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2022年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2022年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2022年发展规划

目录

一、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 (3)

(一)产业基础 (3)

1.产业现状 (3)

2.产业特点 (3)

(二)发展环境 (5)

1.国内外政策环境 (5)

2.国内外产业现状 (6)

3.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

二、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一)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 (11)

(二)光电信息材料 (12)

(三)新能源材料 (13)

(四)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14)

(五)先进碳材料 (15)

四、重点任务 (16)

(一)完善新材料产业体系 (16)

专栏1 特色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工程 (16)

(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17)

专栏2 新材料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7)

(三)建设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18)

专栏3 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18)

(四) 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 (19)

专栏4 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工程 (20)

(五)提升新材料质量标准水平 (20)

(六)建设新材料产业发展载体 (21)

(七)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21)

五、保障措施 (22)

(一)健全发展推进机制 (22)

(二)优化管理服务环节 (22)

(三)完善产业政策措施 (22)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3)

(五)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23)

(六)培育创新人才队伍 (23)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双千亿”工作实施意见》(厦委发〔2018〕13号)精神,加快培育新材料千亿产业规模,打造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产业基础

1.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规模的新材料品种和企业,涌现一批新材料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拥有厦钨、三安、厦顺、正新等一批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钨钼材料、GaN/GaAs半导体、铝箔、无铅铜、BOPA薄膜、功能橡胶等部分品种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一批高质量新材料项目落户,专业特色和领军人才企业快速成长,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全市新材料企业超过3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9家。2018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88.78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前50强产值726.62亿元,占新材料产业总量81.8%,产业集中度高。新材料领域重点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18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平板显示、新能源、集成电路及半导体等产业领域,已建或在建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和平台,将带动上游关键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2.产业特点

以厦钨、厦顺为龙头的先进金属及功能材料,以三安、开发晶、乾照为龙头的半导体材料,以联芯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材料,以厦钨新能源

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凯纳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等,在我市集聚发展壮大。我市新材料产业逐步从以高分子材料为主向以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为主的产业格局升级。但是,我市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1)部分领域具有优势,但规模和市场地位有待提高

我市新材料企业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领域,约占全市新材料总体规模的88%,部分品种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在金属材料领域,龙头优势明显,钨钼材料、高端铝箔、无铅铜、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等国内领先;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GaN外延片、触控玻璃、半导体晶圆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传统的石化原料逐步向后端应用材料转型发展,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较好的品种,如功能密封材料、低VOC塑料、高性能环保过滤膜、海洋防腐蚀防护材料、复合纤维等,但小、散、乱的发展格局并未得到改变;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石墨烯材料、SiC半导体材料等已突破应用瓶颈,部分品种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我市新材料工业产值不大,尚无产值达200亿元以上的大型或超大型企业,产值达100亿元的仅3家、10亿元的15家。除钨钼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外,大部分新材料品种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不具备产业链上话语权,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此外,产品以民用为主,军用及先进、高端制造业紧缺的关键材料有待开发,在国家新材料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2)形成一定的产业分布,但集聚发展有待优化

我市新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区、集美区,三区新材料工业产值相当,合计占全市新材料工业产值的84%,海沧以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主,集美以金属及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为主,火炬(翔安)产业区以光电信息材料为主,并开始布局先进碳材料,此外,同安以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初步形成“四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发展布局。

但是,由于土地、环保等硬约束,存在“一企多园”和专业化集聚发展不足的问题,新材料产业园、孵化器建设有待加快规划布局。

(3)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但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我市新材料产业现有11个国家级、24个省部级研发机构,厦门大学、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国家海洋三所等设有材料研发平台。“海纳百川”人才计划为我市汇聚了一批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新材料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新材料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超过3700个。钨选矿和冶炼、超细晶硬质合金、高倍率三元复合材料、GaAs/GaN/SiC外延片、BOPA双向拉伸膜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我市新材料领域缺乏一流研发机构、一流科研人才,高校院所和重点企业创新引领不够,优势领域产业资源共享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标准、检测、评价等支撑体系不够健全。高校新材料学科建设起步晚,对新材料产业创新支撑不够,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此外,受房价高企及人才政策保障有限的影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引入乏力,本地人才出现外流现象,皆对我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不利。

