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网络出版时间:2011-10-11 11:02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613747077.html,/kcms/detail/42.1199.O3.20111011.1102.022.html

第32卷第10期岩土力学V ol.32 No.10 2011年10月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ct. 2011

文章编号:1000-7598 (2011) 10-2889-12

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黄理兴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430071)

摘要:在岩石动力学研究范畴,岩石承受的典型荷载是冲击荷载,加载应变速率在1×10-1~1×104 s-1之间,通过如动载机、霍布金逊压杆、常规爆炸荷载等试验装置来研究岩石的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由于岩石的动载作用必须考虑惯性效应,即波效应,因此,岩石动力学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研究应力波在岩体(石)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应力波与岩体节理裂隙的相互作用、应力波通过层状介质结构面折、反、透射关系及边界效应。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冶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爆破动力效应试验。比较全面地开展岩石动力学研究应该始于1965年由国家科委与国防科委同意成立防护工程组,并将“防护工程建设与研究”增列为10年规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从而奠定了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的基础。1987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走向新的里程,成员单位涵盖水利水电、能源矿山、煤炭石油、铁路交通、建筑国防、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等。岩石动力学专委会每两年组织召开的“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十一届,对我国岩石动力学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文中介绍了我国岩石动力学近10年来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岩石动力学研究主要成就、岩石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两部分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岩石;动力学;成就;展望

中图分类号:TU 45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and new achievements of rock dynamics in China

HUANG Li-xing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

Abstract: In rock dynamics, one of typical types of loading is impact loading, which can induce the strain rate up to 1×10-1-1×104 s-1.

Impact loading can be generated by a dynamic machine, Hopkinson bar testing equipment and blasting, and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rock. When rock is subjected to dynamical loading, inertial effect will become significant. Hence the objective of rock dynamics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pag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stress waves in rock,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ress waves and the joints of rocks, the reflection, diffraction and injection of the stress waves in layered materials. Initial study of rock dynamics in China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sixties of last century, when the dynamic effect of blasting on the slope stability of Daye Iron Mine was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or such a subject started in 1965, when State Commiss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Defense Commiss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pproved to establish the defense engineering research group, and launched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for protective engineering” as a key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Through such e vents, China built up the foundation for its rock dynamics study. In 1987, the Commission of Rock Dynamics, a sub-committee of Chinese Society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was founded; and this event became the milestone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ock dynamics. Members of the commission came from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water conservancy, hydropower, energy, mining, coal, petroleum,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tc. Organized by the commission,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for Rock D ynamics” has been held every two years, making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rock dynamics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and new achievements of rock dynamics in China recent 10 years; 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e. the past achievement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Key words: rock; dynamics; achievements;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0-03-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No. 2011CB71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972201)。

作者简介:黄理兴,男,1953年生,研究员,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E-mail:lxhuang@https://www.doczj.com/doc/7613747077.html,

岩 土 力 学 2011年

1 引 言

岩石力学从广义的角度可分为岩石静力学和岩石动力学,它们虽然都是以固体力学为基础,严格地说是以弹塑性、黏弹塑性力学为其理论基础,但它们之间存在有其荷载形式不同这一主要差别。

图1中,时间相关性的现象涵盖了整个应变率范围,准静态和动态的界线区别是不确定的[1]。虽

然岩石动力学领域通常认为应变率超过1×10-3 s -将

会产生振动,而实验室测试的准静态应变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常规的岩石力学系指应变率在1×10-5~1×10-1 s -

1之间的荷载范围,如常规的刚性

伺服试验机荷载;当应变率小于1×10-5 s -

1时,属于

岩石流变学研究范畴;当应变率大于1×105 s -1时,

岩体处于热流体状,属爆炸流体力学范畴。因此,只有当应变率在1×10-1~1×104 s -

1之间的荷载范围,

才属于岩石动力学研究范畴,如动载机、霍布金逊压杆、常规爆炸荷载等。

图1 与应变率相关的岩样破坏时间

Fig.1 The broken time of rock samples with strain rate

在岩石动力学研究范畴,岩石承受的荷载典型的是冲击荷载,因而必须考虑惯性效应,即波效应。岩石动力学也是以应力波为其理论基础,但由于受载岩石结构构造的非均质、各向异性以及岩石的脆性与多节理裂隙性,作为理论基础的应力波也需针对岩石作些特定的限定与发展。因此,应力波在岩体(石)中的传播与衰减、应力波与节理裂隙的相互作用、应力波通过层状介质结构面折反透射关系及边界效应,均是岩石动力学研究重点。 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湖北大冶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爆破动力效应试验,而较全面开展的岩石动力学研究,应该始于1965年由国家科委与国防科委同意成立防护工程组,并将“防护工程问题的研究”增列为10年规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2]。从1965-1980年15年的历程中,我国曾多次进行大规模的防护工程与国家安全工程现场试验,在爆炸现场主要测量岩体内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压力等运动参数与力学参数,分析应力波在岩土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开展了岩体本构关系、应力波在毛洞周围绕射的动光弹与高速摄影研究,同时研制了一批压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测量系统以及岩石动载机、霍布金森压杆等一系列试验设备,有限元法等数值模拟计算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我国防护工程的建设与研究,奠定

了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1977年,由国家计委组织、兵器工业部和国家贮备局牵头,全国20多个部委、兵种、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参加的地下炸药库安全问题的研究(“七七工程”),研究过程历时10多年,是我国首次进行的大比例现场化爆试验,最大规模做到1:1的500 t TNT 原型洞库炸药试验,在国际上也属罕见。与岩石动力学相关的研究课题有岩体中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爆破漏斗与破坏分区。室内试验有岩石动态力学性质和岩石断裂机制以及相关的数值计算。该工程项目的研究,是我国国防与地方携手联合完成国家层面重大项目的一部巨著。

1987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走向新的里程。从1988年始,岩石动力学专委会每两年组织召开“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2011年10月将在北京举办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坚持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的宗旨,将全国从事岩石动力学研究的学者、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共同研讨我国岩石动力学学科建设,交流研究成果、展望发展趋势,在我国岩石动力学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

10年前,黄理兴等[3]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曾对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已作了总结。本文主

2890

第10期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要介绍近1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岩石动力学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2 岩石动力学研究取得的新成就

2.1 岩石动态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研究

各种动荷载作用下所引起的地运动的预报以及对岩石结构建筑物破坏的预报,岩石中结构物的抗爆炸破坏能力的估计,以及这些结构物的合理设计等要求充分地掌握岩石和岩体的动态力学性质、本构关系,特别是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它是研究岩石爆破机制、应力波传播规律、防护工程设计以及地震工程、岩土基础工程等所必需的重要资料。

王礼立等[4-5]基于拉格朗日分析方法研究率型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对Fowles等提出的传统的Langrangian分析方法,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相结合作了检验分析,建立了拉氏分析与ZWT 率型本构模型之间的定量关系。尹光志[6]在对岩石进行了平面应变、常规三轴和声发射试验及煤岩CT扫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分叉理论、混沌理论对岩石在断裂失稳过程中的局部化分叉与混沌特征以及冲击地压的混沌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平面应变和常规三轴状态下岩石断裂失稳不同的本构特性。王占江等[7]用点荷载爆炸模拟核爆状态来研究蓝田花岗岩的本构关系。单仁亮[8-9]利用SHPB 装置,分别研究了花岗岩、大理岩和砂岩的单轴冲击本构关系。

对岩石动力特性,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岩石材料对加载速率的响应。钱七虎等[10]就岩石及岩体的强度对于应变率的依赖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考虑强度对于应变率依赖关系的摩尔-库仑准则,确定了岩体的破坏尺寸与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若干时间性破坏准则。李海波等[11-12]对取自新加坡Bukit Timah地区的花岗岩岩芯作了动态压缩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轴动载荷作用情况下岩样呈锥型破坏模式;三轴情况下岩样呈剪切破坏模式。当应变速率从10-4增加到100 s-1时,花岗岩的抗压强度约增加15%,花岗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李夕兵等[13-14]提出了虚拟损伤的概念,对大理岩在单向载荷作用下的虚拟损伤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虚拟损伤和实际损伤过程都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损伤变量服从指数分布,同时还开展了岩石高温(100~400 ℃)下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获得了粉砂岩的全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升,粉砂岩的峰值应力、应变、弹模都相应降低。

王启智等[15]首次把平台巴西圆盘试样引入动态劈裂试验,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大理岩巴西圆盘和平台巴西圆盘试样进行了宽应变率范围(14.6~163.0 s-1)的动态劈裂实验,得到了不同尺寸的大理岩试样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破坏应变。李宁等[16]对循环荷载下冻结裂隙砂岩动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裂隙砂岩比完整砂岩疲劳效应明显,冻结作用能减弱试样的疲劳效应与加载速率效应。徐松林等[17]在用激光辐照砂岩和大理岩的试验中,得到了相应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并获得岩石中热耦合效应比应力波和冲击波慢得多的现象。

