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课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59
体育保健课教案公开课第一章:体育保健课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保健课的意义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对体育保健的兴趣和意识。
1.2 教学内容体育保健课的定义和意义。
体育保健课的作用和价值。
基本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体育保健课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示范法:展示基本体育保健知识和技能。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体育保健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体育保健课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和处理能力。
2.2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原因和处理方法。
示范法:展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技巧。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经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和处理能力。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原则。
3.2 教学内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基本营养知识。
健康饮食原则。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基本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原则。
示范法:展示健康饮食的实际操作。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程度。
第四章: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运动对人体生理系统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第一讲体育卫生理论课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的身体发展教学内容一、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特点大学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青年期,最有特色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充满生机,具有朝气逢勃向上趋势的时期。
世界各国对青年期的划分不尽相同,我国通常把青年期分为:青年初期:14—17岁青年中期:18—22岁青年晚期:13—28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年龄相当于青年中期,此阶段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特点表现有如下四个方面:(一) 身体形态发育特点身体形态通常指:体格:指人体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等体型:指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姿势:指人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和作用:肌肉纤维变粗,肌肉的横断面增加,肌肉重量和肌肉力量都明显增加接近成人水平。
特点:1、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是不平衡,总的趋势开始快,后期减2、第二性征出现男女青年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差异男性:声带加宽、发育低沉,肩部增宽,胸部呈前后扁平,须毛丛生,骨盆相对窄小,显得壮实。
女性:乳房增大突出,声带变长,嗓音尖细,臂部增大,肢体柔软而丰富。
男女大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表明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
为担负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适应条件困难的环境变化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身体形态仍处于未完全发育成熟。
因此,如果进行全面身体锻炼,就能使体格、体型、姿势得到金面发展,使体格更加健壮、体形匀称。
(二)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身体机能通常指:血压120/80mmhy脉搏70-80次/分肺活量2500-3500m11、心血管系统体现于血压、脉搏的情况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各系统发育最晚完成的系统,虽然发育较各系统为晚,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作用上已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所以,大学生在参加激烈运动或承担繁重体力种脑力劳动时均可有能力完成。
是否说明接近成人的水平,从下面的数字可以表明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和机能的发育水乎。
(1) 心脏重量约:300—400克(2) 心脏容积:240—250ml(3) 心率:70-80次/分(4) 血液量占体重:7—8%(5) 每搏输出血液量:60ml由于激素的作用和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相对于落后,个别人出现高血压现象,有的收缩压接近150mmHy(一般不超过150mmHy),而且有起伏状况,舒张压保持在正常范围,这种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