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江西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江西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江西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版权局)2009-06-23 来源: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网站 【字体:大中小】 工业园区是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印刷业是一个加工 产业,它的兴衰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文化发展了,可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广大的市场和 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省印刷产业的发展,为投资我省印刷领域的投资者做好服务,我们依据《江 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赣发改工业字[2006]969号),编制了《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供投资者参考。 主要工业2010年预计地区产业结构情况 园区产值 南昌市(重点发展以实现年销售收 南昌咼新发展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 电子信息、汽车与零入超300亿 技术产业医药、资源深加工、机电一体化 部件、机械装备、轻丿元。 开发区等五大产业。 工造纸、化纤纺织、 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发展以奥克斯为龙头的现代家 南昌经济实现年销售收光机电一体化、食品电,以奔驰中客、江铃为龙头的 技术开发入超300亿 饮料等为主的特色产汽车产业,以中国普天、L-COS 区丿元。 业。着力建设好南昌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产

咼新技术产业开发业。 区、南昌经济技术开江西南昌发展医药医疗器械、汽车汽配、实现年销售收发区、江西南昌小蓝小蓝经济机电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加工入达200亿经济开发区、江西新开发区等五大支柱产业。丿元。 建长堎工业园区、南江西新建发展食品、建材、服装、包装、 实现年销售收昌英雄经济开发区、长堎工业鞋业、印刷、电器及关联产业为 入超100亿元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园区。特色的产业。 南昌昌南工业园区、发展针织服装、汽车摩托车及零 南昌昌东实现年销售收江西安义工业园区等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化工建 工业园区入80亿元11个工业园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 九江市(重点发展石江西九江 实现年销售收油化工、汽车制造、经济开发 入超300亿元有色冶金、新型建材、区 纺织服装、信息光电、九江出口实现年销售收食品加工等为主的特加工区入超100亿元色产业。着力建设江江西共青 西九江经济开发区、城经济开 发展服装纺织、生态休闲、教育实现年销售收九江出口加工区、江发区江西 等三大产业。入100亿元西共青城经济开发共青城经 区、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 济开发区、江西德安江西永修发展有机硅、生物制药、食品加实现年销售收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贵州省要加大金融业改革力度,把金融资源重点投资投入到烟草业、旅游业、白酒制造业、中医药苗药制造业、能源电力业和特色旅游食品产业的开发上。一、贵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调整,贵州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再向“二、三、一”型的转变,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的方向转化。第一产业。牧业发展较快,林业、渔业均有小幅上升,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传统生产格局,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一产内部结构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有所下降,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提高,贵州省加快了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在加强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了以卷烟和饮料酒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在巩固“两烟一酒”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电力、铝和铝加工、冶金、汽车零部件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贵州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仍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为主。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尤其是房地产业稳步增长,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上升势头强劲,同时,商业、饮食业快速增长,持续保持了第三产业中主导部门的地位,运输、邮电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倔起,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贵州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时期,表现在:一

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牢固,粮食生产实现了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畜牧养殖业比重有所提高,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二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中最高,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两烟一酒”、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旅游业、生物药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但工业产品中的主流产品仍集中在初级产品加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而机械、电子类产品所占比重还很小,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三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有加速增长之势,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迅速倔起,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一定规模,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四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仍然较大,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五是资源有效配置呈合理化趋势,生产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汇集,产业发展已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六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对优势产业的制约得到缓解;七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进一步发挥,以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双百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成效,城镇化水平达到23%左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征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900 (计划范本系列)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详细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详细版 提示语:本计划文件适合使用于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一、产业结构现状 ****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XX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xx”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XX年调整为10:57:33。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XX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 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XX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XX年的73.0:24.5:2.5调整为 67.2:24.7:8.1。 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V 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卢福财李志波摘要:通过运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构建V AR模型,对江西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江西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统计上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服务业的发展对实际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而且复杂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江西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一、引言产业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增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1952年以来江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

改革开放以后更是达到了%,到2008年江西人均GDP为14781元,达到2000美元的水平。与此同时江西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占绝对地位转变为“二、三、一”的产业格局,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江西正处于巩固和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有利于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提供实证依据,进而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库兹涅茨(1985)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是总量增长,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钱纳里的多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展中国家非均衡

最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 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着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 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产业结构分析

