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结课

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结课

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结课
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结课

数学建模结课作业

论文题目: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班级:材科112班姓名:贺文杰学号:201101524215 班级:材科112班姓名:胡小磨学号:201101524207

2013年 5月25日 移动通讯基站最优选址模型

背景:移动基站的选址工作是基站前期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通信网络覆盖优化,还

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效果、建设进度、后期维护、施工难度等方面。基站选址中,通常情况下讲 “就高不就低”,是说尽量将基站选在地势较高的场地,以减少铁塔设计高度,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具体操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要走向极端 随着城市乡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活生产规划用地愈加紧缺,基站的可选择区域越来越小。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把一些原生的、根子上的不足推到工程设计上,设计人员也是无法解决的,采取避开建设不利地段是最根本的选择。因此,在决策选址用地问题上,必须把基站通信安全放在首位。

在我国移动通信建设正处在新的一轮发展竞争的阶段,“村通工程”、“补点工程”、“季度工程” 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工程管理、地质勘探、网络设计及土建设计人员,各执其责,密切配合。综合分析基站建设各种因素,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移动站址,为当地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通信网络。

摘 要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模型,在资金和备选地址确定的情况下,对手机中继站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求解和优化。我们首先对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引入了回溯模型、0-1规划模型,为以下问题的解决作了准备。

对于问题一,我们运用两种方法,并用不同的软件求解:

方法一:我们引入0-1变量,建立目标函数:覆盖人口最大数=所有被覆盖的社区人

口之和,即max ∑==15

1j j j b p M ,根据题目要求建立约束条件,并用数学软件LINGO

很容易解得题目最优解;

方法二:联系问题的性质,我们引入了回溯模型,采用迭代加深搜索的思想,可以

在满足题目所给条件下搜索到一条到达解空间的路径。然后,根据所有的路径对应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求解出相应的中继站覆盖的人口,然后经过比较即可求得最终结果,我们运用软件MATLAB 进行编程求解。

对于问题二,我们同样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只是针对题目要求略微改变目标函数,并用不同的软件求得相同解,最优方案不变,和问题一相同。

法,我们会发现总共有72种情况,但因为数据比较少,运用LINGO 软件求解,程序简

单;对于第二种方法,我们采用回溯算法,需要遍历的分支相对减少,但是程序相对较复杂,比较适合数据较多的模型。

本文还对“仅有一个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通讯资费按正常资费的10%~90%区间内的收取”做了讨论,得出了最优方案随百分比的改变的变化曲线图。

关键字:0-1规划 回溯算法 中继站 LINGO 软件 MATLAB 软件

一. 问题重述

某手机运营商准备在一个目前尚未覆盖的区域开展业务,计划投资5000万元来建设中继站。该区域由15个社区组成,有7个位置可以建设中继站,每个中继站只能覆盖有限个社区。图1是该区域的示意图,每个社区简化为一个多边形,每个可以建设中继站的位置已用黑点标出。由于地理位置等各种条件的不同,每个位置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也不同,且覆盖范围也不同。表1中列出了每个位置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以及能够覆盖的社区,表2列出了每个社区的人口数。

表1 每个位置建设中继站的费用及所能覆盖的社区

百分比

覆盖总人数(千)

百分比

总费用(百万)

表2 每个社区的人口数量

问题一:在不超过5000万建设费用的情况下,在何处建设中继站,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人口;

问题二:考虑到中继站出现故障维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所覆盖的社区信号中断等问题,为此对通讯资费进行了调整,规定,仅有一个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通讯资费按正常资费的70%收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的通讯资费按正常收取,针对于5000万元的预算,应该如何建设中继站,才能够使得资费的收入达到最大

二.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手机是通过在地面上建立了大量的无线中继站来传递信号,达到通话目的。若某手机运营商准备在一个目前尚未覆盖的区域开展业务,则需要考虑中继站的覆盖能力,即某中继站覆盖的那些社区以及社区的人数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中继站网络,最大程度上服务于小区的居民。根据题目条件,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我们将基站对于

表3

考虑到有的小区仅仅只有一个中继站覆盖,因此要想实现所有社区的全面覆盖,有些中继站是不能缺少的。例如,1 号、3 号、6 号、11 号、13 号、14 号社区均只可能有一个中继站覆盖,那么为这些社区服务的中继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继站1 号、2 号、4 号、6号、7 号必须要设。建设这些中继站的费用9+6.5+14.5+13+10.5=53.5>50;此时,仅仅必须建设的中继站的费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想在实现不超过5000万建设费用的情况下实现对所有社区的覆盖是不可能的。

针对问题一,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

建立0-1 规划模型,通过对题目条件和问题的挖掘,列写出规划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运用数学软件lingo求解,最终也得到了合理的中继站建设方案。

我们已经知道了中继站的建立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社区,只可能竟可能的建设其

中的几个中继站,如果采用枚举法,我们会发现总共有72种情况。发现数据有点大,

即使采用MATLAB进行编程来遍历满二叉树,所需的时间过长,也可能发生误差,再加上在总资金上的约束。这样就会显得又写程序的运行显得多余,因此在此约束条件上我们可以采用分支定界法来删除部分的枝叶,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约束,比如人数上的约束,又可以删除一些枝叶这样大大的增加了速度。具体的思想还要套用回溯法的思想,这样得到了中继站的建立规划,我们就可以根据相应的已知数据进行求解相关的信息,比如花费的资金,所覆盖的社区与人数。

针对问题二,在满足中继站建设成本不超过5000 万元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中继站建设方案,使得运营商的资费收入最高。我们也采用了两种方法:

问题关键在于确定每一个社区用那几个社区覆盖,然后计算根据题目中的“仅有一个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通讯资费按正常资费的70%收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的通讯资费按正常收取”的原则,可以列写出关于资费收入的函数表达式。运用数学软件lingo最终把满足条件的中继站建设方案对应的资费收入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出最理想的中继站建设方案。

只要在问题一第二种方法程序的运行结果中得到社区的覆盖信息进行判断在求出总的资金。既利用相应的有效人数与总费用的投入进行判断标准。

三.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3.1模型假设

(1)若某社区处在某一中继站覆盖范围内,则该社区中的人口全部被该中继站覆盖;(2)各社区的手机使用率相同;

(3)每位手机使用者的通讯资费相同;

(4)该区域只存在这一种通信网络;

(5)每个中继站覆盖且仅覆盖表1上所列出的覆盖区域;

(6)通讯信号不受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7)社区人口保持不变;

(8)不考虑手机漫游等情况;

(9)每个中继站位置最多只建一个中继站。

四. 模型建立及求解

4.1 问题一

0—1 整型规划 4.1.1模型建立

设i k (7,2,1 =i 表示7个中继站)表述每一个中继站的建设情况。引入0-1变量,即

?

??=个中继站不建设表示第个中继站要建设表示第i i k i ,0,1 k 在此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由于同一个社区可能有多个中继站覆盖,如果覆盖同一社区的中继站都要建设时,那么中继站覆盖的人口就会被重复计算。故我们将目标转移到社区上,每个社区的被覆盖情况只有两种,要么被覆盖要么不被覆盖,我们也引入0-1变量,即

?

