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目录

第一章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规范

第二章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心脏

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肝脏

第二节胆囊与胆道

第三节胰腺

第四节脾脏

第五节肾脏

第六节输尿管

第七节膀胱

第八节前列腺与精囊

第四章妇科检查规范

第五章产科检查规范

第六章眼球

第七章甲状腺

第八章乳腺

第九章睾丸

附件: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基本要求

第一章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规范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一、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三、诊断意见,

1、有无病变以及病变部位或性质。

2、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3、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4、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5、签名与日期。

四、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第二章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心脏

【检查内容】

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血管内径:主动脉、肺动脉

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

心功能:EF、FS、E/A

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

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

心脏结构:连续性、心室与心房的识别

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

心内分流:房室间隔、A导管、其它

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

【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基本切面与测量

1、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左房测量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正常值<30mm),左室测量在心室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至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

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

室壁:在心脏舒张末期腱索水平测量

左室流出道:在心脏收缩期测量

主动脉测量:在心脏舒张末期分别测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根部前后壁的垂直距离

2、大血管短轴切面:主动脉呈圆圈状

3、四腔心切面:室间隔与房间隔呈一直线,两组房室瓣几乎在

同一水平开放与关闭

右房:心脏收缩期测量右房最大径

右室:心脏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与左室后壁的距离

4、剑下四腔心切面

[注意事项]

1、心脏正常值有种族差异

2、心脏正常值有区域差异

3、心脏正常值测量方法差异

4、心脏正常值个体差异

5、注意测量切面的非标准化、左室假腱索和右室调节束的影响

[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参考与标准]

男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5mm 右室<35mm

女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0mm 右室<35mm

左室后壁<12mm 室间隔<12mm

右室前壁<5 mm 主动脉内径<30mm

肺动脉内径<30,当主动脉内径正常时,肺动脉内径小于主动脉内径

下腔静脉内径16—20mm

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臵,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

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4、沿剑突下肝下缘做向上后方向的斜切面,观察肝左叶门静脉的结构,并显示门静脉左支切面,记录尾叶的宽度和厚度。

5、当发现肝内病灶时,从纵、横、斜各切面图观察并记录,尤需注意肿块与第一、第二肝门的关系。

6、应同时观察脾脏有无改变并测其厚度及肋缘下长度,必要时测脾长度和脾静脉宽度。

【注意事项】

1、探头应于探测区内连续进行观察,不应点状跳跃式探测。在每一探测切面进行观察时,应将探头进行最大范围的弧形转动,可连续广泛地对肝内结构和病灶进行观察。

在肋间斜切探测时,应让患者做缓慢的深呼吸运动,以观察到大部分肝脏,减少盲区,特别是肝上缘近膈区。深呼气比深吸气观察到的肝范围要广泛,注意勿遗漏近膈肌区的小病灶。

2、探测肝脏时要同时观察脾脏的变化,因为很多肝脏疾病,如常见的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血吸虫肝病等均常有脾大;原发性肝癌常合并肝硬化,探测脾脏有助于鉴别诊断。

3、探测肝内占位病变时需记录与第一、第二肝门的关系,对临床估计预后和决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4、探测肝内占位性病变时,需记录门静脉各分支及主门静脉大小及其内有无癌栓。因为肝癌病人常发生门静脉癌栓,而超声显像较CT检查容易发现,这对估计预后及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难以做出诊断的弥漫型肝癌,当发现门静脉有癌栓时,有助于诊断。

5、探测肝脏病变时要同时记录有无胸腹腔积液,因为靠膈顶部

的肿瘤及肝脓疡容易刺激膈肌产生反应性胸膜炎,而致胸腔积水;肝硬化、肝癌病人常出现腹水;常规探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

第二节胆囊与胆道

【检查内容】

1、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囊壁的厚度、囊壁是否光滑。

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占位性病变。

3、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5、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检查方法】

1、病人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探测体位,检查方便,病人舒适,但胃肠气体干扰多。

(2)右前斜位:患者向左转体450是常用的体位。此体位可使肝和胆囊向左下移位,扩大肝胆作为超声窗的利用,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从而提高胆囊颈部及肝外胆管的显示率。

(3)坐位或站立位:可使肝、胆囊轻度下移,有利于观察胆囊结石移动和胆囊底部病变,同时可提高总胆管下段的显示率。

2、探测方法

(1)右上腹腹直肌外缘纵切:可显示胆囊纵断面,长轴多向左倾斜,沿该轴附近纵断与横断,能显示胆囊与肝脏和肝门的影像解剖。

(2)右肋缘下斜切:探头向右移动可显示右肝门静脉右支、右肝管和胆囊;向左移动,可见左肝、门静脉左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肝管。

