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

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

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
居住区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竖向设计:只为了满足规划区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道路竖向设计与场地竖向设计。

雷德朋系统:即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由车行与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首次在美国的雷德朋小区规划中采用并实施。

城市居住区: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由若干居住小区或若干居住组团组成。

公共绿地: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其中包括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活动和休息场地。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建筑小品: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建筑面积毛密度:又称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组团: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二.单选题

1.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C)

A.R

B.C2

C.R2

D.R3

2.关于高层住宅的描述不正确的事(B)

A.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

B.每层户数超过3户时,要设2部电梯

C.高层住宅的高度参考防火云梯高度而定

D.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等级而定的

3.在我国炎热地区的建筑适宜朝向依次是(C)

A.南向、东向、西向、北向

B.南偏东30°或南偏西15°以内、南向、北向、东向、西向

C.南向、南偏东30°或南偏西15°以内、东向、北向、西向

D.东偏南45°与南偏西15°以内、南向、东向、北向、西向

4.以下选项中,应是坡地住宅规划设计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条件是(D)

A.朝向

B.通风

C.采光

D.地形

5.根据居住用地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三种形式,分别是(D)

A.平坡、台地、台阶

B.台地、台阶、混合

C.混合、平坡、台地

D.台阶、平坡、混合

6.为了便于场地排水,场地最小坡度和最大坡度分别为(D)

A.3%、8%

B.0.5%,8%

C.0.3%,15%

D.0.3%,8%

7.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B)

A.电力、给水、热力、煤气、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B.电力、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C.电力、燃气、热力、给水、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D.污水排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电力、热力、燃气、给水

8.居住区工程管线规划应结合居住区道路网规划,宜采用(A)

A.地下敷设

B.架空敷设

C.网状敷设

D.平行敷设

9.对工程管辖干线综合管沟的敷设时,应将其设置在(C)下面

A.人行道

B.非机动车道

C.机动车道

D.绿化草坪带

10.下列措施中,会减弱建筑物的保温功能的措施是(B)

A.加大建筑的进深

B.增加外墙长度

C.增加外墙厚度

D.建筑朝向尽可能南向

11.为使建筑产生活跃,醒目的气氛,富有活力,常采用(C)手法

A.变形

B.呼应

C.对比

D.重复

12.居住区竖向规划中,广场兼停车场的适用坡度以及绿地的适用坡度的正确选择应是(B)

A.0.2~0.3%;0.5~1.0%

B.0.2~0.5%;0.5~1.0%

C.0.2~0.5%;0.8~1.5%

D.0.1~0.5%;0.5~1.0%

13.中小学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间不应小于(D)

A.4.0h

B.3.0h

C.2.5h

D.2.0h

14.住宅进深在(A)时,每增加1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A.11米以下;1000m2

B.12米以下;1200m2

C.13米以下;1300m2

D.14米以下;1300m2

15.住宅区容积率是指(A)

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C.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D.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16.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但坡长不能超过(B)

A.8.0%、50

B.8.0%、20

C.3.0%、20

D.3.0%、50

17.起居室内布置家具的墙面长度应大于多少(C)

A.2.4m

B.2.7m

C.3.0m

D.3.3m

18.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公共建筑通道宽度与长度的主要因素(C)

A.空间感受

B.功能需要

C.通道两侧门洞的数量

D.防火规定

19.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设计,以下哪一项符合规范要求(B)

A.宽度不应小于1.2m

B.两侧应设扶手

C.地面不得有高差

D.两侧墙面应设高0.65m的护墙板

20.老年人建筑层数为几层时应设电梯(C)

A.2层

B.3层

C.4层

D.5层

1.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主要考虑(C)方面之间的联系

A.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的“大”与“小”

B.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内”与“外”、空间的“大”与“小”

C.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D.空间的“大”与“小”、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2.下列关于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说法中不妥的是(C)

A.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结合周围环境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类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室内外空间组合

B.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

C.采用分散式布局是公共建筑全体组合的最优方法

D.要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相互关系,加以合理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

联系方便

3.多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当单幢住宅的宽度超过(B)m时,应设置消防通道

A.80

B.160

C.120

D.150

4.一般来说,空间是指(B)

A.由点、线、面占据、扩展或围台而成的三度虚体

B. 由点、线、面、体占据、扩展或围台而成的三度虚体

C.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概念

D.一个地方所占据的体积

5.把社区分为居住社区和精神社区的分类方法是(B)

A.从历史发展角度分类

B.从空间特征角度分类

C.从社区结构和特点角度分类

D.从社区生活方式角度分类

6.根据社区结构和特点把社区分为(A)

A.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B.流动性社区和村舍式社区

C.居住社区和活动社区

D.流动性社区和汇集式社区

7.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为()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下列选项正确的为(C)

A.14~24,16~25%

B.16~26,18%~30%

C.18~28,20%~32%

D.20~30,22%~35%

8.居住区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得小于(C)

