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气管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气管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气管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口腔内(口咽通气道)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图

口咽通气道(管)放置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二、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3.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顺插法: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口腔。

(2)反转法: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拇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门齿到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选择适宜的口咽通气道型号。

2.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和浅麻醉患者(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3.牙齿松动者,插入及更换口咽通气道前后应观察有无牙齿脱落。

4.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5.定时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保持通畅。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一、素质要求 二、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 2、备齐用物 3、备吸引器、接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 三、评估解释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评估环境 2、病人准备,病人头转向操作者 3、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 四、吸痰 1、吸痰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2、插管 3、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五、操作后 1、给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2、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 3、整理消毒用物 六、评价 2.病人无特殊不适。 1.动作轻巧、准确,吸痰效果好。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术 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一、仪表:衣帽整洁,语言、举止符合专业规范、佩戴胸卡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碗、医疗垃圾筐、生理盐水、数根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手套、手消,必要时备舌钳、开口器、压舌板、注射器) 三、评估解释 1、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环境和患者,携病历,听诊器、核对床头卡,“您好,请问是X 床XX 吗?(核对腕带)”听诊肺部,闻及明显的痰鸣音。XX 阿姨,你的痰液比较多,遵医嘱需要吸痰,请您配合一下好吗?呼吸机示:潮气量400毫升、呼吸频率16次/分,氧气浓度40%。心电监护示心率80次/分 2、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调负压成人在0.02-0.04Mpa 。 四、吸痰 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给纯氧2-3分钟(使用呼吸机时)或给高流量吸氧2-3分钟——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液小瓶——消毒双手——检查吸痰管并打开——打开生理盐水并倒入治疗碗——检查手套并带上——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上与玻璃接头相连——冲洗吸痰管——再次向患者告知:XX 阿姨,我现在开始给您吸痰,吸痰时可能有点难受,请您不要紧张,尽量放松,我的动作会很轻柔——将治疗巾放于病人胸前(使用呼吸机患者)——取呼吸机接头放在治疗巾上——吸痰——观察吸痰的反应——吸出白色泡沫痰约3ml ——接上呼吸机(使用呼吸机患者)——给纯氧或高流量吸氧2-3分钟——冲洗吸痰管——再次观察心电、呼吸机显示参数——取下吸痰管——关闭负压开关——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瓶中消毒,脱下手套,将吸痰管及治疗巾包裹在手套中丢进医用垃圾筐——询问患者感觉舒服点了吗?——听诊肺部呼吸音 五、操作后 1、整理床单元、拉床栏 3.整理用物,将贮液瓶及吸出的痰液用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小时倒掉 六、评价 2.病人无特殊不适。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 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记录吸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 1.动作轻巧、准确,吸痰效果好。

吸痰的操作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经口鼻吸痰术 一.目的原理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0.04~0.05MPa),小儿<300mmHg(0.04MPa)。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的一种方法,为临床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它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肺不张、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粘膜损伤、气管痉挛等。 二.操作前准备包括护士个人准备,病人评估,用物及仪器准备。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 4. 将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药碗。 5. 撕开一次性吸痰管,暴露末端,戴手套。 6. 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手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患者鼻咽部,确保插入过程无负压,放松导管末

端,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如患儿咳嗽剧烈,应停止休息片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患者缺氧。 8,生理盐水抽吸冲洗导管,同法吸另一侧鼻腔,最后吸引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9.如一次未吸净痰液者,更换吸痰管后同法数次,直至吸净,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监护参数。 10.吸痰毕,关闭吸引开关,将手套反折,包住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用物处理。 11.安置患者,清理患者面部,听诊呼吸音,评价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12.终末处置。 13.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中心吸引或吸痰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3.吸痰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损伤黏膜 4.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扣背、蒸汽吸人、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稀释;吸痰中患者如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 5.贮液瓶内吸出痰液应及时处置,液体不得超过2/3满度,以防损坏机器。