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除上面表述的外,在我国防护工程领域也做了大量岩石动力学研究,涉及国防的研究成果本文不宜列入。从总的研究情况来看,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研究率效应大多在100s-1到103 s-1之间,结合工程项目的应用研究较多,系统的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研究较少。类比的结果较多,机理性的研究较少,对有些岩石率效应不明显的现象,可能与高孔隙率有关,尚未找到理论支持。可喜的是,目前一大批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的建立,特别是带温度、围压设备的研制成功,对今后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带来了技术保障。

岩石本质揭示了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工程性状的缘由,它的研究和界定无疑将为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提供重要的基础。由于岩石是在地质环境中生成、演化而形成的,岩石的本质性包含其物质性、结构性、赋存性以及演化时态性。岩石材料的非线性、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不连续性成为建立岩石本构模型的制约条件。因此,岩石动态本构模型研究,许多学者曾潜心研究,所获得成绩可喜,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

2.2 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研究

研究应力波在岩石介质中传播与衰减的规律,是期待爆炸波对地下工程及建筑物的破坏效应最小。在矿山破岩等实际工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爆炸能量以获得最佳爆破效果。在地震工程中,期望了解地震波对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效应。因此,研究应力波在岩土介质中传播与衰减规律,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

应力波传播的媒介是地质体,研究波与地质构造、波与结构面、波与节理裂隙的相互作用,对研

岩土力学2011年

究波的传播与衰减至关重要。李永池等[16]开展了应力波的演化机制及其对防护工程应用的研究,对应力波演化中的材料黏性耗散效应、几何效应、空穴隔离和绕射效应、波阻抗梯度效应等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含损伤弹黏塑性材料本构关系的理论框架,并考察了材料的黏性效应影响冲击波衰减和应力波演化的一般规律,得出了材料的黏性对冲击波的衰减、应力波的演化以及层裂效果的影响规律。李建春等[19]基于黏弹性理论,提出了平行节理岩体的一维动态等效连续介质模型,主要描述应力波通过节理的衰减和时间的滞后,通过和位移不连续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成果可简化应力波传播问题的复杂性。王占江等[20]在花岗岩岩体中,经过系列化爆试验,获得了自由场应力波传播规律可与核爆试验可比的结果。张继春等[21]对软弱夹层岩体爆破运动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单孔台阶爆破为原型,进行含软弱夹层的混凝土模型爆破试验,利用高速摄像观测爆破过程中夹层土的运动状态,分析不同炮孔装药量、夹层土含水率和最小抵抗线条件下夹层土的运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黄永林等[22]研究了郯庐断裂带鲁苏沂沭段几条平行的深大断裂构造对汶川地震波的隔震效应,地震波传播通过郯庐断裂带产生多次的反射与折射,利用汶川地震时的人员反应和地震记录,分析表明郯庐断裂带鲁苏沂沭段阻碍了地震波的传播,验证了郯庐断裂带对地震波有隔震作用的判断。王鲁明[23]研究了节理岩体中的应力波传播规律,讨论了位移不连续模型与特征值法结合的方法,对垂直于单一线性变形节理、多个平行线性节理、单一非线性变形节理,分别采用线性变形不连续模型、双曲线变形不连续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数值模拟了爆炸波在节理岩体中传播与衰减过程。

波动是动载的惯性作用。目前人们研究波在岩体中的衰减,主要是研究应力波、地震波、超声波的传播与衰减。从防护工程的角度,人们更关心冲击波传播对构筑物的影响;从地震工程的角度,人们更关心表面波的传播与衰减及与自由面的相互作用。这类成果目前少见。

2.3 岩石的声学特征研究

应用声学方法研究岩石物理力学特性,是声学与岩石动力学学科相互交叉的结果。岩石超声测试技术是通过测定声波穿透岩石(岩体)后声学参数(波速、波形、波频、波谱)的变化,间接了解岩石(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及结构特征。

赵明阶等[24]在21世纪初曾对岩石声学特性研究现状作个概述,对岩石声学特征研究方法与展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史謌等[25-26]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深井砂岩、泥岩样品,研究了孔隙结构、孔隙流体性质、岩石骨架在声波压实效应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纵波时差的压实效应随孔隙度增大而趋明显,孔隙度越大,时差随压力变化越快;随着上覆有效压力的增大,时差与孔隙度的线性相关程度减弱;孔隙中所饱和的液体对横波速度影响不明显,而纵波气饱和的样品波速明显小于液体饱和的波速,且气饱和岩样的波速在低压时随压力的变化率比液体饱和的大。葛洪魁等[27]也研究了砂岩孔隙弹性特性,利用“不套封”加压试验、围压下的波速测量,获得了砂岩骨架材料的力学特性。邓向允等[28]研究了玄武岩中裂隙分布形式对声波传播的影响,对加工成含不同组合裂隙的玄武岩岩样,进行了在25~1 000 Hz 5种不同频率作用下的声波测试,结果表明,裂隙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夹角对波传播有很大影响,当裂隙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时,散射效应最大;而当裂隙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时,影响最小。楚泽涵等[29]建立了平面声波在平行界面上放射和折射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该理论模型下的反射系数表达式,对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作了分析和探讨,对在第一和第二临界角附近的反射系数大小的讨论,有助于研究声波全波系列中滑行纵波、滑行横波和伪瑞利波的幅度特征。邓涛等[30]通过对烘干和饱和状态下的大理岩进行了声波对比测试,发现饱水后的大理岩波速发生变化并数据明显分散,波速各向异性也被弱化,长期浸泡后,大理岩的波速还会降低。邵明申等[31]对龙游石窟砂岩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弹性波速进行了测试,含水率为15%时,弹性波速出现反常,降低到一个很低的值,分析认为是与砂岩中含较多膨胀性的黏土矿物有关;各向异性受含水率的影响不明显。嵇少丞等[32]研究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岩中波速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波速与围压及温度的定量关系。丁梧秀[33]在研究了岩石(体)弹性波波速与应力的关系后,提出岩石(岩样)应力变化与波速没有直接的关系,控制波速的直接因素,是裂隙的发育程度与闭合程度的变化。在声波测试技术方面,伍向阳等[34]提出了一种测量岩石声波速度和衰减谱的技术,可直接比较来自岩样顶界面的反射波和穿透岩样的透射波,通过波谱分析并考虑漫射修正,从而给出连续的声波速度和衰减谱。

2892

第10期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由于岩石(岩体)材料的复杂性,对于岩石声学特性与岩石应力状态的相关性、对于与应力状态相关联的加载和卸载过程、对于声波信号如何应用等等,仍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2.4 爆破效应与破岩机理研究

在爆破破岩效应研究方面,赵阳升等[35]提出了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即岩体动力破坏真正需要消耗的总是单向应力状态的破坏能量。王明洋等[36]对岩体在爆炸与冲击下的破坏过程作了研究,提出岩体中爆炸与冲击真实变形与破坏过程必须基于研究微观物理原理和细观物理力学理论,建立工程实用的介质在爆炸和冲击作用下的统一的分阶段连贯的不同时空尺寸的动力本构模型,提出必须研究材料在不同特征能量尺度及其传输速度下统一的分阶段连贯的动力破坏过程和动力破坏准则的论断。戚承志等[37]研究了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的细观结构特性,得出在细观水平上黏性随着应变率增加而减小与介质变形的转动模式有关。许红涛等[38]以瞬态载荷作用下弹性介质中球形空腔的动态响应解析解为基础,分析了爆炸荷载动态卸载时对介质中应力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动态卸载效应在爆破破岩过程中的作用,并对一些爆破现象作了合理的解释。罗云滚等[39]根据爆炸相似律探讨了炮孔水耦合装药结构的孔壁压力,建立了爆炸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动态应力场,从理论上求出了炮孔水耦合装药爆破时裂隙区半径、粉碎区半径和光面爆破的最佳装药不耦合系数。单仁亮等[40]基于软弱夹层爆破理论,探讨分析了软弱夹层的位置、数量、厚度以及走向等对巷道爆破的影响,采用改变炮眼布置方式、调整起爆顺序、减少装药量等方法,炮孔利用率高于92%,循环进尺由原来的115 m提高到213 m。肖正学等[41]研究了断裂控制爆破裂纹发展规律,提出了采用不同爆破方式和装药结构时,孔壁裂纹扩展速度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孔壁产生裂纹长度和裂纹数目的条件。郑长青等[42]研究了爆破滑动破岩技术,对于倾角50°~70°、走向单一的层状岩体,当/

w H(最小抵抗线/药包中心至地面高度) 0.25时,利用爆破滑动破岩技术,可获得安全高效的破岩效果。李晓红等[43]结合某料场硐室大爆破的工程实践,分析了硐室爆破破岩机制,条形药包与集中药包的作用机理,根据地质特点,提出了有效地控制破岩块石直径的方法。苏国韶等[44]则提出了用高斯过程方法预测岩体爆破效应的新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它具有算法参数自适应化的特点,适应于小样本问题,预测精度高,具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2.5 数值分析与数值计算