A.3.0m

B.2.0m

C.1.5m

D.1.0m

9.中国古代居民多以(C)为主,这种情况对居住区的布局形态影响极大

A.家族聚居,并采用木结构的低层院落式住宅

B.木结构低层院落围合形成城市广场、院落等公共活动中心

C.里坊制为居住单位

D.“天人合一”、“相天法地”

10.下面哪项内容不是居住用地选择的必要因素(C)

A.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B.与工业保持环保距离,靠近就业区

C.符合居民生活行为规律的设施

D.依托现有城区,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11.居住区级配套公建的合理服务半径为(A)

A.800~1000m

B.500~700m

C.400~500m

D.150~200m

12.宅间小路用地面积计入到下列哪一项(A)

A.住宅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13.居住区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一下哪项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B)

A.1/2

B.1/3

C.2/3

D.1/4

14.中高层住宅是指(A)

A.7~9层住宅

B.10~11层住宅

C.11~12层住宅

D.12~16层住宅

15.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机动车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多少米及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多少米(A)

A.150m、80m

B.200m、80m

C.180m、70m

D.160m、80m

16.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的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苦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尺寸不宜小于(),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以下选项中(B)正确

A.4.5m,15m*15m,18m*18m

B.4m,15m*15m,18m*18m

C.3.5m,12m*12m,15m*15m

D.3m,12m*12m,15m*15m

17.在无障碍设计中,残疾人轮椅旋转的最小直径为(C)mm

A.1800

B.1600

C.1500

D.1200

18.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通常为(B)

A.1000~1200米

B.800~1000米

C.600~8000米

D.400~600米

19.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提出了残疾人同行设置无障碍通道的要求,特别提到应设置的位置是在(C)

A.住宅出入口

B.公共绿地

C.公共活动中心

D.停车场

20.居住区内绿地率应满足、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不宜低于(A)

A.30%、25%

B.30%、20%

C.35%、30%

D.30%、35%

三.多项选择题

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的方法有(ACD)

A.设计等高线

B.方格网法

C.高程箭头法

D.纵横断面法

2.竖曲线设置的主要作用有(ABC)

A.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

B.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缓冲作用

C.与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

D.保证排水,保护路基不受水渗透

3.综合管沟内宜敷设的管线有(ABCD)等几种

A.电信电缆管线

B.低压配电电级管线

C.高压输电电缆管线

D.给水管线

E.燃气管线

4.住宅间距,以满足(C)要求为基础

A.通风

B.采光

C.日照

D.管线埋设

5.影响居住用地指标的因素有(ABCD)

A.城市规模

B.城市性质

C.自然条件

D.城市用地标准

6.居住区的配建设施标准与下列哪些项因素相关(BDE)

A.城市规模

B.居住区人口规模

C.“千人指标”

D.区位条件

E.建筑气候分区

7.哪些管线可以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ABC)

A.给输水管线

B.雨污排水管线

C.热力管线

D.电力电缆

E.电信电缆

8.符合管线综合原则的选项为(CD)

A.重力管让压力管

B.大管径让小管径

C.临时管让永久管

D.新建管让已建管

9.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数规模,分为(ABC)级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楼

E.独立式组团

10.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应采用集中式的布置(AD)

A.城市规模不大

B.城市规模较大

C.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条件

D.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无自然的障碍

E.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四.判断题

(√)1.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2.住宅区的道路等级是根据其宽度来确定的

(×)3.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规模均根据居住区、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

(√)4.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不应超过3,绿地率不低于30%

(×)5.某些住宅区的绿化和公共绿地用地的比重可以适当降低

(×)6.私密性强的空间,道路的等级越低,交通性越弱,通达性也越好

(×)7.私密性强的空间,道路的等级越高,交通性越弱,通达性也越小

(√)8.小区规划设计中为节约用地既要考虑住宅建筑类型的选择,又要考虑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形式的选择

(×)9.居住区内的城市级道路应计入居住区的总用地中

(√)10.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

(√)11.小区规划是在邻里单位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12.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

(×)13.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不宜大于100米,并应设不小于12*12m的回车场

(√)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根据我国不同的气候分区规定了相应的日照标准,同时还要求一套住房中必须有二间主要居室满足日照标准

(√)15.日照间距的确定是以太阳的高度角与方位角为依据,利用竿影日照图的原理来求取的

(√)16.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属于公共绿地

(×)17.居住区内城市级道路应计入居住区的总用地中

(√)18.在住宅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的方式

(×)19.居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占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的35~40%

(√)20.20世纪30年代美欧提出“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理论,“邻里单位”是居住区的基本单元,是小区规划理论的基础。

五.简单题

1.小区道路布置形式有几种?

环通式、尽端式、半环式、混合式、方格网式、分支式等方式。

2.住宅间距(山墙、日照)的最小值要求是什么?