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流程(电动吸引器吸痰)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我是XX科XXX,今天被考核的项目是电动吸引器吸痰,我已经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操做了吗 1、核对医嘱,“1床,李兰,吸痰”。 2、携用物(治疗卡、手电筒、听诊器、压舌板)床旁评估: (1)“您好,是1床李兰李大姐吗”核对床头卡。“昏迷患者核对腕带”。 (2)“李大姐,您现在有痰,所以血氧饱和度较低,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发憋,按照医嘱我需要给您吸痰。①来让我看看您鼻腔、口腔情况,噢,鼻腔、口腔粘膜完整,咽部有些分泌物。您有鼻出血或鼻中隔偏曲吗噢,没有”。②听诊“两肺没有痰鸣音,大气道呼吸音粗”。 ③“患者有鼻塞吸氧,流量2L/min”。 (3)“李大姐,我回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马上回来”。 4、回处置室,分类处理垃圾。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一次性吸痰管:“有效期××,无漏气、破损,可以使用”,“电动吸引器在治疗室检查其性能;昏迷患者携带开口器及压舌板”。 6、携用物至床旁。核对:“1床,李兰大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为您吸痰了”,再次核对床头卡,昏迷病人核对腕带。 7、摆体位:“李大姐,来,我们摆个合适的体位”,给与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操作者一侧。 8、先取下患者吸氧导管,调节高流量吸氧1~2min,“应用呼吸机患者给与纯氧”。 9、连接电源,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注:如果是墙壁吸痰:取下墙壁吸引装置上活塞,用棉签清洁,将负压吸引器插头插入负压接头内,用力推压锁住),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解负压,“一般成人:~(300~400mmHg);儿童:<(300mmHg)”,固定吸引管。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 服装鞋帽整洁、已修剪指甲、按规范洗手(整个操作过程洗一次七部洗手法即可,其余口述) 核对 经双人核对医嘱无误后,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用物准备:病历本/治疗卡、手电筒、听诊器) 评估 “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首先让咱们一起来核对一下身份信息好吗?请告诉我您的姓名,年龄呢?好的,刚才医生在给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您肺部痰鸣音较重,您是不是感觉有痰咳不出来呢?我来为您听诊一下吧。”为患者听诊,“阿姨,我已经为您听诊了,确实有比较明显的痰鸣音,我们将遵医嘱用电动吸痰器帮助您把痰液吸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前有没有做过这项治疗呢?我来为您解释一下吧,就是我们用一根软的管子一头连接带负压的机器,另一头插入您的鼻腔或口腔,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您深部的痰液给吸出来。操作过程中如果您感觉到憋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可以举起您的右手示意我,我动作也会很轻柔的,您能接受吗?好的,那我来为您检查一下鼻腔及口腔的情况。鼻腔粘膜完好,鼻中隔无偏曲,口腔内无义齿,粘膜完好,适合操作。”调高氧流量,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上厕所,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检查电源完好,吸痰器性能良好,各部件连接紧密。

回治疗室准备用物 评估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七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盘、两个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缸、吸痰管数根、无菌连接管、治疗巾、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检查一次性用品均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 操作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取舒适卧位,铺治疗巾,打开无菌缸,调节电动器负压(成人0.04-0.053mPa,小儿0.02-0.04mPa),连接吸痰管,戴手套,试吸。 每个吸痰部位更换吸痰管,动作轻柔,不带负压进入,至深处后,轻轻向上提1厘米,再带负压左右旋转轻轻向上提拉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部情况,有心电监护的需观察心电监护仪显示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痰液的性质及量,冲管。吸痰完毕,脱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用纱布擦净面部,撤下治疗巾,再次为患者听诊,痰鸣音较前减弱,吸痰有效。再次检查鼻腔及口腔情况,将氧流量调回原来的刻度,撤下无菌盘,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身份信息,洗手、取口罩,作健康宣教。(我们会按时给您翻身拍背,您平时多喝温开水以稀释痰液,呼叫器在床头,有事按铃呼叫我们,我们也会按时过来巡视病房的。) 操作完毕 回治疗室,按规范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中心负压吸痰操作流程