(3)右肋间斜切:一般于第6~第9肋问可获得右肝、胆囊以及门脉右支伴行的右肝管直到肝总管的纵断图像。

(4)右上腹正中旁斜切:为获肝外胆管的纵断图像,往往上段向右斜,下段与脊柱平行或向右曲折,需追踪至胰头。

(5)上腹部横切:可显示胰头背外侧胆总管的横断图像,同时可观察胰头和胰管有无异常,此切面对发现胆总管下端病变是十分重要的切面。

【注意事项】

1、探查胆囊颈部结石时应注意采用右前斜位的方法,有利于结石移动至体部。由于囊壁和结石紧密相接触,其强光团变得不明显,而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有声影。因此,借助脂餐试验,可了解颈部是否阻塞。

2、改善肝外胆管超声显像的方法:

(1)检查时饮水500~700mL,然后右侧卧位或坐位,使胃十二指肠充盈,并在此部位用力向两侧移动探头,把气体推开以显示下段胆管及胰头,并做总胆管的横切扫查,可较快发现病变。

(2)膝胸卧式:用探头反复挤压胆管部位腹壁,可使胆管下段的结石上移而容易显示,也有利于对无声影和弱声影的结石或肿瘤鉴别诊断。

3、探查胆道疾患时需同时探查肝脏和胰腺。因为鉴别肝内或肝

外梗阻的关键在于肝内胆管是否扩张,因此需仔细检查肝内胆管扩张与否及扩张的程度,在黄疸原因待查时特别重要,一般认为结石性胆道疾患者扩张程度轻,肿瘤性的扩张较明显。除鉴别肝内外梗阻外尚需确定梗阻部位,如胆总管全段均扩张,病变多在壶腹部及胰头部,此时一定要探测胰腺及胰管的情况,以便确定病变在瓦特壶腹部或胰头部。胆总管下段病变也需探测到胰头背外侧的水平。其他如胆囊癌、胰腺癌常见肝内侵犯转移。胆汁性肝硬化肝脏常显著肿大,光点增强,分布欠均匀。

4、提高检查胆囊结石的阳性率的方法:

(1)若胆结石太小,可选用高频探头。

(2)使声束垂直入射于体表和结石面。

(3)选用合适深度的聚焦探头,使结石位于声束的聚焦带内。

(4)适当降低增益条件,尤其是结石后方的增益不宜过强。

(5)力求使结石的后方区域避开肠袢气体强回声的干扰。

(6)可反复改变体位。

第三节胰腺

【检查内容】

1、胰腺的形态、大小、轮廓、边界、内部回声。

2、胰管内径。

4、胰腺周围主要血管,胆总管,相邻器官与胰腺的关系。

5、胰腺病灶的所在位臵、数量、分布范围、大小、形态、边缘、

回声强度、有无压迫及其转移。

【检查方法】

1、平卧位,侧卧位、坐位、立位。

2、探头常规沿胰腺长轴走行检查,同时辅以胰腺各部位的短轴超声扫查。

3、在左第8-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静脉旁观察胰尾。

4、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的关系。

5、肝外胆道扩张者须观察胰腺及胆道的全长。

6、胰腺超声显像不理想,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检查。

【注意事项】

1、胰腺形态或位臵有变异。

2、超声对胰尾部和较小胰腺肿瘤的敏感性较差。

3、胰头部有占位,需观察胆道系统、胰管受压狭窄闭塞或扩张的范围、程度。

4、假性囊肿邻近的动脉可形成假性动脉瘤、门静脉血栓。

5、胰腺外伤或炎症时,小网膜囊积液积血。

6、区分胰腺病变和周围病变。

第四节脾脏

【检查内容】

1、脾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脾实质回声改变、有无钙化及异

常团块回声,如有占位病变,应观察其边缘、内部回声高低及分布均匀程度、形态等。

2、彩色多谱勒血流检查脾静脉及占位性病变血流情况。

【检查方法】

1、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必要时可行空腹检查。

2、体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及左前斜位。

3、探头位臵:左肋间、左肋下。探头臵于左腋中线、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9-11肋间进行扫查。

4、正常脾脏前缘不超过腋前线,下缘不超过左肋缘。

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观察脾门及脾内血管分布,用频谱多谱勒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注意事项】

脾实质弥漫性回声异常、脾实质实性占位良恶性判断应进一步检查。

第五节肾脏

【检查内容】

1、肾脏的位臵、形态、大小、包膜回声。有无手术史,有无异位肾(盆腔、胸腔)、萎缩肾或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单肾)。

2、肾皮质、髓质(锥体)的厚薄和回声强度有无异常改变;有无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征象。

3、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

4、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肾窦

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5、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