??=个社区不被覆盖表示第个社区被覆盖表示第j j b j ,0,1 这样就可避免了对同一社区人口的重复计算。

本问题的目标是使得中继站覆盖的人口尽量多。根据表1,2,3我们可以得到目标函数:∑==15

1j j j b p M

题目要求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不超过5000 万元,故约束条件:507

1

≤∑=i i i k c

4.1.2 模型求解:

可知模型为:max ∑==15

1j j j b p M

?????????????????????===+========++======+===+===++===+======+===+======+====≤∑=0

;00;100;100;

100;100;

100;100;100;100;

100;100;100;100;100;

10;5015157614131413712127651111610106

39

9548854377636645542443133222211117

1b b k k b b b b k b b k k k b b k b

b k k b b k k b b k k k b b k k b b k b b k k b b k k b b k b b k k b b k k

k c i i i i 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否则时,当或

回溯算法 4.1.3模型建立

回溯模型可以系统的搜索一个问题的所有解或任一解,按深度优先策略,从根节点如图所示就是I 层出发搜索该模型可以搜索至解空间树的任一点时,先判断该首先我们节点是否包含问题的解。如果肯定不包含,则跳过对以该节点为根的字数的搜索,逐层向其回溯。否则进入该子树,继续按深度优先策略搜索。回溯法求问题的所有解时,要回溯到根,且根节点的所有子树都已被搜索便才结束。

回溯算法也叫试探法,它是一种系统地搜索问题的解的方法。回溯算法的基本思 想是:从一条路往前走,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回来,换一条路再试。

在回溯模型中,我们采用了迭代加深搜索的思想。可以在满足题目所给条件下搜索到一条到达解空间的路径。然后,根据所有的路径对应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求解出相应的中继站覆盖的人口,然后经过比较即可求得最终结果。如图

1)当在I层的时候往左端行驶检验I层点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则同样对II层进行同样的检验,若不满足则退回回I层往右端行驶,进入第II层,接着就这样逐步的搜索下去,知道最后的一层。在这其中满足的条件是在搜索过程中,需要考虑终止搜索的条件:中继站的建设费用不能超过5000万。一旦在搜索路径上,发现中继站的建设费用超过5000万,就立即停止对这一搜索路径的进一步搜索。

2)满足了这些条件后得到的数据再进行判断是否满足人数上的约束,若满足则这个就是符合条件的。

4.1.4 模型求解:

1)数据准备:

定义数组存储每个社区的人数:p=[2,4,13,6,9,4,8,12,10,11,6,14,9,3,6];

建设7个中继站所需要的价钱:c =[9 6.5 20 14.5 19 13 10.5];

生成中继站的覆盖矩阵:a

a=zeros(7,15);a(1,[1,2,4])=1;a(2,[2,3,5])=1;

a(3,[4,7,8,10])=1;a(4,[5,6,8,9])=1;a(5,[8,9,12])=1;

a(6,[7,10,11,12,15])=1;a(7,[12,13,14,15])=1;

即如下面表示:

a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0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1 0 0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0;0 0 0 0 0 0 1 0 0 1 1 1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

花费的资金为:l*c'

数组中的0-1表示的是中继站对社区的覆盖与否。

2)程序设计:

定义location1函数来计算相关的数据,并且函数结果用数组来进行存储,包含各种情况的总资金,总覆盖人数。

利用for循环从根节点进行搜索,用0-1变量来表示是否将该中继站进行建设,并且每进入一个节点时都要进行判断总资金是否少于50即用约束条件if l*c'<=50进行判断;否则将t退回节点即转入else。

在得到的所有数组中我们要根据总人数来进行刷选:这里我们限制最小的人数为90千人。

这里还需要利用函数sign 函数来确定社区的覆盖与否。继而可得到相应的总人覆盖。 刷选出适合的数组后,得到相应的资金花费并存入数组loc1给予输出。 3)模型结果:

且对应所花费的费用是44.5百万在这里面也不是最大的因此是比较好的方案,则对于

4.2 问题二

0—1 整型规划 4.2.1 模型建立

题中考虑到中继站出现故障维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所覆盖的社区信号中断等问 题,为此对通讯资费进行了调整,规定,仅有一个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通讯资费按正常资费的70%收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继站信号覆盖的小区的通讯资费按正常收取,为此,我们需要得到新的模型来进行求解,因为假设每个用户的正常资费相同,所以70%可以用减少人口来求最优值,故问题二的目标函数为:∑==15

1j j j r p M

题目要求建设中继站的费用不超过5000 万元,故约束条件:507

1

≤∑=i i i k c

4.2.2 模型求解:

可知模型为:max ∑==15

1j j j r p M

?????=≤∑=1

0;

507

1

或i i i i k k c

回溯算法

4.2.3 模型建立:

同样的是选择最优深度搜索,一旦在搜索路径上出现不满足限制约束条件的情况,就终止此路径的进一步搜索,去寻求另外的搜 索路径。

解决此问题中,关键在于那几个社区最终有几个中继站覆盖的确定,因为这一确定的结论将会影响到资费的收入。而且两者必须联系起来一起考虑。

在迭代搜索模型中,终止搜索的条件为:搜索路径在未达到最终解空间时,建设中继站的费用超过5000万元,或者搜索路径到达了解空间。这样可以将搜索路径达到解空间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确定每个社区有几个中继站覆盖,以便确定应对社区用户是按照正常收取资费还是收取资费的70%。在计算总资费的时候,我们用有效人数来进行表示,有效人数就是在只有一个中继站覆盖的社区:人数*0.7就是这个社区的有效人数。 为此,可以将搜索路径上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全部列出。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表一来确定为每一社区服务的中继站的个数。再算出有效地人数;还应考虑到投入和收入的关系问题,应尽量投入尽量少的钱,取得尽量多的收入。

因此,我们在考虑资费收入时,把社区内移动用户数与建设中继站的投入的比值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量。这样,最终选择出资费收入高的搜索路径。从而解决了满足条件的收益最大的 中继站建设方案的确定。 4.2.2 模型求解: 1)数据准备:

定义数组存储每个社区的人数:p=[2,4,13,6,9,4,8,12,10,11,6,14,9,3,6]; 建设7个中继站所需要的价钱:c =[9 6.5 20 14.5 19 13 10.5]; 生成中继站的覆盖矩阵:a

a=zeros(7,15);a(1,[1,2,4])=1;a(2,[2,3,5])=1;

a(3,[4,7,8,10])=1;a(4,[5,6,8,9])=1;a(5,[8,9,12])=1;

a(6,[7,10,11,12,15])=1;a(7,[12,13,14,15])=1;即如下面表示:

a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0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1 0 0 1 1 0 1 0 0 0 0 0;0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0;0 0 0 0 0 0 1 0 0 1 1 1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花费的资金为:l*c'

数组中的0-1表示的是中继站对社区的覆盖与否。 2)程序设计:

定义location1函数来计算相关的数据,并且函数结果用数组来进行存储,包含各种情况的总资金,总覆盖人数。

利用for 循环从根节点进行搜索,用0-1变量来表示是否将该中继站进行建设,并且每进入一个节点时都要进行判断总资金是否少于50即用约束条件 if l*c'<=50进行判断;否则将t 退回节点即转入else 。

在得到的所有数组中我们要根据总人数来进行刷选:这里我们限制最小的人数为60。这里还需要利用函数sign函数来确定社区的覆盖与否。接着总人数的确定中一个中继站覆盖的社区人数需要乘以0.7继而可得到相应的总人覆盖。