中心负压吸痰操作流程 1.接到医嘱以后转抄医嘱,经两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到病房评估患者并解 释。 (1)核对患者床头床尾卡腕带姓名,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评估病房环境(半小时无人打扫,光线明亮,适合操作)。 (3)整理床单位。 2.回治疗室准备用物 (1)护士准备:洗手,带口罩帽子。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2个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一个用作试吸碗,一个用作冲洗碗),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 无菌血管钳或镊子,无菌手套,弯盘,手电筒。 3.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1)核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腕带姓名,确保操作对象无误。 (2)接通电源,打开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负压,查看有无漏气,成人一般40.0—53.3kpa儿童一般小于40.0kpa. (3)用手电筒检查患者口、鼻腔粘膜是否完好,有无义齿。 (4)帮助患者摆体位,头偏向一侧,面对操作者。 (5)连通吸痰管,在治疗碗内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润滑鼻导管前端。 (6)一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镊)或者戴手套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cm),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先吸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 免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采取左右旋转并向上提管的手法,以 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充分吸尽,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7)吸痰管退出时,在冲洗碗中用生理盐水抽吸,以免分泌物堵住吸痰导管。 (8)吸痰结束后观察病人口鼻腔粘膜是否完整,气道是否通畅。 (9)拭干净脸部分泌物,帮助患者摆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0)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安慰患者, 4.卸吸痰装置,携用物回治疗室,做终末处理。 5.洗手做记录。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doc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意识、面色、呼吸、脉氧 心率、血压 肺部听诊痰鸣音 评估是否有气管切开 呼吸机参数 床边是否有电源 吸引器,接通电源检查 准备用物 吸痰用物* 核对解释 患者准备铺无菌巾,患者头转向操作者 吸高浓度氧气1~2min * 气管切开者,吸痰前打开电源,连接吸痰管试吸 生理盐水湿化气道* 反折按压导管末端将吸痰管 插至吸引部位 患者轻微咳嗽放松按压吸痰管每次更换 每次时间<15秒吸痰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 每次间隔3-5min 缓慢向上提出 负压:小儿<0.04MPa 成人0.04-0.05MPa 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痰液 颜色、量、性质 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内痰液 吸痰管弃于弯盘内,关电源 去除污染纱布评估患者面色、呼吸、痰鸣音、 氧饱和度 消毒切口皮肤,从里到外 置消毒纱布,开口向上换药* 更换气管切开颈部固定带擦净面部,盖纱布,毛口向上安置患者取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用物消毒清洗消毒 定时清洗贮痰瓶 患者生命体征 记痰液颜色、量、性质