6、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

【检查方法】

1、病人体位

(1)侧卧位:为最常用的探测位,患者被探测侧的手举过头部,必要时可用一枕头垫于对侧,以便操作。此法可获较满意图像。

(2)俯卧位:此法也常用,可用一枕头臵于腹侧。但此法图像常不如侧卧位清晰。

(3)仰卧位:多作为辅助检查时用,或用于显示肾血管情况。

2、探查方法和步骤

(1)冠状切面:将超声扫查线位腋后线,使声束指向内偏前方,探到肾脏后,再调整位臵和声束方向,以获得肾的最长径和肾门为准。一般肾呈豆形,由于肾上极较深略偏后,下极较浅略偏前,且左右肾上极分别被脾、肝所覆盖,故扫查时应注意探头位臵。

(2)背部切面:如患者肥胖,其图像不如侧腰部探查清晰,由于肾位于背部肌层深处,上极靠内侧,下极偏外侧,虽易显示肾的形态,但难以显示肾门,同时因上极受肺的遮盖,故需通过呼吸活动的调节才能显示上极。一般左肾中上部前方可见脾静脉和胰尾,而右肾中上部前方为肝或胆囊及下腔静脉,两肾中下部前方均为肠腔。

(3)腹部扫查可借助肝脾作为声窗以显示肾脏,同时可了解肾血

管情况。

总之,当找出肾的最大长轴后,必须配合对肾的短轴扫查,以证实长轴扫查时所获情况。

【注意事项】

1、探测肾脏时多采用冠状切面:

(1)探测到肾的上极。

(2)声像图显示与传统前后位X线肾盂造影片方位同,易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3)侧腰部腹壁肌层薄,并可利用肝脾作为声窗,使透声好,图像清晰。

2、经背部纵切时,有时肾上极受肺遮盖而不能显示。呼气时部分患者肺下界上移,可显示肾上极,而部分患者的肾上极可遮盖更多,需吸气下检查,故选择呼气还是吸气要根据情况来决定。

3、肾实质和肾窦回声及包括内容:

(1)肾实质回声包括肾皮质回声及肾髓质回声(即锥体回声),其回声均较低,且后者更低。

(2)肾窦回声包括肾盂、肾盏、血管和脂肪组织等回声,又称为集合系统,通常呈一椭圆形高回声区,位于肾的中央。

4、大量饮水后,膀胱充盈,集合系统的中间可有无回声出现,一般多在1cm以内,不得超过1.5cm,否则可定为肾盂积水。

第六节输尿管

【检查内容】

1、输尿管是否有扩张、扩张的程度及部位。

2、输尿管走行是否正常,有无迂曲。

3、扩张输尿管末端的部位、形态,管壁有无增厚及增厚的范围;观察输尿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及其大小和回声特征,如结石、肿物等。

4、输尿管开口的位臵(膀胱壁段),观察开口处有无结石或肿物等异常回声。

5、彩色多普勒观察输尿管口的尿流信号。利用彩色快闪伪像发现微小结石。

【检查方法】

1、成人应用3~3.5MHz凸阵探头,儿童应用5MHz探头。

2、检查前大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

3、扫查方法和切面

(1)受检者侧卧位冠状扫查输尿管长轴切面,以肾门或积水的肾盂为标志,显示肾输尿管衔接部,然后沿长轴追踪扫查,逐段显示输尿管。也可取仰卧位分别在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外侧1~2cm处纵向扫查,寻找扩张的腹段输尿管,向下追踪盆部输尿管。

(2)以膀胱为声窗,在膀胱三角区显示膀胱壁段及两侧输尿管口。向上逆行追踪检查盆段输尿管。

(3)受检者取仰卧位,以髂总动脉末端及髂外动脉为标志加压倾斜扫查,在髂总动脉前方寻找到输尿管后,调整探头方向,显示输尿管第二狭窄部。

(4)受检者取俯卧位经背部扫查,显示积水的肾盂后,向下追踪探测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上段输尿管。

第七节膀胱

【检查内容】

1、膀胱壁回声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2、膀胱壁回声有无局部增厚、增强及局部隆起。

3、膀胱腔内有无占位性病变,注意部位、强度、形状、大小、移动性、后方声影及其与膀胱壁的关系。

4、输尿管膀胱段、盆段有无扩张。

【检查方法】

1、腹部超声检查,凸阵探头3~3.5MHz。

2、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充分充盈。

3、经腹检查时在耻骨上膀胱区由低向高横切、由中线向两侧纵切,进行系列扫查。

第八节前列腺与精囊

【检查内容】

1、前列腺的大小(径线测量)、长径(上下径)和厚径(前后径),利用矢状切面测量。宽径利用前列腺横切面或斜冠状切面测量。

2、前列腺的形态、包膜是否完整,左右侧是否对称。

3、内部回声有无异常,有无局限性回声异常,如囊性或实性病

变,有无点状、斑点状或团块状强回声及其分布。

4、彩色多普勒检查,正常前列腺血流信号左右两侧对称。注意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血流信号增多或减少。