刷选出适合的数组后,得到相应的资金花费并存入数组loc1给予。

3)模型结果

则具体

这时,要建设的中继站有2号、4号、6号和7号。其中第一和第四区域没有被任何中继站覆盖,不产生资费收入;而第五、第十二、第十五区域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继站覆盖,

通信资费按正常资费收取;其他区域只有一个基站覆盖,通信资费按照正常资费的70%

收取。

在此种方案下,中继站建设总费用 44.50(百万元) ,有效人数为8.5(万)。

五. 结果分析及检验

对于问题一,由两种方法建立模型求解的结果都相同,得到最佳的建站点2,4,6,7,所需费用44.5 万元,覆盖人口109 千人,结果正确,但方法一在编程上较简单,方法二遍历次数较少,但编程难度系数较高,需要一定的编程能力。

对于问题二,两种方法也都能求出同样的结果,得到最佳的建站点2,4,6,7,所需费用47.3 万元,获得资费为85c 千元。

由上图可以清晰看出,收取资费的百分比增大,再摸范围内覆盖总人数也随之增大,但不会全部覆盖。

00.10.20.30.4

0.50.60.70.80.91

百分比

覆盖总人数(千)

由上图可以看出,收取资费的百分比增大,获得的总费用呈分段函数,在一定区间内数值不发生改变。

六. 优化方向

该模型巧妙的解决了相邻信号站重复覆盖的人口数的问题,使得在LINGO 求解方便,缺点是放数据量更大时计算会比较复杂,所以可以考虑用MATLAB 编程求解,列出基站和小区的关系矩阵。但是本文的缺点是考虑问题时我们只考虑了两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在问题的延伸中,本文加入更多的约束条件,使得模型和求解更加的实用。中继站的后续研究还可以从它建设时的各种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安全因素等来考虑,在通过各种方法将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合理的中继站最大覆盖模型。

对于本问题的延伸,可更改规划目标,并加入更多的约束条件,如:通过研究得出地区信号覆盖层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继而影响用户数量及收费标准,以最大收益为目标函数。新问题的规划方法可以再上述两个模型为框架的基础上修改而得。对于0、1 规划类问题,利用电工学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也可以方便的解决,就本问题而言,其目标函数利用数字信号寄存器的工作逻辑十分相似,可尝试其他软件求解。

七. 参考文献

[1].胡运权 编著《运筹学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4 第三版; [2].蒋启源 编著《数学模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08 第三版;

[3].上官士青 辛浩然 《数学建模通信基站选址问题的lingo 求解》 机械电子 2009,23: 92-93。

[4] 吴礼斌,李柏年,数学实验与建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年; [5] 王兵团,数学建模基础[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胡守信,李柏年,基于MATLAB 的数学试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

程序一(问题一法一):

max = 2*k1+4*b1+13*k2+6*b2+9*b3+4*k4+8*b4+12*b5+10*b6+11*b7+6*k6+14*b8+9*k7+3*k7+6*b9;

百分比

总费用(百万)

9*k1+6.5*k2+20*k3+14.5*k4+19*k5+13*k6+10.5*k7<=50;

b1=@IF( k1+k2#eq#0, 0, 1);

b2=@IF( k3+k1#eq#0, 0, 1);

b3=@IF(k4+k2 #eq#0, 0, 1);

b4=@IF( k3+k6#eq#0, 0, 1);

b5=@IF(k3+k4+k5 #eq#0, 0, 1);

b6=@IF(k4+k5 #eq#0, 0, 1);

b7=@IF(k3+k6 #eq#0, 0, 1);

b8=@IF(k5+k6+k7 #eq#0, 0, 1);

b9=@IF(k6+k7 #eq#0, 0, 1);

@BIN(k1);

@BIN(k2);

@BIN(k3);

@BIN(k4);

@BIN(k5);

@BIN(k6);

@BIN(k7);

end

Loc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109.0000

Objective bound: 109.0000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Extended solver steps: 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67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K1 0.000000 -2.000000 B1 1.000000 0.000000 K2 1.000000 -13.00000 B2 0.000000 0.000000 B3 1.000000 0.000000 K4 1.000000 -4.000000 B4 1.000000 0.000000 B5 1.000000 0.000000 B6 1.000000 0.000000 B7 1.000000 0.000000 K6 1.000000 -6.000000 B8 1.000000 0.000000 K7 1.000000 -12.00000 B9 1.000000 0.000000 K3 0.000000 0.000000 K5 0.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109.0000 1.000000

2 5.500000 0.000000

3 0.000000 4.000000

4 0.000000 6.000000

5 0.000000 9.000000

6 0.000000 8.000000

7 0.000000 12.00000

8 0.000000 10.00000

9 0.000000 11.00000

10 0.000000 14.00000

11 0.000000 6.000000

程序二:(问题二法一)

max=

2*k1*0.7+4*b1+13*k2*0.7+6*b2+9*b3+4*k4*0.7+8*b4+12*b5+10*b6+11*b7+6*k6*0.7+14*b8+9*k7* 0.7+3*k7*0.7+6*b9;

9*k1+6.5*k2+20*k3+14.5*k4+19*k5+13*k6+10.5*k7<=50;

b1=@IF( k1+k2#gt#1, 1, @IF( k1+k2#eq#1, 0.7, 0));

b2=@IF( k3+k1#gt#1, 1, @IF( k3+k1#eq#1, 0.7, 0));

b3=@IF(k4+k2 #gt#1, 1, @IF(k4+k2 #eq#1, 0.7, 0));

b4=@IF( k3+k6#gt#1, 1, @IF( k3+k6#eq#1, 0.7, 0));

b5=@IF(k3+k4+k5 #gt#1, 1, @IF(k3+k4+k5 #eq#1, 0.7, 0));

b6=@IF(k4+k5#gt#1, 1, @IF(k4+k5 #eq#1, 0.7, 0));

b7=@IF(k3+k6 #gt#1, 1, @IF(k3+k6 #eq#1, 0.7, 0));

b8=@IF(k5+k6+k7#gt#1, 1, @IF(k5+k6+k7 #eq#1, 0.7, 0));

b9=@IF(k6+k7#gt#1, 1, @IF(k6+k7 #eq#1, 0.7, 0));

@BIN(k1);

@BIN(k2);

@BIN(k3);

@BIN(k4);

@BIN(k5);

@BIN(k6);

@BIN(k7);

end

Loc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85.00000

Objective bound: 85.00000

Infeasibilities: 0.000000

Extended solver steps: 1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421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K1 0.000000 -1.400000

B1 0.7000000 0.000000 K2 1.000000 -9.100000 B2 0.000000 0.000000 B3 1.000000 0.000000 K4 1.000000 -2.800000 B4 0.7000000 0.000000 B5 0.7000000 0.000000 B6 0.7000000 0.000000 B7 0.7000000 0.000000 K6 1.000000 -4.200000 B8 1.000000 0.000000 K7 1.000000 -8.400000 B9 1.000000 0.000000 K3 0.000000 0.000000 K5 0.000000 0.000000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85.00000 1.000000