我国开展动力有限元法的研究始于70年代初,应用背景是核爆与化爆的工程效应。近十多年来,数值计算、数值仿真得到空前发展。雷卫东等[45]结合离散元程序,提出了一种在UDEC中全面处理各节点或单元中心波幅的数据处理新方法,给出了岩石动力学中波动问题研究的应用实例。卢文波等[46]应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对延长装药在岩石介质中爆破破坏过程的应力场、传播过程、岩石爆破漏斗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方式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理论解进行了比较,并在爆破漏斗破坏范围的定性和定量确定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反向起爆的破坏效果最好,正向起爆的破坏效果最差。王志亮等[47]基于Taylor-Chen- Kuszmaul模型中的拉裂损伤演化方程和材料双线性、弹塑性本构耦合在一起,简洁地嵌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中,通过半无限岩体中柱形药包爆破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与正确性,对球形药包爆破问题也进行了数值分析。高文学等[48]基于所建立的岩石动态损伤模型,对岩石冲击损伤实验和沟槽深孔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再现了实验观测曲线,客观地反映了岩石动态损伤演化规律。夏祥等[49]对岩体爆生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体爆破粉碎区约为装药半径的6.5倍,裂隙区约为75倍。唐春安等[50]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通过对岩石试样中预制的倾斜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材料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再现了受压试样在裂纹扩展过程中逐步演变的应力场和应变场,以及与岩石非均匀性有关的声发射和断裂扩展模式的“岩桥”现象。模拟结果说明,岩石的非均匀性对含裂纹试样的变形、破裂过程及其破坏模式有很大的影响。朱万成等[51]以巴西试验为研究对象,获得了不同冲击应力波幅值条件下岩石试样的典型破裂模式,在动载下,应力波幅值较低时试样表现出与静态加载时类似的破裂模式,随着应力波幅值的增加,破裂模式将出现更多破裂裂纹。在岩石动态剥落破裂数值模拟中,再现了均匀杆在不同应力波幅值下表现出的不同剥落形式,还得出在动荷载作用下岩石动强度高于静强度是由于岩石材料的非均质造成的结论。

2.6 岩爆与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岩土力学2011年

我国现阶段的岩石工程规模大、难度高,为世界所瞩目。无论是矿山工程,还是水电工程和交通工程,很多工程的开发进入了深部地下空间,不少工程都遇到了岩爆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岩爆引起的重大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施工装备的严重破坏。岩爆机制及其预测预报预警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岩石力学界必须致力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由此也带来了“岩爆热”。2010年11月在西昌召开的“岩爆监测与预报学术会议”及2011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岩爆机制探索”学术沙龙就是范例。

岩爆研究从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会议开始,就作为一个专题讨论,系统地从岩爆机制到工程防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大致可分为3大类:研究岩爆的现象、机理等理论和模型分析;岩爆的实验系统的研发和风险评估和工程中岩爆预测、预报方法及控制措施。

岩爆机制的研究目前大多停留在定性解释阶段,岩爆的预测预警虽进行了大量工程实践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尚未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钱七虎[52]对岩爆作了新的诠释,从动力学角度开始研究和思考岩爆问题,并用理论上的简化模型定量化地分析岩爆现象。张镜剑等[53]对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作了概述,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岩爆特征,对岩爆判据、分级和防治提出了看法。冯夏庭等[54]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爆预测方法,通过对影响岩爆因素的分析,运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许迎年[55]等选取了最具岩爆倾向的材料制作含硐室岩体的岩爆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加载条件、开孔方式、几何特性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岩爆发生机制。何满潮等[56-57]利用研发的岩爆过程模拟实验系统,对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岩块进行了一系列岩爆实验,获得了花岗岩岩爆破坏的4种形式,对岩爆过程能量变化特征与岩爆机制进行了探讨。李廷芥等[58]借助电镜扫描实验结果,通过测量岩石破坏过程中裂纹分形维数,建立分形维数值与岩石成份及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岩爆发生机制。唐春安等[59]进行了不同轴向应力下瞬态卸载诱发岩爆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低轴向应力卸掉围压时,试样呈张性为主剪切为辅的复合形式破坏,高轴向应力卸掉围压时,试样呈剪切为主瞬时块状塌落破坏。郭长宝等[60]进行了挤压和剪切构造环境下深埋隧道岩爆的对比研究,岩爆发生强度与隧道所在的地质构造中的不同部位具有较大关系,当隧道位于背斜轴部和褶皱翼部且隧道轴线与褶皱轴线相平行时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最大。与隧道轴线平行的走滑断层对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有较大影响,发生局部岩爆的可能性较大。

冲击地压发生在煤矿开采中,有些专家建议将冲击地压归属为岩爆类。潘一山等[61]对我国冲击地压的分布、类型、机制及防治进行了系统总结,将冲击地压分为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3种基本类型,提出了通过煤层注水、卸压爆破、机械振动致生裂隙煤体结构性质来防治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通过开采解放层、本层煤解放的高压水射流钻孔割缝、留设煤柱改变顶板运动规律防治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通过限制断层移动防治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齐庆新等[62]分析了原岩应力和采动应力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通过采用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直接监测煤岩体的应力和采动微震监测系统间接监测煤岩体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引起的应力变化,进而对监测区域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估,验证了冲击地压的应力控制理论。

2.7 岩石动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岩石动力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爆破工程、防护工程及地震工程。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高度发展,岩土工程中的基础工程也需要岩石动力学的研究成果,随着我国岩土工程高、大、深、复杂结构项目建设的不断增加,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岩石动力学研究成果应用是广泛与普遍的。李俊如等[63]、卢文波[64]、李新平[65]等在爆破开挖振动监测作了大量应用性工作。蒋金宝、田和金等[66-67]利用爆破震动技术改善低渗油田特性提高油气采用率。李术才等[68]在隧道开挖超前预报探测技术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并在工程中广泛应用。钱七虎[69]、潘一山等[70]、陈士海等[71]对深部岩体工程分区破裂化现象进行了系列研究(这有别于70年代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提出的爆破破坏分区结果),深部岩体往往伴有岩爆等动力特征,因此深部岩体破裂化现象也属动力学研究范畴。曾宪明等[72-73]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锚固结构,弱化效应吸能效果非常显著,其抗爆效应是单一锚固结构的1.8倍。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岩石动力学应用研究的发展。从地震灾区可见,许多建筑物、构筑物的受损是强大的地震波引发的。许多专家认为,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损害,相当于数百颗百万

2894

第10期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吨级原子弹的爆破效应。黄润秋等[74-75]对汶川特大地震触发山体边坡崩滑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调查,他们发现,除地震引发山体震松、震滑、震裂外,强大的动力特性,是造成巨石高速抛射的主因,并提出了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原理。

3 岩石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76-77]

3.1 岩石动态力学与本构关系

岩石动态力学性质反映的是岩石变形与破坏的动态过程,时间起着关键作用。很多岩石变形损伤演化方程及破坏准则实际上都是极有时间构造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岩石变形与破坏的时间构造性仍是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岩石材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岩石材料本构关系的建立十分困难。虽然曾有人通过室内试验建立本构模型,但符合现场实际状态的动力本构模型几乎空白。此外,不仅要研究高压(高温)-高应变率的问题,还应重点研究中等压力-中等应变速率问题。大尺度、多尺度、多因素问题以及耦合效应,也是主攻方向之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用一种本构关系来表现岩石材料的共性是不现实的。针对某一种具特定地理位置、特定生成年代、特定埋深的岩石材料来研究其本构特性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其成果也最具工程意义。

岩石动力强度理论和破环准则仍是深入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破环过程的研究。岩石本构理论的细观演化与宏观破坏准则,应变速率效应和软化,围岩加固和应力转移技术等课题的研究尤为紧迫。3.2 岩石(体)中应力波的传播与反演

岩体中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向四周传播时,随着几何扩散而引起衰减外,又受到岩体的塑性、非线性和黏性等阻尼作用,其能量大大衰减。而塑性、非线性和黏性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由于岩性的随机性很大,所以岩体中应力波的传播和衰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研究岩体中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及动力断裂和破碎过程,均需要了解岩体材料的力学性质与本构方程,因此这两方面研究是紧密联系的。关于波的反问题,一类是介质反问题,另一类是源反问题,如岩体物理力学特性参数的探测就是介质反问题,确定波源性质的,如震源机制属于另一类反问题。优先研究的课题有:开展波传播反问题的不适定性根源的研究;发展解不适定反问题的新方法;进一步研究层状介质的反问题,特别是研究黏弹性波的反演模型。