【检查方法】

1、需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兼有彩色普勒血流检测功能。仪器配有经腹壁扫查的 3.5~5MHz凸阵式或线阵式探头和经直肠端扫式5~9MHz宽频或变频探头。

2、患者查前准备

(1)经腹壁超声扫查需事先多量饮水,适当充盈膀胱。

(2)经直肠超声扫查,排便后检查,膀胱无需充盈。

3、体位与姿势

(1)经腹壁扫查者取仰卧位,暴露下腹部至耻骨联合。

(2)经直肠扫查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屈曲,暴露臀部和会阴部。

4、操作步骤和方法

(1)经腹壁扫查,耻骨联合上缘盆腔纵切扫查与横切扫查。

(2)经直肠扫查,进行前列腺系列横切面、矢状切面以及双侧精囊切面扫查。

【注意事项】

1、经腹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分辨力远不及经直肠检查法。如有腹壁厚、局部瘢痕、膀胱充盈不良等情况,常使前列腺检查不能满意进行。

2、经直肠前列腺检查时,探头和乳胶套表面应有耦合剂充分润

滑。插入肛门时动作必须轻巧,避免疼痛。有外痔和肛裂的患者慎用。

第四章妇科检查规范

【检查内容】

1、子宫位臵、轮廓、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有无肿块等。

2、宫内膜厚度、形态。

3、宫颈大小(如有异常描述形态、内部回声)。

4、附件:双侧卵巢大小(如有异常描述卵泡的数目大小、有无肿块)。必要时盆腔有无肿块及游离液暗区。

5、盆腔有无肿块,肿块位臵、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壁效应、与卵巢及子宫的关系、肿块内的血流信号、盆腹腔内有无游离液暗区。

【检查方法】

1、经腹超声应使膀胱适度充盈,标准是充盈的膀胱刚刚将子宫底覆盖,形成利于显示子宫全貌的透声窗。膀胱过度充盈及充盈不足均可导致图像失真或检查困难,应予避免。

2、探测方法和步骤

(1)经腹扫查:探头压力适度均匀,在子宫范围内先纵扫后横扫,应自左至右和自下而上连续性扫查,不能跳跃式扫查。纵切面扫查时,在充盈的膀胱后方见子宫纵切面声像,呈倒臵梨形,位臵有三种:前倾前屈位、水平位和后倾后屈位。子宫浆膜层呈光滑的线状回声,浆膜层下为较厚的子宫肌层,呈均质低回声,子宫中部为宫腔和内膜,

呈现一强线状及梭状回声,称为宫腔线。横切面扫查,在膀胱后方显示椭圆形的子宫体回声,即双侧输卵管进入子宫的水平切面。再向盆腔深处扫查可见圆形的宫颈及宫颈管腔横切面。卵巢为呈椭圆形,实质部分呈低回声,有时可见其内的卵泡无回声。位臵不固定,一般位于子宫两侧旁,也可位于子宫后方及子宫直肠凹陷内。注意子宫壁及附件区有无肿物,有无盆腔游离积液。

(2)经阴道或经肛扫查:

边进边看,多角度旋转,作推拉式移动,必要时左手可在腹壁配合加压,使盆腔器管接近探头,边退边观察。

【注意事项】

1、阴道超声检查前询问有无性生活,未婚妇女、阴道畸形、月经期、生殖系炎症是阴道超声禁忌。经肛超声询问有无直肠病变。痔疮出血及直肠狭窄等病变禁忌。

2、注意操作轻柔,给病人解释清楚不会有痛苦,让病人解除紧张情绪;早孕者说明对她本人及小孩均无影响。

第五章产科检查规范

【技术要求和程序】

产科超声检查可分为三类: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期妊娠和中、晚期妊娠一般超声检查;②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包括早中孕11~14孕周及18-24孕周进行的胎儿系统超声检查。③针对性检查。

1、按超声诊疗常规开展工作。

2、要明确指出产前超声检查不能发现所有胎儿畸形。

3、妊娠18周-24周应诊断的致命性胎儿缺陷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心腔、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

4、对胎儿各发育阶段有相应的超声标准方案:

【超声检查标准】

(一)早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确定宫内孕、诊断多胎妊娠、评估孕周、排除妊娠有关异常(异位妊娠、葡萄胎、胎停育)、排除其他妇科疾患(盆腔肿块、子宫畸形)等。

2、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腔内超声检查

3、检查项目:

胎囊(大小、形状、位臵);胎芽(头臀长、胎心搏动);子宫、双附件

(二) 中、晚期妊娠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1、检查内容:胎儿生长参数、羊水、胎盘、确定妊娠数、胎位。

2、检查项目:测量胎儿生长参数(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评估胎儿孕龄和体重;观察胎位、脊柱排列、胎心快慢、胎盘位臵、羊水量。