对低层、多层、和高度小于24米的中高层住宅,前后间距不得小于规定的日照间距。两侧间距考虑通道和消防要求,侧面无窗时不得小于6米。侧面有窗时不得小于8米。对高度大于24米的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其后面的间距作日照分析后确定,前面的间距按照前的住宅高度确定是采用规定日照间距还是进行日照分析,侧面不小于13米。

3.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用地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分级与布局道路系统绿地系统空间与景观系统

4.居住区住宅组合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平面组合形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院落式、混合式、自由式。

空间的组合形式: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整体式组合方式。

5.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设计成果有哪些?

(1)规划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营网综合;

7.竖向规划;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

①总用地面积;②总建筑面积;③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④容积率、建筑密度;⑤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⑥绿地率;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2)图纸

1.规划地段区位图;

2.规划地段现状图;

3.规划总平面图;

4.道路交通规划图;

5.竖向规划图;

6.单项或综合工程营网规划图;

7.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模型或鸟瞰图。

6.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

建筑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住宅居住面积密度、住宅平均层数、高层住宅比例(大于等于10层)、中高层住宅比例(7~9层)、绿地率、拆建比、土地开发费、住宅单方综合造价

7.简述住宅区路网布局规划的特点

①.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包括住宅区出入口的位置、数景,应吻合居民通勤交通的主要流向,避免产生逆向交通流,防止不必要的交通穿行或进入住宅;应使居民民的出行能安全、便捷的到达目的地。

②.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根椐通路所在位置、空间性质和服务人

口,确定其性质、等级、宽度和断面形式,不同等级的通路应该归属于相应的空间层次内;不同等级的通路,特别是机动车道,应尽可能逐级衔接。

③.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根据住宅区不同的基地形状、基地地形、人口规模、居民需求、居民的行为轨迹合理规划路网布局、道路川地比例和各类通路的宽度与断面形式。

④.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住宅区内通路应属于生活性街道,同时具备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交往活动的功能。

⑤.空间结构整合化,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住宅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往宅区内通路是构建往宅区功能与形态的丹架,路网应将住宅、服务设施、绿地等内外设施联系为一个整体,丼使其成为其所在地区或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⑥.避免影响城市交通.:避免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设出入口或控制出入口数量与位置,并避免住宅区出入口靠近道路交叉口。

8.简述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①对土地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作为调整用地和制走规划的依据之一

②进行A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③审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

六.计算题

七.论述题

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各应配备哪些公共服务设施?其合理服务半径是多少?

1.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

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 800~ 1000m 居住小区级 400~ 500m 居住组团级 150~ 200m

2.居住区住宅组合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优缺点是什么?

行列式: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现行布局有利于服务实施的高效分布,线路的连续性可以减少出行距离,并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

周边式: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但这种布置方式部分住宅朝向较差,对于炎热地区较难适应。另外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工程。

点群式: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

院落式:有利于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提高容积率布局具有设施共享、可识别性和领域感强等,但东西两侧转角部分容易产生阴影遮蔽

混合式:空间丰富,适应性广

自由式: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

3.在地震区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采取减轻震灾规划,则偏重于发生灾害后救灾及疏散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避震疏散规划,包括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的安排

(2)城市生命系统的防护,包括城市交通、通讯、给水、燃气、消防、医疗系统等。

(3)震前准备及震后抢险救灾指挥系统的布局。

(4)次生灾害的防止。

4.私人轿车正在迅速增长,如何解决这一矛盾?(8分)

一般要求,小区小汽车拥有量:按总量不低于小区总居住户(套)数的20%;几种途径的探索(解决方案):①结合住宅组团(邻里单位)、设置户外集中停车场;②利用自然地坪的高差,在住宅组团(邻里)内部空间设置架空平台,平台下作停车库,并与各住宅楼相连,平台作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人车分流;③结合住宅的底层空间或是高层住宅综合体的裙房(或地下)的停车库;

④利用小区内社区中心(广场)、集中绿地、活动场地的地下设置的停车场库;⑤独立设置的多层停车库;⑥适当加宽小区道路的沿道路的停车场。

5.如何创造高质量的居住区生活环境?

居住区选址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远离污染源和强烈的噪声源,居住建筑及环境有着良好的日、采光、通风条件,无噪声干扰;生活能源供给充足,饮用水质好,无次生污染;有较高的环境绿化水平、良好的小气候,空气新鲜洁净;住宅建设功

能完善,户型合理,具有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在精神上居民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其建筑形式和环境相协调并具有特色,空间层次丰富并富有变化,绿化和建筑色调相协调,整个居住环境统一完整,从视觉上能够有一种美的享受。

八.综合题

某住宅区用地面积为12公顷,有两个居住组团,第一个居住组团为三层住宅,用地为4公顷,建筑密度为20%,第二个组团为6层住宅,用地为8公顷,容积率为1.4请计算整个住宅区的住宅建筑总面积整个住宅区的容积率

建筑密度=住宅用地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区用地总面积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层数

第一个组团建筑面积=组团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层数=2.4

容积率=住宅建筑总面积/住宅用地总面积

第二个=住宅用地面积*容积率=11.2

整个住宅区建筑总面积为13.6

容积率=13.6/12=1.13

某建筑气候地区内,某居住小区用地为10,其住宅用地拟占50%,住宅层数为6层,请问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

