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

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

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
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

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

目前世界上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较快,主要包括以甘蔗、甜高梁、甜菜等为原料的糖质作物,以玉米、木薯、甘薯等为原料的淀粉质作物,以秸秆、蔗渣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为原料的三类生物燃料乙醇材料。以前两类生物质为原料的乙醇发酵技术为成熟技术,以秸秆、

蔗渣纤维生产乙醇的技术尚处于中试阶段,产业化技术没有形成。年产量从2000年的1 39 0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 950万吨。其中巴西约1 350万吨,以甘蔗为原料;美国约1 200万吨,以玉米为原料。生物柴油年产量约20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

我国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也取得明显进展,全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32万吨,已在河南等9个省的车用燃料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同时,引进、育成了多个优良能源作物品种,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区域栽培试验和中试转化试点。

一、甜高梁

甜高粱[Sorghumbicolor(Moench)L],也叫芦粟、甜秫秸、甜秆和糖高梁,属于碳四(C 4)植物,是禾本科高梁属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光合速率高、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pH从5.0~8.5,均能很好生长。

(一)国外开发现状

巴西自1975年、美国自1978年就开始种植甜高粱用于生产酒精。20世纪90年代,乌拉圭仿效巴西,每年种植65万公顷甜高梁用于制作酒精燃料。俄罗斯、印度、日本也做了大量研究和应用。

(二)国内研究和开发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丽欧、凯勒、雷伊等若干优良甜高梁品种。我国科学家培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醇甜系列”杂交甜高梁良种,茎秆产量、茎秆汁液锤度、籽粒产量和适应性,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适于盐碱地种植。北京泰天地能源技术开发公司、清华大学等单位先后研究成功甜高粱茎秆固体和液体发酵制取乙醇技术;国内已在黑龙江、新疆、辽宁、内蒙古和山东等省、自治区建有多个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示范工程。北京绿恒益能源技术开发中心培育出“醇甜系列”杂交甜高粱早、中、晚熟优良品种。黑龙江省四益乙醇有限公司在黑龙江桦川已建成年产5 000吨甜高粱茎秆乙醇的示范工程。

(三)我国开发潜力分析

以新疆为例,适宜种植甜高梁的面积约53万公顷,单产可达75吨/公顷以上,鲜秸秆总产4 300万吨以上,产甜高粱籽粒17万千克以上。河北省黄骅等市县,适宜面积33万公顷以上。

甜高梁茎秆中汁液约占80%,榨汁糖锤度15%一22%,甜高粱汁中糖分与甘蔗相比,还原糖的含量较高。美国甜高梁年乙醇产量达6106升/公顷,而同为C4作物、号称太阳能最有效转化器的甘蔗只有4 680升/公顷。甜高梁固体发酵生产乙醇所产生的酒糟渣是牛羊的理想饲料,甜高梁秆渣可用于生产优质纸浆。

(四)经济效益分析

甜高梁平均每公顷产鲜茎秆60吨,籽粒4 500千克。茎秆110元/吨,籽粒1100元/吨,每公顷可获产值11 550元。甜高梁每公顷成本6 885元,纯收入4 665元。酒精价格5 000元/吨,用玉米生产酒精的成本是4 500元/吨以上,而用甜高梁秸秆加工酒精成本约为4 200元/吨。按平均每公顷产6 000千克玉米计,每公顷玉米生产酒精1 800千克;而甜高粱秸秆在传统工艺条件下,每公顷可生产3 750千克酒精。

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循环利用流程见图5—1。

二、木薯

木薯(Manihotesculenta Crantz),又名树薯、木番薯,大戟科木薯属多年生亚灌木,块根是其主要被利用的部位,淀粉含量比其他块根块茎作物都要高,被称为“淀粉之王”。木薯原产热带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与马铃薯和甘薯并称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

木薯属于C3植物,但是其光合速率比普通C3植物高得多。在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的实验田中,一个近似理想株型的杂种品系,获得了28吨/公顷干块根的产量,还有许多杂交品种的产量也超过20吨/公顷干块根的产量。

木薯具有易栽培、高度耐旱、耐瘠、病害少、易管理等优良特性,特别适宜土地贫瘠、干旱、酸性、富铝化的丘陵山地栽种,也可在荒坡地及零星边际土地种植或多种植物间种。

(一)国外开发现状

目前,全球有90多个国家种植木薯,遍布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其中非洲和亚洲分别占50%和20%。

世界木薯的主要加工产品是淀粉和酒精。2003年,世界鲜薯总产量的约6%被用来加工淀粉,木薯淀粉总产量300万吨,淀粉主产国是泰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目前,世界上大量利用木薯加工酒精的国家比较少,其中产量较大的国家是中国和泰国。

(二)国内研究和开发现状

我国从事木薯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等。

木薯除约30%用作饲料外,其他70%主要是加工淀粉和酒精的原料。据广西木薯产业协会2005年统计,全国的木薯淀粉与酒精加工厂多达200多家,年木薯淀粉总产量近50

