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工作总结

高铁工作总结

高铁工作总结
高铁工作总结

篇一:高铁技术员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中铁**局四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工作。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工作之中。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工区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做为企业的职工,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进入高铁工程后,我认真学习高铁的文化、理念,与领导及同事互相学习图纸、建设规范,并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业务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由于刚进入高铁建设行业,对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工艺及要求不熟悉,刚开始工作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前期的适应期后,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及自身努力,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担任的各项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一名技术员,我了解高铁每一道程序都为之重要,其基础工程桩基部分的要求一般工程的桩基工程高,桩基检测不允许出现二类桩,大部分桩采用声测检测。

承台施工采用无拉杆模板,对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特殊配合比混凝土,循环冷却管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墩台施工采用定制的整体桁架大块钢模,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保证加工精度;经试拼、组装、检验合格后,涂

油防锈投入使用。模板支立前精确放样结构轮廓线,为了保证模板拼装后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基底精确找平,误差控制在2mm内。模板设计时已考虑机械吊装、模板垂直度、几何形状等指标要求。混凝土集中拌和,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采用洒水、塑料薄膜包裹等方法养护。

垫石施工时桥梁控制最严格的部位,垫石结构尺寸最大误差为5mm,垫石顶面高程控制在2mm之内,混凝土施工振捣必须密实。

后因工作的需要,我又被暂时安排在测量班帮忙,从事沉降工作。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通过了解我工区基本从墩身打完后,沉降施工就为停过,可见其重要程度,所以我也本着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在这份工作岗位上。

最后,无论我在那个岗位,安全是重中之重。本人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项目部安全管理以及对施工班主安全管理。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锻炼,拥护领导的管理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二、强化理论和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视加强理论和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认真学习工作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

并结合自己在工作及工作处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工作能力。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最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征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姓名:***

时间:2011年9月12日

篇二:高铁总结

一、绪论

一.1 要点:

一.1.1 目前对高速铁路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最高行驶速

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

路系统。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

运行的列车。

一.1.2 动车组——由两辆或两辆以上带动力的车辆(动

车)和不带动力的客车(拖车)固定编组在一起的

(拖车可有可

列车。

无)

一.1.3 高速铁路的经济优势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速度快、旅行时间短;列车密度高、运量大;乘座舒适性好;土地占用面积小;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外部运输成本低;列车运行正点率高;安全可靠;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社会、经济效益好

二、基础设施

二.1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运营特

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二.2 高速线路

二.2.1 要求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

的耐久性。

二.2.2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

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二.3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二.4 平面标准

二.4.1 最大超高允许值[h]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

车时的安全、稳定和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

(一条铁路的实设h 既定,当 v>v平时存在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v平时,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q)

二.4.2 最小曲线半径与运输组织模式、速度目标值、旅

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二.4.3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

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

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

和曲线。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

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

定,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

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段,称为夹直线。

缓和曲线间的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受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控制。

二.4.4 建筑限界分为铁路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和桥

梁建筑限界。我国高速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取最大高度7.25m,最大宽度4.6m,即可满足高速行车安全要求。

二.5 纵断面标准

二.5.1 最大坡段长度: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线路的最大

坡度与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影响线路走向二.5.2 最小坡段长度:两个坡段的连接点,即坡度变化

点,称为变坡点。一个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段长度

二.5.3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

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

二.5.4 竖曲线

二.6 高速铁路的基本组成:钢轨、轨枕、扣件、道床、

道岔等部分

二.6.1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基本要求:(1)高平顺性;(2)

高可靠性;(3)长寿命;(4)高稳定性

二.6.2 钢轨的作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用于

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力并传递给轨枕,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表面。

二.6.3 钢轨的要求:(1)高稳定的轨道结构;

顺的运行表面;(3)良好的轨道弹性;

靠的轨道部件;(5)便利的养护与维修

高速铁路选用60 kg/m钢轨是适宜的。

2)平4)可((

篇三:高铁工人工作总结(2011年)