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由表得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为30%

允许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为6*5*30%=9

规划设计说明书大纲示例

规划设计汇报文件大纲 一、黎平之惑 2002年是转折年,由单一的吃“木头饭”向综合经济发展; 机场建成,为黎平县发展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两高建设在即,全县已经在积极地进行准备; 包括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旅游业发展整体思路明确,局部地区已经显露实效; 全县人民发展愿望十足,政府官员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 最关键的是: 全县发展目标高远,但是尚无脚踏实地的策略; 县城蓝图描述美妙,但是还不能指导具体实施; 规划技术路线与方法 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 针对全县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专题研究。 针对县城发展关键问题,采用GIS技术进行分析,划定三区(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综合其它因素确定县城空间发展方向;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方法确定县城功能内容与空间布局; 借助三维模拟技术,进行县城整体形态控制; 采用交通量模拟技术,科学安排交通设施。 借鉴国内外经验,探讨地方文化保存与发展方法。 二、黎平之路——产业腾飞 第一产业,做好泛“珠三角”的菜篮子; 随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通过农产品实现环境价值。改变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环境品质附加值高的绿色食品种植、养殖业,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产业,立足优良环境质量、以农林产品加工为基础,成为“珠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最佳基地; 第三产业,资源、市场兼顾,力争融入以张家界、桂林为主的长线旅游产品,坚决形成以侗族文化中线旅游产品的中心,打造泛“珠三角”的后花园。 三、生产力空间配置——城镇体系规划 整合全县资源,结合“两高”交通优势,优化生产力空间配置;明确乡镇发展方向,配置土地及空间资源;配套财税分配机制,变竞争为协同。 1、布局的原则 1)以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第二章 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

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 6.现状、区位分析(P34页)

勘察设计大纲教程文件

勘察设计大纲

六、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投标人应编制项目实施组织设计,编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一)设计大纲 1.总体实施方案。 2.勘察设计实施要点。 3.设计方案。 4.其他。 (二)施工组织设计 1. 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 其他。

(一)设计大纲 1、总体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柳梧初级中学建设项目勘察设计 建设地点:拉萨市柳梧新区 建设规模:在柳梧新区北组团规划图中 C-08-01 合理布置现代化初级中学一座(办学规 模为 1500 人,30 个教学班),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及澡堂、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楼、体育场、室外附属工程等,并建设给排水、电气、采暖、消防、建筑 智能化、通信等配套工程。 (二)勘察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及原则 (1)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 (2)搜集邻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及现场建筑情况; (3)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工程岩土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50145-2007) 《工程岩土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 图图式》GB/T20257.1—2007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检查质量与验收》(GBT18316-200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重要!居住区规划要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 一、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万科深圳研发中心总结的各类建筑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可以据此做初步的项目判断。容积率低于0.3,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可适当降低密度提高品质。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 容积率0.8-1.2,全多层项目较多。如与低层或联排别墅组合,密度较高。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品质较好。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二、居住区入口 (一)、住宅区出入口的选址要求: 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 交通分区单元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辆/小时以内。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 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和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米。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的要求: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的数量: 交通分区单位的适宜的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个; 小于4公顷的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个车行出入口; 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 交通分区的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个。 (三)、消防要求: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的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四)、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机动车出入口的车道设计: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2.交叉口采用的形式: 住区道路与城市主干道:不建议设置交叉口;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第二章 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高,在同等得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①住宅用地 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 ③道路用地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 2、其她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 保留用地 不可建用地 3、居住区规划设计得基本原则:(熟悉内容) 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得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与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得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得原则。 ③适应居民得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

配建设施与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与优美得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得生活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与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统一得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得目标与要求 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5、基础资料依据:(P32页) 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得规划要求等) 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筑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发、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 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 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 6、现状、区位分析(P34页 ) 7、什么就是区位? 区位,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得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得空间坐标。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得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她事物得空间得联系。 第三章(重点) 1、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P42页)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1、邻里单位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使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居住综合体 :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居住综合区: 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它有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结合的综合区。 3、居住区用地构成: 4、居住区: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所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相应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8 居住小区: 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一定的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 指小区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分隔,并与一定的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结构等级: ⑴二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

⑵三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⑶独立组团结构 6、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 ⑴“中心式”布局形态: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特定空间要素组合排列,表现了强烈的向心性,并以自然顺畅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⑵“围合式”布局形态: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 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 ⑶“轴线式”布局形态:轴线设计手法作为控制城市空间的重要方法,空间轴线 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地、水体等,具有强烈的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⑷“隐喻式”布局形态: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或建筑与环境的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里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意在像外”的升华境界。 ⑸“片块式”布局形态:住宅建筑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遵循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形成紧密联系的群体。 ⑹“集约式”布局形态:集约式布局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依靠科技进步,尽力开发地下空间,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布局空间。 7、套型的功能空间设计: 套型功能: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功能空间可归纳划分为居住、厨卫、交通及其他三大部分。 套型构成: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便溺、洗浴储藏及户外活动等功能空间 8、 幼儿园: ⑴远离各种污染源,避免交通干扰,日照充足,场地干燥,功能分区合理,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转折的环境空间。 ⑵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以500m左右为宜 ⑶应该有集中绿化园地,并禁止种植有毒、带刺植物 ⑷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杂物应与幼儿活动场地隔开,并设专用入口 ⑸活动室容纳人数为30人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净高2.8~3.1地面材料宜用保暖,弹性地面,墙面所有转角做成圆角,门窗坚固耐用

