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遗传学期末整理-研究生课程

分子遗传学期末整理-研究生课程

分子遗传学期末整理-研究生课程
分子遗传学期末整理-研究生课程

期末考试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1. loss of heterozygoteity(LOH) 杂合性丢失:出现于某一特定基因正常的两个对等位基因

不同的基因组变化,常反映为丧失该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基因组部分。2.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同一位置上单个核苷酸的差别,在一个群

体中的频率不低于1%。SNP被认为是疾病临床表现的遗传基础,是疾病发生的本质。

因此,SNP成为第三代遗传标志,人体许多表型差异、对药物或疾病的易感性等等都可能与SNP有关。人类基因组中约每1000个碱基就有一个SNP。

3. anticipation 遗传早现:指一些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病)在连续几代的遗传中,发

病年龄提前而且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即某种遗传病的症状一代比一代严重,而发病时间一代早于一代的现象。如HD,常父亲遗传突变等位基因,遗传早现的现象是增加了CAG 的重复数,并且提前了发病年龄;

4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或者说是研究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的遗传学分支。它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也指生物发育过程中包含的程序的研究。Heritable change in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mediated by mechanisms other than alterations in primary nucleotide sequence

4. gain-of-function 在不太多的情况下,突变也可能因增强了突变蛋白的活性而改变了机

体的生化表型,这种现象称为功能加强突变。导致突变蛋白活性增加的原因有二:(1)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使该蛋白质活性增强;(2)调节区域突变,使该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增加,活性也相应增强;但活性增强同样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形式:(1)基因拷贝数增加;(2)突变蛋白某种活性增强。

5. loss-of-function 功能丢失突变是一种最常见的突变形式。不论是编码区域的突变,还是

调节区域的突变,多数发生了突变的蛋白质都失去了正常功能。由于突变蛋白往往稳定性差,所以在细胞内的含量也相应下降。主要有下面两种方式:(1)基因缺失,基因杂合缺失是使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减少一半;纯合缺失则导致该基因编码蛋白质完全缺失;(2)基因突变。

6. Whole genome scanning (Genome-wide scanning) 由于人类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以

及SNP分型技术的发展,目前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关联研究亦变得切实可行。根据研究规模的大小,可以将疾病遗传分析分为定位克隆、连锁不平衡基因定位、全基因组候选基因分析、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和定位候选基因克隆,其中定位克隆、连锁不平衡基因定位和全基因组候选基因分析均属于全基因组扫描。

7.Genomic imprinting 基因组印记:又称为遗传印记;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

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而表现出功能上的差异,控制某一表型的一对等位基因由于亲源不同而差异性表达,而当其一发生变化,机体只表达来自亲本一方的等位基因,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而与其自身性别无关,或当它们其一发生改变时,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属于非孟德尔遗传学的表观遗传学领域。基因组印记是一正常过程,印记的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中的少数,可能不超过5%,但在胎儿的生长和行为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因组印记病主要表现为过度生长、生长迟缓、智力障碍、行为异常。

8.Haplotype :位于一条染色体特定区域的一组SNPs,并倾向于以整体遗传给后代的单核苷酸多态的组合,又称单倍型或单体型。它是一系列存在于一个染色单体上的SNPs,它们在统计学上相关;通过这些相关的SNPs组成的单体型可以明确地确定这一区域其它多态性位点。A group of alleles in coupling at closely linked loci, usually inherited as a unit.

8. Genetic heterogeneity 遗传异质性:不同基因型决定相同表型的现象,即一种性状可以

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表现型一致的个体或同种疾病临床表现相同,但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由于遗传基础不同,它们的遗传方式、发病年龄、病程进展、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复发风险等都可能不同。Locus heterogeneity(The production of identical phenotypes by mutations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loci.)

9. pleiotropy 基因的多效性:指一个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性状,因此,

若突变发生在多效性基因上时,就可能导致影响几个或全部的性状。

10. expressivity表现度:是特定的基因在个体中的表达程度或者说是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

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基因所表达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11. penetrance 外显率:是突变的基因或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表达相关性状个体所占的比

例;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在医学遗传学中,疾病相关突变外显率是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表现临床症状时的比例。如,某个基因突变对特定常染色体疾病有95%的外显率,则95%带有这个突变的个体会发病,只有5%不会发病。

12. phenocopy 拟表型: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

表型相同或相似,或一个个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型相同或相似于另外个体由基因决定的表型;换句话说,就是环境条件产生的拟表型模拟了由基因产生的表型。

13. sex-conditioned inheritance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显

示出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

14. sex-limited inheritance 限性遗传: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基因表达的性别限制,

只在一种性别表现,而在另一种性别则完全不能表现。

15. incomplete 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遗传: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的表现度介于

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之间,即在杂合子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16. delayed dominance 延迟显性: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

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只在一定年龄后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表达。

17. irregular dominance 不规则显性遗传:是指杂合子的显性基因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表现出

相应的性状,因此在系谱中可以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具有某一显性基因的杂合体中,并不是每个个体都能表现出该显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但是带有显性基因的某些个体,本身虽然不表现出显性性状,但他们却可以生出具有该性状的后代。18. codominance 共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

种基因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

19. susceptibility 易感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积效应的致病基因构成

了个体患某种病的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为易感性。也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An inherited predisposition to a disease which is not due to a single-gene cause and is usually the result of a complex interaction of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different genes, i.e. polygenic inheritance.

20. liability 易患性: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患某种遗

传病的可能性称为易患性。A concept used in disorders which are multifactorially determined to take into account all possible causative factors.