波与岩石材料天然缺陷(如裂隙、节理、断层等)的相互作用,波与结构物、构造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层状介质中,高阻抗失配材料中波的传播与衰减规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20世纪发现的孤立波,其形成机理及传播与衰减规律仍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3.3 岩石材料的断裂与破碎

爆炸所引起的动荷载可视为作用在岩体表面或岩体内部的点(爆心)荷载,岩体的断裂与破碎由于点源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缺陷的扩张、传播、分叉,直至贯通而造成的。因此研究岩体损伤、断裂随时间增长发展最终破坏失稳的机制、模式和判据,确定岩体时效损伤断裂的统一机制十分必要,并求得岩石断裂动力学问题的精确封闭解。

3.4 数值模拟与智能化

数值模拟分析不单纯是应力分析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试验的工具,尤其对岩石动力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动力过程极其复杂,进行物理模拟试验比较困难,一方面是设备复杂昂贵;另一方面是动力相似律不易满足。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岩石动力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虚拟仿真技术。

数字模拟试验机的提出,将会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数值模拟技术的认识,也必将促进许多现场无法实现的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实现。其中关键技术是减小人与计算机间的隔阂;使计算机从串行变成大规模并行;从单维变成多维;从封闭到开放系统;不是预定程序,而强调面对具体对象,使虚拟变成现实。

3.5 工程中岩石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的边坡、坝基、地下洞室以及岩体构建筑物的抗震与减振仍是研究的首要问题。高地应力条件下脆、硬弹性岩体突发岩爆、矿井深部冲击地压等地运动研究与工程处理,包括监测、预警技术与防治技术目前是工程上急需解决的难题。高速铁路、公路运营中隧洞及地下构筑物的振动特性、耐久性与安全防护也亟待解决。还有岩岸工程受台风、波浪的撞击与拍击下动力特性与爆炸冲击、岩崩等高速碰撞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3.6 试验设备改进与试验方法的制定

试验技术与试验设备是研究岩石动力学的基础或先决条件,近年来除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与平面波发生器有新的改进外,我国大部分动载机仍

岩土力学2011年

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试验设备有待提高与升级,特别现场模拟实验装置的研发有待加强。在测试技术上目前尚没有权威的试验方法与统一标准,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目前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已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岩石动力学有关试验技术的推荐方法,这对岩石动力学研究与学科发展是一个福音。

参考文献

[1]冯夏庭, 等译. 工程岩石力学(下卷): 实例问答[M].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地下炸药库爆炸应

力波试验与理论分析[R].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

力学研究所, 1986.

[3]黄理兴, 陈奕柏. 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状况与发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11): 1881-1886.

HUANG Li-xing, CHEN Yi-bai. Rock dynamics in Chin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1881-1886.

[4]王礼立, 赖华伟. 拉格朗日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率

型材料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D]. 浙江: 宁波大学,

2004.

[5]王礼立. 爆炸与冲击荷载下结构和材料动态响应的新

进展[J]. 爆炸与冲击, 2001, 21(2): 81-88.

W ANG Li-li. Progress in studies on dyna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under explosive/impact loading[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01, 21(2): 81

-88.

[6]尹光志, 鲜学福. 岩石力学中的非线性理论与冲击地

压预测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 重庆: 重庆大学

1999.

[7]王占江, 张德志, 张向荣, 等. 蓝田花岗岩冲击压缩特

性的实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5):

797-802.

W ANG Zhan-jang, ZHANG De-zhi, ZHANG Xiang-rong, et al. Testing study on shock compression for Lantian granit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5): 797-802

[8]单仁亮, 陈石林, 李宝强. 花岗岩单轴冲击全程本构特

性的实验研究[J]. 爆炸与冲击, 2000, 22(1): 32-38.

SHAN Ren-liang, CHEN Shi-lin, LI Bao-q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anite constitutive properties under uniaxial impact[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00, 20(1): 32-38.

[9]单仁亮, 薛友松, 张倩. 岩石动态破坏的时效损伤本构

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11): 1771-1776.

SHAN Ren-liang, XUE You-song, ZHANG Qian. Time dependent damage model of rock under dynamic loading[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1771-1776.

[10]钱七虎, 戚承志. 岩石、岩体的动力强度与动力破坏准

则[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 3367-3372.

QIAN Qi-hu, QI Cheng-zhi. Dynamic strength and dynamic fracture criteria of rock and rock mass[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eience), 2008, 36(12): 3367-3372.

[11]李海波, 赵坚, 李俊如, 等. 花岗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

的实验以及理论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0(4): 474-477.

LI Hai-bo, ZHAO Jian, LI Jun-ru, et 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dynamic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granite[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1, 20(4): 474-477.

[12]李海波, 赵坚, 李俊如, 等. 三轴情况下花岗岩动态力

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 爆炸与冲击, 2004, 24(5): 474-477.

LI Hai-bo, ZHAO Jian, LI Jun-ru, et 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a granite[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04, 24(5): 470-474.

[13]洪亮, 李夕兵, 马春德, 等. 岩石动态强度及其应变率

灵敏性尺寸效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3): 526-533.

HONG Liang, LI Xi-bing, MA Chun-de, et al. Study on size effect of rock dynamic strength and strain rate sensitivity[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3): 526-533.

[14]尹士兵, 李夕兵, 周子龙, 等. 粉砂岩高温后动态力学

特性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3(6): 1060-1063.

YIN Tu-bing, LI Xi-bing; ZHOU Zi-long, et 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st-high-temperature san- dstone[J].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07, 3(6): 1060-1063.

[15]王启智, 宋小林. 大理岩动态劈裂拉伸强度和裂纹起

裂扩展特性[硕士学位论文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5.

[16]LI Ning. Dynamic fatigue properties of the cracked

sandstone samples under freezing and cyclic loading[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2,

2896

第10期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24(5): 636-639.

[17]徐松林, 席道瑛, 唐志平, 等. 岩石热冲击研究初探[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增刊1): 3468-3472.

XU Song-lin, XI Dao-ying, TANG Zhi-ping, et al.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rocks subjected to thermal shock[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Supp.1): 3468-3472.

[18]李永池, 姚磊. 应力波的演化机制及其对防护工程的

应用[博士学位论文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5.

[19]李建春, 李海波, 马国维, 等. 节理岩体的一维动态等

效连续介质模型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增刊1): 4063-4067.

LI Jian-chun, LI Hai-bo, MA Guo-wei, et al. An equivalent 1D dynamic continuum model for rock mass with parallel joint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Supp.1): 4063-

4067.

[20]王占江, 李孝兰, 戈琳, 等. 花岗岩中化爆的自由场应

力波传播规律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11): 1827-1831.

W ANG Zhan-jang, LI Xiao-lan, GE Lin, et al. Free-field stress wave propagation induced by underground chemical explosion in granit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1827

-1831.

[21]张继春, 肖正学,郑爽英,等. 含软弱夹层岩体爆破的

夹层土运动特征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8): 1697-1703.

ZHANG Ji-chun, XIAO Zheng-xue, ZHENG Shuang- yi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eak intercalation in rock blasting[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8): 1697-1703.

[22]黄永林, 朱升初. 郯庐断裂带鲁苏沂沭段对汶川地震

波的隔震效应[C]//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动力学会议. 武

汉: 武汉中科兴业印务有限公司, 2009.

[23]王鲁明, 赵坚, 华安增, 等. 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规

律研究的进展[J]. 岩土力学, 2003, 24(增刊): 602-

606.

W ANG Lu-ming, ZHAO Jian, HUA An-zeng, et al. The progress in study of regularity of a stress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jointed rock mass[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3, 24(Supp.): 602-606.

[24]赵明阶, 徐蓉. 岩石声学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 重庆

交通学院学报, 2000, 19(2): 79-84.

ZHAO Ming-jie, XU Ro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acoustic properties research in rock[J].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Institute, 2000, 19(2): 79-84.

[25]史謌, 沈联蒂, 王建新. 岩石声波压实效应的实验研

究[J]. 北京大学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0(2): 177-183.

SHI Ge, SHEN Lian-di, W ANG Jian-xin. Study on compaction effect of rock sonic wave[J].Acta Scicentiarum Naturalum Universitis Pekinesis, 2004, 40(2): 177-183.

[26]史謌, 杨东全. 岩石波建孔隙度, 泥质含量之间的差异

研究[J]. 北京大学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37(3): 379-384.

SHI Ge, YANG Dong-qua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tudy on velocity and porisity, and clay content of rocks[J].