度工作总结

作为中交三航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兰新第二双线工作。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疆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测量工作之中。回顾这

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新疆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一、学习方面

做为企业的职工,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进入高铁工程后,我认真学习高铁的文化、理念,与领导及同事互相学习图纸、建设规范,并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业务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二、工作方面

由于刚进入高铁建设行业,对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工艺及要求不熟悉,刚开始工作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前期的适应期后,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及自身努力,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担任的各项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南导堤s2+000~s7+000局部损坏修复工程中,水深变化明显,给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难点。工序是先将导堤两侧破损排体的范围及冲刷坑深度通过水下探摸的方式确定,用施工船再次测量冲刷坑内及周边深度,将冲刷坑用袋装砂按设计要求填成相应坡度,再铺上软体排,并抛设压排石。

在查看了工前水深测量图后,发现除堤身两侧水深较深外,外围都是浅滩,两侧已建成导堤堤身较高。在通过测量船水深测量后,最终确定了施工船舶的进点路线及水位要求,对后续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以往长江口施工中的经验,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困点、难点的施工方案及计划尽量想周密,完成业主及项目部的施工任务。

第二,在新疆兰新第二双线工程中,我公司对高铁建设是个空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工作经验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去摸索。

作为本工程测量部门负责人,以前长江口工程的测量允许误差在厘米级,到了高铁一下提高到了毫米级,线上工程甚至更胜,一下感到不适应,甚至打过退堂鼓,不过在领导们勉励下,自己已有了一定的信心,但深知自己肩上的巨大压力。

工程前期是对甲供点平面坐标及高程进行全面的复测,平面控制网是由局指统一协调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复测工作则由各工区自行进行。我工区全体测量人员在cpi、cpii平面及高程的控制桩现场交接桩完毕后,即开始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复测基本原则是:采用与中铁一院原测时同精度、同方法进行本标段精测网交桩复

测工作。复测工作起止时间: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16日。在工区领导及局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完成了我工区管段全线19公里的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在同时开标的1、2、3标中首个完成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受到了业主及局指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筑期间及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在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中,做到每天的现场巡查,对沉降观测及沉降观测标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在其整改后进行复查。在沉降观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工区的沉降观测不管是外

业观测频次还是内业处理方面,基本能满足设计及沉降评估公司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工区还受到兰新公司的全线通报表扬。

在工作中对自已高标准、严要求,熟悉每份图纸及设计原则、高铁规范,图纸上不清楚的地方向总工张志玉及其他同事请教学习,与部门间的同事紧密配合下,在年底完成了我工区管段所有路基的堆载预压的施工。

三、思想方面

我要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自己的理想,并向身边的党员们学习,思想不毫不放松,生活中、工作上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学习,进一步提高

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得自己在思想上随时随地和党保持一致,在行动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受到同事的好评。而我自己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可以说获益非浅!当然本人取得的成绩,与领导们的信任和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今后工作中,更要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认真完成领导了交办的一项项工作任务,尽力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做到“我的岗位,您放心”。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

2010年11月18

篇四:武广高铁工程总结

京广高铁(武广段)工程总结

目录

第一篇综述 (1)

第一章综述 (1)

第一节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 (1)

第二节建设项目总体目标 (4)

第三节建设程序与决策 (5)

第二章工程概况 (10)

和地质概况 (10)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15)

第三节工程特点和主要工程数量 (16)

第四节主要建设过程 (17)

第三章综合评价 (19)

第二篇建设管理 (21)

第一章建设管理模式 (21)

第二章标准化管理体系 (26)

第一节管理制度 (26)

第二节人员配备 (27)

第三节现场管理 (28)

第四节过程控制 (30)

第三章建设管理机构 (36)

第一节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 (36)

第二节部门职能 (37)

第四章设计管理 (40)

第一节贯彻设计新规范 (40)

第二节预可研与可研阶段 (40)

第三节初步设计阶段 (41)

第四节项目实施阶段 (42)

第五章质量与安全 (47)