21. haploinsufficiency 单倍剂量不足:指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后,另一个等位基因能正常表

达,但正常表达的等位基因不能够产生基因产物(如蛋白质)来维持野生型条件,从而导致异常或疾病状态;一般是导致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2. linkage disequilibrium连锁不平衡:由于两个位点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距离近,从而导

致两个位点上的对应特定等位基因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染色体上,即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频率高于预期的随机频率的现象,称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

23.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疾病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并在此基础上研

制出新药或新的用药方法,这一新概念被称为药物基因组学。The study of the genome and its products (including RNA and protein) as it relates to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药物基因组学可以说是基因功能学与分子药理学的有机结合,在很多方面这种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药物基因组学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基因学,它不是以发现人体基因组基因为主要目的,而是相对简单地运用已知的基因理论改善病人的治疗。

也可以这么说,药物基因组学以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的关系。

24. 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

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确定量定位的过程。原位杂交可以在细胞标本或组织标本上进行。如在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杂交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性检测体系来检测染色体上特异DNA或RNA序列,可用放射性颗粒在某条染色体的区带出现的最高频率或荧光的强弱来确定探针的位置,从而进行准确的基因定位。

25.Human genome: The sum of total human genes, consisting of nuclear & mitochondrial genomes.

26. RNAi:即“RNA干扰”。小的双链RNA(siRNA)可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促使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

29. OMIM:为“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的简称,意即“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或“网上《人类孟德尔遗传》”。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Victor A McKusick教授被尊称为“医学遗传学之父”,由他主编的《人类孟德尔遗传》(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Catologs of Human Genes and Genetic Disorders,简称MIM)一书,一直是医学遗传学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和数据库。

30.Candidate gene approach: 基于疾病的生理和生化作用的发展,基因结构或影响性状的调节或生化通路上的基因,在其它物种有相似的功能,即动物模型;强调基因突变与表现型或疾病的关联,这不同于GWAS,GWAS是全基因组的所有常见突变;侯选基因的方法是基于以前基因生物功能影响性状或疾病的知识。

31. Polymorphism: 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或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genotype)或等位基因(allele)。Multiple functional alleles at a frequency of >1% in a population。

33. Carrier genetic testing: 若疾病需要2个拷贝的基因才能表现性状,则携带一个拷贝基因的个体就是携带者,利用实验筛选携带者。34. Null mutation: deletion of the whole gene35. Uniparental Disomy 单亲二倍体: the two alleles came from only one parent (paternal or maternal)。36. Mutable normal allele: Expansions of 27-35 CAG repeats never been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ymptoms of HD; however, his children are at some risk to inherit an allele with a larger allele size which could result in symptomatic HD.

37.heritability遗传度: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称为遗传度或遗传率,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38.遗传病: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

39.基因定位:将基因或有价值的DNA片段确定于染色体的某一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便可绘制出人类基因图。

40.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是均匀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变异性且数量丰富,因此微卫星标记应用非常广泛。

41.LOD值:确定两个基因座是否在染色体上距离很近,因此可能一起遗传的统计学评估,以确定两个基因座或是按一定的重组率而相互连锁的可能性或是互不连锁的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之比,是基因座实际上为连锁的可能性。

42.癌基因oncogene:,癌基因是一类会引起细胞癌变的基因。其实,癌基因有其正

常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刺激细胞正常的生长,以满足细胞更新的要求。只是当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会在没有接收到生长信号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地促使细胞生长或使细胞免于死亡,最后导致细胞癌变。

43.抑癌基因TSG:正常时起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的作用,它们的丢失、突变或失去功能,使激活的癌基因发挥作用而致癌。抑癌基因的产物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负调控作用,通常认为抑癌基因的突变是隐性的。

44.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是从细胞学的角度, 特别是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染色体和其他细胞器的关系来研究遗传现象, 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机制。

45.移码突变(frame shift):在正常的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46.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特别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

47.寡基因oligogenic:一小部分基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性状。A character that is determined by a small number of genes acting together.

48.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也称遗传性酶病(hereditary enzymopathy),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通常是基因突变)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一般指酶蛋白)结构或数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49.嵌合体chimera:遗传学上有2个或多个基因型不同合子衍生出来的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或器官;即一种含有两种以上基因型组织的机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分离或移植的结果。An individual who is a mixture of cells from two or more genetically distinct populations of cells which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re than one zygote。

50.镶嵌性mosaicism:体内有从同一合子衍生出来的两个或更多的不同基因型或核型的细胞系。An individual comprised of two or more genetically distinct populations of cells derived from a single zygote受精卵。

51.germline mosaicism种系镶嵌性:两个或更多细胞系Two or more genetic or cytogenetic cell lines confined to the precursor (germline) cells of the egg or sperm; formerly called gonadal mosaicism.

52.微小嵌合现象Microchimerism:体内存在少量来自另一个体的细胞。The presence of a small number of cells derived from another individual (transfusion, transplantation, twin, etc.)

53.Dominant negative effect (A mutated gene encoding an altered protein) 某些信号转导蛋白突变后不仅自身无功能,还能抑制或阻断同一细胞内的野生型信号转导蛋白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显性负效应。机理是突变型蛋白和相关蛋白形成无功能的二聚体,野生型蛋白功能被抑制。

54.Malformation (畸形) -is a morphologic defect of an organ, part of an organ, or a larger region of the body from an abnormal developmental process.

55.Disruption (破裂) -is a morphologic defect of an organ, part of an organ, or a larger region of the body resulting from breakdown of, or an interference with, an originally normal development process.