项目规划设计调研提纲

XXXXXXXXXXXX规划设计调研提纲 X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 若受贵单位邀请,我院将对『XXXXXXXXXXXXXX』项目进行概念规划工作。根据项目需要,我院工作组将于月日前往项目所在地,进行调研考察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调研工作安排 调研考察时间约为3~5天(月日~ 月日),分为四大内容: 时间安排工作内容参与人员 实地考察委托方、规划方 人员访谈政府相关单位领导、委托方、规划方 周边建设项目考察委托方、规划方注:根据实际日程安排,灵活调整。 二、调研人员 待定 三、调研内容 以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参观调研、人员访谈为主要工作方式。 1、资料收集(以电子文本为主): ——上层次规划资料,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本、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电子文件; ——最新版本的县志(市志)、年鉴; ——省、市、县对区域发展、旅游发展的最新构想、工作部署、最新发展动态; ——区域旅游产业的统计资料;省域或市域范围内的典型旅游案例资料; ——区域历史文化相关资料;民族、民俗、民居建筑等相关资料; ——用地相关图纸资料及市政工程资料。 2、实地考察 对项目现场进行深度考察,包括了解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水文地质条件,景源分布,植被资源现状,基础设施现状等。 3、参观调研

当地博物馆、植物园;具有代表性的本土建筑;区域邻近的建成旅游项目、典型文化景点等。 4、人员访谈 ——同委托方的访谈,充分了解业主对项目的期望及要求; ——同当地政府有关单位及领导的访谈,如政府主管领导、规划局、建设局、发改委、计委、旅游局等工作人员。 主要访谈内容: 主管领导:区域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十一五规划总体蓝图,对本案的要求和建议等; 发改委:区域发展与改革动向,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想,区域吸引内外资投资的重点项目、招商情况、招商资源特色、空间布点,对本项目的支持力度与政策等; 规划局、建设局: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要市政设施规划等;对项目开发量的控制,如容积率等,景区风貌的控制与指引; 旅游局:旅游资源、发展态势、特点、数据、客源构成等;对本案的支持力度、措施、推动时间表等; 计委:如没有年鉴,可从计委获取相关产业、经济等数据资料。 四、期望与建议 本次调研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业主同相关部门先行沟通,基础资料先行收集;充分利用调研工作时间,高质、高效的完成调研任务。 委托方对规划工作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X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年XXXX月)

设计投标工作大纲设计

十一、设计工作大纲 (10,000字以内) (一)、项目背景 (二)、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三)、设计进度计划 (四)、设计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 (五)、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六)、后续服务工作安排 (七)、相关经济指标优化措施

(一)、项目背景 XXX 建设内容: XXX (二)、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本项目设计的内容较多,业主要求整个工期30日历天,我公司拥有一大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在人员组织与安排上,也是组织了我单位具有多年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基本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完全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或者在业主的协调下提前完成全部设计任务。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设计分三阶段进行,方案设计为合同签订后5日历天,初步设计为方案通过审查后5日历天,施工图设计阶段为初设通过审查后来20日历天。 1、方案设计阶段:(签订合同后5日历天) 2、初步设计阶段:(方案审查通过后5日历天)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要求、通过审查后的方案设计文件、方案审定意见及业主的设计要求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含总图及附属设施工程):(10日历天)。 施工图设计依据及工作内容:(1)批准的方案(初步)设计将作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2)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应满足建设部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3)我方应负责向甲方选择的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等其他相关单位解释设计意见及施工图内容,并负责技术交底,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4)负责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在各工种之间出现矛盾时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并尽最大可能为满足本项目的特殊要求创造条件;(5)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后,我方应协助建设方向有关部门办理审图手续,并且依据审图部门要求进行的对施工图设计的修改和完善。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居住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享受性。 2、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 卫生:空气环境,日照条件,水环境 安全包含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防火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 方便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具体可表现在:居住区用地布局的合理、道路顺捷、车行人行互不干扰、充足方便的停车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布点合理、使用方便;为居民人际交往、户外活动提供场所;同时考虑为残疾人、老任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方便条件。规划需充分考虑居民生活行为模式与特征、地方习俗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舒适舒适指健康的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 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六项基本原则 ①邻里单位走位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 ④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 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⑥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4、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 ①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②小区内应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③小区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5、居住组团的基本特征为: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地块不为小区道路穿越,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绿地。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hm2。 6、将四五个或更多小区组织起来,居住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加完善的公共中心,这种住宅区被称为居住区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户,用地50-100 hm2。 7、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 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 8、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9、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10、社区与住区: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①有一定的社会关系②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③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④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11、居住区与社区 城市居住区:一般简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定义为“一般称为小区,是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第二章不同类型的居住区 第一节不同区位的居住区(农村型城市型郊区型) 居住区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 一、农村型居住区