万吨,年木薯酒精总产量40多万吨,其中,包含了江苏和山东等沿海省份的非木薯产区,利用进口木薯干片生产的30多万吨木薯酒精。

我国近几年的木薯产业化发展较快,据统计,2005年,中国木薯的总收获面积43.5万公顷,鲜薯总产量800万吨。其中,广西和广东占全国总收获木薯面积的85.9%、鲜薯总产量的87.9%和总产值的92.2%。还可以向亚热带中、北部扩展,如江西、湖南、四川等的南部扩种,最大估计可达到150万~200万公顷。

(三)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国内2005年情况,按7.2吨鲜薯生产1.1吨酒精,7.2吨鲜薯价格为2 500元左右,加工成本约为800元左右,1.1吨酒精再增加100元脱水费,即可加工成1吨燃料酒精,总成本约为3 400元,燃料酒精的市场销售价约为4 000元/吨。

木薯生产燃料乙醇循环利用流程如图5—2。

三、甘蔗

甘蔗(Saccharumsinense Roxb.)是禾本科甘蔗属多年生植物,现代甘蔗栽培品种为蔗属三元或四元种间杂交品种,具有生物遗传多样性、C4光合特性和生长巨型性,其光合强度之大和生物量之高堪称大田作物之首。普通甘蔗一般每公顷产量60~90吨,而能源甘蔗可达120吨以上,成熟后的甘蔗糖分一般为12.5%一14%,纤维含量一般为11.5%~1 2.5%。种茎无性繁殖,繁殖系数低,一般3~10倍,一年新植,多年宿根。

甘蔗是喜温性作物,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8~30℃,大于1O℃的活动积温在6 500—8 0 00℃范围内,生长量随着积温的增加而增加。13~C以下停止生长或生长极慢。

甘蔗分布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以南北回归线之间比较集中,主要生产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古巴、泰国、中国、美国、墨西哥、南非、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等。

2000—2004年世界甘蔗生产面积平均2 000万公顷。其中世界上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平均518万公顷;其次是印度431万公顷;中国134万公顷位居第三。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四川、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12个省、自治区。目前,广西、云南、广东三个优势产区占全国85%,其次是海南和福建。

(一)国外开发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植物生理学家A1exanderAG教授利用甘蔗属的S.OFFICINARUM(高贵种)同热带杂草杂交,育成一种生物量达240~270吨/公顷,总可发酵糖量达每公顷48—55吨干重的非食用甘蔗新品种。用此种甘蔗为原料进行燃料乙醇的中间试验,每公顷年产271吨的能源甘蔗最终可生产29.6吨燃料乙醇。但是,由于全球蔗渣木质纤维酶解糖化产业化技术尚未形成,该生产线至今未投入商业化生产。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巴西、

印度等国科学家调整育种目标,培育出RB72—454、RB85—5536和SP94—115等一批糖、能兼用的甘蔗新品种,支持以甘蔗为原料的糖、酒联产计划。

巴西是世界上发展甘蔗乙醇最早和最成功的国家,从1978年实行“甘蔗乙醇计划”以来,甘蔗面积从66万公顷,扩大到2006年的658万公顷;甘蔗总产从0.45亿吨增加到4.5 0亿吨;蔗糖总产从450万吨增加到2 500万吨;燃料乙醇产量从无增加到157亿升,占世界燃料乙醇总产420亿升的37.4%,成为世界第一生物能源大国,现有350家甘蔗加工企业。2006年新建41个甘蔗乙醇、制糖工厂,建成后可增加7 000万吨的甘蔗加工能力,其中2/3是生产燃料乙醇。与此同时,巴西还在加快燃料乙醇专用管道的建设,以提高乙醇的运输能力。

目前,巴西甘蔗平均单产86~93吨/公顷,比我国高16~23吨/公顷,全国原料蔗平均蔗糖分15%以上,比我国高0.7个百分点(绝对值)以上。近年,由于世界油价飙升,全球对乙醇需求急剧增加。为此,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南非、哥伦比亚和中美洲国家纷纷学习巴西经验。近几年,巴西政府还特别注重扩展新能源的海外出口市场,已将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美国等列为巴西未来燃料乙醇的出口市场。

(二)国内研究和开发现状

在品种选育方面,“十五”期间,由福建农林大学主持,利用远缘杂交、系谱选择与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培育出福农95—1702、福农9l—4621、粤糖93—159、粤糖94—128、桂糖94—116等一批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蔗茎产量达95~120吨/公顷,平均蔗糖分15.0%以上,最高16.8%一18.6%。抗花叶病、抗旱甘蔗转基因系产量提高20%一30%,锤度提高2—3个百分点(绝对值)。在能源甘蔗的高效产业化技术和周年供应系统方面也进行大面积示范。在发酵技术方面,利用甘蔗清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采用双流加连续发酵技术进行中试,结果表明,每12吨甘蔗生产1吨乙醇。同时还筛选了一批耐35℃、耐酒精浓度15°~17°的优良菌株。