3、说明:在实施中、晚期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中,可能发现无脑儿等畸形,超声报告要作具体说明,并转致授权产前诊断的医疗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 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发展而来,逐步走向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实验医学,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包括超声检查仪在内的各种检查仪器和检查手段都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方面的诊断参考信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可能单纯依据某种方法的检查结构,对所有病人都能做出精确的临床诊断。 超声检查属于影像学范围,利用人体组织产生回声形成的间接图像,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并非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声学原理决定了超声图像可能存在某些伪差与假象。包括医师、病人及仪器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与真实病变之间的差异。超声检查医师责任是,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图像与病变之间不完全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不能机械地“按图索骥”。因为经常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目前,根据我国超声诊断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医院所装备的超声仪器设备条件,对超声诊断的一般要求可定为: ①对于某些常见病,检查方法与分析手段已较为成熟,可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做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例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②对于多数病变,主要对超声检查的发现做出描述性的报告,其中器官与组织异常的区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实质性、含液性、含气性等。至于病因性诊断,则仅为分析性或推断性意见。 ③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为诊断参考。 第二节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 超声仪器和超声诊断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性能存在差异。超声诊断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于整顿规范。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应用的适应症亦需统一。仪器调节、操作手法、观察记录及报告随访等方面,应规范化并进行具体质量控制。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进行超声普查是较为特殊的问题,更须规范并行严格控制。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超声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 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3.本次指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现阶段行业内的基本质量标准,而非最高标准。 三、超声质量控制原则 1.质量控制的内容必须对多数医院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必须考虑到超声检查病人数量与占用时间。应删繁就简,又不遗漏要点。 2.质量控制应经权威部门授权组织检查,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普查由各医院超声诊断部门自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B型超声诊断设备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1: B型超声诊断设备(第二类) 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第二类B型超声诊断设备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B型超声诊断设备(以下简称B型超声诊断仪),类别代号为6823。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B型超声诊断设备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或以产品结构和应用范围为依据命名。B型超声诊断仪是指频率范围在2~7.5 MHz以内,主要采用B型成像方式,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的通用设备(依据GB 10152-1997标准)。 依据GB 10152-1997标准,其产品名称应为B型超声诊断设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的名称有:B型超声诊断仪、机械扇扫B型超声诊断仪、数字化B型超声诊断仪、线阵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相控阵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等。建议规范名称为XXX型(系列)+ B型超声诊断仪。若采用数字化波束成形技术的数字化设备,其规范名称为XXX型(系列)+ 数字化B型超声诊断仪。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B型超声诊断仪的结构型式可为便携式、台车式,主要由主机(含软件)、显示器、探头和附件(如图像记录仪、图像存储器、彩色打印机、穿刺架等)组成。探头主要由阵列换能器、传输线、连接器(可以含有控制器)等组成。探头应明示基元数(如64、80、96、128)、频率、阵列长度或曲率半径。产品图示举例: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同煤集团总医院超声科检查标准及操作规程 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1、腹部超声检查 【适应证】 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蛔虫及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液性或实性占位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检查方法】 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内部组织结果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必要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

适当加压,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 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洗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对位于下腹腔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 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 3.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4.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超声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完整版)

《》 》 、 》《 、 》 》 、 资源县人民医院 物理诊断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 月份)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指标 一、科室管理(100 分)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100 评分 1、严格执行医疗 卫生管理法律、法 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 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 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 控考评为零分。 一票 否定 或倒 扣分 (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 到打 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做 不到 打×) 6、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凡出现此类情况者,当月质控考评为零。 2、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和岗位 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酌情扣 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分。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少一条扣 1 内容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分。 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 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 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制度,查对制度,病 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 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一至两名,不熟悉 20 3、医务人员严格 遵守医疗卫生管 理法律、法规、规 章、诊疗护理规范 和常规。 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护士条例》以及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化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 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 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 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 和常规。 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10 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循医疗卫 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 常规的,酌情扣分。 16 4、制定本科室突 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 件)及医疗救援任 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无联系渠道酌情扣分。 12 10 5、建立卫生专业 技术人员梯队建 设制度、继续教育 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 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 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 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无科室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的酌情扣分。 无科室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和实施目标的 酌情扣分。 未进行考评的不得分。 6 8 8 1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 概论