2 5.500000 0.000000

3 0.000000 4.000000

4 0.000000 6.000000

5 0.000000 9.000000

6 0.000000 8.000000

7 0.000000 12.00000

8 0.000000 10.00000

9 0.000000 11.00000

10 0.000000 14.00000

11 0.000000 6.000000 程序三:(问题一法二)

function loc1=location1(a)

c =[9.0000 6.5000 20.0000 14.5000 19.0000 13.0000 10.5000];

p=[2,4,13,6,9,4,8,12,10,11,6,14,9,3,6];

i=1;

a1=[1,0];

a2=[1,0];

a3=[1,0];

a4=[1,0];

a5=[1,0];

a6=[1,0];

for i1=1:2

l=zeros(1,7);

l(1)=a1(i1);

if l*c'<=50

for i2=1:2

l(2)=a2(i2);

if l*c'<=50

for i3=1:2

l(3)=a3(i3);

if l*c'<=50

for i4=1:2

l(4)=a4(i4);

if l*c'<=50

for i5=1:2

l(5)=a5(i5);

if l*c'<=50

for i6=1:2

l(6)=a6(i6);

if l*c'<=50

l(7)=1;

if l*c'<=50

for j=1:7

b(j,:)=a(j,:)*l(j);

end

s=sum(b,1);

for j=1:15

s(j)=sign(s(j));

end

po=p.*s;

if sum(po)>=90

loc1(i,1:7)=l;

loc1(i,8)=sum(po);

loc1(i,9)=l*c';

i=i+1;

end

else l(7)=0;

if l*c'<=50

for j=1:7

b(j,:)=a(j,:)*l(j);

end

s=sum(b,1);

for j=1:15

s(j)=sign(s(j));

end

po=p.*s;

if sum(po)>=90

loc1(i,1:7)=l;

loc1(i,8)=sum(po);

loc1(i,9)=l*c';

i=i+1;

end

end

end

else l(6)=1-sign(l(6));

end

end

else l(5)=1-sign(l(5));

end

end

else l(4)=1-sign(l(4));

end

end

else l(3)=1-sign(l(3));

end

end

else l(2)=1-sign(l(2));

end

end

else l(1)=1-sign(l(1));

end

end

程序四:(问题二法二)

function loc2=location2(a)

c =[9.0000 6.5000 20.0000 14.5000 19.0000 13.0000 10.5000]; p=[2,4,13,6,9,4,8,12,10,11,6,14,9,3,6];

i=1;

m=zeros(1,15);

d=zeros(1,15);

a1=[1,0];

a2=[1,0];

a3=[1,0];

a4=[1,0];

a5=[1,0];

a6=[1,0];

for i1=1:2

l=zeros(1,7);

l(1)=a1(i1);

if l*c'<=50

for i2=1:2

l(2)=a2(i2);

if l*c'<=50

for i3=1:2

l(3)=a3(i3);

if l*c'<=50

for i4=1:2

l(4)=a4(i4);

if l*c'<=50

for i5=1:2

l(5)=a5(i5);

if l*c'<=50

for i6=1:2

l(6)=a6(i6);

if l*c'<=50

l(7)=1;

if l*c'<=50

for j=1:7

b(j,:)=a(j,:)*l(j);

end

s=sum(b,1);

for j=1:15

m(j)=sign(s(j)-sign(s(j))); %超过两个覆盖的 s(j)=sign(s(j));%有覆盖的

d(j)=s(j)-m(j);%一个覆盖的

end

r=m+0.7*d;

po=p.*r;

if sum(po)>=70

loc2(i,1:7)=l;

loc2(i,8)=sum(po);

loc2(i,9)=l*c';

i=i+1;

end

else l(7)=0;

if l*c'<=50

for j=1:7

b(j,:)=a(j,:)*l(j);

end

s=sum(b,1);

for j=1:15

m(j)=sign(s(j)-sign(s(j))); %超过两个覆盖的 s(j)=sign(s(j));%有覆盖的

d(j)=s(j)-m(j);%一个覆盖的

end

r=m+0.7*d;

po=p.*r;

if sum(po)>=70

loc2(i,1:7)=l;

loc2(i,8)=sum(po);

loc2(i,9)=l*c';

i=i+1;

end

end

end

else l(6)=1-sign(l(6));

end

end

else l(5)=1-sign(l(5));

end

end

else l(4)=1-sign(l(4));

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概述 随着铁塔公司的建立,基站及其配套机房、电源等将成为铁塔公司的技术要点,本文主要从基站设备安装、线缆布放、电源配置、天馈线安装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介绍了铁塔类型、施工工艺、标签规范等方面,是4G基站建设中不可多得的经验总结。 一、设备基站主要设备安装、各类线缆布放示意图基站内部设备安装示意图; 1、基站设备安装场景展示; 图-1 图-2 图-3 1.1基站场景电缆走线槽道安装简析(图-2); 1.1.1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 >50mm。 1.1.2水平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得>2mm,垂直槽道垂直度偏差不

得>3mm。 1.1.3电缆走道安装牢固稳定,具备防震功能。 1.1.4电缆应有序地绑扎在走道上。 1.2基站内部走线槽道布线安装(图-3) 1.2.1.1信号线的布放 1.2.1.2布放的信号线应平直,无扭曲打结,转弯处应自然圆滑, 符合设计要求。 1.2.1.3屏蔽线外层应与接地体连接可靠。 1.2.1.4芯线应无损伤,焊点光滑、均匀,无漏焊、虚焊、错焊。 1.2.1.5系统控制器到信道机的电缆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产品说明 书的要求。 1.2.1.6信号线、高频馈线、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1.3电源线和地线的安装(图-3); 1.3.1电源线和地线安装方法: 根据电源线和地线的实际走线路径量得所用电源线和地线的长度,分别裁剪-48 伏电源线和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用 裁纸刀剥开电源线和地线的绝缘外皮,其长度与铜鼻子的耳柄 等长。用压线钳将铜鼻子压紧,用热缩管将铜鼻子的耳柄和裸 漏的铜导线热封;不得将裸线漏出.将电源线的一端与BTS 机柜 的电源接线柱固定,电源线沿走线架整齐布放,并用扎带绑扎,另一端和电源柜的接线排连接。 1.3.2电源线的区分:

移动基站建设难题的解决之道

移动基站建设难题的解决之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29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这里的通信,当然包括移动通信。但是,相关部门对此的认识仍停留在固定网络通信,导致移动通信基站未被纳入总体城市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站规划落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47条规定:基础电信业务经许可可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电信线路或者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用电信设施。然而,在实施中却存在市民对移动基站建设不理解、对移动基站公用性认识不够等问题。《物权法》与《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移动通信建设也缺乏相应的解释。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选址、建设和保有已作出相当大的努力,也出台了不少行政规章。2001年7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104号令,即《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中对移动基站的拆迁补偿办法、建设基站和维护基站的严肃性与合法性及政府保障措施都作了明确规定;而具有上海地方电信立法性质,目前正由市法制办征求各方意见即将颁布的《上海市信息化条例》中也将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纳入其中,明确“依法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和擅自拆除和迁移”、“所涉及的费用由提出拆迁或迁移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相关的法律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律层级较低,除《上海市信息化条例》为地方性法规之外,其余均为地方政府行政规章;二是重行为陈述轻违规处罚;三是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推进部门缺乏行政权威和执法抓手;四是群众上访造成大量基站无补偿性强制拆迁等问题。因此,目前亟须相关部门达成共识,明确移动通信基站属于通信设施的范畴。在城市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属于建筑物工程项目的配套地位,以此确保通信基站工程与其他配套工程一样同步实施。只有解决法律法规层面的障碍,才能从源头上落实基站规划落地最根本的问题。规划落地是关键多年来,导致基站建设“选址难,建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站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的脱节。从实践情况看,没有纳入城乡规划的基站建设不仅给电信运营商带来难题,也给社会民众带来诸多不便,还给政府的工作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为此,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共用建筑物,应对电信运营商开放移动通信基站的设置;2010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地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2010-2020)》,对整个上海市移动基站设置起着指导性、保障性作用。第一,它明确了基站站址控制总量;第二,明确了基站站址布局方法;第三,明确了基站建设导则;第四,明确了基站管理要求;第五,明确为新建建筑物规划落地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有关政府部门把基站纳入属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从土地招投标阶段,明确告诉竞买者该土地通信基站设置的位置,它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移动通信基站开始真正实现了规划落地。为了更实际、更全面地执行基站落地行动,笔者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制定颁布《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计规范》,以此指导规划部门和相关设计院,第一时间制定设计某区域、片区、点(建筑物)基站的布局数量、位置、高度、距离、电磁兼容、发射功率控制等参数,之后可以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环评先行是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基站电磁辐射的忧虑、反对之声,也是规划部门对基站规划落地不积极的重要原因。在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笔者认为仅凭加强对电磁辐射等相关知识正面宣传与引导是远远解决不了移动基站设置难问题的。基站设置应该“环评先行”,环保部门应该对移动基站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国家早在1988年就发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鉴于公众针对无线通信基站辐射的质疑不断加剧,2007年7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原信息产业部发布了《移动通信基站