(三)我国开发潜力分析

甘蔗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应山坡地、沙洲地和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生长的高生物量、高可发酵糖量作物。我国南方桂、滇、粤、琼等均可规模化集中种植。其中桂中南、滇西南和粤西三个优势区域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0%。

甘蔗糖是乙醇发酵的直接底物,比淀粉发酵乙醇节省了淀粉合成与糖化两个耗能生化过程,应用甘蔗生产乙醇能量效率最高,为玉米乙醇的5倍。在国内每吨甘蔗乙醇的原料成本为3 900元(300元/吨,甘蔗),而玉米乙醇的原料成本则为4 800元(1 500元/吨,玉米)。

(四)经济效益分析

以粤西湛江2006/2007生产季北坡蔗区1.1万公顷甘蔗为例,种植甘蔗农民每公顷支出费用按肥料费5 250元、机耕费525元、种苗费2 250元、收割费40元/吨、到厂运输费10元/吨计,每公顷甘蔗总支出为13 650元,当年生产季平均每公顷产量达112.5吨计,如甘蔗收购价为280元/吨,种甘蔗每公顷纯收入17 850元。

甘蔗乙醇的经济效益,按吨蔗价280元计,12吨甘蔗可生产1吨燃料乙醇,主原料甘蔗成本3 360元,其他加工车间成本、辅料成本、财务成本、折旧等费用不超过600元,吨燃料乙醇生产成本3 960元,国家对企业燃料乙醇的结算价是91号汽油批发价(4 890元/吨)X0.911,约为4 454.8元/吨,盈余494.8元。

甘蔗糖酒联产循环利用流程如图5—3。

四、甘薯

甘薯[Jpomoeabatatas(L)Lam.]是旋花科甘薯属的一个栽培种,具蔓生习性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世界上甘薯目前种植面积约900万公顷,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一)国外开发情况

2005年世界上共有113个国家栽培甘薯,亚洲栽培面积为578.7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66.3%,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非洲栽培面积为253.5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29.0%。

我国占有世界甘薯85%产量,国外种植面积较小,尚未有主要选用甘薯作为能源原料作物的国家。日本雾岛酒业株式会社为日本最著名的造酒企业,其原料大部分选用甘薯,年产值达23亿日元。

(二)国内研究和开发现状

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现已培育成能源乙醇专用品种徐薯2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担的“甘薯高效低能耗贮存技术与高效燃料乙醇转化技术研究”,掌握了高效、低能耗的甘薯淀粉贮藏技术;通过对已有的酵母菌株的选育与改造,获得高浓度乙醇发酵酵母菌株,并通过代谢控制研究开发出高浓度乙醇发酵技术。

甘薯可提供较富裕原料的主产区划为两个大区:苏、鲁、皖、豫中原地区,湘、鄂、川、渝西南地区。

甘薯产量高。我国甘薯每公顷平均产量21.5吨。据河南南阳天冠集团资料,2.8~2.9吨甘薯干可生产1吨乙醇,而玉米生产同样数量的乙醇需要3.2吨。

(三)经济效益分析

每公顷约需种苗900元,肥料450元,基本不施用农药,投工75个合计1 800元,其他300元,合计3 450元。以河南天冠集团提供的资料分析,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所需鲜甘薯约8.55吨、甘薯干2.8~2.9吨。每吨鲜甘薯收购价为380元,原料成本为3 250

元,加工销售综合成本850元,成本合计4 099元。销售价目前与汽油同价。国家每吨补贴l 000元左右,以天冠集团为例,如无国家补贴,企业无利润。我国西南地区甘薯收购价每吨250~300元,企业可维持收益平衡。

甘薯脱毒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单产,增幅达20%以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种薯检测无严格的标准,省、地、市、县均出售脱毒薯,质量得不到保证。

甘薯生产燃料乙醇循环利用流程如图5—4。

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前言 伴随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智能配电与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越来收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与喜爱。**经过多年的实践经历总结与积累,立足于用户为酒店、大型商务体、办公楼等提供配电安全与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使用电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便捷、更加节能。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本项目设计预付费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系统。预付费系统配套预付费电表用于售电管理,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水电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预付费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能源管理系统支持CS、BS架构,支持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入。 以下为系统的初步展示可供参考,为使用户得到最佳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方案需根据本项目的实际需求另行设计定制。 二、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1概述: 本项目中针对酒店和商业广场的商业用户设计一套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本系统主是针本对商户用电的性质,实现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为保证商户用电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应采用一户一表的方案,针对本项目为商业用户配置**终端预付费电能计量表计 DTSY1352-NKC、DDSY1352-NKC来独立计量每个商业用户的用电量。通讯管理机通过RS-485总线采集所有终端电能计量仪表的数据。通讯管理机将数据通过由光纤组成的专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形成物业管理方需要的图形、文字等形式的文件,以此实现整个广场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 2技术要求 本项目设计的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由**品牌三相预付费电能表DTSY1352-C、单相预付费电能表DDSY1352-C,通讯管理机、RS—485总线(局域网)/光纤环网、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及预付费充值系统组成。**品牌预付费仪表的产品特点有以下几条: ?计量控制独立 电表内对应于各用户单元的计量单元独立,保证计量准确性:控制单元独立,保证控制可靠性。