56.Deformation (变形) -is an abnormal form, shape, or position of a part of the body caused by mechanical forces.

57.Dysplasia (发育异常) -abnormal growth of a particular tissue.

58.Epistatic effect(上位效应): 影响同一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其中一对基因(显性或隐性的)抑制(或掩盖)另一对显性基因的作用时所表现的遗传效应。即一对基因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抑制或遮掩作用叫上位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为下位基因。(1)显性上位:一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阻碍了其他对基因的作用。(2)隐性上位: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阻碍作用时叫隐性上位。

59.Tag SNPs:指能够代表某一基因组区域的所有SNPs的最小子集,它们在群体内相互连锁。Tag SNPs非常有用,因为最小子集的SNPs的等位基因组成的单倍体能够代表这一区域内所有的单倍型。

60.HapMap: A set of haplotypes, defined by tag SNP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genome, used for association studies.

61.二代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MPS) technology OR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R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 OR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62.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 effort to carry scientific knowledge "from bench to bedsid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builds on basic research advances - studies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using cell cultures, for example, or animal models - and uses them to develop new therapies or medical procedures.

Ⅱ.Answer questions ( 60 points )(注意任选5题,请勿多选):

1.What are the effects of disease-causing mutations on function of gene product?

a) Loss of function

b) Gain of function

c) Acquisition of novel property

d) Abnormal expression: heterochronic(wrong time) or ectopic (wrong place)

2. How to identify and confirm a disease-causing gene?

a) Disease gene can be identified by 2 major approaches: positional cloning and candidate gene

b) Disease gene can be confirmed by segregation analysis, functional assay and animal study.

3. 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Genetic Defects?

?Somatic cell genetic defects 体细胞

?Multifactorial and polygenic defects 多因素和多基因=complex disorders

?Chromosomal genetic defects 染色体

?Mitochondrial genetic defects 线粒体

?Monogenic defects 单基因缺陷=single-gene defects

主要单基因遗传:AD,AR,XD,XR,Y。

4. W hat are the 4P’s medicine?

a) personal, 个人

b) predictive 预测

c) preventive 预防

D) participatory 参与性

5. What are the indications for prenatal genetic diagnosis? Why?产前诊断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夫妇一方有致畸物质接触史的孕妇;

(3)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的,特别是平衡易位携带者;或夫妇核型正常,但曾生过患儿;(4)夫妇之一有开放性神经管畸形,或生育过这种畸形儿的孕妇;

(5)夫妇之一有先天性代谢缺陷或生育过这种患儿的孕妇;

(6)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孕妇;

(7)有异常胎儿超声波检查结果者(含羊水过多者);

(8)有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史、畸胎史、死胎或死产史的孕妇;

(9)具有遗传性家族史,又近亲婚配的孕妇。

因为这些情况的夫妇生出有遗传缺陷子女的概率相对高出很多,因此进行产前诊断避免些遗传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6. Goals of Clinical Molecular Genetics

?Accurate diagnosis

?Precise classification

?Elucidation of basic defect

?Prevention

?Effective therapy

7.principles of prenatal diagnosis 产前诊断的途径:

(1)孕早期绒毛取材(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

绒毛组织:与胎儿共同起源于同一受精卵,具有相同的遗传学组成,最终将发育为胎盘。(2)孕中期羊膜腔穿刺(Amniocentesis, AM)

羊膜腔:羊水、胎儿排泄物、脱落物

脱落细胞:消化道上皮、神经管上皮、羊膜细胞等,遗传构成与胎儿一致

(3)孕晚期脐带穿刺(cordocentesis)

胎儿血取材(fetal blood sampling,FBS)

脐带:胎儿的附属器官

由胎儿的脐动脉和脐静脉组成胎儿血

(4)母血胎儿细胞分离对母儿均无伤害,但分离技术尚不完善,目前未进入临床应用(5)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体外受精→胚胎→胚胎活检→分析其遗传组成→正常胚胎植入宫内→讲常规产前遗传学诊断提前到妊娠发生之前,避免遗传异常妊娠发生

高级分子遗传学复习提纲

高级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1、概念解释: PDT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ed technology,PDT)是将外源蛋白或多肽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并保持特定的空间构象,利用特异性亲和作用以筛选特异性蛋白或多肽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与表型、分子结合活性与噬菌体的可扩增性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高效的筛选新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抗原表位分析,单抗筛选,蛋白质功能拮抗多肽或模拟多肽的确定等。 DNA shuffling 将不同品系具有不同突变位点的基因(1~6kb)或同一家族的基因混合,用DNase I酶切构成随机DNA 片段库(Pool)。用此库样品为模板、以小分子引物进行PCR扩增,一些随机模板得到扩增,由于片段间存在同源性,在退火过程中常出现模板转换(switch),从而有可能出现集多种突变点于一个基因上的DNA分子,可从多种多样的重组分子中筛选出有用基因。 卫星RNA(satellite RNA) 类病毒(viroids)和拟病毒(virusoids)中类病毒是有侵染性并能独立作用的RNA分子,没有任何蛋白质外壳。拟病毒在构成上与类病毒类似,但是被植物病毒包装,与一个病毒基因组包被在一起。拟病毒不能独立复制,需要病毒帮助其复制。有时拟病毒又称为卫星RNA(satellite RNA)。 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 指某一基因簇中的突变通过不等交换趋向扩展到整个基因簇的现象。结果突变的基因要么被淘汰,要么占据全部原来相同基因的位置。 分子伴侣(chaperone) 一种能诱导靶蛋白质形成特定构象使其正确组装的蛋白质。 空转反应(idling reaction) 当空载tRNA进入A位点时,核糖体产生pppGpp 和ppGpp, 诱发应急型反应。 AARS:(氨酰-tRNA合成酶) 催化氨基酸和tRNA2‘或3’-OH共价连接的酶。根据氨基酸序列,可将AARS分为I、II型两组。I 型:Arg、Gln、Glu、Ile、Leu、Trp、Tyr、Val、Cys-RS,其余为II型。I 型RS含有HIGH签名序列(His-Ile-Gly-His)和KMSKS(Lys-Met-Ser-Lys-Ser)序列,使AA结合在3'A的2'-OH上,可以在2'、3'之间移动。II型RS无签名序列,而有3个保守基序。 RNAi/RNAq(RNA干扰、RNA压制) 转录后基因沉默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在植物中被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在动物中被称为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在真菌中则被称为RNA压制(RNA quelling,RNAq)。尽管叫法不同,但都具有相似机制,都启动一种特殊的RNA降解过程。 酸性面条(negative noodle)