超声临床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 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发展而来,逐步走向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实验医学,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包括超声检查仪在内的各种检查仪器和检查手段都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方面的诊断参考信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可能单纯依据某种方法的检查结构,对所有病人都能做出精确的临床诊断。 超声检查属于影像学范围,利用人体组织产生回声形成的间接图像,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并非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声学原理决定了超声图像可能存在某些伪差与假象。包括医师、病人及仪器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与真实病变之间的差异。超声检查医师责任是,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图像与病变之间不完全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不能机械地“按图索骥”。因为经常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目前,根据我国超声诊断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医院所装备的超声仪器设备条件,对超声诊断的一般要求可定为: ①对于某些常见病,检查方法与分析手段已较为成熟,可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做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例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②对于多数病变,主要对超声检查的发现做出描述性的报告,其中器官与组织异常的区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实质性、含液性、含气性等。至于病因性诊断,则仅为分析性或推断性意见。 ③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为诊断参考。 第二节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 超声仪器和超声诊断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性能存在差异。超声诊断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于整顿规范。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应用的适应症亦需统一。仪器调节、操作手法、观察记录及报告随访等方面,应规范化并进行具体质量控制。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进行超声普查是较为特殊的问题,更须规范并行严格控制。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6.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超声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 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6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六、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3)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包括诊断报告书写制度:X线及操作机保养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交接班制度;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集体读片制度,会诊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管理条例》、《医院传染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放射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实用标准

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流程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TCD自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明以来,这项技术在临床的使用不断扩展。但检查程序、需要检测的血管数量、常规使用的深度范围以及报告形式各有不同。鉴于血管检查的重要性,有必要制定标准化的检查程序和诊断标准。 1 完整的诊断性TCD检查技术 TCD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手段,Rune Aaslid报导了利用单通道频谱TCD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的方法,操作过程中使用了颞窗、眼窗、枕窗及下颌下窗(图1A、B)。完整的TCD检查不仅要评价双侧脑血管,还要利用上述4窗分别探查前循环和后循环的血流情况。 颞窗通常是用来探查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或颈内动脉C1段的血流信号。眼窗用于眼动脉(OA)和颈内动脉虹吸部检查。枕窗则通过枕骨大孔来观察椎动脉(VA)远端和基底动脉(BA)。 脑血流动力学应该被视为一个内部相互依赖的系统。尽管每段血管都有自己的特定深度范围,但是应该意识到它们的形态学表现、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情况会因解剖变异不同,因Willis环或其它部位的血管出现疾患而受到影响发生变化。 无论是脑缺血还是存在卒中风险,以及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或有痴呆等慢性病的患者,在施行完整的诊断性TCD时,均应检查双侧的脑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M2段(深度30~40 mm),M1段(40~65 mm),大脑前动脉A1段(60~

75 mm),颈内动脉C1段(60~70 mm),大脑后动脉P1~P2段(55~75 mm),前交通动脉(AComA)(70~80 mm),后交通动脉(PComA)(58~65 mm),眼动脉(40~50 mm),颈内动脉虹吸部(55~65 mm),椎动脉(40~75 mm),基底动脉近段(75~80 mm)、中段(80~90 mm)、远段(90~110 mm)。尽管没有额外要求一定要对血管分支进行检查,例如大脑中动脉的M2段,但只要诊断需要就应该实施完整的TCD检查。由于头颅大小不同及存在个体差异,上述各段血管的检测深度彼此之间会有重叠,或者位置比叙述的更深,例如BA 近端深度可能达到85 mm等。 为了缩短使用频谱TCD寻找声窗和判定各个血管节段的时间,经颞窗及枕窗检查开始时可将功率调至最大并采用较大的取样容积(例如,输出功率100%,但不要超过720 mW,取样容积10~15 mm)。尽管这种方法表面上违反了最小剂量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但这样做可以缩短寻找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声窗的时间,缩短整个检查所需的时间,降低患者总体接受的超声曝光量。超声操作者可能更愿意开始时使用M-模(motion mode)多深度展示或5~10 mm的较小取样容积,这有助于血管的识别,找不到声窗时再加大取样容积。如果在输出功率100%时颞窗血流信号很容易采集而且信号强度高,就应减小输出功率和取样容积使患者的超声曝光量降低到最小。经眼窗或囟门检查时应使用低输出功率(10%)。 诊断性TCD检查通常使用3~5 s的快速屏幕扫描以显示波形及频谱的细节,从而提供更多的信息用于分析,基线放置在屏幕的中间以便显示双侧信号。如果血流速度高,就需要增加纵坐标血流速度刻度比例尺,降低基线以避免频谱的收缩峰翻转至基线下方产生重叠(倒挂现象)。增益的调节应使频谱清晰显示的同时背景噪声保持在最小。如果由于声窗窄(例如颞骨较厚)导致信号衰减,