城市详细规划案例

城市规划专业“4+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证材料之14 详细规划案例选编 (国内外案例)

【教学目标与要求】 概念及基本原理 【掌握】运用居住区规划理论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评析。 【理解】国内外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实例一南昌保集半岛 保集半岛规划设计由加拿大KFS国际建筑事务所完成。保集半岛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市区南侧、南昌县西部的象湖新城内,总用地面积53hm2。规划采用人车交通分行道路系统,设置了步行路与车行路两套独立的路网系统。车行路分级明确,围绕住宅群落布置,并以枝状尽端路形式伸入到各住户入口。步行路贯穿于居住区内部,将体育运动岛、老人儿童活动岛、生态植物岛等一系列主题岛屿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长约500m、宽40~90m、总面积达2万m2的中心景区。 规划设计注重人与水的亲近性,小区傍水而建,住户下楼即可以沿着溪流缓缓散步,溪流、喷泉、叠水交相辉映,为居民创造了静谧的家居生活气氛。 一期南部情景洋房组团的下沉式庭院不但丰富了空间尺度的变化,而且将地下空间的雨水集中收集后引入绿地的人工湖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图 13.1 南昌保集半岛 资料来源:胡延利.风景区景观设计宝典(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实例二天津华苑居华里小区 天津市华苑居住区荣获“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城市住宅试点小区金牌奖”,位于天津市的西南部,占地13.12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59300平方米;平均住宅层数5.6层,容积率为1.21,绿化率为38.2%。小区道路规划成曲线形,以限定机动车的速度,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心理压力。主干道入口处两侧均规划了一条10米宽的林荫带作为人行道,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针对天津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和用户要求,住宅布局力争良好的朝向,做到95%以上

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调研报告

居住区规划设计分析调研报告 ——静淑南里翰澜庭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学部: 指导教师:

目录 1 调研大纲 (1) 1.1 调研小组成员 (1) 1.2 调研目的 (1) 1.3 调研地点 (1) 1.4 调研时间 (2) 1.5 调研方法 (2) 1.6 调研组织 (2) 2 区位分析 (2) 3 项目概况 (2) 3.1 基本信息 (2) 3.2 产品分布 (5) 3.3 路网结构 (6) 3.4 景观解析 (6) 3.5 配套设施 (7) 3.6 建筑介绍 (8) 4 小区周边情况 (11) 4.1 区外交通 (11) 4.2 小区周边配套设施 (12) 5 设计特点及不足 (17) 6 经验借鉴 (17) 7 结论 (18)

1 调研大纲 1.1 调研小组成员 组长:xx 组员:xx xx xx 1.2 调研目的 了解小区的规划、环境设计,小区的停车位设置,住宅的户型,住宅的垂直交通及水平交通,住宅的造型及立面,小区周边环境等。 1.3 调研地点 静淑南里翰澜庭,如图1所示: 图1 静淑南里翰澜庭位置图

1.4 调研时间 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 1.5 调研方法 查相关数据、实地调研、拍照分析 1.6 调研组织 表1 小组成员调查内容分工表 姓名负责调查的内容 2 区位分析 翰庭,择址于海淀清华东路,学院路北口,清华东路以北,石板房南路以南,东临学清路,西临静淑苑路。地处北京市西北四环至五环之间,紧邻轨道沿线。 静淑南里翰澜庭的四至范围:东至768厂家属区,南接768厂家属区,西到静淑苑路,北到静淑苑小区。 3 项目概况 3.1 基本信息 名称来由:因项目北临静淑苑,为保持地名的完整性,一级地名命名为静淑南里.又因项目位于学院路北端延长线学清路的西侧,为体现八大学院所在学院区的文化氛围,故命名静淑南里翰澜庭。 行政区划: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道 区域板块:中关村 方位:西北四环至五环 邮编:100083

景观规划大纲

丹阳市滨江片区 水系及水生态景观规划

景观概念规划大纲 目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建设的意义 三、案例借鉴 上海市水系景观规划 唐山市环城水系景观规划 四、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五、景观规划设计愿景及总体框架 六、景观系统规划 七、系统解读 一个水系统 三个片区 夹江片区 内城河片区 山体片区 四个景观带 滨江生态景观带 新城综合景观带 乡土游憩景观带 文化遗产景观带 两横三纵景观视廊 五个景观节点 八、河道附属景观规划设计