第一节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47)

问题的处理和闭合 (58)

第三节安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61)

第四节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67)

第五节安全质量事故的教训与建议 (69)

第六章施工组织 (71)

第一节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71)

第二节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与重大调整 (73)

第三节工期控制与节点工期 (77)

第四节重点控制工程工期控制 (86)

第七章精密测量控制系统 (90)

第一节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90)

第二节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管理程序 (97)

第八章投资控制 (99)

第一节项目投融资体制 (99)

第二节技术标准与规模的确定 (100)

第三节合同管理 (100)

第四节验工计价管理 (101)

第五节财务管理 (102)

第六节变更设计管理 (103)

第九章征地拆迁 (108)

第一节省部纪要 (108)

第二节用地报批 (108)

实施 (108)

第四节“三电”迁改 (113)

第十章环境保护 (116)

第一节复垦与绿化 (116)

第二节噪声、震动、电磁等 (117)

第三节水土保持 (119)

第四节评估 ............................................................ 120 第十一章工程监理 .. (121)

第一节监理管理机构与监理机构设置 (121)

第二节监理制度 (125)

第三节现场监理工作的实施 (139)

第四节质量验收制度 ..................................................... 144 第十二章工程接口管理 .................................................... 146 第十三章工程咨询 .. (152)

第一节工程咨询模式 (152)

第二节主要工程咨询成果 ................................................. 155 第十四章信息化管理 (175)

第一节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175)

第二节信息化系统的运行 (180)

第十五章物资管理 (184)

第一节物资采购 (184)

第二节物资供应 (185)

第三节物资质量控制 .................................................... 185 第十六章队伍管理 .. (187)

第一节对专业队

第二节岗位培训 (192)

第三节劳务使用 ......................................................... 193 第十七章精神文明建设 . (195)

第一节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 (195)

第二节路地和谐共建 ..................................................... 196 第十八章建设协调 ........................................................ 199 第十九章工程验收 .. (201)

第一节验收方式 (201)

第二节静态验收 (201)

第三节动态验收 (202)

第四节试运行 (203)

第五节初步验收 (204)

第六节安全评估及试运营 ................................................ 205 第二十章工程决算与资产托付 . (206)

第一节工程决算 (206)

第二节资产托付 ......................................................... 206 第二十一章经验与体会 ..................................................... 207 第三篇勘察设计 . (217)

第一章大型临时设施设计 (217)

第二章线路设计 (221)

第一节线路走向与重大方案比选 (221)

第二节重大设计原则的确定 (226)

第三章地质勘察 (228)

第一节勘察工作概况 (228)

第二节工程地质

第三节重大工程及地质复杂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 (243)

第四节经验及体会 (253)

第四章路基设计 (254)

第一节路基工程概况与特点 (254)

第二节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262)

第三节路基基床设计 (264)

第四节一般路基设计 (267)

第五节特殊路基设计 (269)

第六节路堑设计 (274)

第七节填料设计 (276)

第八节过渡段设计 (279)

第九节路基防排水设计 (282)

第十节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 285 第十一节路基沉降控制设计 . (286)

第五章桥涵设计 (290)

第一节桥涵工程概况与特点 (290)

第二节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294)

第三节基础工程设计 (297)

第四节墩台设计 (304)

第五节常用跨度桥梁设计 (308)

第六节大跨度桥梁设计和特殊桥梁结构 (310)

第七节桥面系工程设计 (319)

第八节涵洞工程设计 (321)

第九节沉降变形设计 (321)

第六章隧道设计 (323)

第一节隧道工程概况与特点 (323)

第二节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324)

第三节一般隧道设计 (328)

第四节长大、重难点隧道设计 (333)

第五节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 (342)

第六节洞口设计 (350)

第七节洞内设施设计 (352)

第八节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设计 (355)

第九节防排水设计 (374)

第十节辅助坑道设计 .................................................... 380 第十一节沉降变形设计 .................................................. 382 第十二节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技术措施 (384)

第七章轨道设计 (387)