6、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六、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 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包括诊断报告书写制度:X 线及操作机保养制度; 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 交接班制度; 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 试剂管理, 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教育培训制度, 信息反馈制度,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集体读片制度, 会诊制度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管理条例》、《医院传染 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 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放射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一、检查前准备 1. 病人排队预约,向病人说明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2. 维持机器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拉上机房内窗帘使室内光线变暗。 3. 将超声诊断仪电源与交流稳压器相连,启动稳压电源,使电源稳定在机器额 定工作电压范围。 4. 打开仪器开关待仪器预热,冻结图像,适当预热后进入使用程序。 5. 根据申请检查的项目选择探头、设置合理的增益,按规范化的操作手法进行 操作检查,以获得理想化、规范化的图像。 二、腹部超声检查 (一)、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1. 对于空腔脏器〔例如胃,膀胱〕,检查前通常需要使其充盈液体并排除内部气 体。 2. 对胆囊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 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3. 对子宫,前列腺等盆腔深在脏器或痛变检查时,需使膀胱充盈,作为透声 窗。 4. 对胆道系统检查时,需要先禁食,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5. 在需要评价胆囊功能或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时,则要准备脂餐。 (二)、腹部超声检查方法 1.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 或8 ?12MHz 。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平静均匀呼吸,必要时让患者做呼吸运动配合。 3.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武隆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超 声 诊 断 质 量 控 制 规 范 及 考 评 标 准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目录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4)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8)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1)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8)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42)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48) 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53) 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54)

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55) 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说明 (57) 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58) 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78)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 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医师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5、承担心血管超声诊断检查的医师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三、仪器设备要求 1.实时超声诊断仪,并配有与检查项目有关的探头及软件。主机具有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机内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应具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脉冲及连续多普勒、彩色增益、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技术与参数。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较完整的产科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 【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 【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 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2)要求有图像清晰、分辨力高的超声诊断仪,并配备有专用超声引导穿刺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超声科诊

技 术 规 目录第一章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规第二章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 第一节心脏 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规 第一节肝脏 第二节胆囊与胆道 第三节胰腺 第四节脾脏 第五节肾脏

第六节输尿管 第七节膀胱 第八节前列腺与精囊 第四章妇科检查规 第五章产科检查规 第六章眼球 第七章甲状腺 第八章乳腺 第九章睾丸 附件: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基本要求 第一章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规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一、一般项目。填写病人、性别、年龄等 二、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三、诊断意见, 1、有无病变以及病变部位或性质。 2、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

诊断)。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3、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4、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5、签名与日期。 四、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第二章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 第一节心脏 【检查容】 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血管径:主动脉、肺动脉 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 心功能:EF、FS、E/A 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 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 心脏结构:连续性、心室与心房的识别 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 心分流:房室间隔、A导管、其它 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 【检查方法】

超声操作规范(B超室)

超声操作规范〔B超室〕一: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对于空腔脏器〔例如胃,膀胱〕,检查前通常需要使其充盈液体并排除内部气体。2.对胆囊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时要求空腹,以减少胃肠内容物的干扰。3.对子宫,前列腺等盆腔深在脏器或痛变检查时,需使膀胱充盈,作为透声窗。4.对胆道系统检查时,需要先禁食,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5.在需要评价胆囊功能或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时,则要准备脂餐。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方法:(1)消化系统(肝,胆,脾,胰)使用B型超声诊断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 2.5~5.0MHZ。采取常规平卧位,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平静均匀呼吸,必要时让患者做呼吸运动的配合。肝脏:扫查方法:①自右侧第五肋间隙开始,测量肝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胆囊,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干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②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③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位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④剑突下横切或半横位切面,探头前后转动显示第一肝门,门静脉及其左干分支,肝圆韧带,静脉韧带,三支肝静脉。(2)第二肝门与部分下腔静脉:① 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挤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② 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③ 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

肋缘下向膈肌斜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拌行的左右肝胆管。④ 患者取由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一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脾脏:①左肋间斜切,声束朝向脾门,切面经脾脏长轴时测量,脾脏长径及厚径,声束转向头端,可观察脾上部膈下区,声束转向脾门下部,可观察胰尾与脾门的关系,在转向长轴可观察脾脏上极和下极,以及脾门处的脾血管。②左肋下斜切,脾肿大时,可观察脾肋缘下的厚度。胰腺:①在左第8~9肋间以脾脏为透声窗,在脾门脾静脉旁观察胰尾。 ②注意胰腺和周围脏器的关系。③肝外胆道扩张者须观察胰腺及胆道的全长。④对于较胖体形者,胰腺起声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生位或右侧卧位下检查。(2)泌尿系统(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 双肾:径腹壁法,凸阵或扇扫探头,频率为25~50MHZ ① 病人仰卧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②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部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状切面图。③ 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④ 利用冠状切面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膀胱:检查前大量饮水,使膀胱充分充盈,在耻骨上膀胱区由低向高横切,由中线向两侧纵切,进行系列检查。输尿管:①受检者侧卧位冠状