移动通信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教程文件

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为了规范基站搬迁及拆除流程,使基站按照有序、可控、及时的原则开展搬迁工作。有效督促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能,并结合XX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范围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网络部、计划建设部、网络维护中心、网络优化中心、传输电源维护中心、全业务支撑维护中心、区县公司建设维护部。未执行本办法导致的基站中断,或是基站安全、运行问题引起的损失由责任部门承担。 第三章职责 第三条各部门职责划分 1.网络部职责: 1)、网络部为基站搬迁的职能主管部门。 2)、负责再次核实所申请搬迁及拆除基站的信息。 3)、负责协调基站搬迁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 4)、负责搬迁基站材料及设备的监督管理。 2.计划建设部职责: 1)、计划建设部负责在基站搬迁过程所产生的建设费用(例

如:新建管道、光缆)的具体落实和工程费用列支。 2)、负责对搬迁基站涉及的新建工程的实施。 3.网络维护中心职责: 1)、搬迁(拆除)基站信息的收集、现场核实。 2)、启动搬迁(拆除)基站流程,走领导审批流程。 3)、按照拆除步骤,依次以工单通知各相关部门。 4)、拆除基站前与传输电源维护中心确认传输路由及下挂站是否已完成割接、与相应区县公司确认基站费用是否结清。 5)、负责搬迁(拆除)基站所下挂的室内分布站点、2G、TD、LTE光纤拉远站点的主设备改挂及开通的整体牵头部门。 6)、负责对第三方搬迁(拆除)公司的管理。 7)、负责安排第三方公司对基站主设备、配套设备、电源电池、传输设备的拆除工作的实施。 8)、核实搬迁(拆除)基站后设备拆除情况。 9)、负责已拆除后所维护设备的材料入库的管理。 10)、负责搬迁(拆除)后,基站表数据信息的更新(删除)。 11)、做好对搬迁申请材料、已发工单、设备入库表的纸质材料以及电子版材料的保存。 12)、提供完整的2G、TD、LTE基站表信息,须包含下挂站点、传输端口等信息。 4.传输电源维护中心职责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信号场强:是指信号信号的强弱。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强弱用具体的电平值表示,通过测试手机可以测得,一般-40~-90dBm为可正常通话的强度范围,也可直观的从普通手机的信号显示格数看出。 手机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是指,手机在寻呼基站时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越高,说明上行越弱,客户感知为拨打电话上线慢。 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用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掉话:是指用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异常而自动挂断的现象。 单通:是指用户双方正在通话时,由于异常出现只有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的

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__结课

数学建模结课作业 论文题目:移动通讯基站建设问题 备注:包括中间的一些表格没有染上颜色的也要写。 2013年5月25日

移动通讯基站最优选址模型 背景:移动基站的选址工作是基站前期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通信网络覆盖优化,还 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效果、建设进度、后期维护、施工难度等方面。基站选址中,通常情况下讲 “就高不就低”,是说尽量将基站选在地势较高的场地,以减少铁塔设计高度,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具体操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要走向极端 随着城市乡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活生产规划用地愈加紧缺,基站的可选择区域越来越小。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把一些原生的、根子上的不足推到工程设计上,设计人员也是无法解决的,采取避开建设不利地段是最根本的选择。因此,在决策选址用地问题上,必须把基站通信安全放在首位。 在我国移动通信建设正处在新的一轮发展竞争的阶段,“村通工程”、“补点工程”、“季度工程” 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工程管理、地质勘探、网络设计及土建设计人员,各执其责,密切配合。综合分析基站建设各种因素,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移动站址,为当地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通信网络。 摘 要 本文综合利用多种模型,在资金和备选地址确定的情况下,对手机中继站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求解和优化。我们首先对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引入了回溯模型、0-1规划模型,为以下问题的解决作了准备。 对于问题一,我们运用两种方法,并用不同的软件求解: 方法一:我们引入0-1变量,建立目标函数:覆盖人口最大数=所有被覆盖的社区人 口之和,即max ∑==15 1j j j b p M ,根据题目要求建立约束条件,并用数学软件LINGO 很容易解得题目最优解; 方法二:联系问题的性质,我们引入了回溯模型,采用迭代加深搜索的思想,可以 在满足题目所给条件下搜索到一条到达解空间的路径。然后,根据所有的路径对应的中继站的建设情况求解出相应的中继站覆盖的人口,然后经过比较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对于问题二,我们同样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只是针对题目要求略微改变目标函数,并用不同的软件求得相同解,最优方案不变,和问题一相同。 关键字:0-1规划 回溯算法 中继站 一. 问题重述 某手机运营商准备在一个目前尚未覆盖的区域开展业务,计划投资5000万元来建设中继站。该区域由15个社区组成,有7个位置可以建设中继站,每个中继站只能覆

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问题

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问题 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设计、建设和使用单位,这主要是因为移动通信基站的设立需要租用大量的民用建筑作为机房,而民用建筑的接地系统难于满足移动通信防雷接地规范的需要。因此,各类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系统的合理设计,是当前移动通信基站接地工程中的重要课题。 一、移动通信基站接地的重要性 为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的灾害,确保基站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移动通信网络的自由通畅,对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十分的有必要。事实证明:在移动通信基站设备遭雷击损坏的事故中,有相当部分是因工程设计或施工中接地不当所致。假若对基站电源进行了正确的接地,这些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一旦事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在日常的维护中,必须对移动通信基站的接地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当前移动通信基站接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以来,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时间,但是由于市场不等人,这些问题在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之前,基站的数量已经急剧增加,遗留的问题和隐患也就越来越多。具体分析如下:(1)某些基站采用镀锌钢管、角铁作为接地电极,镀锌扁铁作为连接线,用焊接方式连接构成地网,无可非议,但是,有些施工单位对耐腐蚀性能好,价格较贵的正品的镀锌材料用得不多,对耐腐蚀性能差,价格便宜的付品镀锌材料用得较多。付品镀锌材料由于电化腐蚀比较快,经年累月,接地电阻日益增大,大大缩短了接地网的使用寿命,必然成为故障隐患。(2)地网连接点焊接面积小,焊接质量难于保证,焊接处没有保护或保护的不够,时间一长,焊点极易腐蚀、断裂。(3)某些基站地线引入点只有一个,导致设备不安全使用。引入点只有一个且埋入地下,对于市区来说,由于市区内高大建筑物多,防雷设施也多,相对还比较安全。可是在空旷地或远离市区的移动基站就只能靠自身的防护网保护,雷电电流一旦很大,电弧范围内电压就很高,设备就很不安全。(4)非专业队伍施工多,不懂技术、工艺。很多问题就出在非专业施工队或无人监理施工、