(二)发展环境

1.国内外政策环境

新材料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产业政策,竭力抢占新材料产业发

展先机。美国制定并实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国家纳米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新材料战略发展计划,继续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耐极端环境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欧盟提出“欧盟研发框架计划(FP)”及“2020地平线新材料战略发展计划”,目标是保持在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领先优势;日本视新材料技术为科技发展的生命线,陆续制定了“纳米材料计划”“21世纪之光计划”等。

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了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推进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目标。2017年,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行“折子工程”和“领航计划”,一批重大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得以立项建设,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努力破解“有材无人用,好材不敢用”难题,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开始提速。

2.国内外产业现状

新材料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功能、低成本、长寿命及个性化定制趋势明显,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开发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生态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发展更加受到重视。

发达国家仍占据国际新材料产业领先地位,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全球碳纤维产能70%以上被日、美、德6家企业把控,全球12寸晶圆产量90%以上被日、美5家企业独占,全球液晶背光源发光材料产量90%以上归日本3家企业所有。尤尼明几乎垄断着国际市场上4N8及以上高端石英砂产品;信越、SUMCO、Siltronic、SunEdison 等企业占据国际半导体硅材料市场份额的80%以上;DuPont、Daikin、

Hoechst、3M、Ausimont、ATO和ICI等7家企业占据国际有机氟材料市场份额的90%;美国科锐(Cree)公司的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美国Lumileds公司的功率型白光LED国际领先;美、日、德等国企业拥有70%的LED外延生长和芯片制备核心专利;美铝、德铝、法铝等世界先进企业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的研制生产领域居世界主导地位。

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2.65万亿元,常规材料产能充足,高端战略材料依赖进口;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领域基础较好,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材等产能居世界前列;半导体照明形成了从上游外延材料到下游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长三角地区已形成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具有较强优势;环渤海地区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较大优势。此外,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云贵稀贵金属新材料,广西有色金属新材料,宁波钕铁硼永磁材料,广州、天津、青岛等地的化工新材料,重庆、陕西西安和宝鸡、甘肃金昌、湖南长株潭、山东威海及山西太原等地的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及重大装备材料,江苏徐州、河南洛阳、江苏连云港等的光伏材料,湖南株洲、江西赣州及我市的钨及硬质合金,我市的光电子材料等,都各具区域特色。

3.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重大工程加快实施,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键材料供给日益紧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山东等省市纷纷在

新材料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市新材料产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15亿元,其中,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68.2%,工业总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链有9条,平板显示产业链已超千亿元。随着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以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产业协作将进一步深化,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市当前最重要的中心工作,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制造业,加快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重点任务;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我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我市成为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大型企业进入中国的优选地之一,一批集成电路、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的投产,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和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制造业转型、重大工程建设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为导向,高端定位、对标一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坚持强优势、补短板、促转型和布未来的总体思路,完善新材料产业发展环境,汇聚全球优秀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重点人才为支撑,实施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四大专项工程,全面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竞争力,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高端一流。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汇聚全球一流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培引结合,发展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形成高端引领、产业带动的优势。

2.优化布局、合理集聚。支持各区、龙头企业、高校等,依托现有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新材料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

3.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以满足制造业转型、重大工程建设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加强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和推广应用,打破新材料“供”与“需”不平衡的瓶颈,促进新材料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

4.合作开放、产业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打造开放、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模式,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链与产品链、信息技术与材料制造技术的深度合作和军民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形成产品、产业优势。