新能源发电系统控制技术

新能源发电系统控制技术 一、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 1.1能源的分类与基本特征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给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源。世界上一切形式的能源的初始来源是核聚变、核裂变、放射线源以及太阳系行星的运行。 “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WEC)”推荐的能源分类如下: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力;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聚变能。 能源还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等。 一次能源: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其中包含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应是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它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是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初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应的非再生能源则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二次能源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终端用户的中间纽带。 含能体能源指包含着能量的物质或实体,如化石燃料、核燃料、生物质、地热水等。 过程性能源指随着物质运动而产生、并且仅以运动过程的形式而存在的能源。如天上刮的风、河里流的水、涨落的海潮、起伏的波浪、地球内部的地热等。 终端能源指供给社会生产、非生产和生活中直接用于消费的各种能源。常规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已经大规模开采和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属于常规能源。

能源管控中心系统项目技术要求

河北华丰煤化电力有限公司能源管理中心系统 招标文件 技 术 文 件 河北华丰煤化电力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招标范围及内容 1.1总体说明 1.2范围及内容 二.项目概况 2.1项目的背景 2.2公司能源管理现状及技术要求 2.3项目实现的目标 2.4 工程进度安排 三.设计技术要求 3.1 项目设计采用的标准及规范 3.2 总体设计原则 3.3 EMS系统要求与设计原则 3.4系统设计要求 四.工程服务 4.1 技术要求 4.2 培训 4.3 系统设计 4.4 现场技术服务 4.5 项目验收 4.6 资料交付要求

一.招标范围及内容 1.1总体说明 1.1.1本规范书适用于河北华丰煤化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能源管控中心系统项目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性能等方面。本技术招标书提出了一般常规的技术要求,并未涉及到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根据招标方技术招标书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向招标方提交一整套最新、最成熟的投标技术方案。 1.1.2投标方应向招标方提供企业相关资质,必须具有近3年在国内外3个以上能源中心的项目业绩,并提供用户证明。 1.1.3投标方如对本技术招标书有异议偏差(无论多少或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的“差异表”中,否则招标人将认为投标人完全接受和同意本技术招标书的要求。 1.1.4双方使用的技术标准发生矛盾时,按高标准执行。 1.1.5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招标书提出补充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予以配合。将根据需要,双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标人、投标人双方协商确定。 1.2范围及内容 河北华丰煤化电力公司能源调度管控中心系统招标范围包括以下十方面的内容: 一、能源调度管控中心系统设计及管理咨询服务 能源管理模式和机制建设咨询服务、仪表及数据采集设计,工业网络设计、集中值守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数据)设计,能源监控大厅装饰及辅助设备的设计,能源调度监控软件功能需求设计、基础能源管理软件功能需求设计。 二、水计量、能源动力、电力等系统数据采集、改造等建设。 三、工业网络建设。 四、数字视频监视系统(包括重大危险源)建设。 五、集中值守系统(生产过程数据)建设,实现远程监视。 六、能源集中调度监控平台、能源基础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集中调度监控与协调管控,实现能源管理信息化,完成计划与实绩管理、调度优化支持、能源综合预测与优化平衡、能源设备管理、能源质量管理、能源综合分析管理、环保管理、能源报表与数据发布、与ERP系统改造等重点内容建设。 七、监控中心的大屏幕、装修、核心机房建设。 八、采集大宗商品计量数据,形成公司及各单位日、月、季、年度能源平衡表,分析公司及各单位工序能耗变化情况,为能源考核提供依据。 九、新一期改造能源项目建设,预留专用线、物流园区能源项目接口等。 十、生产调度系统建设。

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力控科技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1概述 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能源供应危机及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不再只是一个社会的热点话题,更是我们未来的必经之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十三五”规划任务,要求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向节约、清洁、低碳、高效生产方式转变,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要实现能源的智慧管理不仅要考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进能源生产系统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问题,还要可以将IT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到管理平台中,最终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完成能源智慧调峰等。要实现智慧能源管理需建设一套能管理和保证中心高效运转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源管控平台,实现能源管理自动化,推动能源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 ●实现能源的在线平衡调节; ●实现动力能源设备的集中监控; ●规范能源设备的运行管理; ●完善能源数据的核算体系; ●实现计量仪表的实时管理; ●实现能耗数据分析; ●进行能源预测预警分析; ●节能评价辅助决策支持。 能源管控平台管理内容包含企业能源使用的管理和能源成本的管理。 ●能源使用的管理 ?企业用能状况和能源流程;

?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能源使用的效率; ?能源排放; ?能源使用意识; ●能源成本的管理 ?能源使用和主要耗能设备台账; ?企业能源成本统计核算; ?产品综合能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能源成本分摊和账单管理; 2系统整体拓扑结构介绍。 2.1集团集团级管控平台系统架构 集团级能源管控平台产品采用力控“工业采集网关+pSpace+能耗分析平台”的产品部署方案。以下属企业能源平台、及智慧城市相关平台为基础,关联企业综合办公平台及智