*备注: 1.气管切开者需准备换药全套、无菌巾、酒精棉球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前后给予纯氧1-2min吸入 3.气管切开者,吸痰前给予生理盐水3-5ml 湿化气道 4.气管切开者需定时换药,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5.湿化气道内滴入湿化液,24h内250ml;注射器抽吸5—10ml湿化液,于病人吸气时,沿气道壁注入,每次3-5ml(必须注意针头固定不使用针头);亦 可加用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 6.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托盘、一次性吸痰管×2、无菌巾、一次性药碗、无菌手套×2、NS、开瓶器、弯盘和治疗车。 吸痰法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 -4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 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及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5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少一项扣1分)3 2.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100~250m l瓶子1个(内盛消毒液可消毒吸引器上 玻璃接管),治疗盘、无菌换药缸1个(盛无菌生理 盐水)、弯盘、消毒纱布、无菌血管钳或镊子(或一 次性无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必要时备压舌板、 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快速手消毒液;治疗车(少 一种扣1分) 3.用物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 不得分) 10 2 操作流程质量70 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了解患者 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或用氧浓度,向清醒 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助 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未做扣2分) 6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及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般压力成人40.0~ 53.3k p a[300~400m m h g],儿童< 40.0k p a[300m m h g]);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 否通畅(未检查扣5分) 4 3.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 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 口器帮助张口(未做不得分) 4 4.手消毒,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吸痰管并检查 灭菌有效期,撕开外包装,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 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连接; 8 5.用戴手套的手(或用无菌血管钳)持吸痰管前端, 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 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折叠端将口腔咽部的分泌 物吸尽(操作不正确扣5分) 10 6.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至气 管深部,放松导管折叠端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方法不正确扣5分) 每次吸痰的时间步超过15秒,以免缺氧 10 7.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防止分泌 物堵塞吸痰管(未做不得分) 6 8.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 率、血压)、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等(未做扣 1分) 5 9.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 (未做不得分) 4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新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 流程新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 服装鞋帽整洁、已修剪指甲、按规范洗手(整个操作过程洗一次七部洗手法即可,其余口述) 核对 经双人核对医嘱无误后,携用物至床旁评估(用物准备:病历本/治疗卡、手电筒、听诊器) 评估 “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首先让咱们一起来核对一下身份信息好吗?请告诉我您的姓名,年龄呢?好的,刚才医生在给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您肺部痰鸣音较重,您是不是感觉有痰咳不出来呢?我来为您听诊一下吧。”为患者听诊,“阿姨,我已经为您听诊了,确实有比较明显的痰鸣音,我们将遵医嘱用电动吸痰器帮助您把痰液吸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前有没有做过这项治疗呢?我来为您解释一下吧,就是我们用一根软的管子一头连接带负压的机器,另一头插入您的鼻腔或口腔,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将您深部的痰液给吸出来。操作过程中如果您感觉到憋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可以举起您的右手示意我,我动作也会很轻柔的,您能接受吗?好的,那我来为您检查一下鼻腔及口腔的情况。鼻腔粘膜完好,鼻中隔无偏曲,口腔内无义齿,粘膜完好,适合操作。”调高氧流量,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上厕所,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检查电源完好,吸痰器性能良好,各部件连接紧密。 回治疗室准备用物

评估环境符合操作要求,七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盘、两个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缸、吸痰管数根、无菌连接管、治疗巾、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检查一次性用品均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 操作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取舒适卧位,铺治疗巾,打开无菌缸,调节电动器负压(成人0.04-0.053mPa,小儿0.02-0.04mPa),连接吸痰管,戴手套,试吸。 每个吸痰部位更换吸痰管,动作轻柔,不带负压进入,至深处后,轻轻向上提1厘米,再带负压左右旋转轻轻向上提拉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部情况,有心电监护的需观察心电监护仪显示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痰液的性质及量,冲管。 吸痰完毕,脱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用纱布擦净面部,撤下治疗巾,再次为患者听诊,痰鸣音较前减弱,吸痰有效。再次检查鼻腔及口腔情况,将氧流量调回原来的刻度,撤下无菌盘,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身份信息,洗手、取口罩,作健康宣教。(我们会按时给您翻身拍背,您平时多喝温开水以稀释痰液,呼叫器在床头,有事按铃呼叫我们,我们也会按时过来巡视病房的。) 操作完毕 回治疗室,按规范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之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腔吸痰法 一、 令狐采学 二、目的: 1.避免病人产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 2.帮忙吸出呼吸道排泄物,坚持呼吸道通畅。 3.获得化验标本。 三、用物: 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手套、无菌盐水、需要时准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等。 四、操纵法度: 1.评估患者: 1)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水平 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痰鸣音及缺氧症状) 3)口腔及鼻腔情况 4)痰液的性状(颜色、黏稠度)及量 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患者,帮忙患者取合适体位。 3.连接吸引装置,掀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 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用生理盐 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或漏气。 4.调节负压,戴手套,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 是否通畅。 5.将病人的头转向操纵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口咽气