5. 绿色低碳、环境协调。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重视新材料研发、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环境友好性、安全性,以园区化、基地化、专业化、循环化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或杜绝污染,促进新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安全发展。

(三)发展目标

打造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壮大“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材料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规上工业

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对我市支柱产业支撑和带动性显著增强,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1.产业规模。力争2020年全市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2年超过1300亿元,其中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超过60%。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的企业20家,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的企业10家,100亿元及以上规模的企业5家。

2.技术创新。建设10个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测试评价平台等研发平台,新材料创新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高端研发力量和水平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明显提升,对标国际和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形成20项的高水平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

3.产业载体。建设万吨级硬质合金工业园、新能源材料产业园、永磁电机工业园、先进碳材料产业园以及翔安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专业新材料产业园区,以及新材料“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众创空间”,梯次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一体化的发展载体,形成布局合理、有创新服务资源支撑、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

4.企业培育。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性和综合效益好的知名企业。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重大工程和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按强优势、补短板、促转型和布未来的思路,做大做强钨钼材料、高端铝箔、锂离子正极材料、GaN/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大力发展LED、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强链补链材料,重点培育稀土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石墨烯,促进先进高分子材料向生态友好、特种功能方向转型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先进

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集群。

(一)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

基于钨钼及硬质合金、高端铝箔、无铅铜等规模技术优势,按照“龙头培育-科技支撑-复合拓展”的思路,做大做强钨钼材料产业链、培育壮大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发展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等高附加值的稀有金属衍生物以及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急需的其他金属材料,培育高温合金、增材制造专用合金粉体材料等。

——钨钼材料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钨钼材料及高端硬质合金,突破大尺寸/超薄钨钼板材及制品、钨合金靶材、钨钼电极、金属陶瓷、和超硬刀具关键技术及应用瓶颈,开发国防军工用钨钼材料,进一步提高钨钼系列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地位。

——高端金属及合金材料。面向光电信息产业关键环节,发展高世代TFT-LCD和OLED用ITO靶材;拓展铝合金应用领域,面向全球高端影像制版市场,发展高精铝箔坯材和高精CTP板;面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高端应用,发展高导热铝基复合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铝箔、轻型镁铝合金、高温合金等,进入高端供应链。

——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高纯稀土金属/氧化物靶材,面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机器人及节能应用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新型磁制冷材料,面向新能源电池、储氢和燃料电池应用的稀土储氢合金材料,面向航天航空轻量化应用的高性能高纯稀土特种合金,面向石油炼制、汽车尾气净化、工业锅炉脱硝、VOCS催化燃烧、室内空间净化的稀土光催化材料,面向广色域LCD显示、Micro-LED、mini-LED、全光谱照明、植物照明应用的新型荧光粉,面向超大功率LED和激光照明用稀土陶瓷发光材料,面向核安全(或核防护)领域的稀土铈钇改性耐温奥氏体钢,面向高端检测应用的稀土闪烁晶体,面向激光加工、激

光雷达、激光通讯、激光医疗用的稀土激光晶体,面向5G应用的磁光晶体;研发突破:面向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机器人及节能应用的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磁性复合塑料,新型激光显示用光功能材料;面向国产大飞机热障及喷涂应用的稀土喷涂材料,面向核安全(或核防护)领域的稀土屏蔽保温用特种涂层材料,用于建筑外墙、车船、化工储罐等领域的近红外反射高隔热保温高丰度稀土涂料,面向户外的稀土掺杂抗紫外老化薄膜、面向建筑及汽车部件的稀土阻燃助剂、稀土掺杂高分子功能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关键工艺及技术。

——前沿或极限金属材料。满足国内增材制造需求,突破3D打印工艺和装备技术,培育硬质合金、钨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钴铬合金、钼基合金等难熔金属3D打印材料;满足国防和重大工程需求,布局金属基复合材料、超高温合金等极端环境材料;布局纳米金属、液态金属、形状记忆合金等未来材料。

