不是一个强制的. 现代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1、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价值观理念和

根本属性。 或利益聚合,作为公共财(二)公益慈善的领域 富的生产者为服务对象提继续重视传统型的慈善活供服务。动,如就住在海、救济贫2困、安老助残等;乏味拓、公益性:公益组织提供的服务具有惠及公众的性展至助残、文化教育、医质,取之于社会公众用之疗卫生等方面,如慈善教于社会公众。育、支教助学、慈善医疗 (二)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等。从形式上来看,既有的主要类型传统的自愿捐赠资产,也 1有新兴饿志愿慈善服务。、慈善基金会。2二、公益慈善组织、非盈利社会团体。3(一)公益慈善组织的特、草根慈善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点 3. (三)我国公益慈善组织于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发展(1年1月,中国出)培育发展慈善类民间1、1993组织的方针。现第一家地方性慈善组织(2)鼓励慈善类民间组织——吉林省慈善总会。 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红十年2、199310月,(3)字会法》正式颁布施行,鼓励慈善民间组织开展活动,加强人才培训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为慈 (善机构制定的全国性法4)规范和监督慈善类民间组织的行为。律。 三、公益事业捐赠的主要3年代,世纪2080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方向

分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上述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重大变化,均表明我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慈善意识的淡薄、慈善法制的欠缺、慈善机制的幼稚,又构成了阻滞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慈善事业确实有了获得真正大发展的迹象,但这种迹象要转变为现实并非易事,需要尽快培养并强化国人的现代慈善意识、健全慈善法制和促使慈善机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三大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的慈善事业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大发展。 慈善意识与慈善事业的大发展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与人们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没有强烈的主观意愿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行动。因此,发展慈善事业须先培养并弘扬现代慈善意识。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但如果真要仔细分析一下,却发现这种流行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也不十分真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奉行得是典型的由内及外的圆心定理,它以亲亲为起点,也多是以亲亲为终点。在大多数情形下,中国人的仁爱与慈善通常限于家族内部或亲近之人,虽然也有帮助非亲非故者的诸多事例,但总是遵循着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潜规则,确实缺乏西方社会那种无论亲疏与远近均推崇爱人如己的博爱理念。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觉得前人栽树是为了后人乘凉;升官发财是为了光宗耀祖,更是为了荫及子孙;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致富后并不急于帮助他人,而是要先造好未出生的孙子的坟墓;才能理解中国富人们为什么那么害怕政府开征遗产税;也才能理解中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什么让人觉得并不那么仁慈。现在不是夸耀所谓乐善好施的民族传统的时候,而是需要立足现实并理性思考慈善事业发展的路径与方案。这当然不是说中国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因为中国人的亲亲文化传统中,亦确实同时并存着推己及人的慈悲与怜悯意识,并确实有相应的助人与互助行动。 讲这么一个似乎有损我们老祖宗颜面或者中华传统文化光彩的观点,大家很不喜欢,但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确实需要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把培养国民的现代慈善意识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重大的、基础性的工程来实施。 如何培养国民的现代慈善意识,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五点: 首先,需要确立现代慈善意识。现代慈善意识不再是中国传统慈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恩赐、怜悯观念,而是可以用平等、互助、博爱、共享这几个词来概括的理念。现代慈善事业尤其强调平等、博爱,只有人格平等才是互助长久的条件,只有真正博爱才是共享财富的可靠基石。 其次,需要确立符合现代文明与社会公正的财富观。美国慈善之父卡内基曾强烈抨击那些认为自己有权利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方向 郑功成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慈善事业与 历史上的慈善活动并无直接的关联。在 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后,中国的慈善事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苏醒过来,并终于在跨入本世 纪后有了真正获得大发展的迹象。 说中国的慈善事业大发展,是基 于这个时代的背景而言的。在国际上, 近年来由美国富豪们推动的自上个世 纪20年代第一波慈善浪潮之后的第二 波国际慈善浪潮正在向全球扩展:拉 美在响应,欧洲亦开始有相应的行动, 我国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亦在呼应。 而在国内,十多年前的主张已经被国 家付诸实施,如国家已将慈善事业正 式纳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开始 大张旗鼓地举办慈善论坛并褒奖慈善 典范,这不仅意味着对慈善事业的政 治樊篱已经荡然无存,而且表明了政 治因素已经由上个时代的限制因素彻 底转换成了慈善事业发展的推进因素。 当国民经济创造27年高速增长的奇迹 并仍然在继续创造着奇迹、GDP在 2006年将达到20万亿元、国家财政收 入将超过3.5万亿元、城乡居民个人 储蓄余额已经超过14万亿元、越来越 多的人进入富裕阶层之后,经济因素 确实不再是我国慈善事业落后的理由。 当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需要帮助的群 体规模庞大,而公益领域日益宽广、福 利需求并无止境时,社会因素显然十 P26-2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