移动通信基站类型

基站类型 在网络规划设计过程中,实际应用环境非常复杂,需要应用各种基站进行组网,充分利用不同产品的优势,使网络性能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要。可以采用的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射频拉远、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等。本文将介绍各种基站的特点和应用环境。 宏基站 宏基站一般有专用的机架,可以提供容量,下面介绍其主要特点和应用环境。 1、特点 容量大,需要机房,可靠性较好,维护方便。 覆盖能力:比较强,使用的场合较多;馈线长度大于70m时,馈线损耗较大,对覆盖有一定的影响。 容量:根据配置的载频数,支持的用户数可以变化;总的来说宏基站可以支持的容量比其他产品要大很多。 组网要求:2Mbps传输(可用微波或光纤)。 缺点:设备价格较贵,需要机房,安装施工较麻烦,不易搬迁,灵活性差。 2、应用环境 广域覆盖:城区广域范围的覆盖;郊区、农村、乡镇、公路的覆盖。 深度覆盖:城区内话务密集区域的覆盖,室内覆盖(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微基站 微基站可以看成是微型化的基站,将所有的设备浓缩在一个比较小的机箱内,可以方便安装;同时微基站和宏基站一样可以提供容量。微基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环境如下。 1、特点 体积小,不需要机房,安装方便;不同作用的单板一般集成在设备上,维护起来不太方便; 覆盖能力:可以就近安装在天线附近,如塔顶和房顶,直接用跳线将发射信号连接到天线端,馈缆短,损耗小;可以根据覆盖需求选择相应功放的微基站,其覆盖范围不一定比宏基站小; 容量:微基站体积有限,可以安装的信道板数量有限,一般只能支持一个载频,能提供的容量较小。 组网要求:2Mbps传输(可用微波或光纤)。 缺点:室外条件恶劣,可靠性不如基站,维护不太方便。 2、应用环境 深度覆盖:城区小片盲区的覆盖,室内覆盖(如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城区的导频污染区覆盖。 广域覆盖:采用大功率微蜂窝覆盖农村、乡镇、公路等容量需求较小的广域覆盖。 宏基站和微基站均包括三种类型:S1/1/1(含S1、S1/1)、OTSR、O1。 常用基站扇区配置 基站扇区配置适用原则典型使用区域

浅析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浅析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维护 发表时间:2016-08-01T15:19:01.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期作者:彭健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重视通信的重要性。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0627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重视通信的重要性。社会对通信与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带动了移动通信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批量通信基站的建设,文章对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维护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为其加以完善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维护;优化 1 基站建设的基本原则 目前,对于通信基站建设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通信基站的建设不仅仅是通信网络部署的重要环节,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移动通信行业正向着4G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并且通信网络主要是利用同频复用的自干扰系统,这导致了在进行4G 移动通信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在不同频率之间与GSM 网络的硬切换。在4G 移动通信中,高性能的无线覆盖网络将会直接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这是保证用户体验移动通信服务的基本。结合网络建设成本等综合因素,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无线网络使用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这时做好无线网络的规划、建设十分重要。其中主要遵循的原则是:①对于基站选址规划原则。在WCDMA 服务区必须要避免与GSM 网路的频繁切换,并且对于站址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要求,要选择话务量大的一些重要区域,同时向周围进行不断地扩展。要选择一些业务集中以及数据业务需求大的区域位置,以此来提升容量以及无线覆盖的效率,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但是要避免建在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以及雷达附近,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的质量,使其受到干扰。对于业务负载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能够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的设定,尽量做到节约成本,可以考虑与现网中的GSM 选择共同基站地址。②对于基站设备选型原则。首先是选择的基站主设备必须要成熟稳定,能够具备一定的升级功能,并且要能够选择一些接收灵敏度、杂散抑制效果好的基站设备。其次也要选择集成化程度高的基站设备,并且耗能必须要小,噪声也要小。 最后是基站设备必须要要提供灵活多样的站型设备,从而保证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目前国内的基站主设备厂家有华为、中兴、大唐通信等已具备成熟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 2 移动通信基站的故障处理 移动通信基站的故障分为很多种,一般的故障基本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类:基站硬件故障、基站软件故障、交流引入故障、直流故障、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基站传输排障、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故障等。不同故障点的故障处理方式不一样,考虑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基站的故障处理要切合基站特点,有根据地进行。针对上述的几类故障,采取的处理方式主要有:(1)当基站出现断站故障时,要结合实际,考虑电源、传输、温度等一些常见的断站原因,有目的地进行断站故障原因判断,减少故障处理时间。 (2)当传输中断引起断站时,首先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不能盲目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而是结合故障原因具体分析,检查线路、供电和光路与故障传输线路相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3)温度异常导致断站时,要及时地检查机房空调,因为它与温度是有直接关系的。对温度的设置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环境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控制。一般在监控机柜下方都会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为其进行自动保护。对温度异常的处理要结合环境进行升温和保温措施,尽可能地保持基站温度适宜。(4)基站告警时,首先要与BSC联系确定告警类别以及告警代码。然后具体分析故障原因,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避免超时增加故障损失。最后,在处理故障时,要备好所需备件和工具,提高处理效率。 (5)非基站硬件故障。基站故障并不单指基站的硬件故障,也受BSC 参数的影响。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则会影响到发射机正常的工作,从而引发故障。所以在BSC 参数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尽可能正确、迅速地判断故障点和分析故障原因。基站工作人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对基站和非基站的管理要具有科学性。 3 移动基站的完善优化 (1)基站天馈线的优化。 在对基站的天馈线进行优化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 ①矫正天馈线的连接错位状况,然后按照要求对天馈线进行一定的矫正从而优化信号传输问题; ②矫正基站的经纬度问题; ③对基站的扇区的方位角和是否错位进行优化; ④对收发天线间距进行优化; ⑤检查基站天线是否被其他建筑物所阻挡; ⑥对天线的高度按照要求进行优化; (2)天线覆盖范围的优化。 在对天线覆盖范围进行优化时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进行: ①调整天线的俯仰角从而对覆盖面积进行优化; ②对天线的周围进行一定的检查,看是否存在有影响其覆盖范围的建筑物存在; ③对基站天线进行加固和垂直极化进行优化; ④对新增天线的安装状况按照要求进行优化;

