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10月

目录

一、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4)

1、主要正极材料性能比较 (4)

(1)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安全性较高 (5)

(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5)

2、正极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6)

(1)磷酸铁锂 (6)

(2)三元材料 (7)

二、导电浆料行业发展概况 (7)

三、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概况 (9)

1、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动力电池市场的高速发展,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9)

2、动力电池市场中,磷酸铁锂、三元材料技术路线并存发展 (10)

3、伴随市场发展以及补贴政策变化,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提高 (11)

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12)

1、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12)

(1)初创期:优先发展新能源商用车 (13)

(2)成长期:补贴普惠制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13)

(3)头部效应期: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14)

(4)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市场化 (14)

①新能源汽车产业潜力巨大 (14)

②市场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5)

2、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稳定发展 (15)

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快速成长 (16)

五、储能行业发展概况 (17)

1、通信储能:存量替代和5G时代的增量成长 (18)

(1)相比于铅酸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优势日益突出 (18)

(2)通信储能存量替代,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市场广阔 (19)

(3)通信储能增量市场快速成长,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较大 (19)

2、电力储能领域: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性设施正逐渐普及 (20)

(1)电力储能市场:从示范工程向市场化转变 (20)

(2)电力储能商业化加速:磷酸铁锂需求快速增长 (21)

六、行业竞争情况 (23)

1、锂离子电池竞争格局 (23)

2、正极材料竞争格局 (25)

3、导电浆料 (25)

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5)

1、磷酸铁锂 (25)

(1)北大先行 (25)

(2)贝特瑞 (26)

(3)湖北万润 (26)

(4)湖南裕能 (27)

2、碳纳米管导电液 (27)

(1)天奈科技 (27)

(2)卡博特(深圳) (27)

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亦可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的生产。上游主要为锂矿等原材料,下游用作制备锂离子电池,可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等领域。

一、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市场规模大、产值高的是正极材料,因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使用领域等,成为锂离子电池核心关键材料,其占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的19.4%。目前,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占比较高的正极材料主要是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

1、主要正极材料性能比较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以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为主,其主要差异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磷酸铁锂的理论单体能量密度低于三元材料,但制成电池模组后,两者的差异较小,主要是因为从电池单体到电池模组,三元材料电池需要较为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相比于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安全性、生产成本上,具体为:

(1)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安全性较高

三元材料通常在180摄氏度以上会出现自加热,在约200摄氏度发生分解并释放出氧气,在高温下电解液迅速燃烧,发生加剧连锁反应,其应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业界对其安全性的有效保障关注度较高。磷酸铁锂的安全性能相对较好,在250摄氏度以上才会出现热现象,在700-800摄氏度时才会发生分解,分解时不会释放氧分子,燃烧不如三元材料剧烈。因此,新能源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一般不使用三元材料电池,而以磷酸铁锂电池为绝对主流。

(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钴盐、镍盐和锂盐是制备三元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其中钴盐、镍盐在我国的可开采储量较小,供应较为紧张,导致三元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对于磷酸铁锂而言,主要原材料为锂源、铁源、磷源,铁源和磷源资源较为丰富,随着锂源供给端的实质性改善,国内厂商的产能逐步释放,锂源价格逐步回落,磷酸铁锂显示出更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基于上述各自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