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

[中南大学] 21世纪的新能源——海洋能 姓名:[甘俊霞] 学号:[010*******] 班级: [11级地学试验班] 指导教师:[唐有根] 2013年4月29日

新能源 [认识与了解]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电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祉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化工能(如醚基燃料)等。 而我所要讲的是新能源中的一个小类:海洋能 21世纪的新能源——海洋能 【概念理解】 海洋能(ocean energy)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潮汐能和潮流能源自月球、太阳和其他星球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源自太阳辐射。海水温差能是一种热能。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水形成温度差,可产生热交换。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热交换水量成正比。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都是机械能。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在河口水域还存 在海水盐差能(又称海水化学能),入海径流的淡水与海洋盐水间有盐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侧渗透,可产生渗透压力,其能量与压力差和渗透能量成正比。地球表面积约为5.1×10^8km^2,其中陆地表面积为 1.49×10^8km^2占29%;海洋面积达 3.61×10^8km^2,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m,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10^9km^3。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 蓄能元件及辅助发电设备 3大部分组成。 多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 、碲化镉太阳电池 与 铜铟硒太阳电池5种类型。 18. 天然气是指地层内自然存在的以 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可燃性气体。 19.燃气轮机装置主要由 燃烧室、压气机 和 轮机装置3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 1. 简述能源的分类? 答: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力、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 热能、核聚变能。还可以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终端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常规能源,商品能源、非商品能源。 2. 什么是一次能源? 所谓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 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 3. 什么是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 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4. 简述新能源及主要特征。 答:新能源是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能确保供应和替代常规化石能源 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新能源的关键是准对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先进性和替代性。广义化的新能源体系 主要包涵两个方面:①、新能源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地热能,氢能,核能;②、新能源利用技术,包括高 效利用能源,资源综一、填空题 1.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 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 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2.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 的能源产品。 3. 终端能源是指供给社会生产、非生产和生活中直接用于消费的各种能源。 4. 典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由 光伏阵列、蓄电池组、控制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 负载等组成。 5. 光伏发电系统按电力系统终端供电模式分为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6. 风力发电系统是将 风能转换为电能,由机械、电气和控制3大系统组合构成。 7. 并网运行风力发电系统有 恒速恒频方式和变速恒频方式两种运行方式。 8. 风力机又称为风轮,主要有 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 9. 风力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 自动准同期并网和自同步并网 10. 风力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 直接并网、降压并网 和晶闸管软并网 11. 太阳的主要组成气体为 氢 和氦。 12. 太阳的结构从中心到边缘可分为 核反应区、辐射区 、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13. 太阳能的转换与应用包括了太能能的 采集、转换、 储存、运输与应用。 14. 光伏发电是根据 光生伏特效应 原理,利用 太阳电池 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5.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 太阳电池组件 ,中央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 和蓄电池、 17.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16.太阳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太阳电池

能源管理方案计划平台方案计划

智能化系统-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方案 目录 一、引言 (2) 二、项目概述 (3) 三、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目标 (3) 四、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的特点 (3) 五、设计原则与标准 (4) 5.1 设计原则: (4) 5.2参考标准、规范: (5) 六、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设计 (6) 6.1能效管理系统定义: (6) 6.2系统功能要求: (6) 6.3系统网络结构: (7) 6.4监控内容: (8) 6.5能效管理策略: (8) 七、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 (9) 7.1系统综述: (9) 7.2系统组成: (10) 7.3系统功能: (11)

一、引言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度的不断推进,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加大以及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提供的数据显示:1996~2008年,总建筑商品能耗由2.59亿tce,增长到6.55亿tce,增加1.5倍。2008年建筑能耗为6.55亿tce,占社会总能耗23%,电力能耗8230亿kwh,占社会总能耗的21%。从1996~2008年间,我国公共建筑总面积由28亿m2增长到71亿m2,增加了1.5倍,而公共建筑的能耗从1996年4140万tce ,到2008年14100万tce,增加了近2.5倍,其中电耗从1996年780亿kwh,增加到2008年3793亿kwh,增加了近4倍。从数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公共建筑的电力能耗呈现高增长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全社会各领域内节能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也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建筑节能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的有效节能方式基本分为三大类,即建筑技术节能、设备更新节能与运行管理节能1。其中建筑技术与设备更新节能更多的侧重于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高效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然而,在实际项目的运行中,即使系统形式相同和建筑规模相似的建筑物,其运行管理费用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通过优化建筑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加强管理、提高用能效率,合理降1.提出可持续管理节能应是建筑节能的关注重点。植入管理节能的概念。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时数据库 pSpace RTBD SCADA软件能源管理系统EMS 力控监控组态软件力控eForceCon SD 1.引言 1.1. 概述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而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装置情况、产品类型、能源管理水平对能源消耗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设一个全厂级的集中统一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数据进行在线采集、计算、分析及处理,从而对能源物料平衡、调度与优化、能源设备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能源管理系统(简称EMS)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架构中,把能源管理作为MES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应用构件,作为大型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整体需求分析 企业希望能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建立能源管理调度中心,实现从能源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能源介质消耗分析——能耗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化、科学化管理。从而使能源管理、能源生产以及使用的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能够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离线生产分析与管理。其中包括能源生产管理统计报表、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实现全厂能源系统的统一调度。优化能源介质平衡、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能源,提高环保质量、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耗和提升整体能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2. 设计内容与原则 2.1设计内容 ★自动化系统 能源管控中心网络系统及设备系统; 能源管控中心软硬件平台系统; 能源系统各站点的数据采集系统; 调度及操作人员所需的人机界面系统; 设备冗余,安全监测系统; 历史数据海量存储及分析系统等。 ★辅助系统 能源系统视频安全监控; 能源系统配套报警系统; 能源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等。 2.2设计原则