道帮忙其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另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导管头端拔出口腔咽部,然后抓紧导管末端,将口腔咽部排泄物吸尽再深插,经咽部进入气管,然后吸引。拔出气管时,可引起咳嗽,有助于肺部排泄物咳出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 6.吸痰时,举措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起,左右旋转,吸尽痰 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出15秒,以免缺氧。 7.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刷,以防导管被痰液梗塞。 8.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者,可由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无菌操纵;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力要小。 9.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震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 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10.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排泄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 率的修改,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及量等,并作好记录。 11.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用手套翻转包裹后弃 之。 12.用含氯消毒液冲刷吸痰管路。 13.清洁患者口鼻,帮忙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14.指导患者多饮水,自主咳嗽,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 15.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一、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 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 步骤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40-53KPA ) 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 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 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 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 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吸痰法 操作流程

吸痰法 用物准备:治疗盘、痰液收集袋、压力表、吸痰管、吸引管两根、听诊器、灭菌注射用水、启瓶器、手消液、污物罐、记录单、签字笔、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操作步骤: 1.操作前洗手、戴口罩、物品准备齐全、持物正确 2.检查灭菌注射用水并打开铝盖、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检查吸痰管有效期及型号、将吸痰管内手套移至顶端、检查两根吸引管的有效期 3.携用物推车至床旁、查对病人、解释(口述: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看一下您的腕带,XXX您好,由于您长期卧床,痰液无法出咳出,遵医嘱给您吸痰,请您配合) 4.放灭菌注射用水、放医疗垃圾桶、检查并打开第一根吸引管,一端连接痰液收集袋、一端连接压力表 5.检查并关闭吸引器开关、压力表与吸引系统相连接、打开第二根吸引管连接痰液收集袋,打开开关、检查性能(反折吸引管前端)、吸引器管头放于灭菌注射用水液面以上 6.听诊、(先对侧,后近侧)告知病人(口述:XXX现在为您进行肺部听诊,请您配合,您肺部有湿锣音,现在为您吸痰。昏迷患者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协助开口)头偏向一侧 7.检查吸痰管、撕开外包装袋、取出避污纸、戴手套、垫避污纸于下颌、取出吸痰管与吸引管相连接,打开开关、查看压力(口述:调整压力为150-200mmHg即0.04-0.53Mpa)(成人为150-200mmHg,儿童