移动通信工程基站建设工艺要求

一、基站选址要求 1.远离大功率电磁干扰或强脉冲干扰(雷达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2.与高压线的水平距离必须大于20米 3.必须远离存储易燃、易爆的仓库、企业和加油站,距离>20米 4.与高速公路国道线的隔离距离大于50 米 5.考虑站址及周围的防洪、塌方、滑坡、断层、开山等因素 6.尽可能避开幼儿院、医院 7.避开在沼泽、湖、塘和河沟等洼地,以避免造成巨额配套投资 8.话务量不高的区域(如人口稀疏地区和公路),尽量利用地形优势(如小山头、山坡等), 避开阻挡,尽量扩大覆盖面和覆盖路段 9.中等发达乡镇地区,考虑各扇区话务量的均衡,减少不必要的增设基站 10.避免选择在开阔水面和十字街口转角的建筑上;市区相邻基站的位置应避免形成正四边 形,以避免形成“乒乓效应” 11.尽量考虑市电和传输线路引入、施工进出道路的方便,以及维护移动油机车进出的便利 12.室外的信号的接收电平要求,城镇等密集城区的路面信号98%区域不小于-75dBm,乡 村、平原等区域的路面信号95%区域不小于-80 dBm 13.基站的征地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 14.市区基站的天线高度根据情况取30~45 m,市区G网站距要求大于400 m,市区C网 站距要求400~600 m。有条件时天线高度尽量靠上限(45m) 15.郊区基站高度根据覆盖需要取45~60 m。郊区基站站距也应严格控制,根据设计需要 确定,在保证覆盖、容量需要的前提下不实施小区分裂,尽可能减少建站的数量 16.租用机房时尽量选择位置、结构、高度符合设计规定的设站条件。租用房的面积宜在 15 平方米以上,层高大于2.8 米,承重不小于600Kg/m2或根据设备要求。对于宏基 站,自建机房的面积宜控制在12~30 m2;对于微基站,自建机房的面积宜控制在10~15m2或采用室外一体化机柜 17.各扇区天线主瓣宜对人口密集区,同一交换区内(主要指平原或覆盖连片的地区)基站 天线方位角尽量一致,天线正对50 m以内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阻挡(如选址困难必须使用有阻挡的机房,应尽量设法将天线延伸到能够绕开阻挡建筑的位置进行安装)。“孤岛式”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应按实地情况合理确定 18.对于租用楼宇基站,尽量不建楼顶铁塔和框架高桅杆,而建拉线塔和短桅杆 19.自建机房设计必须满足今后扩容和增加新系统的需要,租用机房基站尽可能考虑到满足 室内、外部分安装位置增加新系统的需要。 20.自建铁塔须有预留平台。

移动通信基站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 GSM 基站,GSM 基站优化摘要: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 基站简介、GSM 基站的优化、GSM 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 基站简介、GSM 基站的优化、GSM 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一).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在城市,基地站可以安装在办公楼中;在农村,安装在集装箱内。基地站是一套为无线小区服务的设备,通常是一个全向或三个扇形无线小区。90 年代初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竞争的有美国的摩托罗拉、瑞典的爱立信及日本的NEC 公司。三者生产TACS 制系统均有一定的经验。TACS 制式基地站包括无线收、发信设备及其接口或控制系统。通常基地站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直接控制,基地站除配备收发信设备外,只有必要的各种接口,爱立信及NEC 两家公司即采用这种方式;而另一种是基地站具有控制系统(BSC),即具有一定的智能,摩托罗拉公司即是这种方式。摩托罗拉公司的设备有两种系列。图1 是一个典型HC 系列 5 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固,从右到左看,第一个是电源架,第二、第三是发信架,第四个是收信架,第五个是基地站控制系统(BSC)及音频架。一个发信架包括8 个话音信道和一个控制信道。现两个发信架互为主备用状态,自动倒换,即采用所谓冗余式。图 2 是一个典型LD 系列3 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图,从右到左看,第一个是电源架,第二、三个是收发信架(包括基地站控制系统)。一个收、发信架有8 个话音信道和两个控制信道。每一个电源架只能提供两个收、发信架的需要,当根据扩容需要增加收、发信架时,电源架也必须相应地增加。每增加一个机架就可增加10 个话音信

中国移动基站施工方案

1)基础工程(机房、绿色机房基础等) A、土方工程 ①土方开挖: 基础工程流水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其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标高确定→土方开挖及放坡→清槽、验槽。 土方开挖时严格按土方放坡方案进行开挖,机械挖至基底标高上200mm处,由人工开挖、清槽。 基坑开挖后通知有关单位及时验槽,验槽合格后及时进入下道施工程序,防止基坑遭水浸和暴晒破坏基土原状结构。 ②土方回填 工艺流程:基底清理→人工分层摊铺、整平→打夯机分层打夯压实→密实度分层检测。 填土前应将基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检验回填土质量,土内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回填土要过筛,含水率过高采用翻松晾晒,含水率过低可采用洒水湿润。 回填土采用机械夯实,机械运土,人工铺平,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打夯不少于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纵横交叉。 基础回填土应同时进行,环绕铺填。 回填土时应注意成品保护及周围管线的保护。 土方回填时应专人指挥机械运土,倒土时不得有人在基坑周围走动,并做好警示标志。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抄平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处及进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处应补填夯实。 ③人工清理基底后,及时请相关单位共同验收,尽快浇筑混凝土垫层,防止基底被雨水或外来水泡坏。 A、钢筋砼施工方法 ①模板的制作、安装 制模时,要考虑模板拼装结合的需要。板边要找平刨直,接缝严密,不漏浆。钉子的长度一般为木板的2-2.5 倍。每块板在横档处至少要钉2 处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朝向第一块板方向斜钉,使拼缝严密。配制完后,对不同部位的模板进行编号,写明用途,分别堆放。 模板安装时,先在基础面上弹出纵横轴线和四周边线。然后调整标高。

移动通信基站的组成

第4章移动通信基站的组成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投放市场,这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小区内所有用户共用若干个信道,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话音信号,所以被称为“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应用不久,电信运营部门就发现该系统存在诸多缺陷,如用户容量小,保密性差,各国制式不兼容等等。 面对这一现状,欧洲电信运营部门于1982年成立了一个移动特别小组(简称GSM),开始制定一种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经过6年的研究、实验和比较,于1988年确定了主要技术规范并制定出实施计划。从1991年开始,这一系统在德国、英国和北欧许多国家投入试运行,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使GSM向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宏伟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4.1 GSM系统组成 GSM系统也叫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结合的方式,扩大了用户容量,信道中传输的全部是数字信号,保密性能提高。我国参照GSM标准制订了自己的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有:使用900MHz频段,即890~915MHz(移动台→基站)和935~960MHz(基站→移动台),收发间隔45MHz,载频间隔200KHz。共124个载波,每载波信道数8个,基站最大功率300W,小区半径0.5~35Km,调制类型GMSK,传输速率270kbit/s。 对900MHz频段,上行(MS→BS):890~915MHZ,下行(BS→MS):925~935MHZ,双工间隔:45MHz,载频间隔:200KHz。 对1800MHz频段,上行(MS→BS):1710~1785MHz,下行(BS→MS):1805~1880MHz,双工间隔:95MHz,载频间隔:200KHz。 GSM系统由3部分构成,即交换子系统、基站子系统和操作维护子系统。如图4-1所示。 图4-1 GSM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4.1.1 交换子系统(SSS) 交换子系统是整个GSM系统的控制和交换中心,它负责所有与移动用户有关的呼叫接续