复习题-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

一、填空题 1.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2.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3.终端能源是指供给社会生产、非生产和生活中直接用于消费的各种能源。 4.典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蓄电池组、控制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负载等 组成。 5.光伏发电系统按电力系统终端供电模式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 系统。 6.风力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由机械、电气和控制3大系统组合构成。 7.并网运行风力发电系统有恒速恒频方式和变速恒频方式两种运行方式。 8.风力机又称为风轮,主要有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 9.风力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自动准同步并网和自同步并网。 10.风力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直接并网、降压并网和通过晶闸管软并网。 11.风力发电的经济型指标主要有单位千瓦造价、单位千瓦时投资成本、财务内部收 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源利润率。 12.太阳的主要组成气体为氢80%和氦19%。 13.太阳的结构从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14.太阳能的转换与应用包括了太能能的采集、转换、储存、传输、与应用。 15.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6.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3大部分组成。 17.太阳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碲化镉太 阳电池、与铜铟硒太阳电池5种类型。 18.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 能量。 19.天然气是指地层内自然存在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可燃性气体。 20.燃气轮机装置主要由燃气轮机、压气机和燃烧室3部分组成。 21.自然界中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称为水能,它包括位能、压能和 动能3种形式。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陈灿若(201664096)能源与动力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 得到旋转机械能;旋转机械能再通过驱动发电机发电。 优缺点: 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优点是转动机构不与海水接触,防腐性能好,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缺点是空气透平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发展与改进: 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的转换效率不高,主要问题出在空气叶轮上。针对这一点,改良后的装置使用了一种可控制叶片桨距的空气叶轮,使叶片处于最佳攻角以提高转换效率;此外还还使用了抛物线柱面聚波板,将波浪聚集在气室;与此同时,以前的固定式也改为了漂浮式振荡水柱装置,可以投放在距岸8~12英里的波浪能更加丰富的地方。今后,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提高装置能量转换效率、增强装置抗浪能力、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传输成本方面以达到降低发电成本的目标。 (二)筏式波浪能技术 原理: 筏式波浪能技术通过漂浮在水面的、端部铰接的浮体俘获波浪能,再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发电机发电。

pelamis波力装置 pelamis波力装置: 实际上pelamis装置是改良的筏式装置,传统装置只允许一个方向的角位移,在斜浪作用下受到弯曲力矩易损坏。而pelamis装置允许两个方向的角位移。它是世界上第一座进行商业示范运行的漂浮式波力电站。 优缺点: 筏式装置的长度方向顺浪布置,迎波面较小,与垂直于波面的同等尺度的波能装置相比,其吸收波浪能的能力稍逊一筹。但它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抗波浪冲击力强,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效率和发电稳定性。 (三)振荡浮子式技术 原理: 该技术采用浮子俘获波浪能,通过与浮子连接的液压装置或机械装置将波浪能转换为某种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或通过其他装置制造淡水。 我国的振荡浮子式技术改进与发展: 主要目的之一是攻克动力摄取障碍(1)如何高效地将往复机械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2)如何为前一级转换提供最佳负载(3)如何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振荡浮子技术采取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解决

石油和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密闭式电石炉节能技术推广 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和石油深加工产品成本的持续上涨,电石法聚氯乙烯和其他电石下游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电石产能迅速增长,2010 年我国电石产能约2200 万吨/年,成为世界上电石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电石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电和煤炭,并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气、粉尘等污染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愈加严格。无论从外部经济运行方面,还是从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 电石行业都迫切 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采用先进、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装备,提升自身能源利用水平,减少废弃物排放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电石行业主要生产装置是电石炉,分为内燃式电石炉和密闭式电石炉两类。内燃式电石炉与密闭式电石炉相比,单位产品能耗较高,废弃物排放量较大。“十一五” 期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密闭式电石炉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有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全面开展内燃式电石炉改造密闭式电石炉的时机已经成熟。本实施方案计划用5 年时间(2011—2015 年),将约500 万吨/年的大中型内燃式电石炉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预期可形成100 万吨标准煤/年的节能能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减少废弃物排放

量,促进行业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目录 一、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1) (一)...................................... 电石炉技术 概况(1) (二)...................................... 应用现状2) (三)...................................... 存在的问题(3)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3) (一)...................................... 指导思想3) (二)...................................... 基本原则4) (三)...................................... 建设目标5) 三、主要内容..................................... 5) (一)...................................... 范围和条件(5)