江西财经大学 20 14 ~ 20 15 学年第1学期大作业论文题目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产业结构分析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任课教师万卫红学号姓名0124819 叶凌杰 0120728 兰卡 0120727 刘宇暄 0120734 潘景怡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国外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袁州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袁州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袁州区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产业结构分析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永恒主题。袁州区也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之所以有这一政策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取决于这个地区有多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合理的产业结构。而产业是指具有某类拥有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结构是产业之间具有经济技术联系,以市场为主体的存在与分布状态表现出来的,而市场主体则是产业的承载者。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市场主体的发展又为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创造条件。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为市场主体的外在数量增加和内在竞争力提高创造条件,而市场主体的外延扩张和内在升级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市场主体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袁州区市场主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 在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提出的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论文报告江西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分析评估 -基于因子分析法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姓名:倪超苗 学号:20122104013 指导老师:殷溪源 日期:2015年11月

目录 序言 (3) 1问题的提出 (3) 2理论基础.................. (3) 2.1方法的选用 (3) 2.2因子分析法的简介 (4) 2.2.1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4) 2.2.2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4) 3江西省各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5)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 3.2 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检验 (7) 3.3确定提取的公因子数 (8) 3.4 求因子载荷阵并确定各因子的性质 (9) 3.5 各公共因子的得分以及赋权 (12) 3.6 因子的地区排名 (14) 4 结果评价与分析 (15) 5 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在力及其在国内 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对推动地市社 会经济有序、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因子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地市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各地市社会发 展水平差异较大,内部发展不均衡。所以,各地市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分 析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社会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采 取措施提高本市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Abstract:Urba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s refers to the city with all the strength, potential force, and it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se factor show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around the city closely relat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differences around the city, inter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So, every city to develop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jiangxi province around the city, on the basis of social hai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targe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eventually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jiangxi province.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 (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2)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 (3)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 中国 第二三产业比例逐年增大,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一产业比例下降

现代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芝加哥自1837 年设市以来,芝加哥作为五大湖的中心、国家

铁路干线枢纽,处于盛产钢铁、牲畜和农产品的中西部,其 北美大陆的核心地理位置成就了城市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繁荣。但是自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作为“锈带”之都,芝加哥也没能逃脱席卷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从60 年代开始,芝加哥就研 究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80 年代最 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制造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导的 多元化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了由制造业基地向全球 化城市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03 年 城市人口回升到290 万人,市区面积591 平方公里,成为 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的中心,被称为美 国的制造之都、金贸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 心,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2003 年芝加哥生产总值1100 亿美元,人均4.1 万美元。 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战略位置的城市往往倾向于脱离 其所在的地区,在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但芝加哥 是个例外,它同地区经济的联系极其紧密。大芝加哥地区 的内地贸易要多于世界贸易,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 赖于制造、仓储和交通业的发展。中西部的很多小型工业 城市仍然是机械、机床、汽车配件和其他产品的强有力的 出口方。芝加哥正是依靠综合、密集和多样化的中西部经 济,完成了其全球化城市的转型。 与美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 制造商。中西部的资本货物(如农用机械、重型卡车、建设 机械等)以及耐用消费品(汽车等)产业的就业和总产出仍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制造业的密集对芝加哥有直 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芝加哥都市地区仍保留了制造 业,其产量和海外出口仍很可观;间接影响是芝加哥很多 商业服务来源于或关联于地区制造业甚至是农业。芝加哥 与中西部各州之间相互依存度高,这也是城市得以保持活 力的一个原因。中西部制造业产品贸易极度繁荣,促使高 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必须实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协作,这就 进一步推动了陆地交通的兴盛。而芝加哥是全美交通改革 速度和力度最大的城市,它作为中西部货物运输、配给的 枢纽地位一直就未曾动摇过。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江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一个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卢福财李志波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构建VAR模型,对江西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江西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统计上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服务业的发展对实际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而且复杂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本文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江西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产业经济学经典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增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1952年以来江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7.6%,改革开放以后更是达到了10.2%,到2008年江西人均GDP为14781元,达到2000美元的水平。与此同时江西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优化,由农业占绝对地位转变为“二、三、一”的产业格局,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10.0:51.2:38.8。目前江西正处于巩固和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有利于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提供实证依据,进而促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其中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库兹涅茨(1985)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是总量增长,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钱纳里(H.Chenery)的多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展中国家非均衡的经济条件下,“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当不过。”郭克莎 (1999)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周英章,蒋振声(2002)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实际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协整检验表明二者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互动关系。荣宏庆(2002)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纪玉山(2006),王兵、陈雪梅(2006),刘瀑(2010)都对该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而针对江西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康兰媛等(2006)通过建立三次产业的产值和GDP总量的线性模型,分析江西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系数。戴启文(2007)对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水平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是江西经济增长的原因,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长期均衡关系。田善佳等(2010)用线性模型计量江西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对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做深入的实证研究。由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均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且均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可能存在“伪回归”问题。故本文的研究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来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促进就业与增长政策的效应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批准号09YJA790093) [作者简介]卢福财(1963—),男,江西资溪人,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李志波(1987—),男,山西晋城人,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论文报告 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分析评估 -基于因子分析法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姓名:倪超苗 学号: 指导老师:殷溪源 日期:2015年11月