一、规划背景 1.政策背景 《丹阳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9-2030)》定位滨江片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观光、美食为主的现代化滨江新城。滨江片区总体规划发展要求景观同建,以水为魂,修复水景观,开发特色滨水休闲空间。 2.生态空间格局 滨江片区处于夹江、新、老九曲河、新孟河等河流水网之中;处于滨江景观带、齐梁文化旅游区和西北部镇江几个山体景观带的环抱之中,是齐梁文化旅游区向长江的延伸。片区水网条件基础较好,多以河流划分界限,形成三面环水的独特格局,内部沟河纵横,河流与道路相依,具有江南水乡特色。 3.城市经济背景 滨江片区的经济实力较强,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现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健全产业服务,吸引周边消费。 4.历史文化背景 丹阳有着6000年的文明史。文物古迹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滨江片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7处及多处未核定的文物。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齐梁、石刻、三国、河豚文化等方面。 5.水景观现状 滨江片区水系资源丰富,但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上过去粗放的管理方式,简单采用“截弯取直”、“填河建路”的工程性处理手法,以及工业企业无序的发展,使河流丧失了自然特色,许多有特色的水系正在消失,水乡风貌逐渐丧失。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分析报告或现状分析图。 2.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确定小区人口规模和规划结构、用地分配,适当考虑小区用地近、远期开发的顺序性,妥善安排好小区各项功能要素,体现合理的功能系统、适宜的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和谐的居住环境,突出规划设计主题。 3.分析并提出居住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布局道路交通系统,选择安全、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有利于居住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确定停车场合理规模、布局和布置类型。 4.选择或设计适宜的住宅类型,设计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设计要求应具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住宅组群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空间环境的创造等因素,考虑住宅节能,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空间。 5.分析并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配套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结合原有公建设施

并考虑其今后的发展,方便经营、使用和社区服务。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小品之间以及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规划小区绿地、景观系统,进行环境小品设计,创造适用、方便、安全、舒适且具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公共绿地及其它休闲活动地的布置,包括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中的绿化用地,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 7.充分考虑小区所在城市性质、气候、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地方特点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新。 8.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二)、设计内容 (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 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 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 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居住区规划方法

居住区规划方法 1.关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 社区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在社区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社区环境 现代规划师大都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而没有为社会人提供居住环境,使社会性失去往日的本质。所以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建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元素,实现理想居住区的群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建筑设计。 2.1理想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模式 构成理想居住区的三个因素:区域性、向心性和有序性。这三项要素作为超越性概念表达的是实体与空间的模式。 区域性: 居住区的基本构架,标志着主体共同生活的最大范围,区域性使居住区初步奠定自身的意义。要形成居住区,首先要有一个空间范围,这里侧重于强调它的闭合性。构成区域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模糊,往往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它的存在机制在于居住区主体的共同认同。区域性包容的范围无疑为主体提供了归属感,在此感情的共同体验下,居住区的主体彼此萌发同属感,这是走向共同生活的心理基础。 向心性: 向心性可以是空间的,场所性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标志性的。向心性是居住区的秩序焦点,是主体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根源,使居住区开始发生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居住区内部就是混沌的。向心性是主体对环境的动力意向根源。人的空间以主体为核心。这种观念不仅作为一般组织化手段,还作为环境的参考符号而外射。在居住环境中,这种心理演变为居住区主体的自我意识,成为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决定了居住区生活的根本模式。居住区环境内向心性的存在是这种心灵结构的外化,具有公共化的特性。故与居住区的公共生活有强大的满合力。 有序性: 居住区的动态结构,主体共同生活的有机化。克服了主体的个人构成与共同生活的矛盾,是指居住区环境中各种序列的连续性,环境的断裂必然导致主体行为中的隔阂,这隔阂将削弱居住区群体交流活动。在有序性的环境中,主体的行为也是有序性的,而这种有序性就形成运动中的秩序,这样居住区不仅是空间构成的静态有机整体,也是生活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这时,主体的共同生活才具有超越性的意义。这才是居住区共同生活的特性。因此,有序性的实质在于居住区的动态结构,主体行为的有机化。在各种有序性中,空间序列的有序性最重要。主要表现在私密性空间到公共性空间的有序性,目前许多新居住区还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不利于居住区群体交流行为的形成。如有些居住区虽然规划了广场、花园、休闲空间,但缺乏亲和性,人气不足,人们往往喜欢蹲在不起眼的角落聊天,或干脆带着小孩到处游逛,也不愿意在一片硬地上数砖头。 这三者实质上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区域性,自然谈不到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区域性也无法维持;失去了动力意向的有序性,动态结构自然消失。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居住区的有机存在,然

居住区设计说明

一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基地南面为余沣路,按总体规划控制道路红线宽40米:东临河流,预留30米的滨河路,用地东西宽284米,南北长423米,规划道路红线内总面积12.0公顷。 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相邻的道路为城市主要道路,人流量大,因此有此3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较西侧相比严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北东南三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地东南方向有河流和公园,因此此两个朝向有较好的自然景观,故设计时应合理的将些景观纳入建筑户型的视线之内。西侧道路与其他三面相比人员较少,车流量小,因此此处较宜停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都希望居住在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同时兼顾居住区整体空间,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洛阳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河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土地出让合同; 规划局提供规划指导意见; 用地红线图; 业主的设计要求及往来信函文件; 国家及洛阳市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的规范及规定 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四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并未给小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影响,也就是不实用,比如很多居住小区中小水渠等景观设计,就算是在很高档的社区也有水渠干涸的现象存在,还不如将其改成室外座椅,或者多种植一些能够美化环境的植物。所以,在规划的最开始我就摒弃了这些类似的设计,