公司能源中心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完整版本

. 许继集团能源管理中心 监控及配电智能工程实施技术方案 (电气城) 二○一二年一月 精品word文档

目录 一、概述 ........................................................................ .......................................................... 3 二、企业能源管理的现状和需求......................................................................... .................. 3 三、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描述......................................................................... .. 4 3.1 方案设计简 介...................................................................... (4) 3.2 整体设计原 则...................................................................... (5) 3.3 系统整体网络架 构...................................................................... (5) 3.4 本系统模块组 成...................................................................... (6) 3.5 系统特点......................................................................... ........................................... 8 四、能源数据划分及其形态......................................................................... .......................... 9 五、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软件结构......................................................................... ................ 10 六、GPRS 简介......................................................................... ............................................. 11 七、数据采集终端设备(INDTU-051G/10)技术参数说明 (12) 7.1 INDTU 工作原理 图 ..................................................................... (12) 7.2 产品特 点...................................................................... (13) 八、售后服务......................................................................... (14) 8.1 技术支持与服 务...................................................................... (14)

能源管理云平台解决方案

国际机场节能管理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建设背景 (3) 1.1挑战 (4) 1.2需求分析 (5) 3.解决方案概述 (6) 4.系统架构 (9) 4.1能源管理系统主站 (9) 4.2通讯网络 (9) 4.3测控层硬件设备 (9) 5.技术特点 (11) 5.1能源管理可视化 (11) 5.2用能分析图形化 (12) 5.3智能数据统计分析 (13) 5.4管理规范化 (16) 5.5支持多种数据源 (16) 5.6能源系统云服务 (16) 6.应用场景 (17) 6.1能源购进 (17) 6.2能源消耗 (17) 6.3能源转供 (17) 6.4能源运行 (17) 7.计量点设置 (18) 7.1电计量点 (18) 7.235KV变电站计量点设置 (18) 7.3试点变电站(1#变电站)计量点设置 (20) 7.4水计量点设置 (21) 7.5热计量点设置 (23) 8.系统配置及预算 (24) 9.结语 (30)

1.工程概况 **国际机场位于*市东南方向,距*市?km,始建于?年,曾于?年进行过扩建。经过扩建后航站楼面积为?万平方米,跑道及滑行道延长至?米,并加宽跑道及滑行道道肩,飞行区等级由?升格为?级,可满足当前最大机型A380等飞机的备降要求,为国内干线机场及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场。 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机场”更名为“**国际机场”。机场已开通航线*多条,通达国内外60多个城市,保障机型近20种。

2.建设背景 节能减排已经被全社会普遍关注。就民航业而言,民航总局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22%,达到航空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机场能耗占民航业能耗的3%。其中,供暖、制冷、照明又占了机场能耗的70%。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机场的能源管理也提上日程。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在保持优质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减少能源消耗,将耗能大户变为节能大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社会节能减排做贡献,也成为****国际机场运营管理的关注焦点之一。 ****国际机场设有飞行区、航站区、办公生活区、塔台和通讯导航站、气象观测站、供油站、机务维修区、消防应急等区域设施,其面积大,分布广,负荷密集,供电容量大,不仅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而且航空级的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决定了机场对管理水平的高度要求。 **国际机场对于能源管理的需求主要包括: 1)持续安全可靠运行。由于机场交通枢纽有大量的人群聚集,为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设施的照明、通风、航班的通讯导航等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机场功能决定了其站房和相关设施必须长时间持续稳定运行,以便确保设施的高利用率,从而也要求能源管理系统持续可靠地运行。 2)实现能源成本管控。由于机场航空级的设施水平和一系列人性化的体验要求,空调、照明通风的能耗必然很大,因此需要对能耗进行分类监测和统计,找出无效能耗,针对实际客流变化进行合理调控,以降低整体运营能耗。 3)降低运营管理强度。对于规模大、设施分布广、客流密度高的**** 国际机场,其日常运营的管理强度极大,仅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正常功能和可靠性保障的要求,必须借助现代自动化技术手段以降低传统的人工管理强度。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海洋能源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海洋能源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 —“蓝色能源”之海洋能源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号:2205080107 姓名:赵志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对 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在当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正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使其日渐枯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本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关专家预言: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纪将是人类进入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世界各国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推动及资金的扶持下, 经过多年的科研与试验、开发与利用, 海洋能源发电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基础, 但仍存在着投资大、规模小, 获益能力低等问题, 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海洋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一、海洋能源的简述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米,而海 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米,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10的8次方平方千米。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 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 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 化学能等能源。直接地说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 等。这是一种“再生性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二、海洋能源的特点 (1) 可再生性, 由于海水潮汐、海流和波浪等运动周而复始, 永不休止, 所以, 海洋能是可再生能源; (2) 属于一种洁净能源; (3) 能量多变, 具有不稳定性, 运用起来比较困难; (4) 总量巨大, 但分布分散、不均, 能流密度低, 利用效率不高, 经济性差。 三、海洋能源的具体内容及在我国的分布 (一)海流能 海流亦称洋流, 是海洋中的海水朝一个方向不断流动, 尤如河流具有固定流动 路线一样, 会产生一种不易觉察的海流动力。海流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西部边界, 那里有强大的黑潮海流、墨西哥海流, 此外, 世界上还有日本海流、北太平洋海 流、南极环海流等。海流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其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几乎 任何一个风力发电装置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流发电装置。美国设计了一个最宏伟的海 流能利用装置,就放在佛罗里达半岛外侧的墨西哥海流上,还将一艘海流发电船长年停泊在强劲的海流上发电。 我国沿岸潮流资源根据对130个水道的计算统计,理论平均功率为13948.52 万kW。这些资源在全国沿岸的分布,以浙江为最多,有37个水道,理论平均功率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