《土地利用与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也是土壤学、资源环境管理等专业的重要骨干课 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规划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实践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讲授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土地规划思想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土地规划的哲学观以及自然-空间—人类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分别选取代表性规划内容,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配合课程讲授,安排了 大量的实验、实习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讲授部分

(二)实验、实习部分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该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样本;总结、描述其用地特征,并拍照。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到符合下列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其特征,拍摄照片,并填写下表。至少要完成8种类型。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系统。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找出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资本情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劳动情况;总结、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出本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本省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实践原理。目前,各省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通过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可以了解本省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分析结果,并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训练。 内容:找到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找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与土地利用需求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填写相关表格,完成相关报告。

研究生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生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过半,对自己这一年半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既是对之前的总结,也是对后面三个学期的展望。 2010年9月开始了自己的河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涯,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比较全面,既有专业课程的传授,也有政治理论课程的熏陶,还有公共英语的学习。按照专业课老师们给的书单,自己阅读了一些专科课方面的论文以及学术著作;此外,自己还阅读了几部二战时期的人物传记,比如丘吉尔、罗斯福和戴高乐等。研一下学期则进入了全面的专业课程授课阶段,四门专业课加一门公共外语,结合四门专业课的内容以及写结课论文的过程,自己阅读了约翰洛克的《政府论》、阎照祥的《英国政治制度史》、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以及一些中西方民主方面的学术论文,对自己这个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知识的补充,受益颇多的一个学期。 一年的时间很快,已经来到了研究生阶段的第二个年头,研二的这个学期也是研究生阶段最后一个安排课程的学期,显得格外珍惜,自己这学期做到了全勤,好好珍惜自己二十年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当然了,这也与这个学期的2门课程的吸引力程度呈正相关,一门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一门是专业外语,都是自己本科时的老师,均是很有个人魅力的老师,所以同学们的出勤率显得格外的高;而自己还有一个原因,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选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所以每节课都在很认真的听课,记笔记。按照老师给出的书单,正在读HR方面的著作,目前已经读过了美国学者罗纳德与约翰共同写就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以及即将读完的李宝元老师的《现代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通论》,都是很有内涵的著作,使自己对HR方面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与通透,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思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以上基本就是自己这一年半研究生总共三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的概况,知识来自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在课堂,生活中处处可以有收获,通过与人的交流,通过一次旅行,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而自己在学校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除了上课时与读专业著作所获得的知识以外,还通过其他的一些途径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知识。 首先,便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进入研究生阶段,同学们都经历了大学时期的洗礼,变的更加成熟与理性,大家相互之间交流起来显得更加的从容与方便,本科时大家学的专业各不相同,交流之余也会了解到同学所学专业方面的的知识内容,比如同学有学习经济学的,可以通过他了解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当然了,大家更多的还是生活方面的交流更多,班里的同学都很好相处,课外之于,经常有集体活动,比如一起去K歌,吃饭,自助等等,聊天之余,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同学既是自己学习的对象,也是自己未来的财富。 如今的时代,网络日益发达,新闻消息的传播速度可谓惊人,世界的每个角落发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指由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催化甲基基团从S-腺苷甲硫氨酸向胞嘧啶的C-5位点转移的过程。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即“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 计划,是在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后的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组织的又一个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其目的是解码基因组的蓝图,鉴定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和还不知功能的多个物种的保守序列等在内的所有功能元件。ENCODE计划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试点阶段( a pilot phase)、技术发展阶段(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hase)和生产阶段(a producttion phase)。 gRNA (guide RNA):既指导”RNA(gRNA,guide RNA),能通过正常的碱基配对途径,或通过G—U配对方式与mRNA上的互补序列配对,指导编辑的进行。 GT--AG规律(GT-AG rule):真核生物所有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其RNA前体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较短的保守序列,内含子的左端均为GT,右端均为AG,此规律称GT-AG规律。 miRNA:即小RNA,长度为22nt左右,5′端为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蛋白质,其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发夹状结构,在RNaseⅢ酶切后以双链形式存在,是近几年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 RNA,它们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RNA编辑(RNA editing) :是指通过碱基修饰、核苷酸插入或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等方式改变RNA的碱基序列的转录后修饰方式。 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与siRNA结合后可识别并切断mRNA。 RNA指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活性RISC进入核内,指导基因发生DNA的甲基化。 密码子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密码子的第1,2位核苷酸(5’→3’)与反密码子的第2,3核苷酸正常配对;密码子的的第3位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配对并不严谨,当反密码子的第1位为U时可识别密码子第3位的A或G,而G则可识别U或C,I(次黄嘌呤)可识别U或C或A。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一门通过运用数理理论和相应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编码序列与非编码序列的长度、数量及特征以及物种进化关系等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而是由于DNA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RNA编辑等修饰导致基因活性发生了变化,使基因决定的表型发生变化,且可遗传少数世代,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是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沉默子(silencer):一种转录负调控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特点很象增强子,但不增强转录,而是减弱转录,故称负增强子。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 端粒(telomere):是由独特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线性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它具有防止末端基因降解、染色体末端间的粘连和稳定染色体末端及其精确复制等功能。 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是从改变某个感兴趣的基因或蛋白质入手,然后去寻找相关的表型变化。 反转座子(retroposon)或“反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先转录为RNA再反转录成DNA 而进行转座的遗传元件。 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即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 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核酶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 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一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是指在体外测定到的由RNA polⅡ进行精确转录起始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一套DNA序列元件。 化学基因组学(chemogenomics):它是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新技术,是联系基因组和新药研究的桥梁和纽带。它指的是使用对确定的靶标蛋白高度专一的小分子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复试问题