规划设计部工作大纲

规划设计部工作大纲 一、工作分类 以项目运行过程进行分类。 1、拿地前阶段:提供地块总体布局方案的技术支持,踏勘现场从 设计角度提供地块条件的建议。 2、拿地阶段:取得控规资料(意向红线图),对项目进行前期定位 分析,完成概念规划方案(土地版)及经济技术指标。 3、项目前期方案设计:承担组织设计投标工作及投标单位考察工 作,编制设计任务书,取得设计条件正式移交资料(土地红线 图及土地证附图、立项备案文件、带地下管线的现状图)、取得 项目定位报告,带领设计单位进行概念方案设计(风格、产品 组合形式、户型、立面),组织概念方案公司内部的规划评审会 议同时进行项目户型意向设计及公司内部讨论确认,配合成本、财务进行分业态面积计算。 4、项目报建阶段:组织设计院完成专家会方案册及调整工作。参 加方案审查专家会议。准备规划、建筑、消防、人防、绿化、 防雷、绿建、市政等专项部门的图纸审查设计文件并针对要求 调整设计文件。报审施工图及地勘报告并取得相关合格文件。 承担部分报建册子内容修改、单体报建册子编制、日照资料整 理沟通等工作(暂时性)。个别项目承担与项目所在地政府规划 人员技术沟通工作。根据项目报建、财务要求提供相关数据支 持。

5、施工图设计阶段:配合完成地勘任务书及地勘方案审核工作, 完成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监督设计单位完成前期方案设计的落地实施工作,讨论调整单体各层平面、立面,对施工图结构方案、设备系统方案进行优化,根据设计情况组织地基处理专家会工作,对施工图各专业图纸配合进行审查处理,出图前进行施工图审查并提出错、漏、碰、缺、成本、效果等问题。 6、招标阶段:招标前进行施工蓝图审查工作,响应预算部及投标 施工单位提出的图纸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变更工作。 7、施工阶段:配合项目完成施工图会审答疑及交底工作,完成设 计部自行发现的图纸问题变更处理工作,完成项目部提出的图纸问题变更处理工作,完成项目部提出的现场情况图纸变更工作,完成公司决定的产品功能性调整变更工作,回复项目部提出的技术核定单、工作联系单,配合项目完成图纸加晒工作,配合项目完成设计院参加验收的通知工作,配合至设计院取变更工作,配合完成建筑立面、门窗、雨棚、公共区域精装修的设计深化工作,配合完成立面构件、栏杆、灯具、石材等饰面材料的定样工作,配合成本、营销需要的设计调整工作,配合参加专项样板现场验收、竣工验收工作,配合项目有需要的现场服务工作,完成竣工报告(设计篇)工作,承担向公司各部门的图纸技术解答服务工作。 8、设计资料管理工作:承担公司开发项目施工图纸、勘察报告、 答疑、变更保存及借阅管理工作。承担从设计院获取施工图图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二、规划依据 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 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6、《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 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建立“城市—社区—小区—院落—住栋—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 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绿化—公建”作为社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4. 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

概念规划设计提纲

概念规划设计提纲 一、规划背景 从政策背景及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发展诉求等多个层面交代项目规划的背景环境及项目策划的必要性。 二、现状分析 从现状土地利用、现状交通、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等多个方面对基地现状进行分析,以此得出项目开发的优势条件及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的设计及产业业态的策划。 三、产业分析 1、主体产业分析 2、旅游产业分析 3、其他相关衍生产业分析 四、定位与策略 1、案例借鉴 2、项目定位 3、规划策略 五、总体设计 1、设计理念 2、规划结构 3、土地利用规划 4、产业布局规划 5、公共服务体系 6、综合交通规划(道路系统、慢行系统、公共交通等) 7、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主题策划、线路组织、交通换乘) 8、生态景观系统规划 9、空间形态规划 六、分区详细设计 1、主题划分 2、分区项目策划 3、园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详细设计 七、项目运营实施 1、项目开发模式分析 2、项目的开发时序 3、项目开发投资估算 4、运营管理策略

主要图纸: 1、区位分析图 2、土地利用现状图 3、现状区域交通图 4、现状道路分析图 5、用地适应性评价图 6、现状建筑分析图 7、项目开发动态图 8、现状公共设施分布图 9、旅游资源分析图 10、现状产业分析图 11、空间结构规划图 12、土地利用规划图 13、总平面图 14、主要项目分布图 15、鸟瞰图/效果图 16、道路系统规划图 17、慢行交通规划图 18、公共交通规划图 19、停车系统规划图 20、地下空间规划图 21、规划公共设施分布图 22、旅游路线规划图 23、各类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图 24、其他反应设计意图的图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