《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复习题电气112-陈晓 一、填空题 1.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2.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3. 终端能源是指供给社会生产、非生产和生活中直接用于消费的各种能源。 4. 典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蓄电池组、控制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负载等组成。 5. 光伏发电系统按电力系统终端供电模式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6. 风力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由机械、电气和控制3大系统组合构成。 7. 并网运行风力发电系统有恒速恒频方式和变速恒频方式两种运行方式。 8. 风力机又称为风轮,主要有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 9. 风力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自动准同期并网和自同步并网。 10. 风力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方法有直接并网、降压并网和晶闸管软并网。 11. 风力发电的经济型指标主要单位千瓦造价、单位千瓦时投资成本、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 12. 太阳的主要组成气体为氢和氦。 13. 太阳的结构从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14. 太阳能的转换与应用包括了太能能的采集、转换、储存、运输与应用。 15.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6.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组件,中央控制器、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蓄能元件及辅助发电设备3大部分组成。 17. 太阳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太阳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与铜铟硒太阳电池5种类型。

18.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19. 天然气是指地层内自然存在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的可燃性气体。 20. 燃气轮机装置主要由燃烧室、压气机和轮机装置3部分组成。 21. 自然界中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称为水能,它包括位能、压能和动能3种形式。 22. 水能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河流中水的流量和水从多高的地方流下来。 二、简答题 1. 简述能源的分类? 答: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力、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聚变能。还可以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终端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常规能源,商品能源、非商品能源。 2. 什么是一次能源? 答: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3. 什么是二次能源? 答: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 4. 简述新能源及主要特征。 答:新能源是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能确保供应和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新能源的关键是准对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先进性和替代性。广义化的新能源体系主要包涵两个方面:①、新能源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地热能,氢能,核能;②、新能源利用技术,包括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节能。 5. 简述分布式能源及主要特征。 答:分布式能源定义为:发电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或很近的地方发电,并具有:①高效的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产热和电;②现场端的可再生能源系统;③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 特征:高效性;环保性;能源利用的多样性;调峰作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国家输配电投资;解决边远地区供电。

能源管理中心技术方案1

许继集团能源管理中心监控及配电智能工程实施 技 术 方 案 2012.1

一、概述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一指标是“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工作的奋斗目标。因此,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开展企业节能降耗行动,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能使企业更好的完成资源调配、组织生产、部门结算、成本核算,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自动化能源数据获取系统,对能源供应进行监测,以便企业实时掌握能源状况,为实现能源自动化调控扎下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方便企业的计量和成本核算工作。 能源数据具有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时效性强的特点,采集难度较高。同时,考虑到能源数据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意义,以及能源本身具备危险性的特点,需要对企业建立的能源数据获取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EMS)必须满足专业性强、实时性好、可进行远程资料交换、可用性强的需求。 二、企业能源管理的现状和需求 企业认识到数据资料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采用各种仪器、仪表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并派专人对仪器、仪表、与采集的数据进行现场维护、抄取,并逐级统计、上报,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这样的缺点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范围的数据采集需要。因此,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是深化企业管理、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安装范围包括总厂供水用量(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城市管网供水)数据采集,供水水压,水温等实时数据采集,各个分厂供水用量数据采集,其他相关独立核算部门数据采集等。各个分厂产品产量采集等。动力分厂实时供给数据采集,动力分厂生产各种能源产品实时数据采集或登记等。其他各种能源的总厂供给数据和各个独立核算单位的供给数据采集或记录。由于企业能源管理是一个复杂和庞大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这需要企业内部完善的企业局域网(Intranet)系统的有力支持。就目前各个企业的现状而言,基本上都建立起了其内部Intranet,而且建立在企业内部局域网系统的各种应用系统也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就是建立在企业内部局域网系统的一种应用系统,它需要与企业其他应用系统(如企业内部办公系统)紧密结合,协调完成各项工作。 由于能源管理系统涉及范围广、数量和类别较多,所采用的通信协议不一致,各个企业所采用的计量设备也千差万别,各个企业和分厂车间的不同能源系统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采用统一管理界面,分别采集的方法。在下面系统结构中我们会详细介绍。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1系统方案概述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