<100mmHg) 8.吸痰:(口述:请您深呼吸,在无负压的状态下,经鼻腔插入25cm,经口腔插入口腔15cm,在有负压的状态下,左右旋转,向上提拉,一次性吸痰不能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每吸一个部位更换一根吸痰管。) 9.缠绕吸痰管、分离吸引器、冲洗吸引管、关闭开关、放吸引管于灭菌注射用水液面以上 10.脱手套、用避污纸包裹手套、放入黄色垃圾桶 11.整理床单位、摆正头部、解释(XXX痰液已经为您吸完了,请您安静体息,如有任何不适,请您及时按铃叫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 12.评估、洗手、记录(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3.推车回治疗室,报告护士长操作完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气管内吸痰,吸痰管每次更换。 2.插管时动作轻柔,不带负压,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 3.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吸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缺氧。 4.患者痰液粘稠,给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使痰液易于吸出,不能加大负压。 5.及时倾倒吸引瓶内痰液,一般不超过2/3,防止痰液吸入损坏机器。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简易吸痰器的操作流程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吸痰盘(内有一次性吸痰包2个、一次性治疗碗、生理盐水、听诊器、手电筒、一次性压舌板(包纱布)。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吸引装置一套 3、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作。 【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治疗盘放于床头桌,吸引装置置于患者床头。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目的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协助患者头部偏向护士一侧,检查口腔、鼻腔粘膜,取下活动义齿。 4、安装吸引器,打开负压开关,将吸引器负压调至0.04-0.06Mpa,试通畅,备用。吸氧的患者加大氧流量。 5、打开吸痰包,戴手套,铺治疗巾,连接吸痰管,试通畅。 6、吸痰:先吸口咽部,再吸口腔;吸双侧鼻咽部至鼻腔。插管深度适宜,零压进、负压出,由深至浅左右旋转提出,每处吸引完毕后,均冲洗吸痰管;每处抽吸不少于3秒钟,冲洗吸痰管并分离,冲洗接头,插入压脉带备用,关闭小开关。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帮助患者张口。 7、擦净口鼻分泌物,检查口、鼻腔粘膜有无损伤。(吸氧患者酌情调节氧流量) 8、观察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9、整理用物,洗手,做记录。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评估患者病情、痰液位置、粘稠度及能否配合操作;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部听诊、胸片、病人咳嗽反应等判断是否需要吸痰及痰液潴留的部位。听诊部位:双侧肺尖(锁骨上窝),双侧肺底(腋中线第八肋间)。听诊顺序为:右上、左上、左下、右下。 3、吸痰指征:听诊双肺有痰鸣音、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 4、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一般10—12号。小儿吸痰管5—8号,最大10号。 5、未行机械通气病人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时应将呼吸机调至吸痰模式。吸痰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多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吸痰时将吸痰管末端反折,零压进负压出。 6、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如面色、呼吸情况、有无特殊不适,心电监护病人同时观察其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如病人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加大吸氧流量,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7、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量、气味,如有异常应及时取深部痰液标本检验,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资料。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应酌情采取各种湿化措施,便于痰液吸出。 8、神志清醒病人,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消除紧张。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吸痰前应向病人家属告知,必要时签署特殊治疗协议书,同时床边备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或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设备。 9、若采用鼻塞吸氧,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将鼻塞取下,再进行调节。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1]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令狐采学 (一)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 1、目的 应用负压吸出口腔及气道痰液或将气道误吸入的呕吐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评估 ⑴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听诊是否有 痰鸣音。 ⑵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⑶患者的口鼻黏液是否正常,有无鼻中偏曲。 ⑷患者的合作程度。 3、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 ①备吸痰盘:治疗碗1个(盛放生理盐水或凉开水)镊子 (或持物钳)1把,无菌纱布数块、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注射器1个。 ②电动吸引器(置100ml清水,按吸痰量投放含氯消毒 剂,以达到有效消毒浓度),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 ⑷携用物至床旁

①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吸痰器放于适当位置。 ③检查电源的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吻合。 ⑸试吸 ①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②检查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③打开开关,检查吸痰器的性能,调节负压。 ④检查患者的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 侧并略后仰。 ⑤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吸痰管尾端,左手握住吸引管接头,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对准衔接。 ⑥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掉包装袋,用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前端,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力。 ⑹吸痰 ①经口腔吸痰: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喉部15cm左右,在无吸力情况下,乘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插入。 ②经鼻腔吸痰:如口腔吸痰困难时,可采用经鼻吸痰法(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沿鼻道插至咽喉部,其深度约20~25cm。 ③手控吸引力,旋转退管吸痰(防止固定一定吸引力)。 ④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若患者有舌根后坠情况,在吸引前将下颌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 ⑤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电动吸痰器操作流程

电动吸痰器简要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 连接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为电源接通 检查管路,顺时针方向旋紧负压调节阀,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并捏住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机器运转,无异声,真空表上指针将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值,放开吸入口,表针将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松开缓冲瓶和储液瓶的瓶塞,注入2/3——1/2的生理盐水,继续旋紧瓶塞,在吸入口接上吸引软导管 调节负压: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顺时针方向连续旋转负压增加 连接吸痰导管到吸引软导管,运作吸引器,按照吸痰操作流程吸痰,将痰液吸入储液瓶中,液位上开将带动浮子上浮,直至关阀或人工停止吸痰 吸痰完毕,将吸痰导管伸入盛有生理盐水碗中,洗吸引管内残余痰液及分泌物 冲洗完毕,旋紧调节阀,让负压降低到0.02MPA以下,关闭吸引器开关,松开吸痰导管与吸引器软管,开启储液瓶塞,倒空储液瓶,将其 及吸引导管洗净,干燥,放回原处,盖紧瓶塞,将吸引器归置原位