第一节轨道工程概况与特点 (387)

篇五:年终工作总结-高铁监理

年终工作总结

2010年已经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历程,感触很多。在领导们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较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有值得我总结和反思之处。现将2010年度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并以此促进我更好地完成2011年的工作和学习。

一、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参加**客运专线的监理工作之前,我一直在高速公路做桥梁监理工作。铁路、公路两者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标准、结构、细节、工艺上又有许许多多区别。甫一接触铁路桥梁,尤其是**客运专线这样的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工艺

新,标准严,环境复杂,环保与安全要求高,给我带来很大挑战。为此,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我就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和施工工艺,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仔细观察揣摩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同时,积极参加桥面系的培训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为即将到来的桥面系监理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可以说,学习贯穿了一整年。通过以上学习,我很快熟悉了高铁桥梁监理相关业务知识、掌握了相关规范标准,了解了各阶段施工工艺,从而进一步掌握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为自己称职地完成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辛勤工作,不怕吃苦,精心把好每一道关。在本年度,尤其是在四月份调到七分部架子二队工段后,我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首先是工作量大。从**#墩至***#墩整3㎞范围内,绝大多数墩身和大多数的承台尚未开工,还有一孔40m长支架现浇简支箱梁和一孔中跨100m长三跨连续梁,另外还有10根水下灌注桩及200米长的乡村混凝土道路及一座箱涵。为了能顺利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半年多时间,我几乎是在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工点赶到另一个工点的状态中渡过。有时一天报验数量达十多个,从早晨6点半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有时三天仅仅睡了十个小时。其次,管理难度大。现场作业队伍多,一度有8支队伍同时施工。项目部及作业队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普遍对图纸与规范标准不熟悉,管理工作不到位,自检不严格。多数作业队伍没有高铁施工经验,操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一个仓号经常要重复报验多次才能合格。再次,旁站点多,旁站记录数据多。因为监理组人员紧张,所以这些工段内的旁站工作也由我来完成。截至本工段下部与上部工程完工,共完成近200次混凝土浇筑与近60次张拉压浆的旁站工作,旁站中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保证了施工质量;完成近500张旁站记录表格,尤其是张拉、压浆做到了同步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第四,安全方面重点难点多。工段内高墩身多,深基坑

多,还有一孔跨公路膺架现浇箱梁及一孔三角挂篮现浇连续梁,都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监理过程中我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到了防护设施不完善坚决不允许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坚决不验收。

三、严格自律,以理服人,不断加强思想素质修养。部分施工作业队伍,由于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不是把精力放在整改上,而是抱着让监理多跑几趟,跑烦了就会通过验收的思想,一遍遍地不停报验。面对上述问题,我首先做到坚决不吃拿卡要,廉洁自律,同时也不简单粗暴对待不合格仓号,而是不厌其烦地与架子队及作业队管理人员一起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极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与施工工艺,既严格坚持原则性,又有适度灵活性,真正使施工方心服口服,主动整改至合格。在此过程中提高了作业队的技术水平,也使我的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促使我更好地按廉政要求来自律,将一名合格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与职业道德素养展示给施工方。

四、加强总结,吸取经验,及时分析工作中的得失。一年来,常常思考着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如施工的关键之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的施工队伍都不尽相同。哪些队伍在哪些方面易出现问题,通过总结与思考,及时与施工方沟通,确实起到了提高施工方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准的作用,也加强了自身的经验积累。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清醒认识,并通过总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也是我在2011年对自己提出的进一步要求:①加强学习:要加强业务上,尤其是桥面系相关监理业务的学习,同时要加强管理水平、口头表达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学习与锻炼。②认真总结以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很多总结,我还只停留在脑子里未能付诸文字,过后时间一长,难免有所遗漏,来年我将加强个人工作笔记的记录与总结,使工作实践确实能成为有用的经验。

以上是我对自己在2010年度工作的个人总结。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兢兢业业,严格监理,认真学习,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高铁建设事业及***监理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