Acta Scicentiarum Naturalum Universitis Pekinesis, 2001, 37(3): 379-384.

[27]葛洪魁, 韩德华, 陈顒. 砂岩孔隙弹性特性的试验研

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20(3): 332-337.

GE Hong-kui, HAN De-hua, CHEN Yo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poroelasticity of sandstone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1, 20(3): 332-337.

[28]邓向允, 徐松林, 李广场, 等. 玄武岩中裂隙分布形式

对声波传播的影响[J]. 实验力学, 2009, 24(5): 421-427.

DENG Xiang-yun, XU Song-lin, LI Guang-chang. Study of crack distribution effects on sound wave propagation in basalt[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2009, 24(5): 421-427.

[29]楚泽涵, 彭斐. 平面声波在平行界面上反射和折射的

理论计算[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0(5): 31-32.

CHU Ze-han, PENG Fei. T heoretical calculation about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plane sound wave on parallel interface[J].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2006, 30(5): 31-32.

[30]邓涛, 韩文峰, 保翰璋. 绝水大理岩的波建变化特征研

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19(6): 762-765.

DENG Tao, HAN Wen-feng, BAO Han-zha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 velocity variations for marbles saturated in water[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0, 19(6): 762-765. [31]邵明申, 李黎, 李最雄. 龙游石窟砂岩在不同含水状态

下的弹性波速与力学性能[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2011年

2010, 29(增刊2): 3514-3518.

SHAO Ming-shen, LI Li, LI Zui-xiong. Elastic wave veloc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stone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 at Longyou grottoe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Supp.2): 3514-3518.

[32]嵇少丞, 王茜, DENIS Marcotte, 等. 苏鲁超高压变质

岩中地震波速随围压的变化规律[J]. 地质学报, 2006, 80(12): 1807-1812.

JI Shao-cheng, W ANG Qian, DENIS Marcotte, at el.

Pressure-dependence of P-wave velocities in Sulu-UHP metamorphic rocks[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1, 80(12): 1807-1812.

[33]丁梧秀. 岩石(体)弹性波波速与应力关系新探讨[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7, 8(3): 43-47.

DING Wu-xiu. A recent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lastic wave velocity and stress of rock (rockmass)[J].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anment Preservation, 1997, 8(3): 43-47.

[34]伍向阳, 陈祖安, 魏建新. 一种测量岩石声波速度和衰

减谱的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19(增刊): 895-898.

WU Xiang-yang, CHEN Zu-an, WEI Jian-xin. A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ultrasonic velocity and attenu- ation spectra[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0, 19(Supp.): 895-898.

[35]赵阳升, 冯增朝, 万志军. 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

理[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11): 1781-1783.

ZHAO Yang-sheng, FENG Zeng-chao, W AN Zhi-jun.

Least energy principle of dynamical failure of rock mas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1781-1783.

[36]王明洋, 钱七虎. 爆炸应力波通过节理裂隙带的衰减

规律[J]. 岩土工程学报, 1995, 17(2): 42-46.

W ANG Ming-yang, QIAN Qi-hu. Attenuation law of explosive wave propagation in cracks[J]. Chinese Jou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1995, 17(2): 42-46. [37]戚承志, 王明洋, 钱七虎. 冲击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

的细观结构特性[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Supp.): 3367-3372.

QI Cheng-zhi, W ANG Ming-yang, QIAN Qi-hu, et al.

Mesostructural aspects of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rock under shock loading[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Supp.): 3367-3372.

[38]许洪涛, 卢文波. 爆破破岩过程中的动态卸载效应探

讨[J]. 岩土力学, 2003, 24(6): 969-973.

XU Hong-tao, LU Wen-bo. Study on dynamic unloading effect during process of fragmentizing rock by blasting[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3, 24(6): 969-973. [39]罗云滚, 罗强, 宗琦. 炮孔水耦合装药爆破破岩机理研

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4(增刊1): 60-63.

LUO Yun-gun, LUO Qiang, ZONG Qi. Study on mechanism of rock blasting fragmentation of water coupling charge in bore hole[J].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2004, 24(Supp.1): 60-63.

[40]单仁亮, 黄包龙, 张怀文, 等. 厚软弱夹层岩巷中深孔

爆破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09, 37(6): 39-41.

SHAN Ren-liang, HUANG Bao-long, ZHANG Huai-wen.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on deep borehole blasting in mine rock roadway with thick soft and weak parting[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37(6): 39-41. [41]肖正学, 张志呈, 郭学彬. 断裂控制爆破裂纹发展规律

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21(4): 546-

549.

XIAO Zheng-xue, ZHANG Zhi-cheng, GUO Xue-bin.

Research on crack developing law of rock fracture controlled blasting[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2, 21(4): 546-549. [42]郑长青, 潘晋, 卢云明, 等. 爆破滑动破岩技术探讨[J].

爆破, 2003, 20(3): 14-16

ZHENG Chang-qing, PAN Jin, LU Yun-ming, et al.

Discussion on rock slipping blasting[J]. Blasting, 2003, 20(3): 14-16.

[43]李晓红, 周东平, 卢义玉, 等. 硐室爆破中块度级配控

制及工程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8, 27(5): 692-694.

LI Xiao-hong, ZHOU Dong-ping, LU Yi-yu, et al.

Engineering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fragmentation graduation in chamber blasting[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Natural Seience), 2008, 27(5): 692-694.

[44]苏国韶, 宋咏春, 燕柳斌. 岩体爆破效应预测的一种新

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增刊1): 3509

-3514.

SHU Guo-shao, SONG Yong-chun, YAN Liu-bin. A new method for forecasting of blasting effect in rock mas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Supp.1): 3509-3514

[45]雷卫东, Ashraf Mohamed HEFNY, 赵坚, 等. 岩石动力

2898

第10期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学中离散元程序处理波幅的新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

学报, 2005, 34(2): 170-174.

LEI Wei-dong, Ashraf Mohamed HEFNY, ZHAO Jian, et al. A new method of processing of wave amplitude using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in rock dynamics[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5, 34(2): 170-174.

[46]卢文波, 旭浩. 岩石爆破漏斗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硕

士学位论文D]. 武汉: 武汉大学, 2003.

[47]王志亮, 郑明新. 基于TCK损伤本构的岩石爆破效应

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 2008, 29(1): 230-234

W ANG Zhi-liang, ZHENG Ming-x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ffect of rock blasting based on TCK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29(1): 230-234.

[48]高文学, 刘运通. 岩石动态损伤得数值模拟[J]. 北京工

业大学学报, 2000, 26(2): 5-10

GAO Wen-xue, LIU Yun-to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dynamic damage in brittle rocks[J].Journal of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0, 26(2): 5-10.

[49]夏祥, 李海波, 李俊如, 等. 岩体爆生裂纹的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 2006, 27(11): 116-120.

XIA Xiang, LI Hai-bo, LI Jun-r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last-induced cracks in rock[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6, 27(11): 116-120.

[50]唐春安, 刘红元, 秦四清, 等. 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

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43(1):

116-120.

TANG Chun-an, LIU Hong-yuan, QING Shi-qing.

Influence of heterogeneity on crack propagation modes in brittle rock[J].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0, 43(1): 116-120.

[51]朱万成, 逄铭璋, 黄志平, 等. 岩石动态剥落破裂的数

值模拟[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7(5):

552-555.

ZHU Wan-cheng, PANG Ming-zhang, HUANG Zhi-ping,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dynamic rock spalling[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6, 27(5): 552-555.

[52]钱七虎. 岩石爆炸动力学的若干进展[J]. 岩石力学与

工程学报, 2009, 28(10): 1945-1968.

QIAN Qi-hu. Some advances in rock blasting dynamic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10): 1945-1968.

[53]张镜剑, 傅冰骏. 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J]. 岩石力学与

工程学报, 2008, 27(10):2034-2042.

ZHANG Jing-jian, FU Bing-jun. Rockburst and its criteria and control[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10): 2034-2042.

[54]冯夏庭, 赵洪波. 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J].东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3(1): 57-59.

FENG Xia-ting, ZHAO Hong-bo. Prediction of rockburst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J].Journal of Northe- 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2, 23(1): 57-

59.

[55]许迎年, 徐文胜, 王元汉, 等. 岩体模拟试验及岩爆研

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21(10): 1462-1466.

XU Ying-nian, XU Wen-sheng, W ANG Yuan-han, et al.

Simulation testing and mechanism studies on rockburst[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2, 21(10): 1462-1466.

[56]何满潮, 苗金丽, 李德建, 等. 深部花岗岩试样岩爆过

程实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5): 865

-876.

HE Man-chao, MIAO Jin-li, LI De-jia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rockburst processes of granite specimen at depth[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5): 865-876. [57]何满潮, 杨国兴, 苗金丽, 等. 岩爆实验碎屑分类及其

研究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8): 1521

-1529.