(二)光电信息材料

基于光电信息材料优势和在建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按照“培育领军-技术扶持-外延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LED、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强链补链材料,培育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打造国内一流的光电信息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

——LED/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提升GaN/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技术质量水平,将应用领域从LED发光拓展到光通讯、微波集成电路、滤波器等领域;突破Mini-LED和Micro-LED用GaN/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光通讯用InP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做大做强TFT-LCD 液晶基板玻璃、超薄电视用玻璃导光板、ITO导电玻璃、TFT基板/CF(滤光片)和偏光片等平板显示材料,突破面向柔性显示触控应用的纳米银线导电触控屏关键技术及材料,面向5G通讯的MPI(改性聚酰亚胺)及

LCP( 工业化液晶聚合物)等关键材料和3D玻璃、电子功能陶瓷等;研发面向Micro-LED、mini- LED显示的新型化合物半导体和发光材料,OLED用新型发光材料及其膜片化材料和技术。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大力发展大尺寸单晶硅片、光掩膜材料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

——LED/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补链材料:以下游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环境、技术制约要素,重点发展:高品质荧光粉、面向功率半导体和大功率LED照明用高导热散热材料、以及柔性电路板;以产业链合作的方式,培育发展光刻胶、蚀刻液、前驱体、特种气体等工艺和辅助材料;面向电子通讯、国防军工应用,发展高端压电陶瓷、压敏陶瓷、PTC 热敏陶瓷和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等。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瞄准国际一流,以高纯度、大尺寸、低缺陷、高性能和低成本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面向电力电子及射频应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重点发展SiC、GaN半导体外延和衬底材料、芯片,引进或引导电力电子、无线射频、滤波器、光通讯等下游大型应用企业向前延伸,实现“材料-晶圆-芯片-器件-模块-应用终端”协同发展,打造以SiC、GaN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

(三)新能源材料

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正极、负极及隔膜等关键材料,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配套材料,布局储备氢燃料电池材料技术。

——锂离子电池和储能材料。面向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端应用,以提升电池材料比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为目标,重点发展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锂、石墨烯基导电剂等正极材料,研发培育石墨烯改性、硅负极材料和电池隔膜、陶瓷涂层隔膜和电解液和负极材料等,鼓励传统优势高分子、铝箔、膜材料企业转型发展铝塑膜、电池箔、电池盒等锂离子动力电池配套材料。

——其他新能源材料。重点跟进国际氢燃料电池应用需求,研发、突破新型高稳定高催化性低铂阴极薄膜量产工艺,研发储氢、储氢容器关键材料和高压储氢技术;研发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钙钛矿电池等。

(四)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以绿色、环保、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为目标,促进现有橡塑材料、复合纤维及化工材料转型升级,抓住以塑代钢的机会,发展环保型、特殊功能、高性能橡塑材料、膜材料、复合纤维、生物基材料以及新型化工材料。

——新型高分子材料。升级发展:面向高端轮胎应用的长寿命环保型功能橡胶,面向国防、重大工程用的氟橡胶、硅橡胶功能密封材料,开展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重大工程、增材制造应用的轻量化塑料、低VOC塑料、免喷涂塑料、磁性塑料、3D 打印用树脂材料以及快速检测用有机小分子材料;以满足我市平板显示、集成电路高端应用的封装用聚氨酯、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聚碳酸酯及高性能热塑弹性体等;面向环保过滤用的纳米纤维及复合材料;面向汽车、国防军工以及对接高端品牌供应链的超细纤维、功能化氨纶、再生聚酯纤维、阻燃纤维、抗菌纤维等高附加值复合纤维;面向钢结构建筑与隧道的防火涂料、海洋工程和船舶用的防腐防污涂料及技术服务、电子器件用散热屏蔽涂层材料及技术、面向车辆及工程机械用自润滑、自清洁防腐防污涂层材料及技术、智能涂层材料;面向桥梁、地铁、海洋工程和建筑维保的新型修复材料和保温、隔热复合材料。