1、本科期间学习了哪些主要课程 基础理论;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质地貌学等 实验技能;地籍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遥感,GPS,GIS,不动产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等 其他还包括土地法学,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规划学,土地行政学,土地制图技术,自然地理,地图学概论,专业英语等等 2、本科四年学到了什么?本专业的技术技能你掌握了哪一些 1.掌握土地资源,土地整理、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规划等实验操作。 3.Arcgis、Arcmap、ENVI等软件的基本操作; 4.国家有关土地方针、政策和法规;坚守18亿亩红线,三权分置,基本农田保护,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变化; 3、给出具体的目标,你将如何利用所学技术实现它。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1、进行土地的整理和复垦。粗放经营和浪费耕地的现象严重,导致耕地利用效率偏低,由于无力或者不愿耕种而撂荒的土地,重新整理,重新利用,对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田地不能耕种的,要及时还垦使用。对于瘦薄耕地,要培育土壤,改良结构,积极探索科学耕种、种植和施肥方法,增强粮食出产的能力。 2、减少建设用地对农用地的占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实行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规范建设用地审批程序,非农业建设严禁占用耕地,优先占用劣地 3、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维持土地生态平衡,探索科学耕作,种植和施肥方法,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地力。 4、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经济。 5、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将基础设施改造推向社会化、市场化,帮助农民改善耕地生产环境,获得更多农业产出。 6、加大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农民从纯粹的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主动从土地上走出去,在市场上寻找发展农业的机会。 7、发展循环农业。采取种果、养鸡、养鸭、养鱼一体化,鸡、鸭粪养鱼,鱼粪肥土,肥土种果,进行循环和立体种、养。对这些进行套种、循环种养和多季种植的农业生产。 4、想研究什么方向 新农业与土地利用:新农业是最近的热点,也是发展方向,农业是国家根本。尤其19大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两会期间也是焦点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围绕强化“钱、地、人”等要素,解决“地”的问题,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

研究生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研究生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生学习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过半,对自己这一年半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既是对之前的总结,也是对后面三个学期的展望。 XX年9月开始了自己的河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涯,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比较全面,既有专业课程的传授,也有政治理论课程的熏陶,还有公共英语的学习。按照专业课老师们给的书单,自己阅读了一些专科课方面的论文以及学术著作;此外,自己还阅读了几部二战时期的人物传记,比如丘吉尔、罗斯福和戴高乐等。研一下学期则进入了全面的专业课程授课阶段,四门专业课加一门公共外语,结合四门专业课的内容以及写结课论文的过程,自己阅读了约翰洛克的《政府论》、阎照祥的《英国政治制度史》、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以及一些中西方民主方面的学术论文,对自己这个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和知识的补充,受益颇多的一个学期。 一年的时间很快,已经来到了研究生阶段的第二个年头,研二的这个学期也是研究生阶段最后一个安排课程的学期,显得格外珍惜,自己这学期做到了全勤,好好珍惜自己二十年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当然了,这也与这个学期的2

门课程的吸引力程度呈正相关,一门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一门是专业外语,都是自己本科时的老师,均是很有个人魅力的老师,所以同学们的出勤率显得格外的高;而自己还有一个原因,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选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所以每节课都在很认真的听课,记笔记。按照老师给出的书单,正在读HR方面的著作,目前已经读过了美国学者罗纳德与约翰共同写就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以及即将读完的李宝元老师的《现代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通论》,都是很有内涵的著作,使自己对HR方面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与通透,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的思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以上基本就是自己这一年半研究生总共三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的概况,知识来自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在课堂,生活中处处可以有收获,通过与人的交流,通过一次旅行,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小事,而自己在学校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除了上课时与读专业著作所获得的知识以外,还通过其他的一些途径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知识。 首先,便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进入研究生阶段,同学们都经历了大学时期的洗礼,变的更加成熟与理性,大家相互之间交流起来显得更加的从容与方便,本科时大家学的专业各不相同,交流之余也会了解到同学所学专业方面的的知识内容,比如同学有学习经济学的,可以通过他了解经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XXXXXXX(课程名称) XXXX(Course Title)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分数: 课程总学时:学时(其中实验或实践等学时) 开课学院(部门):授课教师: 预备知识: 一、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 说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 二、主要章节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XXXXX (XX学时) 对本章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作简要的介绍,说明本章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分章、节写明所需的学时数。 第一节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第二节X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开卷□口试□口试加笔试 考查:□课堂作业□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试验报告其他方式 2.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为:□百分制□五级记分制。 注:学位课必须采用考试方式,采用百分制。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外学习要求 …… 五、教材、主要参考书和资料: 教材: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参考书: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资料: …… 撰写人:×××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Syllabus Course Name Course Code:Course Nature:Credit: Total Class Hours:course hours(Experiment or practice class hours) School:Instructor:Prerequisites: Ⅰ.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Describe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lan,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meet as far as knowledge, capacity and quality are concerned through this course. Ⅱ.Contents and arrangements Chapter 1XXXXX (XX class hours)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focus of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 specifies the required class hours by chapter. Section 1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Section 2X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Ⅲ.Course assessment Assessment methods: Assessment criteria:

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总结范文

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总结范文 此次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上大学时,接触过心理学 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 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 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问题,也 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研究生课 程班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还有到天津的这一趟学习,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 初步了解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100多年的历史。古今中外,许多心理学的宝贵思想,从产生、发展、丰富、完善到学科的形成和沿革,是心理学研 究的价值更为突出和实用。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回答关于人的行为、思想和感觉问题,可以运用其科学的技巧去体察自己的很多心理过程,可以洞察和分析别人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心理学才能较为系统 的回答到底是什么使你、我、他成为这样的个体。心理学与哲学、 社会政治、道德教育交织在一起,从心理学的学科群来看,无论是 普通心理,还是教育心理、文艺心理、军事心理、医学心理、社会 心理等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明确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极其所处的重要地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或是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以及心理作为内在条件的行为。 心理是人的神经系统,是物质的属性,但本身不是物质,所以不能 直接进行测量和分析。只能通过人的活动行为进行分析,因此从广 义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建 立和完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体系重 点学科越来越多,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认为“迄今2500多门科学, 惟有心理学和人人都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既是从事各种认识活 动的主题和中心人物,又是心理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承担者,没有人 的参加,没有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的活动,任何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

分子遗传学要点整理

Chapter 1: Genomes, Transcriptomes and Proteomes 1. 概述 基因组(Genome):指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或RNA 序列。基因组是地球上每一物种具有的生物学信息的存储库。 基因组学(Genomics):指研究生物的整个基因组,涉及基因组作图、测序和功能分析的一门学科。 基因组所包含的生物信息的利用需要酶及其他参与基因组表达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蛋白质的协同活性。 基因组表达的最初产物是转录组,即那些含有细胞在特定时间所需生物信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衍生而来的RNA分子的集合。转录组由转录过程来维持。 基因组表达的第二个产物是蛋白质组,即细胞中那些决定细胞能够进行生化反应的所有蛋白质组分。这是通过翻译过程来完成的。 2.1 Genes are made of DNA 奥地利神父孟德尔1865年根据7个碗豆性状的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说,认为每个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两大遗传规律。 证明基因由核酸 (DNA或RNA) 组成的3个著名实验: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DNA是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感染实验;只有DNA是联系亲代和子代的物质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RNA也是遗传物质 2.2 The structure of DNA A. Nucleotides and polynucleotides B. The model of double helix DNA 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为揭示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 a. Watson and Crick (1953) 提出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通常以右手双螺旋形式存在,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且互为互补链。 "?戊糖-磷酸骨架在分子的外铡,在分子表面形成大沟和小沟,碱基堆积于螺旋内部。 "?碱基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A 和T 以2个氢键配对, G和C 以3个氢键配对。"?螺旋中相邻碱基间相隔0.34nm ,每10个碱基对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 3.4nm ,直径为2.37 nm 。 b. 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力: ??碱基间形成的氢键/ ??相邻碱基间的疏水堆积力/ ??碱基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力 尽管氢键使得双链中的碱基间的配对具有特异性(只有互补的两条链之间才能形成DNA双链),但其对于双螺旋的总体上的稳定性并无太大贡献。 核酸分子的稳定性的根源在于碱基对之间的疏水堆积力。作为芳香族化合物,

研究生 英语教学大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84201101 授课对象全日制教育硕士 课程类型学位基础课程 学时 36学时 学分 2学分 开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制订时间二〇一二年九月 学科学位与研究生处制