HE Man-chao, YANG Guo-xing, MIAO Jin-li, et al.

Classidic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rockburst experimental fragm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8): 1521-1529.

[58]李廷芥, 王耀辉, 张梅英, 等. 岩石裂纹的分形特性及

岩爆机理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19(1): 6

-10.

LI Ting-jie, W ANG Yao-hui, ZHANG Mei-ying, et al.

Fractal properties of crack in rock and mechanism of rock-burst[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0, 19(1): 6-10.

[59]黄志平, 唐春安, 赵文. 不同轴向应力下瞬态卸载诱发

岩爆破坏数值模拟[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6): 859-863

HUANG Zhi-ping, TANG Chun-an, ZHAO We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burst failure induced transient unloading under different axial stresses[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eience), 2011, 32(6): 859-863

[60]郭长宝, 张永双, 孙东生, 等. 挤压和剪切构造环境下

深埋隧道岩爆对比研究[J]. 地质学报, 2011, 85(1): 66

岩土力学2011年

-77.

GUO Chang-bao, ZHANG Yong-shuang, SUN Dong- sheng, et al. Comparison study of rock bursts of deep buried tunnels in the shear and compression tectonic environments[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1, 85(1): 66

-77.

[61]潘一山, 李忠华, 章梦涛.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

机理及防治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11): 1844-1851.

PAN Yi-shan, LI Zhong-hua, ZHANG Meng-tao.

Istribution, type,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of rockbrust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1844-1851.

[62]齐庆新, 陈尚本, 王怀新, 等. 冲击地压、岩爆、矿震

的关系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2(11): 1852-1858.

QI Qing-xin, CHAN Shang-ben, W ANG Huai-xin, et 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 among coal bump,rockburst and mining tremor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3, 22(11): 1852-1858.

[63]李俊如, 李海波, 高建光, 等. 黄麦岭采场边坡爆破振

动响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17): 2954-2958.

LI Jun-ru, LI Hai-bo, GAO Jian-guan, et al. Response of Huangmailing rock slope to explosion[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4, 23(17): 2954-2958.

[64]卢文波, 赖世骧, 朱传云, 等. 三峡工程岩石基础开挖

爆破振动控制安全标准[J]. 爆炸与冲击, 2001, (1): 27

-32.

LU Wen-bo, LAI Shi-xiang, ZHU Chuan-yun. Safety standards of blast vibrations adopted in rock base excavation of Three Gorge Project[J].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01, (1): 27-32.

[65]李新平, 陈俊桦, 李友华, 等. 溪洛渡电站地下洞室群

爆破地震效应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3): 493-501

LI Xin-ping, CHEN Jun-hua, LI You-hua, et al. Study of blasting seismic effects of underground chamber group in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3): 493-

501

[66]蒋金宝, 林英松, 丁雁生. 利用爆炸技术改善低渗储层

的实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增刊1): 2830-2835

JIANG Jin-bao, LIN Ying-song, DING Yan-sheng.

Experiment research o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mproved by explosion technology[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Supp.1): 2830-2835

[67]田和金, 李璗, 王爱华, 等. 岩石动力学实验及其在油

田开发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19(增

刊): 889-894.

TIAN He-jin, LI Dang, W ANG Ai-hua, et al. Dynamic mechanics experiment of rock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velopment of oil field[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0, 19(Supp.): 889-

894.

[68]李术才, 刘斌, 李树忱, 等. 基于激发极化法的隧道含

水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7): 1297-1309.

LI Shu-cai, LIU Bing, LI Shu-chen, et al. Study of advanced detection for tunnel water-bearing geological structures with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1, 30(7): 1297-1309.

[69]钱七虎, 李树忱. 深部岩体工程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

研究综述[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6): 1278

-1284.

QIAN Qi-hu, LI Shu-chen.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zonal disintergration phenomenon in deep rock mass engineering[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6): 1278-1284.

[70]潘一山, 李英杰, 唐鑫, 等. 岩石分区碎裂化现象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增刊1): 3335-3341.

PAN Yi-shan, LI Ying-jie, TANG Xin, et al. Study on zonal disintegration of rock[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Supp.1): 3335-

3341.

[71]曾宪明, 李世民,林大路,等. 新型复合锚固结构抗爆

宏观效应与分析[J]. 预应力技术, 2010, 78(1): 30-35.

[72]王光勇, 顾金才, 陈安敏, 等. 端部消波和加密锚杆支

护硐室抗爆能力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 2010, 29(1): 51-58.

W ANG Guang-yong, GU Jin-cai, CHEN An-min, et al.

Model test research on anti-explosion capacity of underground openings with end wave-decay by holes and reinforced by dense rock bolt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1): 51-

58.

[73]黄润秋.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理及其地质力

2900

第10期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成就与趋势

学模式[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6): 1239-

1249.

HUANG Run-qiu. Mechanism and geomechanical modes of landslide hazards triggered by Wenchuan 8.0 earthquake[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6): 1239-1249.

[74]黄润秋. 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8): 1525-1544.

HUANG Run-qiu. Geodynamical process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high rock slope develop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8): 1525-1544. [75]孙钧. 岩石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问题[C]//中国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会编: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76]王思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世纪成就[M].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

[77]王思敬. 论岩石的地质本质性及其岩石力学演绎[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3): 433-450.

W ANG Si-jing, Geological nature of rock and its deduction for rock mechanics[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3): 433-450.

.

开题报告主要方法和措施doc

开题报告主要方法和措施 篇一:超详细开题报告模板及写法 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撰写格式规范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毕业论文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通过撰写(转载自:小草范文网:开题报告主要方法和措施)开题报告,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课题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一、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1)选题的背景、意义 论述所选课题的依据、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综述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可借用文献综述中相关内容) ①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 ②正文部分 第一,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

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第二,介绍课题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③总结部分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或应用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 (3)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①课题的研究内容 课题的研究内容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即做什么。它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课题的研究内容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

《沉积岩石学》A卷)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沉积岩石学》课程考试试卷( A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4、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5、①河床亚相、②堤岸亚相、③河漫亚相、④牛轭湖亚相。 6、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7、沉积体系—指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8、广盐性生物—耐盐度广泛的生物。 9、陆表海—是指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10、生态礁—指造礁生物的原状地生长造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性地貌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简要说明沉积相、沉积环境、岩相之间的关系。 关于沉积相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对于为种观点,沉积相就是沉积环境,岩相是他们的产物;一种观点是特定的岩石组合即岩相,对于为种观点,沉积相就是岩相,沉积环境是其基础;一种观点是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对于为种观点,沉积相包含沉积环境和岩相。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在括号中标“√”;若不正确,则在括号中标“×”。(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七、根据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回答下述问题:①划分三个能量带的依据,②三个能量带的位置,③三个能量带的环境特点,④三个能量带与油气的关系。(10分,图及每小点各2分) (1)划分三个能量带的依据:是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大小划分为三个能量带(即X低能带、Y高能带和Z低能带)。 (2)三个能量带的位置:X带:远离海岸,其海底位于开阔海波基面以下的地带。Y 带:稍近海岸,从波浪触及海底的地点开始向岸方向延伸,直至波浪能潮汐能基本上被海底的摩擦力消耗掉为止的地带。Z带:靠近海岸,从波浪能、潮汐能基本消失的地点起直至岸边为止的浅水地带。(如图)

浅谈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摘要: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本文参阅已有文献的论点,就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作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Brieftalkthemethodologyonhumangeography Abstract:Human geography as a branch of geography, has its unique research methods. Modern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method is a multi-level, multi-branch scientific system. Refer to the literature of this article's argument,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of modern human geography. Keywords: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Methodology

目录 1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3) 1.1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3) 1.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3) 1.3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3) 2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 (4) 2.1经验主义方法 (4) 2.2实证主义方法 (4) 2.3行为主义方法 (4) 2.4现象学方法 (4) 2.5存在主义方法 (4) 2.6理想主义方法 (5) 2.7实用主义方法 (5) 2.8马克思主义方法 (5) 2.9唯物主义方法 (5) 2.10后现代主义方法 (5) 2.11后结构主义方法 (6) 2.12女性主义方法 (6) 3 结语 (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6) 致谢 (7)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21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矿物岩石矿床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前用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矿物岩石矿物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01矿物晶体化学;02成因矿物学;03矿物岩石材料;04岩石地球化学;05大地构造岩石学;06沉积学与石油地质学;07金属矿床成矿作用08花岗岩、火山岩与成矿作用;09地质流体与成岩成矿;10矿产经济与矿山环境地质;11成矿作用地球化学;12油气地质及成藏机理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均可报考。 2.硕-博连读生:已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两年内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于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即可直接转为博士生。 3.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已获学士学位并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均可报考。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任选一门)(1 学分) 英语(4 学分)B类: 大陆岩石圈动力学(3学分) 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4学分) 地质学研究方法(4学分)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令狐采学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对现有法律及古今中外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包括谈话法和问卷法): 在预研阶段,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小学生课外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对策和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在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研究的成效,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3、观察研究法: 通过观察,了解优秀生、一般学生及后进生,他们对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的心理、态度如何,比较详实地掌握感性材料,并对此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4、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拟在本校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教师如实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形成典型个案,课题组对典型个案予以推广,从而指导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经验总结法:

总结、归纳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结题报告,编辑案例。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教师素质师德为本。要以贯彻新新课程理念为重点,切实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观念,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建立一支观念新、师德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加强课改探索,为改变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目标单一、题型单调、题意狭窄、题量过多的形式,设计一些学生乐做并能促进有效学习,促进个体发展的作业。 3、设计“有效课外作业”的实践对策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决定在着手研究本课题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四条方面进行: (1)改革作业布置的研究: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层次差异。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和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设计作业时,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然而,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使得新课标的要求无法顺利得以实现,而教师又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其结果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且学生成绩低下,课堂教学效率极低,教学质量差。 因此,探索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势在必行。本着提高教学质量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始的设想,我把《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作为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更新教师教学方法。教师从古至今都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尽量挖掘他们的潜能,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究”,同时也要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 (3)教会学生学习地理方法。地理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适用的学习方法。由听懂知识到学会知识,由学会知识到回学知识,由教师教会知识逐步过渡到不要老师教而自己学会知识,成为学习知识的真正主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活动和 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使得新课标理念得以深化,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策略:其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思想,它关注和研究了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有效教学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与课程理念,而贯穿于建构主义所形成的众多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 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的知识构建为中心的思想。

中国岩石力学大牛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防护工程专家 钱七虎[1],男,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 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工程前身)工程兵工程系毕业后去苏联深造,1965年古比切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主要专著有《民防学》、《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和《防护结构计算原理》等4部,著有《核爆炸条件下浅埋结构荷载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等论文40余篇。 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满潮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满潮,男,1956年5月出生,院长,教授、博导。1991年10月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工作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长期以来,何满潮教授把工程地质学与工程力学相结合,致力于煤矿软岩工程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软岩巷道工程研究方面,针对软岩强度低、变形能量大、具有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特点,通过研究软岩成份、结构、不连续面等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不同类型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建立了以转化复合型机制、使软岩能量安全释放为核心的软岩工程力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以力学对策设计、过程设计和参数设计为特点的软岩工程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支护技术。在露天矿软岩边坡工程研究方面,通过改进和完善国际公认的Sarma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具有复杂岩体结构和非齐次边界条件的软岩边坡稳态评价的MSarma方法。研究成果在全国31项软岩工程攻关项目中成功应用,推广应用软岩巷道工程量达3.9万米,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软岩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热工程研究方面,从地热岩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入手,综合运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理论对地热工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地上工程与地下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法,开发了多个地层不同温度热能的综合利用新技术,为发展我国地热洁净能源利用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成果获国家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18篇,被国内外收录引用531篇次。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首席科学家,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奖情况:国家级奖励(2项):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4项):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技术研究,200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及其应用,1998年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巴东地区巨型软岩滑坡稳定预测预报系统,2004年国家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4项):广西那龙煤矿二号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及答案

沉积岩石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沉积岩、杂基、胶结物、层系、纹层、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层流、紊流、槽痕、陆表海、陆缘海、相序递变规律、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杂基支撑、颗粒支撑、内碎屑、颗粒石灰岩、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剥离线理构造、沉积相、沉积体系、φ值、海相自生矿物、岩屑、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颗粒、晶粒、重结晶作用、蒸发岩、冲积扇、冲刷-充填构造、曲流河、二元结构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杂基: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 其粒级以泥级为主, 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胶结物: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纹层:(细层)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亦称细层。 牵引流: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流体。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一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沉积物重力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 陆缘海:亦称大陆边缘海,指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相序递变规律: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的规律 基底胶结:碎屑颗粒漂浮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基质对颗粒起粘接作用的胶结类型 孔隙胶结:碎屑颗粒互相接触,构成孔隙,胶结物冲天于孔隙中的胶结类型 杂基支撑: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的支撑结构 颗粒支撑:颗粒含量高,颗粒相互接触构成孔隙使杂基充填其中的支撑结构 内碎屑:沉积不久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颗粒 颗粒石灰岩:颗粒含量大于50%,灰泥含量小于50%的石灰岩 三角洲:海(湖)陆交互地带的近河口处,河流携带沉积物倾泻入海(湖)形成的三角形沉积体 扇三角洲:邻近山地的冲积扇推进到湖中滨-浅湖地区形成的扇状砂体 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由暂时性洪水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槽状交错层理: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形成的槽状层系 楔状交错层理:层系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层系间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不定。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层理构造(河流沉积常见) 剥离线理构造:沿层面剥开体现原生流水线理的平行层理薄层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φ值:是一种粒度标准,粒级划分转化为φ值,φ=-log2D 海相自生矿物:指一般形成于弱碱性、弱还原、盐度正常浅海海底海底沉积物中的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自生磷灰石)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结构成熟度:指碎屑岩沉积物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的特征程度(颗粒圆度、球度、分选性程度) 成分成熟度:指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亦称“化学成熟度”或“矿物成熟度” 胶结作用: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 交代作用:指一种矿物通过化学作用代替另一种矿物的作用 颗粒:泛指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动力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 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A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B )岩体中含有水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手段和步骤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 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 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 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 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 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 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 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 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 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

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 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 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 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 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 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 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 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 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 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 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 d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 b )。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b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 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空间横切了从“文化”到“自然”的所有系统,同时横跨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地理学研究方法必然同时兼具解释与描述、解释与诠释、诠释与思悟,由此决定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注重类比和空间表述。 (一)、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哲学方法论、数学和系统学方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地理学运用、嫁接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同时,地理学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发展了地理学的方法体系。 (1)地理观察、观测、实验测试等方法 观测、观察、实验是依据研究目的,借助于特定仪器装备工具,有计划地提取、采集对象的属性特征、状态过程.借以获取第一手感受性材料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的野外观测实验站、钻孔和测年技术的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高精度测试仪器极大地提升了观测范围、速度和精度。地理观察强调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微观观察与宏观观察相结合、、局部观察与整体观察相结合、结构观察与功能观察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一个训练有素的地理学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功底:具备解读地表事物和现象、地理景观的能力;依据研究的目的或问题(图4.3),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揭示性的主题与区域;系统地培养资料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对采样设计、样本、数据及其分析结果的典型性、代表性、揭示性、准确性、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判和说明。

(2)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可视化技术 地理学和地图学之间传统上的紧密联系被恰当地赋予了地理学对空间和地方的关注,保证了在多数科学分类中地图学作为地理学子学科的地位。现代地图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动态多维产品,展示了地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电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结合使地图新型符号化、制图自动化和程式化、空间可视化和空问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同时增强了电子地图的大众化特征。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三者的结合实现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转变。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获取、存储、检查、操作、分析和显示与地球有关的空间数据的系统”,在地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资料调查搜集与定性分析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搜集各种文献、图件、数据,包括论文成果、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磁盘数据等。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座谈与访谈、民族志方法、调查咨询、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特茜(Tesch,1990)在《定性研究:分析类型和软工具》一书中总结了社会科学的不同定性研究方法,其中不少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也经常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认知人类学、特尔斐法、描述性研究、文献研究、批判主义、民族志、实验心理学、场所研究、焦点群组研究、实证研究、诠释学方法、解释评估、生命历史研究、现象地理学、定性评估、先验论的唯实论、转换研究等。 (4)比较法、分析法与综合分析 比较法是认识差异的主要手段,因此成为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往