——高性能膜材料。面向新型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重点培育发展面向工业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的抗污染膜、低压纳滤膜、超滤微滤膜、反渗透膜、中空纤维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及其组件;开发吸附、降解膜材料及应用技术,发展工业废气/空气污

染用全氟膜、高性能陶瓷分离膜、大型渗透汽化膜、石墨烯防护膜及膜集成应用技术等;开发动力电池用电池隔膜、封装膜、全氟离子交换膜及配套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羧酸树脂、聚氟乙烯太阳能电池用膜;发展面向电子产品健康安全使用的防蓝色膜、防眩光膜;面向医药、精密电子等包装应用的高阻隔薄膜材料。

——生物及生物医用材料。面向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引进培育海洋生物、高端胶原、壳聚糖、聚乳酸、聚砜、医用有机硅等材料,推动全降解修复生物复合支架、可吸收组织修复材料、医用导管、医用敷料等临床医用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生物医用高端材料和产品,包括外科材料、种植牙、神经科材料、人工关节等。

(五)先进碳材料

依托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优势企业,加大力度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培育石墨烯、富勒烯应用材料,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先进碳材料产业群。

——碳纤维复合材料。推动现有优势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企业应用市场由休闲体育用品领域向航空航天、风电叶片、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应用转型发展。培育碳化硅、氧化铝及氮化物陶瓷基等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

——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进一步提升石墨烯大面积、低成本和清洁制备制造技术水平,以推进石墨烯改性应用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石墨烯基散热材料、石墨烯导电剂、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应用产品,开发大尺寸石墨烯薄膜以及润滑油、过滤材料、偏光片、改性橡胶、改性塑料、导电油墨等石墨烯基应用材料,逐步开发石墨烯在光电信息领域的高端应用;研发突破氮化硼等其他二维材料;发展富勒烯生物医疗、化妆品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

四、重点任务

(一)完善新材料产业体系

基于现有新材料产业技术基础以及我市机械电子、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按做大做强优势品种、培育发展强链补链材料、布局未来材料的思路,精准施策、个性化支持,做大一批、培育一批、布局一批新材料品种,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国内一流的特色新材料产业体系。

专栏1 特色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工程

1.做大做强现有优势材料。做大做强钨钼材料产业链、高精铝箔、平板显示材料、特种橡胶、改性塑料、复合纤维等现有规模较大的品种,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工程建设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开发或引进新系列、特种功能、高性能、环保型以及新应用领域的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全流程监控,推动制造过程绿色化、智能化、装备自主化,着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增强产品和企业国际竞争力。

2.大力发展产业链补全材料。针对我市重点发展的机械电子、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的薄弱环节,加强产业链紧缺的关键材料研制和引进,组织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开展重点研究和联合攻关,对标国外先进厂家水平,研制和发展高世代TFT-LCD和OLED用ITO靶材和玻璃基板、纳米银线导电触控屏、电子化工材料、高品质荧光粉、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滤光片、偏光片、光掩膜材料、高导热散热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海洋腐蚀防护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补齐重点产业链的材料短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3.重点培育关键战略材料。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坚持高起点、高水

平定位,培育发展稀土功能材料及延伸产业链、锂离子电池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石墨烯等先进碳材料五条关键战略或前沿新材料产业链,将其发展成我市新材料产业新的支柱品种。

4.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重点培育3D打印材料、高温合金、极限材料、液态金属、稀土激光晶体、稀土磁光晶体、碳化硅纤维、氧化物陶瓷纤维、氢燃料电池材料、未来显示用OLED材料、生物医药用植入/介入材料等,开展高效低成本产业制造技术和装备研究,取得一批原创专利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培育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培育10家以上成长性好、扩张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能带动全市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性和综合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群。