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 课程编号:84201105 英文名称: 授课对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 课程类型:学位基础课程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硕士专业的一门学位基础课程,是教育管理方向、学科教学方向的必修课程。 (二)基本理念 该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有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研究素养的专家型教师。本课程要求学生结合学位论文的写作,主动参加教育研究实践,并在教育研究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教育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的实际操作,提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学包括原理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作业、实地研究几个模块。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体验研究过程,提升学生阅读文献、问题解决、逻辑思考、资料收集、整合分析、论说叙理等研究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自我激励、克服困难、遵循研究伦理等研究态度。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的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结合课程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的写作,通过教育研究的选题、研究成果综述、研究设计、问卷设计与实施、课堂观察、行动研究以及学术论文的撰写等学习与实践,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一般步骤及主要方法,明确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提高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学生问题中心的研究意识和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研究方法的程序性知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阅读研究文献、形成理论假说、设计研究方案、编制和使用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方法、使用统计工具和程序分析资料、撰写规范的科研论文、学位论文。 3、能够使用上述技能对他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非外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一、总则 为了保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外国语要求,进行非外语专业研究生外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大纲。 研究生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外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非外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 三、教学目的 硕士生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标题:对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前言 2004年“中国园林藤头杯”青年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圆满谢幕了,代表着当今在校学生最高设计水准的比赛又告一段落。看着同龄人的作品,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在为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少年老成”的创造力和那些精妙杰伦的表现力震慑的同时,心中也开始有了隐隐的悲哀:我能行吗?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不行?在全国农林院校中排第六名的山东农业大学,居然在有43所院校,23个设计单位参赛的“藤头杯”的194件作品中没有一件来自我们学校!真的想问,山东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怎么了? 从来时的惊喜,到现在的悲哀,使我不得不为我喜欢的专业做点什么。我来自湖北,我的武汉在东部产业结构升级与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沦陷”了;我来自林学院,我的园林专业在学校其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沦陷”了!像武汉市长李宪生,为武汉的崛起而四处奔走呼吁一样,我要为园林专业的崛起吆喝助威。或许,我并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是,只要你听到这样一种不甘沉沦的声音,只要你知道我对园林的挚爱并默默为之奋斗就足够了。 1 园林专业现状及园林人才培养现状 1.1 园林专业现状 我们园林专业的这一代,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变革时代,祖国蓬勃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土地与社会变化,迫切需要以土地设计为己任的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论从政府领导到地产开发商,从大众百姓到社会媒体,认识正在不断深化,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前景无不令人瞩目。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对现代景观需求如此迫切广泛之际,作为园林设计的实践者,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众所周知,园林设计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她囊括了技术,艺术,人文,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领域的内容。可如今,园林专业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却是步履艰辛,培养的人才更是寥如星辰……因此,对于园林专业教育的落后现状,我们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之后,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支持改变的社会氛围,是吧! 前景是辉煌的,未来是无限的美好。可毕竟再好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以前是建筑,建材行业,现在是咱园林设计的了! 1.2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于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陆地区可是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于是大家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各占山头,各树门派,现在的景观园林正处于一个典型的诸侯混战时刻,谁稍强大谁就能多分一杯羹,谁就做大哥,接受别人的尊敬。当前园林专业大致面貌分为3类:一是城市规划与设

研究生自我评价总结

研究生自我评价总结

研究生自我评价总结 【篇一:研究生中期考核个人的总结(两篇)】 范文1 研究生中期考核个人总结 时光流逝,一转眼研究生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回首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我觉得过的还是比较有意义、比较充实的,有很多收获,但同样也有失落的时候。在研二进入下半年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展下去,我想对前面的工作、生活及学习的方面进行一个小的总结,目的就是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以利于今后继续发扬优点,补足缺点,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稳、更好。下面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对自己的这一段时间的经历进行总结。 首先在思想上,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保持优良的传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继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牢记“两个务必”,紧抓“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两会”的精神,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在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关注国家的大事,积极向周围的优秀的同学学习,积极的向周围优秀的党员学习,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在学习方面,深入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研一期间,完成各门必修和选修课程并顺利通过了期末考试。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中阅读的大量参考文献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面,同时培养了收集资料及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聆听了学术大师和临床专家们的金玉良言,受益匪浅。在第一个学期末,进入临床来,根据学校及个人发展确定了培养计划,严格按照培养计划一步步完成,按时上下班,本着爱岗敬业、

学习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积极收治患者,热情服务病人,努力学习各种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诊治患者,病历书写,基础知识的积累上有了较大的收获,在导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熏陶下,学会了常见病的诊疗,在外轮转期间接触了更加丰富的病种,开拓了视野,逐步纠正了临床诊治的误区,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今年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9月份参加了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并顺利通过了执业医师。虽然通过了考试,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东西要学,要深入体会,尤其是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加强。在临床工作的同时开始着手科研,撰写课题设计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获益颇多。尤其认真翻译了一些外文资料对我的英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都有很大帮助,积极参加本科室每月举行的文献演讲。总的来说,在各种学习机会中给我的知识库增加了很多的存储。在确定了选题后,积极准备实验,现在刚开始开始实验,对于将遇到的困难将积极向各位师兄师姐及老师请教,以保证顺利完成实验,及早撰写论文。目前暂时无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现正在看文献,写综述过程中。 以上我总结了前阶段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对各方面的成长做了真实的评价。当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做事决策上不够自信,果断;全面性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日后工作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进入第四学期,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对于我,下阶段任务更加重大,在临床技能培养和实验、撰写发表论文上,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合理安排时间,临床和科研两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并争取早日完成自己的毕业大论文;在学有余力下,挖掘新的课题,在科研的路上再进一步。在余下的研究生生涯中,努力再努力,给导师、家人和朋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指导教师意见

分子遗传学重点讲义资料

1.分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依据物理、化学的原理来解 释生命遗传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机制及遗传物质对代谢过程的调控。 2. 分子遗传学研究对象:从基因到表型的一切细胞内与遗变异有关的分子事件。不仅仅包括中心法则中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 分子遗传学研究内容:遗传信息大分子在生命系统中的储存、复制、表达及调控过程。 分子遗传学研究目标:明确遗传信息大分子对生物表型形成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基因 1.从遗传学史的角度看,基因概念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泛基因(或前基因)→孟德尔(遗传因子) →摩尔根(基因):基因是功能单位(决定性状),基因是突变单位(基因是突变的最小结构),交换单位(交换的最小结构)三位一体的组合。 →顺反子:在一个等位基因内部发生两个以上位点的突变,如两个突变位点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为顺式结构,生物个体表现为野生型;突变位点分别位于两个同源染色体上,为反式结构,生物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即其顺式和反式结构的表型效应是不同的。一个具有顺反效应的DNA片段就是一个顺反子,代表一个基因。(或者具有顺反效应的DNA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基因内部这些不同位点之间还可以发生交换和重组:一个基因不是一个突变单位,也不是一个重组单位) →操纵子:基因是一个转录单位,是一个以不同来源的外显子为构件的嵌合体,处于沉默的DNA介质(内含子)中 →现代基因 2.鉴定基因的5个标准 1)基因具有开放性阅读框ORF。 2)基因往往具有一定的序列特征。 3)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特性。 4)基因能够进行转录。 5)通过基因失活产生的功能改变鉴定基因。(能排除假基因的干扰) 3.蛋白质基因:能够自我复制的蛋白质病毒因子。 朊病毒: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有感染性的因子。 4.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由于一些可遗传的修饰作用(如DNA、组蛋白甲基化作用)控制着亲本中某个单一的等位印记基因活性,从而导致个体在发育上的功能差异,使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5.印记基因(imprinted gene):表达特性取决于它们是在父源染色体上还是在母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6.组蛋白上的共价键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在组蛋白上以组合形式。这些修饰的组合能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属于一种表观遗传学现象(epigenetics )。 7.组蛋白密码含义: 1)组蛋白末端不同的修饰作用将诱导与染色质相连蛋白之间的相互亲和力。 2)一个核小体中同一末端的修饰可能是相互依赖的,产生不同组合。 3)染色质高级结构的不同性质极大地依赖于具有不同修饰的核小体共价修饰的局部浓度和