目录 序言 (1) 1问题的提出 (3) 2理论基础 .. (3) 2.1方法的选用 (3) 2.2因子分析法的简介 (4) 2.2.1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4) 2.2.2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4) 3省各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5)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 3.2 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检验 (7) 3.3确定提取的公因子数 (8) 3.4 求因子载荷阵并确定各因子的性质 (9) 3.5 各公共因子的得分以及赋权 (12) 3.6 因子的地区排名 (14) 4结果评价与分析 (15) 5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在力及其在国外 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对推动地市社会 经济有序、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因子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各地市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各地市社会发 展水平差异较大,部发展不均衡。所以,各地市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分析 法对省各地市的社会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提高本市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省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Abstract:Urba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s refers to the city with all the strength, potential force, and it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se factor show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around the city closely relat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differences around the city, inter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So, every city to develop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jiangxi province around the city, on the basis of social hai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targe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eventually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jiangxi province. Key words:social development; factor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论文报告 江西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分析评估 -基于因子分析法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姓名:倪超苗 学号:20122104013 指导老师:殷溪源 日期:2015年11月

目录 序言 (2) 1问题的提出 (3) 2理论基础 .. (3) 2.1方法的选用 (3) 2.2因子分析法的简介 (4) 2.2.1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4) 2.2.2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4) 3江西省各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5)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 3.2 因子分析的适宜性检验 (7) 3.3确定提取的公因子数 (8) 3.4 求因子载荷阵并确定各因子的性质 (9) 3.5 各公共因子的得分以及赋权 (12) 3.6 因子的地区排名 (14) 4结果评价与分析 (15) 5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在力及其在国内 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对推动地市社 会经济有序、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因子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地市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各地市社会发 展水平差异较大,内部发展不均衡。所以,各地市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分 析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社会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采 取措施提高本市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发展水平;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Abstract:Urba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s refers to the city with all the strength, potential force, and it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balance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se factor show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around the city closely relat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differences around the city, inter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So, every city to develop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jiangxi province around the city, on the basis of social hai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targe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eventually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jiangxi province. Key words:social development; factor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用什么标准或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呢?人们通常按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总量,即GDP 来评价。其实,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指标是城市产业结构。所谓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整体表现。由于可以从不同程度对城市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和呈现复杂的关系。 城市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 1.产业结构反映城市发展阶段 区别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基础最主要的是产业构成或产业结构。农村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而城市则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主。综观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城市产生的初期或前期,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急剧增加,并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接着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代替第二产业,并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城市总体发展进

入一个新的时期。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过程。 2.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前景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前景。许多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占绝对优势,经常被确定为工业城市或工矿城市;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流通产业、金融业发达的城市,却被确定为旅游城市、文化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等。在工业化比较成熟或后工业化社会,后者往往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充满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3.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功能和作用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对周边城市区域及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第三产业的辐射力更为深远和影响力更大。如,旅游城市能吸引国内外大量人口来城市旅游、开会、经商以及其他经济文化活动。 4.产业结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总体布局、整体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设计,市政设施安排,都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 {HYPERLINK "https://www.doczj.com/doc/7b7018493.html,/"|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版权局)2009-06-23 来源:江 西省新闻出版局网站 【字体:】 工业园区是我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印刷业是一个加工产业,它的兴衰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文化发展了,可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省印刷产业的发展,为投资我省印刷领域的投资者做好服务,我们依据《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赣发改工业字[2006]969号),编制了《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供投资者参考。 地区 主要工业 园区产业结构情况 2010年预计产 值 南昌市(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汽车与零部件、机械装备、轻工造纸、化纤纺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食品饮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着力建设好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江西新建长堎工业园区、南昌英雄经济开发区、南昌高新 技术产业 开发区 发展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 医药、资源深加工、机电一体化 等五大产业。 实现年销售收 入超300亿元。 南昌经济 技术开发 区 发展以奥克斯为龙头的现代家 电,以奔驰中客、江铃为龙头的 汽车产业,以中国普天、L-COS 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产 业。 实现年销售收 入超300亿元。 江西南昌 小蓝经济 开发区 发展医药医疗器械、汽车汽配、 机电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加工 等五大支柱产业。 实现年销售收 入达200亿元。江西新建 长堎工业 园区。 发展食品、建材、服装、包装、 鞋业、印刷、电器及关联产业为 特色的产业。 实现年销售收 入超100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