浅谈4G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及工程应用

浅谈4G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及工程应用 摘要:基站作为4G移动通信网络最为关键的设备,其发展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 展密切相关。主要从4G网络结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小基站的定义、部署策略,针对基站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新的应用方案进 行了探究,以加快4G移动通信基站建设。 关键词:4G网络;基站;网络容量;发射功率 随着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已进入国际电信先进行列。通信基站作为移 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电信业的发展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 3G、4G网络建立之后,基站的数量更是大量增长。但目前传统宏基站和室内分 布系统建设在物业协调、配套建设、深度和精确覆盖、扩容改造等方面具有局限性,特别是新增站址、复杂建筑的覆盖场景比较困难,迫切需要新型的覆盖技术。而基站设备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发射功率低、集成度较高、部署快速灵活、配 套需求小的特点,可实现快速、精确建网的目的。以下就4G 小基站建设及工程 应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1 小基站定义 小基站是区别于宏基站的基站类型的统称,按照单载波发射功率区分,包括 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基于高频段、高速率的4G网络更高的容量和覆盖需求,促使 4G 网络从水平的蜂窝结构网络向立体分层的异构网络转变。异构网络 主要指在宏蜂窝覆盖小区中放置低功率节点(lower power node,LPN),比如微 蜂窝(micro cell)、皮蜂窝(pico cell)、飞蜂窝(femto cell)、relay 等,由不 同类型、大小的小区构成“多样化的设备形态、差异化的覆盖方案、多频段组网方式的分层立体网络”。引入异构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覆盖(补盲)、增加网络容量(补热)、实现话务分担与均衡。 1.1 补盲(弱) 针对宏覆盖边缘和覆盖盲区,通过小基站实现小范围区域内的覆盖增强。 1.2 补热 针对业务热点区域,当 4G 网络部署成熟,宏基站升级和宏基站加密仍然无法满足容量需求时,通过小基站实现热点区容量增强,实现覆盖和容量的均衡。 1.3 室内深度覆盖 用于宏基站无法提供良好室内覆盖,且无室分系统的建筑物,通过室外建设 小基站的方式提供室内覆盖,或采用室内基站进行建设,加强室内深度覆盖。 2 部署策略 考虑到小基站具有的灵活性,较适合解决突发零散性的弱覆盖问题,站点遵 循“发现一个,规划一个,协同大网,按需建设”的总体原则;对于传统宏基站难 以协调的建设场景,可结合现场环境,用小基站的建设来弥补宏基站的不足。主 要从网优和工程两方面分析部署策略。 2.1 网优口的需求 对于网优口的需求,主要在于网络结构中的补盲(弱)层和补热层,应根据 网络测试数据,精确确定补点位置,综合考虑覆盖场景和容量需求,选用适宜的 设备形态,设置合理的系统接入控制、干扰控制和负荷分担参数。 2.1.1 M R 弱覆盖 根据 MR 数据分析,得到 MR 弱覆盖小区列表,根据弱覆盖情况选择适宜的

移动基站搬迁方案

移动基站搬迁方案 第一章编制本施工组织方案根据湖南省长沙市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对基站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站机房、三管塔基础、角钢塔基础、围墙、地坪平整、基站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附属工程的实际情况,建 设单位对本工程要求和我公司综合实力进行编制。 一、编制依据 1、根据甲方的施工图纸及技术参数的要求 2、《砼接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7、《建筑安全技术规程》 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242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0G101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3、其它现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14、我公司现有经济、技术综合实力情况。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湖南移动长沙分公司2014 年基站搬迁整治项目工程位置:涵盖湖南省内多个地区 第三章.搬迁施工技术方案 3.1无线基站设备施工的重点环节及保障措施; (1)对与天线的紧固螺丝必须要上紧,防止因大风将天线的方位吹错位; (2)在上馈线的过程中应一定用红、绿、蓝三色胶带将三个扇区的六根馈线分清,以防止馈线接 错; (3)在上馈线时有条件情况下应在地面将馈线捋顺防止上线时打弯,影响信号的传输; 3.2传输设备的重点环节及保护措施: 传输网是通信网的基础网络,是承载业务网络的平台。随着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优化,电 传输路、光路的割接将是关键性的工作之一。

场地租赁合(移动通信基站)

编号:_____________ 场地租赁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 月____ 日

甲方(岀租方):法定代表人:乙方(承租方):法定代表人: 为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业的发展,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乙方 租用甲方屋面相关场地建立移动通信基站一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它相关规定,经双方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租用房屋、面积及用途 1、甲方将其所拥有的下列场地租赁给乙方使用。 地址: 面积: 具体范围说明:(以下简称场地) 2、乙方将场地用来安装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及铁塔、天线、物。 7/8英寸馈线、空调、走线架及附属 第二条租赁期限、租金及付款方式 1、本合同的租赁期限为_____ 年。(自_______ 年 _____ 月_____ 日起至____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止。) 2、乙方租用房屋和场地的年租金为人民币 ________________ 元整(该租金包括乙方基站设备设施所 用室内外空间的所有费用,包含但不限于在楼顶架设的桅杆或铁塔、空调外置主机放置及WLAN 设备、抱杆配重杆、天线、五类线、交换机等附属物费用及发票税金),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 要求其它额外费用。 3、场地租金支付方式为: 首次支付_____ 年租金共计______________ 元。支付时间:甲方向乙方交付场地后,且甲方向 乙方提供___________ 年场地租金的租赁业或地税通用发票后___________ 日内支付租金。 第二次起按________ 支付租金。支付时间:每年___________ 月 ______ 日前支付下一年度租金。租金 支付前甲方应提供发票。 4、税务条款:合同双方将承担中国有关机构根据中国税务法律其征收的所有与合同执行有关的 税款,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无偷漏税等违法行为,双方应各自承担其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税 务法规足额缴纳税款而产生的全部责任。乙方在向甲方支付合同款项时,甲方应向乙方开具符合 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普通发票。不开具或开具不合格的,乙方有权迟延支付应付款项直至甲方 开具合格票据之日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且甲方的各项合同义务仍应按合同约定履行。 5、甲方应提供银行账号或个人银行卡号及开户行信息: 指定收款账号: 开户行: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基站简介、GSM基站的优化、GSM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 1.预测模型的影响 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 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

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之我见

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之我见 【摘要】随着中国的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但是有一个问题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问题了,那就是基站的站点问题。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通信基站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信基站;面临问题;解决方法 0.前言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移动通信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用户数持续增长,移动用户普及率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并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作为移动网络的基础单元, 基站是移动运营商业务网投资的重点。然而,近年来在基站选址和建设方面移动运营商面临两难的境地,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运营商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以不断完善网络覆盖。但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在移动基站选址与建设过程中运营商也遇到越来越多的关于基站环保方面的投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基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社会环境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各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居民区、写字楼、商业大厦等楼宇的新建和道路的建设日新月异,而旧城区改造也会迫使原有的基站拆迁。这些无线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无线网络信号的较大变化进而带来通信质量的降低,同时,移动用户数量及业务类型的增多也会带来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量的变化。为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和扩容网络,运营商需要不断增加基站。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规划中并未把基站作为必要的通信基础设施预留建设位置,运营商必须与城市规划、市政、环保部门协调,征得他们对建站的支持,再与各类建筑物的业主或土地使用者商谈租用建站事宜因谈判的主动权在业主手中,运营商往往不得不付出较大的谈判成本,尽管如此,符合网络规划要求的理想站点也未必能得到建站许可。 1.2人文环境 人们在对移动通信服务要求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之一些群众对基站辐射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担心基站辐射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进而排斥通信基站建设。 1.3技术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