彩超机操作规范

彩超机操作规程 1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中,然后打开监视器与主机电源开关。 2 开机后调整监视器的亮度或对比度,调整至最佳状态,让病人仰 卧床上,在病员待查部位涂上耦合剂,将探头紧密接触待查部位,通过改变探头的方向和倾斜度,观察所需的切面图像。如在检查中看到异常的(不同于正常组织)的回声,需打开CPD键,子祥观察病灶的血流信号,以便做出正确的检查结果。在此期间,如果图像不够理想,可以反复调节监视的亮度和对比度,或者调节信号增 益。直至获得清晰的图象为止。 3检查结束后按冻结键,使仪器处于冻结状态,让病人起床,检查结束。 彩超机维护制度 显示屏避免碰撞划伤,勿将亮度至于最大。如有灰尘,应用棉布沾干并擦净。减少显示器周围的磁场数量和强度。 主机应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水和其他液体进入机内;关机后请用防尘布罩上,减少灰尘的积聚;关机后马上开机必须等待三分钟。持续开机四小时后要关机半小时以上。 探头为重要部件,应妥善使用和放置。避免摔落和碰撞,不能让探头尖端面收到摩擦而划伤。每次使用完要用软纸擦干净,再用医用酒精擦洗探头表面进行消毒,最后在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擦 干。 B超工作制度 1 积极配合门诊、手术、妇查等有关科室开展工作。 2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 认真详细的进行检查,遇到疑难病例,邀请医院医师协助诊断,切忌敷衍了事。 4 对工作认真负责,如实填写检查结果,签字后发出检查报告,并保存好检查结果。 5 禁止进行胎儿性别坚定,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 6 爱护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良好。 7 坚守工作岗位,服务热情周到。

B超室双人、挂牌上岗工作制度 1 B超室必须有两人同时上岗,单人严禁执机对孕12周以上孕妇进行检查。 2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把印有姓名的工作牌挂在胸前醒目位置。 3 遇到特殊情况,一人执机而需要检查时,必须经院长同意,并查况输入微机保存备查。 心电图机维护制度 1 显示屏避免碰撞划伤,勿将亮度调至最大,如有灰尘,应用棉布沾干擦净。减少显示器周围的磁场数量和强度。 2 主机应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避免水和其他液体进入机内,关机后请用防尘布罩上,减少灰尘的积聚,关机后马上开机必须等待三分钟以上。查看导线的连接是否正常,有无破损,如有异常应及时的维护。 心电图的操作规程 1 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连接好打印机、显示器、主机导线。 2 打开打印机、显示器和主机的电源开关,等待直至主画面出现 为止。 3 输入病人的基本资料。 4 用酒精清洗安装电极部位的皮肤,将电极安放在相应位置。点 采集健进行采集,完成后再点分析健。通过分析处理后打印心电图,取下病人的电极,准备下一个病人的操作。 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规章制度 1. 操作、诊断人员禁止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 定。 2. 建立超室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对孕妇施行检查 必须进行登记并签名。 3. 检查病人前及书写报告时,认真校对检查者姓 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等,并妥善保管好登 记和检查记录。 4. 出具孕妇及胎儿身体健康检测报告时除胎儿患有

超声科诊疗技术规范

新 矿 集 团 莱 芜 中 心 医 院 超 声 科 诊 疗 技 术 规 范 目录第一章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规范第二章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心脏 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肝脏 第二节胆囊与胆道 第三节胰腺 第四节脾脏 第五节肾脏 第六节输尿管 第七节膀胱 第八节前列腺与精囊 第四章妇科检查规范 第五章产科检查规范 第六章眼球 第七章甲状腺 第八章乳腺 第九章睾丸 附件: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基本要求 第一章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规范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一、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

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三、诊断意见, 1、有无病变以及病变部位或性质。 2、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3、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4、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5、签名与日期。 四、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第二章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第一节心脏 【检查内容】 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血管内径:主动脉、肺动脉 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 心功能:EF、FS、E/A 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 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 心脏结构:连续性、心室与心房的识别 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 心内分流:房室间隔、A导管、其它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一、检查前准备 1.病人排队预约,向病人说明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2.维持机器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拉上机房内窗帘使室内光线变暗。 3.将超声诊断仪电源与交流稳压器相连,启动稳压电源,使电源稳定在机器额定工作电压范围。 4.打开仪器开关待仪器预热,冻结图像,适当预热后进入使用程序。 5.根据申请检查的项目选择探头、设置合理的增益,按规范化的操作手法进行操作检查,以获得理想化、规范化的图像。 二、腹部超声检查 (一)、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1.对于空腔脏器〔例如胃,膀胱〕,检查前通常需要使其充盈液体并排除内部 气体。 2.对胆囊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 适宜,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3.对子宫,前列腺等盆腔深在脏器或痛变检查时,需使膀胱充盈,作为透声 窗。 4.对胆道系统检查时,需要先禁食,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5.在需要评价胆囊功能或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时,则要准备脂餐。 (二)、腹部超声检查方法 1.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平静均匀呼吸,必要时让患者做呼吸运动配合。 3.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