岩体力学 中国地质大学 贾洪彪第七章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第七章岩体中的天然应力 第一节概述 岩体中的应力是岩体稳定性与工程运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称为天然应力或地应力(stress in the earth’s crust)。人类在岩体表面或岩体中进行工程活动的结果,必将引起一定范围内岩体中天然应力的改变。岩体中这种由于工程活动改变后的应力,称为重分布应力。相对于重分布应力而言,岩体中的天然应力亦可称为初始应力(initiaLstress)。 1932年,在美国胡佛水坝下的隧道中,首次成功地测定了岩体中的应力。半个多世纪来,在世界各地进行了数以十万计的岩体应力量测工作,从而使人们对岩体中天然应力状态有了新的认识。1951年,瑞典的哈斯特(Hast)成功地用电感法测量岩体天然应力,并于1958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行了系统的应力量测。首次证实了岩体中构造应力的存在,并提出岩体中天然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埋深小于200m的地壳浅部岩体中,水平应力大于铅直应力,以及天然应力随岩体埋深增大而呈线性增加的观点。 利曼(Leeman,1964)以“岩体应力测量”为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系统地阐明了岩体应力测量原理、设备和量测成果。1973年苏联出版了《地壳应力状态》一书,汇集了苏联矿山坑道岩体的应力实测成果。各国的研究都证明了哈斯特的观点。 1957年,美国哈伯特(Hubbert)和威利斯(Willis)提出用水压致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 method)测量岩体天然应力的理论。1968年美国海姆森(Haimson)发表了水压致裂法的专题论文。与此同时,伴随石油工业的发展,水压致裂法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压致裂法的应用,使岩体中应力量测工作,从几十米、数百米延至数千米深度,并获得大量的深部岩体天然应力的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美国用水压致裂法开展了兰吉列油田注水引起的诱发地震机理的综合研究,并成功地解析了诱发地震的机理。1975年盖依等人根据岩体应力的实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临界深度的概念,在该深度以上水平应力大于铅直应力,该深度以下水平应力小于铅直应力。研究表明,临界深度随地区不同而不同,如冰岛等地为200m,日本和法国为400~500m,中国和美国为1 000m,加拿大为2 000m。 我国的岩体天然应力测量工作开始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才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岩体应力测量已得到数以万计的数据,为研究工程岩体稳定性和岩石圈动力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天然应力是各种作用和各种起源的力,它主要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组成,有时还存在流体应力和温差应力等。研究还表明,岩体应力状态不仅是一个空间位置的函数,而且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岩体在天然应力作用下,不是处于静力稳定,而是处于一种动力平衡状态,一旦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这种动力平衡条件将遭破坏,岩体也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稳现象。引起岩体应力条件改变的因素很多,例如地球旋转速度的变化、日月的潮汐作用、太阳活动性的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均可以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

开题报告“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开题报告“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栏目填写方法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要求回答本课题怎样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表述:即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措施。 1.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 第一步,选题; 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 第三步,证论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 第四步,撰写成文;第五步,论文修改与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译。 为了使同学们对六个步骤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以下逐个给予简单的介绍。 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 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导师命题分配和学生自拟自定两种方法。题目选择恰当,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 论文题目选好以后,接着就要搜集资料,进行知识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搜集资料要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二是科学实验、观察、调查。 先谈谈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是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总结。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我们要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动向、吸取经验教训、开扩思路、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等等,都需要参考资料,从中得到借鉴、印证、补充和依据。这些都是写作论文的必要素材。 再谈谈搜集科学实验、观察、调查材料的问题。科学实验是人们为暴露事物内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发现其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研究对象

沉积岩石学作业复习题

名词解释 1.沉积岩: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趁机后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 2.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是因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地壳表层的岩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逐渐遭受破坏,转变为风化产物的过程。(ppt 02A) 3.风化壳:由风化残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叫作风化壳或风化带。(课本p16) 4.沉积分异作用: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的现象,也叫地表沉积分异作用。(ppt 02B) 5.沉积后作用: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和作用。 (ppt 02B) 6.弗劳德数:弗劳德数是表示惯性力与重力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 Fr=惯性力/重力=( v2/L )/g=v2/Lg(详见课本p19) 7.重矿物:相对密度大于2.86的陆源碎屑矿物。主要为岩浆岩中的副矿物,部分铁镁矿物(辉石角闪石)以及变质岩中的变质矿物(石榴石)。 8.胶结物: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9.杂基:杂基是碎屑岩中充填碎屑颗粒间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粒级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10.成分成熟度:成分成熟度是指以碎屑岩中最稳定组分的相对含量来标志其成分的成熟程度。 11.结构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是指碎屑岩沉积物在风化,搬运以及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理想终极结构:分选磨圆好,碎屑等大球体具有颗粒支撑结构)。 12.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 13.孔隙:碎屑岩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之一,期间可以充填大量气体或液体(如氦,二氧化碳,水,等)。其可以分成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前者是碎屑颗粒原始格架间的空隙,后者绝大多数形成于成岩中期以后。 14.圆度: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是碎屑颗粒的重要结构特征。只是棱角尖锐程度的函数与颗粒形状无关。 15.分选:碎屑岩中颗粒大小均匀的程度,其程度可以分为好、中、差三种。 16.层理: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是碎屑岩最典型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17.层面构造: 出现在沉积物或岩层表面上的各种沉积构造 Ps:CH05_B_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_KC第2张 18.原生流水线理: 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沿层面剖开出现大致平行的线状沟或脊。又称剥离线理构造。 Ps:CH05_B_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_KC第17张 19.槽模: 定向水流(突发性水流、涡流)在尚未固结的软泥表面侵蚀冲刷出许多凹槽,后被砂质充填而在砂岩底面上铸成的印模。 Ps:CH05_B_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_KC第25张20.沟模: 工具刻压模,是由流水携带运动的颗粒对下伏泥质沉积物侵蚀而成细沟,后被砂质物充填,而在砂质岩底面上呈现出一些稍微突起的直线形的平行脊状构造。 Ps:CH05_B_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_KC第27张 21.包卷层理: 在一个层内的层理揉皱现象,表现为连续的开阔“向斜”和紧密的“背斜”所组成。又称卷曲层理/旋卷层理/揉皱层理/扭曲层理。 Ps:CH05B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研究設計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四年級 B90208002 石瓊心 【題目】廣告中的女體操作-性別、空間與權力關係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大致上分為三個部份: 1.量化內容分析 蒐集市面上的廣告(以電視廣告為主),並進行整理,希望透過性別意識量表(Scale of Sexism)的建立,就其廣告的訴求與所呈現的性別訊息進行分析。 圖1 性別意識量表 由於電視廣告數量龐大,而類型也相當多元,而研究主要目的是要探究廣告中女體是如何被操作(指被當作推銷商品的工具,無論是直接地展示或以隱喻的方式),所以不會限定某種類型的廣告來做討論。 也因為廣告橫跨時段甚多,所以比較理想的方式是經由選擇幾個較熱門的時段,如晚上八點至十點、晚上六點到八點和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將廣告錄下來。先進行初步的分類,並從中建立性別意識量表(專門針對女性的地位與角色而論),其他如產品類型、訴求分布等也是會做出清楚的圖表來對廣告內容做初步的說明。

2.符號學分析 對於廣告內容進行三層意義的的解讀。 背後隱涵的意識形態 圖 2 符號表徵的三層意義(van Zoonen,1994) 如圖所示,廣告內容可分為這三層意義來做探討,一是明示義,為廣告 的表徵意義;二是隱含義和迷思,為廣告所反應的社會文化價值;三是意識 形態,乃是廣告背後隱涵的意識形態或其價值形成之體制。 3.深度訪談 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對廣告創業人做訪談,挑選幾個比較有爭議性或在黃金時段強力播放之廣告,訪問其廣告內容所訴求的對象、劇情的設定(女性在其中是如何被運用、被選擇的)以及由商品引申出來的意念或標語是如何制定的;另個是針對廣告訴求的對象做訪談,大致上會鎖定前面訪談過的廣告創意人所製作過的廣告為主,對觀眾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廣告訴求有無被消費者接受,或是訴求對象有無體察到廣告中充滿性別意味的訊息,或是有無思考過廣告內容的女體操作手法等。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课题对现有法律及古今中外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包括谈话法和问卷法): 在预研阶段,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小学生课外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对策和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在研究过程中,问卷调查研究的成效,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3、观察研究法: 通过观察,了解优秀生、一般学生及后进生,他们对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的心理、态度如何,比较详实地掌握感性材料,并对此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4、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拟在本校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教师如实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形成典型个案,课题组对典型个案予以推广,从而指导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经验总结法: 总结、归纳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结题报告,编辑案例。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教师素质师德为本。要以贯彻新新课程理念为重点,切实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观念,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建立一支观念新、师德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2、加强课改探索,为改变传统数学作业设计目标单一、题型单调、题意狭窄、题量过多的形式,设计一些学生乐做并能促进有效学习,促进个体发展的作业。 3、设计“有效课外作业”的实践对策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决定在着手研究本课题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四条方面进行: (1)改革作业布置的研究: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层次差异。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和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弹性,切忌“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 (2)改革作业内容研究: 一般数学作业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与书本知识有关的内容,课外的内容较少,学生比较厌烦。作业的内容应避免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改革作业形式: 小学生的作业自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大多是填空、计算、解答应用题为主,加以少量的画线段图、画几何图等题,形式单一,非对既错,缺少生机,缺乏创新。因此,为了让学生对于课外作业具有更高的兴趣去完成,在作业形式上我们也将做一些改革的尝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