吸痰器的注意事项: 1、调节负压前要检查管路,可用手指堵塞吸气口或折叠已连接的吸引软导管,开启吸引器,真空表上指针迅速上开至极限负压,防开吸引口,表针回到0.02MPA以下,说明管路连接正确。 2、吸痰时应边提边左右旋转吸痰管,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每次吸引时间为15S,连续吸痰时间不超过3MIN,负压不可过大。 3、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到0.02MPA以下。 4、开启储液瓶,必须是关机后,放掉负压,才可开启。 5、严禁在拆除溢流瓶装置和导向管的情况下使用吸引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规程 灭菌器操作 PS灭菌器能自动监视和控制灭菌过程 灭菌器操作面板按功能分为 触摸显示屏幕-全程操作机器设定各种灭菌参数 同时屏幕会全程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机器运行的剩余时间。 打印纸输出-在每个循环完成或取消后 前面板上会有一张打印纸输出 上面记录了灭菌各项参数 可用于存档。 急停开关-机器操作面板上红色的开关 主要用于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作为紧急停机。 蜂鸣-当一个循环完成或者被取消时 会发出蜂鸣提示。机器灭菌结束时蜂鸣器发出结束提示音。 准备灭菌 将物品放在器械盒或特卫强灭菌袋中 不要重叠码放 确保过氧化氢和等离子体能环绕在物品周围。 放置时 应将一个袋子的透明面对着下个袋子的不透明面。 不要让金属物品触及灭菌舱的内壁、门或电极。 将PS专用生物指示剂用包装袋包装好后放入灭菌舱下层后面。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精品课件)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腔吸痰法 一、目的: 1.防止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 2.帮助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获得化验标本。 二、用物: 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手套、无菌盐水、必要时准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等。 三、操作程序: 1.评估患者: 1)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痰鸣音及缺氧 症状) 3)口腔及鼻腔情况 4)痰液的性状(颜色、黏稠度)及量 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 体位. 3.连接吸引装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 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调 节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或漏 气。

4.调节负压,戴手套,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试吸 生理盐水是否通畅。 5.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 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另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导管头端插入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再深插,经咽部进入气管,然后吸引。插入气管时,可引起咳嗽,有助于肺部分泌物咳出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感谢阅览... 6.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起,左右旋转, 吸尽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 7.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 痰液堵塞。 8.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无菌操作;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力要小。9.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震动痰液或交替使用 超声雾化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10.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 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及量等,并作好记录。

吸痰的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术 一.目的原理 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吸痰的目的是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0.04~0.05MPa),小儿<300mmHg(0.04MPa)。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或 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的一种方法,为临床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它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肺不张、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粘膜损伤、气管痉挛等。 二.操作前准备包括护士个人准备,病人评估,用物及仪器准备。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与合作方法。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 4. 将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药碗。 5. 撕开一次性吸痰管,暴露末端,戴手套。 6. 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以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另一手持吸痰导管头端 插入患者鼻咽部,确保插入过程无负压,放松导管末端,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如患儿咳嗽剧烈,应停止休息片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患者缺氧。 8,生理盐水抽吸冲洗导管,同法吸另一侧鼻腔,最后吸引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9.如一次未吸净痰液者,更换吸痰管后同法数次,直至吸净,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监护参数。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 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步骤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40-53KPA) 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 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 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根据 需要备护目镜素质要求 备吸引器、接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 负压(0.04—0.0533Mpa;小儿,0.04 Mpa) 备齐用物将治疗盘放于病人床旁核对、评估、解释(对清醒 病人准备者),必要时提高氧浓度 病人头转向操作者 试吸,湿润导管,右手持导管从口腔或插管鼻腔插入至咽喉(插管时不带负压) 右手持导管,将管插入,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 吸痰出,吸引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观察面色、吸吸道是否通畅 记录病情及痰量、性质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 项),向病人致谢,整理床单位 用物清洗流消毒,定时清洗贮痰瓶清理用物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 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二、步骤 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40-53KPA) 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

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恨不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测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 一、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 1、无菌记述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