研究生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512713 课程名称:智能控制 英文名称:Intelligent Control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总结了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了解智能控制理论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1、绪论 内容体系: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智能控制的几个重要分支、智能控制的特点、研究工具及应用。 知识点:智能控制概念,特点,发展,神经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数学工具。 重点: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模糊集的概念、模糊集合的运算、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关系、二值逻辑、模糊逻辑及其基本运算、模糊语言逻辑、模糊逻辑推理、模糊关系方程的解。

知识点:模糊集的概念,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 重点: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3、模糊控制 内容体系: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模糊控制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举例、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知识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重点: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特征及要素、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知识点: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重点:多层神经网络结构、多层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动态神经网络模型。 5、典型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回归神经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结构、RBF神经网络模型。 6、高级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模糊RBF网络、P-S神经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模糊RBF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条件。 7、神经网络控制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RBF网络监督控制、RBF网络自校正控制、基于RBF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自适应和自校正控制的特点、RBF网络控制的应用。 重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控制器编程的方法。 8、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研究生两年的学习总结学习总结

研究生两年的学习总结学习总结 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研究生 课程为主导的系统学习阶段,也就是研一一年的时间。第二个阶段是以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主导的实践阶段,也就是研二一年的时间。 以研究生课程为主导的系统学习阶段: 1、在这个阶段中体验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网络协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与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网友们的体验性的学习。这种学习经历让我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有了一个体验性的认识。也 ___到网络对于教育教学和学习产生的重大影响。 2、在这个阶段中比较认真的学习了我荒废已久的英语课程,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高水平的师资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3、实力派老教授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辨证法》的教学方式,让我对社会、教育、哲学、科技等等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4、专业课老师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教学方式、高尚的师德作风,引领着我对专业课程的不断学习。 5、学校的学术盛宴,拓宽我的知识面。学校的学术盛宴以“金波论坛”为主,各个学院讲座为辅,这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学术大师们从自身的研究领域为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以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主导的实践阶段 1、为了完成学位论文和实践学分。我从20--年8月-20--年3月,进入银川市兴庆区一所农村小学,跟踪该校一位特岗教师,收集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资料,并撰写《农村特岗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学位论文。 2、为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也为了施展自己的所学,主要进行了如下实践。 (1)在跟踪案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时,执教该校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两个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 (2)管理该校远程教育、教学;

分子遗传学考试资料

RNA 的3种剪接方式 内含子从mRNA前体中移走的过程称为RNA剪接。 RNA 的3种剪接方式分别是: 自我剪接内含子(Ⅰ型和Ⅱ型):能够自发地进行剪接,分为Ⅰ型内含子和Ⅱ型内含子两个亚类。Ⅰ型内含子:四膜虫35S rRNA前体的剪接反应是Ⅰ型的典型代表,特点是需要鸟苷 参与;Ⅱ型内含子:不需要鸟苷参与,而由其自身结构决定,特点是形成套索内含子。 蛋白质(酶)参与剪接的内含子(tRNA):主要在tRNA前体中发现。tRNA前体在内切酶作 用下,把发夹形的内含子切除,然后在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成熟的tRNA。 糖核蛋白体(snRNP)参与剪接的内含子: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基因中。在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含有大量的小分子RNA,在天然状态下,以核糖核蛋白粒子形式存在,称为snRNP。参与剪接反应的snRNP至少有5种:U1、U2、U5和U4/U6。 U1结合于内含子的5’端; U2结合到内含子的分支点上; U5结合到内含子的3’端,U4/U6结合于U5; U1和U2结合,形成套索RNA结构; U4释放,内含子左侧切断,5’外显子作为独立片段释放; 内含子的3’剪接点切断,形成套索内含子,游离出来; 5’外显子和3’外显子连接形成成熟mRNA。 RNA编辑 一种依赖于特异编辑酶对基因编码的mRNA进行重新修饰的过程,包括对核苷酸进行添加、删除或修饰,从而可能改变了开放阅读框,产生了新的终止密码子或起始密码子,翻译出 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多种蛋白质。 分为两类:一是单碱基的突变;二是碱基的缺失和添加。如U插入/删除;C→U替换;A →I替换;C插入;G插入。 机制: RNA编辑是由3’-5’方向进行,gRNA-Ⅰ的5’端与前体mRNA的未编辑的mRNA的一小段 锚定序列互补,形成短的(10-15bp)锚定双螺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