专栏2 新材料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新材料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计划。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新材料企业,建立新材料龙头企业库,支持建设研发创新平台,支持引进院士、高层次和高技能型人才,支持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应用示范、专利布局、标准制订等。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支持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联合重组,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等方式,加快纵向延伸、横向联合、跨越发展。

2.产业链协同企业培育计划。针对重点产业链紧缺环节,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强链补链作用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新材料企业;鼓励现有

光电显示、装备制造和化工等传统优势企业、上市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关键新材料产品;支持上下游企业以长期战略合作、交叉持股、共同投资等方式,实施新材料项目,实现产业链协同共赢,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链。

3.实施新兴企业孵化计划。重点支持一批目前产值规模不大,但在细分行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扩大产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形成核心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由专至精、由精至强”;鼓励和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人才和团队领办或创办新材料科技型企业,有效利用其知识、经验、成果和社会资源,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建设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依托重点企业、产业联盟和研发机构,整合完善创新资源,组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新材料测试评价及检测认证中心,形成上中下游协同创新的发展环境。搭建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平台,形成重点新材料创新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体系,降低新材料研发成本,缩短新材料研发应用周期。

专栏3 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1.建设完善新材料协同创新平台。对接国家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产业园区联合,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在新能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平板显示材料、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工程塑料、石墨烯、先进涂层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若干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以新材料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的协同开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应用为主要任务,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中试及工程化试验、新材料应用模拟机服役检测、新材料专业人才培训、知识产权创建及布局等工作,加快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步伐。

2.建设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和技术服务中心。对接国家新材料性能测试评价中心建设,建设新材料研发机构、生产企业、产业园区、计量测试技术建立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整合现有测试评价、设计应用、大数据等平台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实现检测评价资源的共享,建立完善材料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形成一批专家评价队伍,开展材料性能检测、质量评估、模拟验证、数据分析、表征评价和检测论证等公共服务。

3.搭建材料基因技术研究平台。开发材料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计算模型、算法和软件,开展材料高通量制备与快速筛选、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的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行为评价等技术研究,建设高通量材料计算应用服务、多尺度模拟与性能优化设计实验室与专用数据库,开展对国家急需材料的专题研究与支撑服务。

4.建立“互联网+”新材料协同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手段,开展新材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探索发展新材料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支持基于互联网的新材料创业创新,鼓励建设一批垂直化、专业化网络平台,开展新材料设计解决方案、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检验测试等服务,营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对接国家大数据中心,建立新材料数据库、牌号标准库、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库,支持开展材料试验大数据分析,制定数据采集和共享制度,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材料牌号和指标体系。

(四) 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

建立地方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贯彻实施国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组织开展新材料应用示范,加快释放新材料市场需求。研究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配套材料应用推广机制。加

大政策引导力度,搭建新材料供需对接平台,支持材料生产企业面向应用需求研发新材料,推动下游行业积极使用新材料。

专栏4 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工程

1.实施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保险补偿。鼓励保险公司创新险种,对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中产品的应用推广,提供质量、责任等风险承保。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降低下游用户使用风险,突破“不敢用、不好用”瓶颈。

2.开展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选择本市有一定下游产业应用基础的、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化条件完备的的稀土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发光材料、新能源材料、特种分离及过滤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海洋腐蚀防护材料等10个品种,支持下游应用企业积极使用新材料,开展应用示范,提高新材料产品技术水平、质量稳定性和市场影响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材料品种。

3.支持新材料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新材料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展会,支持行业协会组织参加新材料相关专业展会,支持举办上下游产品对接会,对参加展会或举办对接会予以补助;支持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通过举办新材料产业研讨会、高峰论坛和对接活动等,扩大我市新材料产业影响力,促进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

(五)提升新材料质量标准水平

对接落实国家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支持成立专业领域新材料标准专家委员会,推动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提高新材料领域厦门标准的影响力。全面提升新材料检验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水平,重点提升关键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共性质量指标的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